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9661U -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9661U
CN209419661U CN201821754801.7U CN201821754801U CN209419661U CN 209419661 U CN209419661 U CN 209419661U CN 201821754801 U CN201821754801 U CN 201821754801U CN 209419661 U CN209419661 U CN 209419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enter
antenna
breaking join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548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寿宽
曾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548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9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9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9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中框、第二中框以及转轴连接件,第一中框设置有第一天线断缝,第一中框设置有第一天线断缝。转轴连接件连接第一中框与第二中框,第一中框通过转轴连接件相对第二中框转动,且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在转动的过程中选择性的贴近或分离,且第一天线断缝和第二天线断缝以转轴连接件的轴线呈轴对称。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通过在第一中框上设置第一天线断缝,在第二中框上设置第二天线断缝,使得电子设备直接通过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传输信号,实现更好的信号收发效果。同时对称设置的方式,使得在折叠状态时,第一天线断缝和第二天线断缝位置重合,更为美观。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越来越大,这使得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不佳,不易携带。因此随着柔性显示屏的面试,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成为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方向,但现有的折叠式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不佳,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以提高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第一中框、第二中框以及转轴连接件,第一中框设置有第一天线断缝,第二中框设置有第二天线断缝。转轴连接件连接第一中框与第二中框,第一中框通过转轴连接件相对第二中框转动,且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在转动的过程中选择性的贴近或分离,且第一天线断缝和第二天线断缝以转轴连接件的轴线呈轴对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壳体组件、主板以及天线组件,主板装设于壳体组件内;天线组件装设于壳体组件,天线组件与主板电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通过在第一中框上设置第一天线断缝,在第二中框上设置第二天线断缝,可以使得电子设备直接通过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传输信号,实现更好的信号收发效果。同时第一天线断缝和第二天线断缝对称设置,可以使得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在折叠状态时,第一天线断缝和第二天线断缝位置重合,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透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转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转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线缆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功能组件连接线缆在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越来越大,这使得电子设备的便携性,现有技术中有部分折叠式的电子设备,其利用柔性显示屏的可折叠功能,在不使用时将电子设备折叠存放,减小占用空间。但现有的折叠式电子设备的信号收发效果不佳。因此,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包括壳体组件20、主板40以及天线组件60,其中主板40和天线组件60均装设于壳体组件20,并且天线组件60与主板40电性连接。
参阅图4和图5,壳体组件20包括转轴连接件300、第一中框100、第二中框200以及可选的后盖150。其中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通过转轴连接件300连接,以实现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之间的相对转动。其中第一中框100设置有第一天线断缝160,第二中框200设置有第二天线断缝270。且第一天线断缝160和第二天线断缝270以转轴连接件300的轴线呈轴对称。
本实施例中,第一天线断缝160的长度方向沿第一中框100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二天线断缝270的长度方向沿第二中框200的厚度方向设置。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断缝160的长度方向也可以沿第一中框10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第二天线断缝270的长度方向也可以沿第二中框20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中框10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101以及第二侧102,其中第一侧101用于装配柔性显示屏11,第二侧102用于装配后盖150。本实施例中,第一中框100围成大致的矩形环状结构,其包括长度方向上的第一边框110和第二边框120,以及宽度方向上的第三边框130和第四边框140,第一边框110和第二边框120相对间隔设置,第三边框130和第四边框140相对间隔设置。第一边框110、第三边框130、第二边框120以及第四边框140依次首尾连接围成环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框110与第三边框130的连接处、第一边框110与第四边框140的连接处、第二边框120与第三边框130的连接处、第二边框120与第四边框140的连接处均可以设置倒角。其中,本实施例中,第四边框140用于与转轴连接件300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天线断缝160设置于第一边框110,且第一天线断缝160包括1条第一缝隙161。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断缝160包括多条第一缝隙161,两条第一缝隙161沿第一边框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缝隙161的条数可以是2条或者2条以上,多条第一缝隙161的设置方式可以提高信号传输效果。较为优选地,第一缝隙161与第四边框140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距离,其中,此处预设的距离例如为8-23mm,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缝隙161远离转轴连接件300,保证第一中框100与转轴连接件30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断缝160内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例如塑胶、高分子树脂等。
本实施例中,第三边框130还设置有第三天线断缝170,且第三天线断缝170包括第一缝隙部171和第二缝隙部172,第一缝隙部171和第二缝隙部172间隔设置,第一缝隙部171位于第二缝隙部172和第一边框110之间,第一缝隙部171与第一边框110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缝隙部172与第二边框120之间的间距均大于预设距离。此处,预设距离例如可以是8-15mm,这样第一缝隙部171和第二缝隙部172不会对第二中框200的倒角处的强度造成影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天线断缝170内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例如塑胶、高分子树脂等。
本实施例中,第二边框120还设置有第五天线断缝180,第五天线断缝180包括1条第五缝隙181且第五缝隙181与第一缝隙161共线设置。这样第一中框100的整体外观更为对称,易于一体成型第一中框100。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天线断缝180可以包括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第五缝隙181,此时,多条第五缝隙181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天线断缝180内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例如塑胶、高分子树脂等。
本实施例中,第二中框200具有相对的第三侧201和第四侧202,其中第三侧201用于装配显示屏,第四侧202可以用于装配后盖150。本实施例中,第二中框200围成大致的矩形环形结构,其包括长度方向上的第一子边框210和第二子边框220,以及宽度方向上的第三子边框230和第四子边框240,第一子边框210和第二子边框220相对间隔设置,第三子边框230和第四子边框240相对间隔设置。第一子边框210、第三子边框230、第二子边框220以及第四子边框240依次首尾连接围成环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子边框210与第三子边框230的连接处、第一子边框210与第四子边框240的连接处、第二子边框220与第三子边框230的连接处、第二子边框220与第四子边框240的连接处均可以设置倒角。其中,本实施例中,第四子边框240用于与转轴连接件300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框11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第二边框12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第一子边框21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以及第二子边框22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均大致相等。同时,第三边框13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第四边框14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第三子边框23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以及第四子边框24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均大致相等。这样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可以在折叠状态下完全重合。此外,第一中框100的厚度与第二中框200的厚度大致相同,这样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在平放展开状态下可以保持平齐。其中第一中框100的厚度是指: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之间的距离。第二中框200的厚度是指第三侧201与第四侧202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第二天线断缝270开设于第一子边框210,且第二天线断缝270包括一条第二缝隙271,且第二缝隙271与第一缝隙161以转轴连接件300的轴线呈轴对称。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天线断缝270可以包括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第二缝隙271,此时,多条第二缝隙271间隔设置。较为优选地,第二缝隙271与第四子边框240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距离,其中,此处预设的距离例如为8-23mm,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缝隙161远离转轴连接件300,保证第二中框200与转轴连接件30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天线断缝270内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例如塑胶、高分子树脂等。
本实施例中,第三子边框230还设置有第四天线断缝280,第四天线断缝280与第三天线断缝170以转轴连接件300的轴线呈轴对称。这样当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重叠时,第三天线断缝170和第四天线断缝280正好对齐,壳体组件20的外观更为美观本实施例中,第四天线断缝280包括第三缝隙部281和第四缝隙部282,第三缝隙部281和第四缝隙部282间隔设置,第三缝隙部281位于第四缝隙部282和第一子边框210之间。且第三缝隙部281与第一缝隙部171以转轴连接件300的轴线方向呈轴对称,第四缝隙部282与第二缝隙部172以转轴连接件300的轴线方向呈轴对称。第三缝隙部281与第一子边框210之间的间距以及第四缝隙部282与第二子边框220之间的间距均大于预设距离。此处,预设距离例如可以是8-15mm,这样第三缝隙部281和第四缝隙部282不会对第二中框200的倒角处的强度造成影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天线断缝280内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例如塑胶、高分子树脂等。
本实施例中,第二子边框220还设置有第六天线断缝290,第六天线断缝290与第五天线断缝180以转轴连接件300的轴线呈轴对称。这样当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重叠时,第五天线断缝180和第六天线断缝290正好对齐,壳体组件20的外观更为美观,同时第二中框200的整体外观更为对称,易于一体成型第二中框200。本实施例中,第六天线断缝290包括1条第六缝隙291,且第六缝隙291与第二缝隙271共线设置,同时第六缝隙291与第五缝隙181以转轴连接件300的轴线呈轴对称。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六天线断缝290可以包括多条第六缝隙291,例如为2条或2条以上,此时,多条第六缝隙291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六天线断缝290内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例如塑胶、高分子树脂等。
参阅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转轴连接件300包括转轴支架400、线缆固定架480、第一转动臂500以及第二转动臂600。其中,第一转动臂500转动连接于转轴支架400并用于与第一中框100连接,第二转动臂600转动连接于转轴支架400并用于与第二中框200连接。线缆固定架480装配于转轴支架400。
转轴支架400包括第一支撑板420和第二支撑板410,第一支撑板420形成转轴支架400的主体结构,并用于装配第二支撑板410。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420为大致的板状结构,并可以用于外露作为转轴连接件300的外观面。第一支撑板420包括板体430、连接部440、第一挡板460以及第二挡板470,其中板体430为沿平面延伸的条形板状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连接件300在应用于电子设备10时,板体430沿其长度方向的长度可以与电子设备1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同。
连接部440连接于板体430,并用于装配第二支撑板410、第一转动臂500以及第二转动臂600。本实施例中,连接部4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部440分别为第一连接部441和第二连接部442,第一连接部441和第二连接部442分别连接于板体43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并朝向板体430的厚度方向凸出。第一连接部441和第二连接部442中每个均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用于装配第二支撑板410,导向槽沿板体430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本实施例中,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槽453和第二导向槽454,第一导向槽453和第二导向槽454均沿板体430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导向槽453和第二导向槽454间隔设置。第一连接部441上的第一导向槽453与第二连接部442上的第一导向槽453位置对应,第一连接部441上的第二导向槽454与第二连接部442上的第二导向槽454位置对应。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41和第二连接部442中每个还设置有第一转轴451和第二转轴452,第一转轴451用于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臂500,第二转轴452用于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臂600。其中第一转轴451的轴线与板体430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转轴452的轴线与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第一导向槽453和第二导向槽454位于第一转轴451和第二转轴452之间。第一连接部441上的第一转轴451与第二连接部442上的第一转轴451同轴设置,第一连接部441上的第二转轴452与第二连接部442上的第二转轴452同轴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440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并且连接部440可以连接于板体430的任意位置。
第一挡板460和第二挡板470相对间隔设置,板体430连接于第一挡板460和第二挡板470之间,并且第一挡板460和第二挡板470分别位于板体43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使得第一支撑板420的纵向截面呈大致的“U”形。第一挡板460和第二挡板470的作用是使得转轴支架400的外观面形成封闭形态,避免将转轴连接件300的内部结构外露,同时避免经过转轴支架400的线缆、FPC等结构外露受到损坏。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取消第一挡板460或第二挡板47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460的宽度和第二挡板470的宽度可以相等,即第一挡板460和第二挡板470沿板体430的长度方向轴对称。其中,第一挡板460的宽度是指第一挡板460沿板体430的厚度方向的长度,第二挡板470的宽度是指第二挡板470沿板体430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当然,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第一挡板460的宽度也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二挡板470的宽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460的长度、第二挡板470的长度以及板体430的长度均大致相等,且第一挡板46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41和第二连接部442,第二挡板47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41和第二连接部442。其中,第一挡板460的长度以及第二挡板470的长度分别指第一挡板460和第二挡板470的沿板体43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
第二支撑板410装配于第一支撑板420,并与第一支撑板420相对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板420与第二支撑板410之间形成间隙401。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410为大致的条形板状结构,间隙401可供设置线缆固定架480,同时在一些应用场景下,间隙401也可供穿过线缆。第二支撑板410具有第一连接柱411以及第二连接柱412,第一连接柱411和第二连接柱412用于与连接部440的导向槽形成装配。第一连接柱411和第二连接柱412均设置于第二支撑板41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其中,第一连接柱411与第一导向槽453配合并可伸入第一导向槽453内,第二连接柱412与第二导向槽454配合并可伸入第二导向槽454内。
第一连接柱4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柱411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板4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并可分别伸入第一连接部441的第一导向槽453以及第二连接部442的第一导向槽453。第二连接柱4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柱412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板4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并可分别伸入第一连接部441的第二导向槽454以及第二连接部442的第二导向槽454。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411伸入第一导向槽453并伸出连接部440,第二连接柱412伸入第二导向槽454并伸出连接部440。
第二支撑板410包括沿第二支撑板410的宽度方向的第一侧部415和第二侧部416,第一侧部415与第一挡板460之间形成第一连通口413,第二侧部416与第二挡板470之间形成第二连通口414,第一连通口413和第二连通口414用于供线缆伸入或伸出转轴支架400。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支撑板420未设置第一挡板460和第二挡板470时,第一连通口413可以在板体430和第二支撑板410之间形成,第二连通口414可以在板体430和第二支撑板410之间形成。
参阅图6和图8,第一转动臂500转动连接于转轴支架400,第二转动臂600转动连接于转轴支架400,且第一转动臂500和第二转动臂600分别位于转轴支架40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其中,转轴连接件300的轴线是指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相对转动时的中心线,本实施例中即为转轴支架400的轴线,也为第一转动臂500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臂600的转动轴线之间的中心线,该中心线平行于第一转动臂500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臂600的转动轴线且与第一转动臂500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臂600的转动轴线共面,并且该中心线与第一转动臂500的转动轴线的距离以及与第二转动臂600的转动轴线的距离相等。
第一转动臂500与转轴支架400转动连接并用于连接第一中框100。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臂500包括第一连接臂510、第二连接臂520以及第一支撑部530,第一连接臂510与第二连接臂520连接于第一支撑部530的相对两端,第一支撑部530可以在应用于电子设备10时对柔性显示屏11起到支撑作用。其中,第一连接臂510以及第二连接臂520均用于与第一转轴45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臂510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41上的第一转轴451,第二连接臂520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442上的第一转轴451,第一转动臂500的转动轴线即为第一转轴451的轴线。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510以及第二连接臂520中每个设置有第一连接体511,第一连接臂510的第一连接体511与第一中框100的第一边框11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臂520的第一连接体511与第一中框100的第二边框120固定连接,且第四边框140与第一支撑部530相邻。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41和第二连接部442均位于第一连接臂510和第二连接臂520之间。第一连接臂510以及第二连接臂520均设置有第一斜孔513,第一斜孔51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导向槽453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第一连接臂510上的第一斜孔513与第二连接臂520上的第一斜孔513相向设置,第一连接臂510上的第一斜孔513朝向第一连接部441并与第一连接部441上的第一导向槽453连通,第二连接臂520上的第一斜孔513朝向第二连接部442并与第二连接部442上的第一导向槽453连通。装配时,第二支撑板410的第一连接柱411依次穿过第一导向槽453并伸入第一斜孔513内。
第二转动臂600与转轴支架400转动连接并用于连接第二中框200。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臂600包括第三连接臂610、第四连接臂620以及第二支撑部630,第三连接臂610与第四连接臂620连接于第二支撑部630的相对两端,第二支撑部630可以在应用于电子设备10时对柔性显示屏11起到支撑作用。其中,第三连接臂610以及第四连接臂620均用于与第二转轴452转动连接,第三连接臂610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41上的第二转轴452,第四连接臂620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442上的第二转轴452,第二转动臂600的转动轴线即为第二转轴452的轴线。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臂610以及第四连接臂620中每个设置有第二连接体611,第三连接臂610的第二连接体611与第二中框200的第一子边框210固定连接,第四连接臂620的第二连接体611与第二中框200的第二子边框220固定连接,且第四子边框240与第二支撑部630相邻。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441和第二连接部442均位于第三连接臂610和第四连接臂620之间。第三连接臂610以及第四连接臂620均设置有第二斜孔613,第二斜孔61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导向槽454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第三连接臂610上的第二斜孔613与第四连接臂620上的第二斜孔613相向设置,第三连接臂610上的第二斜孔613朝向第一连接部441并与第一连接部441上的第二导向槽454连通,第四连接臂620上的第二斜孔613朝向第二连接部442并与第二连接部442上的第二导向槽454连通。装配时,第二支撑板410的第二连接柱412依次穿过第二导向槽454并伸入第二斜孔613内。
设置第一斜孔513和第二斜孔613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当第一连接臂510相对转轴支架400进行转动时,由于第一连接柱411伸入第一斜孔513内,第一连接臂510将驱动第一连接柱411沿第一导向槽453的延伸方向滑动,即驱动第二支撑板410选择性的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撑板420的板体430,此时第一导向槽453起到对于第二支撑板410的导向作用。同理,当第二连接臂520相对转轴支架400进行转动时,由于第二连接柱412伸入第二斜孔613内,第二连接臂520将驱动第二连接柱412沿第二导向槽454的延伸方向滑动,即驱动第二支撑板410选择性的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撑板420的板体430,此时第一导向槽453起到对于第二支撑板410的导向作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得壳体组件20在应用于折叠式电子设备10时,第二支撑板410朝向靠近板体430的方向运动,柔性显示屏11折叠时产生的折弯区与第二支撑板410之间产生更大的容纳空间,利于保护柔性显示屏11,同时,柔性显示屏11展开时,第二支撑板410朝向远离板体430的方向运动至与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630平齐,以为柔性显示屏11提供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仅设置第一斜孔513或第二斜孔613,此时,在单独转动第一斜孔513对应的第一转动臂500或第二斜孔613对应的第二转动臂600时,也可以起到驱动第二支撑板410选择性的靠近或远离板体430的作用。同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连接臂510和第二连接臂520设置于第一连接部441和第二连接部442之间,此时,可以将第一斜孔513设置为贯穿第一连接臂510的形式,第一连接柱411依次伸入第一斜孔513以及第一导向槽453形成装配。同理,第二转动臂600也可以采用类似的设置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6、图7以及图9,线缆固定架480设置于第一支撑板420与第二支撑板410间形成的间隙401内,且线缆固定架480与第一支撑板420间围成线缆通道490,线缆通道490用于供线缆穿过,以使设置于第一中框100的电学元件和设置于第二中框200的电学元件间实现电性连通。其中线缆是指电子设备10中用于信号传递、电连接等功能的线缆,包括但不限于是电路板、通信线缆(CABLE)、光缆等。电学元件包括但不限于是指摄像头、扬声器、USB、各类传感器、主板40、电源等。
本实施例中,线缆固定架480与第一挡板460之间形成第一入口491,线缆固定架480与第二挡板470之间形成第二入口492,第一入口491连通线缆通道490以及第一连通口413,第二入口492连通线缆通道490以及第二连通口4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缆通道490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支撑板420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即线缆通道490的延伸方向与板体430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这样设置可以减少线缆所需的长度。应当理解,线缆通道490的延伸方向也可以设置成与第一支撑板420的长度方向平行或相交呈其他任意角度的形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挡板460和第二挡板470均可以取消,此时线缆通道490可以直接连通第一连通口413和第二连通口414。
本实施例中,线缆固定架480包括线缆固定架本体481、第一隔板482以及第二隔板483,线缆固定架本体481为大致的平面板状结构,线缆固定架本体481与第一支撑板420间隔设置并位于间隙401内。第一隔板482与第二隔板483相对间隔设置,线缆固定架本体481连接于第一隔板482与第二隔板483之间。且第一隔板482和第二隔板483均沿板体43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可以与第一支撑板420相对固定。线缆固定架本体481、第一隔板482、第二隔板483以及第一支撑板420的板体430之间共同围成线缆通道490,线缆通道490与第一连通口413和第二连通口414连通。设置第一隔板482和第二隔板483可以将通过线缆通道490的线缆限位在板体430的长度方向的局部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第一隔板482和第二隔板48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线缆的走线需求,可以设置多个线缆固定架480,此时多个线缆固定架480可以沿第一支撑板420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本实施例中,转轴连接件300还包括端盖540,端盖540同时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臂510和第二连接臂520并外露作为装饰,并起到对第一连接臂510和第二连接臂520的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臂500和第二转动臂600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转动,使得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选择性的相互贴近或远离,例如在一些应用场景下,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可以相互远离至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位于同一平面的状态;在一些应用场景下,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可以相互贴近至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重叠的状态。
两个后盖150装配于第一中框100并位于第二侧102以及第二中框200并位于第四侧202,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20还可以设置显示屏,显示屏可以装配于第二中框200并位于第四侧202。
请再次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组件60可以仅为一个,此时天线组件60可以装设于第一中框100或第二中框200中的任意一个。例如,天线组件60装设于第一中框100,主板40装设于第二中框200,天线组件60和主板40通过功能组件连接线缆50连接。此时,参阅图10,功能组件连接线缆50在第一中框100内与天线组件60连接,然后经第一连通口413进入转轴连接件300内的间隙401,然后进入线缆通道490,并经第二连通口414进入第二中框200内与主板40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主板40装设于第二中框200内,天线组件60包括第一天线组件61、第二天线组件71、第三天线组件62、第四天线组件73以及第五天线组件74。第一天线组件61装设于第一中框100并通过第一天线断缝160传输信号,且第一天线组件61设置于两个第一缝隙161之间。第二天线组件71装设于第二中框200并通过第二天线断缝270传输信号。
第三天线组件62装设于第一中框100内并通过设置于第一中框100的第三天线断缝170传输信号。第四天线组件73装设于第二中框200,并通过设置于第二中框200的第四天线断缝280传输信号。第五天线组件74装设于第二中框200,并通过设置于第二中框200的第六天线断缝290传输信号。
第一天线组件61、第二天线组件71、第三天线组件62、第四天线组件73以及第五天线组件74均与主板40电连接。其中,第一天线组件61和第三天线组件62通过功能组件连接线缆50与主板40连接,连接方式与前述功能组件连接线缆50与主板40的连接方式相同。第二天线组件71、第四天线组件73以及第五天线组件74由于设置在第二中框200内可以直接与主板40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天线组件61为主天线,第二天线组件71为防干扰天线,防干扰天线是指用于减小滤波器对天线组件电磁环境的破坏的天线。第三天线组件62为GPS和WIFI天线,第四天线组件73以及第五天线组件74均为副天线。其中只有第一天线组件70和第三天线组件72需要使用线缆50穿过转轴连接件300与主板40连接,第二天线组件71和第四天线组件73放置在第二中框200内,可以直接与主板40相连,这样简化了装配,延长各元件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各个天线组件60均使用独立的天线断缝进行信号传输,避免各个天线组件60之间产生耦合,影响信号质量。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主天线、防干扰天线、GPS和WIFI天线以及副天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以做相应的调整。同时根据使用需求,可以取消部分天线组件60或者使各天线组件60共用天线断缝。
柔性显示屏11连续的铺设于壳体组件20并位于第一侧101以及第三侧201。即:柔性显示屏11连续的铺设于第一中框100、转轴连接件300以及第二中框200。其中第一支撑部530、第二支撑板410以及第二支撑部630均可以对柔性显示屏11提供支撑,且柔性显示屏11无间断。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在第一中框100和第二中框200分别设置第一天线断缝160和第二天线断缝270,有效的保证了电子设备10的信号质量。
具体的,电子设备10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 TM,基于Android 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 DS TM,PlayStation Portable TM,Gameboy Advance TM,iPhone 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手表、耳机、吊坠、耳机等,电子设备10还可以为其他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纹身、电子设备10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
电子设备10还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10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10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照相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
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设备10可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播放音乐,显示视频,存储图片以及接收和发送电话呼叫)。如果需要,电子设备10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其他手持设备、腕表设备、吊坠设备、听筒设备或其他紧凑型便携式设备的便携式设备。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中框,所述第一中框设置有第一天线断缝;
第二中框,所述第二中框设置有第二天线断缝;
转轴连接件,所述转轴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中框与所述第二中框,所述第一中框通过所述转轴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二中框转动,且所述第一中框和所述第二中框在转动的过程中选择性的贴近或分离,且所述第一天线断缝和所述第二天线断缝以所述转轴连接件的轴线呈轴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断缝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中框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天线断缝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中框的厚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框包括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沿所述转轴连接件的轴线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天线断缝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中框包括第一子边框和第二子边框,所述第一子边框和所述第二子边框沿所述转轴连接件的轴线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天线断缝设置于所述第一子边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断缝包括多条第一缝隙,多条所述第一缝隙沿所述第一边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天线断缝包括多条第二缝隙,多条所述第二缝隙沿所述第一子边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条所述第二缝隙和多条所述第一缝隙以所述转轴连接件的轴线呈轴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框还包括第三边框,所述第三边框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以及所述第二边框远离所述转轴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中框还包括第三子边框,所述第三子边框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边框以及所述第二子边框远离所述转轴连接件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三边框相对,所述第三边框还设有第三天线断缝,所述第三子边框还设有第四天线断缝,且所述第三天线断缝和所述第四天线断缝以所述转轴连接件的轴线呈轴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框还包括第四边框,所述第四边框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以及所述第二边框之间,并与所述第三边框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中框还包括第四子边框,所述第四子边框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边框以及所述第二子边框之间,并与所述第三子边框相对间隔设置,所述转轴连接件连接所述第四边框与所述第四子边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天线断缝包括第一缝隙部和第二缝隙部,所述第一缝隙部和所述第二缝隙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缝隙部位于所述第二缝隙部和所述第一边框之间,所述第一缝隙部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二缝隙部与所述第二边框之间的间距均大于预设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隙部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二缝隙部与所述第二边框之间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天线断缝包括第三缝隙部和第四缝隙部,所述第三缝隙部和所述第四缝隙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缝隙部位于所述第四缝隙部和所述第一子边框之间,所述第三缝隙部与所述第一子边框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四缝隙部与所述第二子边框之间的间距均大于预设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缝隙部与所述第一子边框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四缝隙部与所述第二子边框之间的间距。
11.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设置有第五天线断缝,所述第二子边框设置有第六天线断缝,所述第五天线断缝与所述第六天线断缝以所述转轴连接件的轴线呈轴对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天线断缝与所述第一天线断缝共线设置,所述第六天线断缝与所述第二天线断缝共线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断缝和所述第二天线断缝填充有非金属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天线断缝和所述第四天线断缝填充有非金属材料。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
主板,所述主板装设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以及
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装设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装设于所述第一中框内,所述主板装设于所述第二中框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组件和第二天线组件,所述第一天线组件装设于所述第一中框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断缝传输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组件装设于所述第二中框并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断缝传输信号,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件均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CN201821754801.7U 2018-10-26 2018-10-26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419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4801.7U CN209419661U (zh) 2018-10-26 2018-10-26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4801.7U CN209419661U (zh) 2018-10-26 2018-10-26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9661U true CN209419661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31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54801.7U Active CN209419661U (zh) 2018-10-26 2018-10-26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96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6096A (zh) * 2020-08-17 2020-12-0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以及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6096A (zh) * 2020-08-17 2020-12-0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以及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02552U (zh) 折叠式电子设备转轴连接件、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9419660U (zh) 电子设备
CN113454568A (zh) 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可折叠电子装置
CN103296553B (zh) 一种usb折叠连接头
US7729131B2 (en) Multiple circuit board arrangements in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80274647A1 (en) Usb Data-Audio Signal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Line
CN212876187U (zh) 电子设备
WO2020001605A1 (zh) 终端设备
US20110128511A1 (en) Folding-type portable device
KR20120001903U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도킹 스테이션
CN101150940A (zh) 铰接方法和装置以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09419661U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US2012027508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1024203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TWM491367U (zh) 用來可旋轉地承載攜帶式電子裝置的保護裝置
CN110166599A (zh) 转轴连接件、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US8811011B2 (en) Notebook computer having foldable device
CN104378464A (zh) 移动终端设备
CN204156926U (zh) 移动终端设备
CN108702401A (zh) 移动终端
CN217010905U (zh) 转动机构、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1168740A1 (zh) 触控传感器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09914246U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KR100842600B1 (ko) 광송수신부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CN202435464U (zh) 一种新型移动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