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8916U - 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 - Google Patents

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58916U
CN209458916U CN201822018183.6U CN201822018183U CN209458916U CN 209458916 U CN209458916 U CN 209458916U CN 201822018183 U CN201822018183 U CN 201822018183U CN 209458916 U CN209458916 U CN 209458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aying
tank body
water
tray
helix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181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友帅
王京军
李恬恬
迟加磊
孙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shi heavy industry (Qingdao)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SHI LIFE TECHNOLOGY (QINGDAO)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SHI LIFE TECHNOLOGY (QINGDAO)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SHI LIFE TECHNOLOGY (QINGDAO)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181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58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58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58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包括罐体,在罐体的上端设置出气口,在罐体的下端设置出水口,在罐体侧面的上端设置进水口,在罐体侧面的下端设置进气口,进水口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连接喷雾螺旋管,在喷雾螺旋管上设置了若干个间隔一定距离的喷嘴。在喷雾螺旋管的下方设置了填料层,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连通喷雾头,所述喷雾头安装在填料层与接水盘之间,接水盘安装在出水口的上端,接水盘通过收集管与出水口相通。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能量,增强了传热,传热系数可达14000~16000W/(M2.K),对进水温度的变化几乎不受限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高效除氧,给水含氧量远远小于15цɡ/L。

Description

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
背景技术
除氧器是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系统中必备的设备,其主要功能为降低锅炉供水中的含氧量,使之达到标准要求,以保证锅炉、汽轮机组和整个系统的金属部件在高温下不发生过度的氧化腐蚀。热力除氧器是目前最常用的锅炉除氧设备,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及旋膜除氧器都属于热力除氧器。旋膜除氧器适用于高压工况,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适用于低压工况。国家电力部对除氧器含氧量提出了部分标准,即大气式除氧器给水含氧量应小于15цɡ/L。
目前,喷雾填料式除氧器的喷嘴在低负荷下由于凝结水量少,凝结水压头降低可能造成喷嘴雾化效果变差。尤其是在高压情况下,进入各喷嘴的凝结水除氧效果较差, 严重影响供水的效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结构合理,除氧效果好,满足现有技术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包括罐体,在罐体的上端设置出气口,在罐体的下端设置出水口,在罐体侧面的上端设置进水口,在罐体侧面的下端设置进气口,进水口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长度等于罐体的半径,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连接喷雾螺旋管,所述喷雾螺旋管结构为阿基米德螺线,在喷雾螺旋管上设置了若干个间隔一定距离的喷嘴,所述喷雾螺旋管的高度为罐体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述喷雾螺旋管通过支架固定,支架焊接在罐体的内壁上;在喷雾螺旋管的下方设置了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固定在罐体内壁上;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连通喷雾头,所述喷雾头安装在填料层与接水盘之间,接水盘安装在出水口的上端,接水盘通过收集管与出水口相通。
进一步的,在喷雾螺旋管之间还设置了塔盘,塔盘若干个,塔盘穿插在喷雾螺旋管空间内,所述塔盘的一端固定在罐体内壁上,所述塔盘另一端插入喷雾螺旋管空间内且越过喷雾螺旋管轴心线,塔盘由多孔状材料制得。
进一步的,塔盘的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的,塔盘有六个。
进一步的,填料层的下端设置了滤网。
进一步的,填料层内填充Ω形填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高效除氧,给水含氧量远远小于15цɡ/L。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能量,增强了传热,传热系数可达14000~16000W/(M2.K),对进水温度的变化几乎不受限制。本实用新型能够深度除氧,同时在低负荷或低压加热器停用时,除氧效果无明显变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喷雾螺旋管2局部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包括罐体1,罐体1为常见的除氧器罐体,在罐体1的上端设置出气口11,在罐体1的下端设置出水口12,在罐体1的侧面a的上端设置进水口13,在罐体1的侧面a的下端设置进气口14,通过上述的设置,实现气体的进入和进出、水的进入和流出。进水口13可以连接供水系统,通过常规锅炉供水系统进行控制。进气口14连接供气系统。供水系统和供气系统均为现有的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的技术,为日常所见,无需过多解释。
上述的进水口13连接进水管131,进水管131长度等于罐体1的半径,以上结果导致了进水管131的末端头位于罐体1的轴中心处。在进水管131的下端连接喷雾螺旋管2,喷雾螺旋管2连通进水管131,并通过进水管13实现供水。
喷雾螺旋管2的结构为阿基米德螺线,在喷雾螺旋管2上设置了若干个间隔一定距离的喷嘴21,为保证喷嘴21空间位置的合理配置,喷雾螺旋管2的高度为罐体1高度的三分之一,有效保证空间内喷嘴21位置的分布均匀。上述的喷雾螺旋管2的周边可以通过支架20固定,支架20焊接在罐体1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还包括了填料层3,在出水口12出设置了接水盘4,填料层3位于喷雾螺旋管2的下方,接水盘4位于填料层3的下方。填料层3固定在罐体1的内壁上,填料层3内填充Ω形填料,并且在填料层3的下表面设置了一层滤网31,具有过滤作用。
在填料层3与接水盘4之间设置了喷雾头5,喷雾头5通过进气管与进气口14相通。上述的喷雾头5可以是本领域通用的常规的喷雾头。为方便接水盘4上的水的流出,在接水盘4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收集管41,收集管41与出水口12相通。
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实现水的除氧且顺利流出,为增加效率,扩大气体与水的混合面积,在喷雾螺旋管2之间还设置了塔盘6,塔盘6有若干个,为圆形,直径大小不一。塔盘6穿插在喷雾螺旋管2空间内,具体是塔盘6的一端固定在罐体1的内壁上,塔盘6的另一端插入喷雾螺旋管2空间内且越过喷雾螺旋管2的轴心线0。以上实现的技术效果是:喷雾螺旋管2在水平空间内有多个空间水平面b,具有不同直径大小的塔盘6直接穿插在空间水平面b内,塔盘6的另一端可以接近喷雾螺旋管2。本实施例中的塔盘有六个,恰好均穿插在空间水平面b内。上述的塔盘6由多孔状材料制得。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是:热蒸汽通过喷雾头5向上喷出,由于热空气的上行,热蒸汽向上运动至喷雾螺旋管2处。水从喷嘴21内喷出,形成雾状,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水雾遇到向上运动的蒸汽实现混合加热,达到加热和初步除氧的目的。经过加热的水雾遇到塔盘6形成水膜,水膜受到向上运动的蒸汽混合加热,继续除氧。经过二次除氧的水雾已经形成较大水珠,水珠砸落到填料层3上,实现三次加热除氧的目的。最后,由于重力作用,除氧的水珠汇集,经过过滤,流入收集管41,流出出水口12。
本实施例采用独特的喷雾螺旋管2及塔盘6结构,混合加热面积大大增加,加热除氧效率大大增加。本实施例过程中具有三次加热除氧,除氧更加彻底,达到的效果甚佳。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包括罐体,在罐体的上端设置出气口,在罐体的下端设置出水口,在罐体侧面的上端设置进水口,在罐体侧面的下端设置进气口,其特征在于:进水口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长度等于罐体的半径,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连接喷雾螺旋管,所述喷雾螺旋管结构为阿基米德螺线,在喷雾螺旋管上设置了若干个间隔一定距离的喷嘴,所述喷雾螺旋管的高度为罐体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述喷雾螺旋管通过支架固定,支架焊接在罐体的内壁上;在喷雾螺旋管的下方设置了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固定在罐体内壁上;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连通喷雾头,所述喷雾头安装在填料层与接水盘之间,接水盘安装在出水口的上端,接水盘通过收集管与出水口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其特征在于:在喷雾螺旋管之间还设置了塔盘,塔盘若干个,塔盘穿插在喷雾螺旋管空间内,所述塔盘的一端固定在罐体内壁上,所述塔盘另一端插入喷雾螺旋管空间内且越过喷雾螺旋管轴心线,塔盘由多孔状材料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其特征在于:塔盘的形状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其特征在于:塔盘有六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其特征在于:填料层的下表面设置了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其特征在于:填料层内填充Ω形填料。
CN201822018183.6U 2018-12-04 2018-12-04 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 Active CN209458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8183.6U CN209458916U (zh) 2018-12-04 2018-12-04 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8183.6U CN209458916U (zh) 2018-12-04 2018-12-04 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58916U true CN209458916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39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18183.6U Active CN209458916U (zh) 2018-12-04 2018-12-04 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58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89419U (zh) 家用燃气供热水装置
CN202113622U (zh) 高效自循环蒸发器
CN209458916U (zh) 喷雾淋水盘填料式除氧器
CN203880986U (zh) 一种气水换热水箱装置
CN106090975B (zh) 一种喷淋吸收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9706092U (zh) 一种用于生物质锅炉对流烟道中的冷灰装置
CN206603178U (zh) 一种连续煮浆器的余热利用系统及其连续煮浆器
CN109870055A (zh) 一种利用烟气余热的蓄热水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06989741U (zh) 一种化工用冷却塔
CN205381978U (zh)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208295885U (zh) 一种具有烟气处理功能的燃气蒸汽锅炉
CN209386275U (zh) 一种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
CN104728853B (zh) 锅炉烟气冷却器
CN106766170A (zh) 一种模块化冷凝式锅炉
CN207831326U (zh) 一种带有折流板式热交换器的锅炉
CN205897629U (zh) 零水垢不耗水节能组合冷凝器
CN206369489U (zh) 二次蒸汽的换热器
CN205049016U (zh) 翅片式换热器
CN206488515U (zh) 一种用于吸收式热泵的再热器
CN201754048U (zh) 一种胆式结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0656244U (zh) 一体式高效节能真空式除氧器
CN108413621A (zh) 一种单相流体环形螺旋上升吸热器
CN109386827A (zh) 一种锅炉盘管冷凝式省煤器
CN109341370B (zh) 一种凝汽器深度雾化除氧装置
CN212610077U (zh) 一种利用空气中的太阳能进行淡化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6706 Tonghe Road, Tonghe Street office, Pingdu City, Qingdao, Shandong 17

Patentee after: Panshi heavy industry (Qingdao)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7, Tongda Road, Tonghe sub district office,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000

Patentee before: PANSHI LIFE TECHNOLOGY (QINGDAO)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