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8951U - 料斗机构及具有其的燃烧炉 - Google Patents

料斗机构及具有其的燃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58951U
CN209458951U CN201920106272.8U CN201920106272U CN209458951U CN 209458951 U CN209458951 U CN 209458951U CN 201920106272 U CN201920106272 U CN 201920106272U CN 209458951 U CN209458951 U CN 209458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pper
furnace body
furnace
inlet
fix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062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小佳
张业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201062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58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58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58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炉,包括炉体,炉体的顶部设有供料口,供料口处可拆卸地安装有盖板;炉体上还安装有料斗机构,料斗机构包括固定座、连接杆及料斗,固定座固定安装于炉体的顶面上,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料斗的侧壁铰接,料斗的顶部设有与料斗内腔连通的进料口,料斗的底部设有与料斗内腔连通的出料口,出料口的大小小于进料口,并不大于供料口;料斗受力能够绕固定座转动,以将出料口移至与供料口对准或将料斗移至炉体外。上述燃烧炉能够降低物料与炉壁接触的概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该燃烧炉使用的料斗机构。

Description

料斗机构及具有其的燃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炉及其料斗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牛肉需求的旺盛及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家政策向“三农”的倾斜,加大了养殖业的扶持力度,2015—2016年在政策支持的驱动下,各地有资源优势的山区农村农户发展肉牛养殖热情高涨,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农村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在多数农村地区养殖肉牛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伴随而来的牛粪处置问题困扰着农户。一头450kg的牛平均每天可排泄25kg左右的粪便,一年可排泄9000kg之多。目前,牛粪处理及资源化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厌氧发酵制沼气、堆肥制取有机肥。牛粪厌氧发酵制沼气,此技术工艺要求高,设备运行成本贵,一些养牛比较集中的山区农村,养牛的模式以家庭为主,由于资金的制约,基本上都没有牛粪处理设施。而堆肥制取有机肥以及发酵还田本是农村牛粪最好的处理方式,可是由于牛粪过多,田地的承载能力有限,过多的牛粪到处乱堆乱放,尤其是夏季,臭气冲天,蚊蝇滋生,成了农村环境重要的污染源。牛粪由于含有寄生虫的卵、病源微生物,雨水冲刷后,还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另外,生牛粪直接下地,导致烧根烧苗。因此,在农村牛粪处理迫在眉睫。牛粪的主要成份是粗纤维,燃烧后将灰烬可用于农业生产,能够实现牛粪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7606623A公开了一种小型垃圾气炭互补炭化燃烧炉,包括设有进料口的炉体,设于炉体内部上方的干燥室,设于干燥室的干燥组件,设于干燥室下方的炭化室,设于炭化室内的炭化组件,设于炭化室下方的燃烧室,设于燃烧室内的燃烧组件,以及与燃烧室出气口连通的烟气净化器;所述干燥组件包括干燥炉排,以及带动干燥炉排翻转的干燥动力件;所述炭化组件包括炭化炉排,以及带动炭化炉排翻转的炭化动力件;所述燃烧组件包括往复炉排。该小型垃圾气炭互补炭化燃烧炉,对垃圾的干燥、炭化和燃烧均非常充分,而且排放出的烟气中的二噁英含量极低。然而,该小型垃圾气炭互补炭化燃烧炉用于牛粪燃烧时,还存在以下缺陷:当向进料口投料时,容易将物料投向炉壁上,导致牛粪与炉壁粘连,影响后续落料并可能对炉壁产生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物料与炉壁接触概率的燃烧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供料口,所述炉体内分为相互连通的燃烧室及干燥室,所述干燥室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上方,所述燃烧室内水平地装设有燃烧网;所述干燥室内转动地装设有干燥网;所述供料口处可拆卸地安装有盖板;所述炉体上还安装有料斗机构,所述料斗机构包括固定座、连接杆及料斗,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炉体的顶面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料斗的侧壁铰接,所述料斗的顶部设有与料斗内腔连通的进料口,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与料斗内腔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大小小于所述进料口,并不大于所述供料口;所述料斗受力能够绕所述固定座转动,以将所述出料口移至与所述供料口对准或将所述料斗移至所述炉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顶板、连接柱及安装环,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炉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连接,所述安装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柱外,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钩部,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钩部与所述安装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环包括套筒及挂耳,所述套筒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柱外,所述挂耳固定在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挂耳上贯通开设有挂孔,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钩部与所述挂孔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与所述连接柱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处滑动安装一挡板,所述挡板封闭所述出料口,所述挡板受力能够相对所述料斗移动,以打开所述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供料口呈圆形,所述料斗呈倒立的圆台状。
进一步地,所述供料口呈方形,所述料斗呈倒椎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的底端外侧还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面连接有支撑脚,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还设有炉门,所述炉门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板上还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风管与所述炉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料斗机构,包括固定座、连接杆及料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料斗的侧壁铰接,所述料斗的顶部设有与料斗内腔连通的进料口,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与料斗内腔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大小小于所述进料口;所述料斗受力能够绕所述固定座转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述燃烧炉,通过料斗机构的料斗向炉体内进料,使得牛粪在料斗的引导下沿朝向干燥网中心的方向落入干燥网上,能够降低牛粪与炉壁接触粘连的概率。料斗通过连接杆、固定座转动连接在炉体上,使得料斗可移动,便于盖板的打开及料斗的存放,同时,由于料斗可移动至炉体外,因此,可尽量增加供料口的面积,提高干燥网的利用率。
2、固定座包括底板、顶板、连接柱及安装环,安装环转动地套设于连接柱外,连接杆的一端设有钩部,连接杆通过钩部与安装环转动连接,该种设置,使得料斗能够通过安装环在水平面内转动,并通过钩部与安装环的配合实现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从而使得料斗位置的调节更加灵活,确保料斗能够与供料口对准。
3、料斗的出料口安装有挡板,其允许操作者在料斗移动至炉体外时向料斗内进料,进一步降低操作者在进料时被炉体意外烫伤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燃烧炉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燃烧炉中炉体的透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燃烧炉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燃烧炉中料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料斗机构中固定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炉体沿I-I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7在A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8沿II-II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7在B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图10中承接座与部分支撑杆的左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烟气净化箱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干燥网的安装示意图。
图14为图13在C处的放大图。
图15为图14中承接座与部分支撑杆的左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料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中料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沿III-III线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燃烧炉、2-炉体、21-炉体主体、212-燃烧室、214-干燥室、215-支撑凸缘、216-安装槽、217-安装孔、218-卡槽、22-炉顶、23-集灰盒、24-排灰口、25-供料口、26-盖板、 27-盖板手柄、28-安装件、282-安装杆、284-复位件、29-抖灰件、291-转动杆、293-转盘、 294-第一周壁、295-第二周壁、3-燃烧网、4-干燥网、42-旋转轴、421-限位凸起、422-把手、 424-隔热套、44-支撑杆、442-卡勾、45-网体、5-承接座、52-勾槽、8-料斗机构、81-固定座、82-底板、83-顶板、832-螺纹柱、84-连接柱、842-内螺孔、85-安装环、852-套筒、854- 挂耳、86-连接杆、862-钩部、87-料斗、871-进料口、873-出料口、9-支撑板、10-支撑脚、 11-炉门、12-炉门盖、13-炉门盖手柄、14-鼓风机、15-水箱、151-入水口、153-出水口、16- 排烟管、17-烟灰过滤网、18-烟气净化箱、19-排气管、20-活性炭吸附网、30-挡板、40-安装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燃烧炉100,用于燃烧物料,在本实施方式中,燃烧炉100用于燃烧牛粪。燃烧炉100包括炉体2。在本实施方式中,炉体2包括炉体主体21、炉顶22及集灰盒23。炉体主体21大致呈中空圆柱状,炉体主体21 的顶部及底部均开口,炉体主体21为物料燃烧提供场所。炉顶22大致呈平板状,炉顶22固定地装设在炉体主体21的顶部以封闭炉体主体21的顶部开口。集灰盒23大致呈倒椎体结构,集灰盒23固定地装设在炉体主体21的底部并与炉体主体21连通。集灰盒23用于收集牛粪燃烧后的牛粪灰。集灰盒23的底部设有排灰口24,优选地,排灰口24处设置有用于封闭及打开排灰口24的控制阀门(未示出),控制阀门的结构及安装均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请一并参见图4,炉顶22上开设有供料口25,供料口25用于向炉体2内投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料口25大致呈方形孔状,且位于炉顶22的大致中心位置。供料口25处可拆卸地安装有盖板26,投料时,可从炉顶22上取下盖板26,此时,供料口25打开,未投料时,可将盖板26放置在炉顶22上以封闭供料口25,以减小热量损失,并提高安全性能。盖板26 的外表面设置有盖板手柄27,以便于操作盖板26。
请一并参见图2及图3,炉体主体21内分为相互连通的燃烧室212及干燥室214,干燥室214位于燃烧室212的上方,燃烧室212内水平装设有燃烧网3,燃烧网3提供牛粪燃烧的场所。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燃烧网3为圆形网状。炉体主体21的内壁上设有支撑凸缘215。燃烧网3的外周壁与炉体2的内壁滑动接触,并支撑于支撑凸缘215上,以防止燃烧网3倾斜。炉体主体21的内壁上还安装有若干安装件28,若干安装件28环绕炉体2内壁间隔设置且均位于燃烧网3的下方。每一安装件28包括安装杆282及复位件284。安装杆282 大致呈L型杆状,安装杆282固定于炉体2的内壁上,复位件284套设于安装杆282上并且竖向设置,复位件28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安装杆282及燃烧网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复位件284为弹簧。燃烧炉100还包括位于燃烧网3下方的抖灰件29。抖灰件29 包括转动杆291及转盘293,转动杆291的一端转动地穿设炉体主体21,优选地,转动杆291 与炉体主体21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转盘293位于炉体2内,转动杆291位于炉体2内的一端固定于转盘293一端面的非圆心处,以构成一凸轮结构。转盘293具有一第一周壁294 及第二周壁295,第一周壁294至转动杆291的距离大于第二周壁295至转动杆291的距离。转动杆291转动时能够带动转盘293转动,当第一周壁294朝向燃烧网3时,第一周壁294 推动燃烧网3朝向上运动,此时,复位件284发生形变;转盘293转动使第二周壁295朝向燃烧网3时,燃烧网3与转盘293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此时,在复位件284的弹性恢复力下,燃烧网3向下运动以复位,从而通过转盘293与复位件284配合,以使燃烧网3上下振动。当发生牛粪灰堵塞燃烧网3的情况时,可转动转动杆291带动转盘293转动,通过转盘293 与复位件284的配合,实现燃烧网3的上下振动,以将堵塞在燃烧网3上的牛粪灰顺利抖落。
炉体主体21上装设有干燥网4,通过干燥网4将炉体主体21内分隔为燃烧室212及干燥室214,干燥网4为牛粪提供烘干的场所。请一并参见图7至图11,干燥网4包括旋转轴42、支撑杆44及网体45。旋转轴42与支撑杆44垂直连接以构成一安装架,网体45位于炉体2内并固定在安装架的顶面上,初始状态下,网体45呈水平状态。旋转轴42与炉体主体 21转动连接,具体为:炉体主体21上相对设有安装槽216及安装孔217,安装槽216凹设于炉体2的内壁上,安装孔217贯穿炉体2;炉体2上还设有卡槽218,卡槽218与安装孔217 连通。旋转轴42的一端转动装设于安装槽216内,旋转轴42的另一端转动穿设安装孔217,旋转轴42上设有限位凸起421。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轴42与安装槽216、旋转轴42与安装孔217均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限位凸起421优选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以使其具有较佳的弹性形变能力。支撑杆44的一端设有卡勾442,卡勾442与支撑杆44垂直并朝向燃烧网3 延伸。炉体主体21的内壁上固定有承接座5,承接座5朝向卡勾442的顶面开设有勾槽52。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轴42位于炉体2外的一端还连接有把手422,旋转轴42外还套接有隔热套424,隔热套424位于把手422与炉体2之间。把手422上优选还套接有绝热套(图未示)。通过隔热套424及绝热套的设置能够防止烫伤,提高安全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燃烧网3的直径大于干燥网4的直径,即,燃烧网3的面积大于干燥网4的面积。优选地,燃烧网3及干燥网4均采用耐腐耐热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等。
炉体2上还安装有料斗机构8。请一并参见图4至图6,料斗机构8包括固定座81、连接杆86及料斗87。固定座81固定安装于炉顶22上,连接杆86的一端与固定座81转动连接,连接杆86的另一端与料斗87的侧壁通过转轴、铰链等实现铰接。料斗87的顶部设有与料斗87内腔连通的进料口871,料斗87的底部设有与料斗87内腔连通的出料口873,出料口873的大小小于进料口871,并不大于供料口25。料斗87受力能够绕固定座81转动,以将出料口873移至与供料口25对准或将料斗87移至炉体2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料斗87大致呈倒立的中空棱台状。固定座81包括底板82、顶板83、连接柱84及安装环85。底板82与顶板83相对设置,底板82与炉顶22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柱8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底板82及顶板83连接。安装环85转动地套设于连接柱84外,连接杆86的一端设有钩部862,连接杆86通过钩部862与安装环85转动连接。通过底板82与顶板83的限制,能够防止安装环85与连接柱84脱离。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83与连接柱84通过螺纹连接,具体地,连接柱84的顶面上凹设有内螺孔842,顶板83一侧设有螺纹柱832,螺纹柱832与内螺孔842螺合,从而将顶板83与连接柱84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以便于安装环85的安装与拆卸。
请再次参见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炉体主体21的底端外侧上还固定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底面连接有支撑脚10,用于支撑炉体2。炉体主体21的侧壁上还设有炉门11,炉门11位于支撑板9的上方,通过炉门11可便于操作者对燃烧网3上的牛粪进行点火。炉门11 设置有炉门盖12,炉门盖12的外壁上设置有炉门盖手柄13,以便于操作炉门盖12,进行实现炉门11的打开与关闭。优选地,炉门盖12呈半圆球状,炉门盖12一侧通过合页与炉体主体21外壁转动连接,炉门盖12与合页相对的一侧通过锁扣与炉体主体21外壁可拆卸连接。支撑板9上还安装有鼓风机14,鼓风机14通过风管与炉体主体21连接,以向燃烧室212内通入空气。
燃烧炉100中部外围连接有水箱15。水箱15呈圆筒状,其固定地套接在炉体主体21外,并位于炉门11与干燥网4之间。水箱15顶面一侧设置有入水口151,水箱15底面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53。可以理解,入水口151与出水口153处均设有开关,以打开或封闭相应的开口。
炉顶22上设有排烟管16,排烟管16内安装有烟灰过滤网17,在本实施方式中,烟灰过滤网17设置在排烟管16与炉体2连接的一端内。请一并参见图12,排烟管16末端伸入一烟气净化箱18内,烟气净化箱18上还设有排气管19。烟灰过滤网17上设有活性炭层,烟气净化箱18可采用现有技术的烟气净化箱,其内设有活性炭吸附网20,用于吸附有害烟气及烟尘。
使用时,水箱15通过入水口151注水,料斗87移位于炉体2外。取出盖板26打开供料口25,将料斗87移位于供料口25处并与供料口25对准。将待干的牛粪通过料斗87放入干燥网4,进好待干牛粪后,盖上盖板26,料斗87移位于燃烧炉100的炉顶22上。打开炉门 11,将助燃剂固体酒精及干牛粪放入燃烧网3上,点燃,接通鼓风机14电源进行鼓风,随着燃烧的进行,鼓风机14工作,补充更充足的氧气,使得燃烧炉100内燃烧网3上的牛粪燃烧更加彻底。随着燃烧进行,干燥网4上牛粪变得干燥,同时对水箱15的水进行了加热。干燥网4上的牛粪烘干后,对旋转轴42施加一外力,使得旋转轴42上的限位凸起421与卡槽218 脱离卡接,通过把手422转动旋转轴42,随着旋转轴42转动,支撑杆44的卡勾442与承接座5的勾槽52分离,干燥网4也随之倾斜,从而将干燥网4上牛粪倾入燃烧网3上进行燃烧。随后,反向转动旋转轴42,使得限位凸起421与卡槽218卡接,且支撑杆44的卡勾442与承接座5的勾槽52卡接,从而使得干燥网4稳定保持在水平状态。牛粪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从排烟管16排出,烟气依次通过烟灰过滤网17和烟气净化箱18进行有害烟气及烟尘的吸附,避免流入大气对环境造成污染,净化后的气体从排气管19排向外界。牛粪燃烧后的灰烬从燃烧网3掉入贮灰盒,由排灰口24取出。牛粪燃烧后的灰烬可用作制备牛床垫圈垫料,或者归还农田。水箱15内的热水从出水口153排出,可供农户生活使用。使用时,若发生牛粪灰堵塞燃烧网3的情况时,可转动转动杆291带动转盘293转动,通过转盘293与复位件284的配合,实现燃烧网3的上下振动,以将堵塞在燃烧网3上的牛粪灰顺利抖落。
上述燃烧炉100,其炉体2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干燥网4及燃烧网3,干牛粪可置于燃烧网3上进行燃烧,同时,利用牛粪燃烧时的热量对干燥网4上的牛粪进行干燥,缩短牛粪干燥时间,减少臭气的排放,同时利用牛粪作为热源提供热水,为农户生活使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排烟管16内的烟灰过滤网17及烟气净化箱18对牛粪燃烧的烟气进行净化,能够降低牛粪焚烧时对大气的污染。干燥网4通过旋转轴42与炉体2连接,旋转轴42上设有限位凸起421。当限位凸起421与炉体2上卡槽218卡接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旋转轴42及网体45的转动,降低了干燥网4由于受力不均匀导致意外倾斜的概率,提高了干燥网的稳定性。干燥网处于水平状态时,通过承接座5、支撑杆44及旋转轴42为干燥网提供三点支撑,能够进一步提高干燥网的稳定性。
上述燃烧炉100,其燃烧网3的面积大于干燥网4的面积,防止干燥网4转动时牛粪掉落至燃烧网3外。通过料斗机构8的料斗87向炉体2内进料,使得牛粪在料斗87的引导下沿靠近干燥网4中心的方向落入干燥网4上,能够降低牛粪与炉壁接触粘连的概率。料斗87 通过连接杆86、固定座81转动连接在炉体2上,使得料斗87可移动,便于盖板26的打开及料斗87的存放,同时,由于料斗87可移动至炉体2外,因此,可尽量增加供料口25的面积,提高干燥网4的利用率。
上述燃烧炉100,其无需设置液压、电动元件驱动干燥网4,能够降低燃烧炉100的生产成本,利于在贫困地区推广。
请同时参见图13至图1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燃烧炉,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燃烧炉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处于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勾442与支撑杆44垂直并位于同一平面内,承接座5开设有勾槽52,勾槽52贯通承接座5的顶面及面向支撑杆44的侧面,初始状态下,卡勾442与勾槽52卡接。
请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燃烧炉,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燃烧炉100 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处于在于:其一,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料口25呈圆形开口状。料斗 87的形状相应设计为倒立的中空圆台状。其二,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环85进一步包括套筒852及挂耳854,套筒852转动地套设于连接柱84外,挂耳854固定在套筒852的外壁上,挂耳854上贯通开设有挂孔,连接杆86通过钩部862与挂孔转动连接,避免钩部862对套筒852的转动造成阻碍,使得料斗87位置的调整更加顺畅。其三,在本实施方式中,燃烧网3 通过螺钉等固定在炉体2内壁上。
请同时参见图17及图18,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燃烧炉,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燃烧炉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处于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料斗87的出料口873处滑动安装一挡板30,挡板30封闭出料口873。具体地,料斗87的内壁上相对固定有两个安装条40,两个安装条40位于靠近出料口873的位置;挡板30的相对两侧分别滑动地支撑在两个安装条40上。挡板30受力能够相对所述料斗87移动,以打开所述出料口873。由于设置了挡板30,使得操作者可在料斗87移出炉体2外时向料斗87内进料,进一步减小操作者意外烫伤的概率。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炉门11可以省略,此时,可在炉体2上设置点火装置。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9)

1.一种燃烧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供料口,所述炉体内分为相互连通的燃烧室及干燥室,所述干燥室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上方,所述燃烧室内水平地装设有燃烧网;所述干燥室内转动地装设有干燥网;所述供料口处可拆卸地安装有盖板;所述炉体上还安装有料斗机构,所述料斗机构包括固定座、连接杆及料斗,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炉体的顶面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料斗的侧壁铰接,所述料斗的顶部设有与料斗内腔连通的进料口,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与料斗内腔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大小小于所述进料口,并不大于所述供料口;所述料斗受力能够绕所述固定座转动,以将所述出料口移至与所述供料口对准或将所述料斗移至所述炉体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顶板、连接柱及安装环,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炉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连接,所述安装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柱外,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钩部,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钩部与所述安装环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包括套筒及挂耳,所述套筒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柱外,所述挂耳固定在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挂耳上贯通开设有挂孔,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钩部与所述挂孔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连接柱通过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处滑动安装一挡板,所述挡板封闭所述出料口,所述挡板受力能够相对所述料斗移动,以打开所述出料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口呈圆形,所述料斗呈倒立的圆台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口呈方形,所述料斗呈倒椎体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底端外侧还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面连接有支撑脚,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还设有炉门,所述炉门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板上还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风管与所述炉体连接。
9.一种料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机构包括固定座、连接杆及料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料斗的侧壁铰接,所述料斗的顶部设有与料斗内腔连通的进料口,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与料斗内腔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大小小于所述进料口;所述料斗受力能够绕所述固定座转动。
CN201920106272.8U 2019-01-22 2019-01-22 料斗机构及具有其的燃烧炉 Active CN209458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6272.8U CN209458951U (zh) 2019-01-22 2019-01-22 料斗机构及具有其的燃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6272.8U CN209458951U (zh) 2019-01-22 2019-01-22 料斗机构及具有其的燃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58951U true CN209458951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45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06272.8U Active CN209458951U (zh) 2019-01-22 2019-01-22 料斗机构及具有其的燃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58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8929B (zh) 一种畜禽养殖场臭气烟气治理系统及方法
CN109603749A (zh) 一种改性稻草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643653B (zh) 高效节能环保秸秆气化炉
CN209458951U (zh) 料斗机构及具有其的燃烧炉
CN209458952U (zh) 环保焚烧炉
CN103650992B (zh) 一种基于链条式生物质燃料采暖炉的二氧化碳施肥机
CN2833362Y (zh) 一种小型室内生物质阴燃取暖炉
CN109812816A (zh) 燃烧炉
CN109812817A (zh) 一种牛粪的处理方法
CN201770666U (zh) 气化炉半自动式旋转下料装置
CN211345285U (zh) 一种新型生物质燃烧锅炉
CN209415483U (zh) 一种新能源秸秆燃烧装置
CN2878961Y (zh) 节能气化炉
CN201770668U (zh) 气化炉全自动式旋转下料装置
CN109092058B (zh) 一种低温炭基联合脱硫脱硝烟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746273Y (zh) 环保型生物质燃烧器
CN208139326U (zh) 采暖炉具
CN201407684Y (zh) 手摇式炉内搅动落料秸秆废燃物气化炉
CN204829949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灶的清灰装置
CN101875860B (zh) 气化炉半自动式旋转下料装置
CN201977507U (zh) 用于祭祀的便携式环保焚纸器
CN201310923Y (zh) 高新秸秆气化炉
CN201746515U (zh) 手动或电动驱动炉桶转动辅助落料的生物质气化炉
CN201400664Y (zh) 生物气化炉
CN218119744U (zh) 一种利于生物质固体燃烧的燃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