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7906U - 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7906U
CN209477906U CN201822196367.1U CN201822196367U CN209477906U CN 209477906 U CN209477906 U CN 209477906U CN 201822196367 U CN201822196367 U CN 201822196367U CN 209477906 U CN209477906 U CN 209477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installed
block
machine table
production system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63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静琴
钟静清
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Shento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Shento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Shento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Shento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963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7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7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7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包括机体和底座,所述机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块,所述底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所述机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加工台上方的环形通管,所述环形通管的内壁固定连通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抽气口彼此之间的距离相等。该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通过设置动力电机、转动杆和夹持块,当动力电机运行的时候,将会使得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夹持块相向运动,最终对加工台顶部的工件进行固定,智能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固定效果差的现象,因此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和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
目前在进行增材制造的时候,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有时需要对工件进行打磨,而现有的打磨设备在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手动固定,不仅智能化程度低,而且人工固定容易存在固定效果差的现象,进而影响打磨的质量,并且当打磨盘在对工件进行打磨的时候,将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而这些粉尘不仅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而且不方便后期的清理,给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具备固定效果好和方便清理粉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打磨设备在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手动固定,不仅智能化程度低,而且人工固定容易存在固定效果差的现象,进而影响打磨的质量,并且当打磨盘在对工件进行打磨的时候,将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而这些粉尘不仅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而且不方便后期的清理,给操作人员带来极大困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包括机体和底座,所述机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块,所述底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所述机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加工台上方的环形通管,所述环形通管的内壁固定连通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抽气口彼此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粉尘箱,所述环形通管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机体并延伸至机体的外部且与粉尘箱的左侧固定连通,所述粉尘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所述粉尘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防尘网右侧的抽气机,所述抽气机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左侧与防尘网的右侧固定连通,所述抽气机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顶端贯穿粉尘箱并延伸至粉尘箱的上方,所述机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环形通管上方的侧块,所述机体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另一端贯穿机体并延伸至机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气压缸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位于机体内部的套块,所述套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短块。
优选的,所述侧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贯穿侧块并延伸至侧块的外部且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与短块之间铰接有活动杆。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打磨盘本体。
优选的,所述加工台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块,所述动力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转动杆。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加工台和竖块并延伸至竖块的左侧且与加工台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开设有顶口。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位于竖块两侧的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顶端穿过顶口并延伸至加工台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设有位于竖块两侧的螺纹,且竖块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通过设置动力电机、转动杆和夹持块,当动力电机运行的时候,将会使得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夹持块相向运动,最终对加工台顶部的工件进行固定,智能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固定效果差的现象,因此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该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通过设置环形通管、抽气口、防尘网和抽气机,由于抽气机的运行,将会依次通过连接管、环形通管和抽气口来抽取工件打磨时所产生的粉尘,并且粉尘将会被防尘网阻隔,从而积攒在防尘网的左侧,方便了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因此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3、该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通过设置气压缸、连接板和活动杆,由于气压缸的运行,将会使得套块通过活动杆来推动连接板和驱动电机向下运动,进而可以实现驱动电机的升降,从而利用打磨盘本体来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打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形通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工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底座;3、底块;4、加工台;5、动力电机;6、环形通管;7、抽气口;8、连接管;9、粉尘箱;10、防尘网;11、抽气机;12、抽气管;13、排气管;14、侧块;15、保护箱;16、气压缸;17、套块;18、短块;19、竖杆;20、活动块;21、横杆;22、驱动电机;23、连接板;24、顶块;25、活动杆;26、转轴;27、打磨盘本体;28、竖块;29、转动杆;30、顶口;31、夹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包括机体1和底座2,机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块3,底块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工台4,加工台4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块28,动力电机5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转动杆29,转动杆29的外表面设有位于竖块28两侧的螺纹,且竖块28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由于竖块28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实现了当转动杆29在转动的时候,将会分别带动两个夹持块31相向运动,对工件进行固定或者解除固定,转动杆29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位于竖块28两侧的夹持块31,夹持块31的顶端穿过顶口30并延伸至加工台4的上方,转动杆29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加工台4和竖块28并延伸至竖块28的左侧且与加工台4的内壁活动套接,加工台4的顶部开设有顶口30,顶口30的间距是小于工件底部的面积,从而防止了工件通过顶口30落入至加工台4的内部,加工台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5,动力电机5为现有装置,且动力电机5的型号适用于Y100L-2系列,机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加工台4上方的环形通管6,环形通管6的内壁固定连通有抽气口7,通过抽气口7之间等距离的设置,从而可以全面的吸入工件打磨时所产生的粉尘,抽气口7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抽气口7彼此之间的距离相等,底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粉尘箱9,环形通管6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另一端贯穿机体1并延伸至机体1的外部且与粉尘箱9的左侧固定连通,粉尘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10,防尘网10的作用是防止了粉尘被抽气机11吸入,长此以往,影响抽气机11的正常运行,粉尘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防尘网10右侧的抽气机11,抽气机11为现有装置,且抽气机11的型号适用于ZJ-600系列,抽气机11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抽气管12,抽气管12的左侧与防尘网10的右侧固定连通,抽气机1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13,排气管13的顶端贯穿粉尘箱9并延伸至粉尘箱9的上方,机体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环形通管6上方的侧块14,侧块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竖杆19,通过竖杆19与活动块20之间的配合,将会使得驱动电机22在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竖杆19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块20,活动块2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横杆21,横杆21的另一端贯穿侧块14并延伸至侧块14的外部且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为现有装置,且驱动电机22的型号适用于Y90S-2系列,驱动电机22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转轴26,转轴2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打磨盘本体27,驱动电机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块24,顶块24与短块18之间铰接有活动杆25,机体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保护箱15,保护箱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压缸16,气压缸16为现有装置,且气压缸16的型号适用于SAT8-4DCFT-3GCJSD系列,气压缸16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位于机体1内部的套块17,套块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短块18,气压缸16的另一端贯穿机体1并延伸至机体1的内部。
工作时,操作人员首先将工件通过环形通管6的顶部放入至加工台4的顶部,然后启动动力电机5,动力电机5的运行将会带动转动杆29转动,从而使得两个夹持块31相向运动,最终对工件的两侧进行固定,然后操作人员再启动两个气压缸16,两个气压缸16的运行将会带动两个套块17相向运动,从而利用活动杆25来推动连接板23带动驱动电机22向下运动,并且最终使得打磨盘本体27的底部与工件的表面相接触,之后在启动驱动电机22使得转轴26带动打磨盘本体27对工件进行打磨,同时启动抽气机11,抽气机11的运行将会依次通过连接管8、环形通管6和抽气口7来抽取打磨盘本体27打磨工件时所产生的粉尘,此时粉尘将会被防尘网10阻挡,从而积攒在防尘网10的左侧,待加工结束之后,操作人员可以对其进行集中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包括机体(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块(3),所述底块(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工台(4),所述加工台(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5),所述机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加工台(4)上方的环形通管(6),所述环形通管(6)的内壁固定连通有抽气口(7),所述抽气口(7)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抽气口(7)彼此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底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粉尘箱(9),所述环形通管(6)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另一端贯穿机体(1)并延伸至机体(1)的外部且与粉尘箱(9)的左侧固定连通,所述粉尘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10),所述粉尘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防尘网(10)右侧的抽气机(11),所述抽气机(11)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抽气管(12),所述抽气管(12)的左侧与防尘网(10)的右侧固定连通,所述抽气机(1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13),所述排气管(13)的顶端贯穿粉尘箱(9)并延伸至粉尘箱(9)的上方,所述机体(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环形通管(6)上方的侧块(14),所述机体(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保护箱(15),所述保护箱(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压缸(16),所述气压缸(16)的另一端贯穿机体(1)并延伸至机体(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缸(16)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位于机体(1)内部的套块(17),所述套块(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短块(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块(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竖杆(19),所述竖杆(19)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块(20),所述活动块(2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横杆(21),所述横杆(21)的另一端贯穿侧块(14)并延伸至侧块(14)的外部且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块(24),所述顶块(24)与短块(18)之间铰接有活动杆(2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2)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转轴(26),所述转轴(2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打磨盘本体(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4)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块(28),所述动力电机(5)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转动杆(2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9)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加工台(4)和竖块(28)并延伸至竖块(28)的左侧且与加工台(4)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加工台(4)的顶部开设有顶口(3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9)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位于竖块(28)两侧的夹持块(31),所述夹持块(31)的顶端穿过顶口(30)并延伸至加工台(4)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9)的外表面设有位于竖块(28)两侧的螺纹,且竖块(28)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
CN201822196367.1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 Active CN209477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6367.1U CN209477906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6367.1U CN209477906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7906U true CN209477906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28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6367.1U Active CN209477906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7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96557U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管内孔表面抛光装置
CN208811805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磨床
CN109227302A (zh) 一种模具制造用便于收集废料的打磨平台
CN207087638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电气柜表面用打磨机
CN206405872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机械打磨机
CN208483673U (zh) 一种瓷砖打磨机
CN209477906U (zh) 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
CN211589591U (zh) 一种模具加工打磨装置
CN102828348A (zh) 异型数控针刺机
CN109397022A (zh) 一种增材制造材料的生产系统
CN214292322U (zh) 一种瓷砖表面打磨装置
CN212553081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陶瓷生产用边角打磨装置
CN210046453U (zh) 一种陶瓷表面磨削装置
CN211683465U (zh) 挤塑板表面处理机
CN208409406U (zh) 一种管状橡胶件打磨装置
CN108214311B (zh) 一种工件加工用除尘装置
CN216802930U (zh) 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打磨装置
CN209453292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环保型打磨设备
CN205765293U (zh) 管子自动散打机
CN220241055U (zh) 一种柱塞表面处理装置
CN220740576U (zh) 五金产品生产工作台
CN220533732U (zh) 一种缸套磨废料收集装置
CN218746800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4265085U (zh) 机筒打磨装置
CN216322436U (zh) 一种可提高间接硅胶耐溶剂耐油的研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