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5997U - 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5997U
CN209475997U CN201821274978.7U CN201821274978U CN209475997U CN 209475997 U CN209475997 U CN 209475997U CN 201821274978 U CN201821274978 U CN 201821274978U CN 209475997 U CN209475997 U CN 209475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rocessing device
purifying processing
air
vo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49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
郭玉
杨倩
马海瑛
彭树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well Performanc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eywell Performanc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well Performanc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eywell Performanc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749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5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5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5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该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吸附模块,包括吸附单元和加热部件;气流驱动模块,沿气流方向布置在吸附模块的上游或下游用于驱动气流流动;光催化模块,其沿气流方向布置在吸附模块的下游,用于吸附流经其的气流中VOC并光催化分解VOC;控制模块,其与气流驱动模块和加热部件相连,用于控制气流速度和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该净化处理装置具有吸附工作模式、分解工作模式或其组合,在吸附工作模式下,使吸附模块和气流驱动模块运行,在分解工作模式下,使光催化模块、气流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运行并通过控制模块来控制气流速度和/或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使得由吸附单元释放出的VOC全部或部分地被光催化模块吸附。

Description

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去除VOC(Volatile OrganicCompound,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了多种不同方法来去除例如甲醛、甲苯等各类VOC,其基本原理通常是采用反应、吸附或光催化方式。然而,这些现有处理方式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
例如,对于基于反应原理来去除甲醛的方式,虽然可以快速去除掉甲醛,但是必然将会产生新的有机物。也就是说,采用以上反应方式不但无法去除甲醛类以外的苯类等其它有机物,而且甚至会加重有机物污染。此外,当逐渐消耗掉反应物质后,以上方式最终将丧失去除甲醛的功能。
又比如,虽然吸附方式能够同时清除醛、苯等各类有机物,但是吸附处理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其不仅与处理前后的VOC浓度差以及温度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而且在温度升高时有可能会将已吸附的有害物质释放出来,从而无法将它们彻底吸附去除掉有害物质。
再如,虽然光催化模式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将VOC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彻底清除这些有害物质,然而分解速度缓慢是采用光催化方式的最大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从而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了包括以上所提及的这些问题在内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首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其包括吸附模块和气流驱动模块,所述吸附模块包括用于吸附流经其的气流中VOC的吸附单元和用于加热所述吸附单元的加热部件,所述气流驱动模块沿着气流方向布置在所述吸附模块的上游或下游用于驱动气流流动,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
光催化模块,其沿着气流方向布置在所述吸附模块的下游,用于吸附流经其的气流中VOC并且光催化分解VOC;
控制模块,其与所述气流驱动模块和所述加热部件相连,用于控制气流速度和所述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并且
所述净化处理装置具有吸附工作模式、分解工作模式或其组合,在所述吸附工作模式下,使所述吸附模块和所述气流驱动模块运行,在所述分解工作模式下,使所述光催化模块、所述气流驱动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运行,并且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来控制所述气流速度和/或所述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使得由所述吸附单元释放出的VOC全部或部分地被所述光催化模块吸附。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其布置成用于检测所述吸附单元的温度T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第一传感器,其布置成用于检测气流在流入所述吸附模块时的VOC浓度c1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以及
第二传感器,其布置成用于检测气流在流出所述吸附模块时的VOC浓度c2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设置成:
在所述吸附单元的累积吸附量m小于预设吸附量值,并且所述VOC浓度c2与所述VOC浓度c1之间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开启所述吸附工作模式;并且/或者
在所述吸附单元的累积吸附量m不小于预设吸附量值、或者所述VOC浓度c2与所述VOC浓度c1之间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时,开启所述分解工作模式。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累积吸附量m是根据以下计算式获得:
m=∫(c2-c1)dt
其中:t是所述吸附单元的累计使用时间,其被记录在所述控制模块中;
所述预设吸附量值是最大累计吸附量mmax,其根据以下计算式获得:
mmax=m0*e-m,n
其中:m0、ma分别是初始最大累计吸附量、最大累计吸附量衰减因子,它们是根据所述吸附单元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n是所述吸附单元从累积吸附量m达到所述预设吸附量值之后再恢复到不大于另一个预设吸附量值的累计循环次数,其被记录在所述控制模块中;并且/或者
所述预设差值是0.1mg/m3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另一个预设吸附量值是10mg。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光催化模块包括:
筒,其具有轴线和多条槽,所述槽设置在所述筒的内壁上且沿着所述筒的圆周方向呈螺旋形;光源,其沿着所述轴线布置;以及
板组件,其布置在所述筒和所述光源之间且由所述筒支撑,所述板组件包括多张板,所述板被接收在所述槽中且与其相配合,以在相邻的两张板之间形成供气流经过的螺旋形通道,并且每张板具有限定了光的传播路径的表面,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经由所述通道投射至所述表面以在所述表面上形成光分布。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被设置成通过控制所述气流速度和/或所述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以使得以下关系式成立:
VD≥VR+C1*q
其中:vD是所述光催化模块的VOC光催化分解速度;
vR=m*vRp*log(T/Troom),vR是所述吸附单元被加热后的VOC释放速度;
m是所述吸附单元的累积吸附量,其根据计算式m=∫(c2-c1)dt获得;
t是所述吸附单元的累计使用时间,其被记录在所述控制模块中;
vDp、vDqA分别是室温下的初始分解速度、气流速度影响因子,它们是根据所述光催化模块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
vRp是所述吸附单元被加热后的VOC释放速度系数,其根据所述吸附单元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
vDUVa是所述光源的能量衰减系数;
Troom是所述净化处理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
q是所述气流驱动模块驱动的气流流量;
A是气流流经所述净化处理装置的通道截面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光源是UV光源。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预过滤模块,其沿着气流方向布置在所述吸附模块的上游,用于过滤掉气流中的颗粒物。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预过滤模块、所述气流驱动模块、所述吸附模块和所述光催化模块是沿着气流方向被层叠布置。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吸附单元是活性碳或分子筛,并且/或者所述气流驱动模块是风扇、鼓风机或气泵。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
旁通通道,其布置在所述吸附模块和所述光催化模块之间,用于使所述净化处理装置内的气流与所述净化处理装置的外部相连通;
移位部件,其布置在所述旁通通道处并且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移位部件打开所述旁通通道且阻止气流从所述吸附模块流入所述光催化模块,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移位部件关闭所述旁通通道;并且
所述净化处理装置具有恢复工作模式,在所述恢复工作模式下,使所述移位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中,以使得由所述吸附模块吸附的VOC经由所述旁通通道排放到所述净化处理装置的外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移位部件是阀门或挡板;并且/或者
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设置成:在所述吸附单元的累积吸附量m不小于预设吸附量值、或者所述VOC浓度c2与所述VOC浓度c1之间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时,开启所述恢复工作模式。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累积吸附量m是根据以下计算式获得:
m=∫(c2-c1)dt
其中:t是所述吸附单元的累计使用时间,其被记录在所述控制模块中;
所述预设吸附量值是最大累计吸附量mmax,其根据以下计算式获得:
mmax=m0*e-m,n
其中:m0、ma分别是初始最大累计吸附量、最大累计吸附量衰减因子,它们是根据所述吸附单元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n是所述吸附单元从累积吸附量m达到所述预设吸附量值之后再恢复到不大于另一个预设吸附量值的累计循环次数,其被记录在所述控制模块中;并且/或者
所述预设差值是0.1mg/m3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另一个预设吸附量值是10mg。
从与附图进行结合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将会清楚地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技术方案的原理、特点、特征以及优点等。例如,将会明白的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提供的VOC净化处理装置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其充分考虑并结合了吸附单元可快速吸附有机物的优点以及光催化可彻底分解有机物的优点,可以在吸附单元接近或达到饱和时通过对其进行加热处理使其吸附能力得到还原并且有助于提升光催化反应效果,并且还可以将吸附单元释放出的有害物质进行光催化分解或者直接进行安全排放,从而能防止已吸附处理的有害物质被再次释放到室内环境中。此外,可以采用人工或自动方式来操控本VOC净化处理装置,使其根据应用需要而仅运行于某种工作模式地或者同时运行于多种工作模式,操作控制策略非常灵活、方便。另外,由于本VOC净化处理装置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因此不仅整体结构简单且紧凑,而且使得制造组装、售后维修等都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只是出于解释目的而设计的,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OC净化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OC净化处理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OC净化处理装置中的光催化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光催化模块实施例中的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光催化模块实施例中的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不应用于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
此外,对于在本文所提及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仍然允许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而不存在任何的技术障碍,从而应当认为这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实施例也是在本文的记载范围之内。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零部件和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或若干处进行标示。
在图1和图2中分别示意性地给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OC净化处理装置的两个不同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以下将通过这个示例来详细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OC净化处理装置。
首先,如图1所示,在这个给出的实施例中,该净化处理装置可以包括预过滤模块1、气流驱动模块2、吸附模块3、光催化模块4以及控制模块(未示出)。其中,预过滤模块1是被提供用来对流经它的气流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处理,可以将该预过滤模块1沿着图1中箭头A所示的气流方向布置在吸附模块3的上游,以便使得随后流入吸附模块3、光催化模块4等气流更为清洁。此外,在可选情形下,还可以进一步考虑将该预过滤模块1布置在气流驱动模块2的上游,以便为气流驱动模块2提供已经过预过滤清洁处理后的气流,这将有助于减少气流中的颗粒物对气流驱动模块2本身造成的不利影响,延长气流驱动模块2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情况下,上述的预过滤模块1可以采用例如过滤网等任何适宜的结构、部件或装置等来实现气流预过滤处理的效果。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预过滤模块1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来实现,这在对其进行例如组装、使用清理、维修、更换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
对于气流驱动模块2来讲,可以将它沿着如图1中箭头A所示的气流方向布置在吸附模块3的上游,或者也可以将其沿着该气流方向布置在吸附模块3的下游。通过设置该气流驱动模块2,可以驱动气流沿着气流方向流动经过吸附模块3、光催化模块4等部分,从而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气流驱动模块2与上述的控制模块进行连接,以便通过后者来对该气流驱动模块2的运行进行控制,在后文中将对此进行详细说明。根据实际应用情形,气流驱动模块2可以采用例如风扇、鼓风机、气泵等来实现上述功能。
请再参考图1,吸附模块3是被提供用于对气流中的VOC进行吸附处理。在所给出的示例中,该吸附模块3设置有吸附单元和用来加热该吸附单元的加热部件8(如加热丝等)。作为举例说明,吸附单元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例如活性碳、分子筛等吸附物质,以便可以对流动经过该吸附单元的气流中的VOC进行吸附处理,从而净化气流。加热部件8是通过向吸附单元提供热能来提升其温度,由此可以增强吸附单元的吸附能力,并可使得吸附单元在达到吸附饱和之后获得再生,从而重新具备吸附VOC的能力。在图1示例中,可将加热部件8与控制模块进行连接,以便在需要时可以通过该控制模块来改变吸附单元的温度,或者将吸附单元的温度控制在预期的温度范围内,随后将对此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光催化模块4是该净化处理装置中另一个可用来进行VOC净化处理的部分,可将其沿着如图1中箭头A所示的气流方向布置在吸附模块3的下游,以便对所流经通过的气流中VOC进行吸附处理,并且可以通过光催化作用来进行分解处理,从而促使这些VOC能转化成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物质,例如二氧化碳和水。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上述光催化模块4,在图3至图5中示范性地展示出了一个光催化模块4的具体实施例的大致结构。
首先,如图3所示,在这个示例中,该光催化模块4可以包括筒12、光源9和板组件13。其中,筒12为基本的圆柱形状,其具有轴线。光源9沿着筒12的轴线进行布置,可将其例如布置在筒12的中心位置上。光源9可以采用但不局限于UV光源(如UV灯管等)。板组件13是由多张板15组成(结合图5),并且可以按照下文介绍的布置方式布置。可以板组件13与筒12固定,从而可以借助于筒12对其进行支撑。
可以在相邻两张板15之间形成气流流过其中的通道。图4示出了将图3中的板组件13从光催化模块4去除后的筒12的局部内部构造,图5则示出了将图3中的筒12从光催化模块4去除后的板组件13的构造。如以上这些附图所示,可在筒12的内表面上设置多条沿着筒12的圆周方向呈螺旋形延伸的槽14,板15顺着槽14的延伸方向插入到槽14中,由此可以实现板15与筒12的固定。由于槽14是呈螺旋状延伸,因此板15插入槽14后也是呈螺旋状,所以在相邻的板之间可以限定出螺旋状的通道16。例如,这些槽14的螺旋角度范围在0~720度之间,其中当螺旋角度为0度时,槽14为直线型,因此板15为平板。当螺旋角度为720度时,板15扭转两圈安装在筒12内。螺旋状的通道16可以增加气流与板15之间的借此,因此将增加气流与吸附单元的接触面积,延长气流在装置中的停留时间,并且不产生较大的压降,避免引起气流流动中的湍流,从而有利于实现对VOC的高效吸附。通道16的数量与板15的数量相关,并且可以取决于所期望的光催化模块4的产品等级。
此外,对于这些板15来讲,还可以可选地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板采用具有VOC吸附功能的材料构成,或者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板的表面上涂覆VOC吸附层。当气流经过时,该气流与板15进行接触,气流中的VOC将被吸附到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板上。由于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C、H元素构成,因此当经由例如紫外线的光源进行照射后会发生光解反应,被吸附在上述板上的VOC分解成了例如二氧化碳、水这些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物质。
每一张板15都具有至少两个表面,它们分别布置在板的各一侧上。板的一侧表面与下一张板相对侧上的表面限定出了它们之间的通道路径。该通道16向着装置轴线位置上的光源9开放,由此通道路径限定出了光的传播路径。光源9发出的光可以经由通道16合理地投射到位于通道16两侧的板15的表面上,使得板15的表面具有光分布。这样,光对VOC的分解反应可以发生在板15的任何位置上并且同步进行。这有助于加快光催化模块4的处理效率,从而提高装置的净化能力。
光分布是可以被均匀地投射到板15的表面上,也可以根据设计需求来对其进行调节。由于通道16宽度在邻近筒的区域中较大,通过其中的气流流量也较大,因此吸附量也随之较大,因此可以调节成使得板15的表面在邻近筒的位置上形成的光分布的强度大于该表面上邻近筒的中心的位置上形成的光分布的强度。光的传播路径被设置成有两种:一种是来自光源9的光可以先经由通道16直射到筒的内表面上再从筒的内表面反射到板15的表面上,还有一种是光可以经由通道直射到板15的表面上。
在图1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控制模块与以上讨论的气流驱动模块2和加热部件8进行连接,以便可以针对气流速度、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进行单独或者结合控制,此类控制将被应用到净化处理装置的具体工作模式中,这些工作模式可以是吸附工作模式、分解工作模式或者以上两种工作模式的组合。
具体来讲,当净化处理装置运行于吸附工作模式下,可以使上述的吸附模块3和气流驱动模块2运行,以便通过该吸附模块3来对气流中的VOC进行吸附处理,从而实现气流净化的效果。仅作为示例性说明来讲,可以考虑吸附单元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时(例如,替换了新的吸附单元或者目前的吸附单元的累积使用时间较短等)开启吸附工作模式,并且可以控制气流驱动模块2来提供流速较快的气流(如提高风扇转速等),由此不但可以快速吸附掉周围环境中的VOC,而且也有利于加强空气循环。
当净化处理装置运行于分解工作模式下,可以使上述的光催化模块4、气流驱动模块2和控制模块运行,并且可以通过该控制模块来单独地或者结合控制气流速度、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以便使得将吸附模块3中的吸附单元所释放出的VOC(其可能是由于吸附单元的吸附能力降低所致,例如已经达到或接近于吸附饱和)一部分或者全部由光催化模块4进行吸附,从而可以减少或者杜绝由吸附单元释放出的VOC不会再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而对人体健康等造成伤害。
当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净化处理装置也是被允许同时运行于上述的吸附工作模式和分解工作模式,即使得气流驱动模块2、吸附模块3、光催化模块4和控制模块同时运行,从而结合了吸附模块3对于VOC的吸附处理和光催化模块4对于VOC的吸附及光催化分解处理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对于净化处理装置的以上这些工作模式,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可行方式来进行控制实现。
举例而言,如在图1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布置了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和温度传感器7。例如,可以将温度传感器7布置在吸附单元中等任何适宜位置处用来检测该吸附单元的温度T,并且将所检测到的温度数据传送给控制模块来进行相应控制。此外,可以将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分别布置在适宜位置处,以便用来检测气流在流入吸附模块3时的VOC浓度c1和气流在流出吸附模块3时的VOC浓度c2,这两个浓度数据将被传送给控制模块来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控制处理。
例如,如果吸附模块3中的吸附单元的累积吸附量m小于预设吸附量值,并且上述的VOC浓度c2与VOC浓度c1之间差值大于预设差值D的话,那么就可以开启上述的吸附工作模式。再比如,如果吸附模块3中的吸附单元的累积吸附量m不小于预设吸附量值、或者上述的VOC浓度c2与VOC浓度c1之间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D的话,那么就可以开启上述的分解工作模式。
对于上述的累积吸附量m来讲,它可以根据吸附模块3中吸附单元的性能(如从吸附单元的制造商处获得、或者针对吸附单元进行实验测试得到)并且结合吸附单元的累计使用时间来进行大致设置。当然,也可以考虑根据以下计算式,通过例如上述控制模块等元器件进行如下的VOC浓度差与时间之间的积分计算来获得该累积吸附量m:
m=∫(c2-c1)dt
其中:t是吸附单元的累计使用时间,可以采用例如计时器、列表中的记录等任何适宜方式,并将其保存在控制模块中以便在进行上述的积分计算时使用。
此外,对于上述的预设吸附量值来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设定。在可选情形下,也可以将吸附单元的最大累计吸附量mmax设置成该预设吸附量值。可以通过例如上述控制模块等元器件根据以下计算式来计算获得最大累计吸附量mmax
mmax=m0*e-m,n
其中:m0是吸附单元的初始最大累计吸附量,ma是吸附单元的最大累计吸附量衰减因子,m0和ma都是可以根据吸附单元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来得到的;n是吸附单元从累积吸附量m达到预设吸附量值之后,然后例如通过加热处理再恢复到不大于另一个预设吸附量值(例如10mg等,这可以根据具体应用情况来进行灵活设定)的累计循环次数,可以将该累计循环次数记录在例如控制模块等部件、单元或模块中,以便在进行上述的积分计算时使用。
再举例来讲,在分解工作模式下,可以可选地采用以下方式来通过控制模块对气流速度和/或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即使得以下关系式保持成立以便不仅能将VOC进行有效的光催化分解,而且也能使得已被吸附单元所吸附的VOC不会再次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VD≥VR+C1*q
其中:vD是光催化模块4的VOC光催化分解速度;
vR=m*vRp*log(T/Troom),vR是吸附单元被加热后的VOC释放速度,它与累积吸附量m、吸附单元的温度T等参数有关;
vDp是室温下的初始分解速度,vDqA是气流速度影响因子,它们都是可以根据光催化模块4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来得到的;
vRp是吸附单元被加热后的VOC释放速度系数,可以根据吸附单元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来得到;
vDUVa是光源的能量衰减系数,这可以例如通过提供UV管等光源的制造商或者通过实验测试数量来获得;
Troom是净化处理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这可以例如通过人工输入温度数据或者通过设置用来采集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等来获得,或者也可以将Troom直接设置成一个温度值,例如298K;
q是由气流驱动模块驱动的气流流量,这可以例如通过计算如风扇、鼓风机、气泵等的转速来获得;
A是气流流经净化处理装置的通道截面积,这可以通过净化处理装置的结构设计数据或者通过实际测量来获得;
此外,对于以上关系式中的参数m、t等一些参数,可以参阅前文中针对它们的相应说明,在此不重复描述。
请再参考图2,在该图中示例性地展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VOC净化处理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大致结构构造。由于图2中的示例与图1中的示例存在着很多相同或类似之处,因此除非在本文中进行特别说明,以上针对图1所示实施例中各部分的相应说明也同样适用于图2中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在该净化处理装置中增加设置了旁通通道10和移位部件11(如阀门、挡板等)。其中,旁通通道10是被布置在吸附模块3和光催化模块4之间,用来使得该净化处理装置内的气流可以与净化处理装置的外部相连通,即朝向如图2中箭头B所示的外部方向进行流动。
对于移位部件11来讲,它是被布置在旁通通道10处并且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位置,由此可以控制气流方向,从而可以实现例如室内外的空气交换。例如,在图2示例中,移位部件11采用了挡板形式,并使其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例如当该移位部件11移动处于第一位置中时(在图2中以实线表示),旁通通道10被打开而使得气流可以从吸附模块3沿着如图中箭头B所示方向朝向净化处理装置的外部流动,并且同时阻止了气流从吸附模块3流入到光催化模块4;当该移位部件11移动处于第二位置中时(在图2中以虚线表示),这将关闭旁通通道10,从而使得该净化处理装置内的气流不与净化处理装置的外部进行连通,但气流可以沿着如图2中箭头A所示方向进行流动。
通过采用例如以上这些结构布置方式,可以使得净化处理装置具有恢复工作模式。
具体来讲,在该恢复工作模式下,通过使得移位部件11处于如上所述的第一位置中,就可以实现由吸附模块3所吸附的VOC经由旁通通道10沿着如图2中箭头A所示方向被排放到净化处理装置的外部,从而可以例如在吸附单元的VOC吸附能力降低时,通过结合加热处理该吸附单元并将已吸附的VOC通过旁通通道10向外排出,实现该吸附单元的快速、高效再生,此时可以考虑将该吸附单元加热到较高温度,例如达到50℃以上。
作为举例说明,在可选情形下,可以在出现吸附模块3中的吸附单元的累积吸附量m不小于预设吸附量值、或者VOC浓度c2与VOC浓度c1之间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D时,开启上述的恢复工作模式。由于在前文中已经针对累积吸附量m、预设吸附量值、VOC浓度c2与VOC浓度c1之间差值及预设差值D、累计循环次数等这些技术内容进行了相当详尽的介绍,因此可以直接参阅前述相应部分的具体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结合参阅图1至图5中显示出的这些示例,以上已经详细说明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的基本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优势等内容,但是必须说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允许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进行各种可能的灵活设计、改变和调整。
举例而言,尽管在图1和图2中均示出了预过滤模块1,然而在一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中,可以不必设置该预过滤模块1。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考虑去除掉图1和图2示例中的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和/或温度传感器7。
再举例来讲,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是倡议将例如预过滤模块1、气流驱动模块2、吸附模块3、光催化模块4进行模块化设计,并且在可选情形下倡议将这些模块沿着气流方向进行层叠布置,以便获得紧凑的整体构造,并且能在制造组装、使用清理、售后维修等方面带来便利。尽管如此,本实用新型仍然允许可以基于实际应用考虑而采用其他的结构设计和布局方式,例如将预过滤模块1、气流驱动模块2、吸附模块3、光催化模块4当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以并行方式进行结构布局。
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情况下,对于吸附工作模式、分解工作模式、恢复工作模式以及它们之间的任何可能的组合,可以通过手工方式来进行开启,可以通过例如控制模块等任何适宜的部件、装置或设备等来进行开启。
此外,可以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用作新风系统来与室外环境直接进行空气交换。在一方面,可以将净化处理装置布置在室内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此时可以单独开启吸附工作模式或分解工作模式,也可以同时开启吸附工作模式和分解工作模式;在另一方面,在例如吸附模块中的吸附单元出现了VOC吸附能力降低等情况下,可以开启恢复工作模式来与室外进行空气交换,以便将吸附单元所积累吸附的VOC排到室外,并且可通过对吸附单元进行加热来使其重新获得VOC吸附能力。
当然,也可以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装置布置在例如室内、汽车驾驶室等环境空间内,开启吸附工作模式或/和分解工作模式来环境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随后,可以在需要时将该净化处理装置移动到室外、汽车外部等环境空间的外部,然后将吸附单元所积累吸附的VOC直接排出或者通过手动开启恢复工作模式来排出吸附单元所积累吸附的VOC。
以上仅以举例方式来详细阐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这些个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并为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其包括吸附模块和气流驱动模块,所述吸附模块包括用于吸附流经其的气流中VOC的吸附单元和用于加热所述吸附单元的加热部件,所述气流驱动模块沿着气流方向布置在所述吸附模块的上游或下游用于驱动气流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
光催化模块,其沿着气流方向布置在所述吸附模块的下游,用于吸附流经其的气流中VOC并且光催化分解VOC;
控制模块,其与所述气流驱动模块和所述加热部件相连,用于控制气流速度和所述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并且
所述净化处理装置具有吸附工作模式、分解工作模式或其组合,在所述吸附工作模式下,使所述吸附模块和所述气流驱动模块运行,在所述分解工作模式下,使所述光催化模块、所述气流驱动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运行,并且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来控制所述气流速度和/或所述吸附单元的加热温度,使得由所述吸附单元释放出的VOC全部或部分地被所述光催化模块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其布置成用于检测所述吸附单元的温度T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第一传感器,其布置成用于检测气流在流入所述吸附模块时的VOC浓度c1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以及
第二传感器,其布置成用于检测气流在流出所述吸附模块时的VOC浓度c2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设置成:
在所述吸附单元的累积吸附量m小于预设吸附量值,并且所述VOC浓度c2与所述VOC浓度c1之间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开启所述吸附工作模式;并且/或者
在所述吸附单元的累积吸附量m不小于预设吸附量值、或者所述VOC浓度c2与所述VOC浓度c1之间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时,开启所述分解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设差值是0.1mg / m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光催化模块包括:
筒,其具有轴线和多条槽,所述槽设置在所述筒的内壁上且沿着所述筒的圆周方向呈螺旋形;
光源,其沿着所述轴线布置;以及
板组件,其布置在所述筒和所述光源之间且由所述筒支撑,所述板组件包括多张板,所述板被接收在所述槽中且与其相配合,以在相邻的两张板之间形成供气流经过的螺旋形通道,并且每张板具有限定了光的传播路径的表面,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经由所述通道投射至所述表面以在所述表面上形成光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光源是UV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预过滤模块,其沿着气流方向布置在所述吸附模块的上游,用于过滤掉气流中的颗粒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过滤模块、所述气流驱动模块、所述吸附模块和所述光催化模块是沿着气流方向被层叠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吸附单元是活性碳或分子筛,并且/或者所述气流驱动模块是风扇、鼓风机或气泵。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
旁通通道,其布置在所述吸附模块和所述光催化模块之间,用于使所述净化处理装置内的气流与所述净化处理装置的外部相连通;
移位部件,其布置在所述旁通通道处并且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移位部件打开所述旁通通道且阻止气流从所述吸附模块流入所述光催化模块,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移位部件关闭所述旁通通道;并且
所述净化处理装置具有恢复工作模式,在所述恢复工作模式下,使所述移位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中,以使得由所述吸附模块吸附的VOC经由所述旁通通道排放到所述净化处理装置的外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移位部件是阀门或挡板;并且/或者
所述净化处理装置设置成:在所述吸附单元的累积吸附量m不小于预设吸附量值、或者所述VOC浓度c2与所述VOC浓度c1之间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时,开启所述恢复工作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净化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设差值是0.1mg / m3
CN201821274978.7U 2018-07-31 2018-07-31 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 Active CN209475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4978.7U CN209475997U (zh) 2018-07-31 2018-07-31 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4978.7U CN209475997U (zh) 2018-07-31 2018-07-31 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5997U true CN209475997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1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4978.7U Active CN209475997U (zh) 2018-07-31 2018-07-31 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5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50055U (zh) 空气杀菌消毒净化机
CN103742988B (zh) 一种空气净化介质单元、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方法
JP4660587B2 (ja) 回転式再生熱交換器による悪臭および有害ガス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装置
CN202270445U (zh) 空气过滤装置
CN102824822B (zh) 一种膜分离空气净化装置
CN109952140A (zh) 低噪声、天花板安装的室内空气洗涤器
WO2012159554A1 (zh) 高效能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917907A (zh) 用于空气净化的反应器单元及包括该单元的空气净化器
JPH10508797A (ja) 汚染物質を伴ったガス状流出物の流れを浄化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206018904U (zh) 新风换气系统
CN107335312A (zh) 一种除雾霾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01107053B (zh) 废气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KR20190128428A (ko)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제거시스템
CN202199268U (zh) 催化降解室内甲醛的空气净化器
CN209188325U (zh) 废气处理系统
CN107537276A (zh) 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及其设备
CN209475997U (zh) 用于去除voc的净化处理装置
CN100500262C (zh) 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5815478U (zh) 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JP2002219324A (ja) 炭素性物質処理または加熱法と装置
CN108579330A (zh) 一种针对大风量高浓度涂装车间废气治理系统及方法
CN208742226U (zh) 一种针对大风量高浓度涂装车间废气治理系统
CN207769502U (zh) 一种漆雾废气的吸附系统
CN207501278U (zh) 高效空气净化器
CN207562623U (zh) 一种漆雾废气的吸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