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4256U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14256U
CN209514256U CN201920233206.7U CN201920233206U CN209514256U CN 209514256 U CN209514256 U CN 209514256U CN 201920233206 U CN201920233206 U CN 201920233206U CN 209514256 U CN209514256 U CN 209514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side wall
backlight module
positio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32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兆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332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14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14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14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背板包括第一底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上的第一侧壁;导光板,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之间;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以定位所述导光板,所述定位装置能够根据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间隙调节尺寸以使得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间隙相匹配。该背光模组,可以同时兼顾显示装置在非工作和工作两种状态下的温度环境,避免了工作状态下导光板膨胀引起的光学不均问题,避免了非工作状态下导光板尺寸减小引起的膜片损伤问题,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一般包括光源、光学膜片、导光板和铁塑结构件(如背板)。现有技术中,导光板一般通过定位块、定位柱、定位挡墙或粘贴硅胶垫片的方法固定在背板内。
医疗显示装置具有亮度、光学品味要求高的特性,因此,医疗显示装置具有很高的使用温度。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具有受热膨胀的特性,导光板在很高的温度下会受热膨胀,温度越高,导光板的膨胀量越大,因此,在医疗显示装置中,采用现有的方法来固定导光板存在无法避免的缺点。
现有的固定导光板的方法无法兼顾医疗显示装置在非工作和工作两种状态下的温度环境,若以非工作状态下(常温)定位为主,则在工作时的高温状态下,导光板膨胀量较大而受挤压翘起,产生严重光学不均问题;若以工作状态下(高温)定位为主,则常温下或产品在途运输时,导光板由于与背板之间间隙过大导致晃动量大,产生膜片磨伤或光学亮度损失。
因此,急需对医疗显示装置中导光板的定位方式进行改良,以同时兼顾医疗显示装置在非工作和工作两种状态下的温度环境,避免导光板在工作状态下容易翘起、非工作状态下膜片容易磨伤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同时兼顾显示装置在非工作和工作两种状态下的温度环境,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背板包括第一底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上的第一侧壁;
导光板,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之间;
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以定位所述导光板,所述定位装置能够根据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间隙调节尺寸以使得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间隙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可伸缩弹性元件。
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圆锥弹簧。
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的材质包括形状记忆合金。
可选地,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元件的朝向所述导光板一侧的端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元件的朝向所述第一侧壁一侧的底座。
可选地,所述端盖包括与所述导光板接触的第二底壁以及在所述第二底壁上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接触的第三底壁以及在所述第三底壁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应,所述端盖和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扣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扣,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长槽,当所述弹性元件伸缩时,所述卡扣在所述长槽内滑动。
可选地,所述卡扣包括楔形面和卡合面,在装配所述定位装置过程中,所述卡扣通过所述楔形面滑入所述长槽内,在所述定位装置的自然状态下,所述卡合面和所述长槽的侧壁卡接使得所述端盖与所述底座保持连接。
可选地,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一定位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二定位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背离所述背板一侧的液晶面板。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定位装置可以根据导光板与第一侧壁之间的间隙调节其尺寸,使得定位装置的尺寸与导光板和第一侧壁之间的间隙相匹配,从而,当导光板所处的环境温度由常温到高温时,定位装置不会因为导光板的膨胀而对导光板产生较大挤压力,避免了导光板的膨胀翘起,从而避免了光学不均问题;当导光板所述的环境温度由高温到常温时,定位装置不会因为导光板的尺寸偏小而与导光板之间产生间隙,定位装置始终可以有效地定位到官办,避免导光板晃动磨伤光学膜片,从而避免了黑斑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可以同时兼顾显示装置在非工作和工作两种状态下的温度环境,避免了工作状态下导光板膨胀引起的光学不均问题,避免了非工作状态下导光板尺寸减小引起的膜片损伤或光学损失问题,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一种医疗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定位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4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4—背板; 5—定位块; 6—扩散片;
7—导光板; 8—反射片; 9—光源;
10—定位装置; 11—弹性元件; 12—端盖;
120—第二底壁; 121—第二侧壁; 122—卡扣;
123—楔形面; 124—卡合面; 125—第一定位柱;
13—底座; 130—第三底壁; 131—第三侧壁;
132—长槽; 133—卡槽; 135—第二定位柱;
41—第一底壁; 42—第一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为一种医疗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导光板7位于反射片8与扩散片6之间,依靠定位块5固定于背板4内,导光板7可以将LED光源9转化为面光源。
医疗显示装置具有亮度、光学品味要求高的特性,亮度高使得显示装置的使用温度更高。若在非工作状态(常温)下以图1方式定位导光板,医疗显示装置工作状态下的高温度使得导光板7膨胀,导光板7的长、宽尺寸变大,导光板7受到边缘定位块5的挤压力增大。导光板7受挤压后容易出现中间翘起,致使导光板7与反射片8之间产生间隙,使得反射片8对光的反射率发生变化,引起光学不均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显示品质。若在工作状态(高温的温度为40℃~90℃)下以图1方式定位导光板,医疗显示装置在非工作状态下或在途运输中,导光板7处于常温下不会膨胀,导光板7的长、宽尺寸偏小,定位块5与导光板7之间会出现间隙,无法给与导光板有效定位,导光板7容易晃动而磨伤光学膜片,引起黑斑问题。
另一种相关技术中,背板上铆接定位柱,导光板上开设相应的定位槽,定位槽和定位柱配合来定位导光板。由于显示产品向着轻薄化方向发展,背板轻薄化使得铆接强度变小,铆接定位柱容易脱落,导光板定位可靠性降低;铆接定位柱的根部位置容易残留油污,存在很大隐患;这种方式定位导光板,导光板周边悬空,导光板的活动量较大,同样容易磨伤光学膜片;另外,导光板定位槽位置容易出现光线集中,致使局部光学不良,影响产品的显示品质。
另一种相关技术中,背板设置折弯作为定位挡墙来定位导光板。这种方式中,定位挡墙没有任何弹性,导光板受热后膨胀量无法释放,致使导光板中间翘起产生光学不均问题;再者,导光板容易被定位挡墙的切边剐蹭出碎屑,使得膜片划伤风险增大;另外,导光板上需要开设与定位挡墙相匹配的定位槽,定位槽位置容易出现光线集中,致使局部光学不良,影响产品的显示品质。
另一种相关技术中,采用硅胶垫片将导光板贴附在背板内。这种方式中,硅胶垫片的背胶容易产生老化失去粘性,致使导光板定位失效,产生严重光学问题;再者,常温状态下定位后,显示装置使用过程中温度升高,导光板受热膨胀后挤压硅胶垫片,导光板膨胀量越大,硅胶垫片被挤压后的回弹力越大,导光板受到硅胶垫片的反向挤压力越大,只是导光板容易发生中间翘起问题,使得导光板与反射片之间出现间隙,引起光学不均问题。
综上,以上固定导光板的方法,均无法同时兼顾非工作和工作两种状态下的温度环境,容易出现光学不均等问题,或者,容易引起膜片损伤或光学损失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背板包括第一底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上的第一侧壁;
导光板,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之间;
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以定位所述导光板,所述定位装置能够根据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间隙调节尺寸以使得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间隙相匹配。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第一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光模组包括背板4和导光板7。背板4具有第一底壁41和设置在第一底壁41上的第一侧壁42,导光板7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42之间。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用于定位导光板7的定位装置10,定位装置10可以根据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调节尺寸以使得定位装置10与该间隙相匹配。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若以非工作状态即常温状态下的设计尺寸定位导光板后,当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在工作状态即高温状态时,导光板7膨胀使得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减小,此时,定位装置10可以根据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调节其尺寸,使得定位装置10的尺寸减小并与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相匹配,这样,定位装置10就不会因为导光板的膨胀而对导光板产生较大挤压力,避免了导光板7的膨胀翘起,从而避免了光学不均问题。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若以工作状态即高温状态下的设计尺寸定位导光板后,当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在非工作状态下或在途运输时,导光板7处于常温下不会膨胀,导光板7的长、宽尺寸偏小,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增大,此时,定位装置10可以根据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调节其尺寸,使得定位装置10的尺寸增大并与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相匹配,从而有效地定位导光板7,避免导光板7晃动磨伤光学膜片,从而避免了黑斑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可以同时兼顾显示装置在非工作和工作两种状态下的温度环境,避免了工作状态下导光板膨胀翘起引起的光学不均问题,避免了非工作状态下导光板尺寸减小引起的膜片损伤问题,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为了实现定位装置10可以根据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调节尺寸以与该间隙相匹配,定位装置10可以包括可伸缩弹性元件11,弹性元件11的可伸缩方向与导光板7和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的宽度方向一致。“间隙的宽度方向”为间隙的尺寸所在的方向。
若以非工作状态即常温状态下的设计尺寸定位导光板时,定位装置10的弹性元件11可以处于自然状态或压缩状态。当显示装置在工作状态时,导光板7膨胀使得导光板的尺寸增大,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减小,弹性元件11被进一步压缩而使得定位装置10的尺寸减小并与间隙相匹配。弹性元件11被压缩后,虽然会对导光板产生一定的挤压力,但相比于图1中的定位块,定位装置10对导光板的挤压力大大减小,从而可以避免导光板翘起。
若以工作状态即高温状态下的设计尺寸定位导光板时,弹性元件11需要处于压缩状态。当显示装置在非工作状态时,导光板7的长、宽尺寸偏小,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增大,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11由于间隙增大而伸长,使得定位装置10的尺寸与间隙相匹配,此时,弹性元件11仍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弹性元件11使得定位装置10可以有效定位导光板,避免导光板晃动磨伤光学膜片。
在本实施例中,可压缩弹性元件11可以为可压缩弹簧。为了进一步减小弹性元件11的压缩量对导光板的影响,弹性元件11可以为由形状记忆合金制作而成的可压缩弹簧。形状记忆合金可以为CuZnAl。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双程记忆效应,是一种可以随温度变化而自行伸缩的感温驱动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可以不受温度以外的其他任何环境因素影响。从而,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作而成的可压缩弹簧,在常温时为自由伸张状态,在高温(例如65℃-85℃)时为缩短状态。
当弹性元件11为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作而成的可压缩弹簧时,弹性元件11便具有了双程记忆效应。
在非工作状态即常温状态下定位导光板后,当显示装置在工作状态时,导光板7膨胀使得导光板的长宽尺寸增大,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减小而压缩弹性元件11。此时,弹性元件11在高温时会缩短,可以避免弹性元件11的压缩量过大,这样减小了导光板膨胀时弹性元件11对导光板7的挤压力,进一步避免了导光板受挤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翘起问题。
在工作状态即高温状态下定位导光板后,当显示装置在非工作状态即常温时,导光板7的长、宽尺寸偏小,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增大,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11由于间隙增大而伸长,使得弹性元件11的压缩量减小。弹性元件11在常温时会自由伸张,弥补导光板与第一侧壁42之间的间隙,避免弹性元件11的压缩量过小,保证在导光板尺寸偏小时弹性元件11仍具有足够的压缩量,从而保证定位装置10可以有效地定位导光板,避免导光板晃动磨伤光学膜片。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定位装置10还包括端盖12,端盖12设置在弹性元件11的朝向导光板7的一侧,从而,弹性元件11通过端盖12与导光板7的侧面接触。端盖12采用塑料制作而成,因此,弹性元件11通过端盖12与导光板7侧面接触时,不会划伤导光板,保证了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另外,弹性元件11通过端盖12对导光板7产生作用力,扩大了弹性元件11对导光板7的作用面积,保证了导光板固定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定位装置10对导光板的固定稳定性,定位装置10还可以包括底座13,底座13设置在弹性元件11的朝向第一侧壁42的一侧,从而,弹性元件11通过底座13与第一侧壁42接触。
这种结构的定位装置10,当定位装置10被设置在导光板7与第一侧壁42之间来定位导光板时,导光板7通过端盖12作用在定位装置10的一侧,增大了导光板对定位装置10的作用面积;第一侧壁42通过底座13作用在定位装置10的另一侧,增大了第一侧壁42对定位装置10的作用面积,保证了定位装置10可以稳定地夹装在导光板7和第一侧壁42之间,避免了定位装置10的脱落。
图6为定位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为了增加定位装置10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如图6所示,端盖12包括第二底壁120以及在第二底壁120上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21。底座13包括第三底壁130以及在第三底壁130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31。第二侧壁121和第三侧壁131相对应,端盖12与底座13通过第二侧壁121和第三侧壁131扣合连接,弹性元件11位于端盖12和底座13所形成的空间内。
图7为图6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侧壁121上设置有楔形卡扣122,卡扣122包括楔形面123和卡合面124。第二底壁120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限定弹性元件11的第一定位柱125,如图4所示。
如图6所示,第三侧壁131上设置有与卡扣122匹配的长槽132。第三底壁130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限定弹性元件11的第二定位柱135。
装配定位装置10的过程如下:将弹性元件11如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装在第一定位柱125和第二定位柱135上,在第一定位柱125和第二定位柱135的限定下,所述弹性元件11不会发生偏移,保证了定位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将端盖12朝向底座13方向按压,使楔形面123沿着第三侧壁131的内侧滑动,直至卡扣122进入长槽132中。在弹性元件11的作用下,卡合面124与长槽132的侧壁卡接,定位装置10组装为一个整体。这样的定位装置,整体结构稳定,便于保存和安装。
卡扣122和长槽132的配合设置,当将端盖12朝向底座13方向按压时,卡扣122可以在长槽132内滑动。从而,当导光板7膨胀压缩定位装置时,卡扣122在长槽132内朝向底座13的方向滑动,使得端盖12朝向底座13方向移动,保证了定位装置10的尺寸可以随着导光板和第一侧壁42之间间隙的减小而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122设置在第二侧壁121上,长槽132设置在第三侧壁131上,容易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卡扣设置在第三侧壁上,而将长槽设置在第二侧壁上。
为了防止弹性元件11在定位装置被压缩过程中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1为锥弹簧,例如圆锥弹簧。弹性元件11的大端固定在底座13的第二定位柱135上,小端固定在端盖12的第一定位柱125上。锥弹簧具有良好的伸缩稳定性,有利于保证定位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在将定位装置装配到背光模组中时,可以将定位装置的底座13固定在第一侧壁42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螺丝或双面胶将底座13固定在第一侧壁42上。
图8为图4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三底壁130的外侧设置有具有开口的卡槽133,卡槽133的宽度与第一侧壁42的壁厚相匹配。当将定位装置装配到背光模组中时,将定位装置通过卡槽133直接卡装在第一侧壁42上,如图4所示,从而将定位装置固定在第一侧壁42上,避免了定位装置的脱落。这种结构的定位装置,不再需要采用螺钉、双面胶等辅助零部件来固定定位装置,方面了背光模组的装配。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背板4具有四个第一侧壁42,每个第一侧壁42与导光板之间均设置有定位装置10。容易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侧壁42和导光板之间设置定位装置10,定位装置1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背离所述背板一侧的液晶面板。
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上述实施例中,高温的温度为40℃~9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接触”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背板包括第一底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上的第一侧壁;
导光板,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之间;
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以定位所述导光板,所述定位装置能够根据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间隙调节尺寸以使得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间隙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可伸缩弹性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圆锥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的材质包括形状记忆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元件的朝向所述导光板一侧的端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元件的朝向所述第一侧壁一侧的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与所述导光板接触的第二底壁以及在所述第二底壁上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接触的第三底壁以及在所述第三底壁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应,所述端盖和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扣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扣,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长槽,当所述弹性元件伸缩时,所述卡扣在所述长槽内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楔形面和卡合面,在装配所述定位装置过程中,所述卡扣通过所述楔形面滑入所述长槽内,在所述定位装置的自然状态下,所述卡合面和所述长槽的侧壁卡接使得所述端盖与所述底座保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一定位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二定位柱。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背离所述背板一侧的液晶面板。
CN201920233206.7U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09514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3206.7U CN209514256U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3206.7U CN209514256U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14256U true CN209514256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204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3206.7U Active CN209514256U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14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2506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201359237Y (zh) 背光模组
CN112602144A (zh) 可弯折终端及其可弯折支撑组件
US8891036B2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fixing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with
US1013955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20943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6601550U (zh)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中框和显示装置
US9671549B2 (en) Backlight module
JP2009080164A (ja) 液晶表示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13589585A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US20100291974A1 (en) Buffer 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the same structure
CN20951425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9256102B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621740B (zh) 显示装置及其保护结构
CN101598861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框架
US20140139783A1 (en) Back plate capable of resisting external forces,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214795498U (zh) 背板、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9086208B2 (en) Display
EP4322138A1 (en) Four-sided bezel-free full screen structure
JP516826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1458420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TWI410715B (zh) 背光模組及其膠框結構
US20130343060A1 (en) Lcd module and lcd device
CN21234164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导光板
US8777461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