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3750U - 施工平台以及施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施工平台以及施工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43750U CN209443750U CN201920069290.3U CN201920069290U CN209443750U CN 209443750 U CN209443750 U CN 209443750U CN 201920069290 U CN201920069290 U CN 201920069290U CN 209443750 U CN209443750 U CN 2094437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form
- sub
- central
- construction
- rod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施工平台以及施工设备。包括中心基体、中心平台以及至少一个子平台,中心平台被构造为与中心基体保持相对位置。至少一个子平台与中心基体活动连接,以使至少一个子平台中的每一个子平台能够与中心平台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的内部施工操作范围小,安全风险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施工平台以及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在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仍然需要搭建施工平台,施工人员在施工平台上对风电塔内部进行穿索、张拉、封闭接缝、紧固螺栓等操作。
当前常用附着式挂篮或采用吊车吊篮进行施工,这种挂篮或者吊车吊篮操作面小,安全风险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施工平台以及施工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的内部施工操作范围小,安全风险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施工平台,包括中心基体、中心平台以及至少一个子平台,中心平台被构造为与中心基体保持相对位置。至少一个子平台与中心基体活动连接,以使至少一个子平台中的每一个子平台能够与中心平台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
其中,中心平台与至少一个子平台中的一个子平台共同限定的施工半径,施工平台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第一状态为:至少一个子平台靠近中心平台,以使得施工半径减小;第二状态为:至少一个子平台远离中心平台,以使得施工半径增大。
上述方案中,施工平台用于施工人员在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中施工,为施工人员提供一种安全的施工环境,并且该施工平台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能适应同一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中不同内径的位置。其中,施工平台通过吊塔、起吊机构或者其他方式放置于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中,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直径需求,调整施工半径(其中,施工人员可在中心平台以及子平台上进行施工),即调整中心平台与子平台的位置关系,即,在施工平台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调整,从而满足施工的直径需求。最终,在移出该施工平台时,可调整施工平台的施工半径,即,调整施工平台的整体直径达到一种可以移出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的尺寸,顺利移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子平台中的每一个子平台与中心平台在垂直于中心平台的竖直方向上保持预设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子平台与中心平台在竖直方向上(垂直于中心平台的方向,在一种可能的环境下,亦解释为垂直于地表的方向,即重力加速度的方向)保持预设距离,从而使得施工平台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时,保证了中心平台和子平台之间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平稳地在中心平台和子平台之间转移,提高了施工平台的施工安全性以及施工平台的运作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子平台的数量至少为二;
当施工平台处于第二状态时,全部子平台共同限定弧形平面,弧形平面以中心平台的中心为圆心围绕于中心平台。
上述技术方案中,中心平台在一种可能实现的环境下,位于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的中心,子平台以中心平台为圆心并围绕于中心平台,当施工平台处于第二状态时,全部子平台共同限定弧形平面,施工人员可在该弧形平面以及中心平台上进行施工,扩大了施工半径以及扩大了施工人员的运动半径,同时亦对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的中心起到良好的施工覆盖。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子平台之间具有副平台组件;
当施工平台处于第二状态时,全部子平台以及副平台组件共同限定弧形走廊。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副平台组件将相邻的两个子平台进行连接,使得弧形平面能够通过副平台组件的连接构成弧形走廊,使得施工人员能够便捷地、安全地在弧形平面上移动。
可选地,副平台组件包括两个副平台,副平台组件中的两个副平台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于相连的两个子平台的相互靠近的端面连接,副平台组件中的两个副平台的另一端可拆卸地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副平台组件的一种可能实施的结构,并且通过两个副平台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两个副平台分别对应子平台的连接结构,能够使得副平台组件在施工平台进行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变时,能够根据需求做出调整以配合施工平台整体直径的变化。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
至少一个扩展平台,至少一个扩展平台中的一个扩展平台可活动地与中心平台和至少一个子平台中的一个子平台中的其中一个可活动地连接;
当施工平台处于第二状态时,弧形走廊通过扩展平台连通中心平台。
上述方案中,在施工中,子平台与中心平台会根据需求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其中,当施工平台处于第二状态时,弧形走廊是环绕于中心平台的,为此,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弧形走廊与中心平台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距离,为了使得施工人员的安全移动,设置扩展平台,当需要展开扩展平台(扩展平台的一端是可活动地连接于子平台或者中心平台上的),使得扩展平台将中心平台与弧形走廊连通,从而扩展平台能够被作为一条路或者一额外的平台,进行移动的支撑,或者施工的支撑,以提高施工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心基体沿垂直于中心平台的表面的方向上延伸;
至少一个子平台通过传动组件与中心基体活动连接,传动组件驱动至少一个子平台远离或靠近中心平台。
上述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可能实现的子平台与中心基体的连接关系,其中,子平台通过传动组件实现相对中心平台位置调整,以使得施工平台的施工半径得以调整,同时,由于中心基体是沿竖直方向(沿垂直于中心平台的表面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子平台与中心基体进行配合,从而使得,子平台与中心平台在处于第一状态时,能够达到较小的直径,从而利于施工平台从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中取出,同时,由于子平台、中心基体以及中心平台的连接关系,使得施工平台具有良好的承载效果,牢固的受力结构。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动组件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传动部,底座沿中心基体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与中心基体配合,至少一个传动部中的一个传动部与至少一个子平台中的一个子平台传动连接;
至少一个传动部中的传动部包括第一杆件和伸缩杆,第一杆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第一杆件的另一端与子平台配合,伸缩杆的一端连接中心基体,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杆件传动连接。
上述方案中,提供一种可能实现的子平台与传动部的传动连接结构,通过连杆机构(第一杆件的两端分别与底座以及子平台可转动地连接,从而构成了一种连杆机构)以及伸缩杆的传动,使得子平台能够以较小的动力,实现相对中心平台的位置调整。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动部包括第二杆件和支撑杆,第二杆件的一端可转动地与底座连接,第二杆件的另一端与支撑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杆件远离底座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杆件、第二杆件、支撑杆以及底座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支撑杆的表面固定子平台。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杆件以及支撑杆,能够更加稳定地实现子平台相对与中心平台位置的调整,同时通过设置第二杆件以及支撑杆能够使得子平台的台面始终保持静止,即,始终处于同一平面,有效地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施工设备,包括升降系统以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施工平台;升降系统位于风电塔筒内,中心基体与升降系统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施工设备应用于风电塔筒,其包括升降系统以及上述提供的施工平台,在风电塔筒内,通过升降系统调整施工平台位于风电塔筒内的高度,使得位于施工平台上的施工人员能够根据需求对风电塔筒内的任意高度位置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直径需求,调整施工半径(其中,施工人员可在中心平台以及子平台上进行施工),即,在施工平台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调整,从而满足施工的直径需求。当施工完成后,施工平台可直径可进行调整,从而吊出,结束施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施工平台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施工平台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施工平台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施工平台在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施工平台在第五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施工平台在第六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施工平台在第七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施工平台;10a-中心平台;10b-子平台;10A-弧形走廊;11-中心基体;12-副平台组件;12a-副平台;13-扩展平台;14-底座;15-第一杆件;16-伸缩杆;17-第二杆件;18-支撑杆;19-中连杆;20-第三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施工平台10,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范围小,安全风险大的问题。
请参看图1、图2以及图3,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施工平台10在第一视角下的具体结构。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施工平台10在第二视角下的具体结构。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施工平台10在第三视角下的具体结构。
施工平台10包括中心基体11、中心平台10a以及至少一个子平台10b,中心平台10a被构造为与中心基体11保持相对位置。至少一个子平台10b与中心基体11活动连接,以使至少一个子平台10b中的每一个子平台10b能够与中心平台10a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
其中,中心平台10a与至少一个子平台10b中的一个子平台10b共同限定的施工半径,施工平台1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第一状态为:至少一个子平台10b靠近中心平台10a,以使得施工半径减小;第二状态为:至少一个子平台10b远离中心平台10a,以使得施工半径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出了一种施工平台10处于第一状态时的情况,图2示出了一种施工平台10处于第二状态时的情况,图3示出了施工平台10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另一种情况,其中,比较图1、图2以及图3可以看出,施工平台10在不同状态下具有不同的施工半径,例如,图3中施工平台10的施工半径位于图1和图2中的施工平台10的施工半径之间。
其中,施工平台10用于施工人员在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中施工,为施工人员提供一种安全的施工环境,并且该施工平台10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能适应同一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中不同内径的位置。其中,施工平台10通过吊塔、起吊机构或者其他方式放置于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中,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直径需求,调整施工半径(其中,施工人员可在中心平台10a以及子平台10b上进行施工),即调整中心平台10a与子平台10b的位置关系,即,在施工平台1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调整,从而满足施工的直径需求。最终,在移出该施工平台10时,可调整施工平台10的施工半径,即,调整施工平台10的整体直径达到一种可以移出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的尺寸,顺利移出。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以实现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子平台10b中的每一个子平台10b与中心平台10a在垂直于中心平台10a的竖直方向上保持预设距离。
其中,子平台10b与中心平台10a在竖直方向上(垂直于中心平台10a的方向,在一种可能的环境下,亦解释为垂直于地表的方向,即重力加速度的方向)保持预设距离,从而使得施工平台1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时,保证了中心平台10a和子平台10b之间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平稳地在中心平台10a和子平台10b之间转移,提高了施工平台10的施工安全性以及施工平台10的运作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不限定子平台10b与中心平台10a之间是否保持竖直方向上的一定距离。
可选地,在一些可以实现的实施例中,子平台10b的数量至少为二。当施工平台10处于第二状态时,全部子平台10b共同限定弧形平面,弧形平面以中心平台10a的中心为圆心围绕于中心平台10a。
其中,中心平台10a在一种可能实现的环境下,位于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的中心,例如图1、图2以及图3中所示,子平台10b以中心平台10a为圆心并围绕于中心平台10a,当施工平台10处于第二状态时,全部子平台10b共同限定弧形平面,施工人员可在该弧形平面以及中心平台10a上进行施工,扩大了施工半径以及扩大了施工人员的运动半径,同时亦对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的中心起到良好的施工覆盖。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中心平台10a处于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中的位置不进行限定,其可以偏心设置亦可以如上述描述中的中心设置,当偏心设置时,子平台10b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等。在本实施例中,子平台10b的个数为5个,5个子平台10b均匀分布,其中,中心平台10a有一部分周壁的外侧是未设置子平台10b的,该处可定义为一缺口,该缺口可作用施工人员进出施工平台10或者安装其他施工机构而设计的,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亦可取消缺口设计,使得中心平台10a的四周均被子平台10b所围绕。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施工平台10在第四视角下的具体结构。
相邻的两个子平台10b之间具有副平台组件12,当施工平台10处于第二状态时,全部子平台10b以及副平台组件12共同限定弧形走廊10A。
其中,通过副平台组件12将相邻的两个子平台10b进行连接,使得弧形平面能够通过副平台组件12的连接构成弧形走廊10A,使得施工人员能够便捷地、安全地在弧形平面上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子平台10b之间可取消设置副平台组件12,其相邻两个子平台10b可通过其他结构进行连接,亦或者相邻两个平台之间存在能够使得施工人员正常转移至任意一个平台的间距。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图5,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施工平台10在第五视角下的具体结构。副平台组件12包括两个副平台12a,副平台组件12中的两个副平台12a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于相连的两个子平台10b的相互靠近的端面连接,副平台组件12中的两个副平台12a的另一端可拆卸地配合。其中,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副平台组件12的一种可能实施的结构,并且通过两个副平台12a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两个副平台12a分别对应子平台10b的连接结构,能够使得副平台组件12在施工平台10进行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变时,能够根据需求做出调整以配合施工平台10整体直径的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副平台组件12中的两个副平台12a之间可不进行连接,其当需要副平台组件12中的两个副平台12a作为一种支撑结构支撑施工人员行走或移动时,保证副平台12a处于一种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行走或移动的状态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重新参考图4并结合图5,施工平台10包括至少一个扩展平台13,至少一个扩展平台13中的一个扩展平台13可活动地与中心平台10a和至少一个子平台10b中的一个子平台10b中的其中一个可活动地连接,当施工平台10处于第二状态时,弧形走廊10A通过扩展平台13连通中心平台10a。
在施工中,子平台10b与中心平台10a会根据需求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其中,当施工平台10处于第二状态时,弧形走廊10A是环绕于中心平台10a的,为此,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弧形走廊10A与中心平台10a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距离,为了使得施工人员的安全移动,设置扩展平台13,当需要展开扩展平台13(扩展平台13的一端是可活动地连接于子平台10b或者中心平台10a上的),使得扩展平台13将中心平台10a与弧形走廊10A连通,从而扩展平台13能够被作为一条路或者一额外的平台,进行移动的支撑,或者施工的支撑,以提高施工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基体11沿垂直于中心平台10a的表面的方向上延伸,至少一个子平台10b通过传动组件与中心基体11活动连接,传动组件驱动至少一个子平台10b远离或靠近中心平台10a。
其中,上述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实现的子平台10b与中心基体11的连接关系,其中,子平台10b通过传动组件实现相对中心平台10a位置调整,以使得施工平台10的施工半径得以调整,同时,由于中心基体11是沿竖直方向(沿垂直于中心平台10a的表面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子平台10b与中心基体11进行配合,从而使得,子平台10b与中心平台10a在处于第一状态时,能够达到较小的直径,从而利于施工平台10从混凝土风电塔等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中取出,同时,由于子平台10b、中心基体11以及中心平台10a的连接关系,使得施工平台10具有良好的承载效果,牢固的受力结构。
可选地,请参考图6,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施工平台10在第六视角下的具体结构。传动组件包括底座14和至少一个传动部,底座14沿中心基体11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与中心基体11配合,至少一个传动部中的一个传动部与至少一个子平台10b中的一个子平台10b传动连接。至少一个传动部中的传动部包括第一杆件15和伸缩杆16,第一杆件15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14,第一杆件15的另一端与子平台10b配合,伸缩杆16的一端连接中心基体11,伸缩杆16的另一端与第一杆件15传动连接。
其中,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实现的子平台10b与传动部的传动连接结构,通过连杆机构(第一杆件15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4以及子平台10b可转动地连接,从而构成了一种连杆机构)以及伸缩杆16的传动,使得子平台10b能够以较小的动力,实现相对中心平台10a的位置调整。其中,通过连杆机构以及伸缩杆16的传动,使得施工平台10能够以一种“伞状式折叠”的运动配合,实现施工半径的调节,以伸缩的运动状态,实现底座14的滑动,以及第一杆件15的折叠,最终改变子平台10b相对与中心平台10a的位置关系。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传动部包括第二杆件17和支撑杆18,第二杆件17的一端可转动地与底座14连接,第二杆件17的另一端与支撑杆18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支撑杆18的另一端与第一杆件15远离底座1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杆件15、第二杆件17、支撑杆18以及底座14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支撑杆18的表面固定子平台10b。
其中,传动部包括第二杆件17和支撑杆18,第二杆件17的一端可转动地与底座14连接,第二杆件17的另一端与支撑杆18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支撑杆18的另一端与第一杆件15远离底座1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杆件15、第二杆件17、支撑杆18以及底座14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支撑杆18的表面固定子平台10b。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参见图6,还设置有中连杆19,中连杆19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一杆件15和第二杆件17,通过中连杆19有效地将第一杆件15和第二杆件17进行牢固的配合,实现运动的同步,增加了子平台10b运动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7,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施工平台10在第七视角下的具体结构。
由图7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子平台10b对应的第一杆件15有两个,第二杆件17有一个,中杆件有两个,两个第一杆件15平行间隔设置,第二杆件17位于两个第一杆件15的中间,两个中杆件分别连接第一杆件15和第二杆件17,使得该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是通过五根杆件构层,提供了子平台10b运动的稳定性,保证了施工安全。
进一步地,为使得伸缩杆16稳定地传动,在两个第一杆件15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三杆件20,第三杆件20远离第一杆件15的一端与中心基体11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由图6可以看出,中心平台10a的边缘设置有护栏,每一个子平台10b的外周设置有护栏。通过护栏,进一步地,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施工设备,包括升降系统以及上述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的施工平台10。升降系统位于风电塔筒内,中心基体11与升降系统连接。
其中,施工设备应用于风电塔筒,其包括升降系统以及上述提供的施工平台10,在风电塔筒内,通过升降系统调整施工平台10位于风电塔筒内的高度,使得位于施工平台10上的施工人员能够根据需求对风电塔筒内的任意高度位置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直径需求,调整施工半径(其中,施工人员可在中心平台10a以及子平台10b上进行施工),即,在施工平台1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调整,从而满足施工的直径需求。当施工完成后,施工平台10可直径可进行调整,从而吊出,结束施工。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施工的环境中,例如: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风电塔筒安装施工中,将施工平台10吊到风电塔筒内与升降系统连接,以便实现自动升降施工。在塔筒直径变化时,操作施工平台10中伸缩杆16的液压控制系统(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伸缩杆16的伸缩),实现平台的直径变化。无需切换到地面进行二次拆装,大幅缩短施工时间。最终安装完毕混凝土塔筒后,施工平台10可以缩小到直径,从塔筒最顶部直接吊出来。结束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基体;
中心平台,所述中心平台被构造为与所述中心基体保持相对位置;以及
至少一个子平台,所述至少一个子平台与所述中心基体活动连接,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子平台中的每一个子平台能够与所述中心平台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
其中,所述中心平台与所述至少一个子平台中的一个所述子平台共同限定施工半径,所述施工平台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至少一个子平台靠近所述中心平台,以使得所述施工半径减小;
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至少一个子平台远离所述中心平台,以使得所述施工半径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子平台中的每一个所述子平台与所述中心平台在垂直于所述中心平台的竖直方向上保持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平台的数量至少为二;
当所述施工平台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全部所述子平台共同限定弧形平面,所述弧形平面以所述中心平台的中心为圆心围绕于所述中心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平台之间具有副平台组件;
当所述施工平台处于第二状态时,全部所述子平台以及所述副平台组件共同限定弧形走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平台组件包括两个副平台,所述副平台组件中的两个所述副平台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于相连的两个子平台的相互靠近的端面连接,所述副平台组件中的两个所述副平台的另一端可拆卸地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扩展平台,所述至少一个扩展平台中的一个扩展平台可活动地与所述中心平台和所述至少一个子平台中的一个子平台中的其中一个可活动地连接;
当所述施工平台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弧形走廊通过扩展平台连通所述中心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基体沿垂直于所述中心平台的表面的方向上延伸;
所述至少一个子平台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中心基体活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子平台远离或靠近所述中心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传动部,所述底座沿所述中心基体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中心基体配合,所述至少一个传动部中的一个传动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子平台中的一个子平台传动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传动部中的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杆件和伸缩杆,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子平台配合,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中心基体,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件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二杆件和支撑杆,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杆件、第二杆件、支撑杆以及底座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
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固定所述子平台。
10.一种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位于风电塔筒内;以及
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施工平台;
所述中心基体与所述升降系统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69290.3U CN209443750U (zh) | 2019-01-15 | 2019-01-15 | 施工平台以及施工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69290.3U CN209443750U (zh) | 2019-01-15 | 2019-01-15 | 施工平台以及施工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43750U true CN209443750U (zh) | 2019-09-27 |
Family
ID=68018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069290.3U Active CN209443750U (zh) | 2019-01-15 | 2019-01-15 | 施工平台以及施工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4375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29815A (zh) * | 2019-01-15 | 2019-04-16 | 江苏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施工平台以及施工设备 |
-
2019
- 2019-01-15 CN CN201920069290.3U patent/CN2094437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29815A (zh) * | 2019-01-15 | 2019-04-16 | 江苏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施工平台以及施工设备 |
CN109629815B (zh) * | 2019-01-15 | 2024-01-09 | 江苏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施工平台以及施工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088920U (zh) | 一种建筑用脚手架 | |
CN107473102A (zh) | 一种变电检修微型履带起重车 | |
CN110881391B (zh) | 一种林业树木移栽装置 | |
CN209443750U (zh) | 施工平台以及施工设备 | |
CN104638553A (zh) | 一种180度旋转式砼杆吊臂 | |
CN205892555U (zh) | 一种旋转式吊具 | |
CN107143815A (zh) | 一种用于景观园林照明灯的升降装置 | |
CN105793560A (zh) | 用于维修风力涡轮机部件的固定装置 | |
CN203255892U (zh) | 加高门座式起重机 | |
CN206645735U (zh) | 一种高安全性的工程吊车机械臂装置 | |
CN109629815A (zh) | 施工平台以及施工设备 | |
CN209635846U (zh) | 一种履带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调平机构 | |
CN205369051U (zh) | 一种用桥梁施工的吊车结构 | |
KR20120131896A (ko) | 수직·수평 붐대 구성의 이동식 유압크레인 | |
CN106654943A (zh) | 一种变电站变压器辅助工作平台 | |
CN103276942A (zh) | 抱杆底座 | |
CN107487723B (zh) | 一种变电检修用起重装置 | |
CN202323771U (zh) | 用于公路桥梁的安装维护系统 | |
CN107215799A (zh) | 一种升降辅助装置及待作业部件的升降操作方法 | |
CN208182521U (zh) | 一种折叠式电动小吊车 | |
CN206942108U (zh) | 检修平台 | |
CN203428799U (zh) | 塔机环形顶升横梁装置 | |
CN207061738U (zh) | 一种防侧倒的升降辅助装置 | |
CN108625800A (zh) | 一种用于竖井施工的多功能井架 | |
CN212392581U (zh) | 一种旁路作业跨越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