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1941U - 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 - Google Patents

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1941U
CN209481941U CN201920181539.XU CN201920181539U CN209481941U CN 209481941 U CN209481941 U CN 209481941U CN 201920181539 U CN201920181539 U CN 201920181539U CN 209481941 U CN209481941 U CN 209481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haft
arm
connecting rod
latitude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15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忠英
陈南梁
江飞
陈逸
潘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AIJI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AIJI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AIJI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AIJI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15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81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1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1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属于经编机技术领域。推纬运动装置,应用于双轴向衬纬经编机,包括:第一推纬机构、第二推纬机构、摇臂以及推臂,主动轴转动时,第一推纬机构与第二推纬机构配合完成推臂的推纬。推纬运动装置,在主动轴的转动驱动下,通过第一推纬机构和第二推纬机构配合,实现推臂的上下及前后移动,完成推纬操作,运动灵活,装配便捷,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经编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经编机的运行机构只有共凸轮和曲轴传动两种,尤其是高速运转的时候第一个共轭凸轮转速达不到,曲轴偏心度不能扩张,另一方面加工不能精确和有坏点。凸轮只能带动一组推纬,推纬的距离与凸轮距离比较远,力比较小,容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第一推纬机构与第二推纬机构各部件连接更灵活,便于装配与拆卸,通过第一推纬机构与第二推纬机构配合,实现推臂的推纬,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应用于双轴向衬纬经编机,包括:第一推纬机构,第一推纬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轮、第一推纬摆臂和第二推纬摆臂,第一偏心轮用于安装于主动轴上,第一推纬摆臂与第二推纬摆臂用于安装于第一摆动轴上,第一推纬摆臂与第一偏心轮通过第一调节杆连接;第二推纬机构,第二推纬机构包括第二偏心轮、第三推纬摆臂和第四推纬摆臂,第二偏心轮用于安装于主动轴上,第三推纬摆臂和第四推纬摆臂用于安装于第二摆动轴上,第三推纬摆臂与第二偏心轮通过第二调节杆连接;摇臂,摇臂用于与第三摆动轴可转动的连接,摇臂与第四推纬摆臂通过第一连杆连接;以及推臂,推臂与摇臂连接,推臂与第二推纬摆臂通过第二连杆连接;主动轴转动时,第一推纬机构能够将动力传递至推臂,并带动推臂移动,第二推纬机构能够将动力传递至摇臂,摇臂带动推臂移动,以完成推臂的推纬。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在主动轴的转动驱动下,通过第一推纬机构和第二推纬机构配合,第一推纬机构能够将动力传递至推臂,并带动推臂移动,第二推纬机构能够将动力传递至摇臂,从而实现推臂的上下及前后移动,完成推纬操作,运动灵活,装配便捷,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偏心轮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偏心套,第一偏心套与第一偏心轮可转动的连接,第一偏心套与第一调节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杆组铰接,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推纬摆臂铰接。第一调节杆的一端与第一偏心轮通过第一偏心套铰接,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推纬摆臂铰接,便于实现第一偏心轮对第一推纬摆臂的驱动,传动更灵活。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杆组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偏心套和第四连杆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调节杆和第五连杆铰接,第四连杆的远离第三连杆的一端用于与安装主动轴的机架铰接,第五连杆的远离第三连杆的一端用于与机架铰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及第五连杆,增加第一偏心套与第一调节杆之间的传动链,提高了第一调节杆的移动灵活性,限定了第一调节杆的移动范围。
可选地,第四连杆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三连杆的第一开口槽,第五连杆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三连杆的第二开口槽,第三连杆的一端和第一偏心套的远离第一偏心轮的一端均位于第一开口槽内,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一调节杆的靠近第一偏心轮的一端均位于第二开口槽内。通过在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上设置不同的开口槽,使得第三连杆、第一偏心套和第一调节杆分别容置于对应的开口槽内,合理利用了安装空间,结构紧凑。
可选地,推纬运动装置还包括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三销轴、第四销轴、第五销轴、第六销轴;第一销轴与机架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调节杆的靠近第一偏心轮的一端与第一销轴可传动的连接,第三连杆和第五连杆分别套设于第一销轴的外部,第三连杆与第一销轴可转动的连接,第五连杆与第一销轴可转动的连接;第一偏心套与第二销轴可传动的连接,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分别套设于第二销轴的外部,第三连杆与第二销轴可转动的连接,第四连杆与第二销轴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调节杆的靠近第一推纬摆臂的一端与第三销轴可传动的连接,第一推纬摆臂套设于第三销轴的外部并与第三销轴可转动的连接;摇臂与第四销轴可传动的连接,推臂套设于第四销轴的外部并与第四销轴可转动的连接;第二推纬摆臂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五销轴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推臂通过第六销轴铰接。
在上述方式中,通过第一销轴使第一调节杆与第三连杆和第五连杆铰接,通过第二销轴使第一偏心套与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铰接,通过第三销轴使第一调节杆和第一推纬摆臂铰接,通过第四销轴使摇臂和推臂铰接,通过第五销轴使第二推纬摆臂和第二连杆铰接,通过第六销轴使第二连杆与推臂铰接,使第一推纬机构及摇臂、推臂的运动灵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偏心轮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偏心套,第二偏心套与第二偏心轮可转动的连接,第二偏心套与第二调节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杆组铰接,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推纬摆臂铰接。通过第二偏心套和第二连杆组实现第二偏心轮与第二调节杆之间的铰接,使得第二调节杆的移动更灵活。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接臂和与第一连接臂连接的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具有夹角,第一连接臂的远离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第二偏心套铰接,第二连接臂的远离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第二调节杆铰接,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安装主动轴的机架铰接。通过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实现第二调节杆与第二偏心套的铰接,提高了第二调节杆的移动灵活性,限定了第二调节杆的移动范围。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夹角的角度为80-100°。当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的夹角为80-100°时,第二调节杆的移动更灵活,保证第二调节杆的移动范围。
可选地,推纬运动装置还包括第七销轴、第八销轴、第九销轴及第十销轴;第七销轴用于与机架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连接臂与第七销轴可传动的连接,第二偏心套套设于第七销轴的外部并与第七销轴可转动的连接;第八销轴用于与机架可转动的连接,第二连接臂与第八销轴可传动的连接,第二调节杆的靠近第二偏心套的一端套设于第八销轴的外部,第二调节杆与第八销轴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摇臂通过第九销轴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推纬摆臂通过第十销轴铰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七销轴使第一连接臂与第二偏心套铰接,通过第八销轴使第二连接臂与第二调节杆铰接,通过第九销轴使第一连杆和摇臂铰接,通过第十销轴使第一连杆和第四推纬摆臂铰接,使第二推纬机构及摇臂的运动灵活。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双轴向衬纬经编机,包括机架、主动轴、第一摆动轴、第二摆动轴、第三摆动轴及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主动轴、第一摆动轴、第二摆动轴、第三摆动轴分别与机架可转动的连接,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分别与主动轴可传动的连接,第一推纬摆臂和第二推纬摆臂分别与第一摆动轴可传动的连接,第三推纬摆臂和第四推纬摆臂分别与第二摆动轴可传动的连接,摇臂与第三摆动轴可转动的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双轴向衬纬经编机,结构合理,传动灵活,增加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的第三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的第四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推纬运动装置;1-第一推纬机构;11-第一偏心轮;12-第一偏心套;13-第一推纬摆臂;14-第二推纬摆臂;15-第二连杆;16-第一调节杆;161-第一撑杆;162-第一连接管;163-第一拉杆;17-第三连杆;18-第四连杆;181-第一开口槽;182-第一转动轴;19-第五连杆;191-第二开口槽;192-第二转动轴;2-第二推纬机构;21-第二偏心轮;22-第二偏心套;23-第三推纬摆臂;24-第四推纬摆臂;25-第一连杆;26-第二调节杆;261-第二撑杆;262-第二连接管;263-第二拉杆;271-第一连接臂;272-第二连接臂;273-夹角;274-连接部;281-第三开口槽;282-第四开口槽;3-摇臂;4-推臂;50-第一销轴;51-第二销轴;52-第三销轴;53-第四销轴;54-第五销轴;55-第六销轴;56-第七销轴;57-第八销轴;58-第九销轴;59-第十销轴;61-主动轴;62-第一摆动轴;63-第二摆动轴;64-第三摆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描述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10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100,应用于双轴向衬纬经编机,包括:第一推纬机构1、第二推纬机构2、摇臂3及推臂4。
具体而言,第一推纬机构1用于与双轴向衬纬经编机的机架连接,包括第一偏心轮11、第一推纬摆臂13和第二推纬摆臂14,第一偏心轮11用于安装于主动轴61上,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推纬摆臂13和第二推纬摆臂14用于间隔安装于第一摆动轴62上,第二推纬摆臂14连接有第二连杆15,第一推纬摆臂13与第一偏心轮11通过第一调节杆16连接,第一偏心轮11在主动轴61的带动下能够将动力通过第一调节杆16传递至第一推纬摆臂13,从而带动第一摆动轴62转动,以使第二推纬摆臂14跟随第一摆动轴62摆动。
第二推纬机构2包括第二偏心轮21、第三推纬摆臂23和第四推纬摆臂24,第二偏心轮21用于安装于主动轴61上,第三推纬摆臂23和第四推纬摆臂24用于间隔安装于第二摆动轴63上,第四推纬摆臂24连接有第一连杆25,第三推纬摆臂23与第二偏心轮21通过第二调节杆26连接,第二偏心轮21在主动轴61的带动下能够将动力通过第二调节杆26传递至第三推纬摆臂23,从而带动第二摆动轴63转动,以使第四推纬摆臂24跟随第二摆动轴63摆动。
摇臂3用于与第三摆动轴64可转动的连接,并且摇臂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25和推臂4连接,在第四推纬摆臂24跟随第二摆动轴63摆动时,第四推纬摆臂24能够带动第一连杆25移动,从而使摇臂3相对于第三摆动轴64摆动,带动推臂4前后移动;推臂4还与第二连杆15连接,在第二推纬摆臂14跟随第一摆动轴62摆动时,第二推纬摆臂14能够带动第二连杆15移动,从而使推臂4上下移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100,在主动轴61的转动驱动下,通过第一推纬机构1与第二推纬机构2配合,实现推臂4的上下及前后移动,完成推纬操作,运动更灵活,装配便捷,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偏心轮11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偏心套12,第一偏心套12与第一偏心轮11可转动的连接,当第一偏心轮11跟随主动轴61转动时,第一偏心套12在第一偏心轮11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于主动轴61转动。第一偏心套12与第一调节杆16通过第一连杆组铰接,第一连杆组的设置增加了第一调节杆16的移动灵活性及移动范围。第一调节杆16的远离第一偏心套12的一端与第一推纬摆臂13铰接,当第一偏心套12将动力传递至第一调节杆16后,第一调节杆16移动能够带动第一推纬摆臂13移动,以使第一摆动轴62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杆组包括第三连杆17、第四连杆18和第五连杆19,第三连杆17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偏心套12和第四连杆18铰接,第三连杆1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调节杆16和第五连杆19铰接,第四连杆18的远离第三连杆17的一端用于与安装主动轴61的机架铰接,第五连杆19的远离第三连杆17的一端用于与机架铰接。第三连杆17起到连接桥梁的作用,第一偏心套12将动力传递至第三连杆17,并由第三连杆17传递至第一调节杆16;第四连杆18与机架可转动的连接,能够对第一偏心套12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同理,第五连杆19与机架可转动的连接,能够对第一调节杆16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从而保证推纬的移动范围。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偏心套12与第一调节杆16还可以通过连杆直接连接,以适应不同的连接需求。
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四连杆18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三连杆17的第一开口槽181,相当于第四连杆18为U字形连杆,第三连杆17的一端和第一偏心套12的远离第一偏心轮11的一端均位于第一开口槽181内,并与第四连杆18的开口端铰接,第四连杆18的封闭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82,通过第一转动轴182实现第四连杆18与机架的铰接。第五连杆19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三连杆17的第二开口槽191,相当于第五连杆19为U字形连杆,第三连杆17的远离第四连杆18的一端和第一调节杆16的靠近第一偏心轮11的一端均位于第二开口槽191内,并与第五连杆19的开口端铰接,第五连杆19的封闭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92,通过第二转动轴192实现第五连杆19与机架的铰接。
进一步地,第三连杆17的数量为两个,在第一开口槽181内,两个第三连杆17位于第一偏心套12的两侧,在第二开口槽191内,两个第三连杆17位于第一调节杆16的两侧。
可选地,如图3所示,推纬运动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销轴50、第二销轴51、第三销轴52、第四销轴53、第五销轴54及第六销轴55。
第一销轴50用于与机架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调节杆16的靠近第一偏心轮11的一端与第一销轴50可转动的连接,第三连杆17和第五连杆19分别套设于第一销轴50的外部,第三连杆17与第一销轴50可转动的连接,第五连杆19与第一销轴50可转动的连接。通过第一销轴50使第一调节杆16与第五连杆19及第三连杆17铰接,第一销轴50为铰接点,提高了第一调节杆16的移动灵活性。
第一偏心套12与第二销轴51可转动的连接,第三连杆17与第四连杆18分别套设于第二销轴51的外部,第三连杆17与第二销轴51可转动的连接,第四连杆18与第二销轴51可转动的连接。通过第二销轴51使第一偏心套12与第三连杆17及第四连杆18铰接,第二销轴51为铰接点,提高了第一偏心套12的移动灵活性。
第一调节杆16的靠近第一推纬摆臂13的一端与第三销轴52可传动的连接,第一推纬摆臂13套设于第三销轴52的外部并与第三销轴52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调节杆16与第一推纬摆臂13通过第三销轴52铰接,而第一推纬摆臂13与第一摆动轴62可传动的连接,当第一调节杆16在第一偏心轮11的带动下移动时,第一调节杆16能够通过第三销轴52带动第一推纬摆臂13移动,以使第一摆动轴62转动。
摇臂3与第四销轴53可传动的连接,推臂4套设于第四销轴53的外部并与第四销轴53可转动的连接,推臂4与摇臂3通过第四销轴53铰接,推臂4与摇臂3连接灵活,同时,当摇臂3相对于第三摆动轴64转动时,摇臂3能够通过第四销轴53带动推臂4前后移动。
第二推纬摆臂14与第二连杆15的一端通过第五销轴54铰接,第二连杆15的另一端与推臂4通过第六销轴55铰接,当第二推纬摆臂14跟随第一摆动轴62转动时,第二推纬摆臂14将动力通过第二连杆15传递至推臂4,从而使得推臂4上下移动,铰接的连接方式,使得推臂4移动灵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偏心轮21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偏心套22,第二偏心套22与第二偏心轮21可转动的连接,当第二偏心轮21跟随主动轴61转动时,第二偏心轮21能够相对于主动轴61转动。第二偏心套22与第二调节杆26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杆组铰接,第二调节杆26的另一端与第三推纬摆臂23铰接。通过第二偏心套22和第二连杆组实现第二偏心轮21与第二调节杆26之间的铰接,使得第二调节杆26的移动更灵活。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第二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接臂271和与第一连接臂271连接的第二连接臂272,第一连接臂271与第二连接臂272的连接既可以是固定连接(如一体成型、焊接等),也可以是活动连接(如螺栓连接、卡接等)。第一连接臂271与第二连接臂272之间具有夹角273,以使第一连接臂271与第二连接臂272的自由端相分离。第一连接臂271的远离第二连接臂272的一端(第一连接臂271的自由端)与第二偏心套22铰接,第二连接臂272的远离第一连接臂271的一端(第二连接臂272的自由端)与第二调节杆26铰接,第一连接臂271与第二连接臂272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部274,连接部274用于与安装主动轴61的机架铰接。在本申请中,第一连接臂271与第二连接臂272的开口方向不作限定,即第一连接臂271与第二连接臂272组成的夹角273的朝向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271与第二连接臂272的夹角273为80-100°。当第一连接臂271与第二连接臂272的夹角273为80-100°,第二调节杆26的移动更灵活,保证第二调节杆26的移动范围。可选地,第一连接臂271与第二连接臂272的夹角273为93°,第二偏心套22上下摆动活动范围更大,当第二偏心套22转动一圈后并处于最高点位置时,第二调节杆26处于竖直位置,此时,第二偏心套22与第二连杆组配合将第二调节杆26顶起,以使第三推纬摆臂23抬起。
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臂271为U字形结构,第一连接臂271开设有第三开口槽281,第二偏心套22的远离第二偏心轮21的一端位于第三开口槽281内;第二连接臂272为U字形结构,第二连接臂272开设有第四开口槽282,第二调节杆26的靠近第二偏心轮21的一端位于第四开口槽282内。第一连接臂271的结构设计,提高了第二偏心套22与第一连接臂271的连接稳定性,便于实现第二偏心套22的定位。第二连接臂272的结构设计,提高了第二调节杆26与第二连接臂272的连接稳定性,便于实现第二调节杆26的定位。
可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推纬运动装置100还包括第七销轴56、第八销轴57、第九销轴58及第十销轴59。第七销轴56用于与机架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连接臂271与第七销轴56可传动的连接,第二偏心套22套设于第七销轴56的外部并与第七销轴56可转动的连接;通过第七销轴56使第一连接臂271与第二偏心套22铰接,当第二偏心套22在第二偏心轮21的带动下相对于主动轴61转动时,第二偏心套22能够通过第七销轴56带动第一连接臂271移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臂272移动。
第八销轴57用于与机架可转动的连接,第二连接臂272与第八销轴57可传动的连接,第二调节杆26的靠近第二偏心套22的一端套设于第八销轴57的外部,第二调节杆26与第八销轴57可转动的连接;通过第八销轴57使第二连接臂272与第二调节杆26铰接,当第二连接臂272在第一连接臂271的带动下移动时,第二连接臂272能够通过第八销轴57带动第二调节杆26移动。
第一连杆25的一端与摇臂3通过第九销轴58铰接,第一连杆25的另一端与第四推纬摆臂24通过第十销轴59铰接。通过第九销轴58使第一连杆25和摇臂3铰接,通过第十销轴59使第一连杆25和第四推纬摆臂24铰接,使第二推纬机构2及摇臂3的运动灵活。当第四推纬摆臂24跟随第二摆动轴63转动时,第四推纬摆臂24能够通过第十销轴59带动第一连杆25移动,第一连杆25能够通过第九销轴58带动摇臂3相对于第三摆动轴64转动,从而使推臂4前后移动。
可选地,第一调节杆16和第二调节杆26均为伸缩杆,第一调节杆16和第二调节杆26的长度均可调。如图3所示,第一调节杆16包括第一撑杆161、第一连接管162和第一拉杆163,第一撑杆161的一端与第一推纬摆臂13铰接,第一撑杆161的另一端插入第一连接管162内并与第一连接管162可拆卸的连接,第一拉杆163的一端插入第一连接管162的远离第一撑杆161的一端,第一拉杆163与第一连接管162可拆卸的连接,第一拉杆163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19和第三连杆17铰接。通过改变第一撑杆161伸入第一连接管162内的长度或第一拉杆163伸入第一连接管162内的长度,能够改变第一调节杆16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的推纬需求。如图5所示,第二调节杆26包括第二撑杆261、第二连接管262和第二拉杆263,第二撑杆261的一端与第三推纬摆臂23铰接,第二撑杆261的另一端插入第二连接管262内并与第二连接管262可拆卸的连接,第二拉杆263的一端插入第二连接管262的远离第二撑杆261的一端,第二拉杆263与第二连接管262可拆卸的连接,第二拉杆26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272铰接。通过改变第二撑杆261伸入第二连接管262内的长度或第二拉杆263伸入第二连接管262内的长度,能够改变第二调节杆26的长度,从而适应不同的推纬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100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当主动轴61在动力源的驱动下相对于机架转动时,主动轴61上的第一偏心轮11和第二偏心轮21跟随主动轴61转动,第一偏心套12将第一偏心轮11的动力经第三连杆17、第一调节杆16、第一推纬摆臂13、第一摆动轴62、第二推纬摆臂14、第二连杆15至推臂4,从而实现推臂4的上下移动;第二偏心套22将第二偏心轮21的动力经第一连接臂271、第二连接臂272、第二调节杆26、第三推纬摆臂23、第四推纬摆臂24、第一连杆25、摇臂3至推臂4,从而实现推臂4的前后移动。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100,在主动轴61的转动驱动下,通过第一推纬机构1和第二推纬机构2配合,实现推臂4的上下及前后移动,完成推纬操作,运动灵活,装配便捷,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双轴向衬纬经编机,包括机架、主动轴61、第一摆动轴62、第二摆动轴63、第三摆动轴64及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推纬运动装置100。
主动轴61、第一摆动轴62、第二摆动轴63、第三摆动轴64分别与机架可转动的连接,第一偏心轮11和第二偏心轮21分别与主动轴61可传动的连接,第一推纬摆臂13和第二推纬摆臂14分别与第一摆动轴62可传动的连接,第三推纬摆臂23和第四推纬摆臂24分别与第二摆动轴63可传动的连接,摇臂3与第三摆动轴64可转动的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双轴向衬纬经编机,结构合理,传动灵活,增加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推纬运动装置,应用于双轴向衬纬经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推纬机构,所述第一推纬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轮、第一推纬摆臂和第二推纬摆臂,所述第一偏心轮用于安装于主动轴上,所述第一推纬摆臂与所述第二推纬摆臂用于安装于第一摆动轴上,所述第一推纬摆臂与所述第一偏心轮通过第一调节杆连接;
第二推纬机构,所述第二推纬机构包括第二偏心轮、第三推纬摆臂和第四推纬摆臂,所述第二偏心轮用于安装于所述主动轴上,所述第三推纬摆臂和所述第四推纬摆臂用于安装于第二摆动轴上,所述第三推纬摆臂与所述第二偏心轮通过第二调节杆连接;
摇臂,所述摇臂用于与第三摆动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摇臂与所述第四推纬摆臂通过第一连杆连接;以及
推臂,所述推臂与所述摇臂连接,所述推臂与所述第二推纬摆臂通过第二连杆连接;
所述主动轴转动时,所述第一推纬机构能够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推臂,并带动所述推臂移动,所述第二推纬机构能够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摇臂,所述摇臂带动所述推臂移动,以完成所述推臂的推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纬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轮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偏心套,所述第一偏心套与所述第一偏心轮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偏心套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杆组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推纬摆臂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纬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偏心套和所述第四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五连杆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远离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用于与安装所述主动轴的机架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远离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机架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纬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杆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五连杆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偏心套的远离所述第一偏心轮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一开口槽内,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靠近所述第一偏心轮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第二开口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纬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纬运动装置还包括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三销轴、第四销轴、第五销轴及第六销轴;
所述第一销轴用于与所述机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靠近所述第一偏心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销轴可传动的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五连杆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销轴的外部,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销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五连杆与所述第一销轴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第一偏心套与所述第二销轴可传动的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销轴的外部,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销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二销轴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靠近所述第一推纬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销轴可传动的连接,所述第一推纬摆臂套设于所述第三销轴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三销轴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摇臂与所述第四销轴可传动的连接,所述推臂套设于所述第四销轴的外部并与所述第四销轴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第二推纬摆臂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五销轴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推臂通过所述第六销轴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纬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心轮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偏心套,所述第二偏心套与所述第二偏心轮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二偏心套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杆组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推纬摆臂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纬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接臂和与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连接臂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偏心套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安装所述主动轴的机架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纬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角度为80-1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纬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纬运动装置还包括第七销轴、第八销轴、第九销轴及第十销轴;
所述第七销轴用于与所述机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七销轴可传动的连接,所述第二偏心套套设于所述第七销轴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七销轴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第八销轴用于与所述机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八销轴可传动的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靠近所述第二偏心套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八销轴的外部,所述第二调节杆与所述第八销轴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摇臂通过所述第九销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推纬摆臂通过所述第十销轴铰接。
10.一种双轴向衬纬经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主动轴、第一摆动轴、第二摆动轴、第三摆动轴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推纬运动装置,所述主动轴、所述第一摆动轴、所述第二摆动轴、所述第三摆动轴分别与所述机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轮和所述第二偏心轮分别与所述主动轴可传动的连接,所述第一推纬摆臂和所述第二推纬摆臂分别与所述第一摆动轴可传动的连接,所述第三推纬摆臂和所述第四推纬摆臂分别与所述第二摆动轴可传动的连接,所述摇臂与所述第三摆动轴可转动的连接。
CN201920181539.XU 2019-01-31 2019-01-31 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 Active CN209481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1539.XU CN209481941U (zh) 2019-01-31 2019-01-31 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1539.XU CN209481941U (zh) 2019-01-31 2019-01-31 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1941U true CN209481941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33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1539.XU Active CN209481941U (zh) 2019-01-31 2019-01-31 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819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9103A (zh) * 2019-01-31 2019-04-16 常州市赛嘉机械有限公司 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
CN114855350A (zh) * 2022-04-28 2022-08-05 丹阳市益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推纱机构的运动装置及调节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9103A (zh) * 2019-01-31 2019-04-16 常州市赛嘉机械有限公司 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
CN114855350A (zh) * 2022-04-28 2022-08-05 丹阳市益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推纱机构的运动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14855350B (zh) * 2022-04-28 2023-06-16 丹阳市益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推纱机构的运动装置及调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9103A (zh) 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
CN209481941U (zh) 推纬运动装置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
CN103363645A (zh) 空调机
CN108582131A (zh) 一种新能源电机定子壳体与转子合装设备用机械手
US7455503B2 (en) Apparatus for oscillating a vane
CN102997390B (zh)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625639A (zh) 一种柔性臂联动关节段
CN109048988A (zh) 一种机械手腕结构装置
CN208529125U (zh) 机械拇指和机械手
CN208246817U (zh) 机器人三杆驱动手臂及机器人
CN209007541U (zh) 一种六轴机器人
CN212220550U (zh) 一种曲轴式仿生蜻蜓机器人
CN204231929U (zh) 花生收获机的铲头连接装置
CN207278851U (zh) 一种微耕机及其换挡操作机构
CN112717438B (zh) 一种带横向位移的三自由度运动平台
CN109576893A (zh) 沉降机构及双轴向衬纬经编机
CN211592910U (zh) 一种纵列式共轴反桨无人机
CN208750977U (zh) 换向机构、扫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CN211632202U (zh) 一种计算机教学辅助设备
CN208930251U (zh) 小臂和多关节机器人
CN110757500B (zh) 一种采用自由度可变连杆机构简易装配机械臂
CN209055735U (zh) 一种记忆合金光学防抖反射台
CN205855554U (zh) 一种码布机
CN208221511U (zh) 多位置同步旋转驱动装置及自动化设备
CN208037850U (zh) 一种铲取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