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9031U - 一种led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9031U
CN209389031U CN201822276535.8U CN201822276535U CN209389031U CN 209389031 U CN209389031 U CN 209389031U CN 201822276535 U CN201822276535 U CN 201822276535U CN 209389031 U CN209389031 U CN 209389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ener diode
positive
led chip
led
conduct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65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宇
姜志荣
胡小雪
姚述光
曾照明
肖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PT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PT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PT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PT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765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9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9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9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73Means for bonding being of different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of groups H01L2224/10, H01L2224/18, H01L2224/26, H01L2224/34, H01L2224/42, H01L2224/50, H01L2224/63, H01L2224/71
    • H01L2224/732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73251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n different surfaces
    • H01L2224/73265Layer and wire connector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器件。该LED器件包括:载板、设置于载板上的正导电支架和负导电支架、以及设置于负导电支架上的LED芯片和齐纳二极管;齐纳二极管靠近LED芯片设置,且齐纳二极管与LED芯片之间的高度差小于齐纳二极管与正导电支架之间的高度差;LED芯片的负极与负导电支架连接,正极栅格线上设置有第一接触件,第一接触件设置于距离齐纳二极管最近的正极栅格线上;齐纳二极管的正极与负导电支架连接,负极通过第一导线与第一接触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LED器件能够防止正导电支架占用LED芯片的放置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LED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器件。
背景技术
大功率LED器件凭借高亮度、体积小、耗电少的优势,被应用于汽车灯、手电筒、舞台灯、矿灯等各种照明器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图1所示,为了降低大功率LED器件100中单根导线104电流密度,其LED芯片101的正极通常设置成栅格状,并在正极栅格线上设置接触件103,以通过导线104连接接触件103和导电支架;其中,该LED芯片101的负极直接与负导电支架105连接,该LED芯片101的正极栅格线103通过接触件104和导线104与正导电支架106连接。另外,为了防止静电击穿LED芯片101,该LED器件100中还设置有齐纳二极管107,该齐纳二极管107的正极直接与负导电支架105连接,该齐纳二极管107的负极通过导线104与正导电支架106连接。然而,发明人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发现:由于正导电支架106上需设置一用于打线的凸部108,以便齐纳二极管107的负极通过导线104与该凸部108连接,这就使得该凸部108会占用LED芯片的放置空间,限制LED芯片的尺寸,进而限制LED芯片的发光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器件,能够去除正导电支架上的打线凸部,避免正导电支架占用LED芯片的放置空间,以便使用发光面积较大的LED芯片来制作LED器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器件包括:载板、设置于所述载板上的正导电支架和负导电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负导电支架上的LED芯片和齐纳二极管;其中,
所述齐纳二极管靠近所述LED芯片设置,且所述齐纳二极管与所述LED芯片之间高度差小于所述齐纳二极管与所述正导电支架之间高度差;
所述LED芯片的负极与所述负导电支架连接,正极栅格线上设置有第一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设置于距离所述齐纳二极管最近的正极栅格线上;
所述齐纳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负导电支架连接,负极通过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接触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LED器件在LED芯片的正极栅格线上设置有第一接触件,使得齐纳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导线直接与该第一接触件连接来实现打线,进而可去除设置于现有正导电支架上的凸部,避免正导电支架占用LED芯片的放置空间,以便采用具有更大发光面积的LED芯片来制作LED器件。另外,该LED器件中将齐纳二极管靠近LED芯片设置,且因为该齐纳二极管与LED芯片之间的高度差小于齐纳二极管与正导电支架之间的高度差,使得第一导线的线弧高度降低,能够缩短第一导线的长度,避免因第一导线的过长而容易置于透镜外,防止第一导线的长度限制透镜底面积的尺寸,便于采用尺寸较小的透镜实现器件的封装,减小大功率LED器件的封装尺寸,降低制作成本。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齐纳二极管与所述LED芯片之间的高度差小于所述齐纳二极管与所述正导电支架之间的高度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正极栅格线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二接触件设置于距离所述正导电支架最近的正极栅格线上。
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触件通过第二导线与所述正导电支架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正导电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金属块;
所述至少两个金属块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触件通过所述第二导线一对一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金属块的顶部高于所述LED芯片的顶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LED芯片的负极和所述齐纳二极管的正极通过导电胶体与所述负导电支架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LED芯片为垂直型LED芯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所述载板上还设置有透镜,所述透镜用于覆盖所述LED芯片和所述齐纳二极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大功率LE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LE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LED芯片与齐纳二极管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金属块的设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齐纳二极管与LED芯片连接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请参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LE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一种LED器件10包括:载板1、设置于载板1上的正导电支架11和负导电支架12、以及设置于负导电支架12上的LED芯片13和齐纳二极管14;其中,齐纳二极管14靠近LED芯片13设置,齐纳二极管14与正导电支架12之间的宽度不大于齐纳二极管14与LED芯片之间的宽度,且齐纳二极管14与LED芯片13之间的高度差小于齐纳二极管14与正导电支架11之间的高度差;LED芯片13的负极与负导电支架12连接,正极栅格线131上设置有第一接触件132,第一接触件132设置于距离齐纳二极管14最近的正极栅格线131上;齐纳二极管14的正极与负导电支架12连接,负极通过第一导线15与第一接触件132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LED器件10在LED芯片13的正极栅格线131上设置有第一接触件132,使得齐纳二极管14的负极通过第一导线15直接与该第一接触件132连接来实现打线,进而可去除设置于现有正导电支架上的凸部,避免正导电支架11占用LED芯片13的放置空间,以便采用具有更大发光面积的LED芯片13来制作LED器件,以增加LED器件10的出光面,提升LED器件10的发光亮度。另外,该LED器件10中将齐纳二极管14靠近LED芯片13设置,且因为齐纳二极管14与LED芯片13之间的高度差小于齐纳二极管14与正导电支架11之间的高度差,可降低第一导线15的线弧高度,进而能够缩短第一导线15的长度,避免因第一导线15过长而容易置于透镜外,防止第一导线15的长度限制透镜19底面积的尺寸,便于采用尺寸面积较小的透镜实现器件的封装,减小大功率LED器件的封装尺寸,降低制作成本。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LED器件中,齐纳二极管14反向并联于LED芯片13的两端,以对LED芯片13进行静电保护。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为了缩短LED芯片13的正极栅格线131与正导电支架11之间的打线距离和第二导线16的长度,该LED芯片13的正极栅格线131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接触件133,第二接触件133设置于距离正导电支架11最近的正极栅格线131上,且该至少两个第二接触件133通过第二导线16与正导电支架11连接。
优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在该LED器件10中,正导电支架1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金属块17,其中,金属块17设置于距离第二接触件133最近的位置设置,该至少两个金属块17与至少两个第二接触件133通过第二导线16一对一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正导电支架11上设置有金属块17,则增高了LED芯片13第二接触件133与正导电支架11的打线位置,使得第二导线16的线弧高度更低,能够进一步缩短第二导线16的长度,避免第二导线16置于透镜19外,防止第二导线16限制透镜19的尺寸。
其中,如图2和图5所示,该LED器件中的齐纳二极管14依次通过第一导线15、第一接触件132、LED芯片13的正极栅格线131、第二导线16和金属块17连接至正导电支架11上,使得电信号从正导电支架11传导至齐纳二极管14。优选地,该金属块17的顶部高于LED芯片13的顶部,以进一步缩短第二导线16的长度,避免封装过程中因第二导线16发生形变而置于透镜19外。
优选地,如图4所示,上述LED器件中,LED芯片13为垂直型LED芯片13,齐纳二极管14为垂直型齐纳二极管14,该LED芯片13的负极和齐纳二极管14的正极通过导电胶体110与负导电支架12直接连接,且金属块17通过导电胶体110与正导电支架11连接。
优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上述LED器件中,正导电支架11和负导电之间设置有正负极沟道18以将正导电支架11和负导电进行隔离;在载板1上还设置有透镜19,该透镜19的底面覆盖LED芯片13和齐纳二极管14以实现封装,并对LED芯片13发出的光进行折射。其中,该透镜19的材质包括硅树脂、环氧树脂或玻璃。
可以理解的,在实施例1中仅以LED芯片13的正极栅格线131为横向栅格线为例进行说明,该正极栅格线131还可以纵向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LED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设置于所述载板上的正导电支架和负导电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负导电支架上的LED芯片和齐纳二极管;其中,
所述齐纳二极管靠近所述LED芯片设置,且所述齐纳二极管与所述LED芯片之间的高度差小于所述齐纳二极管与所述正导电支架之间的高度差;
所述LED芯片的负极与所述负导电支架连接,正极栅格线上设置有第一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设置于距离所述齐纳二极管最近的正极栅格线上;
所述齐纳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负导电支架连接,负极通过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接触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栅格线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二接触件设置于距离所述正导电支架最近的正极栅格线上;
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触件通过第二导线与所述正导电支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导电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金属块;
所述至少两个金属块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接触件通过所述第二导线一对一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块的顶部高于所述LED芯片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的负极和所述齐纳二极管的正极通过导电胶体与所述负导电支架连接。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为垂直型LED芯片。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LED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板上还设置有透镜,所述透镜用于覆盖所述LED芯片和所述齐纳二极管。
CN201822276535.8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led器件 Active CN209389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6535.8U CN209389031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led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6535.8U CN209389031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led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9031U true CN209389031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63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6535.8U Active CN209389031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led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90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0165A (zh) * 2018-12-29 2019-06-07 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0165A (zh) * 2018-12-29 2019-06-07 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5326B2 (en) Filament lamp lighting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171881B2 (en) LED component by integrating epitaxial structure and package substrate togeth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2763505A2 (en) Light emitting module
CN106356441A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US20090321766A1 (en) Led
CN105453280B (zh) 发光器件
TW201434134A (zh) 發光裝置、背光模組及照明模組
CN201044245Y (zh) 发光二极管
CN104143723A (zh) 一种电气连接件及照明装置
CN209389031U (zh) 一种led器件
WO2015144030A1 (zh) 一种led灯芯及其一种led灯丝单体的制造方法
CN105826439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60165A (zh) 一种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4513004U (zh) 端子卡颈两端无暗区发光led灯丝条及其构成的led灯泡
US20120267645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package structure
CN209876580U (zh) 双面灯及灯串
CN206817186U (zh) 一种连体式led灯
CN102916108A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US20150345713A1 (en) Illumination lamp
CN208045534U (zh) 一种贴片式发光二极管及电子设备
CN215731776U (zh) Cob光源
CN103606609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电极的制造方法
CN209785968U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
KR20110073661A (ko)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를 구비한 발광 장치
CN202205749U (zh) 直立堆叠式发光二极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