CN209516124U - 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16124U
CN209516124U CN201920140687.7U CN201920140687U CN209516124U CN 209516124 U CN209516124 U CN 209516124U CN 201920140687 U CN201920140687 U CN 201920140687U CN 209516124 U CN209516124 U CN 209516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plastic cement
connector shell
ring
via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06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俊敏
汪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406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16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16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16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和线缆固定装置,所述连接器壳体开设置有用于线缆安装的通孔,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卡扣,所述线缆固定装置设置有与卡扣匹配的扣孔,线缆固定装置通过扣孔与连接器壳体的卡扣扣合固定,简化了连接器的装配方式,有效防止线缆易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可靠、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防水效果好等特点。

Description

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连接器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三芯过孔塑胶高压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车用高压连接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大多数连接器用的是五金连接器壳体,连接器本身重量会比较重,再加以五金连接器壳体就不利于整体装置的轻量化,也造成了更多的损耗。为了减轻了连接器的重量,市面上出现了塑胶连接器,如专利申请号“201721016352.1”,名称为“一种三芯塑胶连接器”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一种三芯塑胶连接器,本装置信号线组件连接采用了互锁端子连接结构,互锁端子与胶芯注塑一体成型,减少了零件降低了生产成本,充分利用空间减小产品的体积,更利于新能源行业,产品更轻,有助于续航。
但是由于连接器与线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动,因此连接器需要设置线夹或尾盖等固定结构来加固与线缆的连接,但是现有的塑胶连接器在固定结构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1.尾盖的常用装配方式需要将多根线缆同时穿到尾盖上,这样的设计使得尾盖跟线缆的接触面积过少,容易造成线缆松动;2.线夹虽然设有一穿线孔对应一线缆模式,由于线缆与线夹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防水圈在线夹内容易因线缆左右摆动而左右倾斜,进而破坏了连接器的密封状态,从而影响防水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简化了连接器的组装方式,有效防止线缆易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和线缆固定装置,所述连接器壳体开设置有用于线缆安装的通孔,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卡扣,所述线缆固定装置设置有与卡扣匹配的扣孔。
其中,还包括第一防水圈,所述第一防水圈向外伸展设置有与连接器壳体相抵的垫圈,当线缆固定装置与连接器壳体扣接时,将第一防水圈压进连接器壳体内,垫圈与线缆固定装置、连接器壳体相贴合。
其中,所述线缆固定装置为线夹,所述线夹沿通孔轴向设置有可供线缆穿过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设置有筋条。
其中,所述线夹分为上线夹和下线夹,所述扣孔设置在上线夹和下线夹上,当上线夹、下线夹扣接在连接器壳体时,上线夹与下线夹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线缆固定装置为尾盖,所述尾盖配合线缆单独设置,且尾盖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的盖片,所述扣孔设置在盖片上。
其中,还包括第二防水圈,所述连接器外壳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防水圈设置在凹槽内。
其中,还包括屏蔽环与铝环,所述铝环设置在连接器壳体内,所述屏蔽环与铝环卡扣连接。
其中,所述屏蔽环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处设置有定位扣,所述铝环设置有与定位扣匹配的定位孔。
其中,所述屏蔽环设置有内弹片和外弹片,所述内弹片和外弹片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包括连接器壳体及线缆固定装置,体积小,在保证产品应有的技术特性下,产品变得更小,更轻;连接器壳体套设在线缆上,线缆固定装置通过扣孔与连接器壳体的卡扣扣合固定,组装结构创新,简化了连接器的装配方式,方便后续维修更换线缆、防水圈等零件;通过线缆固定装置使线缆装入连接器壳体后不会轻易旋转,有效防止线缆容易松动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可靠、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防水效果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爆炸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屏蔽环与铝环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屏蔽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线缆;2-连接器壳体;3-第一防水圈;4-第二防水圈;5-线夹;6-尾盖;7-卡扣;8-扣孔;9-穿线孔;10-筋条;11-上线夹;12-下线夹;13-盖片;14-盖板;15-筒体;16-凹槽;17-垫圈;18-屏蔽环;19-铝环;20-定位扣;21-定位孔;22-内弹片;23-外弹片;2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2和线缆固定装置,所述连接器壳体2开设置有用于线缆1安装的通孔24,所述连接器壳体2的表面设置有卡扣7,所述线缆固定装置设置有与卡扣7匹配的扣孔8,所述线缆固定装置为线夹5,所述线夹5沿通孔24轴向设置有可供线缆1穿过的穿线孔9,所述穿线孔9内设置有筋条10。
本实施例通过在线夹5的穿线孔9内设有筋条10来固定线缆1,优选地在穿线孔9内沿通孔24周向设置有筋条10,不管从线缆1的轴向还是周向都能起到固定作用,有效防止因线缆1左右摆动而造成防水圈左右倾斜,从而影响防水效果,大大提高了连接器的防水性能;同时因线缆1无法转动,使得与线缆1连接的端子其方向始终保持一致,用户安装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线夹5分为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所述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皆设有扣孔8,当上线夹11、下线夹12扣接在连接器壳体2时,通过螺丝将上线夹11与下线夹12固定连接。因线夹5的安装方式为两边对扣固定在连接器壳体2上,再用镙丝锁死,该安装方式拆装简单,拆卸时不破坏产品外观;同时方便后续维修更换线缆1、防水圈等零件。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2和线缆固定装置,所述连接器壳体2开设置有用于线缆1安装的通孔24,所述连接器壳体2的表面设置有卡扣7,所述线缆固定装置为尾盖6,所述尾盖6配合线缆1单独设置,且尾盖6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的盖片13,所述盖片13设置有与卡扣7匹配的扣孔8。
本实施例采用“一对一”模式的尾盖6设计,使得尾盖6的安装方法简便,将其穿入线缆1,与连接器壳体2相扣即可固定,安装和零件成本低,同时减少线缆1混乱导致松动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尾盖6采用圆弧形设计,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的盖片13,使得尾盖6与连接器壳体2的接触面积增加,受力均匀,用户安装使用时,尾盖6也不易脱落。
请参阅图1-6,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中的线缆1的数量为三个,连接器壳体2对应设有三个可供线缆1穿过的通孔24,而线夹5的穿线孔9对应设置为三个,尾盖6也同理设置为三个,但不限于此;连接器壳体2的通孔24、线夹5的穿线孔9、尾盖6的数量都应根据线缆1的数量变化而变化,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3、5、6,所述连接器壳体2包括一体成型的盖板14与筒体15,所述筒体15贯穿盖板14,并与盖板14形成凹槽16,所述凹槽16内安装有第二防水圈4,所述筒体15远离盖板1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防水圈3,所述第一防水圈3和第二防水圈4为褶皱结构,通过褶皱的设计,能很好的保证防水圈与连接器壳体2、线2缆1的接触,可达到IP68防护等级。
请参阅图3、6,所述第一防水圈3向外伸展设置有与连接器壳体2相抵的垫圈17,当线缆固定装置与连接器壳体2扣接时,将第一防水圈3压进连接器壳体2内,垫圈17与线缆固定装置、连接器壳体2相贴合。通过垫圈17的限位,第一防水圈3在安装时,连接器壳体2不需要专门设置沟槽,当线缆固定装置压上时,使连接器壳体2的压合面与垫圈17形成良好的密合。
请参阅图7-8,还包括屏蔽环18与铝环19,所述铝环19设置在连接器壳体2内,所述屏蔽环18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处设有定位扣20,所述铝环19设置有与定位扣20匹配的定位孔21,当屏蔽环18与铝环19扣接时,定位扣20卡接在定位孔21内,屏蔽环18与铝环19的组装无需借助工具,组装成本低,且装好后的屏蔽环18不会出现转动现象,产品接触性能提升。所述屏蔽环18设置有内弹片22和外弹片23,所述内弹片22和外弹片23交错设置,屏蔽环18采用内外弹片23双向接触面设计,内弹片22与铝环19接触面范围增加,外弹片23具有良好的弹性,与安装面板过盈接触,具有稳定的接触导通性能。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开设置有用于线缆安装的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缆固定装置,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卡扣,所述线缆固定装置设置有与卡扣匹配的扣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水圈,所述第一防水圈向外伸展设置有与连接器壳体相抵的垫圈,当线缆固定装置与连接器壳体扣接时,将第一防水圈压进连接器壳体内,垫圈与线缆固定装置、连接器壳体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固定装置为线夹,所述线夹沿通孔轴向设置有可供线缆穿过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设置有筋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分为上线夹和下线夹,所述扣孔设置在上线夹和下线夹上,当上线夹、下线夹扣接在连接器壳体时,上线夹与下线夹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固定装置为尾盖,所述尾盖配合线缆单独设置,且尾盖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的盖片,所述扣孔设置在盖片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防水圈,所述连接器外壳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防水圈设置在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环与铝环,所述铝环设置在连接器壳体内,所述屏蔽环与铝环卡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处设置有定位扣,所述铝环设置有与定位扣匹配的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设置有内弹片和外弹片,所述内弹片和外弹片交错设置。
CN201920140687.7U 2019-01-24 2019-01-24 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 Active CN209516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0687.7U CN209516124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0687.7U CN209516124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16124U true CN209516124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202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0687.7U Active CN209516124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161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1059A (zh) * 2022-07-14 2022-08-12 宁波速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全屏蔽构件及装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1059A (zh) * 2022-07-14 2022-08-12 宁波速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全屏蔽构件及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34075U (zh) 智能手表
CN106502083B (zh) 智能手表密封结构
CN209516124U (zh) 三芯过孔塑胶连接器
CN218216663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航空线缆接头
CN218498938U (zh) 电机及电器设备
CN201112860Y (zh) 新型防尘矩形麻花针连接器
CN112615187A (zh) 一种快锁式混合型连接器
WO2014201815A1 (zh) 双重防水连接装置
CN106686482B (zh) 耳机
CN108542531A (zh) 密封防水件以及电动牙刷
CN210577724U (zh) 一种防水快速线扣
CN209074983U (zh) 密封防水件以及电动牙刷
CN221058592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9516126U (zh) 三芯金属过孔连接器
CN110411494B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
CN207500857U (zh) 灯具防水结构
CN206727029U (zh) 小型断路器的壳体安装结构
CN207530159U (zh) 一种新型的rj45连接器结构
CN207967680U (zh) 一种配电箱
CN207691089U (zh) 防爆连接器
CN213816522U (zh) 一种快锁式混合型连接器
CN215451913U (zh) 一种适用于中心锁紧机构连接器的尾部附件
CN201118023Y (zh) 花篮式天馈插针连接器
CN218677657U (zh) 一种螺丝端子及连接器
CN209294203U (zh) 一种摩托车覆盖件安装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