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2731U - 一种耳背式骨导助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背式骨导助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02731U CN209402731U CN201920412040.5U CN201920412040U CN209402731U CN 209402731 U CN209402731 U CN 209402731U CN 201920412040 U CN201920412040 U CN 201920412040U CN 209402731 U CN209402731 U CN 2094027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oustic
- ear
- user
- component
- auditory prosthes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背式骨导助听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容纳安装有传音部件,所述传音部件的软体传音件用于从后向前紧推用户耳后,并使所述软体传音件的传音面紧贴用户耳后的骨骼;所述壳体的一端包括耳挂部件,具有用于部分或全部环绕用户耳廓、向所述传音部件施力使其紧推耳后的挂环。本申请通过将传音部件设置在用户耳廓背后,不仅保持了良好的传音效果和固定效果,还将传音部件的大部分结构隐藏在耳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隐形效果,不仅结构美观,而且满足了部分单耳听力受损人士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导助听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耳背式骨导助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骨传导技术的迅速发展,骨导助听装置因无需入耳、避免了气压差对耳腔造成的不适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针对老年人等听力衰退或受损人群。
市场上常见的骨导助听器、骨导耳机等在使用时,都是通过眼镜架、头箍、发卡等固定装置将传音部件设置在人体耳部前方,且传音部件的传音面紧贴头部两侧的颧骨上,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依次通过头部颅骨、骨迷路、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等来传递,最终使用户能够听到助听装置传递的声音。这种结构虽然佩戴方便紧固,但是助听装置的几乎所有部件都裸露在外,不仅影响美观效果,而且对部分听力受损人士来说心理上不宜接受,因此对骨导助听装置在隐形化和小巧化方面提出了改进需求。
另外,部分用户只有一只耳朵听力障碍,而市场上眼镜式、头箍式、发卡式等形式的骨导助听装置均用于双耳助听,对只有单耳需要助听的用户来说使用并不方便,且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背式骨导助听装置,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内部容纳安装有传音部件,所述传音部件的软体传音件用于从后向前紧推用户耳后,并使所述软体传音件的传音面紧贴用户耳后的骨骼;
所述壳体的一端包括耳挂部件,具有用于部分或全部环绕用户耳廓、向所述传音部件施力使其紧推耳后的挂环。
优选地,所述传音面的延伸形状与用户耳后与头部之间的耳根骨骼延伸形状一致,用于紧贴所述耳根骨骼。
或者,所述传音面的延伸形状与用户的耳廓背后骨骼形状一致,用于紧贴所述耳廓背后骨骼。
所述传音面上具有用于朝向并局部压迫所述传音骨骼的平滑凸起部。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挂环包括弧形的上挂环,所述上挂环一端延伸至所述传音部件,另一端用于沿用户的耳廓上方环绕延伸至用户耳廓前方,从而将所述传音部件固定悬挂在用户耳廓上。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挂环的自由端延伸至用户的外耳道内,从而将所述传音部件固定夹持在用户耳廓上。例如,所述上挂环的自由端还可具有内扣部,用于抵住所述外耳道的内壁。所述内扣部包括两个自所述自由端延伸出来的弹性内扣端,一个为弹性片或者弹性环,用于抵住用户外耳道上方的耳弯部,另一个为弹性柱,用于抵在外耳道的内壁上。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挂环包括弧形的下挂环,所述下挂环一端延伸至所述传音部件,另一端用于沿用户的耳廓下方环绕延伸至用户耳廓前方的外耳道内,从而将所述传音部件固定夹持在用户耳廓上。所述下挂环的自由端还可具有内扣部,用于抵住所述外耳道的内壁。
例如,所述内扣部包括两个自所述自由端延伸出来的弹性内扣端,一个为弹性片或者弹性环,用于抵住用户外耳道上方的耳弯部,另一个为弹性柱,用于抵在外耳道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源及控制板,所述电路组件设置在所述传音部件的后端,且与所述传音部件线路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耳挂部件为被弯折后具有固定形状的定型部件,或者所述耳挂部件包括弹性部件,内置用于使所述耳挂部件被弯折后具有固定形状的定型杆。
优选地,所述软体传音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传音部件上,所述传音面位于所述软体传音件的外壁面。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电路组件通过线路连接的拾音部件,所述拾音部件包括麦克风,麦克风孔开设在所述壳体表面。
例如,所述麦克风孔开设在所述挂环的自由端,且朝向远离用户耳朵的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音部件设置在用户耳廓背后,并使传音面紧推贴合耳廓,或紧推贴合耳廓背后与头部之间的耳根处,不仅保持了良好的传音效果和固定效果,还将传音部件的大部分结构隐藏在耳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隐形效果,不仅结构美观,而且满足了部分单耳听力受损人士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骨导助听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骨导助听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骨导助听装置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骨导助听装置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骨导助听装置佩戴在耳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耳背式骨导助听装置可以为骨导助听器,也可以为骨导耳机,主要包括壳体、传音部件、电路组件等组成部分,当然还可包括拾音部件或者蓝牙部件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产品形态,一种实施例的骨导助听器的传音部件集成在壳体中,电路组件和拾音部件可集成在一个单独的拾音盒中,壳体与拾音盒之间通过一定长度的线路连接,以实现电路组件与拾音部件和传音部件之间的电路导通;另一种实施例的骨导助听器的传音部件、电路组件和拾音组件均集成在壳体中,使得产品更加小巧易戴;还有一种实施例的骨导耳机的传音部件、电路部件、蓝牙部件均集成在壳体中。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骨导助听装置的壳体包括内部容纳安装有用于从向用户传递声音信号的传音部件,传音部件上具有将骨导助听装置正确佩戴在用户耳部之后接触骨骼的软体传音件,该软体传音件能够从后向前紧推用户耳后,并使软体传音件的传音面紧贴用户耳后的骨骼;另外,壳体的一端包括耳挂部件,具有用于部分或全部环绕用户耳廓、向传音部件施力使其紧推耳后的挂环。挂环的设置使得整个助听装置安装稳固不易掉落,同时确保传音部件的传音面与用户耳后的骨骼紧密贴合,以增强传音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骨导助听装置包括壳体1,该壳体可为空心的塑胶件,也可以为部分实心结构,可一体成型也可由多个组成部分通过粘合、拼接等方式组合。本实施例的助听装置的壳体1内容纳安装有传音部件2,其包括振子、以及与振子直接或间接连接,安装在朝向用户耳朵一侧的软体传音件21等其他部件。连接在壳体1上端的挂环3包括弧形的上挂环,该上挂环一端延伸至传音部件2的位置,另一端用于沿用户的耳廓上方环绕延伸至用户耳廓前方,从而将传音部件2固定悬挂在用户耳廓上。如本图所示的上挂环形状类似于U形但是更加贴合用户的耳上方轮廓,使其延伸至耳廓前方的自由端和壳体上安装传音部件2的一端之间形成夹紧力,将整个助听装置稳固地夹紧在耳朵上。
如图2所示,第二种实施例的骨导助听装置与图1结构类似,为了使佩戴更加稳固,传音部件2的软体传音面21的贴合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不仅具有如图1所示的上挂环,而且在壳体上安装传音部件2的一端下方设置与耳部轮廓形状适应的延伸部31。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具有上挂环的骨导助听装置基础上,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上挂环的延伸长度增加,其自由端可延伸至用户的外耳道内,从而可以将传音部件固定夹持在用户耳廓上。使得骨导助听装置两端受力平衡,佩戴更加稳固。进一步地为佩戴稳固,上挂环的自由端还可具有内扣部,用于抵住外耳道的内壁。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骨导助听装置与图1结构不同的是挂环3方向,即连接在壳体1上端的挂环3包括弧形的下挂环,该下挂环一端延伸至传音部件2的位置,佩戴方式如图4所示,另一端用于沿用户的耳廓下方环绕延伸至用户的外耳道内,从而将传音部件2固定夹持在用户耳廓上。如本图所示的下挂环形状也类似于U形,但是更加贴合用户的耳下方轮廓,使其延伸至外耳道的自由端和壳体上安装传音部件2的一端之间形成夹紧力,将整个助听装置稳固地夹紧在耳朵上。根据具体的形状设计,还可使下挂环的自由端塞入耳道孔,以隔绝外部声音进入耳道,避免对助听装置接收声音形成干扰。同样的,下挂环的自由端还可具有内扣部,用于抵住外耳道的内壁。
除图1-4所示的挂环形状以外,根据用户需求,还可设置其他部分或全部环绕用户耳部轮廓的形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各种实施例中,助听装置使用过程中,传音面均贴在用户耳后使隐形效果更好。不同于市场上很多助听装置将传音面设置于耳朵前方髋骨位置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助听装置的传音面具体贴合位置可以是耳廓背后的任何软骨位置,也可以是耳后部的头骨上,例如乳突骨,由于贴合位置不同,传音面的形状也可进行匹配选择,一种贴紧效果好,且隐蔽性相对较好的位置为耳根部,即用户耳后与头部之间相交的位置,相应地,传音面的延伸形状与该位置,即与用户耳后与头部之间的耳根骨骼延伸形状大致一致,用于紧贴耳根骨骼,确保传音效果。也可设计传音面的延伸形状与用户的耳廓背后骨骼形状部分或者全部大致一致,用于紧贴耳廓背后骨骼。传音面的曲面形状可根据需求灵活设计,例如可以在与传音部件的振子对应的位置向外侧(佩戴状态下朝向用户耳部)凸起,更加贴紧用户耳根。参考图3,各实施例的软件传音件21的传音面可设计有在佩戴状态下朝向并压迫传音骨骼局部位置的平滑突起210,该平滑凸起部210大体为丘陵状,顶点比传音面的其他位置略高且从其他位置平滑突起,该结构设计使得声音信号的传导主要集中在平滑凸起部210对应的骨骼处,振子的传输能量更加集中,骨传导效果更好。
以上各实施例中,为了产品更加小巧便用,电路组件可以安装在壳体内部,电路组件主要包括电源及控制板,电路组件与传音部件2线路连接,具体设置位置可灵活设置,例如电路组件设置在所述传音部件2的后端且与传音部件2结合在一起,隐蔽性更好。
以上各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方式下,为了使挂环3符合各种不同头型和头部尺寸、耳型和耳部尺寸,耳挂部件可以为被弯折后具有固定形状的定型部件,如图4所示,或者在软体的耳挂部件包括弹性部件,其中空结构内置用于使其被弯折后具有固定形状的定型杆4。定型杆或者耳挂部件的材料可选用金属丝,例如不锈钢丝、铁丝等。通过这种结构,用户在初次使用助听装置时,可以将挂环3弯折成与自己的头部和耳部最为贴合、舒适度最高、传音效果最好的形状,后续使用时,这种形状将会保持定型,便于用户每次佩戴。
通常情况下,传音部件2贴紧骨骼的一侧为软体传音件21,而本专利各实施例中,可采用拆卸式软体传音件21,即软体传音件21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与传音部件2的其他组成部分正常结合,软体传音件21的传音面位于贴合用户骨骼的外壁面。这种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骨骼结构,选择安装具有不同形状和尺寸传音面的软体传音件21,满足个性化需求。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还可包括安装与电路组件通过线路连接的拾音部件,用于接收外部声音信号,并通过电路组件处理后传递给传音部件2,该拾音部件包括麦克风,如图4所示的结构中,拾音部件设置在挂环的自由端且即远离用户耳朵的方向设置,拾音效果较好,模拟了正常耳朵收听声音的情况。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拾音部件安装在壳体内部与传音部件相邻的位置,且与电路组件通过线路连接且与传音部件通过一定的方式隔离避免产生啸叫,这种方式下拾音部件的麦克风孔开设在壳体表面,佩戴后设置在用户耳后位置。将拾音部件集成在壳体内的方案使得助听装置更加小巧和隐形化,且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各实施例中,当上挂环或者下挂环的自由端具有内扣部时,内扣部包括两个自自由端延伸出来的弹性内扣端,一个为弹性片或者弹性环,用于抵住用户外耳道上方的耳弯部,另一个为弹性柱,用于抵在外耳道的内壁上。用户佩戴过程中,两个弹性内扣端分别卡在耳朵内不同的位置,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利用变形产生的张力使得上挂环或者下挂环紧扣在耳朵内,避免助听装置掉落。
另外,本实用新型以上各实施例的助听装置,作为助听器时,还可增加听力校验和矫正功能,具体地,助听装置还包括嵌入式听力校验模块和嵌入式听力矫正模块,两个模块分别与电路组件通过线路连接,嵌入式听力校验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听力特征数据,嵌入式听力矫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听力特征数据,自动矫正助听增益参数。进一步地,还可包括用户交互模块,与电路组件连接,用于通过设定操作步骤,启动助听装置进入听力校验模式。
本实施例助听装置实现听力校验和矫正的具体方式为;
用户交互模块(例如按钮、声控模块或者触控模块),启动嵌入式听力检测模块,进入听力检测模式;
嵌入式听力检测模块在125Hz到8KHz范围内在选定初始检测频率点间隙性地输出逐渐增大音频定频信号至的助听装置的电路组件,电路组件驱动发声单元启动选定频率点听力检测;在听力检测过程中,嵌入式听力检测模块实时监测和接收用户交互模块输入的音频识别确认信号;
嵌入式听力检测模块在选定频率点听力检测过程中,接收到用户交互模块输入的音频识别确认信号后,停止选定频率点听力检测,记录选定频率点听力测试数据,启动下一个选定频率点听力检测直至全部选定频率点听力检测完成;
嵌入式听力检测模块输出使用者听力特征数据至嵌入式听力矫正模块。
接着,依据使用者听力特征数据自动矫正助听增益参数的具体过程为:
助听装置进入听力矫正模式,依据使用者听力特征数据自动矫正助听增益参数;
助听装置接收到用户交互模块输入的听力校验确认信号后,将自动矫正助听增益参数更新至助听器的电路模块。
进一步,嵌入式听力矫正模块提取助听装置的用户参数,从而修正助听增益参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替换和功能模块删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耳背式骨导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内部容纳安装有传音部件,所述传音部件的软体传音件用于从后向前紧推用户耳后,并使所述软体传音件的传音面紧贴用户耳后的骨骼;
所述壳体的一端包括耳挂部件,具有用于部分或全部环绕用户耳廓、向所述传音部件施力使其紧推耳后的挂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音面的延伸形状与用户耳后与头部之间的耳根骨骼延伸形状一致,用于紧贴所述耳根骨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音面的延伸形状与用户的耳廓背后骨骼形状一致,用于紧贴所述耳廓背后骨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音面上具有用于朝向并局部压迫传音骨骼的平滑凸起部。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包括弧形的上挂环,所述上挂环一端延伸至所述传音部件,另一端用于沿用户的耳廓上方环绕延伸至用户耳廓前方,从而将所述传音部件固定悬挂在用户耳廓上。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挂环的自由端延伸至用户的外耳道内,从而将所述传音部件固定夹持在用户耳廓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挂环的自由端还具有内扣部,用于抵住所述外耳道的内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部包括两个自所述自由端延伸出来的弹性内扣端,一个为弹性片或者弹性环,用于抵住用户外耳道上方的耳弯部,另一个为弹性柱,用于抵在外耳道的内壁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包括弧形的下挂环,所述下挂环一端延伸至所述传音部件,另一端用于沿用户的耳廓下方环绕延伸至用户耳廓前方的外耳道内,从而将所述传音部件固定夹持在用户耳廓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挂环的自由端还具有内扣部,用于抵住所述外耳道的内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部包括两个自所述自由端延伸出来的弹性内扣端,一个为弹性片或者弹性环,用于抵住用户外耳道上方的耳弯部,另一个为弹性柱,用于抵在外耳道的内壁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源及控制板,所述电路组件设置在所述传音部件的后端,且与所述传音部件线路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挂部件为被弯折后具有固定形状的定型部件,或者所述耳挂部件包括弹性部件,内置用于使所述耳挂部件被弯折后具有固定形状的定型杆。
14.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传音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传音部件上,所述传音面位于所述软体传音件的外壁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挂环自由端、且与电路组件通过线路连接的拾音部件,所述拾音部件包括麦克风,且麦克风孔朝向远离用户耳朵的方向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且与电路组件通过线路连接的拾音部件,所述拾音部件与所述传音部件隔离,所述拾音部件包括麦克风,且麦克风孔开设在所述壳体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入式听力校验模块和嵌入式听力矫正模块,分别与所述电路组件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嵌入式听力校验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听力特征数据,所述嵌入式听力矫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听力特征数据,自动矫正助听增益参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助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户交互模块,与所述电路组件连接,用于通过设定操作步骤,启动所述助听装置进入听力校验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12040.5U CN209402731U (zh) | 2019-03-28 | 2019-03-28 | 一种耳背式骨导助听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12040.5U CN209402731U (zh) | 2019-03-28 | 2019-03-28 | 一种耳背式骨导助听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02731U true CN209402731U (zh) | 2019-09-17 |
Family
ID=67900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12040.5U Active CN209402731U (zh) | 2019-03-28 | 2019-03-28 | 一种耳背式骨导助听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02731U (zh) |
-
2019
- 2019-03-28 CN CN201920412040.5U patent/CN2094027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586467B2 (ja) | オープンイヤー骨伝導聴取デバイス | |
US9578427B2 (en) | External ear insert for hearing comprehension enhancement | |
JP6144865B2 (ja) |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で形成された壁を有する聴覚補助装置 | |
WO2003015470A3 (en) | In the ear auxiliary microphone for hearing prosthetic | |
US20170006387A1 (en) | External ear insert for hearing enhancement | |
CN109769186A (zh) | 一种入耳式骨导助听装置 | |
JPS5821267Y2 (ja) | 受話器 | |
CN209402731U (zh) | 一种耳背式骨导助听装置 | |
JP6169778B2 (ja) | 耳掛け補聴器 | |
WO2023185665A1 (zh) | 一种智能眼镜套件以及智能眼镜 | |
CN109769187A (zh) | 一种耳背式骨导助听装置 | |
CN209402732U (zh) | 可拆卸式骨导助听装置、软体传音件及骨导助听系统 | |
JP4714818B2 (ja) | ゴーグル | |
CN209608858U (zh) | 一种头戴式骨导助听装置 | |
CN109819386A (zh) | 一种头戴式骨导助听装置 | |
JP2004221949A (ja) | 骨伝導型補聴器 | |
CN209497598U (zh) | 一种易于固定的骨导助听装置 | |
CN209497599U (zh) | 一种入耳式骨导助听装置 | |
KR101945769B1 (ko) | 골전도 블루투스 증폭기 | |
WO1998056209A3 (en) | Video-assisted apparatus for hearing impaired persons | |
CN109769188A (zh) | 一种易于固定的骨导助听装置 | |
KR200208110Y1 (ko) | 음향수신기기용 다기능 커버 | |
JPS581034Y2 (ja) | 声帯疾患者等用の発声補助器 | |
JPS5843343Y2 (ja) | 振動ピックアップ型イヤ−マイクロホン支持部 | |
EP3318071A1 (en) | External ear insert for hearing enhance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