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69520U - 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69520U
CN209469520U CN201822084402.0U CN201822084402U CN209469520U CN 209469520 U CN209469520 U CN 209469520U CN 201822084402 U CN201822084402 U CN 201822084402U CN 209469520 U CN209469520 U CN 209469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shell
manifold
cavity
inlet mani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844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力
刘道伟
张松
李铁东
赵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8220844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69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69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69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包括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歧管上设置有废气分配结构;所述的废气分配结构包括固定在进气歧管上的分配腔;所述的分配腔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分配口,每个分配口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分配管;所述的分配管进口一端连通分配口,出口一端连通与之对应的一根歧管;所述的歧管与分配管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分配结构极为简单,能够提高废气分配的均匀性,提高废气的利用率,降低发动机能耗,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技术(EGR),是指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系统,并与新鲜空气一起再次进入气缸参与燃烧的技术。由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2等多原子气体,而CO2等气体不能燃烧,但由于其比热容高而吸收大量的热,使气缸中混合气的最高燃烧温度降低,从而减少了NOx的生成量。而且在发动机小负荷工况下引入EGR,可以降低进气泵气损失,从而降低燃油消耗;同时,由于最高燃烧温度降低,发动机爆震倾向明显改善,有助于提高发动机压缩比,有利于点火提前,可以进一步改善油耗。
对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和高压EGR系统,EGR废气都经由进气歧管进入气缸参与燃烧。前期传统EGR系统设计,EGR废气通过进气歧管总管经过稳压腔和新鲜空气混合进入缸内。一方面,这种方式一般需要一根EGR管伸入总管,对于新鲜空气的均匀分配有影响并可能因为对气流扰动造成噪声问题,并带来额外的节流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废气需要流经稳压腔,考虑到响应性和流动损失,进入缸内的实际EGR废气和需求值差异变大,影响实际EGR效果。
随着排放和油耗法规的日趋严格,对发动机标定精度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也对各系统的精确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EGR系统,需要达到更好的EGR废气分配均匀性,更精准的EGR率。但传统的EGR系统设计,因为结构限制已经很难从根本上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包括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歧管上设置有废气分配结构;所述的废气分配结构包括固定在进气歧管上的分配腔;所述的分配腔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配口,每个分配口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分配管;所述的分配管进口一端连通分配口,出口一端连通与之对应的一根歧管;所述的歧管与分配管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管包括固定在歧管的外部壳体上的第一壳体;所述的第一壳体与外部壳体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流动方向与歧管内气体流动方向一致的废气通道;所述的外部壳体上开设有通孔形成分配管的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腔包括固定在进气歧管的稳压腔外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二壳体固定在稳压腔壳体上与稳压腔壳体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气体流动方向与稳压腔内气体流动方向一致的中空腔体,第二壳体靠近进气歧管的进气法兰的一侧设置有废气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腔上设置有两个分配口;所述的两个分配口分置于分配腔靠近废气进口的一端和远离废气进口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配口处设置第三壳体;所述的第三壳体固定在稳压腔壳体上与稳压腔壳体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气体流动方向与稳压腔内气体进入到歧管内流动方向一致的中空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壳体靠近分配口的一端与第二壳体密封连接,其连接处设置有弯折且光滑的弧形衔接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壳体靠近分配管的一端设置有分别对应两根分配管的分叉部分;所述的分叉部分与对应的第一壳体密封连接,其连接处设置有弯折且光滑的弧形衔接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位于外部壳体接近歧管出口一端的缸盖进气法兰的部分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孔截面形状尽量扁平,并可以根据设计指标要求,调整各个通孔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通过分配口与分配管的一对多的对应关系,能够保证废气能够更均匀的进行分配,分配管与歧管一一对应,保证进入到每根歧管内的废气量是相同的;
2、通过设置于稳压腔气体流动方向一致的分配腔,与歧管气体流动方向一致的分配管,能够减少废气的波动,使废气分配更为均匀。
3、通过设置于外部壳体上的通孔,能够使废气和歧管内气体快速混合,有利于缸内均匀混合和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分配结构极为简单,能够提高废气分配的均匀性,提高废气的利用率,降低发动机能耗,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分配结构与进气歧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分配管与歧管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废气流动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通孔布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分配腔;1.1—第二壳体;2—分配口;2.1—第三壳体;3—分配管;3.1—第一壳体;4—歧管;4.1—外部壳体;4.2—通孔;5—稳压腔;6—进气法兰;7—废气进口;8—缸盖进气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本实施例的进气歧管为塑料进气歧管,进气歧管上设置有废气分配结构,废气分配结构用于将废气均匀分配到每根歧管中。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废气分配结构包括固定在进气歧管上的分配腔1,分配腔1包括固定在进气歧管的稳压腔5外侧的第二壳体1.1,第二壳体1.1固定在稳压腔5壳体上与稳压腔5壳体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气体流动方向与稳压腔5内气体流动方向一致的中空腔体,模拟稳压腔5内气体流动方向。第二壳体1.1靠近进气歧管的进气法兰6的一侧设置有废气进口7。即废气进入和流动方向与新鲜空气进入和流动方向是一致的。
如图1~3所示,分配腔1上设置有两个分配口2,两个分配口2分置于分配腔1靠近废气进口7的一端和远离废气进口7的另一端。分配口2处设置第三壳体2.1,第三壳体2.1固定在稳压腔5壳体上与稳压腔5壳体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气体流动方向与稳压腔5内气体进入到歧管4内流动方向一致的中空腔体。第三壳体2.1靠近分配口2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1密封连接,其连接处设置有弯折且光滑的弧形衔接部分,有效降低了气体流动阻力。
每个分配口2又对应两根分配管3,如图1~4所示,分配管3进口一端连通分配口2,出口一端连通与之对应的一根歧管4,歧管4与分配管3一一对应。分配管3包括固定在歧管4的外部壳体4.1上的第一壳体3.1,第一壳体3.1与外部壳体4.1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流动方向与歧管4内气体流动方向一致的废气通道,外部壳体4.1上开设有通孔4.2形成分配管3的出气口。通孔4.2与歧管4内气体流动方向有45°的夹角,一方面减少进气对新鲜空气流动的影响,另一方面,避免通孔4.2出现明显的尖角造成气动噪音。通孔4.2截面扁平设计,提高出口废气流速,使废气和新鲜空气快速混合。为了确保四个气缸EGR废气的均匀分配,第四气缸的通孔4.2截面积相比其他三个气缸小1/3。通孔4.2位于外部壳体4.1接近歧管4出口一端的缸盖进气法兰8上。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废气流动方向示意图,废气通过废气进口7进入到分配腔1中,然后分别通过两个分配口2流出,每个分配口2通过两根分配管3连通歧管4,废气经过分配管3进入到歧管4内,与歧管4内的新鲜空气进行混合,混合均匀的气体通过缸盖进气法兰8进入到发动机缸体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包括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歧管上设置有废气分配结构;所述的废气分配结构包括固定在进气歧管上的分配腔(1);所述的分配腔(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配口(2),每个分配口(2)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分配管(3);所述的分配管(3)进口一端连通分配口(2),出口一端连通与之对应的一根歧管(4);所述的歧管(4)与分配管(3)一一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配管(3)包括固定在歧管(4)的外部壳体(4.1)上的第一壳体(3.1);所述的第一壳体(3.1)与外部壳体(4.1)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流动方向与歧管(4)内气体流动方向一致的废气通道;所述的外部壳体(4.1)上开设有通孔(4.2)形成分配管(3)的出气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配腔(1)包括固定在进气歧管的稳压腔(5)外侧的第二壳体(1.1);所述的第二壳体(1.1)固定在稳压腔(5)壳体上与稳压腔(5)壳体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气体流动方向与稳压腔(5)内气体流动方向一致的中空腔体,第二壳体(1.1)靠近进气歧管的进气法兰(6)的一侧设置有废气进口(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配腔(1)上设置有两个分配口(2);所述的两个分配口(2)分置于分配腔(1)靠近废气进口(7)的一端和远离废气进口(7)的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配口(2)处设置第三壳体(2.1);所述的第三壳体(2.1)固定在稳压腔(5)壳体上,与稳压腔(5)壳体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气体流动方向与稳压腔(5)内气体进入到歧管(4)内流动方向一致的中空腔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壳体(2.1)靠近分配口(2)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1)密封连接,其连接处设置有弯折且光滑的弧形衔接部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壳体(2.1)靠近分配管(3)的一端设置有分别对应两根分配管(3)的分叉部分;所述的分叉部分与对应的第一壳体(3.1)密封连接,其连接处设置有弯折且光滑的弧形衔接部分。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4.2)位于外部壳体(4.1)接近歧管(4)出口一端的缸盖进气法兰(8)的部分上。
CN201822084402.0U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 Active CN209469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4402.0U CN209469520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4402.0U CN209469520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69520U true CN209469520U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89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84402.0U Active CN209469520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69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5367B (zh) 基于可变气道的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及控制方法
US10914244B2 (en) Fuel injection device of engine
RU2700813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топливной форсунки
EP3447263A1 (en) Engine, fuel injection device for engine, method of controlling engine, method of 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device, control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206681861U (zh) 一种集成式气体混合器
CN109268170B (zh) 带双针阀喷油器复合式供气双燃料发动机系统及燃烧方法
CN105422327A (zh) 复合喷射双燃料内燃机可变egr进气系统及方法
CN102182586A (zh) 一种egr混合器
CN108397311A (zh) 一种气体发动机进气混合腔
CN203476553U (zh) 一种进气歧管结构
CN209469520U (zh) 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结构
CN209855939U (zh) 带egr进气的发动机进气歧管总成
CN208347957U (zh) Egr混合器及egr系统
CN205190067U (zh) 一种复合喷射双燃料内燃机可变egr进气系统
CN102425507B (zh) 配有废气再循环(egr)的汽油机混合分层进气系统及方法
CN203717168U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废气再循环系统、排气歧管
CN202946266U (zh) 用于内燃机的气体混合器
CN105370383A (zh) 一种高低分区分层稀薄燃烧发动机燃烧室结构
CN208347956U (zh) Egr混合器及egr系统
CN208169019U (zh) Egr混合装置
CN209084761U (zh) 燃气灶炉头与喷咀的连接结构
CN102425508A (zh) 配有废气再循环(egr)的汽油机混合进气系统及方法
CN111486034A (zh) 发动机进气道和发动机
US7066129B2 (en) Intake manifold and runner apparatus
CN218844455U (zh) 一种集成egr通道的进气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