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99879U - 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 - Google Patents

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99879U
CN209499879U CN201822206538.4U CN201822206538U CN209499879U CN 209499879 U CN209499879 U CN 209499879U CN 201822206538 U CN201822206538 U CN 201822206538U CN 209499879 U CN209499879 U CN 209499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cement
link block
stirring
connector
constri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065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颖颖
樊坤鹏
邬春晖
迟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eigao Orthopedic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eigao Orthoped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eigao Orthopedic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eigao Orthoped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065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99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99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9987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骨水泥搅拌器包括储药件,储药件具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容置药物,该骨水泥搅拌机构包括搅拌件、连接件及移动件,搅拌件位于第一腔室中,用于搅拌药物,连接件与搅拌件卡扣连接,连接件具有弹性部及连接块,弹性部套接于搅拌件连接孔的内部,连接块固定设置于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块具有第一支撑斜面,第一支撑斜面与搅拌件接触,移动件与连接件滑动连接,移动件具有约束部,约束部与连接块接触,移动件在连接件的移动,带动约束部与连接块发生接触及分离,实现施加及解除对弹性部变形运动的约束。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椎体成型手术的效率。

Description

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骨水泥搅拌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在开放容器内搅拌,搅拌后倒入药筒或推注器内,继而向椎体内进行推注。然而,这种方式会有刺激性气味的挥发,影响术中体验和身体健康,同时骨水泥的转移也会浪费手术时间,并且容易出现骨水泥硬化而未进行推注的情况。因此,存在一种骨水泥搅拌器,其能够实现骨水泥搅拌及推进的一体化,即对骨水泥的搅拌及推进过程均通过一个装置完成。
现有的骨水泥搅拌器包括药筒、推杆、枪嘴及搅拌棒,其中,药筒的内部为用于盛装药物的空间,推杆的一端套设于药筒空间的内部,推杆的另一端位于药筒空间的外部,推杆通过沿药筒轴向的推进运动,将药筒空间内部的药物推出至药筒空间的外部,药筒连接有枪嘴,枪嘴用于输出药筒空间内部的药物,搅拌棒具有第一搅拌部及第二搅拌部,第一搅拌部位于药筒空间的内部,第一搅拌部通常呈螺旋状,以通过在药筒空间内部的往复移动或转动,实现对药物的搅拌,第二搅拌部的一端通过枪嘴伸入至药筒空间的内部,并且与第一搅拌部通过卡榫的方式对扣连接,或者以螺牙方式旋入连接,以此在当搅拌药物时,通过手持第二搅拌部的另一端,带动第一搅拌部在药筒空间运动,从而达到搅拌的目的,而在当搅拌完成后,向外拔出第二搅拌部,以破坏第一搅拌部与第二搅拌部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从而取出第二搅拌部,进而便于后续推进过程的进行。
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骨水泥搅拌装置,由于在第一搅拌部及第二搅拌部之间存在固定连接关系,以保证第二搅拌部搅拌运动的可靠性,因此在搅拌过程完成后,向外拔出第二搅拌部的操作费时费力,甚至往往难以达到破坏第一搅拌部与第二搅拌部之间连接关系的目的,从而需要通过拆装枪嘴的过程,将整个搅拌棒取出,进而严重影响了椎体成型手术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从搅拌过程向推进过程切换时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椎体成型手术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水泥搅拌机构,用于骨水泥搅拌器中,骨水泥搅拌器包括储药件,储药件具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容置药物,所述骨水泥搅拌机构包括:
搅拌件,位于第一腔室中,所述搅拌件用于搅拌药物,所述搅拌件具有;
连接孔;
连接件,与所述搅拌件卡扣连接,所述连接件具有:
第一支撑部;
弹性部,套接于所述连接孔的内部,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及
连接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块具有第一支撑斜面,所述第一支撑斜面与所述搅拌件接触;
移动件,与所述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件具有:
约束部,所述约束部与所述连接块接触;
其中,所述移动件在所述连接件的移动,带动所述约束部与所述连接块发生接触及分离,实现施加及解除对所述弹性部变形运动的约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骨水泥搅拌器,包括:
储药件,具有:
第一腔室,用于容置药物;
骨水泥搅拌机构,为如上所述的骨水泥搅拌机构;
所述搅拌件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骨水泥搅拌器,包括:
储药件,具有:
第一腔室,用于容置药物;
骨水泥搅拌机构,为如上所述的骨水泥搅拌机构;
所述搅拌件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件、连接件及移动件,其中,连接件具有弹性部及连接块,连接块具有第一支撑斜面,移动件具有约束部,移动件与连接件滑动连接,在骨水泥搅拌的过程中,由于约束部对连接块的约束作用,保证了连接块与搅拌件之间牢靠的连接关系,此时搅拌件不会与连接件发生脱离,而在骨水泥搅拌完成后,通过移动件与连接件的相对运动,使得约束部与连接块发生分离,从而使得连接块能够克服弹性部的弹力向连接孔的内部移动,此时,在第一支撑斜面的引导下,通过向外抽拉连接件,即可轻松地使连接块与搅拌件分离,快速解除对搅拌件的运动约束,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从搅拌过程向推进过程切换时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了在从搅拌过程向推进过程切换时的工作效率,更进而提高了椎体成型手术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骨水泥搅拌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骨水泥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之一;
图5为图3的爆炸图之二;
图6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3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3中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体现连接件与搅拌件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3中体现移动件与搅拌件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各图中:10、骨水泥搅拌器;100、骨水泥搅拌机构;110、搅拌件; 111、连接孔;112、第一通孔;120、连接件;121、第一支撑部;122、弹性部; 123、连接块;1231、第一支撑斜面;1232、第二支撑斜面;124、第一限位孔; 130、移动件;131、约束部;132、第二支撑部;1321、凹槽;133、第二限位孔;140、限位轴;150、弹性件;200、储药件;210、第一螺纹;220、第四螺纹;300、第一连接帽;400、螺旋推杆;500、第二连接帽;600、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骨水泥搅拌机构,以及包括该骨水泥搅拌机构的骨水泥搅拌器,该骨水泥搅拌器包括储药件,储药件具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容置药物,该骨水泥搅拌机构包括搅拌件、连接件及移动件,搅拌件位于第一腔室中,用于搅拌药物,连接件与搅拌件卡扣连接,连接件具有弹性部及连接块,弹性部套接于搅拌件连接孔的内部,连接块固定设置于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块具有第一支撑斜面,第一支撑斜面与搅拌件接触,移动件与连接件滑动连接,移动件具有约束部,约束部与连接块接触,移动件在连接件的移动,带动约束部与连接块发生接触及分离,实现施加及解除对弹性部变形运动的约束。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件、连接件及移动件,其中,连接件具有弹性部及连接块,连接块具有第一支撑斜面,移动件具有约束部,移动件与连接件滑动连接,在骨水泥搅拌的过程中,由于约束部对连接块的约束作用,保证了连接块与搅拌件之间牢靠的连接关系,此时搅拌件不会与连接件发生脱离,而在骨水泥搅拌完成后,通过移动件与连接件的相对运动,使得约束部与连接块发生分离,从而使得连接块能够克服弹性部的弹力向连接孔的内部移动,此时,在第一支撑斜面的引导下,通过向外抽拉连接件,即可轻松地使连接块与搅拌件分离,快速解除对搅拌件的运动约束,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从搅拌过程向推进过程切换时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了在从搅拌过程向推进过程切换时的工作效率,更进而提高了椎体成型手术的效率。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骨水泥搅拌器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该骨水泥搅拌器10包括骨水泥搅拌机构100及储药件200,其中,骨水泥搅拌机构100包括搅拌件110、连接件120及移动件130,储药件200包括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用于盛放药物。
搅拌件110位于第一腔室中,搅拌件110用于搅拌第一腔室内部的药物,搅拌件110具有连接孔111,连接孔111用于与连接件120连接。具体而言,如图3和9所示,搅拌件110为搅拌片,连接孔111开设于搅拌片的一侧面,连接孔111可以为第二通孔,以此能够增加药物在搅拌片中的流通性,从而能够提高搅拌片的搅拌效率,搅拌片具有多个第一通孔112,第一通孔112形成于搅拌片的一侧面上,多个第一通孔112间隔分布,以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药物在搅拌片中的流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搅拌片的搅拌效率,多个第一通孔112优选为环设于连接孔111的四周,多个第一通孔112围绕连接孔111的轴线圆周阵列,即在以与连接孔111同轴的圆形方向上,多个第一通孔112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通孔112间的距离均为一定值。
连接件120与搅拌件110卡扣连接,连接件120具有第一支撑部121、弹性部122及连接块123。
第一支撑部121与搅拌件110接触,以限制搅拌件110向第一支撑部121 所在方向的运动。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7所示,第一支撑部121可以为杆件,以能够另活地带动搅拌件110伸入至储药件200第一腔室的内部,连接件120 还具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形成于杆件的内部,在沿着平行于约束部131做远离连接块123的运动方向上,第二腔室贯穿杆件的两端,杆件呈T型,杆件具有圆形套管及把手,圆形套管沿着平行于约束部131做远离连接块123的运动方向延伸,把手一体化设置于圆形套管的一端,把手的作用在于,便于使用者手持,以高效地推拉连接件120,圆形套管的另一端端面用于固定弹性部122,并且在当弹性部122套接于连接孔111的内部后,与搅拌件110接触。
弹性部122套接于连接孔111的内部,弹性部12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部121 固定连接,弹性部122的另一端用于固定连接连接块123。具体而言,如图7和图8所示,弹性部122可以为片状、块状或条状,本实用新型弹性部122是在连接块123的带动下,可发生弹性变形的部件,弹性部122可以是金属弹性部件,弹性部122的一端与圆形套管的端面通过焊接的等方式固定连接,弹性部 122的另一端用于固定连接块123。
连接块123固定设置于弹性部122的另一端,连接块123具有第一支撑斜面1231,第一支撑斜面1231与搅拌件110接触,第一支撑斜面1231的作用在于,当搅拌件110需要从连接件120上脱离时,搅拌件110一边在第一支撑斜面1231的引导下沿圆形套管的轴向移动,搅拌件110另一边对第一支撑斜面 1231产生压力,该压力使得连接块123克服弹性部122的弹力,向内移动至与搅拌件110完全分离,从而使得搅拌件110能够顺利的从连接件120上脱离。具体而言,如图3以及图6至图11所示,连接块123及弹性部122均优选为多个,以从不同的方位与搅拌件110连接,从而能够提高搅拌件110在搅拌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多个连接块123环设于约束部131的外部,多个连接块123 沿圆形方向间隔阵列,即在圆形方向上,多个连接块123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连接块123间的距离均为一定值,多个弹性部122与多个连接块123一一对应连接,以此在当骨水泥搅拌的过程中,连接块123施加到约束部131的作用力达到平衡,使得约束部131不会发生变形,从而使得约束部131能够更加稳定地发挥约束连接块123运动的作用,第一支撑斜面1231可以为平面或弧面。
移动件130与连接件120滑动连接,移动件130具有约束部131与连接块 123接触,其中,移动件130在连接件120的移动,带动约束部131与连接块 123发生接触及分离,实现施加及解除对弹性部122变形运动的约束。具体而言,如图3以及图6至图13所示,约束部131可以呈圆柱形块状,约束部131套接于由多个连接块123围成的空间的内部,约束部131的外圆周面与连接块123 贴合接触,以提高与连接块123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约束部131能够更加稳定地发挥约束连接块123运动的作用。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件110、连接件120及移动件130,其中,连接件 120具有弹性部122及连接块123,连接块123具有第一支撑斜面1231,移动件 130具有约束部131,移动件130与连接件120滑动连接,在骨水泥搅拌的过程中,由于约束部131对连接块123的约束作用,保证了连接块123与搅拌件110 之间牢靠的连接关系,此时搅拌件110不会与连接件120发生脱离,而在骨水泥搅拌完成后,通过移动件130与连接件120的相对运动,使得约束部131与连接块123发生分离,从而使得连接块123能够克服弹性部122的弹力向连接孔111的内部移动,此时,在第一支撑斜面1231的引导下,通过向外抽拉连接件120,即可轻松地使连接块123与搅拌件110分离,快速解除对搅拌件110的运动约束,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从搅拌过程向推进过程切换时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了在从搅拌过程向推进过程切换时的工作效率,更进而提高了椎体成型手术的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当搅拌件110与连接件120发生脱离后,搅拌件110 及连接件120的结构,以及之间的连接关系没有发生破坏,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还能够保证搅拌件110及连接件120重复利用,进而降低了椎体成型手术的成本。
针对移动件130的结构及其与连接件120的连接关系,进一步如图3至图 5所示,移动件130套接于第二腔室的内部,以此能够提高骨水泥搅拌机构100 结构的集成化程度,从而降低了空间的占用,其中,移动件130还具有第二支撑部132,第二支撑部132呈圆柱形,第二支撑部132与约束部131通过一体化成型或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二支撑部132的外圆周侧面与圆形套管的内圆周侧面贴合接触,以实现在圆形套管内部的平稳移动,同时受到圆形套管的支撑作用,从而能够对约束部131进行稳定的支撑,进而使得约束部131能够更加稳定地发挥约束连接块123运动的作用。
针对连接块123克服弹性部122做脱离搅拌件110的实现方式,如图3至图13所示,第二支撑部132具有凹槽1321,凹槽1321优选为环形,凹槽1321 开设于第二支撑部132的外部,在沿着约束部131做远离弹性部122的运动方向的反方向上,凹槽1321位于约束部131的侧方,凹槽1321与连接块123对应设置,以在当凹槽1321移动至连接块123时,凹槽1321为连接块123提供克服弹性部122的运动空间。
为了提高搅拌件110与连接件120脱离的效率,参见图3至图5,连接件 120还具有第一限位孔124,第一限位孔124开设于第一支撑部121上,移动件 130还具有第二限位孔133,第二限位孔133开设于第二支撑部132上,第二限位孔133与第一限位孔124正对,在沿着平行于约束部131做远离连接块123 的运动方向上,第二限位孔133与第一限位孔124之间具有可发生相对运动的移动距离,骨水泥搅拌机构100还包括限位轴140,限位轴140套接于第一限位孔124及第二限位孔133的内部,限位轴140可在移动距离限定的范围内往复移动,从而限制了移动件130的移动距离,即限制了约束部131的移动距离,从而在当骨水泥搅拌作业完成后,无需对约束部131的位置进行调整,通过按动移动件130,带动限位轴140移动至极限位置,即可使得约束部131与连接块 123完全分离,进而提高了搅拌件110与连接件120脱离的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搅拌件110与连接件120脱离的效率。具体而言,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限位孔124为圆通孔,第二限位孔133为长条形通孔,限位轴140为销轴。
为了提高约束部131位置的稳定性,参见图2至图5,骨水泥搅拌机构100 还包括弹性件150,弹性件150连接于连接件120与移动件130之间,以对连接件120及移动件130进行支撑,使得连接件120与移动件130之间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提高了约束部131位置的稳定性,进而使得约束部131能够更加稳定地发挥约束连接块123运动的作用。具体而言,如图2至图5所示,弹性件150 为弹簧,弹簧套接于第二支撑部132的外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轴140及第二支撑部132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150还可以为橡胶圈。
为了提高搅拌件110与连接件120的连接效率,如图3以及图6至图11所示,连接块123还具有第二支撑斜面1232,第二支撑斜面1232在沿着平行于约束部131做远离连接块123的运动方向上,第二支撑斜面1232与第一支撑斜面分别位于连接块123的两端,第二支撑斜面1232用于与搅拌件110接触,以在当搅拌件110与连接件120卡扣连接时,使搅拌件110推开连接块123套接于弹性部122的外部,从而提高了搅拌件110与连接件120的连接效率,第二支撑斜面1232可以为平面或弧面。
如图1和图2所示,储药件200呈筒状,储药件200具有第一螺纹210,第一螺纹210形成于储药件200的一端,骨水泥搅拌器10还包括第一连接帽300,第一连接帽300中空,第一连接帽300套接于连接件120及移动件130的外部,具体为套接于第一支撑部121的外部,第一连接帽300优选为封帽,以此在与储药件200及连接件120连接后,实现第一腔室与外界的隔离,从而更好的避免了刺鼻性气味的挥发,同时保证了药物的可控性,第一连接帽300具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形成于第一连接帽300的一端,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210配合连接,从而能够提高第一连接帽300与储药件200之间的稳定性,进而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提高骨水泥搅拌作业的稳定性。
进一步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帽300还具有第三螺纹,以在当连接件120从储药件200抽离后,第一连接帽300与填充器及导管的连接元件高效且稳定的连接,进而提高了后续骨水泥推注作业的效率及稳定性。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骨水泥搅拌器10还包括螺旋推杆 400、第二连接帽500及活塞600,其中,螺旋推杆400、第二连接帽500及活塞600的结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故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赘述,储药件200还具有第四螺纹220,第四螺纹220形成于储药件200的另一端,第四螺纹220用于与第二连接帽500的一端连接,以固定第二连接帽500,第二连接帽500的另一端与螺旋推杆400螺纹连接,以通过与螺旋推杆400发生相对转动,实现螺旋推杆400沿第二连接帽500上的往复直线移动,活塞600与螺旋推杆400扣接,以此便于拆卸,进而有利于进行定期维护,同时降低维护成本,活塞600设置于储药件200第一腔室的内部,活塞600在螺旋推杆400的带动下,沿着储药件200的轴向往复移动。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下面以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例就本实用新型中骨水泥搅拌器操作方法进行说明:
将骨水泥粉和液体倒入储药件200的第一腔室内部;
将第一连接帽300与连接件120套接,将搅拌件110与连接件120连接,通过连接件120带动搅拌件110伸入至储药件200的第一腔室的内部,与储药件200旋紧;
将移动件130套接于连接件120的内部,同时安装限位轴140及弹性件150,此时约束部131与连接块123接触,搅拌件110的运动受到连接块及第一支撑部121的约束;
沿着储药件200轴向往复推拉及旋转连接件120,使得搅拌件110对骨水泥进行均匀搅拌;
骨水泥搅拌完成后,按压第二支撑部132,使得约束部131相对连接块123 移动,直至约束部131脱离与连接块123的接触,继而外向抽拉第二支撑部132,将连接件120抽出储药件200,同时搅拌件110留在储药件200的第一腔室内部。
将第二连接帽500与填充器或导管的连接头连接,继而旋转螺旋推杆400,以带动活塞600做推进运动,实现骨水泥的推注。

Claims (10)

1.一种骨水泥搅拌机构,用于骨水泥搅拌器中,骨水泥搅拌器包括储药件,储药件具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容置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水泥搅拌机构包括:
搅拌件,位于第一腔室中,所述搅拌件用于搅拌药物,所述搅拌件具有;
连接孔;
连接件,与所述搅拌件卡扣连接,所述连接件具有:
第一支撑部;
弹性部,套接于所述连接孔的内部,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及
连接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块具有第一支撑斜面,所述第一支撑斜面与所述搅拌件接触;
移动件,与所述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件具有:
约束部,与所述连接块接触;
其中,所述移动件在所述连接件的移动,带动所述约束部与所述连接块发生接触及分离,实现施加及解除对所述弹性部变形运动的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水泥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及所述弹性部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块环设于所述约束部的外部,多个所述连接块沿圆形方向间隔阵列,多个所述弹性部与多个所述连接块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水泥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还具有:
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约束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
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部,在沿着所述约束部做远离所述弹性部的运动方向的反方向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约束部的侧方,所述凹槽与所述连接块对应设置,以在当所述凹槽移动至所述连接块时,所述凹槽为所述连接块提供克服所述弹性部的运动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水泥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具有:
第一限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
所述移动件还具有:
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约束部固定连接;及
第二限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第一限位孔正对,在沿着平行于所述约束部做远离所述连接块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第一限位孔之间具有可发生相对运动的移动距离;
所述骨水泥搅拌机构还包括:
限位轴,套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及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部,所述限位轴可在所述移动距离限定的范围内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水泥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水泥搅拌机构还包括:
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移动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骨水泥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具有:
第二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内部,在沿着平行于所述约束部做远离所述连接块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第二腔室贯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两端;
所述移动件套接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骨水泥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还具有:
第二支撑斜面,在沿着平行于所述约束部做远离所述连接块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第二支撑斜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斜面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块的两端,第二支撑斜面用于与所述搅拌件接触,以在当所述搅拌件与所述连接件卡扣连接时,使所述搅拌件推开所述连接块套接于所述弹性部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骨水泥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为搅拌片,所述搅拌片具有:
多个第一通孔,形成于所述搅拌片的一侧面上,多个所述第一通孔间隔分布。
9.一种骨水泥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药件,具有:
第一腔室,用于容置药物;
骨水泥搅拌机构,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骨水泥搅拌机构;
所述搅拌件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水泥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件具有:
第一螺纹,形成于所述储药件的一端;
所述骨水泥搅拌器还包括:
第一连接帽,所述第一连接帽中空,所述第一连接帽套接于所述连接件及所述移动件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帽具有:
第二螺纹,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帽的一端,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连接。
CN201822206538.4U 2018-12-25 2018-12-25 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499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6538.4U CN209499879U (zh) 2018-12-25 2018-12-25 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6538.4U CN209499879U (zh) 2018-12-25 2018-12-25 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99879U true CN209499879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7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06538.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499879U (zh) 2018-12-25 2018-12-25 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998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9700A (zh) * 2018-12-25 2019-04-02 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
CN114053921A (zh) * 2021-11-17 2022-02-18 朔崛(江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水泥搅拌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9700A (zh) * 2018-12-25 2019-04-02 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
CN114053921A (zh) * 2021-11-17 2022-02-18 朔崛(江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水泥搅拌器
CN114053921B (zh) * 2021-11-17 2024-01-26 朔崛(江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水泥搅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99879U (zh) 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
CN109549700A (zh) 骨水泥搅拌器及其搅拌机构
CN105055012B (zh) 骨水泥搅拌注射器
CN209476592U (zh) 一种半自动注油装置
CN2882555Y (zh) 螺旋式骨水泥推进装置
CN102307546A (zh) 用于两相混合物混合器的供给装置
CN106966067A (zh) 用于混合膏体的膏体施用装置
CN209074849U (zh) 一种骨水泥注入工具
CN203829028U (zh) 骨水泥注入套管组件
CN100450453C (zh) 一体化骨水泥真空搅拌注射器
CN109606958A (zh) 带挤出器的颜料包装
CN110368575A (zh) 一种组合式妇科推药器
CN103736418A (zh) 复合搅拌装置
CN203662880U (zh) 骨水泥搅拌注射系统
CN104586497A (zh) 骨水泥注入工具
CN209139479U (zh) 一种可以喷洒药剂的土壤修复装置
CN208003194U (zh) 一种医疗用定量注射器
CN204484287U (zh) 骨水泥注入工具
JP2013198658A (ja) 薬剤吐出具および薬剤混合装置
CN204746318U (zh) 搅拌装置
TW201918265A (zh) 注射骨填充物之連接單元
CN207306893U (zh) 混药注射器及混药组件
CN215821132U (zh) 一种搅拌式骨水泥填充装置
CN207491888U (zh) 一种园林绿化工程灌溉工具
RU96102847A (ru)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 частности, для пастообразных вещест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2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2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