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1047U - 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01047U
CN209401047U CN201822144259.XU CN201822144259U CN209401047U CN 209401047 U CN209401047 U CN 209401047U CN 201822144259 U CN201822144259 U CN 201822144259U CN 209401047 U CN209401047 U CN 209401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ncrete
server
electronic tag
concre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42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小平
李鑫奎
蒋宇晨
闫雁军
吴德龙
范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PAIAI AUTOMATIC METER ENGINEERING UC SHANGHAI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7 Group Co Ltd
Shanghai No 7 Construction Co Ltd
Shanghai Jiangong Construction Material Co Ltd
Shanghai Institute of Process Automation Instrumen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PAIAI AUTOMATIC METER ENGINEERING UC SHANGHAI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Shanghai No 7 Construction Co Ltd
Shanghai Jiangong Construc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PAIAI AUTOMATIC METER ENGINEERING UC SHANGHAI,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Shanghai No 7 Construction Co Ltd, Shanghai Jiangong Construction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442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01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01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010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属于建筑工程物料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需方客户端、供方客户端、服务器、第一电子标签、第二电子标签、第三电子标签、电子标签阅读器一、电子标签阅读器二、称重管理系统和定位装置。所述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称重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在BIM系统中实现了BIM子模型与试块检测报告信息、混凝土信息、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之间关联在一起,动态反映工程进度及相关信息;对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与泵车浇筑部位信息是否匹配进行判定,可避免建筑构件浇筑错误性能的混凝土;还可以实现对混凝土运输车的路径指引,使混凝土运输车行驶至相应的混凝土泵车处。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属于建筑工程物料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住建部提出,“在十三五”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推广建筑企业建成一体化监管和服务平台。
而建筑业物料管控,一直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信息不同步、反馈不及时、管理混乱、环节多易出错、效率低下,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建筑需求,更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混凝土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使用寿命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混凝土管控包括原材料检验、搅拌、运输、质检、泵送和浇筑等工艺过程,混凝土材料管控涉及多个环节。因此,亟需一种将混凝土诸多环节整合在一起的智能化混凝土管控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提供了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将混凝土诸多环节整合在一起,并对混凝土诸多环节进行管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包括:需方客户端、供方客户端、服务器、第一电子标签、第二电子标签、第三电子标签、电子标签阅读器一、电子标签阅读器二、称重管理系统和定位装置;
所述需方客户端用于向物料供方客户端发送物料需求信息,并同步发送至服务器;所述供方客户端用于向物料需方客户端发送车辆运输信息、混凝土信息,并同步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设置于混凝土运输车上,记载车辆运输信息;所述第二电子标签设置于混凝土试块中,记载试块信息;所述第三电子标签设置于混凝土泵车上,记载泵车信息及定位芯片信息;
所述电子标签阅读器一设置于施工区域入口处,用于识别第一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并传输至服务器;所述电子标签阅读器二,设置于混凝土泵车处,用于识别第一电子标签的信息、第二电子标签、第三电子标签的信息并传输至服务器;
电子标签阅读器一,设置于混凝土泵车处,用于识别第一电子标签、第三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并用于记录混凝土浇筑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并将识别的第一电子标签、第三电子标签中的信息以及混凝土浇筑时间信息传输至服务器;
所述称重管理系统设置于施工区的入口处,包括控制器、轴重称、闸机和精准称重地磅;所述称重管理系统与所述电子标签阅读器一及服务器信号连接;闸机设置于所述轴重称的出口端相连通的通道上;所述精准称重地磅的入口端与所述轴重称的出口端相连通;控制器分别与轴重称、精准称重地磅、电子标签阅读器一及服务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车辆运输信息、车辆称重重量Q2及车辆精准重量Q4并发送至服务器,且控制器接收服务器的反馈信息并控制闸机开启或闭合;
定位装置,包括基站网及定位芯片,所述定位芯片设置于混凝土泵车的出料口;在每层混凝土浇筑作业平面内布置若干基站,形成基站网,用于识别定位芯片的实时坐标,并将测量时间及该测量时间对应的定位芯片的坐标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服务器,包括信息管理模块、重量计算模块和路径计算模块;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以记载并关联所述第一电子标签、第二电子标签、第三电子标签中的数据,以及混凝土信息、试块信息、试块检测报告信息、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所述重量计算模块用以接收称重管理系统发送的车辆称重重量Q2,计算物料称重重量Q3,判定物料称重重量Q3是否超出设置偏差值,依据判定结果向称重管理系统反馈信号A或信号B;所述路径计算模块用以接收基站网传输的数据并计算定位芯片的运行路径,确定混凝土运输车中的混凝土浇筑区域;所述信息管理模块将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与试块信息关联,并将混凝土试块检测报告信息与混凝土试块信息关联。
进一步,所述的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还包括BIM系统,所述BIM系统与服务器信号连接,用于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传递;所述BIM系统中设置有施工厂区BIM模型图,包括建筑物BIM模型,所述建筑物BIM模型按梁、板、柱将划分为若干BIM子模型;施工厂区BIM模型图包括泵车模型,记载泵车信息;BIM系统包括信息存储单元和模型绘制单元,所述信息存储单元用于与服务器中的信息管理模块之间信息传递,所述模型绘制单元用于依据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绘制新浇筑的建筑物BIM子模型,BIM子模型设置有BIM子模型属性模块,所述BIM子模型属性模块与所述混凝土信息、试块检测报告信息相关联。
进一步,所述的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信息警示装置,所述服务器还包括信息匹配模块;所述信息警示装置用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信息是否匹配的判定结果,当信息匹配未通过时,发出警示信息;所述信息匹配模块,用于判定泵车浇筑部位信息与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是否匹配,并将信息是否匹配的判定结果发送至信息警示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还包括信息提示装置,所述服务器的信息匹配模块还用于根据电子标签阅读器一上传的车辆运输信息找到关联的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并匹配泵车浇筑部位信息,进一步匹配泵车信息,将车辆运输信息及匹配的泵车信息发送至信息提示装置;所述信息提示装置用于对车辆运输信息及匹配的泵车信息作出提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供的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利用轴重称施工方便、称量迅速的优点,对所有物料运输车进行称重,使称重管理系统监管范围覆盖所有的物料运输车;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称重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通过轴重称与精准称重地磅相结合,实现了称重效率与准确性之间的达到最优化,具有称重监管全覆盖、称重操作效率高、偏差控制有依据、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供的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第一电子标签的信息、第二电子标签、第三电子标签的信息关联,并与试块检测报告信息、混凝土信息、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关联;并通过BIM系统中的模型绘制单元绘制新浇筑的BIM子模型,使建筑物BIM模型能够及时反映工程进度;通过在BIM子模型属性模块中添加所述混凝土信息、试块检测报告信息,从而实现BIM子模型与混凝土信息、试块检测报告信息之间的关联,通过BIM子模型属性可以查看相应的混凝土信息和试块检测报告信息。
(3)本实用新型供的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在混凝土浇筑前,还包括对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与泵车浇筑部位信息是否匹配进行判定,可以避免建筑构件浇筑错误性能的混凝土;另外,混凝土运输车进入施工区后,还可以实现对混凝土运输车的路径指引,使其行驶至相应的混凝土泵车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需方客户端、供方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信息传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电子标签阅读器一、称重管理系统与服务器之间信息传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签阅读器二、BIM系统与服务器之间信息传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判定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与泵车浇筑部位信息是否匹配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运输车路径指引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标号如下:
11-需方客户端;12-供方客户端;21-混凝土运输车;22-混凝土试块;23-混凝土泵车;231-出料口;24-定位芯片;25-基站网;31-第一电子标签;32-第二电子标签;33-第三电子标签;34-电子标签阅读器一;35-电子标签阅读器二;
40-称重管理系统;41-轴重称;42-闸机;43-精准称重地磅;44-控制器;441-车辆运输信息管理模块;442-重量管理模块;443-闸机管理模块;
50-服务器;51-信息管理模块;52-重量计算模块;53-路径计算模块;54-信息匹配模块;
60-BIM系统;61-信息存储单元;62-模型绘制单元;
71-信息警示装置;72-信息提示装置;
910-混凝土信息;911-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2-混凝土方量信息;913-混凝土质量信息;920-车辆运输信息;930-试块信息;931-试块检测报告信息;940-泵车信息;941-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2-浇筑时间信息;950-定位芯片信息;961-坐标信息;962-坐标采集时间信息;971-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972-平均浇筑高度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所述方法作进一步介绍。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参见图1所示,混凝土需方将混凝土需求信息通过需方客户端11发送至供方客户端12,并同步发送至服务器50;混凝土供方依据所述混凝土需求信息制备混凝土,在混凝土装载后,在混凝土运输车21携带的第一电子标签31中写入车辆运输信息920;并将混凝土信息910与车辆运输信息920进行关联并传输至服务器50。服务器50中的信息管理模块51存储混凝土需求信息、混凝土信息910和车辆运输信息910。
其中,混凝土需求信息,包括混凝土需求质量信息、需求方量信息、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混凝土信息910包括混凝土质量信息913、混凝土方量信息912、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混凝土质量信息913可以包括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混凝土强度等信息;混凝土方量信息912指混凝土运输车21中装载的混凝土方量;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包括应用的工程名称和混凝土浇筑的构件名称及位置信息。
车辆运输信息920包括一个为每一辆混凝土运输车21的每一车混凝土指定的唯一的车辆运输编号,用于将不同的车次的混凝土区别开来。作为举例,可以将“生产日期+车牌号+该车牌号运输次数”作为车辆运输编号,如20181120+沪A12345+002,指2018年11月20日车牌号为沪A12345的混凝土运输车2111运输的第2车;也可以将“生产日期+该车混凝土的顺序号”作为车辆运输编号,如20181120+0015,指2018年11月20日第15车,此种编号下,也可包含车牌号,也就是说,车辆运输信息920包括车辆运输编号和车牌号;当然,最简单的方式为,每一个电子标签都有一个唯一编码,将该编码作为车辆运输信息920。
需要说明的是,当车量皮重Q0由混凝土供方提供时,车辆运输信息920还包括车量皮重Q0。当车辆皮重Q0由施工现场测量获得时,可以采用施工区入口处称重减去施工区出口处称重,申请人认为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不作具体介绍。
步骤二:结合图1和图2所示,混凝土运输车21抵达施工现场后,通过电子标签阅读器一34识别第一电子标签31中的车辆运输信息920,混凝土运输车21从轴重称41上驶过,称重管理系统40的控制器44将车辆运输信息920及车辆称重重量Q2发送至服务器50。
其中,轴重称41用于快速称量混凝土运输车21的重量,在混凝土运输车21低速匀速通过的过程中即可实现对物料车称重,车辆在行进中完成称重,工作效率高。混凝土运输车21通常包括多个车轴或车轴组,轴重称41的长度较短,每次可测量一个车轴或一个车轴组,混凝土运输车21驶过轴重称41,轴重称41依次测量每个车轴(或车轴组)的重量,并累加得到混凝土运输车21的车辆称重重量Q2。然而,轴重称41的精度较低,用此方法可以较为粗略地测量重量。采用轴重称41称重,可对所有混凝土运输车21的称重工作,实现混凝土运输车21称重全覆盖,且几乎不会增加混凝土运输车21的等待时间。
步骤三: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服务器50的重量计算模块52根据车辆称重重量Q2、车量皮重Q0,计算混凝土称重重量Q3,并判定混凝土称重重量Q3是否超出设置偏差值,判定未超出设置偏差值时,服务器50以Q1作为物料管理中的混凝土重量信息,且服务器50向称重管理系统40反馈信号A,称重管理系统40开启闸机42,允许混凝土运输车21经闸机42进入施工区;判定超出设置偏差值时,服务器50向称重管理系统40反馈信号B,称重管理系统40引导混凝土运输车21驶入精准称重地磅43,测量混凝土运输车21的车辆精准重量Q4,混凝土运输车21称重后进入施工区;称重管理系统40将车辆精准重量Q4发送至服务器50,服务器50计算混凝土现场重量Q5,以Q5作为物料管理中的混凝土重量信息,并通知物料供应方。
优选为,服务器50中预设偏差允许值m,当|1-Q3/Q1|≤m时,判定未超出设置偏差值,当|1-Q3/Q1|>m时,判定超出设置偏差值。
其中,混凝土称重重量Q3=车辆称重重量Q2-车量皮重Q0,即Q3=Q2-Q0。需要说明的是,允许偏差m为预设值,比如,轴重称41的精准度可控制在8%以内,m可设定为10%,避免因轴重称41本身的精度问题影响服务器50的判定结果。其中,混凝土称重重量Q5=车辆精准重量Q4-车量皮重Q0,即Q5=Q4-Q0。车辆皮重Q0可以有混凝土供方提供,也可以通过现场该车辆的以往测量数据的平均值计算,比如每次均采集施工区入口处称重、施工区出口处称重,每次均可计算车辆皮重,供下次参考。
反馈信息A,代表混凝土称重重量Q3在偏差允许的范围内,反馈信息B,代表混凝土称重重量Q3超过偏差允许的范围。
步骤四:结合图1至图3所示,混凝土运输车21抵达混凝土泵车23处,采集混凝土运输车21中的混凝土并制作混凝土试块22,在混凝土试块22中植入携带试块信息930的第二电子标签32;混凝土泵车23上设置第三电子标签33,混凝土泵车23出料口231设置有定位芯片24,第三电子标签33中记载有混凝土泵车信息940、定位芯片信息950;在混凝土浇筑时,记录混凝土浇筑时间信息942;通过电子标签阅读器二35识别第一电子标签31中的信息、第二电子标签32中的信息、第三电子标签33中的信息并进行信息关联,并与混凝土浇筑时间信息942进行信息关联后上传至服务器50。
其中,试块信息930是指区别不同试块的信息,如试块编号,也可以采用第二电子标签32的编码作为试块编号。泵车信息940是指识别混凝土泵车23的身份信息,可以采用为每一台混凝土泵车23指定的唯一编号,用以在施工现场有多台混凝土泵车23时,彼此加以区别;定位芯片信息950指定位芯片24的身份信息,可以是定位芯片24的编号,用以在施工现场有多台混凝土泵车23时,对不同的混凝土泵车23上的定位芯片24加以区别。
其中,“通过电子标签阅读器二35识别第一电子标签31中的信息、第二电子标签32中的信息、第三电子标签33中的信息并进行信息关联”,此处的信息关联,可以采用电子标签阅读器二35对第一电子标签31中的信息、第二电子标签32中的信息、第三电子标签33中的信息进行识别后,作为一个数据包发送,数据包内的数据在服务器50中自动关联,下文中的信息关联均可以采用此种模式。
混凝土浇筑时间信息942的采集,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当第一电子标签31进入电子标签阅读器二35的识别范围的时间,作为混凝土浇筑开始时间,将第一电子标签31离开电子标签阅读器二35的识别范围的时间,作为混凝土浇筑完成时间。优选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当混凝土浇筑开始时,通过电子标签阅读器二35识别第一电子标签31的信息,记录混凝土浇筑的开始时间;当混凝土浇筑结束时,通过电子标签阅读器二35再次识别第一电子标签31的信息,记录混凝土浇筑的结束时间。
步骤五: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每层混凝土浇筑作业平面内布置基站网25,在混凝土运输车21中的混凝土浇筑时,基站网25实时采集定位芯片24的坐标信息961,并将定位芯片信息950、坐标信息961、坐标采集时间信息962进行关联并上传至服务器50。
作为举例,在每层浇筑作业平面内布置矩形基站网25,基站间距可为30~100m,呈矩形分布,形成基站网25,间距越小精度越高;混凝土泵车23的出料口231设置UWB(UltraWideband,即超宽带)定位芯片24,在4个基站围合形成的矩形网格中,可精确提取UWB定位芯片24在该层浇筑作业平面内的坐标,即出料口231坐标;每层基站的纵坐标(即z坐标)为一定值,可提前在该层基站中设置;基站可按一定频率采集定位芯片24数据,最小间隔时间为1毫秒,即1Hz;基站提取出料口231坐标信息961及坐标采集时间信息962并上传至服务器50。
步骤六: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服务器50中的信息计算模块计算混凝土泵车23出料口231的路径,确定混凝土浇筑区域;服务器50的信息管理模块51将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971与泵车信息940、车辆运输信息920、混凝土信息910、混凝土重量信息进行信息关联。
步骤七:结合图1至图3所示,将试块检测报告信息931及混凝土试块22信息上传至服务器50,服务器50的信息管理模块51将试块检测报告信息931与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971、泵车信息940、车辆运输信息920、混凝土信息910、混凝土重量信息进行信息关联。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智能混凝土管控方法还包括步骤八,如图3所示,BIM系统60的模型绘制单元62依据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971,绘制新浇筑区域的BIM子模型;并将混凝土信息910、试块检测报告信息931添加在BIM子模型的属性中,根据试块检测报告信息931确定混凝土试块22质量不合格时,直接在BIM子模型中确定混凝土试块22对应的混凝土浇筑的位置并查看混凝土信息910,采取整改措施。BIM系统60的信息存储单元61可实现与服务器50的信息管理模块51之间的信息传递。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梁、板等水平构件,由于高度较小,仅需通过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971即可确定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971。对于框架柱等竖向长度较长的混凝土构件,需要计算混凝土运输车21中的混凝土的平均浇筑高度信息972,这样才能将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971正确对应在BIM模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步骤八还包括,根据信息管理模块51中记载的混凝土方量信息912,确定平均浇筑高度信息97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81.根据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971,计算混凝土浇筑区域的面积S;
S82.信息计算模块调取混凝土运输车21的车辆运输信息920对应的混凝土方量信息912Q;
S83.计算混凝土平均浇筑高度H,其中H=Q/S。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梁、板等水平构件,由于高度较小,可通过混凝土浇筑的区域信息确定剩余混凝土方量。根据混凝土浇筑的区域信息,确定剩余混凝土方量,具体包括步骤:
S71.根据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971,计算混凝土浇筑区域的面积S;
S72.根据混凝土浇筑总面积S,扣除已浇筑凝土浇筑区域的面积S,计算剩余未浇筑面积S,其中S=S-S;进而计算剩余混凝土方量,为材料供应提供指导;
S73.根据建筑构件高度H,计算剩余混凝土方量Q,其中Q=S*H=(S-S)*H。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步骤四中,所述“称重管理系统40开启闸机42,允许混凝土运输车21进入浇筑区域”,具体包括:
S3-1.称重管理系统40收到服务器50反馈信号A,控制器44控制开启闸机42;
S3-2.混凝土运输车21车头驶过闸机42并遮挡设置于闸机42上对射光栅的光线;
S3-3.混凝土运输车21车尾驶过闸机42并使对射光栅的光线恢复无遮挡状态;
S3-4.控制器44判定混凝土运输车21驶过闸机42,控制闸机42闭合。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4所示,在混凝土浇筑前,还包括对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与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1是否匹配进行判定,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T1.服务器50的信息管理模块51中存储车辆运输信息920及关联的混凝土信息910,混凝土信息910中包括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存储泵车信息940及对应的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1;
T2.通过电子标签阅读器二35识别第一电子标签31中的车辆运输信息920及第三电子标签33中的泵车信息940,调出关联的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和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1,并判定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与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1是否匹配;若二者匹配一致,服务器50向信息警示装置71发送匹配通过信息;若二者匹配不一致,服务器50向信息警示装置71发送匹配未通过信息;
T3.信息警示装置71接收服务器50发送的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1与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是否匹配的信息,当接收到匹配通过信息,则允许混凝土运输车21进行混凝土浇筑;当接收到匹配未通过信息,则信息警示装置71发出警示信息,禁止混凝土运输车21进行混凝土浇筑。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5所示,混凝土运输车21进入施工区后,通过指引行驶至相应的混凝土泵车23,具体包括:
U1.混凝土运输车21抵达施工现场后,施工区入口处的电子标签阅读器一34识别混凝土运输车21的第一电子标签31中的车辆运输信息920并上传至服务器50;
U2.服务器50的信息管理模块51中存储有若干台混凝土泵车23的泵车信息940及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1,服务器50的信息匹配模块54根据车辆运输信息920调取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并与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1进行信息匹配,进一步找出关联的泵车信息940,并将混凝土运输车21的车辆运输信息920及匹配的泵车信息940传输至信息提示装置72;
U3.信息提示装置72对车辆信息及匹配的泵车信息940作出提示,混凝土运输车21的驾驶员根据泵车信息940以及指示牌前往相应的混凝土泵车23。
其中,根据车辆运输信息920调取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并与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1进行信息匹配,是指遍历信息管理模块51中的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1,找到与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一致的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供的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方法,利用轴重称施工方便、称量迅速的优点,对所有物料运输车进行称重,使称重管理系统监管范围覆盖所有的物料运输车;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称重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通过轴重称与精准称重地磅相结合,实现了称重效率与准确性之间的达到最优化,具有称重监管全覆盖、称重操作效率高、偏差控制有依据、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供的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方法,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第一电子标签的信息、第二电子标签、第三电子标签的信息关联,并与试块检测报告信息、混凝土信息、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关联;并通过BIM系统中的模型绘制单元绘制新浇筑的BIM子模型,使建筑物BIM模型能够及时反映工程进度;通过在BIM子模型属性模块中添加所述混凝土信息、试块检测报告信息,从而实现BIM子模型与混凝土信息、试块检测报告信息之间的关联,通过BIM子模型属性可以查看相应的混凝土信息和试块检测报告信息。
(3)本实用新型供的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前,还包括对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与泵车浇筑部位信息是否匹配进行判定,可以避免建筑构件浇筑错误性能的混凝土;另外,混凝土运输车进入施工区后,还可以实现对混凝土运输车的路径指引,使其行驶至相应的混凝土泵车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下面参照图6所示,并结合图1至图6,对所述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作进一步描述。所述系统包括需方客户端11、供方客户端12、服务器50、第一电子标签31、第二电子标签32、第三电子标签33、电子标签阅读器一34、电子标签阅读器二35、称重管理系统40和定位装置;
所述需方客户端11用于向物料供方客户端12发送物料需求信息,并同步发送至服务器50;所述供方客户端12用于向物料需方客户端11发送车辆运输信息920、混凝土信息910,并同步发送至服务器50。其中,混凝土需求信息,包括混凝土需求质量信息、需求方量信息、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混凝土信息910包括混凝土质量信息913、混凝土方量信息912、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混凝土质量信息913可以包括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混凝土强度等信息;混凝土方量信息912指混凝土运输车21中装载的混凝土方量;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包括应用的工程名称和混凝土浇筑的构件名称及位置信息。车辆运输信息920包括一个为每一辆混凝土运输车21的每一车混凝土指定的唯一的车辆运输编号,用于将不同的车次的混凝土区别开来。
所述第一电子标签31设置于混凝土运输车21上,记载车辆运输信息920;所述第二电子标签32设置于混凝土试块22中,记载试块信息930;所述第三电子标签33设置于混凝土泵车23上,记载泵车信息940及定位芯片信息950。
所述电子标签阅读器一34设置于施工区域入口处,用于识别第一电子标签31中的信息并传输至服务器50;所述电子标签阅读器二35,设置于混凝土泵车23处,用于识别第一电子标签31的信息、第二电子标签32、第三电子标签33的信息并传输至服务器50。第一电子标签31、第二电子标签32、第三电子标签33均可采用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标签。RFID技术主要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且可识别运动的目标,操作快捷方便。
电子标签阅读器一34,设置于混凝土泵车23处,用于识别第一电子标签31、第三电子标签33中的信息,并用于记录混凝土浇筑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并将识别的第一电子标签31、第三电子标签33中的信息以及混凝土浇筑时间信息942传输至服务器50。优选的实施方式为,电子标签阅读器二35为电子标签读写器,兼具读和写的功能,可以将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1写入第三电子标签33中。
所述称重管理系统40设置于施工区的入口处,包括控制器44、轴重称41、闸机42和精准称重地磅43;所述称重管理系统40与所述电子标签阅读器一34及服务器50信号连接;闸机42设置于所述轴重称41的出口端相连通的通道上;所述精准称重地磅43的入口端与所述轴重称41的出口端相连通;控制器44分别与轴重称41、精准称重地磅43、电子标签阅读器一34及服务器50信号连接,用于接收车辆运输信息920、车辆称重重量Q2及车辆精准重量Q4并发送至服务器50,且控制器44接收服务器50的反馈信息并控制闸机42开启或闭合。优选为,控制器44包括车辆运输信息管理模块441、重量管理模块442和闸机管理模块443。车辆运输信息管理模块441用以接收电子标签阅读器一34发送的车辆运输信息920。重量管理模块442用于接收车辆称重重量Q2及车辆精准重量Q4。闸机管理模块443用于控制闸机42的启闭,闸机42的初始状态为闭合状态,在服务器50反馈信号A时,闸机管理模块443控制闸机42开启,在服务器50反馈信号B时,闸机管理模块443使闸机42保持闭合状态。
定位装置包括基站网25及定位芯片24,所述定位芯片24设置于混凝土泵车23的出料口231;在每层混凝土浇筑作业平面内布置若干基站,形成基站网25,用于识别定位芯片24的实时坐标,并将测量时间及该测量时间对应的定位芯片24的坐标信息961上传至服务器50。定位装置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服务器50,包括信息管理模块51、重量计算模块52和路径计算模块53;所述信息管理模块51用以记载并关联所述第一电子标签31、第二电子标签32、第三电子标签33中的数据以及混凝土信息、试块信息、试块检测报告信息、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所述重量计算模块52用以接收称重管理系统40发送的车辆称重重量Q2,计算物料称重重量Q3,判定物料称重重量Q3是否超出设置偏差值,依据判定结果向称重管理系统40反馈信号A或信号B;所述路径计算模块53用以接收基站网52传输的数据并计算定位芯片24的运行路径,确定混凝土运输车21中的混凝土浇筑区域;所述信息管理模块51将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971与试块信息930关联,并将混凝土试块22检测报告信息与混凝土试块22信息关联。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还包括BIM系统60,所述BIM系统60与服务器50信号连接,用于与服务器50进行信息传递;所述BIM系统60中设置有施工厂区BIM模型图,包括建筑物BIM模型,所述建筑物BIM模型按梁、板、柱将划分为若干BIM子模型;施工厂区BIM模型图包括泵车模型,记载泵车信息940;BIM系统60包括信息存储单元61和模型绘制单元62,所述信息存储单元61用于与服务器50中的信息管理模块51之间信息传递,所述模型绘制单元62用于依据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971,绘制新浇筑的建筑物BIM子模型,BIM子模型设置有BIM子模型属性模块,所述BIM子模型属性模块与所述混凝土信息910、试块检测报告信息931相关联。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混凝土材料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包括信息警示装置71,所述服务器50还包括信息匹配模块54;所述信息警示装置71用以接收服务器50发送的信息是否匹配的判定结果,当信息匹配未通过时,发出警示信息;所述信息匹配模块54,用于判定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1与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是否匹配,并将信息是否匹配的判定结果发送至信息警示装置71。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混凝土材料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包括信息提示装置72,所述服务器50的信息匹配模块54还用于根据电子标签阅读器一34上传的车辆运输信息920找到关联的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911,并匹配泵车浇筑部位信息941,进一步匹配泵车信息940,将车辆运输信息920及匹配的泵车信息940发送至信息提示装置72;所述信息提示装置72用于对车辆运输信息920及匹配的泵车信息940作出提示。
需要说明的是,BIM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或者建筑信息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IM模型中可设置属性模块,用以提供注释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术语为抽象的技术名词,如模块、单元等均可改写为装置,其中的信息管理模块也可以称之为信息管理装置、重量计算模块也可称之为重量计算装置、路径计算模块也可以称之为路径计算装置、信息匹配模块也可以称之为信息匹配装置,车辆运输信息管理模块也可以称之为车辆运输信息管理装置、重量管理模块也可以称之为重量管理装置、闸机管理模块也可以称之为闸机管理装置,信息存储单元也可以称之为信息存储装置、模型绘制单元也可以称之为模型绘制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

1.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需方客户端、供方客户端、服务器、第一电子标签、第二电子标签、第三电子标签、电子标签阅读器一、电子标签阅读器二、称重管理系统和定位装置;
所述需方客户端用于向物料供方客户端发送物料需求信息,并同步发送至服务器;所述供方客户端用于向物料需方客户端发送车辆运输信息、混凝土信息,并同步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设置于混凝土运输车上,记载车辆运输信息;所述第二电子标签设置于混凝土试块中,记载试块信息;所述第三电子标签设置于混凝土泵车上,记载泵车信息及定位芯片信息;
所述电子标签阅读器一设置于施工区域入口处,用于识别第一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并传输至服务器;所述电子标签阅读器二,设置于混凝土泵车处,用于识别第一电子标签的信息、第二电子标签、第三电子标签的信息并传输至服务器;
电子标签阅读器一,设置于混凝土泵车处,用于识别第一电子标签、第三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并用于记录混凝土浇筑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并将识别的第一电子标签、第三电子标签中的信息以及混凝土浇筑时间信息传输至服务器;
所述称重管理系统设置于施工区的入口处,包括控制器、轴重称、闸机和精准称重地磅;所述称重管理系统与所述电子标签阅读器一及服务器信号连接;闸机设置于所述轴重称的出口端相连通的通道上;所述精准称重地磅的入口端与所述轴重称的出口端相连通;控制器分别与轴重称、精准称重地磅、电子标签阅读器一及服务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车辆运输信息、车辆称重重量Q2及车辆精准重量Q4并发送至服务器,且控制器接收服务器的反馈信息并控制闸机开启或闭合;
定位装置,包括基站网及定位芯片,所述定位芯片设置于混凝土泵车的出料口;在每层混凝土浇筑作业平面内布置若干基站,形成基站网,用于识别定位芯片的实时坐标,并将测量时间及该测量时间对应的定位芯片的坐标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服务器,包括信息管理模块、重量计算模块和路径计算模块;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以记载并关联所述第一电子标签、第二电子标签、第三电子标签中的数据以及混凝土信息、试块信息、试块检测报告信息、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所述重量计算模块用以接收称重管理系统发送的车辆称重重量Q2,计算物料称重重量Q3,判定物料称重重量Q3是否超出设置偏差值,依据判定结果向称重管理系统反馈信号A或信号B;所述路径计算模块用以接收基站网传输的数据并计算定位芯片的运行路径,确定混凝土运输车中的混凝土浇筑区域;所述信息管理模块将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与试块信息关联,并将混凝土试块检测报告信息与混凝土试块信息关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IM系统,所述BIM系统与服务器信号连接,用于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传递;所述BIM系统中设置有施工厂区BIM模型图,包括建筑物BIM模型,所述建筑物BIM模型按梁、板、柱将划分为若干BIM子模型;施工厂区BIM模型图包括泵车模型,记载泵车信息;BIM系统包括信息存储单元和模型绘制单元,所述信息存储单元用于与服务器中的信息管理模块之间信息传递,所述模型绘制单元用于依据混凝土浇筑区域信息,绘制新浇筑的建筑物BIM子模型,BIM子模型设置有BIM子模型属性模块,所述BIM子模型属性模块与所述混凝土信息、试块检测报告信息相关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信息警示装置,所述服务器还包括信息匹配模块;所述信息警示装置用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信息是否匹配的判定结果,当信息匹配未通过时,发出警示信息;所述信息匹配模块,用于判定泵车浇筑部位信息与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是否匹配,并将信息是否匹配的判定结果发送至信息警示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信息提示装置,所述服务器的信息匹配模块还用于根据电子标签阅读器一上传的车辆运输信息找到关联的混凝土浇筑部位信息,并匹配泵车浇筑部位信息,进一步匹配泵车信息,将车辆运输信息及匹配的泵车信息发送至信息提示装置;所述信息提示装置用于对车辆运输信息及匹配的泵车信息作出提示。
CN201822144259.XU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01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4259.XU CN209401047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4259.XU CN209401047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01047U true CN209401047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95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425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01047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0104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4436A (zh) * 2018-12-20 2019-05-21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4095633A (zh) * 2021-11-09 2022-02-25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系统
CN114227892A (zh) * 2022-03-01 2022-03-25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混凝土浇筑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
CN116485585A (zh) * 2023-04-23 2023-07-25 宁波中海建材有限公司 混凝土数字化管理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4436A (zh) * 2018-12-20 2019-05-21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9784436B (zh) * 2018-12-20 2024-04-02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4095633A (zh) * 2021-11-09 2022-02-25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系统
CN114227892A (zh) * 2022-03-01 2022-03-25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混凝土浇筑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设备
CN116485585A (zh) * 2023-04-23 2023-07-25 宁波中海建材有限公司 混凝土数字化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01047U (zh) 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系统
CN109784436A (zh) 一种智能混凝土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7423865A (zh) 基于bim的高速铁路信息化管理系统
Liu et al. Study on real-time construction quality monitoring of storehouse surfaces for RCC dams
CN109460947A (zh) 基于bim+gis技术的公路工程工序报验系统
CN108399519A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06997511A (zh)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梁场管理系统及铁路梁场管理方法
CN109784674A (zh) 基于bim模型的质量追踪系统及方法
US11519747B2 (en) Pavement data tracking and mapping method
CN109376874A (zh) 一种面向中小跨桥梁群的智慧桥梁管理系统
CN105718616A (zh) 一种基于bim 的钢筋翻样制作算量管理方法
CN109779261A (zh) 基于bim技术的混凝土浇筑动态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209728810U (zh) 混凝土质量追踪系统
CN108062080A (zh) 钢卷重卷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
CN109941697A (zh) 一种混凝土施工中水平运输车与缆机转运自动识别方法
CN106846822A (zh) 混凝土运输车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7372048A (zh) 一种预制构件溯源的追踪方法
CN112270482B (zh) 一种超高层建造垂直运输管理方法
CN108717590A (zh) 施工过程中带反馈的物料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8647847A (zh) 施工过程中的物料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652166A (zh) 一种施工现场运输调度系统
CN207249677U (zh) 一种基于rfid与bim集成的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
CN111321902A (zh) 装配建筑施工现场构件吊装系统及方法
CN110599027A (zh) 利用地磅称重系统进行bim平台进度数据自动采集的方法
CN116862128A (zh) 一种用于pc构件生产管理的智能数据信息监控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