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93771U - 轨道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轨道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93771U
CN209493771U CN201822032799.9U CN201822032799U CN209493771U CN 209493771 U CN209493771 U CN 209493771U CN 201822032799 U CN201822032799 U CN 201822032799U CN 209493771 U CN209493771 U CN 209493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ard
track
protective device
wal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27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震
朱洪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327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93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93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93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保护装置,包括:盖板,盖板的一端可翻转地连接轨道的立墙;检测部,用于检测车辆是否运行至轨道的预设距离范围内;驱动部,连接盖板,用于驱动盖板转动;控制器,分别连接检测部和驱动部;其中,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控制器控制驱动部动作,进而驱动盖板折叠至立墙上方;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时,控制器控制驱动部动作,进而驱动盖板展开直至盖板的另一端搭设在轨道的基本轨背离地面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轨道保护装置的结构,当盖板展开时,盖板起到阻隔该安装腔与外界环境的作用,使得安装腔被密封,此时滑床台板不受雨雪侵袭,不受沙土、碎石等杂物污染堆积,保证了扳道时尖轨移动的顺畅性。

Description

轨道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有轨电车一般都铺设于街面,并与地面道路交通较少隔开,没有专有的路权。有轨电车道岔一般埋入地面以下,在路面浇筑混凝土及车辆运行的时候,路面的碎石等杂物易掉到滑床台板上,如果不及时清理,可能会造成滑床台板被腐蚀,更严重时会造成扳道时卡住尖轨,使车辆无法正常过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轨道保护装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轨道保护装置,包括:盖板,盖板的一端可翻转地连接轨道的立墙;检测部,用于检测车辆是否运行至轨道的预设距离范围内;驱动部,连接盖板,用于驱动盖板转动;控制器,分别连接检测部和驱动部;其中,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控制器控制驱动部动作,进而驱动盖板折叠至立墙上方;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时,控制器控制驱动部动作,进而驱动盖板展开直至盖板的另一端搭设在轨道的基本轨背离地面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保护装置包括:盖板、检测部、驱动部及控制器。其中,轨道设置有轨道道岔,轨道道岔包括基本轨、尖轨、立墙及滑床台板,其中,滑床台板分别连接基本轨和立墙,滑床台板、基本轨及立墙共同限定出安装腔,尖轨位于安装腔内。通过合理设置盖板的连接结构,使得盖板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立墙,这样,当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时或是进行路面浇筑混凝土时,盖板展开直至盖板的另一端搭设在轨道的基本轨背离地面的一端,使得盖板位于尖轨上方,盖板起到阻隔该安装腔与外界环境的作用,使得安装腔被密封,此时滑床台板不受雨雪侵袭,不受沙土、碎石等杂物污染堆积,从而避免腐蚀滑床台板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扳道时尖轨移动的顺畅性及稳定性,进而保证了轨道道岔的正常使用;当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盖板折叠至立墙上方,使得基本轨及尖轨未被盖板覆盖,故,此时可通过转撤机来带动尖轨进行移动,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通过合理设置盖板的折叠和展开,使得在保证车辆对轨道道岔的常规使用需求的情况下,有效避免了外界环境中的杂物及雨雪对滑床台板的污损,提升了车辆过岔时的安全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当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检测部传递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部动作,进而驱动盖板折叠至立墙上方,而后控制器再传送信号给车辆;当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时,检测部传递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部动作,进而驱动盖板展开直至盖板的另一端搭设在轨道的基本轨背离地面的一端。该结构设置实现了根据车辆的行驶情况自动控制盖板的展开和折叠,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由于可准确判断出驱动盖板动作的时机,故,最大限度地延长了盖板盖合轨道道岔的时间,进而降低了杂物及雨雪等进入到轨道道岔的概率。同时,自动控制盖板动作的结构设置减少了人工的投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轨道保护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盖板包括:定位部,与立墙背离地面的一端相连接;盖体,盖体通过转动部与定位部相连接;其中,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时,盖体的自由端搭设在基本轨背离地面的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板包括:定位部、转动部和盖体。通过将定位部与立墙背离地面的一端相连接,以增大盖板与立墙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了盖板与立墙的连接结构强度,保证了二者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进一步地,盖体通过转动部与定位部相连接,使得盖体可相对于定位部进行折叠和展开,进而实现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或是进行路面浇筑混凝土时,盖体的自由端搭设在基本轨背离地面的一端,及实现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盖体折叠至定位部上方,进而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该结构设置利用定位部、转动部及盖体拼接成盖板,故,当定位部、转动部及盖体中的一个或几个部件因外力作用或是长时间使用而发生损坏时,可只更换其中损坏的部件,避免整体更换盖板的情况发生,减少了材料的投入,降低了后续维修及维护的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轨道保护装置还包括:安装槽,设置在定位部背离立墙的一侧;紧固件,穿过安装槽锁紧在立墙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轨道保护装置还包括安装槽和紧固件。利用紧固件实现定位部与立墙的可拆卸式装配,便于后续的产品的更换及维护,同时,通过将安装槽设置在定位部背离立墙的一侧,使得紧固件的一端穿过安装槽锁紧在立墙内,紧固件的另一端位于安装槽内,安装槽起到容置紧固件的作用,避免紧固件外露而干涉盖体翻转的情况发生,同时可避免因紧固件外露而割伤操作者的情况发生,且该结构设置具有提升产品外观的美观性及可视性的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转动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转动部均布于定位部和盖体的连接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转动部,使得多个转动部均布于定位部和盖体的连接处,这样可保证盖体相对于定位部展开及折叠时,各处的转动部受力的一致性,避免受力集中的情况发生,延长了转动部的使用寿命。具体地,转动部为合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盖体和/或定位部由多个子板拼接而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和/或定位部由多个子板拼接而成,故,可利用边角余料来拼接盖体和/或定位部,实现了对材料的合理利用,进而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盖板包括:转轴,转轴连接立墙;本体,本体的一端套设在转轴上,本体可相对转轴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板包括转轴和本体。通过将转轴与立墙相连接,并使本体的一端套设在转轴上,本体可相对转轴转动,这样通过翻转本体以实现盖板相对于立墙的展开及折叠。该结构设置便于安装及后续的拆卸、维护,生产成本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检测部沿轨道的延伸方向分布于盖板的相对两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检测部的数量及设置位置,使得多个检测部沿轨道的延伸方向分布于盖板的相对两端,这样,无论车辆由轨道道岔的前方还是轨道道岔的后方驶来,检测部都可第一时间、及时地检测到车辆是否运行至轨道的预设距离范围内,进而为后续控制器对检测部的检测数据的处理提供了详实且可靠的数据支撑,保证了盖板展开及折叠的及时性、准确性及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部包括:泵站,连接控制器;液压缸,分别连接盖板和泵站;手动部,连接液压缸。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部包括:泵站和液压缸,使得泵站连接控制器,及使液压缸分别连接盖板和泵站,这样,当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时,控制器控制泵站动作,泵站驱动液压缸伸出,进而驱动盖板展开直至盖板的另一端搭设在轨道的基本轨背离地面的一端,当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控制器控制泵站动作,泵站驱动液压缸回缩,进而驱动盖板折叠至立墙上方;进一步的,驱动部还包括手动部,使得手动部与液压缸相连接,当对保护装置供电失败,或是电子器件发生故障时,用户可通过手动部人为的驱动液压缸工作。该结构设置实现了手动及自动的双重控制方式来驱动液压缸工作,二者形成互补,实现双重保障,为盖板的展开及折叠提供了强有力的驱动保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盖板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5mm至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盖板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使之为0.5mm至5mm,当盖板的厚度小于0.5mm时,盖板的结构强度较低,无法实现有效阻挡如碎石等重量较大的杂物,易出现盖板破裂的情况,无法保证轨道保护装置的正常使用;当盖板的厚度大于5mm时,盖板的结构强度较大,即,其结构强度已远远超过所需的结构强度,是对材料的一种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当盖板处于折叠状态时,由于盖板的厚度较大会对车辆形成干涉,易发生刮碰事件,无法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盖板为钢板或塑料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板为钢板或塑料板,具有易于采购及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轨道保护装置和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轨道保护装置和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轨道保护装置和轨道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轨道保护装置和轨道的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轨道保护装置,10盖板,102定位部,104转动部,106盖体,20检测部,30驱动部,40控制器,50安装槽,60紧固件,2轨道,22立墙,24基本轨,26滑床台板,28尖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轨道保护装置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轨道保护装置1,包括:盖板10,盖板10的一端可翻转地连接轨道2的立墙22;检测部20,用于检测车辆是否运行至轨道2的预设距离范围内;驱动部30,连接盖板10,用于驱动盖板10转动;控制器40,分别连接检测部20和驱动部30;其中,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控制器40控制驱动部30动作,进而驱动盖板10折叠至立墙22上方;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时,控制器40控制驱动部30动作,进而驱动盖板10展开直至盖板10的另一端搭设在轨道2的基本轨24背离地面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轨道保护装置1包括:盖板10、检测部20、驱动部30及控制器40。其中,轨道2设置有轨道道岔,轨道道岔包括基本轨24、尖轨28、立墙22及滑床台板26,其中,滑床台板26分别连接基本轨24和立墙22,滑床台板26、基本轨24及立墙22共同限定出安装腔,尖轨28位于安装腔内。通过合理设置盖板10的连接结构,使得盖板10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立墙22,这样,当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时或是进行路面浇筑混凝土时,盖板10展开直至盖板10的另一端搭设在轨道2的基本轨24背离地面的一端,使得盖板10位于尖轨28上方,盖板10起到阻隔该安装腔与外界环境的作用,使得安装腔被密封,此时滑床台板26不受雨雪侵袭,不受沙土、碎石等杂物污染堆积,从而避免腐蚀滑床台板26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扳道时尖轨28移动的顺畅性及稳定性,进而保证了轨道道岔的正常使用;当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盖板10折叠至立墙22上方,使得基本轨24及尖轨28未被盖板10覆盖,故,此时可通过转撤机来带动尖轨28进行移动,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通过合理设置盖板10的折叠和展开,使得在保证车辆对轨道道岔的常规使用需求的情况下,有效避免了外界环境中的杂物及雨雪对滑床台板26的污损,提升了车辆过岔时的安全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当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检测部20传递信号至控制器40,控制器40控制驱动部30动作,进而驱动盖板10折叠至立墙22上方,而后控制器40再传送信号给车辆;当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时,检测部20传递信号至控制器40,控制器40控制驱动部30动作,进而驱动盖板10展开直至盖板10的另一端搭设在轨道2的基本轨24背离地面的一端。该结构设置实现了根据车辆的行驶情况自动控制盖板10的展开和折叠,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由于可准确判断出驱动盖板10动作的时机,故,最大限度地延长了盖板10盖合轨道道岔的时间,进而降低了杂物及雨雪等进入到轨道道岔的概率。同时,自动控制盖板10动作的结构设置减少了人工的投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盖板10包括:定位部102,与立墙22背离地面的一端相连接;盖体106,盖体106通过转动部104与定位部102相连接;其中,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时,盖体106的自由端搭设在基本轨24背离地面的一端。
在该实施例中,盖板10包括:定位部102、转动部104和盖体106。通过将定位部102与立墙22背离地面的一端相连接,以增大盖板10与立墙22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了盖板10与立墙22的连接结构强度,保证了二者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进一步地,盖体106通过转动部104与定位部102相连接,使得盖体106可相对于定位部102进行折叠和展开,进而实现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或是进行路面浇筑混凝土时,盖体106的自由端搭设在基本轨24背离地面的一端,及实现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内时,盖体106折叠至定位部102上方,进而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该结构设置利用定位部102、转动部104及盖体106拼接成盖板10,故,当定位部102、转动部104及盖体106中的一个或几个部件因外力作用或是长时间使用而发生损坏时,可只更换其中损坏的部件,避免整体更换盖板10的情况发生,减少了材料的投入,降低了后续维修及维护的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轨道保护装置1还包括:安装槽50,设置在定位部102背离立墙22的一侧;紧固件60,穿过安装槽50锁紧在立墙22内。
在该实施例中,轨道保护装置1还包括安装槽50和紧固件60。利用紧固件60实现定位部102与立墙22的可拆卸式装配,便于后续的产品的更换及维护,同时,通过将安装槽50设置在定位部102背离立墙22的一侧,使得紧固件60的一端穿过安装槽50锁紧在立墙22内,紧固件60的另一端位于安装槽50内,安装槽50起到容置紧固件60的作用,避免紧固件60外露而干涉盖体106翻转的情况发生,同时可避免因紧固件60外露而割伤操作者的情况发生,且该结构设置具有提升产品外观的美观性及可视性的作用。具体地,紧固件60为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转动部10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转动部104均布于定位部102和盖体106的连接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转动部104,使得多个转动部104均布于定位部102和盖体106的连接处,这样可保证盖体106相对于定位部102展开及折叠时,各处的转动部104受力的一致性,避免受力集中的情况发生,延长了转动部104的使用寿命。具体地,转动部104为合页。
具体地,多个转动部104的连线为直线或折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盖体106和/或定位部102由多个子板拼接而成。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106和/或定位部102由多个子板拼接而成,故,可利用边角余料来拼接盖体106和/或定位部102,实现了对材料的合理利用,进而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盖板10包括:转轴,转轴连接立墙22;本体,本体的一端套设在转轴上,本体可相对转轴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盖板10包括转轴和本体。通过将转轴与立墙22相连接,并使本体的一端套设在转轴上,本体可相对转轴转动,这样通过翻转本体以实现盖板10相对于立墙22的展开及折叠。该结构设置便于安装及后续的拆卸、维护,生产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检测部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检测部20沿轨道2的延伸方向分布于盖板10的相对两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检测部20的数量及设置位置,使得多个检测部20沿轨道2的延伸方向分布于盖板10的相对两端,这样,无论车辆由轨道道岔的前方还是轨道道岔的后方驶来,检测部20都可第一时间、及时地检测到车辆是否运行至轨道2的预设距离范围内,进而为后续控制器40对检测部20的检测数据的处理提供了详实且可靠的数据支撑,保证了盖板10展开及折叠的及时性、准确性及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部30包括:泵站,连接控制器40;液压缸,分别连接盖板10和泵站;手动部,连接液压缸。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部30包括:泵站和液压缸,使得泵站连接控制器40,及使液压缸分别连接盖板10和泵站,这样,当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时,控制器40控制泵站动作,泵站驱动液压缸伸出,进而驱动盖板10展开直至盖板10的另一端搭设在轨道2的基本轨24背离地面的一端,当车辆运行至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控制器40控制泵站动作,泵站驱动液压缸回缩,进而驱动盖板10折叠至立墙22上方;进一步的,驱动部30还包括手动部,使得手动部与液压缸相连接,当对保护装置供电失败,或是电子器件发生故障时,用户可通过手动部人为的驱动液压缸工作。该结构设置实现了手动及自动的双重控制方式来驱动液压缸工作,二者形成互补,实现双重保障,为盖板10的展开及折叠提供了强有力的驱动保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盖板10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5mm至5mm。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盖板10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使之为0.5mm至5mm,当盖板10的厚度小于0.5mm时,盖板10的结构强度较低,无法实现有效阻挡如碎石等重量较大的杂物,易出现盖板10破裂的情况,无法保证轨道保护装置1的正常使用;当盖板10的厚度大于5mm时,盖板10的结构强度较大,即,其结构强度已远远超过所需的结构强度,是对材料的一种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当盖板10处于折叠状态时,由于盖板10的厚度较大会对车辆形成干涉,易发生刮碰事件,无法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盖板10为钢板或塑料板。
在该实施例中,盖板10为钢板或塑料板,具有易于采购及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中,液压缸设置在定位部102上,且液压缸与盖体106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可翻转地连接轨道的立墙;
检测部,用于检测车辆是否运行至所述轨道的预设距离范围内;
驱动部,连接所述盖板,用于驱动所述盖板转动;
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检测部和所述驱动部;
其中,车辆运行至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动作,进而驱动所述盖板折叠至所述立墙上方;车辆运行至所述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动作,进而驱动所述盖板展开直至所述盖板的另一端搭设在所述轨道的基本轨背离地面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包括:
定位部,与所述立墙背离地面的一端相连接;
盖体,所述盖体通过转动部与所述定位部相连接;
其中,车辆运行至所述预设距离范围之外时,所述盖体的自由端搭设在所述基本轨背离地面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定位部背离所述立墙的一侧;
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槽锁紧在所述立墙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多个转动部均布于所述定位部和所述盖体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和/或定位部由多个子板拼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立墙;
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本体可相对所述转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多个检测部沿轨道的延伸方向分布于所述盖板的相对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包括:
泵站,连接所述控制器;
液压缸,分别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泵站;
手动部,连接所述液压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5mm至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为钢板或塑料板。
CN201822032799.9U 2018-12-05 2018-12-05 轨道保护装置 Active CN209493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2799.9U CN209493771U (zh) 2018-12-05 2018-12-05 轨道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2799.9U CN209493771U (zh) 2018-12-05 2018-12-05 轨道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93771U true CN209493771U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52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2799.9U Active CN209493771U (zh) 2018-12-05 2018-12-05 轨道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937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8548A (zh) * 2018-12-05 2019-03-26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轨道保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8548A (zh) * 2018-12-05 2019-03-26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轨道保护装置
CN109518548B (zh) * 2018-12-05 2023-09-05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93771U (zh) 轨道保护装置
CN107700344B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轨道梁伸缩缝构造及单轨系统
CN101598025A (zh) 多功能装配式液压驱动移动栈桥
CN101659268A (zh) 列车停止检测系统
CN105839482A (zh) 一种梁内悬挂式空列轨道道岔
CN105421976B (zh) 地埋翻板式止水闸门
CN107165543A (zh) 平推门及自动平推门
CN109518548A (zh) 轨道保护装置
CN205652089U (zh) 后防撞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1307245Y (zh) 割草机器人导航系统
CN109898406A (zh) 一种护栏可升降的市政桥梁
KR101092223B1 (ko) 승강장 스크린도어의 장애물 검지장치
CN206987638U (zh) 平推门及自动平推门
CN105800512A (zh) 基于智能手机平台控制的搬运堆垛车及方法
KR101462017B1 (ko) 과부하 방지구조를 갖는 선로전환기
CN201071068Y (zh) 用于控制操纵室方向的后摆俯仰机构
CN211314058U (zh) 一种推拉式防护大门的结构
CN201909777U (zh) 一种采用轴承辅助系统的楔块
CN210454526U (zh) 一种电动平板车的行走系统
CN110533853A (zh) 自锁安装式电力设施保护智能提示设备
CN209670722U (zh) Π型刚性接触网授电d型列车地铁的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
CN2205400Y (zh) 一种桥梁伸缩装置
CN208816846U (zh) 一种输油管线托架
CN214362573U (zh) 一种桥梁病害巡检轨道
CN206842392U (zh) 自动复位接料设备和自动复位接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