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0256U - 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0256U
CN209430256U CN201920132023.6U CN201920132023U CN209430256U CN 209430256 U CN209430256 U CN 209430256U CN 201920132023 U CN201920132023 U CN 201920132023U CN 209430256 U CN209430256 U CN 209430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ank body
tank
buffer cover
suppor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320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泰岑
朱梦琦
陆毅
杨耀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01320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0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0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0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开设有设备安装口,设备安装口处设置有旋风分离器,罐体底部设置有出油口,罐体内沿其中心线方向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与罐体底部固定,罐体内且位于罐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缓冲盖,缓冲盖整体呈锥形结构,缓冲盖上沿其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穿孔Ⅰ,缓冲盖通过穿孔Ⅰ套装在支撑柱上,缓冲盖的外顶面朝向于罐体顶部方向,支撑柱的顶部伸出于缓冲盖的外顶面,缓冲盖上开设有多个漏油孔,缓冲盖与罐体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能够消除润滑后机油中的空气气泡,减少进入到罐体内的机油对以储存在罐体内的机油的冲击所产生的气泡。

Description

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油储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赛车和跑车要求汽车的重心尽量低,采用干式润滑系统的车辆可以将重心设计的更低。干式润滑系统是指专门在发动机外设置一个机油储存箱,而在发动机下端只有一个较浅的油底壳。为了给发动机提供润滑油,需要配备两个机油泵或者一个三级泵,首先把干式油底壳中的机油抽到机油储存箱中,其次把机油储存箱中的机油抽到发动机内部用于润滑。机油被机油泵抽到发动机内对其内部系统进行润滑后,机油中就会混入一定的空气形成无数小气泡,不仅影响润滑效果,另外含有气泡的机油进入到机油储存箱后,对机油储存箱内的油液进行高速冲击后会使机油储存箱内产生更多的气泡,由于机油自身的特性,气泡在机油内不容易消失,这样不仅会影响机油泵的吸入,更会严重降低对发动机内部的润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既能够减少机油自身混入的气泡,减少机油储存装置内产生气泡,以保证出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开设有设备安装口,设备安装口处设置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下半部通过设备安装口伸入于罐体内,罐体与旋风分离器之间密封固定连接,旋风分离器的出液口位于其下半部,旋风分离器的进液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其上半部,罐体底部设置有出油口,罐体内沿其中心线方向设置有一根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与罐体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的长度大于罐体长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罐体长度的四分之三,旋风分离器的出液口朝向于罐体底部方向且其中心位于支撑柱的中心线延长线上,旋风分离器的出液口与支撑柱的顶部相离设置,罐体内且位于罐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缓冲盖,缓冲盖整体呈锥形结构,缓冲盖上沿其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穿孔Ⅰ,缓冲盖通过穿孔Ⅰ套装在支撑柱上且与其固定连接,缓冲盖的外顶面朝向于罐体顶部方向,支撑柱的顶部伸出于缓冲盖的外顶面,缓冲盖上开设有多个漏油孔,缓冲盖与罐体内壁之间间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旋风分离器的进液口与机油泵输出管道相接,含有无数小气泡的机油在自身的流速下进入到旋风分离器中,旋风分离器就能够对机油中的气泡进行分离,机油液体就会从旋风分离器下半部的出液口进入到罐体内,而空气则从旋风分离器上半部的出气口排出。机油液体从出液口流出,会冲击到支撑柱的顶部,旋风分离器的出液口与支撑柱的顶部高度差较小,因此就能够对机油液体进行分流降速,机油液体再流入到缓冲盖上,再进一步降低机油的流速,机油液体最终通过漏油孔漏出到下方进行储存等待机油泵的抽取。这样就避免机油在较快速度下进入罐体后直接冲击到储存的油液上,减少了机油在高速冲击过程中空气的混入进而产生的气泡,还能够保证出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发动机提供更好的润滑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罐体内且位于罐体下半部的位置还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挡油板,挡油板的中心线与所述罐体的中心线同轴设置,挡油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罐体中心线相垂直,挡油板沿其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穿孔Ⅱ,挡油板通过穿孔Ⅱ套装在所述支撑柱上且与其固定连接,挡油板与所述罐体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挡油板上分布有多个过油孔。赛车在高速的过弯过程中,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位于罐体内的油液就会偏向一侧,导致机油泵无法从罐体内吸取到机油供发动机润滑。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赛车在过弯的过程中,上下两层挡油板能够对偏移的油液进行部分阻挡,使罐体的底部始终保持一定量的机油供给机油泵吸取对发动机部件进行润滑。
作为优化,位于同一块所述挡油板上的多个所述过油孔以所述挡油板中心线为圆心绕其均匀间隔设置,两块所述挡油板上的所述过油孔沿所述挡油板中心线方向上的投影沿同一圆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能够避免罐体底部的机油在偏移中直接穿过两层挡油板,分开各自进行阻挡油液的偏移,能够使更多的油液聚集在罐体底部。
作为优化,所述漏油孔为条形孔且以缓冲盖中心呈辐射状向外延伸。能够方便机油顺着缓冲盖的倾斜进行向下渗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能够消除润滑后机油中的空气气泡,还能够减少进入到罐体内的机油对以储存在罐体内的机油的冲击所产生的气泡,还能够保证出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设备安装口,设备安装口处设置有旋风分离器2,旋风分离器2的下半部通过设备安装口伸入于罐体1内,罐体1与旋风分离器2之间密封固定连接,旋风分离器2的出液口位于其下半部,旋风分离器2的进液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其上半部,罐体1底部设置有出油口,罐体1内沿其中心线方向设置有一根支撑柱3,支撑柱3的底端与罐体1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3的长度大于罐体1长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罐体1长度的四分之三,旋风分离器2的出液口朝向于罐体1底部方向且其中心位于支撑柱3的中心线延长线上,旋风分离器2的出液口与支撑柱3的顶部相离设置,罐体1内且位于罐体1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缓冲盖4,缓冲盖4整体呈锥形结构,缓冲盖4上沿其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穿孔Ⅰ,缓冲盖4通过穿孔Ⅰ套装在支撑柱3上且与其固定连接,缓冲盖4的外顶面朝向于罐体1顶部方向,支撑柱3的顶部伸出于缓冲盖4的外顶面,缓冲盖4上开设有多个漏油孔5,缓冲盖4与罐体1内壁之间间隙配合。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1内且位于罐体1下半部的位置还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挡油板6,挡油板6的中心线与所述罐体1的中心线同轴设置,挡油板6所在平面与所述罐体1中心线相垂直,挡油板6沿其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穿孔Ⅱ,挡油板6通过穿孔Ⅱ套装在所述支撑柱3上且与其固定连接,挡油板6与所述罐体1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挡油板6上分布有多个过油孔7。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位于同一块所述挡油板6上的多个所述过油孔7以所述挡油板6中心线为圆心绕其均匀间隔设置,两块所述挡油板6上的所述过油孔7沿所述挡油板6中心线方向上的投影沿同一圆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漏油孔5为条形孔且以缓冲盖4中心呈辐射状向外延伸。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可以这样做,所述罐体的外侧设置有液位计,液位计包括沿所述罐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透明管,透明管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座,透明管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罐体外表面上,连接座内部设置有油道且通过油道以使所述罐体与透明管连通,两个连接座分别位于所述罐体沿其中心线方向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可以直接对罐体内的油液液位进行观察,根据需求补充机油。所述罐体的外表面且分别位于所述罐体沿其中心线方向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强肋,加强肋沿所述罐体周向方向绕设以形成环状结构,用于增加罐体的强度。所述罐体的底部开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安装口以便于温度传感器的探头端伸入于所述罐体内以对机油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挡油板的边缘处朝向于所述罐体顶部方向凸起且沿其所述挡油板的边缘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一圈上折边,所述缓冲盖的边缘处朝向于所述罐体底部方向凸起且沿其所述缓冲盖的边缘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一圈下折边,上折边和下折边能够增加其强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罐体的顶部开设有设备安装口,设备安装口处设置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下半部通过设备安装口伸入于罐体内,罐体与旋风分离器之间密封固定连接,旋风分离器的出液口位于其下半部,旋风分离器的进液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其上半部,罐体底部设置有出油口,罐体内沿其中心线方向设置有一根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与罐体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的长度大于罐体长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罐体长度的四分之三,旋风分离器的出液口朝向于罐体底部方向且其中心位于支撑柱的中心线延长线上,旋风分离器的出液口与支撑柱的顶部相离设置,罐体内且位于罐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缓冲盖,缓冲盖整体呈锥形结构,缓冲盖上沿其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穿孔Ⅰ,缓冲盖通过穿孔Ⅰ套装在支撑柱上且与其固定连接,缓冲盖的外顶面朝向于罐体顶部方向,支撑柱的顶部伸出于缓冲盖的外顶面,缓冲盖上开设有多个漏油孔,缓冲盖与罐体内壁之间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且位于罐体下半部的位置还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挡油板,挡油板的中心线与所述罐体的中心线同轴设置,挡油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罐体中心线相垂直,挡油板沿其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穿孔Ⅱ,挡油板通过穿孔Ⅱ套装在所述支撑柱上且与其固定连接,挡油板与所述罐体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挡油板上分布有多个过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块所述挡油板上的多个所述过油孔以所述挡油板中心线为圆心绕其均匀间隔设置,两块所述挡油板上的所述过油孔沿所述挡油板中心线方向上的投影沿同一圆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油孔为条形孔且以缓冲盖中心呈辐射状向外延伸。
CN201920132023.6U 2019-01-25 2019-01-25 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 Active CN209430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2023.6U CN209430256U (zh) 2019-01-25 2019-01-25 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2023.6U CN209430256U (zh) 2019-01-25 2019-01-25 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0256U true CN209430256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77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32023.6U Active CN209430256U (zh) 2019-01-25 2019-01-25 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02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2518A (zh) * 2020-04-10 2020-07-17 潘勇 一种石油储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2518A (zh) * 2020-04-10 2020-07-17 潘勇 一种石油储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8672B2 (en) Dry sump oil tank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104285046B (zh) 用于改善油雾分离的顶盖挡板系统
CA1155407A (en) Tank suitable for holding liquids
CN209430256U (zh) 干式润滑系统用机油储存装置
CN107829856B (zh) 一种坡度自适应柴油发动机供油系统
US7717233B2 (en) Oil tank for engine-driven vehicle
US4346786A (en) Lubrication system
CN108204617A (zh) 一种滤油网及安装有该滤油网的吸油烟机
CN107387735A (zh) 具有润滑油自动集油分配功能的轻量化齿轮箱体
CN107191238A (zh) 发动机润滑系统
CN215388311U (zh) 一种空压机的油气分离装置
CN108671638A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后置气体分离器
CN101660436A (zh) 一种发动机用抗倾斜油底壳
CN209926000U (zh)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
CN108180086A (zh) 凸轮轴罩盖
CN207701201U (zh)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
CN206581996U (zh) 一种发动机干式润滑装置
CN207278842U (zh) 具有润滑油自动集油分配功能的轻量化齿轮箱体
CN215170269U (zh) 一种负压式的油气分离装置
CN206274180U (zh) 一种滤油网及安装有该滤油网的吸油烟机
CN111058917B (zh) 发动机通风回油结构
CN109113832A (zh) 一种树状板气驱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CN203783556U (zh) 一种气田自平衡三相缓冲分离装置
CN207229384U (zh) 卧式涡旋压缩机
CN107429583B (zh) 具有配备油道的回油装置的内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