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3602U - 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3602U
CN209473602U CN201822035977.3U CN201822035977U CN209473602U CN 209473602 U CN209473602 U CN 209473602U CN 201822035977 U CN201822035977 U CN 201822035977U CN 209473602 U CN209473602 U CN 209473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igarette
suction nozzle
pedestal
atomising mechanism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59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诒永
王娜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lden 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lden 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lden Sta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359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3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3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3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该电子烟包括雾化器组件,雾化器组件包括:吸嘴外壳、底座、雾化机构、导烟管;吸嘴外壳一端设置有吸嘴口,另一端为开口,底座与开口插接,且底座与吸嘴外壳内部形成储油腔体;雾化机构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储油腔体内部;导烟管一端与雾化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吸嘴口连接,以使雾化机构产生的烟雾能够从吸嘴口被吸食;电子烟上设置有与储油腔体连通的注油口,注油口内插接有阻油塞。在电子烟上还设置有注油口,当储油腔体内的烟油消耗完毕后,使用者可以通过外加烟油的方式继续使用电子烟,注油方便且快捷。

Description

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吸食烟草对身体的危害,逐渐限制甚至在某些场合禁止吸食烟草,以免给人的身体健康和周边环境带来影响。但是由于大部分烟民吸烟已经成瘾,不是很容易就能完全戒掉吸食烟草的,于是出现了一种电子烟的产品,就是目前市场流行的以电加热来雾化烟油,通过吸食这种雾气来满足吸食者的需求,在某些程度上有代替烟草的趋势。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产品,是通过电热丝加热一种液态的电子烟液,使电子烟液雾化后,吸食电子烟的雾,不再吸食因燃烧产生的烟,因而不再吸入固体颗粒,而是吸入液体颗粒。而液体颗粒是人工制作的电子烟液产生的,其各种物质的含量基本上可以实现精确控制,也不会产生燃烧时出现的焦油这种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
现有电子烟的结构简单,普遍为一次性产品,储油量低,烟油消耗完毕后,无法继续使用,使用者需要更换电子烟,给消费者带去了不必要的经济的损失,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以缓解了现有电子烟储油量低,烟油消耗完毕后,无法继续使用,使用者需要更换电子烟,给消费者带去了不必要的经济的损失,造成资源的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器组件,所述雾化器组件包括:吸嘴外壳、底座、雾化机构、导烟管;所述吸嘴外壳一端设置有吸嘴口,另一端为开口,所述底座与所述开口插接,且所述底座与所述吸嘴外壳内部形成储油腔体;
所述雾化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储油腔体内部;
所述导烟管一端与所述雾化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吸嘴口连接,以使所述雾化机构产生的烟雾能够从所述吸嘴口被吸食;
所述电子烟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油腔体连通的注油口,所述注油口内插接有阻油塞。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周向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增加所述底座与所述吸嘴外壳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机构包括固定管、密封塞、吸油棉条,以及缠绕在所述吸油棉条上的发热丝;所述固定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管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自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方向延伸的两道缺口,两道所述缺口对称,所述吸油棉条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两个所述缺口上;
所述密封塞包括塞体,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塞体相对两侧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与所述缺口对应,用于密封所述缺口,且所述条形凸起的端部与所述缺口的内壁将所述吸油棉条夹持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凸起的相对两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缺口的相对两侧壁连接的滑槽,所述条形凸起的横截面为“H”形,用于增加所述固定管与密封塞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烟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组件插接,所述电池组件用于向所述雾化器组件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件包括下壳体、电池和气流感应开关,所述气流感应开关分别与所述雾化机构和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气流感应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雾化机构之间电路的通断。
进一步的,所述吸嘴外壳与所述下壳体插接,且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增加所述吸嘴外壳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数量为多条。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气孔,且所述气流感应开关与所述气孔对齐,以使从所述气孔流入的气体经过所述气流感应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的设置有一端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固定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器组件,所述雾化器组件包括:吸嘴外壳、底座、雾化机构、导烟管;所述吸嘴外壳一端设置有吸嘴口,另一端为开口,所述底座与所述开口插接,且所述底座与所述吸嘴外壳内部形成储油腔体;所述雾化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储油腔体内部;所述导烟管一端与所述雾化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吸嘴口连接,以使所述雾化机构产生的烟雾能够从所述吸嘴口被吸食;所述电子烟上设置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上插接有阻油塞。
在使用过程中,雾化机构能够通过加热的方式将烟油转化为烟雾,并通过导烟管被使用者吸食,吸嘴外壳与底座之间形成储油腔体能够大大提高电子烟的续航能力,从而达到使用者可以连续吸食电子烟的目的。并且在电子烟上还设置有注油口,当储油腔体内的烟油消耗完毕后,使用者可以通过外加烟油的方式继续使用电子烟,注油方便且快捷。
与现有的电子烟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通过增加可以注油的储油腔体,可以明显地提高电子烟的续航能力,满足大部分使用者长时间的吸烟需求。并且,通过注油的方式,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能够被多次利用,延长了电子烟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消费者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固定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密封塞的示意图。
图标:100-吸嘴外壳;110-注油口;120-阻油塞;130-吸嘴口;200-底座;310-固定管;311-缺口;320-密封塞;321-条形凸起;330-吸油棉条;400-导烟管;510-第一密封圈;520-第二密封圈;600-气流感应开关;700-下壳体;810-气孔;820-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具有续航能力强,小巧轻便方便携带等优点。
如图1-图5所示,具体的,电子烟包括雾化器组件,雾化器组件用于将烟油加热形成烟雾供使用者吸食。所述雾化器组件包括:吸嘴外壳100、底座200、雾化机构、导烟管400。
所述吸嘴外壳100一端设置有吸嘴口130,另一端为开口,所述底座200与所述开口插接,且所述底座200与所述吸嘴外壳100内部形成储油腔体,储油腔体能够储存烟油,并向雾化机构提供烟油。所述雾化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200上,且位于所述储油腔体内部。
所述导烟管400一端与所述雾化机构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吸嘴口130密封连接,导烟管400位于储油腔体内部,所述雾化机构产生的烟雾能够从所述吸嘴口130被吸食。
所述电子烟上设置有注油口110,所述注油口110内插接有阻油塞120。注油口110可以位于下壳体700的侧壁上。阻油塞120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所述阻油塞120的外壁上设置于多个环形凸起结构,用于增加与注油口110的密封性。
在使用过程中,雾化机构能够通过加热的方式将烟油转化为烟雾,并通过导烟管400被使用者吸食,吸嘴外壳100与底座200之间形成储油腔体能够大大提高电子烟的续航能力,从而达到使用者可以连续吸食电子烟的目的。并且在电子烟上还设置有注油口110,当储油腔体内的烟油消耗完毕后,使用者可以通过外加烟油的方式继续使用电子烟,注油方便且快捷。
所述底座200的周向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10,所述第一密封圈510用于增加所述底座200与所述吸嘴外壳100之间的密封性。
吸嘴外壳100与底座200插接后形成的储油腔体,设置在二者之间的第一密封圈510可以有效地增加密封性。
第一密封圈510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或者硅胶,挤压后产生形变,其具有恢复性变的趋势,以将吸嘴外壳100和底座200之间的缝隙填充,增加密封性,从而达到减少烟油从吸嘴外壳100和底座200之间流出。
所述雾化机构包括固定管310、密封塞320、吸油棉条330,以及缠绕在所述吸油棉条330上的发热丝。所述固定管31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管310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200上,所述固定管310的侧壁上设置有自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方向延伸的两道缺口311,两道所述缺口311对称,所述吸油棉条330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两个所述缺口311上。所述密封塞320包括塞体,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塞体相对两侧的条形凸起321,所述条形凸起321与所述缺口311对应,用于密封所述缺口311,且所述条形凸起321的端部与所述缺口311的内壁将所述吸油棉条330夹持固定。
安装时,固定管310的第一端插接在底座200上,然后将缠绕有发热丝的吸油棉条330的两端架在两个缺口311上,然后将密封塞320从固定管310的第二端插入,两道对称的条形凸起321能够顺着缺口311滑动,并将缺口311填充,条形凸起321的端部挤压在吸油棉条330上。密封塞320能够将固定管310封闭,只有吸油棉条330外露在固定管310的外侧,能够吸收储油腔体内的烟油,而不会有大量的烟油进入到固定管310内,避免烟油从雾化器组件内流入到电池组件内。
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密封性,所述条形凸起321的相对两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缺口311的相对两侧壁连接的滑槽,所述条形凸起321的横截面为“H”形,滑槽包裹缺口311的侧壁,增加了与条形凸起321与缺口311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用于增加所述固定管310与密封塞320的密封性。
密封塞的材质可以为硅胶,具有一定的弹性。
所述电子烟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组件插接,所述电池组件用于向所述雾化器组件供电。
所述电池组件包括下壳体700、电池和气流感应开关600,所述气流感应开关600分别与所述雾化机构和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气流感应开关600用于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雾化机构之间电路的通断,电池与发热丝连通后,发热丝加热能够产生烟雾。
在底座200上设置有气孔810,当使用者从吸嘴口130吸气时,外界的气体流经气流感应开关600,气流感应开关600开启,发热丝对吸油棉条330进行加热,产生烟雾。流经气流感应开关600的气体进入到固定管310内,气体带着烟雾进入到使用者体内。
所述吸嘴外壳100与所述下壳体700插接,且所述下壳体70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20,所述第二密封圈520用于增加所述吸嘴外壳100与所述下壳体700之间的密封性。
当储油腔体内的烟油因为故障等因素从雾化器组件流出后,第二密封圈520能够将泄露的烟油密封在吸嘴外壳100和下壳体700内部,避免进一步的向外界泄露。
另一方面,第二密封圈520也能够提高吸嘴外壳100和下壳体700之间的气密性,当使用者对着吸嘴口130吸气时,以使外界的气流经过气流感应开关600后进入到雾化机构内,而非从吸嘴外壳100和下壳体700之间的缝隙进入到雾化机构内,导致雾化机构不能正常的加热烟油。
所述第二密封圈520的数量为多条。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时间隔设置的两条第二密封圈520。
所述下壳体700的底部设置有气孔810,且所述气流感应开关600与所述气孔810对齐,以使从所述气孔810流入的气体经过所述气流感应开关600。
底座200上的设置有一端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820,所述通气孔820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固定管310。
当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时,使用者对着烟嘴口吸气,外界的气流从下壳体700底部的气孔810进入到电子烟中,并且经过气流感应开关600,气流感应开关600启动后,能够控制与其电连接的雾化机构内的发热丝发热,加热后的烟油形成烟雾,外界进入电子烟的气体经过底座200的通气孔820后进入到固定管310内,并与烟雾混合,混合后的气体一起顺着导烟管400被使用者吸食。当使用者不在进行吸烟动作时,也就是没有气流经过气流感应开关600,发热丝不工作,烟油不再消耗,从而也可以达到节约烟油的目的。
与现有的电子烟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通过增加可以注油的储油腔体,可以明显地提高电子烟的续航能力,满足大部分使用者长时间的吸烟需求。并且,通过注油的方式,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能够被多次利用,延长了电子烟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消费者的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组件,所述雾化器组件包括:吸嘴外壳、底座、雾化机构、导烟管;所述吸嘴外壳一端设置有吸嘴口,另一端为开口,所述底座与所述开口插接,且所述底座与所述吸嘴外壳内部形成储油腔体;
所述雾化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储油腔体内部;
所述导烟管一端与所述雾化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吸嘴口连接,以使所述雾化机构产生的烟雾能够从所述吸嘴口被吸食;
所述电子烟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油腔体连通的注油口,所述注油口内插接有阻油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周向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增加所述底座与所述吸嘴外壳之间的密封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机构包括固定管、密封塞、吸油棉条,以及缠绕在所述吸油棉条上的发热丝;所述固定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管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自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方向延伸的两道缺口,两道所述缺口对称,所述吸油棉条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两个所述缺口上;
所述密封塞包括塞体,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塞体相对两侧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与所述缺口对应,用于密封所述缺口,且所述条形凸起的端部与所述缺口的内壁将所述吸油棉条夹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起的相对两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缺口的相对两侧壁连接的滑槽,所述条形凸起的横截面为“H”形,用于增加所述固定管与密封塞的密封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组件插接,所述电池组件用于向所述雾化器组件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下壳体、电池和气流感应开关,所述气流感应开关分别与所述雾化机构和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气流感应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雾化机构之间电路的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外壳与所述下壳体插接,且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增加所述吸嘴外壳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数量为多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气孔,且所述气流感应开关与所述气孔对齐,以使从所述气孔流入的气体经过所述气流感应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的设置有一端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固定管。
CN201822035977.3U 2018-12-05 2018-12-05 电子烟 Active CN209473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5977.3U CN209473602U (zh) 2018-12-05 2018-12-05 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5977.3U CN209473602U (zh) 2018-12-05 2018-12-05 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3602U true CN209473602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8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5977.3U Active CN209473602U (zh) 2018-12-05 2018-12-05 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36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6257A (zh) * 2021-11-02 2022-03-15 深圳尊一品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6257A (zh) * 2021-11-02 2022-03-15 深圳尊一品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器
WO2023077588A1 (zh) * 2021-11-02 2023-05-11 深圳尊一品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器
CN114176257B (zh) * 2021-11-02 2024-03-29 深圳尊一品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0624B2 (en) Disposable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3828069U (zh) 一种电子烟
CN202354377U (zh) 电子烟雾化器和电子烟
CN209473602U (zh) 电子烟
CN209473603U (zh) 电子烟
CN206433757U (zh) 一种电子烟
CN208446621U (zh) 电子烟
CN212697679U (zh) 一种大容量电子雾化烟
CN104720116A (zh) 电子烟雾化器
CN204444255U (zh) 电子烟雾化器
CN208657986U (zh) 一种电子烟
CN208228319U (zh) 一次性电子烟
CN209391086U (zh) 一种电子烟
CN210203336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9825216U (zh) 一种电子烟本体及电子烟
CN208338892U (zh) 一种采用陶瓷驱动网式微孔震动的尼古丁雾化器
CN206836201U (zh) 电子烟雾化芯及电子烟
CN208837093U (zh) 一种防止漏液的电子烟
CN206534125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9473604U (zh) 电子烟
CN206836202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9330727U (zh) 一种防漏油电子烟雾化器
CN220192215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03027U (zh) 一种恒功率输出的电子烟
CN209185759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3

Address after: 571900 No.12, jupo village, Jinjiang Town, Chengmai Coun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g 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3rd floor, building L, Shasi hi tech park,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INZHUO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