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房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房屋,属于装配式房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装配式房屋是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现有的装配式房屋主要由房屋框架、墙板、屋顶构成,现有的装配式房屋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墙板耐候性差,目前市场上的墙板多为金属层复合保温材料结构,金属结构易锈蚀,耐候性差;
2、保温性能差,墙板的金属层保温性差,室内有冷桥现象;
3、重量大,墙板的金属层重量大,影响运输和搬运;
4、密封性能差,目前市场上的墙板连接多为直线型简单公母槽口形式,空隙大,密封性差;
5、目前市场上的墙板与屋顶板板材自身各层结合形式单一,加工复合工艺复杂,装饰性材料另外安装,安装用粘结剂材料性能不稳定,安装用螺钉会破坏房屋密封性;
6、目前市场上的屋顶板在现场安装后需要在外侧做二次防水层,施工成本高,防水性能差,无法做到结构性防水;
7、屋顶板承重能力差,目前市场上屋顶板承重需要依靠屋顶外置刚性框架,自身承重能力差,外置刚性框架影响美观;
8、目前市场上的框架多为钢结构桁架,需要部分焊接工作,现场安装工艺复杂;
9、有冷桥现象,框架结构与墙体等维护结构分离,保温性能差,容易产生冷桥现象;
10、耐候性差,钢结构容易锈蚀,寿命低。
11、屋顶多为平面结构,易积攒雨水,出现房屋漏水现象,防水效果差;
12、屋顶与房屋顶梁连接不牢固,屋顶与房屋顶梁易脱离,安全系数低;
13、屋顶重量大,必须依靠起重设备进行安装,现场施工成本及运输成本高。
因此,亟待出现一种能克服上述问题的装配式房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需另外安装饰面的耐候性好,保温性能优异,密封性好,重量轻,安装方便,防水效果好,安全系数高,能大大降低现场施工及运输成本的装配式房屋。
一种装配式房屋,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由立柱51、顶梁52、底梁53相插装构成的矩形框架本体,框架本体安装于底座100上,框架本体的四周安装有墙板、顶部通过屋顶连接机构安装有屋顶板、底部安装有屋底板,墙板、屋底板均是由多张墙板单元15通过企口组装而成,屋顶板是由多个屋顶板单元依次首尾相接组装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100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调平装置101,调平装置101为液压调平装置或者丝杠调平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墙板单元15包括外板1、内板2,外板1、内板2通过连接件组装为一体后形成四面闭合的墙板外框,第一保温材料3填充于墙板外框形成的空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板1、内板2为实心结构或者中空结构,外板1、内板2的外表面设有具有装饰效果的装饰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板1、内板2为中空结构,外板1、内板2内部设有多个起隔断及增加墙板强度作用的第一间隔条4,墙板内部空间通过第一间隔条4隔断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一空腔16,第一间隔条4与外板1、内板2为一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左连接件9、右连接件10,外板1、内板2上设有用于插装左连接件9、右连接件10的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与内板2为一体结构且向外板1方向延伸的左连接件9、右连接件10,外板1对应位置处设有与左连接件9、右连接件10形成自锁的第一左锁槽5、第一右锁槽6;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连接件9的端部设有能插于第一左锁槽5内且形状与第一左锁槽5相匹配的第一左锁头7,右连接件10的端部设有能插于第一右锁槽6内且形状与第一右锁槽6相匹配的第一右锁头8,第一左锁头7的左侧水平向左延伸形成第一上搭接面11,第一左锁槽5的左侧水平向右延伸形成与第一上搭接面11相搭接的第一下搭接面1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企口包括设于墙板单元15左、右两侧的左连接企口13、能插入左连接企口13且能防止左连接企口13脱离的右连接企口14,左连接企口13与左连接件9为一体结构且呈向左上方延伸的外凸状,右连接企口14是由外板1、内板2分别向右延伸所形成的上凸台14-1、下凸台14-2共同构成,上凸台14-1上设有用于勾住左连接企口13的倒钩14-3;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板1、内板2均由轻质高强材料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保温材料3为满足建筑防火要求的保温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保温材料3为聚氨酯板或者岩棉板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屋顶板是由多个屋顶板单元21依次首位相接组装而成,相邻两个屋顶板单元21之间设有用于增加强度的内置梁22,相邻两个屋顶板单元21之间还设有用于安装内置梁22并具有防水效果的预制连接件,屋顶板单元21包括上板23、下板24,上板23、下板24的长度方向两端通过锁槽、锁扣组装为一体后形成四面闭合的屋顶板外框,第二保温板25填充于屋顶板外框形成的空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扣包括自下板24向上板23方向延伸所形成的左插接件44、右插接件26,上板23对应位置处设有与左插接件44、右插接件26形成自锁的第二左锁槽27、第二右锁槽28;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预制连接件包括且自上板23上表面垂直向上延伸所形成的左防水插件29、右防水插件30,左防水插件29的顶端水平向左延伸形成左插头,右防水插件30顶端水平向右延伸形成右插头32,左插头与相邻屋顶板单元21的右插头32自锁连接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板23、下板24均为中空结构或者实心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板23、下板24均为中空结构,二者内部设有多个起隔断及增加墙板强度作用的第二间隔条33,墙板内部空间通过第二间隔条33隔断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二空腔34;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插接件44的端部设有能插于第二左锁槽27内且形状与第二左锁槽27相匹配的第二左锁头35,右插接件26的端部设有能插于第二右锁槽28内且形状与第二右锁槽28相匹配的第二右锁头36,第二左锁头35的左侧水平向左延伸形成第二上搭接面37,第二左锁槽27的左侧水平向右延伸形成与第二上搭接面37相搭接的第二下搭接面38;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插头包括插头31及与插头31为一体结构的斜面39,所述右插头32包括用于插接插头31的插槽40,插槽40的右侧开口处设有向斜下方延伸的防水檐41;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置梁22为轻质高强管材或者中空金属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板2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水平向左延伸的左支撑板42、水平向右延伸的右支撑板43,左支撑板42与右支撑板43的总长度与内置梁22的宽度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保温材料25为满足建筑防火要求的保温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板23、下板24均由轻质高强材料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保温材料25为聚氨酯板或者岩棉板等满足建筑防火要求的保温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柱51的顶部、底部分别固定有用于连接顶梁52的顶梁连接管组54、用于连接底梁53的底梁连接管组55,顶梁连接管组54、底梁连接管组55组结构相同,均包括安装于立柱51外壁上且夹角呈45°-135°的第一连接管56、第二连接管57,第一连接管56、第二连接管57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58,立柱51、顶梁52、底梁53均包括套管59及插设于套管59内的管件60,套管59的外壁上设有与其为一体结构的板材安装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59的管内空间横剖面呈方型,套管59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加强筋61,套管59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多个螺钉安装槽62,套管59与管件60通过螺钉63固定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59的外表面包括A面59-1、B面59-2、C面59-3、D面59-4;
其中,A面59-1的左侧垂直向上延伸形成左安装臂64、右侧垂直向上延伸形成右安装臂65;
C面59-3顶部水平向右延伸形成上安装臂66、底部水平向右延伸形成下安装臂67;
左安装臂64与下安装臂67结构相同,右安装臂65与上安装臂66结构相同,上安装臂66、右安装臂65的长度小于下安装臂67、左安装臂64,上安装臂66、右安装臂65内安装有可拆卸的板材固定臂68;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安装臂67朝向上安装臂66的一面、左安装臂64朝向右安装臂65的一面均开设有第一插槽69,第一插槽69内插装有用于进一步固定住板材的第一密封条7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板材固定臂68包括插头71及与插头71为一体结构的水平延展臂72,水平延展臂72朝向板材的一面开设有第二插槽73,第二插槽73内安装有用于一进步固定住板材的第二密封条74,上安装臂66、右安装臂65上开设有用于插接插头71的槽体7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59是由轻质高强材料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柱51、顶梁52、底梁53均为中空结构,顶梁52、底梁5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顶梁连接管组54、底梁连接管组55外部,并通过螺栓76旋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件60是由耐候高强材料制成的管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56、第二连接管57之间的夹角呈45°-13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屋顶连接机构包括安装于前、后两个相邻顶梁52上的多个屋顶板连接件82,前、后两个相邻顶梁分别为第一顶梁80、第二顶梁81,第二顶梁81的顶部高于第一顶梁80,沿着第一顶梁80、第二顶梁81的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相间隔的屋顶板连接件82,屋顶板连接件82具有一个与屋顶板83相接触的斜面板82-2以及与第一顶梁80或第二顶梁81相接触的水平面板82-1,第一顶梁80、第二顶梁81通过屋顶板连接件82与屋顶板83相连接,从而使屋顶板83呈斜坡状的安装于第一顶梁80、第二顶梁81上方,屋顶板83与第一顶梁80之间、屋顶板83与第二顶梁81之间均安装有锁紧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屋顶板连接件82是由轻质高强材料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斜面板82-2、水平面板82-1一端相交汇,水平面板82-1与斜面板82-2之间设有多个相间隔的加强筋82-3,水平面板82-1的下表面设有用于与第一顶梁80或第二顶梁81相卡接的卡接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与水平面板82-1为一体结构的左卡接臂82-4、右卡接臂82-5,左卡接臂82-4、右卡接臂82-5分别位于水平面板82-1的下表面左、右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斜面板82-2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燕尾钉84的燕尾槽85、用于安装屋顶板密封条91的密封条安装槽92,通过燕尾钉84实现屋顶板连接件82与第一顶梁80、第二顶梁81的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于第一顶梁80、第二顶梁81相对的一面侧壁上的第一锁紧机构、第二锁紧机构,第一锁紧机构与第二锁紧机构结构相同,第一锁紧机构包括安装于屋顶板83下表面上的定位钩86、安装于第一顶梁80上的夹具87,夹具87的夹杆88与定位钩86相挂接,夹具87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夹杆88的手柄89,定位钩86一侧与屋顶板连接件82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屋顶板83包括上墙板、下墙板、夹设于上墙板与下墙板之间的第二保温板,屋顶板83的两端安装有雨水檐9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墙板、下墙板均由由轻质高强材料一体成型,所述第二保温板为聚氨酯或者岩棉等满足建筑防火要求的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房屋,结构设计巧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墙板的外板、内板均由轻质高强材料制成,不仅重量轻,强度大,耐候性能好,而且使用寿命长,带饰面,便于搬运及运输;外板、内板均为中空结构,二者内部设有多个起隔断及增加墙板强度作用的间隔条,板内部空间通过间隔条隔断形成多个独立的空腔,该结构不仅能进一步的降低墙板的重量,而且能提高墙板的保温隔热性能,防止室内出现冷桥现象;保温材料为聚氨酯或者岩棉等满足建筑防火要求的保温材料,保温性能优异,而且外墙板与内墙板均由轻质高强材料制成,能进一步的提升高温性能;相邻墙板单元通过企口组装而成,空隙小,密封性能好,组装方便;外板与内板自锁连接,拆装方便,而且组装为一体后不易脱离,安全系数高。
2、屋顶板的上板、下板均由轻质高强材料制成,不仅重量轻,强度大,耐候性能好,而且使用寿命长,便于搬运及运输;上板、下板均为中空结构,二者内部设有多个起隔断及增加板强度作用的间隔条,板内部空间通过间隔条隔断形成多个独立的空腔,该结构不仅能进一步的降低墙板的重量,而且能提高墙板的保温隔热性能,防止室内出现冷桥现象;保温材料为聚氨酯或者岩棉等满足建筑防火要求的保温材料,保温性能优异,而且外板与内板均由轻质高强材料制成,能进一步的提升高温性能;左防水插件与右防水插件配合使用,防水性能优异,现场无需做二次防水,降低施工成本;上墙板与下墙板自锁连接,相邻的屋顶板单元自锁连接,拆装方便,而且组装为一体后不易脱离,安全系数高;
3、框架本体是由可相互拆装的立柱、顶梁、底梁构成,无需焊接,现场安装过程中依靠人力即可搬运安装,无需借助机械设备进行吊装,省时省力,而且可以多次拆装重复利用,节省成本;套管由轻质高强材料制成,方管由耐候高强材料制成,不仅重量轻,强度大,耐候性能好,不易锈蚀,使用寿命长,便于搬运及运输;在框架本体上直接安装板材,而且通过密封条与板材无缝连接,保温性能优异,不易出现冷桥现象;
4、屋顶连接机构结构设计巧妙,屋顶板呈斜坡状的安装于第一顶梁、第二顶梁上方,不易积攒雨水,防水效果好;屋顶板连接件设于屋顶板与顶梁之间,屋顶板连接件具有起坡和密封的作用;屋顶板重量轻,人工搬运安装即可,现场施工成本及运输成本低;外墙板、内墙板均由轻质高强材料制成,不仅重量轻,强度大,耐候性能好,而且使用寿命长,便于搬运及运输,保温性能优异,避免出现冷桥现象;通过锁紧机构能将屋顶板牢固的固定于顶梁上,防止屋顶板移动及与顶梁相脱离,提高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房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框架本体安装于底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墙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4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图4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图4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屋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屋顶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图1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框架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7:图16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顶梁连接方管组、底梁连接方管组安装于立柱内部方管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9:顶梁、底梁安装于立柱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0:图16中立柱的B-B剖结构示意图;
图21:屋顶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图2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3:屋顶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安装步骤1示意图;
图25:安装步骤2示意图;
图26:安装步骤3示意图;
图27:安装步骤4示意图;
图28:安装步骤5示意图;
图29:安装步骤6示意图;
图30:安装步骤7示意图。
图中:1、外板; 2、内板; 3、第一保温材料; 4、第一间隔条;5、第一左锁槽;6、第一右锁槽;7、第一左锁头;8、第一右锁头;9、左连接件;10、右连接件;11、第一上搭接面;12、第一下搭接面;13、左连接企口;14、右连接企口;14-1、上凸台;14-2、下凸台;14-3、倒钩;15、墙板单元;16、第一空腔;
21、屋顶板单元;22、内置梁;23、上板;24、下板;25、第二保温材料;26、右插接件;27、第二左锁槽;28、第二右锁槽;29、左防水插件;30、右防水插件;31、插头;32、右插头;33、第二间隔条;34、第二空腔;35、第二左锁头;36、第二右锁头;37、第二上搭接面;38、第二下搭接面;39、斜面;40、插槽;41、防水檐;42、左支撑板;43、右支撑板;44、左插接件;
51、立柱; 52、顶梁; 53、底梁; 54、顶梁连接管组;55、底梁连接管组;56、第一连接管;57、第二连接管;58、安装孔;59、套管;59-1、A面;59-2、B面;59-3、C面;59-4、D面;60、管件;61、加强筋;62、螺钉安装槽;63、螺钉;64、左安装臂;65、右安装臂;66、上安装臂;67、下安装臂;68、板材固定臂;69、第一插槽;70、第一密封条;71、插头;72、水平延展臂;73、第二插槽;74、第二密封条;75、槽体;76、螺栓;
80、第一顶梁; 81、第二顶梁;82-1、水平面板;82-2、斜面板;82-3、加强筋;82-4、左卡接臂;82-5、右卡接臂;83、屋顶板; 84、燕尾钉;85、燕尾槽;86、定位钩;87、夹具;89、手柄;90、雨水檐;91、屋顶板密封条;92、密封条安装槽;100、底座;调平装置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房屋,
外板1、内板2、第一保温材料3、第一间隔条4、第一左锁槽5、第一右锁槽6、第一左锁头7、第一右锁头8、左连接件9、右连接件10、第一上搭接面11、第一下搭接面12、左连接企口13、右连接企口14、上凸台14-1、下凸台14-2、倒钩14-3、墙板单元15、第一空腔16;
屋顶板单元21、内置梁22、上板23、上板24、第二保温材料25、左插接件44、右插接件26、第二左锁槽27、第二右锁槽28、左防水插件29、右防水插件30、插头31、右插头32、第二间隔条33、第二空腔34、第二左锁头35、第二右锁头36、第二上搭接面37、第二下搭接面38、斜面39、插槽40、防水檐41、左支撑板42、右支撑板43;
立柱51、顶梁52、底梁53、顶梁连接管组54、底梁连接管组55、第一连接管56、第二连接管57、安装孔58、套管59、A面59-1、B面59-2、C面59-3、D面59-4、管件60、加强筋61、螺钉安装槽62、螺钉63、左安装臂64、右安装臂65、上安装臂66、下安装臂67、板材固定臂68、第一插槽69、第一密封条70、插头71、水平延展臂72、第二插槽73、第二密封条74、槽体75、螺栓76;
第一顶梁80、第二顶梁81、水平面板82-1、斜面板82-2、加强筋82-3、左卡接臂82-4、右卡接臂82-5、屋顶板83、燕尾钉84、燕尾槽85、定位钩86、夹具87、手柄89、雨水檐90、屋顶板密封条91、密封条安装槽92、底座100、调平装置101。
本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房屋,包括由立柱51、顶梁52、底梁53相插装构成的矩形框架本体,框架本体安装于底座100上,框架本体的四周安装有墙板、顶部通过屋顶连接机构安装有屋顶板、底部安装有屋底板,其中,墙板与屋底板结构相同,均是由多张墙板单元15通过企口组装而成,屋顶板是由多个屋顶板单元21依次首尾相接组装而成;底座100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调平装置101,调平装置101为液压调平装置或者丝杠调平装置。
墙板的安装及连接关系(参考附图4-10):墙板是由多张墙板单元15通过企口组装而成,墙板单元15包括外板1、内板2、夹设于外板1与内板2之间的第一保温材料3,第一保温材料3为聚氨酯或者岩棉等满足建筑防火要求的保温材料,内板2长度方向两端均垂直向外板1方向延伸形成左连接件9、右连接件10,外板1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能与左连接件9、右连接件10形成自锁的第一左锁槽5、第一右锁槽6;外板1、内板2均为中空结构,二者内部设有多个起隔断及增加墙板强度作用的第一间隔条4,墙板内部空间通过第一间隔条4隔断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一空腔16,第一间隔条4与外板1、内板2为一体结构且贯穿于外板1、内板2整个高度方向,多个独立的第一空腔16形成空气层,不仅能减轻墙板的重量,而且能增加墙板的强度,达到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自锁结构:左连接件9的端部设有能插于第一左锁槽5内且形状与第一左锁槽5相匹配的第一左锁头7,右连接件10的端部设有能插于第一右锁槽6内且形状与第一右锁槽6相匹配的第一右锁头8,第一左锁槽5、第一右锁槽6形状左右对称,第一左锁头7、第一右锁头8形状左右对称,第一左锁头7的左侧水平向左延伸形成第一上搭接面11,第一左锁槽5的左侧水平向右延伸形成与第一上搭接面11相搭接的第一下搭接面12;通过自锁结构,可以使外板1、内板2组装为一体后不易相互脱离,而且便于拆装,外板1与内板2均由所述外板1、内板2的外表面设有具有装饰效果的装饰层轻质高强材料一体成型,加工工艺简捷,其中,轻质高强材料为聚氨酯、木塑、石塑、碳纳米等材料中的任意一种,但不限于以上几种;企口结构:企口包括设于墙板单元15左、右两侧的左连接企口13、能插入左连接企口13且能防止左连接企口脱离的右连接企口14,左连接企口13与左连接件9为一体结构且呈向左上方延伸的外凸状,右连接企口14是由外板1、内板2分别向右延伸所形成的上凸台14-1、下凸台14-2共同构成,上凸台14-1上设有用于勾住左连接企口13的倒钩14-3;相邻墙板单元15通过企口方式连接,空隙小,密封性能好,组装方便。
屋顶板的安装及连接关系(参考附图11-15):屋顶板是由多个屋顶板单元21依次首尾相接组装而成,相邻两个屋顶板单元21之间设有为中空结构的内置梁22,屋顶板单元21包括上板23、上板24、夹设于上板23与上板24之间的第二保温材料25,上板24长度方向两端均垂直向上延伸形成左插接件44、右插接件26,上板23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能与左插接件44、右插接件26形成自锁的第二左锁槽27、第二右锁槽28,上板23长度方向左右两端均垂直向上延伸形成左防水插件29、右防水插件30,左防水插件29的顶端水平向左延伸形成左插头,右防水插件30顶端水平向右延伸形成右插头32,左插头与相邻屋顶板单元21的右插头32自锁连接为一体,内置梁22为中空金属方管,上板2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水平向左延伸的一字型左支撑板42、水平向右延伸的一字型右支撑板43,左支撑板42与右支撑板43的总长度与内置梁22的宽度相匹配;上板23、上板24均为中空结构,二者内部设有多个起隔断及增加墙板强度作用的第二间隔条33,墙板内部空间通过第二间隔条33隔断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二空腔34,多个独立的第二空腔34形成空气层,不仅能减轻墙板的重量,而且能增加墙板的强度,达到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自锁结构:左插接件44的端部设有能插于第二左锁槽27内且形状与第二左锁槽27相匹配的第二左锁头35,右插接件26的端部设有能插于第二右锁槽28内且形状与第二右锁槽28相匹配的第二右锁头36,左插接件44、右插接件26形状左右对称,第二左锁头35、第二右锁头36形状左右对称,第二左锁头35的左侧水平向左延伸形成第二上搭接面37,第二左锁槽27的左侧水平向右延伸形成与第二上搭接面37相搭接的第二下搭接面38;通过自锁结构,可以使上板23、上板24组装为一体后不易相互脱离,而且便于拆装,上板23与上板24均由轻质高强材料一体成型,加工工艺简捷,其中,轻质高强材料为聚氨酯、木塑、石塑、碳纳米等材料中的任意一种,但不限于以上几种;防水结构:左插头包括一字型插头31及与一字型插头31为一体结构的斜面39,所述右插头32包括用于插接插头31的一字型插槽40,一字型插槽40的右侧开口处设有向斜下方延伸的防水檐41,防水性能优异,现场无需做二次防水,降低施工成本。
框架本体的安装及连接关系(参考附图16-20):包括由立柱51、顶梁52、底梁53相插装构成的矩形框架本体,由于立柱51、顶梁52、底梁53可拆装,因此无需焊接,现场安装过程中依靠人力即可搬运安装,无需借助机械设备进行吊装,省时省力,而且可以多次拆装重复利用,节省成本;具体的,立柱51的顶部、底部分别固定有用于连接顶梁52的顶梁连接管组54、用于连接底梁53的底梁连接管组55,顶梁连接管组54、底梁连接管组55组结构相同,均包括安装于立柱51外壁上且夹角呈90°的第一连接管56、第二连接管57,第一连接管56、第二连接管57的外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58,立柱51、顶梁52、底梁53均包括套管59及插设于套管59内的管件60,套管59的外壁上设有与其为一体结构的板材安装机构,立柱51、顶梁52、底梁53均为中空结构且横剖面均呈方型,顶梁52、底梁5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顶梁连接管组54、底梁连接管组55外部,螺栓76穿过第一连接管56(或第二连接管57)、管件60、套管59将三者旋紧;套管59的管内空间横剖面呈方型,套管59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加强筋61,套管59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多个螺钉安装槽62,套管59与管件60通过螺钉63固定为一体,套管59是由轻质高强材料一体成型,套管59是有PVC、聚氨酯、木塑、石塑、碳纳米等材料中的任意一种,但不限于以上几种材料制成,管件60是由耐候高强材料制成的方管,不仅重量轻,强度大,耐候性能好,不易锈蚀,使用寿命长,便于搬运及运输;板材安装机构的具体结构为:套管59的外表面包括A面59-1、B面59-2、C面59-3、D面59-4;其中,A面59-1的左侧垂直向上延伸形成左安装臂64、右侧垂直向上延伸形成右安装臂65;C面59-3顶部水平向右延伸形成上安装臂66、底部水平向右延伸形成下安装臂67;左安装臂64与下安装臂67结构相同,右安装臂65与上安装臂66结构相同,上安装臂66、右安装臂65的长度小于下安装臂67、左安装臂64,上安装臂66、右安装臂65内安装有可拆卸的板材固定臂68;下安装臂67朝向上安装臂66的一面、左安装臂64朝向右安装臂65的一面均开设有第一插槽69,第一插槽69内插装有用于进一步固定住板材的第一密封条70,板材固定臂68包括插头71及与插头71为一体结构的水平延展臂72,水平延展臂72朝向板材的一面开设有第二插槽73,第二插槽73内安装有用于一进步固定住板材的第二密封条74,上安装臂66、右安装臂65上开设有用于插接插头71的槽体75;通过左安装臂64与右安装臂65、上安装臂66与下安装臂67配合使用,可以将板材牢固的固定于框架本体上。
屋顶连接机构安装及连接关系(参考附图21-23):屋顶连接机构包括安装于前、后两个相邻顶梁52上的多个屋顶板连接件82,前、后两个相邻顶梁分别为第一顶梁80、第二顶梁81,第二顶梁81的顶部高于第一顶梁80,沿着第一顶梁80、第二顶梁81的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相间隔的屋顶板连接件82,屋顶板连接件82具有一个与屋顶板83相接触的斜面板82-2以及与第一顶梁80或第二顶梁81相接触的水平面板82-1,第一顶梁80、第二顶梁81通过屋顶板连接件82与屋顶板83相连接,从而使屋顶板83呈斜坡状的安装于第一顶梁80、第二顶梁81上方,不易积攒雨水,防水效果好,屋顶板83与第一顶梁80之间、屋顶板83与第二顶梁81之间均安装有锁紧机构,通过锁紧机构能将屋顶板牢固的固定于顶梁上,防止屋顶板移动及与顶梁相脱离,提高安全系数;斜面板82-2、水平面板82-1一端相交汇,水平面板82-1与斜面板82-2之间设有多个相间隔的加强筋82-3,水平面板82-1的下表面设有用于与第一顶梁80或第二顶梁81相卡接的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与水平面板82-1为一体结构的左卡接臂82-4、右卡接臂82-5,左卡接臂82-4、右卡接臂82-5分别位于水平面板82-1的下表面左、右两端,斜面板82-2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燕尾钉84的燕尾槽85、用于安装屋顶板密封条91的密封条安装槽92,通过燕尾钉84实现屋顶板连接件82与第一顶梁80、第二顶梁81的固定连接;锁紧机构的具体结构为:锁紧机构包括安装于第一顶梁80、第二顶梁81相对的一面侧壁上的第一锁紧机构、第二锁紧机构,第一锁紧机构与第二锁紧机构结构相同,第一锁紧机构包括安装于屋顶板83下表面上的定位钩86、安装于第一顶梁80上的夹具87,夹具87的夹杆88与定位钩86相挂接,夹具87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夹杆88的手柄89,定位钩86一侧与屋顶板连接件82相接触;屋顶板83包括上墙板、下墙板、夹设于上墙板与下墙板之间的第二保温板,屋顶板83的两端安装有雨水檐90,起到进一步的防水效果;上墙板、下墙板、屋顶板连接件82均是由轻质高强材料一体成型,轻质高强材料为聚氨酯、木塑、石塑、碳纳米等材料中的任意一种,但不限于以上几种,第二保温板为聚氨酯或者岩棉等满足建筑防火要求的保温材料,不仅重量轻,强度大,耐候性能好,而且使用寿命长,便于搬运及运输。
组装步骤(参见附图24-30):
1、安装底座100,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利用调平装置101对底座100进行调平;
2、安装框架本体,将框架本体与底座100进行连接;
3、安装屋底板,安装密封压条;
4、安装墙板,安装密封压条;
5、安装屋顶板,将夹具锁紧;
6、安装屋顶板防水檐;
7、安装房屋缆风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