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6331U - 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86331U CN209486331U CN201822251287.1U CN201822251287U CN209486331U CN 209486331 U CN209486331 U CN 209486331U CN 201822251287 U CN201822251287 U CN 201822251287U CN 209486331 U CN209486331 U CN 2094863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ystem
- hydrological
- ocean
- observation system
- maritime meteorolo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包括:气象采集子系统、主控子系统、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悬浮装置以及载体,其中:载体用于承载气象采集子系统、主控子系统及悬浮装置;气象采集子系统,设置在所述悬浮装置上方,适于采集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适于采集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主控子系统,适于控制并接收气象采集子系统采集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控制并接收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采集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悬浮装置,与载体连接,适于为载体提供浮力。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提高所观测到的海气通量参数的多样性,以及可以采集同一时间及同一地点所对应的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和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海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海洋是我国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我国地处典型季风气候区,海洋的能量、水分循环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气候和环境变化。我国沿海地区南北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环境复杂多变,频发的海洋气象灾害对沿海和海岛居民、滨海旅游人群、涉海就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其中台风是我国除干旱、暴雨洪涝外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涉海活动不断增多,海上险情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海上搜救工作难度增大。因此,建立健全海洋气象业务系统,强化海洋气象监测预警,提升海洋气象服务能力,对防御气象灾害、避免和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制约海洋气象科学和业务预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观测资料的不足,特别是海气通量观测数据的严重不足。海气通量观测数据的缺失,使得我国海洋气象预报范围精度不高。因受技术积累和资金投入的影响,国际上的已有大型海洋观测计划,但大部分都是独立观测海面气象或者海下水文,典型如美国主导的表层漂流浮标计划,ARGO(Array for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计划和大型锚系浮标。
然而,小型漂流浮标价格低但功能较为单一;Argo浮标无法观测气象数据;大型锚系浮标观测参数较多,但是价格较为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所观测到的海气通量参数的多样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象采集子系统、主控子系统、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悬浮装置以及载体,其中:所述载体用于承载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所述主控子系统及所述悬浮装置;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分别与所述载体以及所述主控子系统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悬浮装置上方,适于采集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与所述主控子系统连接,设置在所述悬浮装置下方,适于采集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所述主控子系统,与所述载体连接,适于控制并接收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采集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控制并接收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采集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所述悬浮装置,与所述载体连接,适于为所述载体提供浮力。
可选地,所述主控子系统位于所述悬浮装置上方;或者位于所述悬浮装置内;或者位于所述悬浮装置与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之间;或者位于所述悬浮装置下方。
可选地,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设置在所述载体的顶端。
可选地,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还包括:随流装置,所述随流装置适于保持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随洋流运动。
可选地,所述随流装置上设置有孔。
可选地,所述随流装置上设置有支撑件。
可选地,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包括传感器链;所述传感器链包括若干个海洋传感器以及用于连接海洋传感器的线缆。
可选地,所述随流装置为空心圆柱体形,套设于所述传感器链。
可选地,所述主控子系统还包括定位装置,适于对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定位装置,还适于对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时钟进行校正与同步授时。
可选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北斗卫星定位装置、或者GPS定位装置。
可选地,所述主控子系统还包括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与预关联终端通信,适于发送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采集的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以及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采集的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至所述预关联终端。
可选地,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北斗卫星通信装置,适于与所述主控子系统进行双向通信和授时。
可选地,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还包括:供电子系统,分别与所述载体、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所述主控子系统、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连接,适于为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所述主控子系统、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供电。
可选地,所述供电子系统包括电源管理装置,所述电源管理装置适于根据所述主控子系统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所述主控子系统中的至少一种供电或断电。
可选地,所述供电子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
可选地,所述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气压、大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辐射强度。
可选地,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包括若干个气象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海流、海浪、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所处位置的海水温度、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所处位置的深度、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所处位置的盐度、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所处位置的浊度、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所处位置的溶解氧和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所处位置的叶绿素含量。
可选地,所述主控子系统适于控制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及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同时启动工作,以采集同一时间及同一地点所对应的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和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不仅可以采集海洋洋面上的气象参数,也可以采集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所能采集到的海气通量参数种类较多,故可以提高所观测到的海气通量参数的多样性。
进一步,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中的随流装置,可以保持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随洋流运动,从而确保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的运动主要受特定深度洋流的影响而非海面风力的影响,以提高对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观测的准确度。
此外,采用北斗卫星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可以基于北斗短报文系统构建双向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安全性及效率较高。北斗通信可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数据通信,实现被采集的海气通量参数的可靠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随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随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的原理图。下面参照图1至图3对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进行说明。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可以包括:气象采集子系统10、主控子系统20、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悬浮装置40以及载体50。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载体50可以承载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所述主控子系统20以及悬浮装置4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载体50可以为杆状。例如,载体50为圆柱形的支撑杆。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所述主控子系统20以及悬浮装置40均可以固定在杆状的载体50上。
所述悬浮装置40可与载体50连接。在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放置在海中时,悬浮装置40可以提供浮力,且悬浮装置40的部分可以露出海洋洋面。在所述悬浮装置40的浮力作用下,所述载体50能够有部分结构位于海洋洋面之上,从而能够使得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位于海洋洋面上。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悬浮装置40可以为浮球,也可以为其他能够悬浮于海面的装置,只需满足所产生的浮力能够克服载体50以及固定于载体50上的气象采集子系统10等的重力即可。
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与主控子系统20连接,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位于所述悬浮装置40的上方。当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放置于海洋中时,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位于海洋洋面之上。气象采集子系统10可以采集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
在具体实施中,主控子系统20可以存在多个放置位置。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子系统20位于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与所述悬浮装置40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子系统20位于所述悬浮装置40内。在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子系统20位于所述悬浮装置40的上方。在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子系统20位于所述悬浮装置40下方。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子系统20位于所述载体50的顶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主控系统20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所包括的具体装置以及防水性能等因素进行设定。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可以位于所述载体50的顶端,也可以位于所述载体50处于海洋洋面以上的其他位置,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距离海洋洋面的距离可以为2~3米,也可以为其他距离。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在所述载体50上的位置以及距离海洋洋面的距离,可以根据所述载体50在海洋洋面以上的尺寸、待采集的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的类型、待采集的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的高度等进行设定。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可以包括:气压、大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辐射强度等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及需要,所述海洋表层大气参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气象参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可以包括若干个气象传感器。所述气象传感器可以为气压传感器或者其他能够测量气压的装置,用于测量距离海洋洋面预设距离的大气气压。所述气象传感器可以为温度传感器或者其他能够测量温度的装置,用于测量距离海洋洋面预设距离的大气温度。所述气象传感器可以为湿度传感器或者其他能够测量湿度的装置,用于测量距离海洋洋面预设距离的大气湿度。所述气象传感器可以为风向传感器或者其他能够测量风向的装置,用于测量海洋洋面的风的方向。所述气象传感器可以为风速传感器或者其他能够测量风速的装置,用于测量海洋洋面的风速。所述气象传感器可以为辐射计传感器或者其他能够测量辐射强度的装置,用于测量海洋洋面的辐射强度。
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与所述主控子系统20连接,可以采集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可以位于所述悬浮装置40下面,位于海洋洋面以下。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海流、海浪、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30所处位置的海水温度、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30所处位置的深度、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30所处位置的盐度、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30所处位置的浊度、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30所处位置的溶氧量、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30所处位置的叶绿素含量。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所述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在海洋洋面以下所处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集的水文参数所处的位置进行设定。例如,所述水文采集子系统可以位于海洋洋面以下10米、20米、100米甚至更深。所述水文采集子系统在海洋洋面下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主控子系统20可以接收气象采集子系统10采集的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以及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采集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所述主控子系统20还可以控制气象采集子系统10以及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的工作状态,当主控子系统20控制气象采集子系统10以及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同时开始工作时,可以实现对海洋和大气界面同步观测,以组建观测网络实现全方位多位置的海洋观测。
由上述方案可知,在悬浮装置40所能提供的浮力作用下,载体50可以浮于海面,在主控子系统20的控制作用下,气象采集子系统10可以采集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可以采集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在采集海气通量参数时,不仅可以采集海洋洋面上的气象参数,也可以采集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所能采集到的所观测到的海气通量参数种类较多,故可以提高所观测到的海气通量参数的多样性。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主控子系统20可以控制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及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同时启动工作,分别同时开始采集对应的参数。通过控制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及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同时开始采集对应的参数,从而可以采集到同一时间及同一地点所对应的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和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也即实现同时采集同一地点所对应的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和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提高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所采集到的参数的实用性。
在具体实施中,杆状的载体50既可以起到对安装在载体50上的部件的承载作用,使得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中的气象采集子系统10等部件位于海洋洋面之上,又因结构简单可以降低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的成本。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还可以包括:随流装置60,所述随流装置60适于保持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随洋流运动。所述随流装置60也可以称为水帆,被悬挂在距离海洋洋面预设距离的海水中,以提供较好的随流性。所述随流装置60可以确保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的运动主要受特定深度洋流的影响而非海面风力的影响,以提高对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观测的准确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随流装置60上可以设置有孔61。海水可以穿过孔61进入随流装置60内部,洋流可以从随流装置60的内部以及外部同时推动随流装置60运动,以防止随流装置60在洋流的推力作用下发生卷曲变形。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随流装置60还可以设置有支撑件62。支撑件62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成,可以增强随流装置60的强度,避免随流装置60在洋流作用下卷曲变形。支撑件62的数目可以根据随流装置60在海洋洋面下的位置,以及随流装置60所需的强度设定。所述支撑件62的形状可以为环形,也可以为方形,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具体可以根据随流装置60的形状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包括传感器链31;所述传感器链31包括若干个海洋传感器311以及用于连接海洋传感器311的线缆312,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测量需要,设置传感器链31的数量及长度,图1中仅给出2条传感器链31作为示意,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链31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布置为其他数目,此处对传感器链31的数目不做限定。
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可以多个传感器链31。每个传感器链31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海洋传感器311,每个海洋传感器311距离海洋洋面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传感器链31可以具有相同海洋传感器311,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海洋传感器311。当多个传感器链31可以具有相同海洋传感器311时,可以提高所观测的水文参数的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观测需要配置海洋传感器311的种类、数量以及在海水中的位置。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随流装置60为空心圆柱体形,套设于所述传感器链31。所述随流装置60可以通过连接部63与线缆312连接。所述随流装置60也可以通过连接部63与载体5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随流装置60还可以通过连接部63与其他部件连接,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及需要设定所述随流装置60所连接的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随流装置60可以采用抗腐蚀布料制作成圆筒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随流装置6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只需满足能够带动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或者传感器链随着洋流漂浮移动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子系统20还可以包括定位装置21。所述定位装置21可以对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的位置进行定位。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定位装置21还可以对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对系统的时钟进行同步授时及校正。
所述定位装置21可以包括北斗卫星定位装置,也可以为GPS定位装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定位装置21还可以为其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NSS)定位装置。基于北斗卫星系统或者其他GNSS卫星系统可以完成对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的定位和授时。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主控子系统20还可以包括通信装置22。所述通信装置22与预关联终端通信,可以发送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采集的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以及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采集的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至所述预关联终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22包括北斗卫星通信装置。基于北斗短报文功能构建双向通信,进行数据传输。北斗卫星通信装置还可以实现精准时间同步唤醒,定制通信协议进行双向通信,通信可靠,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指挥。
目前海洋浮标所采用的Argos卫星系统以及铱星系统,Argos卫星系统具有定位功能,但是数据传输速度较慢,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较差。铱星系统虽然传输速度较快,但是不具有定位功能,通常需要搭载GPS来定位,通信费用高昂。采用北斗卫星系统定位装置或北斗卫星通信装置相比目前海洋浮标所采用的Argos卫星系统以及铱星系统,既可以实现定位以及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且所采集到的信息的安全性和可获得性较高,此外,北斗卫星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主可控性较强,成本相对较低。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还可以包括供电子系统70。所述供电子系统70分别与所述载体50、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所述主控子系统20、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连接。所述供电子系统70可以为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所述主控子系统20、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子系统70包括电源管理装置71。所述电源管理装置71可以向主控子系统20提供供电子系统70的信息并接受主控子系统20的控制。主控子系统20控制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所述主控子系统20中的至少一种供电或者断电。换言之,所述电源管理装置71可以向主控子系统20反馈电源信息并接受控制是否向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或者所述主控子系统20供电,以及何时向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或者所述主控子系统20供电。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供电子系统70可以包括多组高容量电池。所述电源管理装置71可以对多组高容量电池的供电情况进行管理。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主控子系统20是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的核心部件,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可以包括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当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时,所述主控子系统20可以关闭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及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从而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可以处于低功耗状态。当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需要采集海气通量参数时,海气通量参数包括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以及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可以启动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及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也即控制供电子系统70按需为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10及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30中的一些装置进行供电,获取各类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以及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并完成定位及通信。
北斗卫星系统技术,结合气象传感器和海洋传感器,通过北斗卫星双向通信和授时,实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的低功耗休眠和精准时间同步唤醒工作的状态控制。从而在有限能量的条件下,完成定位、海气界面参数的同步采集、数据上传等功能,从而实现一种低成本的海气通量同步观测设备,也即得到一种低成本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卫星双向通信和定制通信协议,数据断点续传等技术,实现采集数据的可靠通信上传。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的使用寿命受供电子系统70的供电时长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的使用时长,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子系统70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内。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可以随着洋流在海洋中移动,结合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宏观以及微观上多维度的观测洋流、涡旋等海洋现象。
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也可以锚定部署,定点观测海洋的海气界面的海气通量参数,也即可以定点观测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以及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可以建立健全海洋气象业务系统,强化海洋气象监测预警,提升海洋气象服务能力,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预防能力,对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以及对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象采集子系统、主控子系统、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悬浮装置以及载体,其中:
所述载体用于承载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所述主控子系统及所述悬浮装置;
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分别与所述载体以及所述主控子系统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悬浮装置上方,适于采集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
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与所述主控子系统连接,设置在所述悬浮装置下方,适于采集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
所述主控子系统,与所述载体连接,适于控制并接收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采集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控制并接收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采集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
所述悬浮装置,与所述载体连接,适于为所述载体提供浮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子系统位于所述悬浮装置上方;或者位于所述悬浮装置内;或者位于所述悬浮装置与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之间;或者位于所述悬浮装置下方;或者位于所述载体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设置在所述载体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还包括:随流装置,所述随流装置适于保持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随洋流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流装置上设置有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流装置上设置有支撑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包括传感器链;所述传感器链包括若干个海洋传感器以及用于连接海洋传感器的线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流装置为空心圆柱体形,套设于所述传感器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子系统还包括定位装置,适于对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进行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适于对所述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时钟进行校正与同步授时。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北斗卫星定位装置或者GPS定位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子系统还包括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与预关联终端通信,适于发送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采集的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以及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采集的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至所述预关联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北斗卫星通信装置,适于与所述主控子系统进行双向通信和授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子系统,分别与所述载体、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所述主控子系统、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连接,适于为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所述主控子系统、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供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子系统包括电源管理装置,所述电源管理装置适于根据所述主控子系统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所述主控子系统中的至少一种供电或断电。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子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气压、大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辐射强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包括若干个气象传感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海流、海浪、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所处位置的海水温度、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所处位置的深度、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所处位置的盐度、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所处位置的浊度、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所处位置的溶氧量、所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所处位置的叶绿素含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子系统适于控制所述气象采集子系统及所述水文信息采集子系统同时启动工作,以采集同一时间及同一地点所对应的海洋表层大气的气象参数和海洋洋面下的水文参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51287.1U CN209486331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51287.1U CN209486331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86331U true CN209486331U (zh) | 2019-10-11 |
Family
ID=68129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51287.1U Active CN209486331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8633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23555A (zh) * | 2020-03-27 | 2020-06-23 |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具有大气与海洋水文同步观测功能的机载抛弃式探头 |
CN111381293A (zh) * | 2018-12-29 | 2020-07-07 | 复旦大学 | 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 |
CN111693026A (zh) * | 2020-05-08 | 2020-09-22 | 武汉永清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实时预警性能的智慧湖泊检测系统 |
-
2018
- 2018-12-29 CN CN201822251287.1U patent/CN20948633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81293A (zh) * | 2018-12-29 | 2020-07-07 | 复旦大学 | 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 |
CN111323555A (zh) * | 2020-03-27 | 2020-06-23 |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具有大气与海洋水文同步观测功能的机载抛弃式探头 |
CN111693026A (zh) * | 2020-05-08 | 2020-09-22 | 武汉永清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实时预警性能的智慧湖泊检测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486331U (zh) | 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 | |
CN110182318B (zh) | 一种面向冬季海冰风险管理的海洋信息在线监测浮标系统 | |
CN102879038B (zh) | 一种水体环境多参数在线监测系统 | |
CN111381293A (zh) | 一种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系统 | |
CN203100734U (zh) | 海洋生态浮标远程监测系统 | |
CN102944265B (zh) | 一种监测船 | |
CN205353069U (zh) | 一种利用风光互补新能源供电的浮标式水质在线监测装置 | |
CN104064009A (zh) | 基于多源信息聚融的港域航道智能监测系统 | |
CN102589532A (zh) | 海洋台站自动观测系统 | |
CN203294291U (zh) | 一种海洋水文参数测量导航浮标 | |
CN212160899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海洋环境突变预警系统 | |
KR100989193B1 (ko) | 해양 정보 수집 및 모니터링 시스템 | |
CN202256722U (zh) | 多参数表层漂流浮标 | |
CN110745213B (zh) | 一种适用于深海浮标弹性松散式的锚系性能现场监测系统 | |
CN201566815U (zh) | 一种适应中高海况、多组合式的低阻力框架式水面平台 | |
CN108521319A (zh) | 一种基于云端存储的浮标冗余通信方法 | |
CN114013574A (zh) | 智能水文气象观测系统 | |
CN203937827U (zh) | 一种溢油跟踪定位太阳能浮标装置 | |
CN104792316A (zh) | 一种海洋自动观测装置 | |
CN204695545U (zh) | 水域冰情监测研究装置 | |
CN104973224A (zh) | 一种节能微型水面漂流示踪器 | |
CN210101933U (zh) | 一种极地实时通信-极地水文观测浮标 | |
CN207164521U (zh) | 一种智能浮标 | |
CN204807161U (zh) | 一种投掷型水位监测装置 | |
Nam et al. | Application of real-time monitoring buoy systems for physical and biogeochemical parameters in the coastal ocean around the Korean peninsul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