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60546U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60546U
CN209460546U CN201822248522.XU CN201822248522U CN209460546U CN 209460546 U CN209460546 U CN 209460546U CN 201822248522 U CN201822248522 U CN 201822248522U CN 209460546 U CN209460546 U CN 209460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a hole
array substrate
drainage trough
tft
thi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485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朝亭
李向峰
周令
雒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EC Pand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EC Pand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EC Pand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485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60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60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60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且所述薄膜晶体管上设置有机绝缘层,所述有机绝缘层上设有像素电极,且所述有机绝缘层上开设用于将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的过孔,且所述有机绝缘层朝向所述像素电极的一面上开设与所述过孔连通的引流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阵列基板,解决了现有阵列基板在涂抹导向液时易造成导向液在过孔孔口堆积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显示产品,其中,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块,其中,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填充在阵列(array)基板和彩膜(color filter,简称:CF)基板之间的液晶,阵列基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涂抹导向液,用于生成导向膜,导向膜(PI)涂抹在阵列基板表面后经高温处理,再经定向摩擦PI面,使液晶晶体均匀地分布在PI摩擦槽里面。
目前,阵列基板包括玻璃基板、设在玻璃基板上的呈矩阵式排列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和设置在薄膜晶体管上的有源层,PI涂抹时需要保证在阵列基板表面上涂抹均匀,避免出现某一区域内导向液过厚,导致PI膜层厚度不均匀的现象。
然而,上述阵列基板中存在大量用于设置像素电极的过孔,在涂抹导向液时,导向液会因为过孔的孔径过小而无法进入过孔,导致部分导向液在过孔的孔口边缘处堆积,造成导向液在涂抹不能均匀分布,导向液的流动性能异常,出现导向液不粘的现象,影响导向膜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在阵列基板的有机绝缘层上设置引流槽,增大过孔孔口的接触面积,解决现有阵列基板在涂抹导向液时,导向液易在过孔的孔口堆积,造成导向液不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
设置在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且所述薄膜晶体管上设置有机绝缘层,所述有机绝缘层上设有像素电极,且所述有机绝缘层上开设用于将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的过孔,且所述有机绝缘层朝向所述像素电极的一面上开设与所述过孔连通的引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槽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引流槽沿着所述过孔的孔口边缘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槽包括横向沟槽和纵向沟槽,且所述横向沟槽和所述纵向沟槽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沟槽包括第一横向沟槽和第二横向沟槽,且所述第一横向沟槽和所述第二横向沟槽在所述过孔的孔口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沟槽包括第一纵向沟槽和第二纵向沟槽,且所述第一纵向沟槽和所述第二纵向沟槽在所述过孔的孔口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槽的槽底呈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过孔的孔底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过孔的孔壁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大端朝向所述像素电极,所述锥形孔的小端朝向所述薄膜晶体管,且锥形孔的孔壁为向外弯曲的弧形侧壁。
进一步地,还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所述有机绝缘层设在所述钝化层上,且所述过孔延伸至所述钝化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接触的一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至少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通过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上设置有机绝缘层,有机绝缘层上还开设有过孔,有机绝缘层上还设有像素电极,像素电极通过过孔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有机绝缘层上还开设有与过孔连通的引流槽,引流槽位于有机绝缘层与过孔相接触的部位,现有技术中,由于过孔的孔口过小,当导向液涂抹在阵列基板表面上时,导向液难以直接进入到过孔内,致使导向液在过孔孔口的边沿处堆积,导向液出现流动性异常,在阵列基板表面分布不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有机绝缘层上设有与过孔连通的引流槽,引流槽扩大了过孔孔口的接触面积,当导向液涂抹在阵列基板表面上时,导向液能够较为顺利的进入到引流槽中,再通过引流槽流入过孔内,防止导向液在过孔的孔口边缘堆积,造成导向液分布不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过孔孔径过小,导向液难以进入到过孔内,导致导向液流动性异常,导向液不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阵列基板;
11-引流槽;
12-过孔;
13-有机绝缘层;
14-钝化层;
15-刻蚀阻挡层;
16-栅极绝缘层;
17-源极;
18-栅极;
19-半导体层;
20-漏极;
21-像素电极;
22-衬底;
111-第一横向沟槽;
112-第二横向沟槽;
113-第一纵向沟槽;
114-第二纵向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10,如图1所示,阵列基板10包括:设置在衬底22 上的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上设置有机绝缘层13,有机绝缘层13上开设有过孔12,同时,有机绝缘层13上设有像素电极21,过孔12用于将像素电极21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20电性连接,有机绝缘层13朝向像素电极21的一面上开设有和过孔12连通的引流槽11,引流槽11和过孔12之间连通,通过开设引流槽11,将过孔12孔口处的接触面积增大,引导液体率先进入引流槽11中,再经引流槽11流入过孔12中。
其中,现有技术中,过孔一般用于使像素电极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导通,保证像素电极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之间电性连接,而导向液本身并不具备导电的特性,但是,在液晶的制备过程中,PI膜是必不可少的,PI膜是一种导向膜,作用就是让液晶分子按一个方向排列起来,在PI膜的制备阶段,需要将导向液涂抹在阵列基板表面,再经过高温烤硬和定向摩擦形成PI膜,导向液在涂抹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涂抹均匀,否则经过后期处理,形成的PI膜会出现膜厚不均匀的现象,导向液涂抹时,阵列基板的表面上有大量预先开设好的过孔,如果涂抹到过孔所在位置的导向液能够直接进入到过孔内,那么就能够保证导向液在阵列基板表面分布均匀,但是过孔的孔径过小,导向液难以直接经过过孔的孔口流入过孔内部,因此,本来应该进入到过孔内的部分导向液没有成功进入到过孔内,这部分导向液堆积在过孔的周围,推挤在孔口的边缘处,导致导向液在阵列基板表面涂抹后无法均匀分布,造成导向液流动性异常,PI液(导向液)不粘,影响PI膜的制备和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10,阵列基板10上的有机绝缘层13 上设有和过孔12连通的引流槽11,引流槽11的开设增大了过孔12与有机绝缘层13 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过孔12孔口处的孔径,当导向液涂抹时,导向液可先流入到引流槽11内,再通过引流槽11流入过孔12内,避免导向液因为过孔12的孔口过小无法进入而引起堆积,保证导向液的流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通过包括设置在衬底22上的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上设置有机绝缘层13,有机绝缘层13上还开设有过孔12,有机绝缘层13上还设有像素电极21,像素电极21通过过孔12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20电性连接,有机绝缘层13上还开设有与过孔12连通的引流槽11,引流槽11位于有机绝缘层13与过孔12相接触的部位,引流槽11可引导导向液快速进入到过孔12内,避免导向液在过孔12边缘堆积,现有技术中,由于过孔的孔口过小,当导向液涂抹在阵列基板表面上时,导向液难以直接进入到过孔内,致使导向液在过孔孔口的边沿处堆积,导向液出现流动性异常,在阵列基板表面分布不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10中,有机绝缘层13上设有与过孔12连通的引流槽11,引流槽11扩大了过孔12孔口的接触面积,当导向液涂抹在阵列基板10表面上时,导向液能够较为顺利的进入到引流槽11中,再通过引流槽11流入过孔12内,防止导向液在过孔12的孔口边缘堆积,造成导向液分布不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向液难以进入到过孔12 内,导致导向液流动性异常以及导向液不粘的技术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导向液并非只涂抹在阵列基板10的表面,而是整面涂抹在薄膜晶体管一侧的表面,为了便于说明,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描述的主要是指导向液涂抹在阵列基板10上的情况,导向液是一种有机溶液,其本身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在阵列基板10表面涂抹时,导向液并不会因为材料之间不兼容而出现导向液流动性异常的问题,导向液的不粘是指导向液的流动性不佳,造成导向液不粘的原因完全是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过孔12孔径过小而引起的导向液堆积,如果没有过孔12 的存在,导向液涂抹时不存在不粘或者堆积的情况,但是过孔12的孔径较小,在孔径周围,PI液由于受到过孔12内部应力的作用导致PI液无法流入过孔12内,因此,导向液就堆积在了过孔12的孔口边缘处。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引流槽11的数量为多个,引流槽11沿着过孔12的孔口边缘间隔设置,引流槽11的一端与过孔12的孔口边缘连接,引流槽11的另一端向过孔12外部延伸,引流槽11的具体设置数量由实际情况决定,因为在阵列基板10表面上分布着诸多元器件,过孔12的孔口边缘附近同样具有诸多元器件,这对引流槽11具体开设的数量起到一定的限制条件,同时,引流槽11的开设是为了增大过孔12孔口的接触面积,方便导向液进入到引流槽11中,过多的开设引流槽11也没有意义,因此,引流槽11的开设一方面需要考虑到过孔12孔口周围的实际情况,避免影响到其他元器件的设置,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引流槽11对导向液的引流能力,因此,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引流槽11的数量为至少两条,且开设的两条引流槽11对称设置在过孔12的孔口边缘,单开设一条引流槽11无法满足引流导向液的目的,为了保证过孔12的孔口边缘不堆积导向液,对称开设至少两条引流槽11,避免只开设一条引流槽11时,过孔12只有一侧能够引流,而另一侧出现堆积导致引流不均匀的情况,当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开设多条引流槽11,但是开设的引流槽11需在过孔12的孔口对称设置以保证引流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引流槽11包括:横向沟槽和纵向沟槽,横向沟槽和纵向沟槽之间相互垂直,沟槽之间相互垂直的设置在过孔12的孔口边缘处,相当于是对称设置在过孔12的孔口边缘处,同时,横向沟槽和纵向沟槽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只设置其中一条,具体的情况依照过孔12周围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过孔 12的周围可能设置有其他的元器件,当需要开设的横向沟槽或者纵向沟槽会影响到过孔12周围的元器件时,就只开设横向沟槽或者纵向沟槽其中放入一条沟槽也可以达到引流的目的,由过孔12周围的实际情况决定,同时,可以开设多条横向沟槽或者多条纵向沟槽以及相互垂直的多条横向沟槽和纵向沟槽,开设的沟槽放射状分布在过孔12的孔口边缘处。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沟槽包括:第一横向沟槽111和第二横向沟槽112,第一横向沟槽111和第二横向沟槽112在过孔12的孔口对称设置,横向沟槽沿着过孔 12的孔口横向设置,且过孔12将横向沟槽分成第一横向沟槽111和第二横向沟槽112,其中,第一横向沟槽111或者第二横向沟槽112在沟槽的两侧同时对过孔12进行引流,可以理解为当只开设一条横向沟槽时,第一横向沟槽111在过孔12的一端进行引流,而第二横向沟槽112在过孔12的另一端进行引流,两条沟槽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将过孔12的孔口堆积的导向液引导进第一横向沟槽111和第二横向沟槽112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纵向沟槽包括:第一纵向沟槽113和第二纵向沟槽114,第一纵向沟槽113和第二纵向沟槽114在过孔12的孔口对称设置,纵向沟槽沿着过孔12的孔口纵向设置,且过孔12将纵向沟槽分成第一纵向沟槽113和第二纵向沟槽 114,其中,第一纵向沟槽113或者第二纵向沟槽114在沟槽的两侧同时对过孔12进行引流,可以理解为当只开设一条纵向沟槽时,第一纵向沟槽113在过孔12的一端进行引流,而第二纵向沟槽114在过孔12的另一端进行引流,两条沟槽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将在过孔12的孔口堆积的导向液引导进第一纵向沟槽113和第二纵向沟槽 114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引流槽11的槽底呈倾斜面,且倾斜面朝向过孔12的孔底倾斜,具体的,引流槽11是开设在有机绝缘层13上的,但是引流槽11的高度有限,引流槽11并不会贯穿整个有机绝缘层13,同时引流槽11和过孔12连通,而过孔12是贯穿整个有机绝缘层13的,因此,引流槽11位于过孔12孔口的边缘处,引流槽11的槽口和过孔12的孔口平齐,引流槽11只是将过孔12的孔口增大,加大了过孔12与导向液的接触面积,而引流槽11的槽底呈现倾斜面状,也就是说,引流槽11的整体侧壁是带有一定坡度的,引流槽11的直径从槽口到槽底逐渐减小,槽口较大而槽底较小,从槽口到槽底整体形成一个圆弧状的斜面,槽口的直径大于槽底的直径,一方面,这种倾斜面的构造有利于导向液从槽口快速流入到槽底并进入过孔12 中,快速的引流能够保证导向液不会堆积到过孔12的孔口,另一方面,引流槽11的槽口和槽底都与过孔12连通,槽口大会进一步增大过孔12孔口的面积,过孔12与导向液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得导向液能够顺利进入到过孔12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过孔12的孔壁为锥形孔,锥形孔的大端朝向像素电极21,锥形孔的小端朝向薄膜晶体管,锥形孔的孔壁为向外弯曲的弧形侧壁,具体的,除了引流槽11带有一定坡度的倾斜面,而过孔12也同样带有一定的弧度,过孔12 的结构为锥形孔,锥形孔孔口的直径大于孔底的直径,锥形孔的大端朝向像素电极21 而小端朝向薄膜晶体管,实际上,过孔12的锥形斜面与引流槽11的圆弧状斜面相似,过孔12和引流槽11的侧壁均带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当导向液经过引流槽11进入过孔12时,由于过孔12也是带有一定弧度的倾斜面,导向液在倾斜面的引导下能够快速进入到槽底,避免在过孔12的孔口处堆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0还包括:钝化层14,钝化层14设置在薄膜晶体管上,有机绝缘层13设在钝化层14上,过孔12从有机绝缘层13开始一直延伸至钝化层14,而引流槽11则只是在有机绝缘层13的表面,并不会延伸到钝化层 14上,过孔12从有机绝缘层13开始直至接触到钝化层14和薄膜晶体管的接触面,不会再继续向薄膜晶体管上延伸,导向液进入到过孔12内部后,不会对钝化层14造成影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体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10,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主要包括阵列基板 10和与阵列基板10对盒设置的对侧基板,阵列基板10和对侧基板之间则设置有液晶,薄膜晶体管设置在衬底22上,薄膜晶体管包括半导体层19、依次设置于半导体层19 上的栅极绝缘层16和栅极18,以及位于栅极绝缘层16和栅极18两侧的源极17、漏极20和刻蚀阻挡层15,阵列基板10上设有纵横交错的扫描线和数据线,扫描线和数据线分别与薄膜晶体管的源极17和栅极18电性连接,薄膜晶体管上设有钝化层14 和有机绝缘层13,其中,钝化层14设置在薄膜晶体管上,有机绝缘层13设置在钝化层14上,有机绝缘层13和钝化层14上开设有过孔12,过孔12用于放置像素电极 21,像素电极21位于过孔12内的一端与薄膜晶体管的漏极20电性连接,有机绝缘层13上还开设有与过孔12相连通的引流槽11,引流槽11的槽口与过孔12的孔口平齐。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引流槽11与过孔12相连通,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10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阵列基板10的表面涂抹导向液,阵列基板10上设有过孔12,导向液涂抹在过孔12孔径周围时,导向液会由于过孔12内部的应力作用导致导向液无法流入到过孔12内,引流槽11的槽口与过孔12的孔口平齐,引流槽11的设置可以增大过孔12的孔口,使得过孔12与导向液的接触面积增大,便于导向液流入过孔12,导向液首先流入到引流槽11中,经过引流槽11后流入过孔12内部,引流槽11一方面起到增大过孔12孔口接触面积的作用,另一方面引流槽11从槽口到槽底为倾斜式斜面设计,槽口的直径大于槽底的直径,槽口的直径略大便于导向液进入引流槽11,然后直径逐渐减小,引流槽11的侧壁呈倾斜面,便于导向液快速流入到过孔12内,过孔12的内壁呈圆锥状,过孔12的孔口直径大于过孔12孔底的直径,使得过孔12 的侧壁也呈现圆弧状,便于导向液的流入,防止导向液在过孔12的孔口堆积。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10上,过孔12自有机绝缘层13开始延伸至钝化层14,而引流槽11只开设在有机绝缘层13的表面,同时,引流槽11 的数量为至少两条,呈放射状对称设置在过孔12的孔口边缘,保证孔口处没有导向液的堆积,使导向液回复流动性,避免导向液不粘的情况。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体可以是液晶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显示器件以及包括液晶显示器件的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电子书、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其中,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的结构、功能及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显示面板的具体描述,可参照上述说明,此处就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由于阵列基板10上的有机绝缘层13上开设有与过孔12连通的引流槽11,引流槽11的槽口与过孔12的孔口平齐,引流槽11仅开设在有机绝缘层13上,而过孔12则从有机绝缘一直延伸至钝化层14,钝化层14的下方是薄膜晶体管,引流槽11的槽口直径大于槽底的直径,引流槽11的侧壁呈圆弧状,引流槽11增大了过孔12的孔口直径,便于导向液进入过孔12,同时过孔12为锥形孔,孔口的一端大于孔底的一端,过孔12和引流槽11均为上端大下端小的结构,这样都是为了当导向液进入时能够快速流入底端,防止导向液在过孔12的孔口处堆积,避免了因过孔12的孔口过小,导向液无法进入而在孔口处堆积,造成导向液因流动性异常而引起的导向液不粘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且所述薄膜晶体管上设置有机绝缘层,所述有机绝缘层上设有像素电极,且所述有机绝缘层上开设用于将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的过孔,且所述有机绝缘层朝向所述像素电极的一面上开设与所述过孔连通的引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引流槽沿着所述过孔的孔口边缘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包括横向沟槽和纵向沟槽,且所述横向沟槽和所述纵向沟槽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沟槽包括第一横向沟槽和第二横向沟槽,且所述第一横向沟槽和所述第二横向沟槽在所述过孔的孔口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沟槽包括第一纵向沟槽和第二纵向沟槽,且所述第一纵向沟槽和所述第二纵向沟槽在所述过孔的孔口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的槽底呈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过孔的孔底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的孔壁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大端朝向所述像素电极,所述锥形孔的小端朝向所述薄膜晶体管,且锥形孔的孔壁为向外弯曲的弧形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所述有机绝缘层设在所述钝化层上,且所述过孔延伸至所述钝化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接触的一面。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阵列基板。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22248522.X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09460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8522.XU CN209460546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8522.XU CN209460546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60546U true CN209460546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42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48522.XU Active CN209460546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6054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0200A (zh) * 2020-03-22 2020-05-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59561A (zh) * 2020-10-28 2021-0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3485039A (zh) * 2021-05-31 2021-10-0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4651208A (zh) * 2020-09-29 2022-06-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0200A (zh) * 2020-03-22 2020-05-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90200B (zh) * 2020-03-22 2020-07-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429002B2 (en) 2020-03-22 2022-08-3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651208A (zh) * 2020-09-29 2022-06-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4651208B (zh) * 2020-09-29 2023-1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2259561A (zh) * 2020-10-28 2021-0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3485039A (zh) * 2021-05-31 2021-10-0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60546U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1681068B (zh) 显示单元
US874330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de for sensing a touch of a user
CN101467097B (zh) 用于显示装置的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0370351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99356B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79235B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0032162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uniform compressing density by cooperating main and compensation spacers
CN100416356C (zh) 液晶显示屏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049429A (zh) 一种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7765484B (zh) 阵列基板及其应用的显示面板
US10546879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824158A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制作方法
WO2020052020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程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1236974A (zh) 阵列基板和具有其的显示设备
CN102749754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1403836A (zh) 液晶显示器件
US20210408050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WO2014036789A1 (zh) 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及触摸面板
CN104777650A (zh) Tft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2784575B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paper active substrate
CN102890374A (zh) 显示装置
CN112596306B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US11175541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976007B (zh) 画素结构以及画素数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778, Qinglan Road, Huangjia Street, Shuangli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2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778, Qinglan Road, Gongxing street, Shuangli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2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ZHONGDIAN PANDA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