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62174U - 电机轴 - Google Patents

电机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62174U
CN209462174U CN201920407340.4U CN201920407340U CN209462174U CN 209462174 U CN209462174 U CN 209462174U CN 201920407340 U CN201920407340 U CN 201920407340U CN 209462174 U CN209462174 U CN 209462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leeve
shaft
sleeve
end bearing
later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073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an Yali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an Yali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an Yali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an Yali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073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62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62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621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机轴,包括转轴、密封圈、轴套、套筒和减震机构,所述转轴的外部套装有轴套,轴套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前端轴承,所述前端轴承的一侧设有密封圈,所述轴套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安装有三组减震机构,且相邻减震机构之间的夹角皆为一百二十度,所述减震机构一侧的轴套内部安装有后端轴承,后端轴承的内侧壁与转轴的外侧壁相互接触,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上镶嵌有六组永磁体,且相邻永磁体之间的夹角皆为六十度,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套筒,套筒的一端与轴套的一端相互卡接。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电机轴的装配效率,延长了电机轴的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电机轴的实用性能。

Description

电机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电机轴。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其主要结构包括定子、转子以及其它附件,其中,电机轴作为转子机构中最主要的部件,其实际性能对于电机的整体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
而现有的电机轴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一般的的电机轴自身缺乏有效的定位、安装结构,在进行其自身的组装与整体的定装时效率均不理想;
2、现有的电机轴自身的密封性能不足,且缺乏有效的内部减震、耐磨结构,导致电机轴的使用寿命往往较短;
3、一般的电机轴及其配套的线圈或磁体相对分散,且缺乏有效的散热、消音功能,其实用性能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机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装置的装配效率较低、使用寿命较短、实用性能不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机轴,包括转轴、密封圈、轴套、套筒和减震机构,所述转轴的外部套装有轴套,轴套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前端轴承,且前端轴承的内侧壁与转轴的外侧壁相互接触,所述前端轴承的一侧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的一侧与轴套的一端相互卡接,所述轴套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安装有三组减震机构,且相邻减震机构之间的夹角皆为一百二十度,所述减震机构一侧的轴套内部安装有后端轴承,且后端轴承的内侧壁与转轴的外侧壁相互接触,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上镶嵌有六组永磁体,且相邻永磁体之间的夹角皆为六十度,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套筒,且套筒的一端与轴套的一端相互卡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一端套装有前端盖,且前端盖与密封圈相互嵌套,同时转轴的另一端套装有后端盖,且后端盖与套筒相互嵌套。
优选的,所述转轴两端的中心位置处皆设有螺纹通槽,同时转轴靠近前端盖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消音沉槽。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内部、套筒的一端皆设有八组定位螺孔,且相邻定位螺孔之间的夹角皆为四十五度,同时定位螺孔的内部皆安装有紧定螺栓,紧定螺栓的一端皆穿过定位螺孔并延伸至轴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上设有六组散热凹槽,且相邻散热凹槽之间的夹角皆为六十度。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固定块、空腔、限位弹簧以及L型推块,所述固定块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固定有L型推块,且L型推块的一端延伸至空腔的外部并与后端轴承的一侧相互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机轴不仅提高了电机轴的装配效率,延长了电机轴是使用寿命,而且提高了电机轴的实用性能;
1、通过在转轴的两端分别套装前端盖、后端盖,转轴的两端设螺纹通槽,并通过在密封圈的内部、套筒的一端设定位螺孔,定位螺孔的内部安装紧定螺栓,实现了电机轴便于定位、安装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电机轴的装配效率;
2、通过在转轴的外部套装轴套,轴套内部的两侧分别设前端轴承、密封圈、减震机构、后端轴承,并通过在减震机构的内部设固定块、空腔、限位弹簧以及L型推块,实现了电机轴密封、减震、耐磨的功能,从而延长了电机轴的使用寿命;
3、通过在轴套的外侧壁上设永磁体、散热凹槽,转轴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消音沉槽,实现了电机轴内部集成、高效散热、消音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电机轴的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轴;2、消音沉槽;3、前端盖;4、密封圈;5、轴套;6、永磁体;7、套筒;8、减震机构;801、固定块;802、空腔;803、L型推块;804、限位弹簧;9、紧定螺栓;10、后端盖;11、螺纹通槽;12、后端轴承;13、前端轴承;14、散热凹槽;15、定位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电机轴,包括转轴1、密封圈4、轴套5、套筒7和减震机构8,转轴1两端的中心位置处皆设有螺纹通槽11,同时转轴1靠近前端盖3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消音沉槽2,前者便于安装、后者用于自动消音,转轴1的外部套装有轴套5,轴套5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前端轴承13,且前端轴承13的内侧壁与转轴1的外侧壁相互接触,前端轴承13的一侧设有密封圈4,且密封圈4与的一侧与轴套5的一端相互卡接,轴套5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安装有三组减震机构8,且相邻减震机构8之间的夹角皆为一百二十度,减震机构8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固定块801、空腔802、限位弹簧804以及L型推块803,固定块80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空腔802,空腔802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弹簧804,限位弹簧804的一端固定有L型推块803,且L型推块803的一端延伸至空腔802的外部并与后端轴承12的一侧相互接触;
当后端轴承12受力水平移动时,则L型推块803同步受力,从而处于压缩或拉伸状态,此时,限位弹簧804对后端轴承12的轴向载荷进行弹性缓冲,从而有效降低内部损伤;
减震机构8一侧的轴套5内部安装有后端轴承12,且后端轴承12的内侧壁与转轴1的外侧壁相互接触,轴套5的外侧壁上镶嵌有六组永磁体6,且相邻永磁体6之间的夹角皆为六十度,轴套5的外侧壁上设有六组散热凹槽14,且相邻散热凹槽14之间的夹角皆为六十度,用于辅助散热,轴套5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套筒7,且套筒7的一端与轴套5的一端相互卡接,转轴1的一端套装有前端盖3,且前端盖3与密封圈4相互嵌套,同时转轴1的另一端套装有后端盖10,且后端盖10与套筒7相互嵌套,用于端部定位、锁定,密封圈4的内部、套筒7的一端皆设有八组定位螺孔15,且相邻定位螺孔15之间的夹角皆为四十五度,同时定位螺孔15的内部皆安装有紧定螺栓9,紧定螺栓9的一端皆穿过定位螺孔15并延伸至轴套5的内部,用于高效、牢固组装。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拧紧定位螺孔15内部的紧定螺栓9,完成该电机轴自身的组装,随后通过转轴1两端的螺纹通槽11,将该电机轴固定在相应位置处,在后期的工作过程中,减震机构8用于内部缓冲减震,配合后端轴承12、前端轴承13,大大降低转轴1自身的摩擦损伤,而散热凹槽14也可对轴套5整体进行全面散热,此外,消音沉槽2可用于转轴1端部高速运转时的降噪,而永磁体6直接镶嵌在轴套5的内部,配合密封圈4、套筒7,形成双端密封,从而形成封闭、高效运行的转子机构,最终完成该电机轴的全部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电机轴,包括转轴(1)、密封圈(4)、轴套(5)、套筒(7)和减震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外部套装有轴套(5),轴套(5)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前端轴承(13),且前端轴承(13)的内侧壁与转轴(1)的外侧壁相互接触,所述前端轴承(13)的一侧设有密封圈(4),且密封圈(4)与的一侧与轴套(5)的一端相互卡接,所述轴套(5)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三组减震机构(8),且相邻减震机构(8)之间的夹角皆为一百二十度,所述减震机构(8)一侧的轴套(5)内部安装有后端轴承(12),且后端轴承(12)的内侧壁与转轴(1)的外侧壁相互接触,所述轴套(5)的外侧壁上镶嵌有六组永磁体(6),且相邻永磁体(6)之间的夹角皆为六十度,所述轴套(5)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套筒(7),且套筒(7)的一端与轴套(5)的一端相互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一端套装有前端盖(3),且前端盖(3)与密封圈(4)相互嵌套,同时转轴(1)的另一端套装有后端盖(10),且后端盖(10)与套筒(7)相互嵌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两端的中心位置处皆设有螺纹通槽(11),同时转轴(1)靠近前端盖(3)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消音沉槽(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的内部、套筒(7)的一端皆设有八组定位螺孔(15),且相邻定位螺孔(15)之间的夹角皆为四十五度,同时定位螺孔(15)的内部皆安装有紧定螺栓(9),紧定螺栓(9)的一端皆穿过定位螺孔(15)并延伸至轴套(5)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5)的外侧壁上设有六组散热凹槽(14),且相邻散热凹槽(14)之间的夹角皆为六十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8)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固定块(801)、空腔(802)、限位弹簧(804)以及L型推块(803),所述固定块(80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空腔(802),空腔(802)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弹簧(804),所述限位弹簧(804)的一端固定有L型推块(803),且L型推块(803)的一端延伸至空腔(802)的外部并与后端轴承(12)的一侧相互接触。
CN201920407340.4U 2019-03-28 2019-03-28 电机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62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7340.4U CN209462174U (zh) 2019-03-28 2019-03-28 电机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7340.4U CN209462174U (zh) 2019-03-28 2019-03-28 电机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62174U true CN209462174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47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0734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62174U (zh) 2019-03-28 2019-03-28 电机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62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62174U (zh) 电机轴
CN208461599U (zh) 一种新型电机轴承降噪装置
CN201204507Y (zh) 直流无刷外转子电机
AU2012100637A4 (en) Structure for Combining Code Disc of Encoder of Motor with Electromagnetic Brake
CN210958044U (zh) 一种无刷电机
CN214205296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CN206250931U (zh) 鼠笼转子及电机
CN202696437U (zh) 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
CN207251329U (zh) 一种外绕式定子衬套
CN206077125U (zh) 一种减震防水电机
CN207251363U (zh) 一种抗扭强度高的电机铁芯
CN202231533U (zh) 一种掘进机电机密封结构
CN214045241U (zh) 一种直流永磁电机结构
CN207117325U (zh) 60极54槽吊扇电机
CN206850537U (zh) 一种轮椅用高效永磁直流电机
CN218633489U (zh) 一种电机以及带有该电机的园林设备
CN209233590U (zh) 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结构
CN220964416U (zh) 无刷马达
CN213367547U (zh) 一种永磁式步进电机
CN104362779B (zh) 一种高效利用压粉铁心材料以降低铁损的爪极电机转子结构
CN113489198B (zh) 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
CN209982220U (zh) 一种永磁直流无刷轴流风机
CN203339825U (zh) 一种用于装饰吊扇的直流电机
CN215419791U (zh) 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
CN202004578U (zh) 汽车暖风电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