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14165U - 一种光缆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14165U
CN209514165U CN201920408291.6U CN201920408291U CN209514165U CN 209514165 U CN209514165 U CN 209514165U CN 201920408291 U CN201920408291 U CN 201920408291U CN 209514165 U CN209514165 U CN 209514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reinforcer
fiber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082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正博
钟文举
袁奇桐
叶建超
刘佑新
杨英驹
李晓剑
吴至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tong Optic Electric Co Ltd
Guangdong Hengt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ngt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ngt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ngt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082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14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14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14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缆组件,涉及光缆领域。一种光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器、主光缆、分支器、分支管和第二连接器;主光缆包括第一护套层、第一加强件及第一光纤组,第一加强件包覆于第一光纤组的外部,第一护套层套设于第一加强件外部;分支器内设置有多个分支通道,用于将第一光纤组分为多组第二光纤组,每个分支通道容纳一组第二光纤组;分支管和第二连接器均设有多个,每个分支管内设有一组第二光纤组,多个分支管与多个第二连接器一一对应连接;光缆组件还包括收线器,收线器的内部能够收纳主光缆,以调整主光缆的长度。该光缆组件实现不同类型光模块间的相互通信,同时提升光缆的抗弯折能力和实现光缆长度的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光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率的信息传输需求,各种不同场景下应用的高速光模块应运而生,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正常通信是通过预端接的光纤跳线完成的。
CXP光模块设计用于数据中心,核心路由和高性能计算应用,速率高达120G。为适应快速发展的宽带需求,IEEE802.3ba标准委员会通过了40G以太网标准,由此,更多高性能的光纤接口标准也陆续出来,其中,QSFP光模块就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
为实现CXP光模块和QSFP光模块之间的通信,就需要在两种光模块上分别接入光纤跳线(又称光纤连接器)。光纤跳线,即接入光模块的光纤接头,其种类多,且相互之间不可以互用。其中QSFP光模块连接的是12芯MPO连接器(其中只用8芯),CXP光模块连接的则是24芯MPO连接器,密度是前者的一倍。因此,在工作中,就需要采用相应的光缆组件,以实现两种光模块之间的相互通信。此外,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条件的不同,光缆组件可能需要不同的长度,同时需要承受施工过程中的短暂拉力,对于狭窄的安装空间,也需要减小光缆组件的尺寸,同时要避免安装后造成光纤的宏弯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组件,实现两种光模块之间的相互通信,减少光纤损耗,同时节省占用空间,提高使用寿命及组件的通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器、主光缆、分支器、分支管和第二连接器;所述主光缆包括第一护套层、第一加强件及第一光纤组,所述第一加强件包覆于所述第一光纤组的外部,所述第一护套层套设于所述第一加强件外部;所述分支器内设置有多个分支通道,用于将所述第一光纤组分为多组第二光纤组,每个所述分支通道容纳一组所述第二光纤组;所述分支管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均设有多个,每个所述分支管内设有一组所述第二光纤组,多个所述分支管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光缆组件还包括收线器,所述收线器的内部能够收纳所述主光缆,以调整所述主光缆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分支管包括第二护套层、第二加强件和光缆套管,所述第二光纤组套装在所述光缆套管中,所述光缆套管外部包覆所述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外部套设所述第二护套层。
进一步地,所述分支器为一分三分支器,分别连接一条所述主光缆和三个所述分支管,三个所述分支管设置在所述分支器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为二十四芯MPO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十二芯MPO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均为短尾套式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件及所述第二加强件均采用芳纶纱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光缆套管采用PBT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收线器为机械式或者电控式。
进一步地,所述分支器靠近所述分支管的一侧采用灌封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器、主光缆、分支器、分支管和第二连接器,可以实现不同类型光模块间的相互通信。
2.通过设置第一护套层和第一加强件,有效提升主光缆的抗弯折能力。
3.通过设置收线器,可以实现该光缆组件长度的调节,从而满足多种连接需求,节省空间,且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光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主光缆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分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分支管的剖视图。
图中:
1-第一连接器;
2-主光缆;21-第一光纤组;22-第一加强件;23-第一护套层;
3-分支器;31-外壳;32-分支通道;
4-分支管;41-光缆套管;42-第二加强件;43-第二护套层;
5-第二连接器;
6-收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缆组件,该光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主光缆2、分支器3、分支管4和第二连接器5,其中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5分别与不同类型的光模块连接,实现不同类型光模块间的相互通信。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该光缆组件分别连接CXP光模块和QSFP光模块,用于实现CXP光模块和QSFP光模块之间的相互通信。
具体地,第一连接器1采用二十四芯MPO连接器,用于连接CXP光模块,第二连接器5采用十二芯MPO连接器,用于连接QSFP光模块。MPO连接器是光纤连接器类型的一种,为现有技术的成熟技术产品,本实施例中不做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选择。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5均为短尾套式连接器,从而缩短连接器的长度,便于与光模块连接,同时避免因连接空间受限,造成连接器与光缆的连接处过度弯折,从而造成光纤的传输损耗。
主光缆2包括第一护套层23、第一加强件22及第一光纤组21。第一光纤组21由多根光纤组成,本实施例中,为实现与第一连接器1相连,第一光纤组21由24根光纤组成,每根光纤均采用直径为250微米的裸光纤。
第一加强件22包覆于第一光纤组21的外部,从而加大主光缆2的抗拉和耐冲击能力,以承受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拉伸负荷。具体地,第一加强件22均匀地包裹在第一光纤组21中的每根光纤上,从而加强每根光纤抗拉能力的同时,使每根光纤间相互分离,避免光纤间相互缠绕造成光纤的磨损。优选地,第一加强件22采用芳纶纱材质,芳纶纱是一种高模量材质,具有密度小、拉伸模量高、断裂强度高和断裂延伸率低等特点,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光纤组21的抗拉能力。示例性的,第一加强件22采用4股线密度为1100dtex的芳纶纱制成,使得主光缆2能够承受短期150N和长期80N的拉力,从而充分满足主光缆2施工布线中的各种工况,提高使用寿命。
第一护套层23套设于第一加强件22的外部,从而提高主光缆2的抗拉、抗弯折能力,同时避免主光缆2因进水、高温和化学腐蚀等造成损坏,提高主光缆2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第一护套层23采用低烟无卤材料制成。低烟无卤材料具有热变形小、高阻燃、低逸烟等特性,能够有效提升主光缆2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示例性的,第一护套层23的外径为3.5mm,厚度为0.6mm,能够有效减小主光缆2尺寸的同时,确保主光缆2的抗弯折能力。
分支器3包括外壳31和设置在外壳31内的多个分支通道32。具体地,外壳31采用柱形结构,当然,本实施例中对于外壳31的形状并不做限定。外壳31与第一护套层23采用一体成形或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使分支器3与主光缆2结合紧密,有效避免光纤受力,提升主光缆2和分支器3连接处光纤的抗拉性能。外壳31内贯穿设置有多个分支通道32,第一光纤组21通过分支器3的一侧进入分支器3内的多个分支通道32,被分为多组第二光纤组,每个分支通道32容纳一组第二光纤组,每组第二光纤组通过分支器3的另一侧伸出,并与第二连接器5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分支器3为一分三分支器,包括3个分支通道32,第一光纤组21通过分支器3被平均分成3组第二光纤组,每组第二光纤组各包括8根裸光纤。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分支器3长度为50mm,使第一光纤组21能够平缓分开成多组第二光纤组,避免因第一光纤组21与第二光纤组之间夹角过大造成光纤弯折严重,从而产生光纤的宏弯损耗。
为提高第二光纤组的抗拉能力,同时避免第二光纤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每组第二光纤组外均设有分支管4。该光缆组件包括多个分支管4,多个分支管4设置在分支器3的同一侧,并与分支器3相连,本实施例中,分支管4包括3个,分别与分支器3的3个分支通道32一一对应。分支管4包括第二护套层43、第二加强件42和光缆套管41。具体地,光缆套管41套装在第二光纤组的外部。光缆套管41能够有效隔离第二加强件42与第二光纤组,避免第二光纤组与第二加强件42发生绞合。优选地,光缆套管41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材质,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疲劳性和尺寸稳定性高的特点,示例性的,该光缆套管41的内径为1.3mm,外径为1.9mm。
第二加强件42包裹在光缆套管41的外部,从而加大第二光纤组抗拉、耐冲击的能力,以承受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拉伸负荷。与第一加强件22类似,优选地,第二加强件42也采用芳纶纱材质。示例性的,第二加强件42采用4股线密度为1100dtex的芳纶纱制成。
第二护套层43套设于第二加强件42的外部,从而提高第二光纤组的抗拉、抗弯折能力,同时提高第二光纤组的使用寿命。与第一护套层23类似,优选地,第二护套层43也采用低烟无卤材料制成。示例性的,该第二护套层43的内径为2.15mm,外径为3mm,从而减小尺寸。
优选地,分支管4与分支器3靠近分支管4的一侧采用灌封处理,例如硅橡胶绝缘密封胶,从而使分支器3与第二加强件42和第二护套层43连接形成一体,从而提高分支管4与分支器3连接处第二光纤组的抗拉能力。
优选地,本实施例第二连接器5也设有三个,三个分支管4与三个第二连接器5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地,该光缆组件还包括收线器6。具体地,部分主光缆2收纳在收线器6的内部,通过调节收线器6,调整主光缆2的长度,从而满足各种工况需求,节省空间,且通用性强。优选地,收线器6可以采用机械式或者电控式,收线器6为现有技术的成熟技术产品,本实施例中不做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选择。
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工况调节收线器6,使主光缆2调节到合适的长度,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5分别插接至对应的光模块上,即可进行两种光模块间的相互通信。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主光缆(2)、分支器(3)、分支管(4)和第二连接器(5);
所述主光缆(2)包括第一护套层(23)、第一加强件(22)及第一光纤组(21),所述第一加强件(22)包覆于所述第一光纤组(21)的外部,所述第一护套层(23)套设于所述第一加强件(22)外部;
所述分支器(3)内设置有多个分支通道(32),用于将所述第一光纤组(21)分为多组第二光纤组,每个所述分支通道(32)容纳一组所述第二光纤组;
所述分支管(4)和所述第二连接器(5)均设有多个,每个所述分支管(4)内容纳一组所述第二光纤组,多个所述分支管(4)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器(5)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光缆组件还包括收线器(6),所述收线器(6)的内部能够收纳所述主光缆(2),以调整所述主光缆(2)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4)包括第二护套层(43)、第二加强件(42)和光缆套管(41),所述第二光纤组套装在所述光缆套管(41)中,所述光缆套管(41)外部包覆所述第二加强件(42),所述第二加强件(42)外部套设所述第二护套层(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器(3)为一分三分支器,分别连接一条所述主光缆(2)和三个所述分支管(4),三个所述分支管(4)设置在所述分支器(3)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1)为二十四芯MPO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5)为十二芯MPO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1)和所述第二连接器(5)均为短尾套式连接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22)及所述第二加强件(42)均采用芳纶纱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套管(41)采用PBT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器(6)为机械式或者电控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器(3)靠近所述分支管(4)的一侧采用灌封处理。
CN201920408291.6U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光缆组件 Active CN209514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8291.6U CN209514165U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光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8291.6U CN209514165U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光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14165U true CN209514165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87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08291.6U Active CN209514165U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光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141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5406A (zh) * 2021-09-02 2021-11-09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引入光缆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5406A (zh) * 2021-09-02 2021-11-09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引入光缆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25406B (zh) * 2021-09-02 2023-09-12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引入光缆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05136B2 (en) Round and small diameter optical cables with a ribbon-like optical fiber structure
CN103492922A (zh) 光纤互连线缆
WO2016179925A1 (zh) 低烟无卤阻燃低摩擦蝶形引入光缆
CN201017071Y (zh) 柔性金属套管光纤跳线
KR20090095876A (ko) 광섬유 전원선 복합 케이블
CN103713363B (zh) Usb3.0型光纤连接器连接组件
CN206774261U (zh) 一种防扭转型光电复合缆
CN209514165U (zh) 一种光缆组件
CN112334809B (zh) 光纤电缆
CN207993546U (zh) 一种耐高温光电混合光缆
CN106847389A (zh) 一种光电综合缆
CN201886173U (zh) 一种光纤快速连接器
CN201222111Y (zh) 一种易于分叉的自承式皮线光缆
WO2021258793A1 (zh) 一种光电复合缆和通信系统
CN114690350A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光缆
CN2619272Y (zh) 紧套光纤单元层绞式光缆
CN103412383A (zh) 一种自承式蝶形光缆
CN208255491U (zh) 一种自承式光纤线缆
CN201315187Y (zh) 光电复合线缆
CN105717598A (zh) 一种引入光缆
CN111007610A (zh) 扁平8字形多芯数mpo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CN217740201U (zh) 机器人光电复合连接线
CN211554409U (zh) 具有子单元设计的光缆组件
CN213958632U (zh) 一种铝包pbt管式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CN213302614U (zh) 一种微管道光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5

Address after: No. 10, Gongye North Road, Songshan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ENGTONG OPTIC-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ENGTONG OPTIC-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0, Gongye North Road, Songshanh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HENGTONG OPTIC-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