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63919U - 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及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及吸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63919U CN209463919U CN201821620670.3U CN201821620670U CN209463919U CN 209463919 U CN209463919 U CN 209463919U CN 201821620670 U CN201821620670 U CN 201821620670U CN 209463919 U CN209463919 U CN 2094639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tank
- foul water
- air
- flow
-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及吸尘器,风道结构包括:地刷、污水回收组件和便携式清洁装置。地刷内限定出吸尘腔,地刷具有与吸尘腔连通的吸入口,污水回收组件包括与吸尘腔连通的污水箱,污水箱设在地刷的上方且用于回收污水,污水箱的顶部具有出风口,便携式清洁装置位于污水箱的上方,便携式清洁装置包括用于尘气分离的尘筒组件和动力组件,尘筒组件的底部具有与出风口连通的进风口,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气流由吸入口进入吸尘腔后持续向上流经污水箱和尘筒组件,气流由污水箱进入尘筒组件的流动路径沿污水箱的中心线或尘筒组件的中心线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可以缩短气流的流动路径,降低气流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尘器已经越来越受到家庭欢迎。然而,相关技术中,吸尘器的风道结构较为复杂,气流的流动路径也较为复杂,使得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损耗较大,影响了吸尘器的除尘效率和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吸尘器的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简单、气流损耗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风道结构的吸尘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包括:地刷,所述地刷内限定出吸尘腔,所述地刷具有与所述吸尘腔连通的吸入口;污水回收组件,所述污水回收组件包括与所述吸尘腔连通的污水箱,所述污水箱设在所述地刷的上方且用于回收污水,所述污水箱的顶部具有出风口;便携式清洁装置,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位于所述污水箱的上方,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包括用于尘气分离的尘筒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尘筒组件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进风口,在所述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气流由所述吸入口进入所述吸尘腔后持续向上流经所述污水箱和所述尘筒组件,气流由所述污水箱进入所述尘筒组件的流动路径沿所述污水箱的中心线或所述尘筒组件的中心线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通过将污水箱设在地刷的上方,同时将便携式清洁装置设在污水箱的上方,在吸尘器工作时,气流经吸入口进入吸尘腔后持续向上流经污水箱和尘筒组件,可以缩短气流的流动路径,减少气流的损耗,在气流流经污水箱的过程中,气流中携带的污水收集在污水箱中,可以避免气流内的污水被吸入动力组件而造成二次污染,气流由污水箱进入尘筒组件的流动路径沿污水箱的中心线或尘筒组件的中心线延伸,由此可以进一步地缩短气流的流动路径,进一步地降低气流损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口处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进风管,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与所述进风管相连且导通,所述导风管与所述进风管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尘筒组件和所述污水箱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导风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污水箱内,所述导风管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管段、第二导管段和第三导管段,所述第三导管段与所述进风管相连且同心设置,所述第二导管段与所述第三导管段互成角度,所述第一导管段与所述第三导管段平行且偏心设置。
可选地,所述污水箱内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下端与所述吸尘腔连通,所述进气管道的上端与所述污水箱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一导管段位于所述第三导管段的中心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导管段的侧壁上具有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进气孔之间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与所述进气管道、所述第一导管段在水平方向上均间隔开,所述挡流板的下端与所述污水箱的底壁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地刷包括刷壳和滚刷,所述刷壳内限定出吸尘腔,所述吸入口形成在所述刷壳的底部,所述滚刷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吸尘腔内且所述滚刷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吸入口处,所述吸尘腔内设有与所述污水箱的内腔连通的吸入管,所述吸入管位于所述滚刷的后侧且所述吸入管的吸口朝向所述滚刷和所述吸入口。
可选地,所述吸口的上侧壁与所述滚刷抵接,所述吸口的下侧壁与所述滚刷间隔开。
可选地,所述吸入管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上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包括:地刷,所述地刷内限定出吸尘腔,所述地刷具有与所述吸尘腔连通的吸入口;污水回收组件,所述污水回收组件包括与所述吸尘腔连通的污水箱,所述污水箱设在所述地刷的上方且用于回收污水,所述污水箱的侧壁上具有出风口;便携式清洁装置,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位于所述污水箱的上方,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包括用于尘气分离的尘筒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尘筒组件的侧壁上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通过进风管相连且所述进风管位于所述尘筒组件和所述污水箱的外侧,在所述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气流由所述吸入口进入所述吸尘腔后持续向上流经所述污水箱和所述尘筒组件,气流由所述污水箱进入所述尘筒组件的流动路径偏离所述污水箱的中心线和所述尘筒组件的中心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通过将污水箱设在地刷的上方,同时将便携式清洁装置设在污水箱的上方,在吸尘器工作时,气流经吸入口进入吸尘腔后持续向上流经污水箱和尘筒组件,可以缩短气流的流动路径,减少气流的损耗,在气流流经污水箱的过程中,气流中携带的污水收集在污水箱中,可以避免气流内的污水被吸入动力组件而造成二次污染,气流由污水箱进入尘筒组件的流动路径偏离污水箱的中心线和尘筒组件的中心线,由此可以使得气流的流动路径的设置更为灵活,使得风道结构的设置更为灵活、新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尘器的机体内设置有呈L型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具有朝向所述污水箱的第一敞开端和朝向上的第二敞开端,所述第一敞开端与所述出风口相对且连通,所述第二敞开端与所述进风管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尘筒组件包括尘筒和设在所述尘筒内的旋风分离器,所述进风口形成在所述尘筒的侧壁上,所述尘筒内设有挡片且所述挡片与所述进风口间隔开,所述挡片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污水箱内设有导风管道,所述导风管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道段和第二管道段,所述第一管道段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管道段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管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段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相对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包括:直立式的机体;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或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所述机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地刷上,所述污水箱设在所述机体上,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与所述污水箱位于所述机体的同一侧;清洁液供应组件,所述清洁液供应组件包括清洁液箱和喷头,所述清洁液箱设在所述机体上且与所述喷头相连通,所述喷头适于向所述地刷或待清洁表面喷洒液体;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处于组合使用模式时,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与所述机体相连接,在所述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气流由所述吸入口依次流经所述吸尘腔、所述污水箱和所述尘筒组件;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处于单独使用模式时,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与所述机体分离并单独使用,在所述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气流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尘筒组件进行尘气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通过设置上述的风道结构,可以使得风道的结构简单、气流损耗较小,并且可以避免污水进入动力组件造成二次污染,提升整机的除尘效率和性能;并且通过将便携式清洁装置可拆卸地设在机体上,可以将便携式清洁装置与所述机体分离并单独使用,增加吸尘器的使用灵活性,在组合使用模式时,污水箱进行回收污水并结合尘杯组件进行尘气分离,从而可以改善清洁效果,并且将污水箱设在所述机体上,防止整机的地刷部分体积过大而导致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吸尘器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吸尘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1中的吸尘器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与机体的分离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清洁装置与手柄组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与机体之间的锁止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清洁装置的拆卸方向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清洁装置从机体上拆下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D处的放大图;
图14是图12中E处的放大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清洁装置与机体之间的锁扣组件的示意图一;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清洁装置与机体之间的锁扣组件的示意图二;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清洁装置与污水箱的连接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箱与清洁水箱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箱与机体的分离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箱与机体上的凹陷部的配合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箱与机体之间的锁紧组件及把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锁紧组件将污水箱锁紧在机体上;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箱与机体之间的锁紧组件及把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锁紧组件将污水箱锁紧在机体上;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箱与机体之间的锁紧组件及把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污水箱从机体上解锁;
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箱与机体之间的锁紧组件及把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污水箱从机体上解锁;
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箱的拆卸方向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部分结构剖面图;
图27是图26中F处的放大图;
图28是图26中G处的放大图;
图2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机体的立体图;
图3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机体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液供应组件在机体上的流道分布示意图;
图3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液供应组件的托盘的立体图;
图3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液供应组件的托盘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的立体图;
图3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的内部结构图;
图3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滚刷的拆装示意图;
图37是图36中H处的放大图;
图3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的剖面图;
图39是图38中I处的放大图;
图4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41是图40中的吸尘器的污水箱内的风道示意图;
图4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43是图42中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的爆炸图;
图44是图43中J处的放大图;
图4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电池模组的分布图;
图4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电池模组的安装立体图一;
图4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电池模组的安装立体图二;
图48是图47中的第一电池模组的安装剖面图;
图49是图48中K处的放大图;
图5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电池模组的安装立体图。
附图标记:
吸尘器100;
机体1;安装腔1a;定位槽1b;卡槽1c;配合面11;配合部12;凹陷部1d;第一端面11d;第二端面12d;第一台阶面13d;第二连通口1e;连接凸起13;安装槽1f;第一安装导向面11f;第一锁扣部141;第二配合斜面1411;驱动按钮142;第一配合斜面1421;驱动弹簧143;锁槽1g;锁止扣151;第二驱动面1511;释放按钮152;第一驱动面1521;锁止弹簧153;锁定扣161;第二驱动斜面1611;解锁按钮162;第一驱动斜面1621;连接通道1k;第一敞开端11k;第一密封圈111k;第二敞开端12k;第二密封圈121k;第二电池安装腔1t;第二盖板17;安装支架18;第二电池模组19;
手柄2;手柄主体21;握持部22;定位凸起23;锁止槽2a;
便携式清洁装置3;第二锁扣部3a;尘筒组件31;尘筒311;进风口311a;进风管312;旋风分离器313;动力组件32;壳体321;第一子壳体3211;第二子壳体3212;本体3213;第二卡勾32131;弹性件32132;第一盖板3214;第一卡勾32141;第一电池安装腔321a;散热孔321b;出气孔321c;卡凸35;第一电池模组36;
污水箱4;出风口4a;导风管41;第一导管段411;进气孔411a;第二导管段412;第三导管段413;进气管道42;挡流板43;导风管道44;第一管道段441;第二管道段 442;对接壁45;收纳缺口45a;安装缺口4b;第三端面41b;第四端面42b;第二台阶面43b;第一连通口4c;锁舌46;配合斜面461;锁紧弹簧47;把手48;解锁凸起481;
清洁液箱5;第二安装导向面51;通水孔5a;环形凸起52;阀体53;阀芯531;连接部532;环形凹槽532a;穿孔532b;第一密封件54;第二密封件55;锁定槽5b;
托盘6;托盘支架61;敞开口61a;容纳筒62;容纳槽62a;溢流孔62b;溢流管道 63;液流通道63b;顶出件64;连接柱65;螺钉孔65a;连通管66;
水泵71;喷头72;三通阀73;第一阀口73a;第二阀口73b;第三阀口73c;
地刷8;刷壳81;刮条811;吸尘腔81a;吸入口81b;安装口81c;限位块82;定位缺口82a;吸入管83;吸口83a;滚刷84;驱动端841;端盖85;限位槽85a;定位凸块851;驱动机构86;传动件871;花键8711;容纳端盖872;照明灯8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35-图4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100的风道结构。
参照图35-图44(图40-图42中的箭头方向为气流的流动方向),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100的风道结构包括:地刷8、污水回收组件和便携式清洁装置3。
具体而言,参照图38和图39,地刷8内限定出吸尘腔81a,地刷8具有与吸尘腔 81a连通的吸入口81b,待清洁表面上的灰尘等脏物可以经吸入口81b吸入吸尘腔81a 内。污水回收组件包括与吸尘腔81a连通的污水箱4,污水箱4设在地刷8的上方且用于回收污水,污水箱4具有出风口4a。气流经吸入口81b进入吸尘腔81a后向上流动至污水箱4内,气流中携带的污水可以收集在污水箱4内,可以避免气流内的污水被吸入动力组件32而造成二次污染。
参照图40-图43,便携式清洁装置3位于污水箱4的上方,便携式清洁装置3包括用于尘气分离的尘筒组件31和动力组件32,尘筒组件31用于尘气分离并将分离的灰尘等固体垃圾回收在尘筒组件31内,动力组件32为气流的流动提供动力,尘筒组件31 具有与出风口4a连通的进风口311a。在动力组件32的作用下,气流由吸入口81b进入吸尘腔81a后持续向上流经污水箱4和尘筒组件31,流经污水箱4的气流通过出风口 4a流出污水箱4并向上流动,通过进风口311a进入尘筒组件31内进行尘气分离,气流中分离出来的灰尘等固体垃圾收集在尘筒组件31内,经尘筒组件31尘气分离后的相对干净气流可以通过动力组件32的外周壁上的出气孔321c排出至外部环境。
可选地,尘筒组件31可以包括尘筒311和设在尘筒311内的旋风分离器313或过滤器,旋风分离器313可以为单级旋风分离器或多级旋风分离器,过滤器可以为海帕过滤器。具体地,在尘筒组件31包括尘筒311和设在尘筒311内的旋风分离器313时,旋风分离器313可以对进入尘筒311内的气流进行尘气分离,旋风分离器313为单级旋风分离器时,可以对进入尘筒311内的气流进行单级的尘气分离;旋风分离器313为多级旋风分离器时,可以对进入尘筒311内的气流进行多级的尘气分离,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尘气分离效果。在尘筒组件31包括尘筒311和设在尘筒311内的过滤器时,过滤器可以对进入尘筒311内的气流进行过滤以实现尘气分离,过滤器可以为海帕过滤器,由此可以保证过滤器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100的风道结构,通过将污水箱4设在地刷8的上方,同时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设在污水箱4的上方,在吸尘器100工作时,在动力组件32的作用下,气流由吸入口81b进入吸尘腔81a后持续向上流经污水箱4和尘筒组件31,可以缩短气流的流动路径,减少气流的损耗,在气流流经污水箱4的过程中,气流中携带的污水收集在污水箱4中,可以避免气流携带的污水被吸入动力组件32而造成二次污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0和图41,尘筒组件31的底部具有进风口311a,污水箱4的顶部具有出风口4a,气流由污水箱4进入尘筒组件31的流动路径沿污水箱4的中心线或尘筒组件31的中心线延伸,由此可以进一步地缩短气流的流动路径,进一步地降低气流损耗。需要说明的是,污水箱4的中心线是指污水箱4位于竖直方向上的中心线,尘筒组件31的中心线是指尘筒组件31位于竖直方向上的中心线。
其中,气流由污水箱4进入尘筒组件31的流动路径沿污水箱4的中心线或尘筒组件31的中心线延伸,可以包括如下情况:1)在污水箱4的中心线和尘筒组件31的中心线重合时,气流由污水箱4进入尘筒组件31的流动路径是同时沿污水箱4的中心线和尘筒组件31的中心线延伸;2)在污水箱4的中心线和尘筒组件31的中心线彼此偏离时,由污水箱4进入尘筒组件31的流动路径可以沿污水箱4的中心线延伸;3)在污水箱4 的中心线和尘筒组件31的中心线彼此偏离时,由污水箱4进入尘筒组件31的流动路径可以沿尘筒组件31的中心线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0和图41,尘筒组件31的底部具有进风口311a,进风口311a处连接有进风管312,进风管312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污水箱4的顶部具有出风口4a,进风管312与出风口4a连通。由此,污水箱4内的气流在由污水箱4流向尘筒组件31的过程中,气流通过污水箱4顶部的出风口4a流出,并流经进风管312,通过尘筒组件31的进风口311a进入尘筒组件31内,使得气流在由污水箱4流向尘筒组件31的过程中可以沿着邻近污水箱4或尘筒组件31的中心线的方向流动,减小气流的流动损失。并且,通过在进风口311a处连接进风管312,方便尘筒组件 31和污水箱4的连接,也使得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独立使用更为方便、灵活,例如进风管312远离进风口311a的一端可以作为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吸入口使用。
例如,在图40和图41的示例中,尘筒组件31的中心线和污水箱4的中心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且重合,尘筒组件31的底部具有进风口311a且进风口311a的中心线与尘筒组件31的中心线重合。进风口311a处连接有进风管312,进风管312沿竖直方向延伸,污水箱4的顶部具有出风口4a且出风口4a的中心线与污水箱4的中心线重合,进风管312的下端插入至出风口4a且与出风口4a连通。污水箱4的顶部具有环绕出风口 4a设置的环形对接壁,该环形对接壁位于污水箱4的外周沿,在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 安装在机体1上并与污水箱4配合时,尘筒组件31的底面的外周沿部分与污水箱4上的环形对接壁相互抵接。
由此,使得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污水箱4的对接结构简单,且方便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拆装。并且,在气流在由污水箱4流向尘筒组件31的过程中,气流沿着尘筒组件 31的中心线和污水箱4的中心线竖直向上流动,可以更好地减小气流的损耗。另外,通过尘筒组件31上的进风管312的下端插入至污水箱4内出风口4a内,可以对便携式清洁装置3在周向方向上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参照图40和图41,出风口4a处连接有导风管41,导风管41可以从出风口4a处向下延伸至污水箱4的内腔内,导风管41与进风管312相连且导通,进风管 312的下端可以穿过出风口4a并插入导风管41内,导风管41与进风管312的连接点位于尘筒组件31和污水箱4之间。由此,通过在出风口4a处设置的导风管41,进入污水箱4内的气流中携带的污水收集在污水箱4内之后,该气流可以通过导风管41的导流作用进入进风管312内,并且通过将导风管41与进风管312的连接点位于尘筒组件31 和污水箱4之间,可以使得气流从污水箱4向上流动至尘筒组件31内的过程中,使得气流始终沿着大致邻近污水箱4和尘筒组件31的中心的方向流动,可以减少气流的损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40和图41,导风管4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污水箱4内,例如可以是导风管41的一部分位于污水箱4内且另一部分向上延伸至污水箱4外,或者也可以是整个导风管41均位于污水箱4内且导风管41的上端延伸至出风口4a。由此,可以减少导风管41占用空间,使得风道结构紧凑。导风管41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管段411、第二导管段412和第三导管段413,第三导管段413 与进风管312相连且同心设置,第二导管段412与第三导管段413互成角度,第一导管段411与第三导管段413平行且偏心设置。由此,通过将导风管41设置成上述结构,可以防止导风管41的进口端直接与进入污水箱4内携带污水的气流相对,避免一部分携带污水的气流通过导风管41直接向上流动至进风管312内。并且,通过将导风管41 的第三导管段413与进风管312同心设置,可以使得气流通过第三导管段413之后直接竖直向上流动至进风管312内,进一步地减少气流损耗。
可选地,参照图40和图41,污水箱4内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进气管道42,进气管道42的下端与吸尘腔81a连通,进气管道42的上端与污水箱4的内腔连通,进气管道42和第一导管段411位于第三导管段413的中心线的相对两侧,第一导管段411的侧壁上具有进气孔411a。经吸入口81b进入吸尘腔81a内的气流通过进气管道42流入污水箱4内,从进气管道42的上端流出的气流在流向第一导管段411上的进气孔411a 的过程中,气流中携带的污水落入污水箱4被收集,气流经进气孔411a进入导风管41 并依次流经导风管41的第一导管段411、第二导管段412及第三导管段413,而后流入进风管312内。
由此,通过在污水箱4内设置上述进气管道42,可以使得吸尘腔81a内的气流流入污水箱4的过程中,气流可以沿进气管道42竖直向上流动,并从进气管道42的上端流出并流入污水箱4内,将气流限定在进气管道42内流动,可以对气流起到扩压的作用,增加气流的流速,减少气流的流动损耗。并且,通过将进气管道42和第一导管段411 位于第三导管段413的中心线的相对两侧,可以避免进气管道42的出气端与第一导管段411的进气孔411a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或靠近,可以进一步地防止从进气管道42流出的气流直接流入第一导管段411内而降低了污水收集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40和图1,进气管道42与进气孔411a之间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挡流板43,挡流板43与进气管道42、第一导管段411在水平方向上均间隔开,挡流板43的下端与污水箱4的底壁间隔开。由此,通过在进气管道42与进气孔411a之间设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挡流板43,可以进一步地避免携带污水的气流进入导风管41内,并且从进气管道42的上端流出的气流在流向第一导管段411上的进气孔411a的过程中,气流流向挡流板43并与挡流板43碰撞实现气液分离,气流中的污水可以沿着挡流板43 向下流动,并在挡流板43的导向作用下落入污水箱4内,而后气流绕过挡流板43的下端并向上流动并经第一导管段411内的进气孔411a进入导风管4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2-图44,污水箱4的侧壁上具有出风口4a,尘筒组件31的侧壁上具有进风口311a,进风口311a和出风口4a通过进风管312 相连且进风管312位于尘筒组件31和污水箱4的外侧。气流由污水箱4进入尘筒组件 31的过程中,气流主要是沿着位于污水箱4和尘筒组件31外侧的进风管312流动,气流由污水箱4进入尘筒组件31的流动路径偏离污水箱4的中心线和尘筒组件31的中心线。由此,可以使得气流的流动路径的设置更为灵活,使得风道结构的设置更为灵活、新颖。需要说明的是,污水箱4的中心线是指污水箱4位于竖直方向上的中心线,尘筒组件31的中心线是指尘筒组件31位于竖直方向上的中心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42-图44,吸尘器100的机体1内设置有呈L型的连接通道1k,连接通道1k具有朝向污水箱4的第一敞开端11k和朝向上的第二敞开端12k,第一敞开端11k与出风口4a相对且连通,第二敞开端12k与进风管 312相连。由此,通过在机体1上设置呈L型的连接通道1k,从污水箱4的出风口4a 流出的气流流经L型的连接通道1k,然后再进入进风管312内,经过进风管312后通过尘筒组件31上的进风口311a进入尘筒组件31内,方便了进风管312与污水箱4上的出风口4a的连接,并且使得整机的结构更加紧凑、美观。
可选地,参照图43和图44,第一敞开端11k与出风口4a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11k,第二敞开端12k与进风管312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21k。由此,可以保证气流从污水箱4流向进风管312的流道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42-图44,尘筒组件31包括尘筒311和设在尘筒311内的旋风分离器313,进风口311a形成在尘筒311的侧壁上,气流经进风口311a进入尘筒311内,经过旋风分离器313进行尘气分离,分离出来的灰尘等固体垃圾收集在尘筒311内,干净的气流向上流动并通过动力组件32的外周壁上的出气孔 321c排出至外部环境。
可选地,尘筒311内设有挡片且挡片与进风口311a间隔开,挡片的至少一部分与进风口311a相对设置,可以是挡片的一部分与进风口311a相对,也可以是整个挡片均与进风口311a相对。由此,在气流通过尘筒311的侧壁上的进风口311a进入尘筒311内时,由于挡片的至少一部分与进风口311a相对设置,经进风口311a进入的气流与挡片发生撞击,从而有利于进入尘筒311内的气流形成旋转,可以提高尘气分离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2,污水箱4内设有导风管道44,导风管道44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道段441和第二管道段442,第一管道段441 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管道段442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管道段442的一端与第一管道段441相连且另一端与出风口4a相对接。进入污水箱4内的气流,在流向导风管道44 的过程中,气流中携带的污水收集在污水箱4内,而后气流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管道段441的进气孔411a进入第一管道段441内,并沿第一管道段441流动。
而后通过第一管道段441和第二管道段442的连接部分的导向作用,使得气流的流动方向改变为沿水平方向,气流流入第二管道段442并沿第二管道段442流动,最后通过污水箱4的侧壁上的出风口4a流出。由此,通过在污水箱4内设置导风管道44,进入污水箱4内的气流中携带的污水收集在污水箱4内之后,该气流可以通过导风管道44 的导流作用进入进风管312内,方便将沿竖直方向流动气流导向至沿水平方向流动,并从污水箱4的侧壁上的出风口4a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8和图39,地刷8包括刷壳81和滚刷84,刷壳81内限定出吸尘腔81a,吸入口81b形成在刷壳81的底部,吸入口81b可以邻近刷壳81的底部的中心设置,从而使得吸入口81b邻近污水箱4的中心线,进一步地缩短气流的流动路径。滚刷84可转动地设在吸尘腔81a内且滚刷84的一部分位于吸入口 81b处,吸尘腔81a内设有与污水箱4的内腔连通的吸入管83,吸入管83位于滚刷84 的后侧且吸入管83的吸口83a朝向滚刷84和吸入口81b。
由此,在吸尘器工作时,滚刷84转动,在滚刷84转动的同时,可以向滚刷84喷洒清洁液,滚刷84与待清洁表面接触可以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和护理,待清洁表面上的灰尘等固体垃圾可以通过吸入口81b吸入地刷8的吸入管83内,滚刷84上产生的污水可以落入吸入管83内,污水随同灰尘等固体垃圾经过吸入管83向上流入污水箱4内。通过在刷壳81内设置吸入管83,可以将气流集中在该吸入管83内,减少气流损耗,同时将吸入管83设在滚刷84的后侧,可以缩短吸入管83的长度且使得吸入管83靠近污水箱4的中心线设置,进一步地减少气流损耗。
可选地,参照图38和图39,吸口83a的上侧壁与滚刷84抵接,吸口83a的下侧壁与滚刷84间隔开。由此,通过将吸口83a的上侧壁与滚刷84抵接,可以将滚刷84上的污水挤出并向下落入吸入管83内,吸口83a的下侧壁与滚刷84间隔开,使得待清洁表面的灰尘等固体垃圾可以通过吸入管83与滚刷84之间的间隙流入吸入管83内。
可选地,参照图38和图39,吸入管83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上倾斜延伸。由此,通过将吸入管83倾斜设置,使得进入吸入管83的气流在吸入管83的导流作用下向上流动至污水箱4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污水箱4内设置用于检测污水箱4内的液位的液位开关,在液位开关检测污水箱4内的液位达到设定值时,干湿两用吸收器停止工作。由此,在污水箱4内的污水过量时,可以及时切断气流,停止抽吸,保证安全性。可选地,液位开关可以为浮子开关。
下面参考图1-图5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100。
如图1-图5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100,包括:地刷8、直立式的机体1、清洁液供应组件、污水回收组件和便携式清洁装置3。
具体而言,参照图1-图11、图34-图38,地刷8内限定出吸尘腔81a,地刷8具有与吸尘腔81a连通的吸入口81b,待清洁表面(例如地面)上的灰尘等脏物可以经吸入口81b吸入吸尘腔81a内。机体1与地刷8可转动地连接,由此方便地刷8的转向和移动。
可选地,吸尘器100包括手柄2,手柄2设在机体1的上端,用户在使用吸尘器100 时可以握持手柄2,方便使用。
参照图1-图4、图25-图36,清洁液供应组件包括清洁液箱5和喷头72,清洁液箱 5设在机体1上且与喷头72相连通,清洁液箱5用于储存清洁液,清洁液箱5内的清洁液可以流入喷头72内,喷头72适于向地刷8或待清洁表面喷洒清洁液,从而起到对待清洁表面的清洁和护理作用。可选地,清洁液可以为清水,也可以为清洁剂、护理剂等。
参照图1-图4、图18-图20、图40-图45,污水回收组件包括与吸尘腔81a连通的污水箱4,污水箱4设在机体1上且用于回收污水,喷头72喷洒至地刷8或待清洁液表面的清洁液,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之后形成污水并吸入至吸尘腔81a内,而后污水流入污水箱4内并被回收在污水箱4内。通过将污水箱4设在机体1上,可以使得整机的结构紧凑,防止整机的地刷8部分体积过大而导致使用不便。
参照图1-图4、图11-图12、图40-图46,便携式清洁装置3可拆卸地设置于机体1,便携式清洁装置3包括尘筒组件31和动力组件32,尘筒组件31用于尘气分离并将分离的灰尘回收在尘筒组件31内,动力组件32为气流的流动提供动力。尘筒组件31的进风口311a与污水箱4连通,进入污水箱4内的气流携带污水、灰尘等脏物,污水被回收在污水箱4内。携带灰尘等固体垃圾的气流通过进风口311a进入尘筒组件31进行尘气分离,分离出来的灰尘等固体垃圾回收在尘筒组件31内。经尘筒组件31尘气分离后的相对干净气流可以通过动力组件32的外周壁上的出气孔321c排出至外部环境。
参照图1-图3及图40-图45,便携式清洁装置3位于污水箱4的上方且与污水箱4 位于机体1的同一侧。由此,可以缩短气流的流动路径,降低气流损耗,同时由于便携式清洁装置3位于污水箱4的上方,方便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拆装。另外,在便携式清洁装置3位于污水箱4的上方且与污水箱4均位于机体1的前侧时,可以使得整机的重心邻近机体1的前侧,方便整机的运动和使用。
参照图40-图46,便携式清洁装置3处于组合使用模式时,便携式清洁装置3可以处于湿式清洁模式,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相连接,在动力组件32的作用下,气流由吸入口81b依次流经吸尘腔81a、污水箱4和尘筒组件31。具体地,清洁液供应组件中的清洁液箱5向喷头72供应清洁液,喷头72将清洁液喷洒至地刷8或待清洁表面上,在动力组件32的作用下,气流经吸入口81b进入吸尘腔81a内。在喷头72将清洁液喷洒至地刷8上时,经吸入口81b进入吸尘腔81a的气流中携带着灰尘等脏物,地刷 8上的清洁液清洁待清洁表面之后形成污水并落在吸尘腔81a内;在喷头72将清洁液喷洒至待清洁表面上时,经吸入口81b进入吸尘腔81a的气流中携带着灰尘、污水等脏物。
进一步地,吸尘腔81a内携带灰尘、污水等脏物的气流流入污水箱4内,污水被回收在污水箱4内,此时携带灰尘等固体垃圾的气流从污水箱4经进风口311a流入尘筒组件31进行尘气分离。分离出来的灰尘等脏物回收在尘筒组件31内,经尘筒组件31 尘气分离后的相对干净气流可以通过动力组件32的外周壁上的出气孔321c排出至外部环境。在组合使用模式时,污水箱4进行回收污水并结合尘筒组件31进行尘气分离,从而可以改善清洁效果。
当然,在便携式清洁装置3处于组合使用模式时,便携式清洁装置3也可以处于干式清洁模式,此时清洁液供应组件的清洁液流路可以切断,或者清洁液供应组件内没有存储清洁液。
参照图9,便携式清洁装置3处于单独使用模式时,便携式清洁装置3处于干式清洁模式,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分离并单独使用。在动力组件32的作用下,携带灰尘等脏物的气流由进风口311a进入尘筒组件31进行尘气分离,分离出来的灰尘等固体垃圾回收在尘筒组件31内,经尘筒组件31尘气分离后的相对干净气流可以通过动力组件32的外周壁上的出气孔321c排出至外部环境。通过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可拆卸地设在机体1上,可以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分离并单独使用,增加吸尘器100的使用灵活性。
可选地,在便携式清洁装置3处于单独使用模式时,可以在进风口311a处外接管路进行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100,通过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可拆卸地设在机体1 上,可以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分离并单独使用,提高吸尘器100的使用灵活性,在组合使用模式时,污水箱4进行回收污水并结合尘杯组件进行尘气分离,从而可以改善清洁效果,并且将污水箱4设在机体1上,可以使得整机的结构紧凑,防止整机的地刷8部分体积过大而导致使用不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图7及图26,污水箱4与清洁液箱 5位于机体1的相对两侧,由此可以降低整机的整体高度,且使得整机的结构紧凑、均衡。可选地,污水箱4和清洁液箱5分别位于机体1的前侧和后侧。在污水箱4位于机体1的前侧时,而地刷8的主体也是位于机体1的前侧,由此气流流经地刷8后直接向上流入污水箱4内,可以减小气流流动路径,降低气流损耗。
可选地,参照图11及图26,清洁液箱5的上端面高于污水箱4的上端面。由此,在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安装在污水箱4上之后,可以使得整机的整体高度较低且使得整机的相对两侧的结构布局合理、美观。
可选地,参照图1-图3、图7及图26,清洁液箱5和污水箱4均邻近机体1的下端设置。由此,可以降低整机的重心所在的高度,使得整机的重心更为平稳、更贴近地面,减少用户的负重感。
需要在此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向“前”、“后”、“左”、“右”是基于用户使用吸尘器100时的移动方向而言。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图1-图3及图40-图45,便携式清洁装置 3和污水箱4均位于机体1的前侧,清洁液箱5位于机体1的后侧。由此,可以实现整机的重心邻近机体1的前侧,方便整机的运动和使用方便性,且可以进一步地缩短气流的流动路径。
可选地,图1-图3及图40-图45,在水平方向上,清洁液箱5的上部分与便携式清洁装置3相对,清洁液箱5的下部分与污水箱4相对。由此,使得机体1的相对两侧的结构相对均衡,且可以使得清洁液箱5具有较大的容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图1-图3及图40-图45,便携式清洁装置3位于污水箱4的上方且与污水箱4位于机体1的同一侧,在竖直方向上,便携式清洁装置 3的中心线和污水箱4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延伸且重合。由此,可以使得便携式清洁装置3稳固可靠地支撑在污水箱4上,使得整机的结构更为紧凑、稳固。
进一步地,图1-图3及图40-图45,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中心线与污水箱4的中心线穿过地刷8。由此,使得整机的结构紧凑,且可以实现整机的重心邻近机体1的前侧,方便整机的运动和使用方便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清洁液箱5位于手柄2的下方。由此,可以使得整机的重心靠近机体1的下端,方便手持手柄2进行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手柄2在水平面的投影与便携式清洁装置3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交,也就是说,手柄2在水平面的投影与便携式清洁装置3 在水平面的投影具有重合的部分。由此,使得手柄2的一部分位于便携式清洁装置3所在一侧,减小整机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使得整机的结构更为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6及图9,手柄2与机体1可拆卸地相连,手柄2包括呈管状的手柄主体21和设在手柄主体21上的握持部22,手柄主体21 的下端与机体1可拆卸地相连,手柄主体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敞开。便携式清洁装置3处于单独使用模式时,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手柄2均从机体1分离,手柄主体21 的一端与进风口311a相连。在动力组件32的作用下,携带灰尘等脏物的气流从手柄主体21的另一端流入手柄主体21的空腔内,气流依次流经手柄主体21、进风口311a并进入尘筒组件31进行尘气分离。分离出来的灰尘等固体垃圾回收在尘筒组件31内,经尘筒组件31尘气分离后的相对干净气流可以通过动力组件32的外周壁上的出气孔321c 排出至外部环境。
由此,通过将手柄2与机体1的可拆卸相连且使得手柄主体21呈两端均敞开的管状,在便携式清洁装置3处于单独使用模式时,便携式清洁装置3可以与手柄2配合使用,增强了吸尘器100的使用灵活性,同时也扩大了可清洁的空间范围。例如,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手柄2配合使用,既可以清洁地面,也可以进行高空作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9,手柄2与机体1可拆卸地相连,机体1的上端形成有顶部敞开的安装腔1a,手柄2的下端设于安装腔1a内。由此,可以方便手柄2安装在机体1上且可以增大手柄2与机体1的接触面积。可选地,手柄2在安装腔1a内沿机体1的延伸方向可滑动。由此,通过将手柄2的下端设于机体1的安装腔1a内,方便手柄2的拆装且可以使得手柄2可靠地安装在机体1上,并且通过将手柄2沿机体1的延伸方向可滑动,使得手柄2具有升降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手柄2的位置高度,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
进一步地,手柄2可以通过锁止组件锁紧在机体1上,由此通过设置的锁止组件可以将手柄2锁紧在机体1上,当然通过操作锁止组件可以将手柄2从机体1上解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10,上述锁止组件可以包括:相互配合的锁止扣151和锁止槽2a、释放按钮152和锁止弹簧153,锁止扣151可水平移动地设在安装腔1a的内侧壁上(例如,锁止扣151可左右移动地设在安装腔1a的左侧壁上),锁止槽2a形成在手柄2的侧壁上(例如,锁止槽2a形成在手柄2的左侧壁上)。释放按钮152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机体1上(例如,释放按钮152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机体 1的顶端)。释放按钮152与锁止扣151配合以驱动锁止扣151与锁止槽2a脱离配合,手柄2从机体1解锁。锁止弹簧153的一端与机体1相连且另一端与锁止扣151相连,锁止弹簧153适于驱动锁止扣151与锁止槽2a配合,以使手柄2锁紧在机体1上。
由此,在将手柄2安装在机体1上时,将手柄2的下端插入至机体1的安装腔1a 内,在手柄2的下端插入至安装腔1a内的过程中,手柄2挤压锁止扣151缩回。在手柄2安装到位后,手柄2上的锁止槽2a与机体1上的锁止扣151相对,锁止扣151在锁止弹簧153的驱动下伸入至锁止槽2a内,从而可以将手柄2锁紧在机体1上。在需要将手柄2从机体1上拆下时,向下按压释放按钮152以驱动锁止扣151缩回,锁止扣151与锁止槽2a脱离配合,此时手柄2解锁,将手柄2向上提起以与机体1分离,同时松开释放按钮152,释放按钮152可以回复至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参照图10,释放按钮152具有第一驱动面1521,锁止扣151具有与第一驱动面1521配合的第二驱动面1511,在锁止扣151的伸出方向上(例如,在由左至右的方向上),第一驱动面1521和第二驱动面1511均朝向下倾斜延伸。由此,在向下按压释放按钮152时,释放按钮152向下移动并与锁止扣151紧密接触,通过第一驱动面 1521和第二驱动面1511的配合,使得释放按钮152对锁止扣151具有朝向远离锁止槽 2a的推动力(例如,释放按钮152对锁止扣151具有向左的推动力),从而在向下按压释放按钮152时,可以驱动锁止扣151朝向远离锁止槽2a的方向移动以与锁止槽2a脱离配合(例如,可以驱动锁止扣151向左移动以与锁止槽2a脱离配合),从而方便地实现手柄2的解锁,而在松开释放按钮152之后,释放按钮152可以通过设置的回复弹簧回复至初始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图7,手柄2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凸起23,安装腔1a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与定位凸起23配合的定位槽1b。由此,通过手柄2 上的定位凸起23和机体1上的定位槽1b的配合,可以方便地将手柄2定位在机体1上,同时配合上述的锁止组件,可以将手柄2定位并锁紧在机体1上。
例如,在图4-图7的示例中,手柄2的前侧壁上设有定位凸起23,安装腔1a的前侧壁上形成有与定位凸起23配合的定位槽1b,定位槽1b位于机体1的上端且向上贯穿机体1的顶部,且定位槽1b与安装腔1a连通,手柄2通过上述锁止组件锁紧在机体1 上。在安装手柄2时,手柄2的下端插入安装腔1a内,手柄2上的定位凸起23配合在机体1上的定位槽1b内,此时可以将手柄2进行定位。在手柄2定位之后,机体1上的锁止扣151在锁止弹簧153的驱动下伸入至锁止槽2a内,从而可以将手柄2锁紧在机体1上。在将手柄2从机体1上拆下时,向下按压释放按钮152以驱动锁止扣151缩回,锁止扣151与锁止槽2a脱离配合,此时手柄2解锁。将手柄2向上提起,直至手柄2上的定位凸起23与机体1上的定位槽1b脱离配合,手柄2可以与机体1分离,同时松开释放按钮152,释放按钮152可以回复至初始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图12、图18、图19及图29,机体1上形成有适于与便携式清洁装置3配合的配合面11,配合面11形成为向内凹的弧形面。由此,可以减小整机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使得整机的使用更为方便,可以使得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可靠地接触,且使得机体1的整体外观更为美观,同时由于弧形面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可以方便地实现便携式清洁装置3拆装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1,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分离时的拆卸方向(参照图11中的e1方向)与机体1的延伸方向平行或者呈锐角。例如,在吸尘器100处在不使用状态时,机体1的延伸方向是沿竖直方向,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 1分离时的拆卸方向可以是沿竖直方向;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分离时的拆卸方向也可以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为锐角,该夹角的角度可以在0-30°之间。由此,便携式清洁装置3可以大致沿着机体1的延伸方向快速从机体1分离(例如,可以向上或斜向上提起便携式清洁装置3以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分离,或者也可以向下或斜向下推动便携式清洁装置3以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分离),使得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分离操作更为容易方便。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11,便携式清洁装置3设在机体1的上部且位于污水箱4的上方时,可以向上提起便携式清洁装置3以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从机体1分离时。由此,方便了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拆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2-图16,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的连接点靠近机体1的顶端。由此,使得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的连接点可以避让开机体1上的其它部件,方便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之间的连接点的设置,同时也方便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拆装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便携式清洁装置3连接于机体1时,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顶面暴露于机体1外。由此,使得机体1的位于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上方的部分没有任何阻挡,在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从机体1上分离时,可以直接向上或斜向上提起便携式清洁装置3,以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图12、图18、图19及图29,机体1上形成有适于与便携式清洁装置3配合的配合面11,配合面11位于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后侧。由此,在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安装在机体1之后,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后侧被机体1的配合面11围住,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其它侧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这样使得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分离操作更为容易、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1及图17,尘筒组件31的底部具有进风口311a,进风口311a处连接有进风管312,污水箱4的顶部具有出风口4a,进风管312 的下端可拆卸地插入出风口4a内。由此,方便尘筒组件31和污水箱4的连接,且方便污水箱4与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分离,并且可以起到对便携式清洁装置3在水平方向上的限位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2-图16,吸尘器100包括用于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锁紧在机体1上的锁扣组件,当然通过操作该锁扣组件可以将便携式清洁装置 3从机体1上解锁。锁扣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锁扣部141和第二锁扣部3a、驱动按钮142和驱动弹簧143。第一锁扣部141可伸缩地设在机体1上,第二锁扣部3a设在便携式清洁装置3上,驱动按钮142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机体1上,驱动按钮142与第一锁扣部141配合以驱动第一锁扣部141缩回,以使第一锁扣部141和第二锁扣部3a脱离配合,从而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分离。驱动弹簧143的一端与机体1相连且另一端与第一锁扣部141相连,驱动弹簧143适于驱动第一锁扣部141伸出,以使第一锁扣部141和第二锁扣部3a配合,从而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锁紧在机体1上。
由此,在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安装在机体1上时,便携式清洁装置3挤压第一锁扣部141,使得第一锁扣部141缩回至机体1内,在便携式清洁装置3安装到位后,第一锁扣部141在驱动弹簧143的驱动下伸出并与第二锁扣部3a配合,从而可以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锁紧在机体1上。在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从机体1拆下时,按压驱动按钮142 使得驱动按钮142朝向第一锁扣部141移动(例如,按压驱动按钮142使得驱动按钮142 朝向下移动),驱动按钮142推动第一锁扣部141缩回至机体1内,第一锁扣部141与第二锁扣部3a脱离配合,便携式清洁装置3从机体1上解锁。此时,可以大致沿着机体1的延伸方向提起或推动便携式清洁装置3,以使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分离,同时释放驱动按钮142,驱动按钮142回复至初始位置。通过设置上述的锁扣组件,可以方便地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锁紧在机体1上,同时也方便了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解锁。
可选地,参照图13-图15,第二锁扣部3a可以是设在机体1上的凸起,在第一锁扣部141与第二锁扣部3a配合时,第一锁扣部141位于第二锁扣部3a的上方且抵接在第二锁扣部3a的上表面上。或者,参照图16,第二锁扣部3a也可以是形成在机体1上的凹槽,在第一锁扣部141与第二锁扣部3a配合时,第一锁扣部141伸入至第二锁扣部 3a内。
可选地,参照图15和图16,驱动按钮142具有第一配合斜面1421,第一锁扣部141具有与第一配合斜面1421配合的第二配合斜面1411,在第一锁扣部141的伸出方向上 (例如,在由后至前的方向上),第一配合斜面1421和第二配合斜面1411均朝向下倾斜延伸。由此,在按压驱动按钮142时,通过驱动按钮142的第一配合斜面1421和第一锁扣部141的第二配合斜面1411的配合,驱动按钮142对第一锁扣部141具有朝向远离第二锁扣部3a方向的驱动力(例如,驱动按钮142对第一锁扣部141具有向后的驱动力),可以方便地驱动第一锁扣部141与第二锁扣部3a脱离配合,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解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2-图14,吸尘器100还可以包括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卡槽1c和卡凸35,卡槽1c和卡凸35中的一个设在机体1上且另一个设在便携式清洁装置3上。例如,在卡槽1c设在机体1上时,卡凸 35设在便携式清洁装置3上;在卡槽1c设在便携式清洁装置3上时,卡凸35设在机体 1上。由此,通过卡槽1c和卡凸35的配合,可以方便地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定位在机体1上。
可选地,卡槽1c的横截面和卡凸35的横截面均为非圆形,卡槽1c的横截面和卡凸35的横截面相适配。由于卡槽1c的横截面和卡凸35的横截面均为非圆形,可以防止便携式清洁装置3沿其周向发生转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12-图14,卡槽1c形成在机体1上且卡槽1c的顶部敞开,卡凸 35形成在便携式清洁装置3上,卡槽1c的横截面和卡凸35的横截面均为T形。由此,在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安装在机体1上时,可以由上向下安装,便携式清洁装置3上的卡凸35通过卡槽1c的顶部的敞开口向下插入卡槽1c内。
在此过程中,第一锁扣部141在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挤压下缩回至机体1内,在便携式清洁装置3安装到位后,第一锁扣部141在驱动弹簧143的作用下伸出并与第二锁扣部3a配合,从而通过上述定位结构和锁扣组件的共同作用,可以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 定位并锁紧在机体1上。在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从机体1拆下时,按压驱动按钮142使得驱动按钮142朝向第一锁扣部141移动,驱动按钮142推动第一锁扣部141缩回至机体1内,第一锁扣部141与第二锁扣部3a脱离配合,便携式清洁装置3从机体1上解锁,向上提起便携式清洁装置3,同时释放驱动按钮142,驱动按钮142回复至初始位置。继续向上提起便携式清洁装置3,直至便携式清洁装置3上的卡凸35完全脱离机体 1上的卡槽1c,此时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的上述连接点可以包括上述的锁扣组件在机体1上的位置点;或者,便携式清洁装置3与机体1的上述连接点也可以包括上述的锁扣组件在机体1上的位置点和上述的定位结构在机体1上的位置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图16,手柄2可拆卸地设在机体1上,手柄2通过上述锁止组件锁紧在机体1上,便携式清洁装置3通过上述锁扣组件锁紧在机体1上,锁扣组件与便携式清洁装置3之间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锁止组件与手柄2 之间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其中,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均位于机体1的上部且彼此邻近设置。由此,通过将上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均位于机体1的上部,在解锁或锁紧便携式清洁装置3及手柄2时,无需用户弯腰操作,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并且,将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彼此邻近设置,方便用户在同一姿势状态下均可实现对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的操作,例如在操作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时,人体的上肢无需作较大幅度的移动,进一步地提高吸尘器100的操作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位于机体1的相对两侧(例如,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可以位于机体1的左右两侧)且均位于机体1的侧壁上。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机体1的侧壁上的位置空间,使得整机的结构布局合理,同时也方便用户操作。
可选地,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不超过机体1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尺寸。由此,进一步地方便用户的操作,用户无需较大距离移动上肢分别对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进行操作。
可选地,锁扣组件的水平中心线和锁止组件的水平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由此,使得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大致位于同一高度位置,使得用户可以更为方便地操作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7、图12和图13,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均位于机体1的顶端。由此,方便用户找到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且在操作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时无需弯腰操作,进一步地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机体1的上端形成有顶部敞开的安装腔1a,手柄2的下端设于安装腔1a内,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均位于机体1的顶端,且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位于安装腔1a的相对两侧(例如,锁扣组件和锁止组件位于安装腔1a的左右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8、图19和图29,机体1上形成有适于与污水箱4配合的配合部12,配合部12形成为向内凹的弧形面。由此,可以减小整机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使得整机的使用更为方便。例如,污水箱4可拆卸地设在机体1上,机体1上形成有上述配合部12时,由于弧形面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此时可以方便地实现污水箱4的拆装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8、图19和图29,污水箱4可拆卸地设在机体1上,机体1上形成有凹陷部1d,污水箱4的下端配合在凹陷部1d内。由此,通过机体1上的凹陷部1d,可以起到对污水箱4的支撑作用和定位作用,可以方便地将污水箱4可靠地安装在机体1上,同时可以降低整机的高度。
进一步地,参照图18、图19和图29,凹陷部1d的上端面形成为阶梯状,污水箱4 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安装缺口4b且安装缺口4b向下贯穿污水箱4的底面,安装缺口4b 的下端面形成为与凹陷部1d的上端面配合的阶梯状,凹陷部1d的上端面与安装缺口4b 的下端面抵接。由此,可以增大污水箱4与机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可以防止污水箱4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
例如,在图18、图19和图29的示例中,凹陷部1d的上端面形成为阶梯状,凹陷部1d的上端面包括邻近机体1的中心的第一端面11d、远离机体1中心的第二端面12d,第一端面11d和第二端面12d的延伸形状均为半圆弧形,第一端面11d高于第二端面12d 设置,第一端面11d和第二端面12d之间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台阶面13d。安装缺口4b的下端面形成为与凹陷部1d的上端面配合的阶梯状,安装缺口4b的下端面包括邻近机体1的中心的第三端面41b、远离机体1中心的第四端面42b,第三端面41b 和第四端面42b的延伸形状均为半圆弧形,第三端面41b高于第四端面42b设置,第三端面41b和第四端面42b之间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台阶面43b。在将污水箱4安装至机体1上时,污水箱4的下端容纳在凹陷部1d内,安装缺口4b的第三端面41b与凹陷部1d的第一端面11d抵接,安装缺口4b的第四端面42b与凹陷部1d的第二端面 12d抵接,从而起到对污水箱4的支撑作用;安装缺口4b的第二台阶面43b与凹陷部 1d的第一台阶面13d抵接,由此可以防止污水箱4转动。
可选地,参照图19、图20及图29,污水箱4的底部具有第一连通口4c,凹陷部1d 的底壁上形成有与第一连通口4c相对的第二连通口1e,凹陷部1d的底壁上形成有环形的连接凸起13且连接凸起13围绕第二连通口1e设置,连接凸起13配合在第一连通口 4c内,第二连通口1e与吸尘腔81a连通。由此,进入吸尘腔81a内的气流流经第二连通口1e及第一连通口4c并进入污水箱4内,通过在凹陷部1d的底壁上设置连接凸起 13并使得该连接凸起13配合在第一连通口4c内,方便了污水箱4与吸尘腔81a的连通,且方便了污水箱4的底部与机体1的配合连接,同时也方便了污水箱4的拆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图11、图19-图25,污水箱4可拆卸地连接在机体1上,方便污水箱4的清洗和维护,污水箱4通过锁紧组件锁定在机体1上。例如,在机体1上形成有上述凹陷部1d时,在安装污水箱4时,可以先将污水箱4的下端配合在机体1的凹陷部1d内,可以对污水箱4进行粗定位,然后再通过锁紧组件将污水箱4锁定在机体1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6、图12、图21-图24,污水箱4还设置把手48,把手48可活动地设置于污水箱4,锁紧组件响应于把手48的运动进行锁定和解锁污水箱4,把手48 处于锁定位置时,锁紧组件将污水箱4锁定在机体1上,把手48离开锁定位置而运动至解锁位置时,锁紧组件解锁释放污水箱4以与机体1分离。由此,需要将污水箱4安装锁紧在机体1上时,使得把手48运动至锁定位置,此时锁紧组件响应于把手48的该运动将污水箱4锁定在机体1上;需要将污水箱4从机体1上拆下时,使得把手48运动至解锁位置,此时锁紧组件响应于把手48的该运动将污水箱4从机体1上解锁,从而可以将污水箱4从机体1上分离,方便倾倒污水箱4内收集的污水、对污水箱4进行清洗等工作。通过把手48和锁紧组件的联动作用,在锁紧和解锁污水箱4时,只需使得把手48运动至相应位置即可。
可选地,上述把手48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可以是转动、移动、转动和移动的结合等。
可选地,上述把手48可以呈弓形、弧形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8、图12、图21-图24,把手48 可转动地连接在污水箱4的上部,把手48处在水平位置时收容于污水箱4且锁紧组件锁定污水箱4,把手48向上转动至预设角度(例如把手48向上转动90度)后把手48 压迫锁紧组件以解锁污水箱4。由此,通过将把手48可转动地设在污水箱4的上部,使得把手48的运动简单,通过转动把手48实现把手48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切换,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对污水箱4的锁定和解锁。并且,在把手48处在锁定位置时,把手48处于水平位置且收纳于污水箱4,由此在污水箱4安装且锁定在机体1上时,把手48处在收纳状态,使得整机的结构紧凑,外观整齐、美观。而在把手48向上转动至预设角度后,污水箱4解锁并可从机体1上分离,通过手提把手48可以方便地将污水箱4从机体1上取下。
可选地,参照图6、图8和图12,把手48设在污水箱4的顶端,把手48处在水平位置时收容于污水箱4的顶部且邻近污水箱4的外周沿。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污水箱4 顶部的空间来收纳把手48,使得整机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不会对其他部件造成干涉影响等。
例如,在图6、图8和图12的示例中,污水箱4的顶部形成有两个弧形的对接壁45,两个弧形的对接壁45位于污水箱4的外周沿且径向相对、间隔开设置,每个对接壁45 沿着污水箱4的周向延伸,两个对接壁45之间限定出两个收纳缺口45a。把手48为两个,两个把手48分别可转动地设在上述两个收纳缺口45a内,且每个把手48与污水箱 4的连接点位于对接壁45上。
需要将污水箱4安装在机体1上时,转动把手48至水平位置,此时把手48收纳在对应的收纳缺口45a内,此时把手48的上端面可以与对接壁45的上端面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此时两个把手48和两个对接壁45可以构成环形对接壁。同时,通过把手48 与锁紧组件的联动作用,锁紧组件将污水箱4锁定在机体1上,此时便携式清洁装置3 的底面可以抵接在上述环形对接壁上。需要将污水箱4从机体1上拆下时,向上转动把手48至预设位置(例如,可以将把手48转动至竖直位置),把手48离开上述收纳缺口45a,污水箱4解锁并可从机体1上分离,通过手提把手48可以方便地将污水箱4 从机体1上取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21-图24,上述锁紧组件可以包括:锁舌46、适于与锁舌46配合的锁槽1g和锁紧弹簧47。锁舌46可水平移动地设在污水箱 4上(例如,锁舌46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污水箱4上),锁槽1g形成在机体1上(例如,锁槽1g形成在机体1的前侧壁上)。锁舌46配合在锁槽1g内时,污水箱4处在锁定状态;锁舌46与锁槽1g脱离配合时,污水箱4处在解锁状态。锁紧弹簧47的一端与污水箱4相连且另一端与锁舌46相连,在把手48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把手48与锁舌 46配合以驱动锁舌46与锁槽1g脱离配合;在把手48转动至锁定位置时,把手48与锁舌46脱离配合且锁紧弹簧47驱动锁舌46与锁槽1g配合。由此,使得锁紧组件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例如,在将污水箱4从机体1上拆下时(参照图25中的e2方向为污水箱4的拆卸方向),将把手48转动至解锁位置,此时把手48与锁舌46配合以驱动锁舌46朝向远离锁槽1g的方向移动(例如,把手48与锁舌46配合以驱动锁舌46朝向前移动),从而使得锁舌46与锁槽1g脱离配合,此时污水箱4解锁,可以将污水箱4从机体1上分离。在将污水箱4安装在机体1上时,将把手48转动至锁定位置,此时锁紧弹簧47驱动锁舌46朝向锁槽1g移动(例如,锁紧弹簧47驱动锁舌46朝向后移动),从而使得锁舌46伸入至锁槽1g内,此时污水箱4锁定在机体1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21-图24,把手48上形成有解锁凸起481,解锁凸起481可以形成在把手48的邻近锁舌46的一端,锁舌46具有与解锁凸起481配合的配合斜面461,在锁舌46的伸出方向上(例如,在由前至后的方向上),配合斜面461朝向下倾斜延伸。由此,在把手48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把手48上的解锁凸起481抵接在锁舌46的配合斜面461上,此时把手48对于锁舌46具有朝向远离锁槽1g的方向的驱动力(例如,把手48对于锁舌46具有向前的驱动力),把手48驱动锁舌46朝向远离锁槽1g 的方向移动(例如,把手48驱动锁舌46朝向前移动),以使锁舌46与锁槽1g脱离配合,从而可以将污水箱4解锁。在把手48转动至锁定位置时,把手48上的解锁凸起481 与锁舌46上的配合斜面461脱离配合,把手48对锁舌46的驱动力消失,锁舌46在锁紧弹簧47的驱动下朝向锁槽1g运动(例如,锁舌46在锁紧弹簧47的驱动下朝向后运动),从而使得锁舌46伸入至锁槽1g内,实现对污水箱4的锁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6、图8和图12,锁紧组件包括两个且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例如,锁紧组件包括两个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把手48为两个且与两个锁紧组件分别一一对应,每个锁紧组件与对应的把手48联动,即每个锁紧组件响应于对应的把手48的运动。在锁定污水箱4时,同时将两个把手48运动至锁定位置;在解锁污水箱4时,同时将两个把手48运动至解锁位置。通过设置两个把手48和两个对应的锁紧组件,可以将污水箱4更加可靠地锁紧在机体1上,且通过两个把手48使得污水箱4的拆装过程更为容易、省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吸尘器100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可水平移动地设在污水箱4上,把手48可转动地连接在连接件上,通过连接件的水平移动使得把手48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例如,在需要将污水箱4安装锁定在机体1 上时,转动把手48至适合手提的位置,将污水箱4安装至机体1上,此时将连接件水平移动至第一位置,在连接件移动的同时,把手48随着连接件一起移动至锁定位置,锁紧组件响应于把手48的运动,实现对污水箱4的锁定,可以通过转动把手48将把手 48转动至收纳位置。在需要将污水箱4从机体1上拆下时,将连接件水平移动至第二位置,在连接件移动的同时,把手48随着连接件一起移动至解锁位置,锁紧组件响应于把手48的运动,实现对污水箱4的解锁,转动把手48至适合手提的位置,将污水箱4 从机体1上取下。由此,可以使得污水箱4的锁定和解锁的操作简单,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吸尘器100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污水箱4上,把手48可转动地连接在连接件上,通过连接件的上下移动配合把手48转动,使得把手48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例如,在需要将污水箱4 安装锁定在机体1上时,转动把手48至适合手提的位置,将污水箱4安装至机体1上,此时将连接件沿上下方向移动至第三位置,在连接件移动的同时,把手48随着连接件一起移动,在连接件移动至第三位置后,转动把手48使得把手48转动至锁定位置,锁紧组件响应于把手48的运动,实现对污水箱4的锁定。在需要将污水箱4从机体1上拆下时,通过转动把手48使得把手48离开锁定位置,将连接件沿上下方向移动至第四位置,在连接件移动的同时,把手48随着连接件一起移动,在连接件移动至第四位置之后,锁紧组件响应于把手48的运动,实现对污水箱4的解锁,此时可以将污水箱4 从机体1上取下。由此,可以使得污水箱4的锁定和解锁的操作过程更为多样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图25(图11中的e1方向为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拆卸方向,图25中的e2方向为污水箱4的拆卸方向),便携式清洁装置3和污水箱4均是可拆卸地设置在机体1上,且便携式清洁装置3可以设在污水箱4的正上方。在将污水箱4和便携式清洁装置3安装在机体1上时,可以先将污水箱4安装在机体1上,再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安装在机体1上并与污水箱4配合。在将污水箱4从机体1上拆下时,可以先将便携式清洁装置3从机体1上拆下,然后再将污水箱4从机体1上拆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5、图26及图30,机体1上形成有适于容纳清洁液箱5的安装槽1f,清洁液箱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安装槽1f内。由此,可以增大清洁液箱5与机体1的接触面积,方便将清洁液箱5可靠地安装在机体1上,并且可以减小整机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使得整机的移动较为灵活,使用更为方便。例如,可以是清洁液箱5的一部分位于安装槽1f内且另一部分位于机体1外;或者,可以是整个清洁液箱5均位于安装槽1f内,清洁液箱5的远离机体1的中心的表面可以与机体1 的相应的表面齐平。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参照图25、图26及图30,安装槽1f形成在机体1的后侧壁上且朝向后敞开,清洁液箱5设在机体1的后侧且位于安装槽1f内,清洁液箱5的后表面可以向后超出敞开口,或者清洁液箱5的后表面可以位于敞开口内,或者清洁液箱5的后表面可以与敞开口的边缘齐平。
可选地,参照图25-图27,清洁液箱5可拆卸地设在安装槽1f内,安装槽1f的顶壁(所述安装槽1f的顶壁是指安装槽1f的上侧壁)具有第一安装导向面11f,清洁液箱5 的上端面具有与第一安装导向面11f配合的第二安装导向面51,在由后向前的方向上,第一安装导向面11f和第二安装导向面51均朝向下倾斜延伸。由此,在将清洁液箱5 安装至安装槽1f内时,通过第一安装导向面11f和第二安装导向面51的共同配合所起到的导向作用,可以将清洁液箱5快速地安装到位,且可以达到省力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5-图27,清洁液箱5可拆卸地设在机体1上,吸尘器包括用于将清洁液箱5锁紧在机体1上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锁定扣161和锁定槽5b,锁定扣161和锁定槽5b中的一个设在机体1上且另一个设在清洁液箱5上。例如,在锁定扣161设在机体1上时,锁定槽5b设在清洁液箱5上;在锁定扣161设在清洁液箱5上时,锁定槽5b设在机体1上。锁定扣161配合在锁定槽5b内时,清洁液箱5处在锁紧状态,清洁液箱5锁紧在机体1上;锁定扣161与锁定槽5b脱离配合时,清洁液箱5处在解锁状态,清洁液箱5可从机体1上分离。
由此,需要将清洁液箱5从机体1上拆下时,使得锁定扣161与锁定槽5b脱离配合,从而可以将清洁液箱5解锁;需要将清洁液箱5安装在机体1上时,使得锁定扣161配合至锁定槽5b内,可以将清洁液箱5锁紧在机体1上。通过设置的锁定组件,可以方便地将清洁液箱5锁紧在机体1上,同时也方便清洁液箱5的拆装和清洗。
可选地,参照图27,锁定扣161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机体1上且锁定槽5b形成在清洁液箱5上,锁定组件还包括:解锁按钮162和锁定弹簧。解锁按钮162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机体1上,解锁按钮162适于与锁定扣161配合以驱动锁定扣161与锁定槽5b脱离配合,锁定弹簧的一端与机体1相连且另一端与锁定扣161相连,锁定弹簧适于驱动锁定扣161与锁定槽5b配合。由此,需要将清洁液箱5从机体1上拆下时,按压解锁按钮162使得解锁按钮162推动锁定扣161朝向远离锁定槽5b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锁定扣161与锁定槽5b脱离配合,从而可以将清洁液箱5解锁。需要将清洁液箱5安装在机体1上时,锁定扣161在锁定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朝向锁定槽5b移动,从而使得锁定扣161配合至锁定槽5b内,可以将清洁液箱5锁紧在机体1上,使得清洁液箱5 的锁紧及解锁操作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参照图27,解锁按钮162具有第一驱动斜面1621,锁定扣161具有与第一驱动斜面1621配合的第二驱动斜面1611,在锁定扣161的伸出方向上(例如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第一驱动斜面1621和第二驱动斜面1611均朝向前倾斜延伸。由此,在按压解锁按钮162时,通过解锁按钮162的第一驱动斜面1621和锁定扣161的第二驱动斜面1611的配合,解锁按钮162对锁定扣161具有朝向远离锁定槽5b方向的驱动力(例如,解锁按钮162对锁定扣161具有向上的驱动力),可以方便地驱动锁定扣161 朝向远离锁定槽5b的方向移动(例如,解锁按钮162驱动锁定扣161向上移动),从而可以使得锁定扣161与锁定槽5b脱离配合。
例如,在图25-图27的示例中,机体1的后侧壁上形成有安装槽1f,安装槽1f朝向后敞开,清洁液箱5适于容纳在该安装槽1f内,清洁液箱5通过上述锁定组件锁紧在机体1上。锁定组件包括上述的锁定扣161、锁定槽5b、解锁按钮162和锁定弹簧,锁定扣161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机体1上且位于安装槽1f的顶壁,锁定槽5b形成在清洁液箱5的上端面,解锁按钮162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机体1的后侧壁上且位于安装槽1f的上方。
在需要将清洁液箱5从机体1上拆下时,按压解锁按钮162使得解锁按钮162朝向前移动以推动锁定扣161向上移动,以使得锁定扣161与锁定槽5b脱离配合,从而可以将清洁液箱5解锁。在清洁液箱5拆下后,解锁按钮162复位(例如,解锁按钮162 可以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朝向后移动至初始位置)。在需要将清洁液箱5安装在机体1 上时,将清洁液箱5安装至安装槽1f内,清洁液箱5的上端面向上挤压锁定扣161使得锁定扣161向上移动以避让出安装空间。在清洁液箱5安装到位后,锁定扣161与锁定槽5b相对,且锁定扣161在锁定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朝向下移动以伸入至锁定槽5b 内,从而可以将清洁液箱5锁紧在机体1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4-图39,地刷8包括刷壳81、滚刷84和用于驱动滚刷84转动的驱动机构86,刷壳81内限定出吸尘腔81a,吸入口81b形成在刷壳81的底部。滚刷84可转动地设在吸尘腔81a内且滚刷84的一部分位于吸入口81b 处,滚刷84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喷头72设在刷壳81内且邻近滚刷84,喷头 72适于朝向滚刷84喷洒清洁液。由此,通过将吸入口81b形成在刷壳81的底部且使得可转动的滚刷84的一部分位于吸入口81b处,可以方便将待清洁表面上的灰尘等固体垃圾通过吸入口81b吸入吸尘腔81a内。同时,由于喷头72将清洁液喷洒至滚刷84上,滚刷84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待清洁表面接触,并通过其上的清洁液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护理,滚刷84上的清洁液对待清洁表面清洁、护理之后形成的污水流入吸尘腔81a 内,从而使得待清洁表面的清洁、护理更为方便,并且可以减少或避免清洁液残留在待清洁表面上,进一步地改善清洁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35,喷头72可以沿滚刷84的径向将清洁液喷淋至滚刷84上,通过滚刷84与待清洁表面的滚动摩擦接触,可以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和护理。由于喷头72设置成沿滚刷84的径向朝向滚刷84喷淋清洁液,可以进一步地减少残留在待清洁表面上的污水,提高清洁效果,并且可以使得喷头72喷出的清洁液基本都喷淋至滚刷84上且喷淋较为均匀。
可选地,参照图39,刷壳81的底部设有刮条811,刮条811的延伸方向与滚刷84 的轴向一致(例如,刮条811沿左右方向延伸),刮条811邻近吸入口81b设置且位于吸入口81b的后侧。由此,在吸尘器100工作时,在吸尘器100的行进过程中,通过刮条811与待清洁表面的抵接作用,可以将待清洁表面上的脏物刮至吸入口81b处,提高清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38和图39,吸尘腔81a内设有与污水腔连通的吸入管83,吸入管83位于滚刷84的后侧且吸入管83的吸口83a朝向滚刷84,吸口83a的上侧壁与滚刷84抵接,吸口83a的下侧壁与滚刷84间隔开。由此,气流可以经吸入口81b的位于吸口83a的下侧壁与滚刷84之间的间隙进入吸入管83内,同时通过滚刷84与吸口83a的上侧壁的抵接,滚刷84上的污水可以通过吸入管83的挤压作用,方便地落入吸入管83内。吸入管83内的灰尘等固体垃圾及落入吸入管83内的污水在气流的带动下,通过吸入管83的引导作用将携带灰尘等固体垃圾及污水的气流导入至污水箱4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35和图36,清洁液供应组件包括水泵71,水泵71可以设在刷壳81内,水泵71的进液端适于与清洁液箱5连通,水泵71的出液端适于与喷头72连通。由此,通过设置的水泵71的抽吸作用,可以使得清洁液箱5内的清洁液快速地流动至喷头72内,并通过喷头72将清洁液喷洒至滚刷84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35和图36,在滚刷84的轴向方向上,水泵71和驱动机构86分别位于三通阀73的两侧(例如,滚刷84沿左右方向延伸,水泵71和驱动机构86分别位于三通阀73的左右两侧)。由此,使得地刷8内的各个部件布局合理、结构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35,喷头72为多个且沿滚刷84的轴向间隔设置(例如,滚刷84沿左右方向延伸,喷头72为多个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由此,可以使得多个喷头72均匀地向滚刷84上喷洒清洁液,提高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35和图36,清洁液供应组件可以包括:三通阀73和分配管,三通阀73和分配管均设在刷壳81内,分配管沿滚刷84的轴向延伸(例如分配管和滚刷 84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三通阀73的第一阀口73a与水泵71的出液端相连,三通阀 73的第二阀口73b及第三阀口73c均与分配管相连,多个喷头72均与分配管相连。在水泵71的抽吸作用下,清洁液流入三通阀73的第一阀口73a并从三通阀73的第二阀口73b和第三阀口73c流出,第二阀口73b和第三阀口73c流出的清洁液流入分配管内,再较为均匀地分配至多个喷头72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多个喷头72向滚刷84喷洒清洁液的均匀性。
可选地,参照图35和图36,三通阀73可以设在滚刷84的后侧,且在滚刷84的轴向方向上,三通阀73位于滚刷84的中部。由此,可以使得三通阀73将清洁液均匀地供应到分配管内,通过分配管将清洁液再较为均匀地分配至多个喷头72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多个喷头72向滚刷84喷洒清洁液的均匀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3,吸尘器包括:照明灯88,照明灯88设在地刷8的前侧壁上。由此,使得照明灯88可以照向地刷8的前侧,实现有效地照明。
可选地,参照图34,照明灯88为多个且沿地刷8的轴向间隔设置(例如,多个照明灯88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由此,可以使得多个照明灯88均匀照明至地刷8的前侧,增大照明区域,更好地实现有效照明。
可选地,在滚刷84的轴向方向上,照明灯88邻近刷壳81的中部设置。由此,可以增大照明灯88的有效照明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4-图38,地刷8包括:刷壳81、滚刷组件、锁紧机构和驱动机构86。刷壳81内限定出吸尘腔81a,刷壳81上具有与吸尘腔81a连通的吸入口81b及安装口81c。在吸尘器工作时,待清洁表面上的灰尘等固体垃圾可以经吸入口81b吸入吸尘腔81a内。滚刷组件包括滚刷84和端盖85,端盖85设在滚刷 84的轴向一端(例如,端盖85设在滚刷84的右端),滚刷84可转动地设在吸尘腔81a 内,驱动机构86可以设在刷壳81内,驱动机构86用于驱动滚刷84转动。在滚刷84 转动时,滚刷84可以与待清洁表面摩擦接触,可以起到对待清洁表面的清洁和护理作用。
端盖85设在安装口81c内且与刷壳81可拆卸地相连,在拆装滚刷组件时滚刷84 适于穿过安装口81c。锁紧机构设置于端盖85与刷壳81之间,端盖85沿第一方向(例如第一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端盖85通过锁紧机构与刷壳81之间锁紧连接,端盖85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例如第二方向可以为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端盖85与刷壳81之间脱离锁定。由此,在安装滚刷组件时,可以将滚刷组件沿轴向(例如左右方向)穿过该安装口81c并伸入至刷壳81内,直至滚刷组件的端盖85位于安装口81c处,此时可以沿第一方向转动端盖85,在端盖85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端盖85通过锁紧机构与刷壳81之间锁紧连接。在将滚刷组件从刷壳81内取出时,可以沿第二方向转动端盖85,在端盖85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时,端盖 85与刷壳81之间脱离锁定,将滚刷组件沿轴向从安装口81c抽出。由此,可以使得滚刷84的拆装结构简单、更换操作更为方便。
通过在地刷8的刷壳81上设置安装口81c且在滚刷84的轴向一端设置适于与该安装口81c配合的端盖85,在更换滚刷84时,可以通过该安装口81c将滚刷84安装至刷壳81内或从刷壳81内取出,实现滚刷84的侧面安装和取出,并且通过设置的锁紧机构,在端盖85沿不同的方向旋转时,可以实现端盖85与刷壳81之间的锁紧连接或脱离锁定,使得滚刷84的更换操作更为方便。
可选地,滚刷84的旋转方向可以为第一方向。由此,使得滚刷84的旋转方向与端盖85的锁紧时的旋转方向一致,保证了在吸尘器100工作时,滚刷组件可以与刷壳81 更加地锁紧,防止滚刷组件在工作时松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35-图37,滚刷84具有驱动端841(例如滚刷84的左端)和非驱动端(例如滚刷84的右端),驱动端841通过花键8711与驱动机构86可拆卸配合,非驱动端与端盖85相连。由此,将滚刷84的驱动端841与驱动机构86之间通过花键8711连接,可以保证滚刷84与驱动机构86的可靠连接。
例如,在图35和图36的示例中,驱动机构86可以为电机,驱动机构86可以设在滚刷84的后侧,地刷8还包括:用于将驱动机构86的驱动力传动至滚刷84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可以设在滚刷84的轴向一侧(例如,传动机构可以设在滚刷84的左侧) 且邻近滚刷84的驱动端841。传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传动皮带、传动件871,第一皮带轮与驱动机构86相连,传动件871设在第二皮带轮上且相对第二皮带轮固定,传动件871与滚刷84的驱动端841通过花键8711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刷壳81内还可以设置用于容纳传动机构的容纳端盖872,由此可以防止灰尘等脏物进入传动机构内而影响地刷8的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37,锁紧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限位槽85a 和限位块82,端盖85与刷壳81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槽85a且另一个上设有与限位槽85a配合的限位块82。例如,在端盖85上设置限位槽85a时,刷壳81上设置限位块82;在端盖85上设置限位块82时,刷壳81上设置限位槽85a。由此,通过限位槽85a和限位块82的配合,可以将端盖85锁紧在刷壳81上;在限位块82与限位槽85a脱离配合时,端盖85与刷壳81之间脱离锁定。其中,限位槽85a的周向一端敞开,在端盖85 沿第一方向旋转时,限位块82从限位槽85a的敞开端旋入至限位槽85a内,通过沿第一方向旋转端盖85,可以方便地实现限位块82与限位槽85a的配合。在端盖85沿第二方向旋转时,限位块82从限位槽85a的敞开端旋出,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限位块82与限位槽85a之间脱离配合。
可选地,参照图37,限位槽85a设在端盖85上,限位块82设在安装口81c的内周壁上。由此,通过旋转端盖85,可以方便地实现安装口81c内的限位块82与端盖85 上的限位槽85a配合或脱离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37,在安装口81c的周向方向上,限位槽85a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限位槽85a的第一端敞开且限位槽85a的第二端封闭。由此,在将滚刷组件安装在刷壳81内时,沿第一方向旋转端盖85,限位块82从限位槽 85a的第一端旋入限位槽85a内,并且由于限位槽85a的第二端封闭,可以对端盖85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定,使得限位块82旋入至限位槽85a内至与限位槽85a的第二端止抵时,端盖85无法继续旋转,此时表明端盖85已经旋转到位,滚刷组件锁紧在刷壳81 上。
可选地,参照图37,在端盖85的径向方向上,限位槽85a的远离端盖85的中心的一端敞开。由此,使得限位块82和限位槽85a的配合和脱离配合的过程更易操作。
进一步地,参照图37,限位块82上形成有定位缺口82a,限位槽85a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与定位缺口82a配合的定位凸块851。由此,在限位块82旋入限位槽85a内之后,通过限位槽85a内的定位凸块851和限位块82上的定位缺口82a的配合,可以进一步地保证滚刷组件与刷壳81之间可靠连接和锁紧。
可选地,参照图37,限位槽85a为多个(例如三个)且沿端盖85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限位槽85a可以沿端盖85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每个限位槽85a的敞开端均位于限位槽85a的周向方向上的同一端;限位块82为多个(例如三个)且沿安装口81c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限位块82可以沿安装口81c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限位块82的数量与限位槽85a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由此,在安装滚刷组件时,沿第一方向旋转端盖85时,多个限位块82同时旋入对应的限位槽85a内;在需要取出滚刷组件时,沿第二方向旋转端盖85,多个限位块82同时从对应的限位槽85a内旋出。通过设置的多个限位块82和多个限位槽85a的配合,可以进一步地使得滚刷组件可靠地锁紧在刷壳81 上,且可以保证滚刷84在周向方向上受力较为均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滚刷84包括滚刷主体和设在滚刷主体上的刷毛,刷毛包括硬刷毛和绒毛。由此,通过设置的硬刷毛和绒毛的共同作用,可以提高清洁效果。可选地,刷毛可以一体地固定于粘接体上,粘接体可粘贴于滚刷主体(例如粘接体可以为带有粘胶层的绒布,粘接体可以包覆在滚刷主体的外周面上)。可选地,刷毛也可以直接固定于滚刷主体。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100的清洁供应组件的流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图26、图28、图30-图33和图35(图 31中的箭头方向为清洁液的流动方向),清洁液供应组件包括:用于储存清洁液的清洁液箱5、用于承接清洁液箱5的托盘6和用于向地刷8或待清洁表面喷洒清洁液的喷淋组件。清洁液箱5设在机体1上,托盘6设在机体1上且位于清洁液箱5的底部,托盘 6内限定出相互连通的容纳槽62a和液流通道63b,清洁液箱5的内腔与容纳槽62a连通,喷淋组件与液流通道63b连通。由此,在清洁液箱5安装在机体1上且与托盘6相连时,清洁液箱5内清洁液可以流入托盘6的容纳槽62a内,并经容纳槽62a上的液流通道63b流出容纳槽62a,而后流入喷淋组件内,喷淋组件将清洁液向地刷8或待清洁表面喷洒清洁液,实现对待清洁表面的清洁和护理。由此,使得清洁液供应组件结构简单,清洁液的流道也较为简单,方便维护。通过在机体1上设置托盘6以承接清洁液箱 5,在平时维护时,可以减少清洁液的流道在机体1上的分布,使得整机的维护更为方便。
可选地,托盘6可拆卸地设在机体1上,清洁液箱5与托盘6可拆卸地相连。由此,方便了清洁液供应组件的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28、图30、图32和图33,清洁液箱5 的底部具有与清洁液箱5的内腔连通的通水孔5a,通水孔5a处设有用于封闭通水孔5a 的阀体53,容纳槽62a的底壁上设有顶出件64,在清洁液箱5安装在托盘6上时,顶出件64向上推动阀体53的至少一部分以打开通水孔5a。由此,通过在将清洁液箱5 的通水孔5a处设置上述阀体53,方便将清洁液箱5安装在托盘6上,在将清洁液箱5 安装至托盘6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清洁液箱5内的清洁液的泄露。而在将清洁液箱5安装至托盘6上后,通过顶出件64向上推动阀体53的至少一部分以打开通水孔5a,方便清洁液箱5与容纳槽62a的连通,此时清洁液箱5内的清洁液可以通过通水孔5a流入托盘6的容纳槽62a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28、图30、图32和图33,清洁液箱5 的底部形成有环形凸起52且环形凸起52围绕通水孔5a的周沿设置,环形凸起52容纳在容纳槽62a内,阀体53包括阀芯531和连接部532,连接部532呈环形且连接部532 上形成有与环形凸起52配合的环形凹槽532a。阀芯531可上下移动地设在连接部532 上,连接部532上形成有穿孔532b,该穿孔532b与容纳槽62a连通,阀芯531可上下移动地穿过该穿孔532b,阀芯531适于封闭通水孔5a。在清洁液箱5安装在托盘6上时,顶出件64向上推动阀芯531以打开通水孔5a,此时通水孔5a与连接部532内的穿孔532b连通。清洁液箱5内的清洁液通过通水孔5a流入该穿孔532b内,流经穿孔532b 后流入容纳槽62a内。由此,通过在清洁液箱5的底部设置环形凸起52,通过将该环形凸起52配合在阀体53上的环形凹槽532a内,可以提高清洁液箱5与托盘6连接的密封性,且方便清洁液箱5与容纳槽62a的连通。
可选地,参照图28,环形凸起52的下端面与环形凹槽532a的底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54,第一密封件54可以为环形且沿环形凹槽532a的周向延伸。由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清洁液箱5与托盘6连接的密封性。
可选地,参照图28,环形凸起52的外周面与容纳槽62a的内周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55,第二密封件55可以为环形且沿容纳槽62a的周向延伸。由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清洁液箱5与托盘6连接的密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31-图33,液流通道63b形成在容纳槽62a的侧壁上,喷淋组件设在地刷8内,喷淋组件通过连通管66与液流通道63b连通,连通管66可以穿过机体1并伸入至地刷8内与喷淋组件相连,流入容纳槽62a内的清洁液通过液流通道63b、连通管66流入喷淋组件。由此,通过将液流通道63b形成在容纳槽62a的侧壁上,方便了液流通道63b的形成,同时也方便了连通管66与液流通道 63b的连接。而且,通过连通管66连通喷淋组件和液流通道63b,可以将清洁液的流道与机体1隔开,以避免对机体1上的其他部件造成影响(例如,可以避免对安装在机体 1上的电池模组造成影响),同时方便了清洁液的流道在机体1内的布局。另外,通过将喷淋组件设置在地刷8内,方便喷淋组件向地刷8或待清洁表面喷洒清洁液,同时也使得整机的结构紧凑。
例如,在图30-图33的示例中,机体1的下端形成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的上侧及后侧均敞开,托盘6大致为方形结构,托盘6容纳在该安装凹槽内。上述安装凹槽的前侧壁形成为弧形面,托盘的后端形成为与安装凹槽的前侧壁的形状相适配的弧形结构,由此可以增大托盘6与机体1的接触面积。托盘6包括托盘支架61和设在托盘支架61 内的容纳筒62,托盘支架61大致为方形结构,容纳筒62内限定出上述容纳槽62a,容纳筒62的横截面为圆形,容纳槽62a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托盘支架61的后侧完全敞开,托盘支架61上设有连接柱65,连接柱65朝向托盘支架61的后侧延伸,该连接柱65内形成有螺钉孔65a。在将托盘6安装至上述安装凹槽内后,可以通过螺钉穿入连接柱65内的螺钉孔65a,实现将托盘6固定在机体1上。容纳槽62a的侧壁上形成有溢流孔62b,该溢流孔62b邻近容纳槽62a的底壁设置,溢流孔62b处连接有溢流管道63,溢流管道63内限定出上述液流通道63b,溢流管道63 位于托盘支架61和容纳筒62共同限定的空间内。溢流孔62b可以形成在容纳槽62a的前侧壁上,溢流管道63呈L形延伸且溢流管道63的中心轴线位于水平面内,溢流管道 63的一端与溢流孔62b相连且另一端延伸至托盘支架61的左端。托盘支架61的后侧壁与溢流管道63对应的部分形成有敞开口61a,连通管66穿过该敞开口61a与溢流管道 63的上述另一端相连。
可选地,上述连通管66可以为软管。由此,使得连通管66可以根据机体1及地刷 8的结构产生适应性的变形,使得清洁液的流道在机体1及地刷8内的分布更为灵活、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36,地刷8包括刷壳81和滚刷84,刷壳81内限定出吸尘腔81a,滚刷84可转动地设在刷壳81内,喷淋组件包括水泵71和喷头72,水泵71的进液端与液流通道63b连通,水泵71的出液端与喷头72连通,喷头72朝向滚刷84或待清洁表面喷洒清洁液。吸尘器100工作时,滚刷84滚动且水泵 71运转,水泵71将流入容纳槽62a内的清洁液抽吸至喷头72内,通过喷头72向滚刷84或待清洁表面喷洒清洁液。在喷头72朝向滚刷84喷洒清洁液时,滚刷84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地面摩擦接触,从而可以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和护理,且可以显著减少待清洁表面残留的污水;在喷头72朝向待清洁表面喷洒清洁液时,滚刷84转动的过程中与地面摩擦接触,从而可以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和护理。
可选地,参照图36,喷头72可以为多个且多个喷头72沿滚刷84的轴向间隔设置。由此,可以使得多个喷头72均匀地向滚刷84上喷洒清洁液,提高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36,喷淋组件包括:三通阀73和分配管,分配管沿滚刷84的轴向延伸,三通阀73的第一阀口73a与水泵71的出液端相连,三通阀73的第二阀口73b 及第三阀口73c均与分配管相连,多个喷头72均与分配管相连。在水泵71的抽吸作用下,清洁液流入三通阀73的第一阀口73a并从三通阀73的第二阀口73b和第三阀口73c 流出,从第二阀口73b和第三阀口73c流出的清洁液流入分配管内,再通过分配管较为均匀地分配至多个喷头72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多个喷头72向滚刷84喷洒清洁液的均匀性。
参照图45-图50,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100可以通过电池模组供电,由此使得吸尘器100的工作范围不受限,也避免了传统的交流电源驱动方式易出现电源线卡滞或电源线插头脱落的问题。
可选地,电池模组可以为一个,该电池模组可以为整机供电。
可选地,参照图45-图50,电池模组可以也为多个,多个电池模组分别向机体1上的不同部件进行供电。例如,多个电池模组可以向地刷8、便携式清洁装置3等部件供电。每个向对应的部件供电的电池模组可以邻近该部件设置,由此方便吸尘器100的维护。通过设置电池模组用于直接向吸尘器100供电,使得吸尘器的工作范围不受限,也避免了传统的交流电源驱动方式易出现电源线卡滞或电源线插头脱落的问题,而且通过设置多个电池模组分别向机体1上的不同部件进行供电,方便吸尘器100的维护。
可选地,每个电池模组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在机体1上,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在机体1上。在对每个电池模组进行充电时,可以将每个电池模组可以从机体1上取下充电,每个电池模组也可以置于机体1上充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5-图50,电池模组为多个,多个电池模组包括第一电池模组36和第二电池模组19,第一电池模组36设在便携式清洁装置3上,第一电池模组36用于对动力组件32进行供电。由此,可以使得便携式清洁装置3从机体1上分离单独使用,增强吸尘器100使用的灵活性。第二电池模组19设在机体1上,第二电池模组19用于对地刷8进行供电,第二电池模组19可以邻近地刷8设置,方便第二电池模组19与地刷8之间的电连接。例如,第二电池模组19可以对地刷8内的用于驱动滚刷84转动的驱动机构86(例如电机)、水泵71等进行供电。并且,吸尘器 100上的不同部件采用不同的电池模组进行供电,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同时可以方便地实现便携式清洁装置3的单独使用模式和组合使用模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5-图48,动力组件32包括动力机构和罩设在动力机构外侧的壳体321,壳体321的上端限定出适于安装第一电池模组36的第一电池安装腔321a。由此,方便第一电池模组36的安装,且同时方便第一电池模组36 与动力机构的电连接以对动力机构进行供电。可选地,动力机构可以为电机。
可选地,参照图46,壳体321包括彼此可拆卸相连的第一子壳体3211和第二子壳体3212。由此,方便第一电池模组36的拆装和动力机构的维护。例如,在对第一电池模组36进行充电或更换时,可以将第一子壳体3211和第二子壳体3212彼此分离,从而可以将第一电池模组36取出。
可选地,参照图47和图48,第一电池安装腔321a的一侧敞开,壳体321包括本体3213和第一盖板3214,第一盖板3214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电池安装腔321a的敞开侧。由此,方便第一电池模组36的拆装和动力机构的维护。例如,在对第一电池模组36进行充电或更换时,可以将第一盖板3214打开,从而可以将第一电池模组36取出。
进一步地,参照图47-图49,第一盖板3214与本体3213可转动地相连,通过第一盖板3214的转动,可以方便地实现第一盖板3214打开和关闭第一电池安装腔321a的敞开侧。第一盖板3214上设有第一卡勾32141,本体3213上设有适于与第一卡勾32141 配合的第二卡勾32131。由此,在第一盖板3214转动至关闭第一电池安装腔321a的敞开侧时,第一盖板3214上的第一卡勾32141与本体3213上的第二卡勾32131配合,从而可以将第一盖板3214锁紧在关闭位置。第一盖板3214上的第一卡勾32141与本体 3213上的第二卡勾32131脱离配合时,第一盖板3214可以继续转动至打开位置,打开第一电池安装腔321a的敞开侧,可以将第一电池模组36从第一电池安装腔321a内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参照图47-图49,第二卡勾32131可转动地设在本体3213上,第二卡勾32131的旋转轴线与第一盖板3214的旋转轴线平行,第二卡勾32131与本体3213之间连接有弹性件32132,弹性件32132适于驱动第二卡勾32131与第一卡勾32141配合。由此,在第一盖板3214转动至关闭第一电池安装腔321a的敞开侧时,本体3213上的第二卡勾32131在弹性件32132的驱动下与第一盖板3214上的第一卡勾32141配合,从而可以将第一盖板3214锁紧在关闭位置。在需要打开第一盖板 3214时,按压第二卡勾32131的远离第一卡勾32141的一端,第二卡勾32131转动以使第二卡勾32131与第一卡勾32141脱离配合,从而第一盖板3214可以继续转动至打开位置,打开第一电池安装腔321a的敞开侧,可以将第一电池模组36从第一电池安装腔 321a内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46,第一电池安装腔321a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散热孔321b,散热孔321b连通第一电池安装腔321a和外界环境。由此,通过设置的多个散热孔321b,可以将第一电池模组36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至外部环境中,延长第一电池模组36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5和图50,机体1内限定出适于安装第二电池模组19的第二电池安装腔1t,第二电池安装腔1t邻近地刷8设置。由此,可以缩短第二电池模组19与地刷8之间的供电线路的长度,简化供电线路,方便维护。另外,还可以使得整机的重心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45和图50,第二电池安装腔1t形成在机体1的下端且位于托盘6的下方,第二电池安装腔1t位于地刷8的上方且邻近地刷8 设置。由此,可以使得整机的重心降低,减少用户的负重感,同时可以使得第二电池模组19与待清洁表面之间具有合适的距离,以防止第二电池模组19与待清洁表面发生碰撞。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池安装腔1t是独立的腔体且与清洁液供应组件的清洁液流道相隔开,防止清洁液渗入至第二电池安装腔1t内。
可选地,参照图45和图50,第二电池安装腔1t的一侧敞开,第二电池安装腔1t的敞开侧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二电池安装腔1t的敞开侧的第二盖板17。由此,方便第二电池模组19的拆装。例如,在对第二电池模组19进行充电或更换时,可以将第二盖板17打开,从而可以将第二电池模组19取出。
可选地,参照图50,吸尘器100包括:安装支架18,第二电池模组19安装在安装支架18上,安装支架18设在第二电池安装腔1t内。由此,通过设置的安装支架18,方便将第二电池模组19安装在第二电池安装腔1t内,并且利于第二电池模组19的散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刷,所述地刷内限定出吸尘腔,所述地刷具有与所述吸尘腔连通的吸入口;
污水回收组件,所述污水回收组件包括与所述吸尘腔连通的污水箱,所述污水箱设在所述地刷的上方且用于回收污水,所述污水箱的顶部具有出风口;
便携式清洁装置,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位于所述污水箱的上方,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包括用于尘气分离的尘筒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尘筒组件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进风口,
在所述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气流由所述吸入口进入所述吸尘腔后持续向上流经所述污水箱和所述尘筒组件,气流由所述污水箱进入所述尘筒组件的流动路径沿所述污水箱的中心线或所述尘筒组件的中心线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进风管,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与所述进风管相连且导通,所述导风管与所述进风管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尘筒组件和所述污水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污水箱内,所述导风管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管段、第二导管段和第三导管段,所述第三导管段与所述进风管相连且同心设置,所述第二导管段与所述第三导管段互成角度,所述第一导管段与所述第三导管段平行且偏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内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下端与所述吸尘腔连通,所述进气管道的上端与所述污水箱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一导管段位于所述第三导管段的中心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导管段的侧壁上具有进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进气孔之间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与所述进气管道、所述第一导管段在水平方向上均间隔开,所述挡流板的下端与所述污水箱的底壁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包括刷壳和滚刷,所述刷壳内限定出吸尘腔,所述吸入口形成在所述刷壳的底部,所述滚刷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吸尘腔内且所述滚刷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吸入口处,所述吸尘腔内设有与所述污水箱的内腔连通的吸入管,所述吸入管位于所述滚刷的后侧且所述吸入管的吸口朝向所述滚刷和所述吸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口的上侧壁与所述滚刷抵接,所述吸口的下侧壁与所述滚刷间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管在由前向后的方向上朝向上倾斜延伸。
9.一种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刷,所述地刷内限定出吸尘腔,所述地刷具有与所述吸尘腔连通的吸入口;
污水回收组件,所述污水回收组件包括与所述吸尘腔连通的污水箱,所述污水箱设在所述地刷的上方且用于回收污水,所述污水箱的侧壁上具有出风口;
便携式清洁装置,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位于所述污水箱的上方,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包括用于尘气分离的尘筒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尘筒组件的侧壁上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通过进风管相连且所述进风管位于所述尘筒组件和所述污水箱的外侧,
在所述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气流由所述吸入口进入所述吸尘腔后持续向上流经所述污水箱和所述尘筒组件,气流由所述污水箱进入所述尘筒组件的流动路径偏离所述污水箱的中心线和所述尘筒组件的中心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的机体内设置有呈L型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具有朝向所述污水箱的第一敞开端和朝向上的第二敞开端,所述第一敞开端与所述出风口相对且连通,所述第二敞开端与所述进风管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筒组件包括尘筒和设在所述尘筒内的旋风分离器,所述进风口形成在所述尘筒的侧壁上,所述尘筒内设有挡片且所述挡片与所述进风口间隔开,所述挡片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内设有导风管道,所述导风管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道段和第二管道段,所述第一管道段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管道段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管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段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相对接。
13.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立式的机体;
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的风道结构,所述机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地刷上,所述污水箱设在所述机体上,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机体,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与所述污水箱位于所述机体的同一侧;
清洁液供应组件,所述清洁液供应组件包括清洁液箱和喷头,所述清洁液箱设在所述机体上且与所述喷头相连通,所述喷头适于向所述地刷或待清洁表面喷洒液体;
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处于组合使用模式时,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与所述机体相连接,在所述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气流由所述吸入口依次流经所述吸尘腔、所述污水箱和所述尘筒组件;
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处于单独使用模式时,所述便携式清洁装置与所述机体分离并单独使用,在所述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气流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尘筒组件进行尘气分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20670.3U CN209463919U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及吸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20670.3U CN209463919U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及吸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63919U true CN209463919U (zh) | 2019-10-08 |
Family
ID=68086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20670.3U Active CN209463919U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及吸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63919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15575A (zh) * | 2020-04-30 | 2021-03-19 |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清洁机器人 |
CN112773250A (zh) * | 2020-09-30 | 2021-05-11 | 深圳市启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清洁设备的污水箱结构及清洁设备 |
WO2021138159A1 (en) * | 2020-01-03 | 2021-07-08 | Techtronic Cordless Gp | Vacuum cleaner assembly |
CN113317734A (zh) * | 2021-07-07 | 2021-08-31 | 无锡同方聚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及其清洁设备 |
CN113509112A (zh) * | 2020-06-28 | 2021-10-19 | 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吸尘器清洗机速干结构 |
CN113749552A (zh) * | 2021-08-26 | 2021-12-07 | 焦莉 | 一种防止产生污垢的清洁设备 |
CN114246522A (zh) * | 2021-12-30 | 2022-03-29 |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吸污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WO2023124369A1 (zh) * | 2021-12-30 | 2023-07-06 |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清洁设备的自清洁控制方法、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
-
2018
- 2018-09-30 CN CN201821620670.3U patent/CN2094639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38159A1 (en) * | 2020-01-03 | 2021-07-08 | Techtronic Cordless Gp | Vacuum cleaner assembly |
CN112515575A (zh) * | 2020-04-30 | 2021-03-19 |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清洁机器人 |
CN113509112A (zh) * | 2020-06-28 | 2021-10-19 | 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吸尘器清洗机速干结构 |
CN112773250A (zh) * | 2020-09-30 | 2021-05-11 | 深圳市启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清洁设备的污水箱结构及清洁设备 |
CN113317734A (zh) * | 2021-07-07 | 2021-08-31 | 无锡同方聚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及其清洁设备 |
CN113749552A (zh) * | 2021-08-26 | 2021-12-07 | 焦莉 | 一种防止产生污垢的清洁设备 |
CN114246522A (zh) * | 2021-12-30 | 2022-03-29 |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吸污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
WO2023124369A1 (zh) * | 2021-12-30 | 2023-07-06 |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清洁设备的自清洁控制方法、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463919U (zh) | 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及吸尘器 | |
CN209059041U (zh) |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及吸尘器 | |
CN108903783A (zh) | 干湿两用吸尘器 | |
CN109199225A (zh) | 吸尘器 | |
CN109199220A (zh) | 干湿两用吸尘器 | |
CN209463914U (zh) | 干湿两用吸尘器 | |
CN108903784A (zh) | 干湿两用吸尘器 | |
CN109077662A (zh) | 干湿两用吸尘器 | |
RU2530795C2 (ru) | Чистя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209107193U (zh) | 用于干湿两用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及干湿两用吸尘器 | |
CN209107174U (zh) | 用于干湿两用吸尘器的清洁液供应组件及干湿两用吸尘器 | |
JP6214606B2 (ja) | 自律型真空掃除機 | |
JP5758437B2 (ja) | 自律型真空掃除機 | |
CN106618375B (zh) | 手持吸尘器 | |
CN108478097A (zh) | 吸尘器 | |
KR102656583B1 (ko) | 로봇 청소기 | |
CN100512739C (zh) | 表面清洁设备 | |
CN108402989A (zh) | 地刷头、清洁附件及其吸尘器 | |
CN108378777A (zh) | 回收桶及其吸尘器 | |
KR20150031304A (ko) | 자동 직립 청소 기구 | |
CN100413446C (zh) | 复合型吸尘器 | |
US20230240488A1 (en) |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 |
KR20060008365A (ko) | 진공청소기의 집진어셈블리 | |
KR20150031303A (ko) | 자동 직립 청소 기구 | |
EP3964115A1 (en) | Dust deposition base and cleaning apparatus assembly having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