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6819U -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6819U
CN209416819U CN201821614528.8U CN201821614528U CN209416819U CN 209416819 U CN209416819 U CN 209416819U CN 201821614528 U CN201821614528 U CN 201821614528U CN 209416819 U CN209416819 U CN 209416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ing force
force seat
arm
cantilever
rectangular tub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145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增
张永杰
王春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RONG TIANY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RONG TIANY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RONG TIANY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RONG TIANY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145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6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6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6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包括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镜向对称,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钳,第一拉力杆,第一夹紧块,两个加强片,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包括第二夹钳,第二拉力杆,第二夹紧块,两个加强片;第一拉力杆和第二拉力杆分别连接检测装置的夹持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矩形管状工件焊接强度检测时进行有效、稳定的夹持。

Description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特别是检测管状工件焊接强度时的拉拔夹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业中有很多类型的封闭管状部件,有些零件间的连接是通过焊接方式实现的,并且客户对其焊接的效果提出了明确的拉拔力要求,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拉拔力检测。现有检测装置通常是通用型,虽然其夹紧装置适用于各种常规组件,但是也正因为是通用型的,夹持封闭管状焊接组件时,会存在夹持不稳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状焊接组合抗拉力夹具,以实现对管状焊接组件焊接强度检测时的夹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该管状部件的焊接拉拔检测装置可以准确稳定的固定需要检测的管状焊接部件,快速精确的检测出被测部件的抗拉强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镜向对称,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钳,第一拉力杆,第一夹紧块,两个加强片,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包括第二夹钳,第二拉力杆,第二夹紧块,两个加强片;
所述第一夹钳包括第一拉力座、两个第一悬臂,所述第一拉力杆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拉力座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两个第一悬臂分别固装在第一拉力座底面一侧的两端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夹紧块与两个第一悬臂配合卡装,所述两个加强片对应安装在第一悬臂与第一拉力座之间的开口侧;
所述第二夹钳包括第二拉力座,两个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拉力杆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拉力座的底部中心位置,两个第二悬臂与两个第一悬臂对应设置且分别固装在第二拉力座顶面一侧的两端且平行设置,可拆卸的第二夹紧块与两个第二悬臂配合卡装,所述两个加强片对应安装在第二悬臂与第二拉力座之间的开口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悬臂包括第一竖直臂和第一水平臂,所述第一水平臂上表面远离所述第一竖直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悬臂包括第二竖直臂和第二水平臂,所述第二水平臂下表面远离第二竖直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紧块下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夹紧块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紧块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竖直臂和所述第一凸块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一固定槽嵌入所述第一竖直臂和所述第一凸块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二夹紧块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竖直臂和所述第二凸块的空隙,所述第二固定槽嵌入所述第二竖直臂和所述第二凸块之间的空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第一悬臂的相对外侧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长度,两所述个第一悬臂相对外侧与第一固定槽间隙配合;所述两个第二悬臂的相对外侧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长度,所述两个第二固定槽相对外侧与第二悬臂间隙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水平臂下表面远离所述第一竖直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水平臂上表面远离所述第二竖直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拉力座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拉力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拉力座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拉力座中心设置有第二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片的上端设置有第四凸块,下端设置有第三凸块,所述加强片上设置有连接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拉力座的前面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拉力座的前面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夹钳的悬臂分为竖直臂和水平臂,方便工件和夹紧块从开口侧放入和取出。两个夹紧装置镜像对称,这样设计可以保证被测时结构强度受力均衡,同时可以具有通用性。拉拔过程中夹紧块会产生弯曲变形,悬臂的竖直臂和水平臂的开口设计可方便取出拉拔后弯曲变形的夹紧块,做下一次实验时把两个夹紧块互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矫正弯曲变形,也可以进行反复实验,操作实用性强。加强片与拉力座紧固形成环形封闭体,防止拉拔过程中拉力座强度失效产生危险,提高了拉力座的载荷,拉拔测试中可以完成被测工件破断的实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夹钳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夹紧块的示意图;
图5是第二夹钳的示意图;
图6是第二夹紧块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拉力杆,2:第一夹紧面,3:第一拉力座,4:第一悬臂,5:第一竖直臂,6:第一水平臂,7:第一倒角,8:第一凹槽,9:第一凸块,10:第一限位槽,11:第一通孔,12:第一固定孔,13:第一夹紧块,14:第二倒角,15:第一固定槽,16:第二悬臂,17:第二夹紧块,18:第二拉力座,19:第二拉力杆,20:第二夹紧面,21:第二固定孔,22:第二凹槽,23:第三倒角,24:第二竖直臂,25:第二水平臂,26:第二通孔,27:第二限位槽,28:第二凸块,29:第三凸块,30:加强片,31:连接孔,32:第四凸块,33:螺栓,34:第二固定槽,35:第四倒角。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被测工件的长度是20cm,两个第一悬臂的相对外侧距离是35cm,相对内侧距离是20.05cm,第一拉力座顶部与第一凹槽下部的距离是30cm,第一悬臂的水平臂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倒角,第一凸台与第一竖直臂之间的空隙为8.05cm。两个第二悬臂的相对外侧距离是35cm,相对内侧距离是20cm,第二拉力座底部与第二凹槽上部的距离是30cm,第二悬臂的水平臂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倒角,第二凸台与第二竖直臂之间的空隙为8.05cm。将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分别穿过被测工件中间的通孔,第一夹紧块没有第一固定槽的一面与工件上部内表面接触,第二夹紧块没有第二固定槽的一面与工件下部内表面接触。第一固定槽长度是35.05cm,宽度是8cm。第二固定槽长度是35.05cm,宽度是8cm。第一夹紧块的上表面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倒角。第二夹紧块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四倒角。然后将第一固定槽放入第一凸台和第一竖直臂之间的空隙,第二固定槽放入第二凸台和第二竖直臂之间的间隙。第一夹紧块嵌入两个第一悬臂的相对外侧,第二夹紧块嵌入两个第二悬臂的相对外侧。此时工件在两个拉力座之间。加强片的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之间的相对内侧距离为30.05cm。把加强片的第三凸块放入第一凹槽中,第四凸块放入第一拉力座的上表面,此时加强片卡在第一拉力座和第一悬臂之间。把加强片的第三凸块放入第二凹槽中,第四凸块放入第二拉力座的下表面,此时加强片卡在第二拉力座和第二悬臂之间。通过螺栓将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分别与连接孔连接在一起。第一拉力杆和第一拉力座焊接在一起,第二拉力杆和第二拉力座焊接在一起。第一拉力杆的自由端有轴向第一夹紧面,第二拉力杆的自由端有轴向的第二夹紧面。将第一拉力杆和第二拉力杆分别放入检测装置的夹持部,使检测装置的夹持部与拉力杆面接触,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夹紧效果。然后进行拉拔检测试验。
实施例二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被测工件的长度是25cm,两个第一悬臂的相对外侧距离是40cm,相对内侧距离是25.05cm,第一拉力座顶部与第一凹槽下部的距离是30cm,第一悬臂的水平臂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倒角,第一凸台与第一竖直臂之间的空隙为10.05cm。两个第二悬臂的相对外侧距离是40cm,相对内侧距离是25.05cm,第二拉力座底部与第二凹槽上部的距离是30cm,第二悬臂的水平臂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倒角,第二凸台与第二竖直臂之间的空隙为10.05cm。第一将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分别穿过被测工件中间的通孔,第一夹紧块没有第一固定槽的一面与工件上部内表面接触,第二夹紧块没有第二固定槽的一面与工件下部内表面接触。第一固定槽长度是40.05cm,宽度是10cm。第二固定槽长度是40.05cm,宽度是10cm。第一夹紧块的上表面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倒角。第二夹紧块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四倒角。然后将第一固定槽放入第一凸台和第一竖直臂之间的空隙,第二固定槽放入第二凸台和第二竖直臂之间的间隙。第一夹紧块嵌入两个第一悬臂的相对外侧,第二夹紧块嵌入两个第二悬臂的相对外侧。此时工件在两个拉力座之间。加强片的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之间的相对内侧距离为30.05cm。把加强片的第三凸块放入第一凹槽中,第四凸块放入第一拉力座的上表面,此时加强片卡在第一拉力座和第一悬臂之间。把加强片的第三凸块放入第二凹槽中,第四凸块放入第二拉力座的下表面,此时加强片卡在第二拉力座和第二悬臂之间。通过螺栓将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分别与连接孔连接在一起。第一拉力杆和第一拉力座过盈配合,第二拉力杆和第二拉力座过盈配合。将第一拉力杆和第二拉力杆分别放入检测装置的夹持部,然后进行拉拔检测试验。
实施例三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被测工件的长度是30cm,两个第一悬臂的相对外侧距离是40cm,相对内侧距离是30.05cm,第一悬臂的水平臂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倒角,第一凸台与第一竖直臂之间的空隙为10cm。两个第二悬臂的相对外侧距离是40cm,相对内侧距离是30.05cm,第二悬臂的水平臂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三倒角,第二凸台与第二竖直臂之间的空隙为10.05cm。第一将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分别穿过被测工件中间的通孔,第一夹紧块没有第一固定槽的一面与工件上部内表面接触,第二夹紧块没有第二固定槽的一面与工件下部内表面接触。第一固定槽长度是40.05cm,宽度是10cm。第二固定槽长度是40.05cm,宽度是10cm。第一夹紧块的上表面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倒角。第二夹紧块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四倒角。然后将第一固定槽放入第一凸台和第一竖直臂之间的空隙,第二固定槽放入第二凸台和第二竖直臂之间的间隙。第一夹紧块嵌入两个第一悬臂的相对外侧,第二夹紧块嵌入两个第二悬臂的相对外侧。此时工件在两个拉力座之间。第一拉力杆与第一拉力座通过螺纹连接,第二拉力杆与第二拉力座通过螺纹连接。将第一拉力杆和第二拉力杆分别放入检测装置的夹持部,然后进行拉拔检测试验。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第一”、“第二”、“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第二”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第一”。因此,示例性术语“第二”可以包含第一和第二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第一对本发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的情况第二,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镜向对称,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钳,第一拉力杆(1),第一夹紧块(13),两个加强片(30),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包括第二夹钳,第二拉力杆(19),第二夹紧块(17),两个加强片(30);
所述第一夹钳包括第一拉力座(3)、两个第一悬臂(4),所述第一拉力杆(1)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拉力座(3)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两个第一悬臂(4)分别固装在第一拉力座(3)底面一侧的两端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夹紧块(13)与两个第一悬臂(4)配合卡装,所述两个加强片(30)对应安装在第一悬臂(4)与第一拉力座(3)之间的开口侧;
所述第二夹钳包括第二拉力座(18),两个第二悬臂(16),所述第二拉力杆(19)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拉力座(18)的底部中心位置,两个第二悬臂(16)与两个第一悬臂(4)对应设置且分别固装在第二拉力座(18)顶面一侧的两端且平行设置,可拆卸的第二夹紧块(17)与两个第二悬臂(16)配合卡装,所述两个加强片(30)对应安装在第二悬臂(16)与第二拉力座(18)之间的开口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4)包括第一竖直臂(5)和第一水平臂(6),所述第一水平臂(6)上表面远离所述第一竖直臂(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块(9);所述第二悬臂(16)包括第二竖直臂(24)和第二水平臂(25),所述第二水平臂(25)下表面远离第二竖直臂(2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块(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块(13)下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5),所述第二夹紧块(17)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槽(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块(1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竖直臂(5)和所述第一凸块(9)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一固定槽(15)嵌入所述第一竖直臂(5)和所述第一凸块(9)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二夹紧块(17)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竖直臂(24)和所述第二凸块(28)的空隙,所述第二固定槽(34)嵌入所述第二竖直臂(24)和所述第二凸块(28)之间的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悬臂(4)的相对外侧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槽(15)的长度,所述两个第一悬臂(4)相对外侧与第一固定槽(15)间隙配合,所述两个第二悬臂(16)的相对外侧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槽(34)的长度,所述两个第二悬臂(16)相对外侧与第二固定槽(34)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臂(6)下表面远离所述第一竖直臂(5)的一端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二水平臂(25)上表面远离所述第二竖直臂(24)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力座(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0),所述第二拉力座(18)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力座(3)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二拉力座(18)中心设置有第二通孔(2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片(30)的上端设置有第四凸块(32),下端设置有第三凸块(29),所述加强片(30)上设置有连接孔(31)。
CN201821614528.8U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 Active CN209416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4528.8U CN209416819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4528.8U CN209416819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6819U true CN209416819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32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14528.8U Active CN209416819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68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9881A (zh) * 2018-09-30 2019-01-25 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9881A (zh) * 2018-09-30 2019-01-25 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4661A (zh) 用于测量搭接试样力学性能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211602685U (zh) 一种用于焊点十字拉伸的夹具
CN109269881A (zh)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
CN209416819U (zh) 一种矩形管状工件的拉拔夹具
CN103175733B (zh) 不可压缩材料的直接拉伸试验夹具
CN108362554A (zh) 一种带有轴向拉伸功能的三点弯曲振动疲劳装置
CN109738280A (zh) 一种用于试件的动态拉伸试验夹具及试验方法
CN211061358U (zh) 一种焊接结构件强度测试机双端头检测机构
CN211553560U (zh) 一种定位格架内外条带焊缝破断力检测夹具
CN208091817U (zh) 夹具、夹具对和疲劳试验机
CN205301103U (zh) 一种箍筋弯折强度测试装置
CN109623216B (zh) 一种瓣状金属件焊接设备
CN209559635U (zh) 一种钢板厚度方向拉伸试验卡具
CN209673530U (zh) 一种柔性剪切-反剪切试验夹具
CN105527181A (zh) 一种箍筋弯折强度测试装置
CN210741996U (zh) 一种适用于核电hdpe电熔接头全尺寸拉伸试验的夹具
CN215677511U (zh) 防振锤试验检测装置
CN110441134A (zh) 十字点焊工件拉伸性能检测的装夹工装及检测方法
CN214309876U (zh) 一种自对中的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夹具
CN219319714U (zh) 一种电磁式振动试验台
CN212331060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抗压试验试块的抓取机构
CN217586656U (zh) 一种帽形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工装
CN204630807U (zh) 用于测量搭接试样力学性能的试验装置
CN215999298U (zh) 一种行人保护横梁总成的焊接定位装置
CN214538969U (zh) 一种十字焊件拉伸试验用的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