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64029U - 抓钳及取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抓钳及取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64029U
CN209464029U CN201821697953.8U CN201821697953U CN209464029U CN 209464029 U CN209464029 U CN 209464029U CN 201821697953 U CN201821697953 U CN 201821697953U CN 209464029 U CN209464029 U CN 209464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clamping
handle
guide cylind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979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文兴
李春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xing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979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64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64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64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抓钳及取线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为解决外科手术过程中进行取线或者放线操作时易出现滑线、掉线的问题。所述抓钳包括:手柄、导向筒、调节件、连接件和夹持件,所述导向筒安装于所述手柄,所述调节件滑动装配于所述手柄,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调节件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导向筒的内腔且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调节件沿所述手柄移动以控制所述连接件伸出或缩回所述导向筒的内腔;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抓钳应用于外科手术过程中,可用于夹取物体,例如进行取线或者放线操作,调节过程简便,夹持力较强,夹持物品不易滑落。

Description

抓钳及取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抓钳及取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髋关节镜微创手术中,缝合盂唇时,经常需要用缝合器穿过盂唇,过线后打结缝合。使用常规缝合器,其缝合、过线、抓线、打结等需分不同的步骤进行,操作繁琐,消耗时间长,且容易出现滑线、掉线的现象。同时,常规缝合器直径较大,穿过盂唇时容易对盂唇组织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术过程中进行取线或者放线操作时易出现滑线、掉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抓钳,包括:手柄、导向筒、调节件、连接件和夹持件,
所述导向筒安装于所述手柄,所述调节件滑动装配于所述手柄,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调节件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导向筒的内腔且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调节件沿所述手柄移动以控制所述连接件伸出或缩回所述导向筒的内腔,所述夹持件在伸出所述导向筒后张开;
所述夹持件包括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于所述导向筒内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伸出所述导向筒后张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扭簧转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筒的远端呈弯钩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由金属丝制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远端设置有弯折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具有容纳腔,所述手柄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长孔,所述导向套筒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调节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所述调节件的部分区域伸出所述长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合形成,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滑轨,所述调节件滑动装配于所述滑轨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内壁分别设置有加强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限位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抓钳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抓钳可应用于外科手术过程中,供医护人员抓取物品。当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抓钳应用于取线放线操作时,医护人员手握手柄,将导向管伸入病人的创口内,滑动位于手柄处的调节件,从而通过连接件带动夹持件伸出导向筒的内腔,伸出导向筒内腔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向背离对方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夹持件张开。待将待夹持的物品(例如缝合线)放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后,向反向滑动调节件,将夹持件缩回到导向管中,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导向管的限位作用下向靠近对方的方向移动,从而夹持住待夹持物品(例如缝合线)。再次移动手柄后,即可带动待夹持物品(例如缝合线)移动,从而将待夹持物品(例如缝合线)取出或者做其他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抓钳可将待夹持的物品夹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夹持更为稳固,当使用上述抓钳进行取线放线操作时不易出现滑线、脱线的情形。
进一步地,由于在导向筒的远端呈弯钩状,因此在使用抓钳缝合盂唇的过程如下:
1、通过夹持件夹持缝合线,并将缝合线咬合到导向筒内;
2、将导向筒的弯钩端穿过盂唇,以使得咬合有缝合线的夹持部也穿过盂唇;
3、使得夹持件伸出导向筒,从而吐出收纳的缝合线;
4、撤回抓钳,绕过盂唇,通过弯钩状的头部内的夹持件再次咬合缝合线,通过牵拉将缝合线拉出关节;
5、进行缝合线的打结操作。
如上,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抓钳可将原本需由多个工具分四步完成的内容(序号1-4的步骤)一次完成,操作便捷,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取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外科手术过程中进行取线或者放线操作时易出现滑线、掉线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取线装置,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抓钳。
所述取线装置与上述抓钳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处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处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处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处于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的局部放大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的局部放大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中夹持件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中夹持件处于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中另一种夹持件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中另一种夹持件处于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手柄; 11-第一壳体; 12-加强筋;
13-滑轨; 14-限位柱; 15-凹槽;
16-防滑垫; 20-导向管; 21-直管段;
22-弯管段; 30-调节件; 31-滑动部;
32-开关部; 40-连接件; 50-夹持件;
51-第一夹持部; 511-弯折段; 52-第二夹持部;
53-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包括:手柄10、导向筒20、调节件30、连接件40和夹持件50,其中:
导向筒20安装于手柄10,调节件30滑动装配于手柄10,连接件40的一端与调节件30连接,另一端伸入导向筒20的内腔且与连接件40连接,调节件30沿手柄10移动以控制连接件40伸出或缩回导向筒20的内腔,夹持件50在伸出导向筒20后张开;
夹持件50包括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可应用于外科手术过程中,供医护人员抓取物品。当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应用于取线放线操作时,医护人员手握手柄10,将导向筒20伸入病人的创口内,滑动位于手柄10处的调节件30,从而通过连接件40带动夹持件50伸出导向筒20的内腔,伸出导向筒20内腔的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向背离对方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夹持件50张开。待将待夹持的物品(例如缝合线)放在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之间后,向反向滑动调节件30,将夹持件50缩回到导向筒20中,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在导向筒20的限位作用下向靠近对方的方向移动,从而夹持住待夹持物品(例如缝合线)固定。再次移动手柄10后,即可带动待夹持物品(例如缝合线)移动,从而将待夹持物品(例如缝合线)取出或者做其他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抓钳可将待夹持的物品夹在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之间,夹持更为稳固,当使用上述抓钳进行取线放线操作时不易出现滑线、脱线的情形。
具体地,当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抓钳进行盂唇缝合时,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夹持件50夹持缝合线,并将缝合线咬合到导向筒20内;
2、将导向筒20的开口端穿过盂唇,以使得咬合有缝合线的夹持部50也穿过盂唇;
3、使得夹持件50伸出导向筒20,从而吐出收纳的缝合线;
4、撤回抓钳,绕过盂唇,通过导向管20内伸出的夹持件50再次咬合缝合线,通过牵拉将缝合线拉出关节;
5、进行缝合线的打结操作。
如上,通过抓钳可将原本需由多个工具分四步完成的内容(序号1-4的步骤)一次完成,操作便捷,效率较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夹持件50可由记忆性金属制成,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为一体结构,一端相连,另一端分离。在初始状态,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呈分离状态,即夹持件50的初始状态为张开状态。在夹持件50位于导向管20内时,由于导向管20的限位作用,夹持件50呈闭合状态;当夹持件50伸出导向管20后,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不受导向管20的侧壁的限制,则向初始状态变化,夹持件50呈现张开状态。
具体地,夹持件50可由金属丝制成,在金属丝的一端切开一段开口,从而将金属丝的一端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为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
或者,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可通过弹性件53来实现张开,即弹性件53连接于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之间,弹性件53的弹力使得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分离,夹持部50呈现张开状态。在导向管50内,弹性件53压缩蓄力,此时夹持件50处于闭合状态。
具体实施时,导向管20的内径小于夹持件50呈张开状态时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之间的最远距离,大于夹持件50呈闭合状态时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之间的最远距离。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3为扭簧,第一夹持部51与第二夹持部52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夹持件50在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呈张开状态,当将夹持部伸入导向筒20内,夹持件50处于闭合状态,扭簧压缩,当使得夹持件50伸出导向筒20,扭簧的弹力将夹持件50撑开。
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导向筒20的远端呈弯钩状。具体地,导向筒20与手柄10连接的一端为近端,对应的另一端为远端,导向筒20的近端为直管段21,远端为弯钩状的弯管段22。如此设置,使得伸入创口内的导向筒20的远端的活动区域更广,可夹持区域更广,以便于进行微创手术,从而使得所需创口尺寸更小。
由于夹持件50位于导向筒20内部,在安装过程中,由直管段21伸入弯管段22,在使用过程中,由弯管段22伸出或缩回,因此连接件40、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均具有一定弹性,可在弯管段22内发生形变,并在伸出弯管段22的开口后在自身材料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原状。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0、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分别可由金属薄片或者金属丝制成。
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0由金属薄片制成,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由金属丝制成。
或者,连接件40、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均有金属薄片制成。
或者,连接件40、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均由金属丝制成。如此设置时,进一步地,在一种具体设置方式中,第一夹持部51与第二夹持部52分别铰接于连接件40的一端,第一夹持部51与第二夹持部52可分别相对于连接件40转动;在另一种具体设置方式中,连接件40与第一夹持部51为同一根金属丝,第二夹持部52与该金属丝靠近其中一端的区域铰接,则在铰接处分界,其中一侧为连接件40,另一侧与第二夹持部52配合,为第一夹持部51。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部51朝向第二夹持部52的一侧,第二夹持部52朝向第一夹持部51的一侧均设置有防滑纹路,从而增加夹持件50与待夹持物品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部51的远端设置有弯折段511。第一夹持部51与第二夹持部52铰接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远端设置有弯折段511,弯折段511向靠近第二夹持部52方向弯折。如图8所示方向,第一夹持部51位于第二夹持部52上方,第一夹持部51的左侧与第二夹持部52的左侧铰接,第一夹持部51的右侧端部向下弯折形成弯折段511,图8中夹持件50处于闭合状态,弯折段511的左侧与第二夹持部52的右侧端面相对。具体地,弯折段511的左侧与第二夹持部52的右侧端面贴合或具有较小间隙。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调节件30可安装于手柄10的外侧面;或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手柄10具有容纳腔,手柄10上设置有与容纳腔连通的长孔,导向套筒与容纳腔连通,调节件30安装于容纳腔,调节件30的部分区域伸出长孔。
如图7所示,优选地,手柄10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对合形成,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之间围成容纳腔,第一壳体11和/或第二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滑轨13,调节件30滑动装配于滑轨13上。
下面以在第一壳体11内设置有滑轨13为例,描述调节件30的装设方式。如图7所示,在第一壳体11的内壁沿导向筒20的延伸方向设置有滑轨13,调节件30包括滑动部31和开关部32,滑动部31上设置有与滑轨13匹配的滑槽,滑动部31通过滑槽滑动安装于滑轨13上,开关部32与滑动部31连接,滑动部31整体位于容纳腔内,开关部32伸出容纳腔外侧,露出于手柄10外侧。连接件40与滑动部31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推动开关部32,带动滑动部31沿滑轨13滑动,从而带动连接件40沿导向筒20移动,以使得与连接件40相连的夹持件50伸出或缩回导向筒2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内壁分别设置有加强筋12。如此设置,可以将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的厚度减小的情况下保证手柄10结构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的内壁设置有限位件。如图7所示,在导向筒20安装区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件,图7中限位件具体为限位柱14,限位柱14的中间具有凹槽15,一方面,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柱14位于导向筒20两侧,从而限定导向筒20的位置;另一方面,可在第二壳体的内壁设置与限位柱14内的凹槽15匹配的凸起,在将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对合后,凸起伸入凹槽15,从而通过限位柱14与凸起的配合,提高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的装配稳定性。
进一步地,手柄10外壁为流线型曲面,提高握持舒适度。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手柄10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垫16,具体地,在手柄10外侧壁设置有容纳槽,将防滑垫16嵌设或者粘接于容纳槽内,从而使得手柄10外侧壁整体衔接更为平滑。防滑垫16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或者防滑凸起,防滑垫16可以由橡胶或者硅胶等柔性材质制成。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取线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抓钳。
取线装置与上述抓钳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抓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导向筒、调节件、连接件和夹持件,
所述导向筒安装于所述手柄,所述调节件滑动装配于所述手柄,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调节件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导向筒的内腔且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调节件沿所述手柄移动以控制所述连接件伸出或缩回所述导向筒的内腔;
所述夹持件包括一端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于所述导向筒内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伸出所述导向筒后张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扭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的远端呈弯钩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由金属丝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远端设置有弯折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具有容纳腔,所述手柄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长孔,所述导向筒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调节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所述调节件的部分区域伸出所述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合形成,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设置有滑轨,所述调节件滑动装配于所述滑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内壁分别设置有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限位件。
10.一种取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抓钳。
CN201821697953.8U 2018-10-19 2018-10-19 抓钳及取线装置 Active CN209464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97953.8U CN209464029U (zh) 2018-10-19 2018-10-19 抓钳及取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97953.8U CN209464029U (zh) 2018-10-19 2018-10-19 抓钳及取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64029U true CN209464029U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86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97953.8U Active CN209464029U (zh) 2018-10-19 2018-10-19 抓钳及取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640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3504A (zh) * 2020-12-25 2021-04-06 秦彩丽 一种帽子型鼻腔异物专用去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3504A (zh) * 2020-12-25 2021-04-06 秦彩丽 一种帽子型鼻腔异物专用去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40662A1 (zh) 一种基于自然腔道的微创手术装置
CN203122530U (zh) 内窥镜下吸引剥离钳
CN108742848A (zh) 一种微创手术机器人装置
CN201617905U (zh) 腹腔镜手术用肌瘤抓钳
CN110292411A (zh) 一种组织夹闭装置
CN209464029U (zh) 抓钳及取线装置
CN106073833A (zh) 一种微创手术器械用柔性关节驱动装置及其方法
WO2015169058A1 (zh) 胸腔镜食管吻合器钉砧把持钳头和具有该钳头的把持钳
CN206252529U (zh) 一种取瘤钳
CN209392020U (zh) 内窥镜用夹子装置
CN107536641B (zh) 一种可远端操作的外科手术电凝钳
CN208769860U (zh) 磁控腔内组织牵拉器
CN203988285U (zh) 一种腔镜取物器
CN208892676U (zh) 一种医用胸腹腔筋膜缝合器
CN104921777B (zh) 一种双钳头可夹持固定的显微手术钳
CN212913289U (zh) 多功能医用钳
CN209269752U (zh) 一种固定装置
CN113679478A (zh) 一种肠钳用钳套组件
CN207323517U (zh) 一次性使用止血夹
CN217014151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腹腔镜抓钳
CN213641095U (zh) 一种软组织打孔钳子
CN110353761A (zh) 一种泌尿外科用的手术钳
CN206026396U (zh) 一种单孔胸腔镜手术用分离钳
CN212261317U (zh) 一种增加软式内镜头端弯曲角度的附加装置
CN211633486U (zh) 一种钳夹静脉复合体用无损伤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018, 1st floor, building 1, 25 Jinghai 2n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xing 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A018, 1st floor, building 1, 25 Jinghai 2n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