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0872U - 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0872U
CN209430872U CN201822065889.8U CN201822065889U CN209430872U CN 209430872 U CN209430872 U CN 209430872U CN 201822065889 U CN201822065889 U CN 201822065889U CN 209430872 U CN209430872 U CN 209430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ipe clamp
rivet
mounting hole
cla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658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斌
徐晴朗
何斌
殷腾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8220658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0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0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0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包括上管夹和下管夹,上管夹包括上管夹本体,在上管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安装孔,另一侧下底面设置有第一铆钉,在第一铆钉与第一安装孔之间的上管夹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管路安装面;下管夹包括下管夹本体,在下管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二安装孔,另一侧的上底面设置有第一凹孔,下底面设置有第二铆钉,在第二铆钉与第二安装孔之间的下管夹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管路安装面。本技术方案通过该管夹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在不降低固定效果的前提下降低管夹固定操作难度的目的,并同步减少其它线路与其干涉的可能性,降低操作人员肢体划伤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及车身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装置总成,一般至少由几千甚至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如何在整车生产工艺过程中,提高装配效率一直是各大主机厂研究的主要课题。其中涉及到管路的装配方面,由于近几年购买者对整车精致工艺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管路一般都采用很多管夹进行限位固定。
如图1至图3为某车型管路固定结构,由管路02、管夹01(数量2个)、车架03、螺栓04(数量2个)及螺母05(数量2个)组成。
如图1所示,管夹01上面设有两个安装孔011和一个管路安装面012。如图2所示,相应的车架3上设有两个对应孔距的安装孔031。如图3所示,管路02卡在两个管夹中间,并通过两组螺栓+螺母穿过两个安装孔固定在车架上。
该固定方案装配时需要两组螺栓+螺母固定,装配效率较低,不够方便快捷,且外漏的螺栓头容易在整车上形成与其它管线路的干涉,也容易造成人员在附近区域操作时肢体的触碰划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管夹装配效率低及与其它管线路干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包括上管夹和下管夹,所述上管夹与下管夹相配合;
所述上管夹包括上管夹本体,在所述上管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安装孔,另一侧下底面设置有第一铆钉,在所述第一铆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的上管夹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管路安装面;
所述下管夹包括下管夹本体,在所述下管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二安装孔,另一侧的上底面设置有第一凹孔,下底面设置有第二铆钉,在所述第二铆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下管夹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管路安装面。
所述第一铆钉上端与所述上管夹本体通过注塑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铆钉的上端与所述下管夹本体通过注塑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铆钉凸出于所述上管夹本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凹孔的深度。
包括中间管夹,所述中间管夹包括中间管夹本体,在所述中间管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三安装孔,在所述中间管夹本体的另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孔,下表面设置有第三铆钉;
在所述第二凹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之间的中间管夹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三管路安装面;
在所述第三铆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之间的中间管夹本体下表面设置有第四管路安装面;
所述第三管路安装面与所述第一管路安装面相配合,所述第四管路安装面与所述第二管路安装面相配合。
所述第三铆钉的上端与所述中间管夹本体通过注塑固定连接。
包括车架、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及第三凹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对应,所述第三凹孔与所述第二铆钉相配合。
所述第三凹孔为贯通凹孔或非贯通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该管夹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在不降低固定效果的前提下降低管夹固定操作难度的目的,并同步减少其它线路与其干涉的可能性,降低操作人员肢体划伤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管夹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架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管路固定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管夹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管夹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改进后管路固定示意图;
图7为中间管夹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多个管路固定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管夹,011安装孔,012管路安装面,03车架,031安装孔,02管路,04螺栓,05螺母,1上管夹,101第一安装孔,102第一管路安装面,103第一铆钉,2下管夹,201第二安装孔,202第二管路安装面,203第一凹孔,204第二铆钉,3车架,302第三凹孔,4螺栓,5螺母,6管路,7中间管夹,701第三安装孔,702第三管路安装面,703第二凹孔,704第四管路安装面,705第三铆钉,8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1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如图4至图6所示,包括上管夹1和下管夹2,上管夹1与下管夹2相配合。
上管夹1包括上管夹本体,在上管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安装孔101,另一侧下底面设置有第一铆钉103,在第一铆钉与第一安装孔之间的上管夹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管路安装面10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铆钉上端与上管夹本体通过注塑固定连接,第一铆钉下端凸出于上管夹本体的下底面;第一管路安装面为前后贯通的凹形面,其表面与待固定的管路6的外表面形状相同或相似。
下管夹2包括下管夹本体,在下管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二安装孔201,另一侧的上底面设置有第一凹孔203,下底面设置有第二铆钉204,在第二铆钉与第二安装孔之间的下管夹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管路安装面202。
第一铆钉下端设置于第一凹孔内,对第一铆钉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铆钉的上端与下管夹本体通过注塑固定连接,第二铆钉下端凸出下管夹本体的下底面;第一铆钉凸出于上管夹本体的高度小于第一凹孔的深度。第二管路安装面为前后贯通的凹形面,其表面与待固定的管路的外表面形状相同或相似。
在车架3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第四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相对应,螺栓穿过第四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及第一安装孔后通过螺母固定。
在车架上设置有第三凹孔302,该三凹孔贯通车架或不贯通车架,第二铆钉设置于第三凹孔内,待固定的管路设置于第一管路安装面与第二管路安装面之间。
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管路安装面及第二管路安装面均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以实现对单层多管路的固定。
实施例2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包括上管夹1、中间管夹7下管夹2,上管夹、中间管夹与下管夹相配合。
上管夹包括上管夹本体,在上管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安装孔,另一侧下底面设置有第一铆钉,在第一铆钉与第一安装孔之间的上管夹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管路安装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铆钉上端与上管夹本体通过注塑固定连接,第一铆钉下端凸出于上管夹本体的下底面;第一管路安装面为前后贯通的凹形面,其表面与待固定的管路的外表面形状相同或相似。
下管夹包括下管夹本体,在下管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二安装孔,另一侧的上底面设置有第一凹孔,下底面设置有第二铆钉,在第二铆钉与第二安装孔之间的下管夹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管路安装面。
中间管夹7包括中间管夹本体,在中间管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三安装孔701,在中间管夹本体的另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孔703,下表面设置有第三铆钉705;第三铆钉的上端与中间管夹本体通过注塑固定连接。
第一铆钉下端设置于第二凹孔内,对第一铆钉限位;第三铆钉下端设置于第一凹孔内,对第三铆钉限位。
在第二凹孔与第三安装孔之间的中间管夹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三管路安装面702。
在第三铆钉与第三安装孔之间的中间管夹本体下表面设置有第四管路安装面704。
第三管路安装面与第一管路安装面相配合,第四管路安装面与第二管路安装面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安装面与第三管路安装面的内径相同,且与第二管路安装面及第四管路安装面的内径相同;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管路安装面与第三管路安装面的内径相同,且不与第二管路安装面及第四管路安装面的内径相同。
在车架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第四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相对应,螺栓穿过第四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及第一安装孔后通过螺母固定。
在车架上设置有第三凹孔,该三凹孔贯通车架或不贯通车架,第二铆钉设置于第三凹孔内,待固定的管路设置于第一管路安装面与第三管路安装面之间以及第二管路安装面与第四管路安装面之间。
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中间管夹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实现多层管路固定方案;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管路安装面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同样的第二管路安装面、第三管路安装面及第四管路安装面均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以实现单层多管路固定。
以上仅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进行相应的变化、改进、或同等替换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这些改进、变化或替换均应当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夹和下管夹,所述上管夹与下管夹相配合;
所述上管夹包括上管夹本体,在所述上管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安装孔,另一侧下底面设置有第一铆钉,在所述第一铆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的上管夹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管路安装面;
所述下管夹包括下管夹本体,在所述下管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二安装孔,另一侧的上底面设置有第一凹孔,下底面设置有第二铆钉,在所述第二铆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下管夹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管路安装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固定管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钉上端与所述上管夹本体通过注塑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固定管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铆钉的上端与所述下管夹本体通过注塑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固定管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钉凸出于所述上管夹本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凹孔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固定管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管夹,所述中间管夹包括中间管夹本体,在所述中间管夹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三安装孔,在所述中间管夹本体的另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孔,下表面设置有第三铆钉;
在所述第二凹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之间的中间管夹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三管路安装面;
在所述第三铆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之间的中间管夹本体下表面设置有第四管路安装面;
所述第三管路安装面与所述第一管路安装面相配合,所述第四管路安装面与所述第二管路安装面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固定管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铆钉的上端与所述中间管夹本体通过注塑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固定管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及第三凹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对应,所述第三凹孔与所述第二铆钉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固定管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孔为贯通凹孔或非贯通凹孔。
CN201822065889.8U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 Active CN209430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5889.8U CN209430872U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5889.8U CN209430872U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0872U true CN209430872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71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65889.8U Active CN209430872U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08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33077U (zh) 空调机组钣金件的固定结构
CN209430872U (zh) 一种管路固定管夹结构
CN204529056U (zh) 一种自动扶梯外装饰板的固定方式
CN20623120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源固定装置
CN205854045U (zh) 一种汽车字牌的安装结构
CN209642618U (zh) 一种适用于固定无边框双面双玻组件的光伏支架
CN203902265U (zh) 一种应用在轻型卡车上的燃油管支架
CN206071325U (zh) 一种玻璃升降器托架结构
CN203363870U (zh) 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754141U (zh) 一种光伏支架用轨道
CN203404004U (zh) 高压油路、高压油轨系统及车辆
CN205578136U (zh) 一种缓冲罐安装结构
CN206432947U (zh) 轻量化构件式光伏瓦
CN206488460U (zh) 热泵热水器主机底座
CN205736781U (zh) 一种汽车空调总成上左右壳体的连接结构
CN204785097U (zh) 一种燃气轮机大管径管路弹性支架
CN203744482U (zh) 一种管路的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114041U (zh) 一种汽车零件的固定夹具
CN203255095U (zh) 机舱前围板隔热垫安装总成及汽车
CN204477675U (zh) 一种铝合金型材t型扣件
CN204263041U (zh) 光伏双玻组件安装夹具
CN203501960U (zh) 汽车背门玻璃检具
CN202473953U (zh) 低风载荷的高抗弯性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CN207182849U (zh) 一种掀开式灯箱型材
CN202735926U (zh) 一种硬盘安装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