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3076U - 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以及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以及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3076U
CN209413076U CN201821764824.6U CN201821764824U CN209413076U CN 209413076 U CN209413076 U CN 209413076U CN 201821764824 U CN201821764824 U CN 201821764824U CN 209413076 U CN209413076 U CN 209413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angle
main body
curtain wall
column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648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仁策
李成钢
商景瑞
宋健
张大伟
张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 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Shandong Nanshan Alumini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 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Shandong Nanshan Alumini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 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Shandong Nanshan Alumini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 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648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3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3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3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以及连接装置,涉及家装建材领域,其包括幕墙立柱机构、幕墙横梁机构以及任意转角连接件,幕墙立柱机构包括立柱主体;幕墙横梁机构包括横梁主体,横梁主体一端设置有一空腔;空腔的最小尺寸大于任意转角连接件的最大尺寸;横梁主体设置有空腔的一端与立柱主体连接,任意转角连接件设置于空腔内,且一端与立柱主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机构实现了横梁与立柱任意转角的固定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以及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建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以及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外装饰方法,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其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通常,幕墙上的横梁与立柱连接方式国内比较多的是采用立柱与横梁成直角的连接方式,该种方式限制了横梁与立柱连接的形式,无法做到以其他角度连接。因此,设计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是非常迫切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其能够实现立柱与横梁任意转角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其包括幕墙立柱机构、幕墙横梁机构以及任意转角连接件,幕墙立柱机构包括立柱主体;任意转角连接件固定连接于立柱主体,幕墙横梁机构包括横梁主体,横梁主体一端具有用于与立柱主体连接的一空腔;空腔的最小尺寸大于任意转角连接件的最大尺寸,以使横梁主体能沿竖直方向任意角度套在任意转角连接件上,并与任意转角连接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任意转角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均设置为弧形;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连接,任意转角连接件整体成“C”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与立柱主体连接,连接面紧密贴合;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均沿弧线设置有一弧形固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立柱主体为一长方体,并设置有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第一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相邻,任意转角连接件设置于第一侧表面;任意转角连接件设置有弧形固定孔的一端延伸至第二侧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横梁主体为一长方体,并设置有第三侧表面和第一底面,第一底面垂直于第三侧表面,任意转角连接件由第一底面伸入空腔内;横梁主体设置有第一底面的一端与立柱主体设置有第一表面的一端连接,空腔一内壁与任意转角连接件靠近第二侧表面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任意转角连接件靠近第二侧表面的一端设置为平面,并与空腔靠近第二侧表面的内壁紧密贴合,任意转角连接件相对的远离第二侧表面的一端也设置为平面并与空腔远离第二侧表面的内壁紧密贴合;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弧面,第三连接部设置有与第一弧面相对的第二弧面,第一弧面、第二弧面均与空腔的内壁相切。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幕墙立柱机构还包括立柱底座,立柱底座与立柱主体设置有第二侧表面的一端连接;幕墙横梁机构还包括横梁底座,横梁底座与横梁主体设置有第三侧表面的一端连接,横梁底座靠近立柱主体的一端伸出,且伸出的部分与立柱底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立柱底座与立柱主体的连接为一体成型;横梁底座与横梁主体的连接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横梁底座开设有两个通孔,幕墙横梁机构还包括多个螺丝,螺丝穿过通孔与弧形固定孔连接;立柱底座与横梁底座伸出部分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横梁底座对应处设置有多个通孔,螺丝穿过通孔与固定孔连接。
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通过任意转角连接件大小的设置,以及设置于幕墙横梁机构的空腔相对于任意转角连接件尺寸的设置,使其能够以任意方向伸入横梁一端的空腔内,从而实现玻璃幕墙的横梁与立柱的任意角度的固定连接。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意转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意转角连接件与幕墙立柱机构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幕墙横梁机构、幕墙立柱机构以及任意转角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10-幕墙立柱机构;101-立柱主体;102-立柱底座;20-幕墙横梁机构;201-横梁主体;202-横梁底座;203-空腔;30-任意转角连接件;301-第一连接部;302-第二连接部;303-第三连接部;3011-第一弧形固定孔;3031-第二弧形固定孔;1011-第一侧表面;1012-第二侧表面;10111-第一固定孔;10112-第二固定孔;3021-第一通孔;3022-第二通孔;10113-第一螺丝;10114-第二螺丝;2011-第一底面;2012-第三侧表面;3012-第一弧形面;3032-第二弧形面;2021-第三通孔;1021-第三固定孔;1022-第四固定孔;2022-第四通孔;2023-第五通孔;2024-第六通孔;2025-第三螺丝;2026-第四螺丝;2027-第五螺丝;2028-第六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包括幕墙立柱机构10、幕墙横梁机构20以及任意转角连接件30,幕墙立柱机构10包括立柱主体101;幕墙横梁机构20包括横梁主体201,横梁主体201一端设置有空腔203;空腔203的最小尺寸大于任意转角连接件30的最大尺寸;横梁主体201设置有空腔203的一端与立柱主体101连接,任意转角连接件30设置于空腔203内,且一端与立柱主体101连接。由于空腔203的最小尺寸大于任意转角连接件30的最大尺寸,使得任意转角连接件30可以以任意角度伸入空腔203内,从而实现横梁主体201与立柱主体101的任意角度连接。
请参照图5,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腔203与任意转角连接件30的连接作用下,横梁主体201可沿竖直方向、以任意角度与立柱主体101连接;横梁主体201与立柱主体101连接的一端根据实际需要加工成所需角度,从而与横梁主体201和立柱主体101的连接角度匹配。
优选的,横梁主体201与立柱主体101所成的角度为45-135°。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任意转角连接件30包括第一连接部301、第二连接部302以及第三连接部303,第一连接部301、第三连接部303均设置为弧形,减少任意转角连接件30伸入空腔203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与磕绊,使得任意转角连接件30无论以任何角度伸入空腔203的过程都能顺利实施。第二连接部30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301、第三连接部303连接,任意转角连接件30整体成“C”形,进一步便于伸入空腔203内,提升任意转角连接件30伸入空腔203的过程的平滑性。其中,第一连接部301上沿弧线设置有第一弧形固定孔3011,第三连接部303上沿弧线设置有第二弧形固定孔3031,固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
具体的,第一连接部301与第二连接部302的连接、第三连接部303与第二连接部302的连接均为一体成型,增加了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受力性能。
请参照图1至图3,立柱主体101为长方体,包括第一侧表面1011与第二侧表面1012,第一侧表面1011与第二侧表面1012相邻;任意转角连接件30设置于第一侧表面1011上,第二连接部302与立柱主体101设置有第一侧表面1011的一端连接。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因实际需要更改立柱主体101的形状。
具体的,第二连接部302与立柱主体101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平面,并与立柱主体101紧密贴合,使得任意转角连接件30与立柱主体101的连接面更大,提升整体连接的稳定性;第二连接部302设置有第一通孔3021与第二通孔3022,立柱主体101与第二连接部302连接处对应第一通孔3021与第二通孔3022处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0111与第二固定孔10112;幕墙立柱机构10还包括第一螺丝10113与第二螺丝10114;第一固定孔10111设置有与第一螺丝10113配合的内螺纹,第二固定孔10112设置有与第二螺丝10114配合的内螺纹;第一螺丝10113穿过第一通孔3021与第一固定孔10111连接,第二螺丝10114穿过第二通孔3022与第二固定孔10112连接。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因实际情况选择非螺丝固定的其他连接方式,并且,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302的与立柱主体101连接的一端的形状也可随立柱主体101的具体形状进行更改。
具体的,任意转角连接件30设置有第一弧形固定孔3011与第二弧形固定孔3031的一端延伸至第二侧表面1012,该端部设置为平面,并与第二侧表面1012处于同一平面,任意转角连接件30伸入空腔203后,该端部与空腔203的内壁紧密贴合,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弧形固定孔3011与第二弧形固定孔3031均垂直于第二侧表面1012,方便螺钉垂直旋入,避免产生其他方向的不必要的应力。
请参照图1至图4,横梁主体201为一长方体,设置有第三侧表面2012与第一底面2011,第一底面2011垂直于第三侧表面2012;第一底面2011与横梁主体201的延伸方向成45°。任意转角连接件30由第一底面2011伸入空腔203内,横梁主体201设置有第一底面2011的一端与立柱主体101设置有第一侧表面1011的一端紧密贴合并连接;任意转角连接件30靠近第二侧表面1012的一端与空腔203靠近第二侧表面1012的内壁紧密贴合,任意转角连接件30远离所述第二侧表面1012的一端也设置为平面,并与空腔203远离第二侧表面1012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限制横梁主体201的横向转动;第一连接部301设置有第一弧形面3012,第三连接部303设置有第二弧形面3032,第一弧形面3012与第二弧形面3032相对,第一弧形面3012和第二弧形面3032均垂直于第三侧表面2012,并均与空腔203的内壁相切,使得横梁主体201沿竖直方向转动时,空腔203的内壁始终与任意转角连接件30平滑接触,同时限制横梁主体201竖直方向的非转动位移,使整体结构合理,连接状态稳定。其他实施例也可根据实际需求更改第一底面2011与横梁主体201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从而实现其他角度的连接。
进一步参照图1、图4,幕墙立柱机构10还包括立柱底座102,幕墙横梁机构20还包括横梁底座202,立柱底座102与立柱主体101设置有第二侧表面1012的一端连接,横梁底座202与横梁主体201设置有第三侧表面2012的一端连接,横梁底座202靠近立柱主体101的一端伸出,且伸出的部分与立柱底座102连接,增加连接稳定性的同时,限制了幕墙横梁机构20相对于幕墙立柱机构10的转动。
具体的,立柱底座102与立柱主体101的连接为一体成型;横梁底座202与横梁主体201的连接为一体成型,增加幕墙立柱机构10与幕墙横梁机构20的稳定性与受力性能,防止连接处断裂。
具体的,横梁底座202与第一弧形固定孔3011对应处设置有第五通孔2023,横梁底座202与第二弧形固定孔3031对应处设置有第六通孔2024,幕墙横梁机构20还包括第五螺丝2027和第六螺丝2028,第五螺丝2027穿过第五通孔2023与第一弧形固定孔3011连接,第六螺丝2028穿过第六通孔2024与第二弧形固定孔3031连接。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因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固定方式。
具体的,立柱底座102与横梁底座202伸出的部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固定孔1021与第四固定孔1022,横梁底座202伸出部分对应处设置有第三通孔2021与第四通孔2022,幕墙横梁机构20还包括第三螺丝2025和第四螺丝2026,第三螺丝2025穿过第三通孔2021与第三固定孔1021连接,第四螺丝2026穿过第四通孔2022与第四固定孔1022连接。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因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固定方式。
进一步参照图1至图4,在安装该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使,实施人员可先将任意转角连接件30的第二连接部302与立柱主体101设置有第一侧表面1011的一端连接,再将横梁主体201设置有第一底面2011的一端根据所需要的角度进行切削,使第一底面2011与横梁主体201的延伸方向成所需角度,接下来将任意转角连接件30伸入空腔203内,并使横梁主体201设置有第一底面2011的一端与立柱主体101设置有第一侧表面1011的一端严密接触,最后通过螺丝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通过任意转角连接件大小的设置,以及设置于幕墙横梁机构的空腔相对于任意转角连接件尺寸的设置,使其能够以任意方向伸入横梁一端的空腔内,从而实现玻璃幕墙的横梁与立柱的任意角度的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幕墙立柱机构、幕墙横梁机构以及任意转角连接件,所述幕墙立柱机构包括立柱主体;所述任意转角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主体,所述幕墙横梁机构包括横梁主体,所述横梁主体一端具有用于与所述立柱主体连接的一空腔;所述空腔的最小尺寸大于所述任意转角连接件的最大尺寸,以使所述横梁主体能沿竖直方向任意角度套在所述任意转角连接件上,并与所述任意转角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转角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均设置为弧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任意转角连接件整体成“C”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立柱主体连接,连接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均沿弧线设置有一弧形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主体为一长方体,并设置有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表面相邻,所述任意转角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表面;所述任意转角连接件设置有所述弧形固定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主体为一长方体,并设置有第三侧表面和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垂直于所述第三侧表面,所述任意转角连接件由所述第一底面伸入所述空腔内;所述横梁主体设置有所述第一底面的一端与所述立柱主体设置有第一表面的一端连接,所述空腔一内壁与所述任意转角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转角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一端设置为平面,并与所述空腔靠近所述第二侧表面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任意转角连接件相对的远离所述第二侧表面的一端也设置为平面并与所述空腔远离所述第二侧表面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面相对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均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立柱机构还包括立柱底座,所述立柱底座与所述立柱主体设置有第二侧表面的一端连接;所述幕墙横梁机构还包括横梁底座,所述横梁底座与所述横梁主体设置有第三侧表面的一端连接,所述横梁底座靠近所述立柱主体的一端伸出,且伸出的部分与所述立柱底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底座与所述立柱主体的连接为一体成型;所述横梁底座与所述横梁主体的连接为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底座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幕墙横梁机构还包括多个螺丝,所述螺丝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弧形固定孔连接;所述立柱底座与所述横梁底座伸出部分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横梁底座对应处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螺丝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孔连接。
10.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
CN201821764824.6U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以及连接装置 Active CN209413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4824.6U CN209413076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以及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4824.6U CN209413076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以及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3076U true CN209413076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31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64824.6U Active CN209413076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以及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3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11946U (zh) 边框组件及包含其的终端设备
CN209413076U (zh) 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任意转角连接机构以及连接装置
CN206921065U (zh) 红外触摸框
CN208141730U (zh) 显示屏面罩及led显示屏
CN207815104U (zh) 一种可水平调节易安装的黑板灯及黑板组件
CN206651548U (zh) 一种组装式柜体
CN208154079U (zh) 一种型材
CN208461367U (zh) 一种单桌走线槽及升降桌
CN208056634U (zh) 一种方便在转角连接的背楞
CN209928868U (zh) 一种弧形led显示屏
CN213151987U (zh) 一种易安装的太阳能光伏边框
CN207974436U (zh) 阳角连接件及阳角组件
CN209135811U (zh) 一种组合柜
CN212986729U (zh) 多功能连接方柱型材
CN209136025U (zh) 一种卡布型材槽口结构
CN209509362U (zh) 一种加固型的石板连接结构
CN208429228U (zh) 一种无人机用连接结构及无人机
CN209003146U (zh) 一种一体式洗衣柜柜体以及洗衣柜
CN209265132U (zh) 支撑结构、背板及显示装置
CN207740234U (zh) 一种水泵及泵组件
CN212744621U (zh) 一种新型铝角码
CN212613221U (zh) 一种快速施工的集成化幕墙
CN211853720U (zh) 组合卡接型吸顶灯
CN217053926U (zh) 一种墙面弧形复合石材背栓式连接结构
CN210630984U (zh) 玄关挂画外框拼角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