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8062U - 折叠扳手 - Google Patents

折叠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8062U
CN209478062U CN201822047238.6U CN201822047238U CN209478062U CN 209478062 U CN209478062 U CN 209478062U CN 201822047238 U CN201822047238 U CN 201822047238U CN 209478062 U CN209478062 U CN 209478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yonet
spanner
clamping
clamping par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472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刚
陈金彪
王常见
高志波
安晓娜
孙玉超
温龙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472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8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8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8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扳手,属于扳手技术领域,所述折叠扳手包括壳体、及通过销轴铰接在壳体内的第一扳手和第二扳手;其中,第一扳手包括第一手柄部和第一夹持部,第一手柄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其另一端与第一夹持部连接,第一夹持部设置有第一卡口,第二扳手包括第二手柄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二手柄部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其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连接,第二夹持部设置有相连通第二卡口和第三卡口,第三卡口和第二卡口之间设置有限位凸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扳手,能够提高对动车的空气管路中各管路接头的检修效率。

Description

折叠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扳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扳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动车的空气管路需要进行气密性检验,以确保空气管路中的各管路接头紧固状态及气密状态良好。
在动车的空气管路中检修过程中,需要使用扳手对管路接头进行校紧,由于动车的空气管路中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管路接头,因此在检修过程中需要携带多种不同类型的扳手;为方便携带多个扳手,作业人员一般将多个扳手放置在一个工具包内。
而作业人员在检修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工具包里寻找合适的扳手,其过程比较繁琐、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扳手,能够提高对动车空气管路中的管路接头的检修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扳手,其包括壳体、销轴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第一扳手及至少一个第二扳手;所述第一扳手包括第一手柄部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第一卡口,且所述第一卡口位于第一夹持部的边缘处;所述第二扳手包括第二手柄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手柄部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有相连通第二卡口和第三卡口,所述第二卡口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中心处,所述第三卡口位于所述第二卡口的外侧,且所述第三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之间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壳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形成供所述第一扳手及所述第二扳手的安装的空间;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口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卡口的形状相同;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面和两个所述第二夹持面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卡口内,且所述第一夹持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卡口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之间的夹角为120°,两个所述第二夹持面的夹角为120 °。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口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三夹持面;所述第三夹持面与所述第一夹持面位于同一面内,且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第三夹持面和所述第一夹持面的过渡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卡口形成第一夹持空间;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三卡口形成第二夹持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部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代表所述第一卡口规格的数字标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手柄部靠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代表第二卡口规格的数字标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部及所述第二手柄部一侧设置有凸出所述壳体的上边缘的抓耳;所述数字标记位于所述抓耳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扳手及所述第二扳手均采用钢制板材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设置有悬挂孔,所述悬挂孔内系有防坠落挂绳。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扳手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在所述壳体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扳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扳手,其包括壳体及至少一个第一扳手及第二扳手,其中,第一扳手和第二扳手通过销轴铰接在壳体的一端,使多个不同规格的第一扳手和第二扳手折叠后放置在壳体内,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管路接头的校紧需求,提升对空气管路中各管路接头的检修效率。
其次,为适应不同空间内的管路接头的校紧需要,第一扳手设置有第一卡口,适用于较大旋转空间内的管路接头的校紧,第二扳手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二卡口和第三卡口,且在第二开口和第三卡口之间设置有限位凸台,第二扳手可适用于较小旋转空间内的管路接头的校紧,且第二扳手的限位凸台可将第二扳手套接在管路接头上,增大了扳手的转动范围,进一步提升了对空气管路中各管路接头的检修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扳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扳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扳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一卡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第二卡口及第三卡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1-第一侧板,
12-第二侧板, 13-底板,
20-第一扳手, 21-第一手柄部,
22-第一夹持部, 23-第一通孔,
24-第一卡口, 30-第二扳手,
31-第二手柄部, 32-第二夹持部,
33-第二通孔, 34-第二卡口,
35-第三卡口, 36-限位凸台,
40-销轴, 241-第一夹持面,
242-第二夹持面, 351-第三夹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的折叠扳手,包括壳体 10、销轴40及设置在壳体10内的至少一个第一扳手20及至少一个第二扳手30;第一扳手20包括第一手柄部21和第一夹持部22,第一手柄部 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23,其另一端与第一夹持部22连接,第一夹持部22设置有第一卡口24,且第一卡口24位于第一夹持部22的边缘处;第二扳手30包括第二手柄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第二手柄部31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35,其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32连接,第二夹持部32设置有相连通第二卡口34和第三卡口35,第二卡口34位于第二夹持部32的中心处,第三卡口35位于第二卡口34的外侧,且第三卡口35和第二卡口 34之间设置有限位凸台36;壳体10包括底板13、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沿底板13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在底板 13上,且形成供第一扳手20及第二扳手30的安装的空间;销轴40穿过第一通孔23及第二通孔35,且销轴40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上。
具体的,第一扳手20包括第一手柄部21和第一夹持部22,第一手柄部21和第一夹持部22连接在一起,第一手柄部21用于作业人员抓握并对其施加拧紧力,第一夹持部22用于夹持待校紧的管路接头,旋转第一手柄部21,可拧紧动车空气管路中的管路接头。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手柄部21远离第一夹持部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23,第一通孔23与销轴40间隙配合,能够使第一扳手20穿设在销轴40上,并可相对销轴40转动;第一夹持部22设置有第一卡口24,第一卡口24贯穿第一夹持部22的上底面及下底面,且其开口延伸至第一夹持部22的边缘处,第一卡口24轮廓形状与待校紧的管路接头配合,能够使第一扳手20通过第一卡口24卡在管路接头上。
第二扳手30包括第二手柄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其中第二手柄部 31和第二夹持部32连接在一起,第二手柄部31远离第二夹持部3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35,第二通孔35与销轴40间隙配合,能够使第二扳手 30通过第二通孔35穿设在销轴40上,并可相对销轴40可转动。
在第二夹持部32设置有第二卡口34和第三卡口35,第二卡口34和第三卡口35分别贯穿第二夹持部32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且第二卡口34 与第三卡口35相连通。第二卡口34可设置在第二夹持部32的中心处,且第二卡口34的轮廓形状与第一卡口24的轮廓形状相同;第三卡口35 设置在第二卡口34的外侧,并且第三卡口35的开口可延伸至第二夹持部 32的边缘处,第二卡口34的开口方向与第三卡口35的开口方向一致。
在第二卡口34与第三卡口35之间设置限位凸台36,限位凸台36可选择等腰梯形结构,其下底面的面积大于上底面的面积,限位凸台36通过下底面固定在第二卡口34与第三卡口35之间;限位凸台36的两侧面分别位于第二卡口34和第三卡口35内,且分别形成第一夹持空间和第二夹持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卡口34和第三卡口35相对设置有两个限位凸台36,两个限位凸台36的上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待检修管路接头所连接的空气管路的外径,可使第二扳手30从空气管路的一侧卡入,使第二卡口 34套接在管路接头上,且管路接头分别与第二卡口34的夹持面和限位凸台36的侧面抵接,增大了第二扳手30的转动范围,提升拧紧效率及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扳手20和第二扳手30均可采用金属材料铸造成的一体结构,也可选用金属板拼接而成;例如第一扳手20和第二扳手30可采用钢制板拼接而成或者由整个钢制板通过一次裁剪制成;本实施优选的方案是,选用一定厚度的钢制板进行裁剪或者铣削制成,使第一扳手20 的第一夹持部22和第一手柄部21为一体结构或者第二夹持部32和第二手柄部31为一体结构,增强第一扳手20和第二扳手30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0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及底板13,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沿底板13的长度方向布置并固定在底板13的两侧,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及底板13形成的安装空间,在第一侧板 11和第二侧板1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销轴40的通孔;销轴40依次穿过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35,将第一扳手20和第二扳手30穿设在销轴 40上,且销轴40的两端铰接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通孔内,使第一扳手20和第二扳手30可相对壳体10转动。
在壳体10的安装空间内收纳有不同规格的第一扳手20和第二扳手30,作业人员在对管路接头进行校紧时,选择与待校紧的管路接头相匹配的第一扳手20或者第二扳手30,将选择的第一扳手20或者第二扳手30从壳体10内旋出,可快速实现不同扳手的更换,提高了检修效率。
进一步的,为便于作业人员的选择合适的扳手,本实施例在第一扳手 20的第一手柄部21靠近第一夹持部22的一端设置有代表其第一卡口24 的规格的数字标记,在第二扳手30的第二手柄部31靠近第一夹持部22 的一端设置有代表其第二卡口34的规格的数字标记,便于作业人员识别不同规格的第一扳手20和第二扳手30,实现快速选取与待校紧的管路接头相匹配的第一扳手20或者第二扳手3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扳手20上的数字标记凸出第一手柄部21的表面,第二扳手30上的数字标记凸出第二手柄部31的表面,便于作业人员识别各扳手的规格。
进一步的,为便于作业人员将第一扳手20和第二扳手30从壳体10 内旋出,在第一手柄部21一侧设置有凸出壳体10的上边缘的抓耳;同样的,在第二手柄部31一侧设置有凸出壳体10的上边缘的抓耳,在抓耳上可设置有代表其卡口的规格的数字标记。本实施例中,抓耳可单独制作,制作完毕后再固定在第一手柄部21或者第二手柄部31上;或者抓耳可与第一手柄部21或者第二手柄部31一体制作。
作业人员将抓耳一定高度后,可观察抓耳上的数字标记,快速寻找所需的扳手规格。可以理解的是,各个扳手所附带的抓耳可错落设置,使多个扳手收纳在壳体10后,各抓耳上的数字标记不相互遮蔽,能够暴露在作业人员的视野下,便于快速识别不同规格的扳手。
如图5所示,第一卡口24的形状与第二卡口34的形状相同;第二卡口34包括两个第一夹持面241和两个第二夹持面242;两个第一夹持面 241和两个第二夹持面242对称设置在第二卡口34内,且第一夹持面241 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卡口34的开口方向一致;第一夹持面241和第二夹持面242之间的夹角为120°,两个第二夹持面242的夹角为120°。
具体的,第一卡口24和第二开口的形状相同,下面以第二卡口34为例对第二卡口34的结构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第一卡口24夹持在管路接头上,本实施中的管路接头轮廓与六角形螺母相似,具有六个相同的侧面,且每个侧面的夹角为120°。第二卡口34包括两个第一夹持面241和两个第二夹持面242;两个第一夹持面241和两个第一夹持面241对称设置在第二卡口34内;两个第一夹持面241平行设置,且第一夹持面24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卡口34的开口方向一致;两个第一夹持面241之间的垂直距离与待夹持管路接头的规格型号相配合(若管路接头为12#,则相应的两个第一夹持面241的距离为12mm)。两个第二夹持面242的一端连接,且之间形成120°夹角,第一夹持面241和第二夹持面242之间形成的夹角同样为120°,以保证两个第一夹持面241和两个第二夹持面242能够贴合在待校紧的管路接头的侧面上,使第一扳手20通过第一卡口24可卡接在相匹配的管路接头上,第二扳手30通过第二卡口34卡接在相匹配的管路接头上。
如图6所示,第三卡口35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三夹持面351;第三夹持面351与第一夹持面241位于同一面内,且限位凸台36位于第三夹持面351和第一夹持面241的过渡处。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夹持部32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二卡口34和第三卡口35;其中,第三卡口35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第三夹持面351,第三夹持面351与第二夹持面 242位于同一平面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夹持面351可以看作使第一夹持面241朝向第二夹持部32边缘的反向进行延伸而形成的;在第一夹持面241和第三夹持面351之间设置有限位凸台36,限位凸台36可位于第一夹持面241和第二夹持面242的过渡处;限位凸台36与第二卡口34形成第一夹持空间,限位凸台36与第三卡口35形成第二夹持空间;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空间和第二夹持空间所能够夹持的管路接头的型号相同。
在使用第二扳手30对管路接头进行校紧时,若管路接头附带的空气管路可从两个限位凸台36之间穿过,第二扳手30可利用第一夹持空间夹持管路接头,提升第二扳手30的转动范围,也能防止第二扳手30从管路接头上滑脱,提升了校紧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壳体10设置有悬挂孔,悬挂孔内系有防坠落挂绳。具体的,防坠落挂绳可呈偏平状,可采用尼龙材料制作,其两端共同连接在一连接件上,形成一封闭环形件。在壳体10远离销轴40的一端设置有悬挂孔,悬挂孔内设置有连接柱,防坠落挂绳通过其连接件连接在位于悬挂孔内的连接柱上,另一端可缠绕在作业人员的手腕上,或者连接在作业人员衣物的某一位置上。作业人员利用折叠扳手进行高空作业时,为防止折叠扳手意外滑脱造成高空落物,可将防坠落挂绳套接在作业人员的手腕上,提高对管路接头的校紧效率。
本实施例中,折叠扳手还包括防护罩;防护罩罩设在壳体10的上方。具体的,防护罩采用透明的塑性材料制作,防护罩的下端可设置有安装槽,在壳体10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上可设置有长条状凸缘,防护罩通过安装槽卡合在凸缘上,能够对位于壳体10内的扳手进行防护,延长折叠扳手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销轴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第一扳手及至少一个第二扳手;
所述第一扳手包括第一手柄部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手柄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第一卡口,且所述第一卡口位于第一夹持部的边缘处;
所述第二扳手包括第二手柄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手柄部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有相连通第二卡口和第三卡口,所述第二卡口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中心处,所述第三卡口位于所述第二卡口的外侧,且所述第三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之间设置有限位凸台;
所述壳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形成供所述第一扳手及所述第二扳手的安装的空间;
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口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卡口的形状相同;
所述第二卡口包括两个第一夹持面和两个第二夹持面;
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面和两个所述第二夹持面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卡口内,且所述第一夹持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卡口的开口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之间的夹角为120°,两个所述第二夹持面的夹角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口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三夹持面;
所述第三夹持面与所述第一夹持面位于同一面内,且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第三夹持面和所述第一夹持面的过渡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二卡口形成第一夹持空间;
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三卡口形成第二夹持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部靠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代表所述第一卡口规格的数字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柄部靠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代表第二卡口规格的数字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折叠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部及所述第二手柄部一侧设置有凸出所述壳体的上边缘的抓耳;
所述数字标记位于所述抓耳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扳手及所述第二扳手均采用钢制板材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悬挂孔,所述悬挂孔内系有防坠落挂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扳手还包括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罩设在所述壳体的上方。
CN201822047238.6U 2018-12-07 2018-12-07 折叠扳手 Active CN209478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47238.6U CN209478062U (zh) 2018-12-07 2018-12-07 折叠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47238.6U CN209478062U (zh) 2018-12-07 2018-12-07 折叠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8062U true CN209478062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8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47238.6U Active CN209478062U (zh) 2018-12-07 2018-12-07 折叠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80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7972A (zh) * 2018-12-07 2019-01-29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折叠扳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7972A (zh) * 2018-12-07 2019-01-29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折叠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78062U (zh) 折叠扳手
CN203438157U (zh) 一种汽车油管快速接头拆卸钳
CN209478063U (zh) 扳手
CN109277972A (zh) 折叠扳手
CN202462287U (zh) 扳手
CN208729629U (zh) 一种开式非全型套筒扳手
CN208147788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扳手
CN207309811U (zh) 用于防爆扰性连接管的紧固装置
US4408505A (en) Multipurpose ratcheting wrench
CN201094663Y (zh) 一种新型医用取钉钳
CN209485338U (zh) 高程联系测量的钢尺夹
CN111571628B (zh) 一种用于拆装火警探测器的可调便携式机械手装置
CN209579352U (zh) 集装阀维修拆卸专用工具
CN209681981U (zh) 用于管路的大力钳
CN206381621U (zh) 一种无人机用的螺旋桨装置
CN114346953A (zh) 发动机滤清器强力拆装工具
CN208707199U (zh) 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检修的省力丝杆
CN201950610U (zh) 伸缩扳手
CN206748303U (zh) 一种管道拆卸扳子
CN201922416U (zh) 断丝拆卸器
CN207171900U (zh) 一种活节扳手
CN209380624U (zh) 一种简易螺钉拆装工具
CN208508196U (zh) 一种圆形连接器的拆卸工具
CN206029790U (zh) 一种带螺丝刀扳手
CN208713796U (zh) 组合式力臂可调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