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1248U - 一种分体插接式吸顶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插接式吸顶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1248U
CN209431248U CN201920171782.3U CN201920171782U CN209431248U CN 209431248 U CN209431248 U CN 209431248U CN 201920171782 U CN201920171782 U CN 201920171782U CN 209431248 U CN209431248 U CN 209431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iling
socket
lamp body
long hol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717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闫平
彭文进
王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717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1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1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1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计为分体结构,主要包括吸顶插座与灯体,灯体通过与吸顶插座连接实现电连接,并挂装于吸顶插座实现吸顶固定。安装时,不需要托着整灯进行操作,只需要将吸顶插座先固定到开花板上,将进线与吸顶插座进行快接,即完成接线。吸顶插座固定并接好线后,将灯体的插头对准吸顶插座的插接长孔进行插接,完成插头与端子弹片的接触导通,实现电气连通;同时,灯体与吸顶插座完成挂装。拆卸时,只需要滑动灯体,使电气连接断开,挂装机构脱开,即可向下拔出灯体,完成拆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简化了大量复杂的连接机构,吸顶插座尺寸较小,重量轻,灯体的安装与拆卸步骤简单,直上安装,横移并直下拆卸,单人即可轻松完成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插接式吸顶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顶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体插接式吸顶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灯具产品在安装过程中,均需要以整灯进行操作,例如将整灯与导线进行连接,然后安装至天花板,则安装时需要托着整灯用端子接线,或灯罩不可拆灯具配外置接线盒加端子接线;或者将整灯安装至天花板后,再与导线进行连接。而无论哪种安装方式的吸顶灯,在安装过程中,固定至天花板的对象均是整灯,需将整灯托起后再打螺丝固定在天花板上,产品较重时,安装人员非常吃力。灯体固定好后还需接线,再装灯罩,安装过程十分不便,费时费力。对应的,拆卸过程与安装过程同样不便,更有甚者,拆卸过程比安装过程困难得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包括吸顶插座、灯体,灯体设置有与吸顶插座对应的插头,安装时,插头与吸顶插座插接并电气连通,灯体挂装于吸顶插座,拆卸时,滑动灯体,插头与吸顶插座形成断路后,分离灯体与吸顶插座。
作为优选,吸顶插座包括吸顶座、耦合器插座,耦合器插座与吸顶座连接为一体,耦合器插座设置与插头对应的插接长孔,耦合器插座内对应插接长孔设置有接触件,用于与插头接触并电气连通;接触件沿插接长孔的长度方向不全部覆盖;耦合器插座的表面沿插接长孔的长度方向,在插接长孔的开口位置的两侧设置倒角。
作为优选,接触件的一端或两端未覆盖对应位置的插接长孔,插接长孔未覆盖接触件的位置形成断开区段,当插头沿插接长孔滑动至断开区段时,插头与接触件分离;吸顶插座与灯体形成断路。
作为优选,耦合器插座包括盖板、底座、接触件,底座开设插接长孔,接触件对应插接长孔设置;接触件的一端为连接板,底座与盖板对应连接板设置有对应的导线插孔,连接板延伸至导线插孔内;在连接板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端子弹片,在连接板的高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设置有按压键;按压键用于驱动端子弹片形成弹性形变;盖板朝向导线插孔的一端朝外延伸出绝缘垫片。
作为优选,端子弹片的端部横向延伸至连接板的两侧之外,按压键对应端子弹片的端部设置两根推杆,推杆位于连接板的两侧之外;推动按压键使推杆与端子弹片的端部顶抵,并迫使端子弹片的端部由于弹性形变,远离连接板。
作为优选,底座对应插接长孔设置有朝向突起的绝缘挡墙,通过绝缘挡墙隔离相邻的接触件。
作为优选,灯体朝向吸顶插座的一面设置有下凹的安装槽,安装槽的长度足够灯体与吸顶插座之间的滑动行程;安装时,吸顶插座位于安装槽内。
作为优选,安装槽的外沿设置有凸起的围挡。
作为优选,围挡的顶面设置有若干凸块。
作为优选,灯体设置有朝向吸顶插座延伸的挂勾,吸顶插座对应挂勾设置有勾槽;安装时,吸顶插座挤压挂勾发生弹性形变,直至挂勾越过勾槽并挂装于勾槽的侧壁;拆卸时,沿勾槽的长度方向滑动灯体直至挂勾脱离勾槽的侧壁。
作为优选,吸顶插座朝向灯体的一面开设有容纳腔,勾槽设置于容纳腔的两侧内壁,挂勾与勾槽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容纳腔的内壁对应勾槽设置为导向斜面,安装时,导向斜面挤压挂勾发生弹性形变。
作为优选,容纳腔内设置有沿吸顶插座长度方向弹性滑动与复位的挡板,灯体设置与挡板对应的止动件,止动件的高度足够使滑动灯体时,与挡板形成横向顶抵。
作为优选,吸顶插座的端部设置有端盖,端盖朝内延伸有导向柱,弹簧套设于导向柱上,挡板沿导向柱滑动,并压缩弹簧;挡板通过设置于导向柱的端部的限位件形成限位,防止从导向柱上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设计为分体结构,主要包括吸顶插座与灯体,灯体通过与吸顶插座连接实现电连接,并挂装于吸顶插座实现吸顶固定。安装时,不需要托着整灯进行操作,只需要将吸顶插座先固定到开花板上,将进线与吸顶插座进行快接,即完成接线。吸顶插座固定并接好线后,将灯体的插头对准吸顶插座的插接长孔进行插接,完成插头与端子弹片的接触导通,实现电气连通;同时,灯体与吸顶插座完成挂装。拆卸时,只需要滑动灯体,使电气连接断开,挂装机构脱开,即可向下拔出灯体,完成拆卸。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大量复杂的连接机构,吸顶插座尺寸较小,重量轻,灯体的安装与拆卸步骤简单,安装时灯体直上,拆卸时灯体横移并直下,单人即可轻松完成安装。
插接长孔朝向设置有绝缘挡墙,不仅可以满足5.5mm爬电距离要求,还可以增加相邻端子弹片之间的爬电距离,能够实现总的爬电距离大于2.5mm,满足安规要求。耦合器插座的盖板朝向导线插孔的一端朝外延伸出绝缘垫片,能够满足安规8mm游离丝测试,可省去整灯生产时放置绝缘垫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安装完成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状态);
图3是吸顶插座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吸顶插座与插头的插接示意图(仰视图);
图5是吸顶插座的结构爆炸图;
图6是吸顶插座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7是吸顶插座与插头的插接示意图(纵向剖视图);
图8是吸顶插座与插头的插接示意图(纵向立体剖视图);
图9是图1的局部横截面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A部分放大图;
图11是图1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B部分放大图;
图中:10是吸顶插座,11是耦合器插座,111是盖板,1111是绝缘垫片,112是底座,1121是插接长孔,1122是绝缘挡墙,1123是导线插孔,1124是倒角,113是接触件,1131是连接板,1132是导电夹片,114是端子弹片,1141是弹片斜面,115是按压键,1151是推杆,12是吸顶座,121是容纳腔,122是挡板,1221是通孔,123是导向柱,124是弹簧,125是端盖,126是螺丝,13是勾槽,14是导向斜面,20是灯体,21是插头,22是挂勾,23是止动件,24是安装槽,25是围挡,26是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拆装难度大、结构复杂等不足,提供一种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如图1、图2所示,包括吸顶插座10、灯体20,可实现分体安装;即先将吸顶插座10固定在天花板上,并进行接线,再将灯体20向上推动,与吸顶插座10实现插接,同时完成电气连通与挂装,实现灯体20安装于天花板。其中,灯体20设置有与吸顶插座10对应的插头21,安装时,先将吸顶插座10固定在天花板上,并完成接线,然后将插头21与吸顶插座10插接并电气连通,灯体20通过挂装机构挂装于吸顶插座10,完成安装。拆卸时,滑动灯体20,使灯体20与吸顶插座10形成一定行程的错位,进而插头21与吸顶插座10形成断路后,分离灯体20与吸顶插座10,完成拆卸。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直上直下式的拆装操作,无需再托着整灯进行接线、上螺丝126等,单人即可快速完成拆装。
如图3、图4所示,吸顶插座10包括吸顶座12、耦合器插座11,耦合器插座11与吸顶座12连接为一体,耦合器插座11设置与插头21对应的插接长孔1121,用于插头21接入;耦合器插座11内对应插接长孔1121设置有接触件113,用于与插头21接触并电气连通,以实现吸顶插座10与灯体20的电气连通。本实施例中,接触件113与插头21接触的位置实施为导电夹片1132,其两侧的导电弹片分别从插接长孔1121的两侧弹性相向形成夹持,以保证与插头21夹紧接触。
为了在拆卸过程中滑动灯体20,以使插头21与吸顶插座10之间的电气连接断开,则接触件113沿插接长孔1121的长度方向不全部覆盖。本实施例中,接触件113的一端或两端未覆盖对应位置的插接长孔1121,即导电弹片的长度小于插接长孔1121的长度,进而导电弹片无法在长度方向上全部覆盖插接长孔1121。插接长孔1121未覆盖接触件113的位置形成断开区段,根据实施需求,可在接触件113的一端或两端设置形成断开区段,则允许灯体20可朝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滑动,当插头21跟随灯体20滑动至断开区段,插头21与接触件113分离,插头21与吸顶插座10之间的电气连接断开,吸顶插座10与灯体20形成断路,即可进行安装拆卸。
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耦合器插座11包括盖板111、底座112、接触件113,底座112开设插接长孔1121,接触件113对应插接长孔1121设置;接触件113的一端为连接板1131,用于与导线连接;底座112与盖板111对应连接板1131设置有对应的导线插孔1123,连接板1131延伸至导线插孔1123内,则当导线插入导线插孔1123后,与连接板1131形成电气连通。为了实现导线的快接,在连接板1131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端子弹片114,在连接板1131的高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设置有按压键115;按压键115用于驱动端子弹片114形成弹性形变。本实施例中,端子弹片114的一端弯折并与连接板1131靠近导电夹片1132的一端以面贴合的方式连接,端子弹片114的另一端弯折成弹片斜面1141,朝向连接板1131倾斜向下,弹片斜面1141的端部靠近或顶抵于连接板1131的另一端。按压键115用于推动弹片斜面1141发生弹性形变,并在端子弹片114与连接板1131之间在高度方向上形成让位空间,方便导线插入。
为了防止挤压键对导线的插入形成阻挡,本实施例中,端子弹片114的端部(即弹片斜面1141)横向延伸至连接板1131的两侧之外,按压键115对应端子弹片114的端部设置两根推杆1151,推杆1151位于连接板1131的两侧之外,进而按压键115从连接板1131的两侧之外对端子弹片114的端部进行推动,在连接板1131的宽度方向上不对导线的插入形成阻挡。进而,推动按压键115使推杆1151与端子弹片114的端部顶抵,并迫使端子弹片114的端部由于弹性形变,远离连接板1131,以实现导线的快接。导线插入后,松开按压键115,则端子弹片114的端部由于弹性复位,保持压紧导线的弹性趋势,提高导线的连接强度。拆除导线时,则推动按压键115,使端子弹片114的端部(即弹片斜面1141)释放导线,即可轻松拔出导线。
组装时,依次在底座112上放入按压键115、接触件113、端子弹片114,再盖上盖板111。按压键115通过内部挂装的结构从底座112上设置的位置穿出,并形成挂装,盖板111将接触件113压紧于底座112、将端子弹片114压紧于连接板1131。
为了使耦合器插座11满足爬电距离要求,底座112对应插接长孔1121设置有朝向突起的绝缘挡墙1122,并且通过绝缘挡墙1122隔离相邻的接触件113。本实施例中,设置绝缘挡墙1122的耦合器插座11可以满足5.5mm爬电距离要求,还能够实现总的爬电距离大于2.5mm,满足安规要求。
同时,为了使耦合器插座11满足安规游离丝测试,盖板111朝向导线插孔1123的一端朝外延伸出绝缘垫片1111。本实施例中,设置绝缘垫片1111的耦合器插座11可以满足安规8mm游离丝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可省去在整灯结构中设计单独的绝缘垫片1111,节约成本。
为了使插头21与吸顶插座10的插接更顺利,则本实施例通过扩大插接长孔1121的入口大小,增加插接长孔1121接纳插头21的宽度,即耦合器插座11的表面沿插接长孔1121的长度方向,在插接长孔1121的开口位置的两侧设置倒角1124。倒角1124结构使得插接长孔1121的入口形成“八”字型,当插头21进入“八”字型的插接长孔1121的入口后,即可顺利沿“八”字型的入口滑入插接长孔1121内,进而提升安装的便利性,增加插接的准确度。
如图9、图10所示,灯体20与吸顶插座10实现挂装的挂装机构为具有一定长度并可滑动脱离的挂勾22与勾槽13,具体地,灯体20设置有朝向吸顶插座10延伸的挂勾22,吸顶插座10对应挂勾22设置有勾槽13;安装时,吸顶插座10挤压挂勾22发生弹性形变,直至挂勾22越过勾槽13并挂装于勾槽13的侧壁;拆卸时,沿勾槽13的长度方向滑动灯体20直至挂勾22脱离勾槽13的侧壁。
为了使吸顶插座10的外观更具整体性,同时形成防尘作用,则将挂装机构设置在吸顶插座10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吸顶插座10朝向灯体20的一面开设有容纳腔121,勾槽13设置于容纳腔121的两侧内壁,挂勾22与勾槽13对应设置。安装时,挂勾22从容纳腔121伸入,并与勾槽13形成挂装;则安装到位后,吸顶插座10与灯体20的顶面靠近或贴合,对挂勾22形成遮蔽,相当程度地防止灰尘进入挂勾22与勾槽13。
为了保证挂勾22能够顺利挂装于勾槽13的侧壁,同时形成较强的夹紧强度,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21的内壁对应勾槽13设置为导向斜面14,即,勾槽13下方设置形成朝内倾斜的导向斜面14,进而两侧的勾槽13相向靠近。安装时,挂勾22与导向斜面14接触后继续向上运动,导向斜面14挤压挂勾22发生弹性形变,两侧的挂勾22的端部跟随导向斜面14之间的距离的缩小而靠近,直至挂勾22越过导向斜面14(勾槽13的侧壁),挂勾22的端部由于弹性复位快速弹至勾槽13上方,并在灯体20自重的作用下,挂勾22向下挂装于勾槽13的侧壁。
由于勾槽13的侧壁在灯体20滑动的方向上不对挂勾22形成限位或阻挡,拆卸时,可直接滑动灯体20,带动挂勾22沿勾槽13的侧壁滑动,直至挂勾22与勾槽13分离,即可向下拔出灯体20。进而可知,当挂勾22与勾槽13分离时,插头21与接触件113也分离,实现断电拆卸,保证操作安全。
为了对灯体20的滑动形成一定程度的约束,并且能够提升拆装时的手感,如图11、图12所示,容纳腔121内设置有沿吸顶插座10长度方向弹性滑动与复位的挡板122,灯体20设置与挡板122对应的止动件23,止动件23的高度足够使滑动灯体20时,与挡板122形成横向顶抵。其中,挡板122与止动件23设置为相向的斜面。具体地,吸顶插座10的端部为敞口,敞口与容纳腔121相通,敞口设置有端盖125,端盖125朝内延伸有平行的两根导向柱123,两个弹簧124分别套设于导向柱123上,挡板122沿导向柱123滑动,并压缩弹簧124。本实施例中,挡板122对应导向柱123开设有通孔1221,通孔1221的尺寸为大于导向柱123的直径、小于弹簧124的直径,进而挡板122套设在导向柱123,能够沿导向柱123滑动,并能够与弹簧124形成顶抵,实现弹簧124的压缩。
挡板122通过设置于导向柱123的端部的限位件形成限位,防止从导向柱123上脱离。本实施例中,导向柱123的末端安装有螺丝126,螺丝126的帽部的尺寸大于挡板122的通孔1221的直径,因而通过对挡板122形成限位,防止挡板122从导向柱123上脱离。
为了节约加工成本,提升装配效率,本实施例中,共同位于灯体20一端的止动件23、两个挂勾22实施为一体结构,由同一片片材加工而成。
由于灯体20采用挂装方式进行固定,则应当注意减少可能存在的晃动造成挂勾22的松脱,以最大程度保证安装强度。本实施例中,灯体20朝向吸顶插座10的一面设置有下凹的安装槽24,安装槽24的长度足够灯体20与吸顶插座10之间的滑动行程;安装时,吸顶插座10位于安装槽24内,则吸顶插座10与灯体20的安装槽24在左右方向形成限位,大大减少灯体20左右晃动的幅度,保证挂勾22不会由于过大幅度的左右晃动而造成松脱。进一步地,安装槽24的外沿设置有凸起的围挡25,围挡25不仅能够进一步与吸顶插座10形成左右晃动的限位,而且能够更贴近天花板,通过与开花板之间也能够形成左右晃动的限位,增强灯体20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围挡25完整包围安装槽24的周圈,同时能够实现防尘效果。进一步地,围挡25的顶面设置有若干凸块26,当吸顶插座10的顶面高于围挡25时,凸块26可实施为与吸顶插座10的顶面相平或略低于吸顶插座10的顶面,即不影响灯体20与吸顶插座10的插接,同时起到增强灯体20的稳定性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顶插座、灯体,灯体设置有与吸顶插座对应的插头,安装时,插头与吸顶插座插接并电气连通,灯体挂装于吸顶插座,拆卸时,滑动灯体,插头与吸顶插座形成断路后,分离灯体与吸顶插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吸顶插座包括吸顶座、耦合器插座,耦合器插座与吸顶座连接为一体,耦合器插座设置与插头对应的插接长孔,耦合器插座内对应插接长孔设置有接触件,用于与插头接触并电气连通;接触件沿插接长孔的长度方向不全部覆盖;耦合器插座的表面沿插接长孔的长度方向,在插接长孔的开口位置的两侧设置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接触件的一端或两端未覆盖对应位置的插接长孔,插接长孔未覆盖接触件的位置形成断开区段,当插头沿插接长孔滑动至断开区段时,插头与接触件分离;吸顶插座与灯体形成断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耦合器插座包括盖板、底座、接触件,底座开设插接长孔,接触件对应插接长孔设置;接触件的一端为连接板,底座与盖板对应连接板设置有对应的导线插孔,连接板延伸至导线插孔内;在连接板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端子弹片,在连接板的高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设置有按压键;按压键用于驱动端子弹片形成弹性形变;盖板朝向导线插孔的一端朝外延伸出绝缘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端子弹片的端部横向延伸至连接板的两侧之外,按压键对应端子弹片的端部设置两根推杆,推杆位于连接板的两侧之外;推动按压键使推杆与端子弹片的端部顶抵,并迫使端子弹片的端部由于弹性形变,远离连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底座对应插接长孔设置有朝向突起的绝缘挡墙,通过绝缘挡墙隔离相邻的接触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灯体朝向吸顶插座的一面设置有下凹的安装槽,安装槽的长度足够灯体与吸顶插座之间的滑动行程;安装时,吸顶插座位于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安装槽的外沿设置有凸起的围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围挡的顶面设置有若干凸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灯体设置有朝向吸顶插座延伸的挂勾,吸顶插座对应挂勾设置有勾槽;安装时,吸顶插座挤压挂勾发生弹性形变,直至挂勾越过勾槽并挂装于勾槽的侧壁;拆卸时,沿勾槽的长度方向滑动灯体直至挂勾脱离勾槽的侧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吸顶插座朝向灯体的一面开设有容纳腔,勾槽设置于容纳腔的两侧内壁,挂勾与勾槽对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容纳腔的内壁对应勾槽设置为导向斜面,安装时,导向斜面挤压挂勾发生弹性形变。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容纳腔内设置有沿吸顶插座长度方向弹性滑动与复位的挡板,灯体设置与挡板对应的止动件,止动件的高度足够使滑动灯体时,与挡板形成横向顶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体插接式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吸顶插座的端部设置有端盖,端盖朝内延伸有导向柱,弹簧套设于导向柱上,挡板沿导向柱滑动,并压缩弹簧;挡板通过设置于导向柱的端部的限位件形成限位,防止从导向柱上脱离。
CN201920171782.3U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分体插接式吸顶灯 Active CN209431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1782.3U CN209431248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分体插接式吸顶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1782.3U CN209431248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分体插接式吸顶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1248U true CN209431248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77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71782.3U Active CN209431248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分体插接式吸顶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124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67168A1 (en) * 2019-07-19 2021-01-20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Ceiling lamp
CN113915562A (zh) * 2021-10-25 2022-01-11 惠阳晋煜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安装的吸顶用耦合器
CN117515495A (zh) * 2024-01-04 2024-02-06 宁波市凯迪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照明装置及其装配工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67168A1 (en) * 2019-07-19 2021-01-20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Ceiling lamp
CN113915562A (zh) * 2021-10-25 2022-01-11 惠阳晋煜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安装的吸顶用耦合器
CN117515495A (zh) * 2024-01-04 2024-02-06 宁波市凯迪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照明装置及其装配工艺
CN117515495B (zh) * 2024-01-04 2024-04-23 宁波市凯迪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照明装置及其装配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31248U (zh) 一种分体插接式吸顶灯
CN104103960B (zh) 电源插座
CN205029050U (zh)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N203674471U (zh) 一种led用连接器
CN105226419A (zh) 一种接线端子分路连接器
CN204497398U (zh) 一种夹线式led接线端子及其接线器
CN203747066U (zh) 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
CN113708104B (zh) 一种快速接通的线路连接器
CN202012872U (zh) 一种日光灯接线盒
CN214204891U (zh) 一种带有分接结构的低压电缆
CN105990715A (zh) 电源连接器
CN213692520U (zh) 一种按动式插拔的插线板
CN210511098U (zh) 锁位结构的g9光源灯座
CN207883923U (zh) 一种公母连体的自锁端子
CN201887168U (zh) 适用于单芯导线的插接式接线端子排
CN218828217U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212810719U (zh) 压线装置及灯具
CN201663242U (zh) 一种接线连接器
CN214313614U (zh) 接线端子以及电气设备
CN201044283Y (zh) 一种直插式接线端子
CN219937524U (zh) 一种led软灯条快速连接装置
CN211650151U (zh) 具有插卡连接结构的led灯具
CN217934273U (zh) 一种排线端子及端子排
CN218334563U (zh) 层板插接取电系统
CN217882003U (zh) 一种连接器公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