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3113U - 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3113U
CN209503113U CN201821955684.0U CN201821955684U CN209503113U CN 209503113 U CN209503113 U CN 209503113U CN 201821955684 U CN201821955684 U CN 201821955684U CN 209503113 U CN209503113 U CN 209503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w
saw blade
vibrating mechanism
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556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红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u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ishu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u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shu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9556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3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3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3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包括锯架、振动机构、锯梁、主动带轮、从动带轮、锯条、液压缸,振动机构固定于锯梁下端面,振动机构两侧分设有左导向臂和右导向臂,底座安装于外壳上端开口处,底座下端面经超磁致伸缩材料与变幅杆相连,变幅杆穿过外壳底面与轴承架相连,超磁致伸缩材料外侧面依次套装有激励线圈、永磁体。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锯条的振动切削,使得锯条齿尖更容易切入材料,并能使切屑更容易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切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下料工序的主要设备,金属切削带锯床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汽车、造船以及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随着现代制造业正朝着高效、高精的方向发展,工业领域对金属带锯床锯切效率的提高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尤其是提高硬质金属的切削效率,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传统的锯切方式是在锯切过程中将锯条连续的向下进给,利用锯齿的快速移动实现切削金属的功能,由于锯条本身刚性较差,因此在锯切过程中不能保证锯条上每个锯齿都能参与锯切工作,而且在锯切过程中极易因摩擦产生加工硬化现象,使得切削工作更加困难,同时齿尖的磨损会导致锯条寿命的缩短。
如果在锯条进给方向上施加一个振动,则锯齿在切削过程中可以上下反复跳动,使得齿尖更加容易切入材料,能及时的断屑,防止切屑过长,从而使切屑更加容易排出,同时还能改善切削液的冷却效果。要实现该功能,如何对快速移动中的带锯条施加振动激励是问题的关键。虽然也有研究人员在振动锯切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是振动装置结构设计过于复杂,很难保证振动机构的振动幅度及振动频率得精度,此外,所提及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也不能够根据锯切材料的材质产生自适应的实时调整,以上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锯切的加工效率和被加工工件的锯切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使金属切削锯条在工作过程中能根据被锯切工件的材质按一定的频率和幅度上下跳动,实现金属带锯的自适应振动锯切,改善锯条的切削性能和切削液的冷却性能,提高锯切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锯架、振动机构、锯梁、主动带轮、从动带轮、锯条、液压缸;锯架两侧分别安装有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上套装有传送带,传送带外侧安装有锯条,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安装有振动机构和锯梁,锯梁固定于锯架上,振动机构上端固定于锯梁下端面的中部,振动机构下端与位于下方的锯条背部滚动接触;振动机构两侧分设有左导向臂和右导向臂,左、右导向臂的上端分别固定于锯梁下端面的两端,左、右导向臂下端均与位于下方的锯条相连,对锯条水平运动作导向限位;锯架安装于液压缸上,液压缸带动所有与锯架相连的部件做进给运动。
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外壳、底座、超磁致伸缩材料、永磁体、激励线圈、预紧弹簧、变幅杆和轴承架,底座安装于外壳上端开口处,底座上端面固定于锯梁下端面,外壳内安装有超磁致伸缩材料、永磁体、激励线圈和预紧弹簧,底座下端面与超磁致伸缩材料上端相连,超磁致伸缩材料下端与变幅杆上端相连,变幅杆下端穿过外壳底面通过销钉与轴承架相连;超磁致伸缩材料周围向外依次套装有激励线圈、永磁体;位于外壳内且超磁致伸缩材料下方的变幅杆固定有外凸缘,预紧弹簧上端顶接于外凸缘的台阶面,预紧弹簧下端顶接于外壳内底面;轴承架底部通过支撑轴安装有一轴承,轴承外圈与锯条背部滚动接触。
所述主动带轮带动传送带运动从而带动从动带轮转动,传送带的运动带动传送带上的锯条作往复运动。
所述预紧弹簧用于给超磁致伸缩材料施加预紧力,以提高超磁致伸缩材料的饱和磁致伸缩系数。
所述左、右导向臂使锯条在工作过程中保持不晃动。
所述永磁体与超磁致伸缩材料构成了封闭磁场回路,以防止漏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磁致伸缩材料作为振动源,相比于传统的压电材料,超磁致伸缩材料能产生更大的应变值,除此之外还具有可控精度高、输出功率大、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锯条的振动切削,使得锯条齿尖更加容易切入材料,并能够使切屑更加容易排出。
2)本实用新型能改善切削液的冷却效果,提高锯切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本实用新型锯切的振动幅度以及振动频率可根据现场因素实现自适应调整,可靠性高,自适应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主动带轮;2.锯架;3.振动机构;4.锯梁;5.从动带轮;6.左导向臂;7.锯条;8.右导向臂;9.底座;10.超磁致伸缩材料;11.外壳;12.激励线圈;13.预紧弹簧;14.变幅杆;15.轴承;16.轴承架;17.销钉;18.支撑轴;19.永磁体;20.扭矩传感器;21.转速传感器;22.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锯架2两侧分别安装有主动带轮1、从动带轮5,主动带轮1与从动带轮5上套装有传送带,传送带外侧安装有锯条7,主动带轮1和从动带轮5之间安装有振动机构3和锯梁4,锯梁4固定于锯架2上,振动机构3上端固定于锯梁4下端面的中部,振动机构3下端与位于下方的锯条7背部滚动接触;振动机构3两侧分设有左导向臂6和右导向臂8,左、右导向臂6、8的上端分别固定于锯梁4下端面的两端,左、右导向臂6、8下端均与位于下方的锯条7相连,对锯条7水平运动作导向限位;锯架2安装于液压缸22上,液压缸22带动所有与锯架2相连的部件做进给运动。
如图2所示,振动机构3包括外壳11、底座9、超磁致伸缩材料11、永磁体19、激励线圈12、预紧弹簧13、变幅杆14和轴承架16,底座9安装于外壳11上端开口处,底座9上端面固定于锯梁4下端面,外壳11内安装有超磁致伸缩材料110、永磁体19、激励线圈12和预紧弹簧13,底座9下端面与超磁致伸缩材料11上端相连,超磁致伸缩材料11下端与变幅杆14上端相连,变幅杆14下端穿过外壳11底面通过销钉17与轴承架16相连,防止锯切过程中变幅杆14直接与锯条7背部接触而产生滑动摩擦,产生过度磨损;超磁致伸缩材料11周围向外依次套装有激励线圈12、永磁体19;位于外壳11内且超磁致伸缩材料11下方的变幅杆14固定有外凸缘,预紧弹簧13上端顶接于外凸缘的台阶面,预紧弹簧13下端顶接于外壳内底面;轴承架16底部通过支撑轴18安装有一轴承15,轴承15外圈与锯条7背部滚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为:
打开电源,安装锯条7,调整好需加工的金属长度并将其紧固定,启动电机开始加工,在锯切过程中,主动带轮1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带动从动带轮7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上的锯条7作循环移动,外部装置分别根据从动带轮7的转速与主动带轮1的扭矩控制超磁致伸缩材料10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实现锯条7的高频微幅振动锯切。

Claims (5)

1.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锯架(2)、振动机构(3)、锯梁(4)、主动带轮(1)、从动带轮(5)、锯条(7)、液压缸(22);锯架(2)两侧分别安装有主动带轮(1)、从动带轮(5),主动带轮(1)与从动带轮(5)上套装有传送带,传送带外侧安装有锯条(7),主动带轮(1)和从动带轮(5)之间安装有振动机构(3)和锯梁(4),锯梁(4)固定于锯架(2)上,振动机构(3)上端固定于锯梁(4)下端面的中部,振动机构(3)下端与位于下方的锯条(7)背部滚动接触;振动机构(3)两侧分设有左导向臂(6)和右导向臂(8),左、右导向臂(6、8)的上端分别固定于锯梁(4)下端面的两端,左、右导向臂(6、8)下端均与位于下方的锯条(7)相连;锯架(2)安装于液压缸(22)上,液压缸(22)带动所有与锯架(2)相连的部件做进给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3)包括外壳(11)、底座(9)、超磁致伸缩材料(10)、永磁体(19)、激励线圈(12)、预紧弹簧(13)、变幅杆(14)和轴承架(16),底座(9)安装于外壳(11)上端开口处,底座(9)上端面固定于锯梁(4)下端面,外壳(11)内安装有超磁致伸缩材料(10)、永磁体(19)、激励线圈(12)和预紧弹簧(13),底座(9)下端面与超磁致伸缩材料(10)上端相连,超磁致伸缩材料(10)下端与变幅杆(14)上端相连,变幅杆(14)下端穿过外壳(11)底面通过销钉(17)与轴承架(16)相连;超磁致伸缩材料(10)周围向外依次套装有激励线圈(12)、永磁体(19);位于外壳(11)内且超磁致伸缩材料(10)下方的变幅杆(14)固定有外凸缘,预紧弹簧(13)上端顶接于外凸缘的台阶面,预紧弹簧(13)下端顶接于外壳内底面;轴承架(16)底部通过支撑轴(18)安装有一轴承(15),轴承(15)外圈与锯条(7)背部滚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22)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进给速度的流量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带轮(1)带动传送带运动从而带动从动带轮(5)转动,传送带的运动带动传送带上的锯条(7)作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19)与超磁致伸缩材料(10)构成了封闭磁场回路。
CN201821955684.0U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 Active CN209503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5684.0U CN209503113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5684.0U CN209503113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3113U true CN209503113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0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55684.0U Active CN209503113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31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6550A (zh) * 2018-11-26 2019-03-01 丽水学院 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及方法
CN110744136A (zh) * 2019-10-30 2020-02-04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手持式带锯
CN112388060A (zh) * 2020-10-28 2021-02-23 浙江锯力煌锯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智能带锯床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6550A (zh) * 2018-11-26 2019-03-01 丽水学院 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及方法
CN109396550B (zh) * 2018-11-26 2024-03-19 丽水学院 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及方法
CN110744136A (zh) * 2019-10-30 2020-02-04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手持式带锯
CN112388060A (zh) * 2020-10-28 2021-02-23 浙江锯力煌锯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智能带锯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03113U (zh) 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
RU2377095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ачания кристаллизатора для непрерывной разливки
KR100901809B1 (ko) 띠톱 기계
CN206998465U (zh) 一种用于磨削硬脆材料二维超声振动砂带磨削装置
CN110869163B (zh) 超声辊抛光系统和方法以及用于机加工部件的方法
CN102205560B (zh) 一种切割线振动的超声锯切机床
CN105108232B (zh) 一种带锯床摇摆式锯切进给方法
KR20060018815A (ko) 톱니 기계, 절단 가공 방법 및 소음 감소 방법
JP5781552B2 (ja) プレス機械及びプレス機械のスライド制御方法
CN109909862A (zh) 一种大型薄壁筒件内外表面同时滚磨光整加工方法及设备
CN101599339A (zh) 永磁式非接触激振器及其激振方法
CN109396550A (zh) 基于超磁致伸缩的自适应可控式振动金属切削装置及方法
JP2018075591A (ja) 線形摩擦接合装置及び線形摩擦接合方法
JP2015016538A (ja) ワイヤソー及び切断加工方法
US4188936A (en)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cutting performance of reciprocating slurry saws and a reciprocating slurry saw for carrying out this method
CN102873592A (zh) 基于换能装置的表面光整加工装置
CN101088702B (zh) 用于刀具夹的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4321818U (zh) 一种单电信号激励超声椭圆振动抛光装置
CN110871370A (zh) 一种超声振动辅助砂带磨削设备
JP2006062017A (ja) 加振装置
CN104476378A (zh) 一种单激励超声椭圆振动抛光装置
CN100534715C (zh) 研磨机的磨头组件
CN204262955U (zh) 一种单激励超声椭圆振动抛光装置
CN204262912U (zh) 单激励超声椭圆振动抛光装置
CN218081477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精密铸件加工用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