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9391U - 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9391U
CN209439391U CN201821790519.4U CN201821790519U CN209439391U CN 209439391 U CN209439391 U CN 209439391U CN 201821790519 U CN201821790519 U CN 201821790519U CN 209439391 U CN209439391 U CN 209439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riser
main body
slideway
connection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05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卫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tai Yingda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tai Yingda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tai Yingda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tai Yingda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905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9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9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93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包括冒口主体、防尘套、双头螺柱和连接柱,所述冒口主体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且冒口主体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环,所述冒口主体左右端均设置有第一凸缘、把手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设置在把手上方,所述防尘套设置在冒口主体上端,所述双头螺柱贯穿第一凸缘和第三凸缘,所述冒口主体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滑道,且滑道设置在把手下方,所述滑道和第二凸缘上均开设有插销孔,所述连接柱上端贯穿第二凸缘下端面,且连接柱下端设置有底板同时底板下端面设置有轮子。该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将第二凸缘移动至滑道最下端,随后用插销固定住第二凸缘,在轮子的作用下,便可方便移动冒口主体。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保温冒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
背景技术
发热保温冒口是为避免铸件出现缺陷而附加在铸件上方或侧面的补充部分,发热保温冒口铸件致密无缺陷,完全符合爆炸硬化的基础技术要求,同时优良的致密度即内部质量,为提高铸件的耐磨性、延长辙叉的使用寿命提供了有力保障。
现在市场采用传统的发热保温冒口,由于发热保温冒口尺寸较大,不便于移动,且容易积尘。因此,需要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来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发热保温冒口,由于发热保温冒口尺寸较大,不便于移动,且容易积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包括冒口主体、防尘套、双头螺柱和连接柱,所述冒口主体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且冒口主体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环,所述冒口主体左右端均设置有第一凸缘、把手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设置在把手上方,且把手设置在第二凸缘上方,所述防尘套设置在冒口主体上端,且防尘套左右端均设置有第三凸缘,所述双头螺柱贯穿第一凸缘和第三凸缘,且双头螺柱首末端均设置有螺母,同时螺母设置在第一凸缘和第三凸缘外侧,所述冒口主体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滑道,且滑道设置在把手下方,同时滑道内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滑道和第二凸缘上均开设有插销孔,且滑道和第二凸缘通过插销孔和插销固定,所述连接柱上端贯穿第二凸缘下端面,且连接柱上端设置有插销孔,所述连接柱下端设置有底板,且底板下端面设置有轮子。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外径等于第二连接环内径,且第一连接环高度等于第二连接环高度。
优选的,所述防尘套下端面直径等于第二连接环内径,且防尘套上端面直径等于冒口主体外径。
优选的,所述滑道与第二凸缘构成滑动机构,且滑道关于冒口主体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呈“+”形,且连接柱长度大于滑道下端到第一连接环下端的垂直距离。
优选的,所述轮子关于底板中轴线对称设置有四个,且底板长度大于冒口主体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
(1)设置有滑道、第二凸缘、插销、连接柱和轮子,在滑道的作用下,将第二凸缘移动至滑道最下端,随后用插销固定住第二凸缘,再将连接柱插入第二凸缘内,在轮子的作用下,便可方便移动冒口主体;
(2)设置有防尘套、双头螺柱、螺母、第一凸缘和第三凸缘,将防尘套卡合在第二连接环内,随后用双头螺柱贯穿第一凸缘和第三凸缘,拧紧双头螺柱两端的螺母,以固定住防尘套,在运输时可防止防尘套掉落,也避免了冒口主体内部积尘的问题;
(3)设置有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可将一个冒口主体下端的第一连接环插入另一个冒口主体上端的第二连接环,以便于将多个冒口主体叠加起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冒口主体,2、第一连接环,3、第二连接环,4、第一凸缘,5、把手,6、第二凸缘,7、防尘套,8、第三凸缘,9、双头螺柱,10、螺母, 11、滑道,12、插销孔,13、插销,14、连接柱,15、底板,16、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若该文中出现电器元件等,则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同时若文中出现电机、水泵、输料泵和液压缸等,则其均为现有已知设备。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包括冒口主体1、第一连接环2、第二连接环3、第一凸缘4、把手5、第二凸缘6、防尘套7、第三凸缘8、双头螺柱9、螺母10、滑道11、插销孔 12、插销13、连接柱14、底板15和轮子16,冒口主体1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2,且冒口主体1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环3,冒口主体1左右端均设置有第一凸缘4、把手5和第二凸缘6,第一凸缘4设置在把手5上方,且把手5 设置在第二凸缘6上方,防尘套7设置在冒口主体1上端,且防尘套7左右端均设置有第三凸缘8,双头螺柱9贯穿第一凸缘4和第三凸缘8,且双头螺柱9首末端均设置有螺母10,同时螺母10设置在第一凸缘4和第三凸缘8外侧,冒口主体1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滑道11,且滑道11设置在把手5下方,同时滑道11内设置有第二凸缘6,滑道11和第二凸缘6上均开设有插销孔 12,且滑道11和第二凸缘6通过插销孔12和插销13固定,连接柱14上端贯穿第二凸缘6下端面,且连接柱14上端设置有插销孔12,连接柱14下端设置有底板15,且底板15下端面设置有轮子16。
本例的第一连接环2外径等于第二连接环3内径,且第一连接环2高度等于第二连接环3高度,将一个冒口主体1下端的第一连接环2与另一个冒口主体1上端的第二连接环3相卡合,以便于将两个冒口主体1叠加起来。
防尘套7下端面直径等于第二连接环3内径,且防尘套7上端面直径等于冒口主体1外径,将防尘套7下端卡合在第二连接环3内,随后用双头螺柱9贯穿第一凸缘4和第三凸缘8,拧紧双头螺柱9两端的螺母10,以固定住防尘套7,以防止在运输时防尘套7掉落,以及避免了冒口主体1内部积尘的问题。
滑道11与第二凸缘6构成滑动机构,且滑道11关于冒口主体1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使用冒口时,在将第二凸缘6移动到滑道11上端,以便于将冒口安装在工作机上,移动冒口时将第二凸缘6移动到滑道11下端,以便于使连接柱14插入第二凸缘6内。
连接柱14呈“+”形,且连接柱14长度大于滑道11下端到第一连接环2 下端的垂直距离,在连接柱14的作用下,起到支撑冒口的目的。
轮子16关于底板15中轴线对称设置有四个,且底板15长度大于冒口主体1外径,在轮子16的作用下,以便于移动冒口。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时,使用冒口时,在滑道 11的作用下,使第二凸缘6向上移动,随后用插销13固定住第二凸缘6,以便于将冒口下端安装到工作机中,当需要移动冒口时,在滑道11的作用下,将第二凸缘6移动到滑道11的最下端,通过拉动把手5,将冒口主体1抬起,使连接柱14插入第二凸缘6内,随后用插销13穿过连接柱14和滑道11上的插销孔12,以固定住第二凸缘6和连接柱14,这时在轮子16的作用下,以便于移动冒口,将防尘套7下端卡合在第二连接环3内,随后用双头螺柱9 贯穿第一凸缘4和第三凸缘8,拧紧双头螺柱9两端的螺母10,以固定住防尘套7,以防止在运输时防尘套7掉落,以及避免了冒口主体1内部积尘的问题,将冒口主体1下端的第一连接环2与另一个冒口主体1上端的第二连接环3相卡合,以便于将两个冒口主体1叠加起来,便于存放,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包括冒口主体(1)、防尘套(7)、双头螺柱(9)和连接柱(14),其特征在于:所述冒口主体(1)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环(2),且冒口主体(1)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环(3),所述冒口主体(1)左右端均设置有第一凸缘(4)、把手(5)和第二凸缘(6),所述第一凸缘(4)设置在把手(5)上方,且把手(5)设置在第二凸缘(6)上方,所述防尘套(7)设置在冒口主体(1)上端,且防尘套(7)左右端均设置有第三凸缘(8),所述双头螺柱(9)贯穿第一凸缘(4)和第三凸缘(8),且双头螺柱(9)首末端均设置有螺母(10),同时螺母(10)设置在第一凸缘(4)和第三凸缘(8)外侧,所述冒口主体(1)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滑道(11),且滑道(11)设置在把手(5)下方,同时滑道(11)内设置有第二凸缘(6),所述滑道(11)和第二凸缘(6)上均开设有插销孔(12),且滑道(11)和第二凸缘(6)通过插销孔(12)和插销(13)固定,所述连接柱(14)上端贯穿第二凸缘(6)下端面,且连接柱(14)上端设置有插销孔(12),所述连接柱(14)下端设置有底板(15),且底板(15)下端面设置有轮子(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2)外径等于第二连接环(3)内径,且第一连接环(2)高度等于第二连接环(3)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套(7)下端面直径等于第二连接环(3)内径,且防尘套(7)上端面直径等于冒口主体(1)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1)与第二凸缘(6)构成滑动机构,且滑道(11)关于冒口主体(1)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4)呈“+”形,且连接柱(14)长度大于滑道(11)下端到第一连接环(2)下端的垂直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16)关于底板(15)中轴线对称设置有四个,且底板(15)长度大于冒口主体(1)外径。
CN201821790519.4U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 Active CN209439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0519.4U CN209439391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0519.4U CN209439391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9391U true CN209439391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10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0519.4U Active CN209439391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93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1639U (zh) 一种挡泥板共用取件治具
CN209439391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发热保温冒口
CN209492916U (zh) 一种方便固定玻璃的运输箱
CN20967143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滑动轴承
CN210281445U (zh) 一种零部件加工用固定装置
CN104401343B (zh) 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
CN106379195A (zh) 一种减震磁悬浮列车悬浮架拆装装置
CN206170102U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操作阀门的缓冲手爪
CN204868826U (zh) 飞机维修工具柜
CN212503565U (zh) 一种防震的电梯对重架
CN209434858U (zh) 一种实用电力用标准件
CN106393147B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操作阀门的缓冲手爪
CN106838613A (zh) 一种液化气罐运输防倾倒装置
CN208538626U (zh) 一种环氧树脂浇注干式电力变压器
CN208548669U (zh) 用于电缆竖井的接头
CN206727463U (zh) 一种配电箱
CN205702162U (zh) 一种电动旋压扩口设备
CN206219979U (zh) 一种桥梁双缝式伸缩缝装置
CN205472454U (zh) 一种防卡死的升降台
CN110424986A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隧道衬砌台车
CN206952942U (zh) 一种工业设计用实物加工平台
CN208307342U (zh) 一种便于磷铜合金块的盛放及移动装置
CN206172442U (zh) 一种横剪线硬质合金导轨输料装置
CN207953852U (zh) 一种浮动手臂式上下料机器人
CN206784927U (zh) 一种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