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5026U - 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 Google Patents

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5026U
CN209385026U CN201821906919.7U CN201821906919U CN209385026U CN 209385026 U CN209385026 U CN 209385026U CN 201821906919 U CN201821906919 U CN 201821906919U CN 209385026 U CN209385026 U CN 209385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ipe
transverse frame
pipe
lower transverse
venetian bl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069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aisl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aisl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aisl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aisl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069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5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5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5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技术领域。包括窗体,窗体包括上、下横框管、左、右纵框管、上内框条和内、外玻璃,特点是:在所述下横框管的右端并且朝向所述百叶帘腔的一侧的下横框管管壁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下横框管通气孔,由该下横框管通气孔使下横框管的下横框管管腔与百叶帘腔相通,在所述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上设置有一用于使所述下横框管管腔与外界相通的均压机构。能使百叶帘腔内的空气压力与外界压力平衡,在寒冷的冬天不会出现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的内、外玻璃内吸并引起百叶帘的帘片与内、外玻璃刮擦情形,保障帘片依需翻转,确保百叶帘依需自如升降。

Description

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百叶帘腔压力平衡”是指构成于内、外玻璃之间的供设置百叶帘的百叶帘腔内的空气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力相一致。上面提及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是指在彼此以面对面的状态设置的并且对四周边缘部位实施封闭的两枚玻璃(内玻璃和外玻璃,也可称前玻璃和后玻璃)内设置可依需升降的百叶帘而构成的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范畴的窗户,这种窗户具有不言而喻的以下长处:隔热性好而藉以体现建筑物的节能;隔音性优异而藉以避免外界喧嚣噪声之袭扰;防结露凝霜而藉以确保室内光线充足并且体现期望的亮丽效果;通过对百叶窗的帘片的偏转角度调节而藉以获得所需的室内采光要求并且保护隐私、免受尘杂沾污百叶帘帘片(习惯简称“帘片”)而藉以体现优异的免清洁效果;对建筑物具有理想的点缀性而藉以提升建筑物的档次;抗冲击性强、安全性好并且使用寿命长而藉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安装要求以及满足极致的长期使用免维护要求;使用简单轻便省力而藉以适应不同年龄及不同体能者操作,等等。
在公开的中外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技术信息,如CN2564720Y(内置百叶窗帘的中空玻璃)、CN2767624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67625Y(结构改进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56796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232968Y(在双层玻璃内设有横向百叶窗的整体式门窗扇)、CN2297952Y(磁驱动式加层伸缩帘幕)、CN2326718Y(全封闭式百叶窗)、CN100535378C(结构改良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102444372A(一种内设遮阳中空百叶帘),CN105064896B(单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68B(结构简化的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CN105041170B(非磁铁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72B(珠链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国外专利如US20021897681A、1US2004211528A、US2015159431A1、GB671685A、EP2369121A2、EP1542054A1和W003071082A等等。
上面提及的“双操控”的概念是指:具有两个内操控机构以及两个外操控机构,两个内操控机构中的其中一个内操控机构对百叶帘的帘片的翻转角度(内翻转和外翻转,也可称前翻转和后翻转,或者称上翻转和下翻转,以下同)进行控制,从而使该其中一个内操控机构担当着帘片翻转内操控机构的角色,由于帘片的翻转是通过帘片翻转绳的动作实现的,并且该帘片翻转绳的上端连结在帘片翻转执行机构上,又由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受控于帘片翻转牵引绳,进而由于帘片翻转牵引绳受控于前述的帘片翻转内操控机构,因而业界通常将前述帘片翻转内操控机构称为帘片翻转牵引绳内操控机构(以下同);前述两个内操控机构中的另一个内操控机构担当着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收绳或放绳进行控制的角色,收绳时,使百叶帘向上升起,反之亦然,因而业界通常将前述另一个内操控机构称为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操控机构(以下同)。鉴于此,业界通常将前述两个外操控机构中的其中一个外操控机构称为帘片翻转牵引绳外操控机构,而将两外操控机构中的另一个外操控机构称为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外操控机构。为了避免两个外操控机构出现相互干涉的情形,因而通常将两个外操控机构以及两个内操控机构分别设置在窗体的两侧。具体而言,在窗体的一侧设置一个内、外操控机构,而在窗体的另一侧同样设置一个内、外操控机构,这种结构的典型的例子如授权公告号CN104912469B推荐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由于将两内操控机构以及两外操控机构分别设置于窗体两侧可以起到避免两个外操控机构出现相互干涉的情形以及避免帘片翻转牵引绳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之间产生干涉影响的作用。因而较受业界器重并且能被使用者接受。
并非限于上面提及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通弊:由于两玻璃如内玻璃与外玻璃之间的空间基本上为百叶帘的帘片的宽度与间隙余量之和,具体地讲,内、外玻璃之间的空间(距离)为帘片宽度、帘片前侧面与内玻璃之间的间隙以及帘片后侧面与外玻璃之间的间隙这三者之和,并且尽可能将帘片前侧面以及帘片后侧面分别与内、外玻璃之间的间隙各保持在1.5-3mm的程度,即留有1.5-3mm的间隙。以高度为1.2m,宽度为1.5m并且帘片的宽度16mm的百叶帘为例,内、外玻璃之间的空间即内、外玻璃之间的间距为20mm,使帘片前、后侧面分别与内、外玻璃的相向一侧的表面各保留2mm的间隙。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百叶帘的帘片是不会出现与内玻璃和/或外玻璃刮擦情形的,但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例如在寒冷的冬天,环境温度在零下数度,零下十几度乃至零下二十度以上,因自然冷缩而往往会出现由内吸产生的前述间隙变窄的现象,使帘片与玻璃刮擦,甚至无法升降百叶帘,尤其是窗体面积越大,并且环境温度越低,则前述内吸现象愈严重。如果增大内、外玻璃之间的距离,以使帘片的前侧面以及后侧面分别与内、外玻璃之间的间隙显著增大,那么虽然能够消除前述现象而得以避免帘片与玻璃刮擦,但是会带来另类问题,例如使整个窗体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增大,不利于节约资源并且有失廉价,又如会不合理地占据建筑物的窗台下沿的面积,等等。前述问题长期以来始终困扰于中空内置百叶窗的生产厂商并且期望予以解决,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百叶帘腔内的空气压力与外界保持平衡而藉以避免在寒冷环境下产生玻璃内吸并保障帘片顺利翻转以及百叶帘升降自如的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一窗体、该窗体包括上横框管、下横框管、左纵框管、右纵框管、上内框条、内玻璃和外玻璃,上横框管的左端与左纵框管的上端之间由上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插嵌连接,上横框管的右端与右纵框管的上端之间由上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插嵌连接,下横框管的左端与左纵框管的下端之间由下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插嵌连接,下横框管的右端与右纵框管的下端之间由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插嵌连接,上内框条与上横框管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连接,内玻璃朝向外玻璃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与所述上、下横框管、左纵框管以及右纵框管的前侧面贴触,外玻璃朝向内玻璃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与所述上、下横框管、左纵框管以及右纵框管的后侧面贴触,内、外玻璃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百叶帘腔,特点是:在所述下横框管的右端并且朝向所述百叶帘腔的一侧的下横框管管壁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下横框管通气孔,由该下横框管通气孔使下横框管的下横框管管腔与百叶帘腔相通,在所述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上设置有一用于使所述下横框管管腔与外界相通的均压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的底部构成有一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用于使所述下横框管管腔与外界相通的所述均压机构在对应于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的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均压机构包括均压管定位块和均压管,均压管定位块包络在均压管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嵌置在所述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内,均压管的左端伸展到所述下横框管管腔内并且与下横框管管腔相通,而均压管的右端探出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并且与外界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的底部前侧和后侧各开设有一均压管引导槽,在所述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的右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均压管引导槽的位置开设有均压管让位槽,所述均压管的左端途经均压管引导槽伸展到所述下横框管腔内,而均压管的右端在对应于均压管让位槽的位置探出所述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并且与外界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均压管的数量为一根或两根。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内构成有一均压管定位块限定卡脚,所述均压管定位块与该均压管定位块限定卡脚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均压管定位块为橡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下框框管右转角连接座的底部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第一防脱出翅片,而在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的右侧面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第二防脱出翅片,一组第一防脱出翅片与所述下横框管的下横框管管腔的腔底壁紧密接触,而一组第二防脱出翅片与所述右纵框管的右纵框管管腔的右腔壁紧密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第一防脱出翅片以及一组第二防脱出翅片是倾斜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横框管左、右转角连接座、下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以及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的形状均呈L字形并且由塑料模制成形,其中,在上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上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以及下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背对所述百叶帘腔的一侧各构成管转角连接座防脱出翅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下横框管的右端并且朝向百叶帘腔的一侧的下横框管管壁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用于使下横框管管腔与百叶帘腔相通的下横框管通气孔,又由于在下横框管转角连接座上设置了用于使下横框管管腔与外界相通的均压机构,因而能使百叶帘腔内的空气压力与外界压力平衡,在寒冷的冬天不会出现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的内、外玻璃内吸并引起百叶帘的帘片与内玻璃和/或外玻璃刮擦情形,既可保障帘片依需翻转,又能确保百叶帘依需自如升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以及均压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窗体1、该窗体1包括上横框管11、下横框管12、左纵框管13、右纵框管14、上内框条15、内玻璃16和外玻璃17,上横框管11的左端与左纵框管13的上端之间由上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111插嵌连接,上横框管11的右端与右纵框管14的上端之间由上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12插嵌连接,下横框管12的左端与左纵框管13的下端之间由下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121插嵌连接,下横框管12的右端与右纵框管14的下端之间由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插嵌连接,上内框条15与上横框管11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插嵌连接,内玻璃16朝向外玻璃17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与前述上、下横框管11、12、左纵框管13以及右纵框管14的前侧面贴触,外玻璃17朝向内玻璃16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与前述上、下横框管11、12、左纵框管13以及右纵框管14的后侧面贴触,内、外玻璃16、17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百叶帘腔18a。
在图1中还示出了帘片翻转牵引绳内操控机构3、帘片翻转牵引绳外操控机构4、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操控机构5、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外操控机构6、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百叶帘8、帘片翻转牵引绳9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由于这些机构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以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因而申请人不再展开说明。此外,依据公知常识,在内、外玻璃16、17的四周边缘部位之间的空间内嵌置有密封胶条18b。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图2实质上是图1所示的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的倒置状态图,即相对于图1倒置了180°,目的在于清楚地揭示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的结构以及均压机构2与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的装配关系。
由图2所示,在前述下横框管12的右端并且朝向前述百叶帘腔18a的一侧的下横框管管壁上以间隔状态(也可称“以密集状态”)开设有下横框管通气孔123,由该下横框管通气孔123使下横框管12的下横框管管腔124与百叶帘腔18a相通,在前述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上设置有一用于使前述下横框管管腔124与外界相通的均压机构2。
在前述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的底部构成有一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用于使下横框管管腔124与外界相通的前述均压机构2在对应于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的位置设置在前述的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上。
前述的均压机构2包括均压管定位块21和均压管22,均压管定位块21包络在均压管2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嵌置在前述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内,均压管22的左端伸展到前述下横框管管腔124内并且与下横框管管腔124相通,而均压管22的右端探出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并且与外界相通。
在前述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的底部前侧和后侧各开设有一供均压管22途经的均压管引导槽1222,在前述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的右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均压管引导槽1222的位置开设有均压管让位槽12211,前述均压管22的左端途经均压管引导槽1222伸展到前述下横框管腔124内,而均压管22的右端在对应于均压管让位槽12211的位置探出前述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并且与外界相通。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均压管22的数量为两根,然而如果使用一根或多根均压管22,那么应当视为等同的技术手段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优选地,在前述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内构成有一均压管定位块限定卡脚12212,前述均压管定位块21与该均压管定位块限定卡脚12212相配合,即包在均压管定位块限位卡脚12212上。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均压管定位块21为橡胶,但也可采用其它等效的材料。
继续见图2,在前述下框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的底部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第一防脱出翅片1223,而在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的右侧面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第二防脱出翅片1224,一组第一防脱出翅片1223与前述下横框管12的下横框管管腔124的腔底壁紧密接触,而一组第二防脱出翅片1224与前述右纵框管14的右纵框管管腔的右腔壁紧密接触。前述的一组第一防脱出翅片1223以及一组第二防脱出翅片1224是倾斜的。
前述的上横框管左、右转角连接座111、112、下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121以及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的形状均呈L字形并且由塑料模制成形,其中,在上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111、上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12以及下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121背对前述百叶帘腔18a的一侧各构成管转角连接座防脱出翅片。
由于均压管22使下横框管12的下横框管管腔124与外界相通,又由于下横框管管腔124通过下横框管通气孔123与百叶帘腔18a相通,因而百叶帘腔18a内的空气压力(也可称“气压”)是与外界平衡的,于是即使是在寒冷环境下,外界温度在零下数度乃至数十度,内、外玻璃16、17不会出现内吸现象,可避免百叶帘8的帘片81与内、外玻璃16、17刮擦,并且可保障百叶帘8升降自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一窗体(1)、该窗体(1)包括上横框管(11)、下横框管(12)、左纵框管(13)、右纵框管(14)、上内框条(15)、内玻璃(16)和外玻璃(17),上横框管(11)的左端与左纵框管(13)的上端之间由上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111)插嵌连接,上横框管(11)的右端与右纵框管(14)的上端之间由上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12)插嵌连接,下横框管(12)的左端与左纵框管(13)的下端之间由下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121)插嵌连接,下横框管(12)的右端与右纵框管(14)的下端之间由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插嵌连接,上内框条(15)与上横框管(11)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连接,内玻璃(16)朝向外玻璃(17)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与所述上、下横框管(11、12)、左纵框管(13)以及右纵框管(14)的前侧面贴触,外玻璃(17)朝向内玻璃(16)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与所述上、下横框管(11、12)、左纵框管(13)以及右纵框管(14)的后侧面贴触,内、外玻璃(16、17)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百叶帘腔(18a),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横框管(12)的右端并且朝向所述百叶帘腔(18a)的一侧的下横框管管壁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下横框管通气孔(123),由该下横框管通气孔(123)使下横框管(12)的下横框管管腔(124)与百叶帘腔(18a)相通,在所述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上设置有一用于使所述下横框管管腔(124)与外界相通的均压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的底部构成有一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用于使所述下横框管管腔(124)与外界相通的所述均压机构(2)在对应于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的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压机构(2)包括均压管定位块(21)和均压管(22),均压管定位块(21)包络在均压管(2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嵌置在所述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内,均压管(22)的左端伸展到所述下横框管管腔(124)内并且与下横框管管腔(124)相通,而均压管(22)的右端探出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并且与外界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的底部前侧和后侧各开设有一均压管引导槽(1222),在所述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的右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均压管引导槽(1222)的位置开设有均压管让位槽(12211),所述均压管(22)的左端途经均压管引导槽(1222)伸展到所述下横框管管腔(124)内,而均压管(22)的右端在对应于均压管让位槽(12211)的位置探出所述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并且与外界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管(22)的数量为一根或两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均压管定位块嵌置腔(1221)内构成有一均压管定位块限定卡脚(12212),所述均压管定位块(21)与该均压管定位块限定卡脚(12212)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压管定位块(21)为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的底部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第一防脱出翅片(1223),而在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的右侧面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第二防脱出翅片(1224),一组第一防脱出翅片(1223)与所述下横框管(12)的下横框管管腔(124)的腔底壁紧密接触,而一组第二防脱出翅片(1224)与所述右纵框管(14)的右纵框管管腔的右腔壁紧密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第一防脱出翅片(1223)以及一组第二防脱出翅片(1224)是倾斜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框管左、右转角连接座(111、112)、下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121)以及下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22)的形状均呈L字形并且由塑料模制成形,其中,在上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111)、上横框管右转角连接座(112)以及下横框管左转角连接座(121)背对所述百叶帘腔(18a)的一侧各构成管转角连接座防脱出翅片。
CN201821906919.7U 2018-11-19 2018-11-19 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Active CN209385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6919.7U CN209385026U (zh) 2018-11-19 2018-11-19 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6919.7U CN209385026U (zh) 2018-11-19 2018-11-19 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5026U true CN209385026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64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06919.7U Active CN209385026U (zh) 2018-11-19 2018-11-19 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50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6511A (zh) * 2018-11-19 2019-02-19 江苏赛迪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6511A (zh) * 2018-11-19 2019-02-19 江苏赛迪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3809A (zh) 双操控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
USD468950S1 (en) Double layer shade with fabric roman shade
CN209385026U (zh) 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322604A (zh) 改进结构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5041169A (zh) 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
CN204877208U (zh) 结构简化的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
CN109356511A (zh) 具有百叶帘腔压力平衡功能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209182A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用的下转角连接座结构
CN109441324A (zh)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538096A (zh) 百叶帘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9385027U (zh)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装置
CN209670855U (zh) 能防止玻璃内吸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9670856U (zh) 百叶帘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9568949U (zh)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9568948U (zh)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6351554B (zh)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帘片翻转装置
CN109538097A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用的百叶帘防下溜装置
CN214330361U (zh) 一种便捷省力打开的门窗
CN209494487U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外操控器与外操控器导轨配合结构
CN205276663U (zh) 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的玻璃砖
CN209444220U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底条防冲击装置
CN209603785U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用的下转角连接座结构
CN109488189A (zh) 能防止玻璃内吸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2899981U (zh) 透风防盗卷帘
CN208870522U (zh) 双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牵引绳过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