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8977U - 一种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58977U
CN209458977U CN201821675799.4U CN201821675799U CN209458977U CN 209458977 U CN209458977 U CN 209458977U CN 201821675799 U CN201821675799 U CN 201821675799U CN 209458977 U CN209458977 U CN 209458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type furnace
batch
enriched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757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ombustio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ombustio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ombustio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ombustio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757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58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58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58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包括室式炉本体,两用燃烧器、高温红外测温仪以及控制箱,该系统通过加热前期的富氧燃烧供热,能够提高炉气黑度,提高加热速率,从而提高室式炉的产量,并且能够适应需要快速加热的钢种,同时降低排烟量而有效减少排烟热损失,提高炉子热效率;到了加热后期,主要是工件由表面向内部导热的温度匀化过程,工件吸热量降低,此时采用空气助燃模式,能够降低氧气消耗,同时有效减少由富氧带来的高温氧化烧损,提高工件加热质量。该系统为智能化的室式炉节能系统,操作维护简单方便,不需要增加运行费用,并且能够与现有的室式炉节能方法(如蓄热式)相结合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富氧燃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减排成为了整个行业的核心。室式炉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加工等行业,主要用于各种金属工件的锻前加热、热处理等,它是一种间歇式工业炉窑,整个工艺包括装料、升温加热、出料三个过程,工件随着炉子被加热和冷却,前一批炉料加热完成出料后,再进行下一批装料。室式炉的排烟热损失较大,目前有些室式炉采用蓄热燃烧技术来节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来说还有较大节能潜力,同时常规的供热模式加热能力有限,在需要快速升温和提高产量时,没有充分发挥出室式炉的全部加热能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最大限度提高加热效率和加热速率、降低排烟热损失的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包括室式炉本体,还包括两用燃烧器、高温红外测温仪以及控制箱,其中两用燃烧器设置在室式炉本体上且两用燃烧器分别与燃料管道、空气管道以及氧气管道相连通,氧气管道上设有控制阀,高温红外测温仪设置在室式炉本体顶部处且与控制箱电连接,控制箱与氧气管道上的控制阀电连接。
进一步,两用燃烧器分为富氧燃烧模式与空气燃烧模式,富氧燃烧模式时,两用燃烧器的富氧量为25%~35%。
进一步,两用燃烧器布置在室式炉本体的炉墙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热前期的富氧燃烧供热,能够提高炉气黑度,提高加热速率,从而提高室式炉的产量,并且能够适应需要快速加热的钢种,同时降低排烟量而有效减少排烟热损失,提高炉子热效率;到了加热后期,主要是工件由表面向内部导热的温度匀化过程,工件吸热量降低,此时采用空气助燃模式,能够降低氧气消耗,同时有效减少由富氧带来的高温氧化烧损,提高工件加热质量。该系统为智能化的室式炉节能系统,操作维护简单方便,不需要增加运行费用,并且能够与现有的室式炉节能方法(如蓄热式)相结合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包括室式炉本体1,还包括两用燃烧器2、高温红外测温仪7以及控制箱8,其中两用燃烧器2设置在室式炉本体1上且两用燃烧器1分别与燃料管道3、空气管道4以及氧气管道5相连通,氧气管道5上设有控制阀6,高温红外测温仪7设置在室式炉本体1顶部处且与控制箱8电连接,控制箱8与氧气管道5上的控制阀6电连接。两用燃烧器2布置在室式炉本体1的炉墙上。
该燃烧系统中,控制箱8用于室式炉本体1内富氧加热工艺过程的控制,控制箱8与氧气管道5上的控制阀6以及高温红外测温仪7相连,被加热工件8放置在室式炉本体1的中心底部处。其中高温红外测温仪7布置在炉顶中心,用来实时测量工件9的表面温度,其输出信号线与控制箱8相连,控制箱8又控制控制阀6。
本实施例中,两用燃烧器2分为富氧燃烧模式与空气燃烧模式,富氧燃烧模式时,两用燃烧器的富氧量为25%~35%。当室式炉装料结束后,根据不同工件的工艺要求,需要在控制箱8内输入工件9的出炉温度,高温红外测温仪7根据工件位置调整测温点,加热开始后高温红外测温仪7自动测量工件表面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箱,控制箱收到信号后进行分析,当工件表面温度小于1100℃±100℃时,控制阀6打开,两用燃烧器2采用富氧燃烧模式,调节阀门开度使燃烧器整体富氧浓度在25%~35%之间,当工件表面温度超过1100℃±100℃时,控制阀关闭,两用燃烧器2采用空气燃烧模式,直到达到工件出炉温度,出料完成后,该加热周期结束,重复开始下一个加热过程。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工件9首先被装入室式炉本体1内,装料完成后,控制箱8提示输入工件出炉温度,操作工根据工艺要求完成输入,高温红外测温仪7根据工件摆放位置调整至最佳表面测温点;然后,加热过程开始,燃料和空气分别通过燃料管道3、空气管道4供入,此时高温红外测温仪7开始测量工件表面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输出传给控制箱8,控制箱8的程序开始分析判断:当高温红外测温仪7测得的工件9表面温度小于1100℃±100℃时,控制箱8发出信号,控制阀6打开,两用燃烧器2采用富氧燃烧模式,通过调节控制阀6的开度来控制两用燃烧器2的整体富氧浓度在25%~35%之间,当工件9表面温度超过1100℃±100℃时,控制箱8发出信号,控制阀6关闭,两用燃烧器2采用空气燃烧模式,一直到加热过程结束,工件9达到出炉温度要求后进行出料,至此,整个加热控制周期结束,控制箱8信号重置,准备开始下一个加热周期。
该燃烧系统通过在不同加热阶段巧妙地结合富氧燃烧和空气助燃燃烧,一方面充分挖掘富氧燃烧所带来的节能和加热效率提高的潜力,另一方面在工件温度均匀化阶段采用空气助燃方式,可有效降低氧气消耗量和富氧带来的高温氧化烧损。该系统为智能化的室式炉节能系统,提高了室式炉的产量,能适应需要快速加热的钢种,同时降低排烟量而有效减少排烟热损失,提高炉子热效率和工件加热质量,操作维护简单方便,不需要增加运行费用,并且能够与现有的室式炉节能方法相结合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包括室式炉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用燃烧器、高温红外测温仪以及控制箱,其中两用燃烧器设置在室式炉本体上且两用燃烧器分别与燃料管道、空气管道以及氧气管道相连通,氧气管道上设有控制阀;
控制箱用于室式炉本体内富氧加热工艺过程的控制,控制箱与氧气管道上的控制阀以及高温红外测温仪相连;高温红外测温仪布置在室式炉本体的炉顶中心,用来实时测量工件的表面温度,其输出信号线与控制箱相连,控制箱又控制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用燃烧器分为富氧燃烧模式与空气燃烧模式,富氧燃烧模式时,两用燃烧器的富氧量为2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用燃烧器布置在室式炉本体的炉墙上。
CN201821675799.4U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 Active CN209458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5799.4U CN209458977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5799.4U CN209458977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58977U true CN209458977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36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75799.4U Active CN209458977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589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0081B (zh) 一种基于带钢力学性能预报模型的加热炉节能控制方法
CN106766883A (zh) 一种蓄热式加热炉最佳燃烧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5423334B (zh) 热风炉燃烧过程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034804B (zh) 一种连退机组炉区能耗建模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39938B (zh) 脉冲燃烧式燃气及助燃气压力前馈优化控制方法
CN111795584B (zh) 降低加热炉燃烧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797512A (zh) 一种明火式连退炉汽车钢生产的炉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576737B (zh) 一种电弧炉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566962A (zh) 一种空燃比可调的蓄热式单烧嘴熔铝炉燃烧控制方法
CN209458977U (zh) 一种室式炉富氧燃烧系统
CN114317860A (zh) 一种蓄热式热风炉燃烧控制方法
CN104561514B (zh) 双蓄热式轧钢加热炉氧化气氛调节方法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CN203656971U (zh) 一种热风炉残氧分析燃烧控制装置
CN102260784A (zh) 一种加热炉
CN210596179U (zh) 一种铝合金t6热处理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108149001B (zh) 一种喷气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76875B (zh) 一种对合金钢管进行完全退火热处理的方法
CN201867081U (zh) 一种加热炉烟气低温余热利用系统
CN111325408B (zh) 一种面向铝压铸熔炉的工艺参数节能优化方法
CN101638717A (zh) 热轧加热炉主从控制比例系数的确定方法
CN202158786U (zh) 吹氧计时仪
CN103451335B (zh) 一种适用低热值高炉煤气加热特种钢的方法
CN109136451A (zh) 一种降铁耗方法
CN202419690U (zh) 一种工业炉窑优化燃烧控制装置
CN110343834A (zh) 一种铝合金t6热处理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