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8948U -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 Google Patents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8948U
CN209568948U CN201920052035.8U CN201920052035U CN209568948U CN 209568948 U CN209568948 U CN 209568948U CN 201920052035 U CN201920052035 U CN 201920052035U CN 209568948 U CN209568948 U CN 209568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traction rope
curtain sheet
inserted block
vertica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520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aisl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aisl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aisl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aisl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520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8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8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8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窗体,窗体包括上、下横框管、左、右纵框管及内、外玻璃;内框体,包括上横框条及左、右纵框条;内、外操控机构、帘片翻转执行机构和百叶帘;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设在右下转角插块上;帘片翻转牵引绳,其一端固定在内操控机构上,中部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及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连结,另一端固定在内操控机构上;特点:还包括一用于将内操控机构保持在百叶帘处于向上升起状态的位置的对吸机构,对吸机构设在右纵框管的下部与内操控机构之间。百叶帘处于向上升起的状态下由对吸机构将内操控机构保持在下降的位置,不会出现因内操控机构非正常向上位移而导致百叶帘非正常下溜的情形。

Description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是指在彼此以面对面的状态设置的并且对四周边缘部位实施封闭的两枚玻璃(内玻璃和外玻璃,也可称前玻璃和后玻璃)内设置可依需升降的百叶帘而构成的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范畴的窗户,这种窗户具有不言而喻的以下长处:隔热性好而得以体现建筑物的节能;隔音性能优异而得以避免外界喧嚣噪声之袭扰;防结露凝霜而得以确保室内光线充足并且体现期望的亮丽效果;通过对百叶窗的帘片的偏转角度调节而得以获得所需的室内采光要求并且保护隐私;免受尘杂沾污百叶帘帘片(习惯简称“帘片”)而得以体现优异的免清洁效果;对建筑物具有理想的点缀性而得以提升建筑物的档次;抗冲击性强、安全性好并且使用寿命长而得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安装要求以及满足极致的长期使用免维护要求;使用简单轻便省力而得以适应不同年龄及不同体能者操作,等等。
在公开的中外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技术信息,如CN2564720Y(内置百叶窗帘的中空玻璃)、CN2767624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67625Y(结构改进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56796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232968Y(在双层玻璃内设有横向百叶窗的整体式门窗扇)、CN2297952Y(磁驱动式加层伸缩帘幕)、CN2326718Y(全封闭式百叶窗)、CN100535378C(结构改良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102444372A(一种内设遮阳中空百叶帘),CN105064896B(单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68B(结构简化的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CN105041170B(非磁铁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72B(珠链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国外专利如US20021897681A、1US2004211528A、US2015159431A1、GB671685A、EP2369121A2、EP1542054A1和W003071082A等等,等等。
上面提及的“单操控”即为单边操控,单边操控由一个外操控机构与一个内操控机构的配合而实现对百叶帘的帘片的翻转以及对百叶帘的升降,由于单操控相对于双操控(如CN104921469B推荐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而言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对使用效果并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因而较受业界的器重。
并非限于上面提及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普遍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在百叶帘处于上升状态下即在百叶帘处于向上全部升起或不完全升起的状态下,往往会出现非正常下溜情形,具体而言,在百叶帘非正常下溜时外操控器即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外操控机构连同内操控器即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操控机构向上滑移,从而影响百叶帘的开启效果,即与使用者的目的背道而驰。目前的解决方法是:以适度增加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外操控机构的结构体系的磁块(也称磁铁)的数量和/或增大磁块吸合面积,但是这种方法属于治标而非治本之举,因为增加磁块数量或增大磁块吸合面积会相应增大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外操控机构的体积,因而是不可取的并且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导致成本增加而有失经济性;其二,由于两玻璃如内玻璃与外玻璃之间的空间基本上为百叶帘的帘片的宽度与间隙余量之和,具体地讲,内、外玻璃之间的空间(距离)为帘片宽度、帘片前侧面与内玻璃之间的间隙以及帘片后侧面与外玻璃之间的间隙之和,并且尽可能将帘片前侧面以及帘片后侧面分别与内、外玻璃之间的间隙各保持在1.5-3mm的程度,即留有1.5-3mm的间隙。以高度为1.2m,宽度为1.5m并且帘片的宽度16mm的百叶帘为例,内、外玻璃之间的空间即内、外玻璃之间的间距为20mm,使帘片前、后侧面分别与内、外玻璃的相向一侧的表面各保留2mm的间隙。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百叶帘的帘片是不会出现与内玻璃和/或外玻璃刮擦情形的,但是在寒冷的冬天,环境温度在零下数度,零下十几度乃至零下二十度以上,因自然冷缩而往往会出现由内、外玻璃内吸产生的前述间隙变窄的现象,使帘片与玻璃刮擦,甚至无法升降百叶帘,尤其是窗体面积越大,并且环境温度越低,则前述内吸现象愈严重。如果增大内、外玻璃之间的距离,以使帘片的前侧面以及后侧面分别与内、外玻璃之间的间隙显著增大,那么虽然能够消除前述现象而得以避免帘片与玻璃刮擦,但是会带来另类问题,例如使整个窗体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增大,不利于节约资源并且有失廉价,又如会不合理地占据建筑物的窗台上下沿的面积,等等;其三,在百叶帘处于下降(业界习惯称关闭)状态时,百叶帘的结构体系的底条搁置在窗体的结构体系的下横框管朝向上的一侧,然而在百叶帘下降的过程中,前述底条与下横框管接触的瞬间,底条与下横框管之间会产生冲击式碰撞,从而导致底条变形,底条变形后会严重影响百叶帘的平衡效果,导致百叶帘倾斜,最终导致帘片的整体水平程度受到影响;其四,由于在装配过程中,帘片翻转牵引绳的两端是以手工打结的方式与内操控机构即帘片翻转牵引绳内操控机构固定的,也就是使内操控机构串接在帘片翻转牵引绳上,因而在打结完成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伸长余量,从而使帘片翻转牵引绳在两个打结点之间的长度或多或少超出工艺所要求的实际长度,最终导致帘片翻转牵引绳的涨紧效果下降。此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帘片翻转牵引绳也会产生微渺的伸长现象,该现象同样会影响帘片的翻转效果;其五,由于外滑块磁铁设置在并且只能设置在外滑块的中部区域,因而外滑块的中部区域的磁力较外滑块的上下两端区域的磁力要强得多,于是外滑块的上下两端区域易出现与内玻璃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增大的情形,而外滑块上、下滚轮分别转动地设置于外滑块的上下两端,当外滑块的上下两端与内玻璃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外滑块上、下滚轮便难以甚至根本无法与内玻璃的表面形成期望的滚动副,于是通常采用调整外滑块上、下滚轮的位置来弥补,调整外滑块上、下滚轮的位置的具体措施是:将外滑块上、下滚轮从外滑块的上、下滚轮腔向外即向着内玻璃的方向作移动调整。但是这一措施会造成顾此失彼的另类问题,所谓的顾此是指,能确保整个外滑块与内玻璃的表面形成良好的滚动副,即确保外滑块滑动自如,所谓的失彼是指由于外滑块上、下滚轮位置垫高,因而易使整个外滑块产生两端高而中间低并导致外滑块变形乃至断裂;其六,由于外操控器导轨的横截面形状呈中国汉字的凹字形,并且该凹字形的口部向左或向右(即不面向内玻璃),因而外界尘杂异物等易侵入外操控器滑动钩配合槽,对外操控器的滑动产生影响,又由于横截面形状呈前述凹字形的外操控器导轨的形状呆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观瞻性产生影响,还由于外操控器滑动钩在外操控器滑动钩配合槽内会出现晃动情形,该晃动量放大到外操控器便致使外操控器上下移动时的直线或称纵轴线保持度差,影响百叶帘的升降以及帘片翻转,进而由于外操控器导轨仅具有供外操控器滑动的功用,因而功能相对单调;其七,由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需途经(即套置于)设置在窗体右上角处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的牵引绳改向滑轮上,因而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外操控机构带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操控机构运动,进而由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操控机构带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运动而实现百叶帘的升降的过程中,前述牵引绳改向滑轮受力较大,该力会集中到或称转嫁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由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支承于窗体的上横框管的右上转角插块上,因而前述的力最终由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相配合的用于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支承的右上转角插块上的右上转角插块托脚承受,从而致使右上转角插块托脚变形乃至断裂,使百叶帘升降牵引绳不能正常运动;其八,由于与外玻璃贴触的内框体(设置在内、外玻璃之间)的材料通常以约定俗成的方式采用与窗体的上、下横框管、左纵框管以及右纵框管相同的并且为铝合金的材料,因而易将外界高温热量以热传递方式传导至百叶帘腔(即传导至内、外玻璃之间),致使百叶帘腔出现高温聚热现象,而高温聚热对位于内、外玻璃之间的帘片翻转牵引绳内操控机构的一组磁块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操控机构的一组磁块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甚至可以讲是致命的,具体表现出磁块退磁,而磁块退磁会引起磁块失效。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百叶帘在上升后的开启状态下出现非正常下溜而得以保障使用者期望的开启效果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使位于内、外玻璃之间的百叶帘腔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一致而得以避免由热胀冷缩引起的内吸并导致百叶帘的帘片与内玻璃和/或外玻璃刮擦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益于阻止底条与下横框管冲击碰撞而得以避免底条变形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便于使帘片翻转牵引绳始终处于良好的并且合理的涨紧状态而得以保障对帘片的翻转效果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帘片翻转牵引绳外操控机构的外滑块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外操控机构的外滑块出现两端高中间低而致使外滑块变形乃至发生断裂情形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避免外界尘杂异物侵入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并且有益于增进外滑块滑动钩与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的滑动配合效果和有便于对帘片翻转牵引绳外操控机构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外操控机构的上下位移行程调整并限定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提高右上转角插块托脚的强度并且增进右上转角插块托脚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的配合效果而得以避免右上转角插块托脚因受力发生变形乃至断裂情形并确保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正常运动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内框体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而得以避免外界高温热量导入百叶帘腔造成帘片翻转牵引绳内操控机构的磁块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操控机构的磁块出现消磁情形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一窗体,该窗体包括上、下横框管、左纵框管、右纵框管、内玻璃以及外玻璃,上横框管的左端通过左上转角插块与左纵框管的上端插嵌连接,而右端通过右上转角插块与右纵框管的上端插嵌连接,下横框管的左端通过左下转角插块与左纵框管的下端插嵌连接,而右端通过右下转角插块与右纵框管的下端插嵌连接,内玻璃朝向外玻璃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与上、下横框管、左纵框管以及右纵框管的前侧面贴触,外玻璃朝向内玻璃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与上、下横框管、左纵框管以及右纵框管的后侧面贴触,在内、外玻璃的四周边缘部位之间的空间内填嵌有用于使内、外玻璃的四周边缘部位的相向一侧彼此粘固并且还与所述上、下横框管、左纵框管以及右纵框管朝向外的一侧粘固的密封胶条;一内框体,该内框体包括上横框条、左纵框条以及右纵框条,上横框条与上横框管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连接并且在该上横框条朝向内玻璃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横框条腔,左纵框条与左纵框管朝向右纵框管的一侧的高度方向连接并且在该左纵框条朝向内玻璃的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左纵框条腔,右纵框条与右纵框管朝向左纵框管的一侧的高度方向连接并且在该右纵框条朝向内玻璃的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右纵框条腔,其中,左、右纵框条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百叶帘腔,在对应于上横框条的右端与右纵框条的上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与所述右上转角插块连接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一内操控机构、一外操控机构、一帘片翻转执行机构和一百叶帘,内操控机构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右纵框条腔内,外操控机构隔着内玻璃与内操控机构磁性吸合,帘片翻转执行机构设置在上横框条腔内,百叶帘设置在百叶帘腔内,该百叶帘包括底条、帘片、帘片翻转梯绳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底条位于帘片的底部,帘片翻转梯绳的下端与底条连接,而上端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连接,帘片有一组并且以间隔状态设置在帘片翻转梯绳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第一端部与底条固定,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第二端部在依次经过帘片、帘片翻转执行机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和内操控机构后返回至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并且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固定;一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该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内操控机构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右下转角插块上;一帘片翻转牵引绳,该帘片翻转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内操控机构上,中部与所述的帘片翻转执行机构以及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连结,而另一端同样固定在内操控机构上;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将所述内操控机构保持在所述百叶帘处于向上升起状态的位置的对吸机构,该对吸机构设置在所述右纵框管的下部与内操控机构之间。
为体现完成本发有的另一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横框管具有自上横框管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上横框管腔,在该上横框管腔的上横框管腔底壁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用于将上横框管腔与所述百叶帘腔相通的上横框管腔通气孔,所述左上转角插块具有一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和一左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的右端与所述上横框管腔的左端插嵌连接,左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的下端与所述左纵框管的上端插嵌连接,在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均压管固定座嵌腔,在对应于该均压管固定座嵌腔的位置嵌置有一均压管固定座,在该均压管固定座上插固有一对均压管,该对均压管的左端探出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的左端端面并且进而穿过所述的密封胶条与外界相通,而一对均压管的右端伸展到所述上横框管腔内并且与上横框管腔相通。
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的下横框管朝向所述百叶帘腔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缓冲垫块,该缓冲垫块的形状呈蘑菇状并且由柔顺材料制成;所述的柔顺材料为橡胶或PVC。
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右下转角插块由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和右下转角插块横向插臂构成为L字形的构造,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的上端与所述右纵框管的下端插嵌连接,而右下转角插块横向插臂的左端与所述下横框管的右端插嵌连接;所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包括滑动架、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滑动架导滑柱、涨紧弹簧、调整螺栓和限位件,滑动架朝向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的一侧与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的左侧滑动配合,而在滑动架朝向滑动架导滑柱的一侧的上部构成有一对限位条,下部固定有一导座,在该导座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导座中心孔,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通过过渡滑轮轴转动地设置在开设于滑动架上的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腔内,滑动架导滑柱支承在所述右下转角插块横向插臂朝向上的一侧,在该滑动架导滑柱的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导滑柱腔,并且在滑动架导滑柱朝向滑动架的一侧的高度方向开设有一滑动架导滑槽,调整螺栓自所述右下转角插块横向插臂的底部向上穿入导滑柱腔内,导座在对应于涨紧弹簧的下端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导滑柱腔内并且通过所述导座中心孔套置在所述调整螺栓上,涨紧弹簧位于导滑柱腔内并且套置在调整螺栓上,限位件在对应于涨紧弹簧的上方的位置旋配在调整螺栓的上端,所述滑动架朝向滑动架导滑柱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滑动架导滑槽的位置与滑动架导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条在对应于所述滑动架导滑槽的两侧的位置与所述滑动架导滑柱的外壁滑动配合,所述涨紧弹簧的上端支承在限位件上,而下端支承在导座上;其中,在所述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的左侧构成有滑动架导滑槽,在所述滑动架朝向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的一侧构成有一滑动架导滑板,该滑动架导滑板与滑动架导滑槽滑动配合;在所述滑动架导滑柱的左侧外壁上延伸有一导滑柱加强板;所述导座为外六边形导座,所述导滑柱腔的横截面形状呈六边形,所述限位件为外六角螺母,所述帘片翻转牵引绳的中部与所述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连结。
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操控机构包括外滑块、外滑块上、下滚轮和一组外滑块磁块,外滑块背对所述内玻璃的一侧的表面构成为外滑块拱形面,并且在外滑块的右侧构成有一对外滑块滑动钩,该对外滑块滑动钩与以纵向状态粘固在内玻璃背对所述外玻璃的一侧的边缘部位的外滑块移动行程限位导轨滑动配合,外滑块上滚轮通过外滑块上滚轮轴转动地设置在构成于外滑块朝向内玻璃的一侧的上端的上滚轮腔内,外滑块下滚轮通过外滑块下滚轮轴转动地设置在构成于外滑块朝向内玻璃的一侧的下端的下滚轮腔内,并且外滑块上滚轮以及外滑块下滚轮与内玻璃背对外玻璃的一侧表面构成滚动副,一组外滑块磁块以间隔状态嵌置在构成于外滑块朝向内玻璃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上、下滚轮腔之间的一组外滑块磁块腔内,该组外滑块磁块隔着内玻璃与所述内操控机构磁性吸合。
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外滑块移动行程限位导轨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该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的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槽口朝向所述的内玻璃并且该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的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在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内固定有一对限位片,该对限位片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外滑块滑动钩滑动腔,所述的一对外滑块滑动钩对应于该外滑块滑动钩滑动腔内并且该对外滑块滑动钩的形状呈L字形。
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右上转角插块由一右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与一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构成为L字形的构造,右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的左端与所述上横框管的右端插嵌连接,而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的下端与所述右纵框管的上端插嵌连接,在右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嵌槽,并且在对应于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嵌槽的右端的位置构成有一牵引绳改向上滑轮让位腔,在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的左侧构成有一右上转角插块托脚,在该右上转角插块托脚的下方构成有一托脚补强板,该托脚补强板与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的左侧相接合,在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的上部构成有一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该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与所述的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嵌槽插嵌配合,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右上转角插块托脚的位置开设有一托脚插嵌槽,右上转角插块托脚插入该托脚插嵌槽并且构成于右上转角插块托脚的末端的托脚钩头钩合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的左侧面上。
为体现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内框体的上横框条、左纵框条以及右纵框条由塑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对吸机构包括磁吸盘吊座、导套、磁吸盘拉杆、磁吸盘、磁吸盘拉杆弹簧、磁铁座和磁吸盘吸合磁铁,磁吸盘吊座在使用状态下连接在所述内操控机构的下部,该磁吸盘吊座构成有一导套容纳腔,导套固定在导套容纳腔内,磁吸盘拉杆的上端上下移动地位于导套的导套拉杆腔内,而磁吸盘拉杆的下端在依次穿过开设在导套拉杆腔的导套拉杆腔底壁上的拉杆孔以及开设在导套容纳腔的底壁上的拉杆让位孔后朝着磁铁座的方向伸展,磁吸盘固定在磁吸盘拉杆的下端,磁吸盘拉杆弹簧位于导套拉杆腔内并且套置在磁吸盘拉杆的上端,该磁吸盘拉杆弹簧的上端支承在构成于磁吸盘拉杆的上端端部的弹簧支承座上,而磁吸盘拉杆弹簧的下端支承在导套拉杆腔的导套拉杆腔底壁上,磁铁座在对应于磁吸盘的下方的位置与所述右纵框管的下部左侧固定,磁吸盘吸合磁铁固定在磁铁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在所述内操控机构的下部增设有配重块时,所述磁吸盘吊座与该配重块的下部连接,并且在磁吸盘吊座的上部构成有一对磁吸盘吊座挂脚,一对磁吸盘吊座挂脚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配重块连接座配合腔,所述磁铁座通过磁铁座固定螺钉与所述右纵框管的左侧固定,在磁铁座的上部开设有一磁铁腔,所述磁吸盘吸合磁铁嵌固在磁铁腔内;所述的磁吸盘由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的一对磁吸盘吊座挂脚与所述内操控机构下部挂着连接或者与所述配重块的下部挂着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对应于内操控机构的下方的位置增设了对吸机构,因而在百叶帘处于向上升起的状态下由对吸机构将内操控机构保持在下降的位置,不会出现因内操控机构非正常向上位移而导致百叶帘非正常下溜的情形。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其一,由于在上横框管的上横框管腔的上横框管腔底壁上以间隔状态开设了用于使上横管腔与百叶帘腔相通的上横框管腔通气孔,又由于在左上转角插块的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均压管固定座嵌腔,在对应于该均压管固定座嵌腔的位置嵌置有一均压管固定座,在该均压管固定座上插固有一对既与外界相通又与上横框管腔相通的均压管,因而能使百叶帘腔内的气压与外界相同,不会因热胀冷缩因素导致内、外玻璃内吸并引起百叶帘的帘片与内玻璃以及外玻璃的刮擦情形;其二,由于在下横框管上设置了缓冲垫块,因而在百叶帘下降时,底条与下横框管上的缓冲垫块接触,不会直接与下横框管发生冲击碰撞,可有效地避免百叶帘的底条的变形,保障百叶帘升降时的整体水平效果;其三,由于采用了结构合理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因而能使套置在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上的帘片翻转牵引绳始终处于合理的良好涨紧状态;其四,由于将外操控机构的外滑块背对内玻璃的一侧表面构成为外滑块拱形面,因而在中心磁力强时并且在垫高外滑块上滚轮以及外滑块下滚轮时,因外滑块拱形面能使外滑块的整体强度增大并且受力均匀分布,不会出现两端高中间低而导致外滑块变形乃至断裂的情形;其五,由于将外滑块移动行程限位导轨的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的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槽口朝向了内玻璃,又由于在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内固定了一对限位片,并且使外操控机构的一对外滑块滑动钩对应于一对限位片之间的外滑块滑动钩滑动腔,因而使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由已有技术中的敞露状态变为蔽护状态,可有效地防止尘杂及异物侵入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确保一对外滑块滑动钩的顺利滑动,以及通过改变一对限位片之间的距离能对外操控机构的外滑块的上下位移行程进行调整并限定;其六,由于在右上转角插块的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的左侧构成有一右上转角插块托脚,并且在右上转角插块托脚的下方构成有一托脚补强板,又由于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的下部构成有与右上转角插块托脚插配的托脚插嵌槽,将右上转角插块托脚插入托脚插嵌槽,因而有利于显著提高右上转角插块托脚的强度,不会发生变形乃至断裂情形,确保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的持久支承效果;其七,由于将内框体的上横框条、左纵框条以及右纵框条改由塑料制成,因而能使内框体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而得以避免外界高温导入百叶帘腔导致内操控机构的磁块出现消磁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均压管固定座连同一对均压管设置于左上转角插块上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支承于右上转角插块上的详细结构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帘片翻转执行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外操控机构与外滑块移动行程限位导轨相配合的详细结构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内操控机构以及对吸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窗体1,该窗体1包括上、下横框管11、12、左纵框管13、右纵框管14、内玻璃15以及外玻璃16,上横框管11的左端通过左上转角插块111与左纵框管13的上端插嵌连接,而上横框管11的右端通过右上转角插块112与右纵框管14的上端插嵌连接,下横框管12的左端通过左下转角插块121与左纵框管13的下端插嵌连接,而下横框管12的右端通过右下转角插块122与右纵框管14的下端插嵌连接,由此可知,在未设置内、外玻璃15、16之前,前述装配后的窗体1的形状呈矩形的口字形构造,内玻璃15朝向外玻璃16一侧(即内玻璃15的后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与上、下横框管11、12、左纵框管13以及右纵框管14的前侧面贴触,外玻璃16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即外玻璃16的前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与上、下横框管11、12、左纵框管13以及右纵框管14的后侧面贴触,在内、外玻璃15、16的四周边缘部位之间的空间内填嵌有用于使内、外玻璃15、16的四周边缘部位的相向一侧彼此粘固并且还与前述上、下横框管11、12、左纵框管13以及右纵框管14朝向外的一侧粘固的密封胶条17;示出了一内框体2,该内框体2包括上横框条21、左纵框条22以及右纵框条23,上横框条21与上横框管11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连接并且在该上横框条21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横框条腔211,左纵框条22与左纵框管13朝向右纵框管14的一侧的高度方向连接并且在该左纵框条22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左纵框条腔221,右纵框条23与右纵框管14朝向左纵框管13的一侧的高度方向连接并且在该右纵框条23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右纵框条腔231,其中,左、右纵框条22、2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百叶帘腔24,而在对应于上横框条21的右端与右纵框条23的上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与前述右上转角插块112连接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一内操控机构5、一外操控机构6、一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和一百叶帘3,内操控机构5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右纵框条腔231内,外操控机构6隔着内玻璃15与内操控机构5磁性吸合,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设置在上横框条腔211内,百叶帘3设置在百叶帘腔24内,该百叶帘3包括底条31、帘片32、帘片翻转梯绳33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34,底条31位于帘片32的底部,帘片翻转梯绳33的下端与底条31连接,而上端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连接,帘片32有一组并且以间隔状态设置在帘片翻转梯绳33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34的第一端部即朝向底条31的一端与底条31固定,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34的第二端部在依次经过开设在帘片32上的帘片牵引绳让位孔321、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和内操控机构5后返回至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并且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固定;示出了一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8,该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8在对应于前述内操控机构5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右下转角插块122上;示出了一帘片翻转牵引绳4,该帘片翻转牵引绳4的一端固定在内操控机构5上,中部与前述的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以及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8连结,而另一端同样固定在内操控机构5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用于将前述内操控机构5保持在前述百叶帘3处于向上升起状态的位置的对吸机构9,该对吸机构9设置在前述右纵框管14的下部与内操控机构5之间。依据专业常识,前述的百叶帘3向上升起的状态实质上便是内操控机构5循着前述右纵框条腔231向下位移的状态,反之同例。于是现有技术中由于未曾想到使用前述的对吸机构9,因而往往会出现处于彼此磁性吸合状态的内、外操控机构5、6因抵抗不了百叶帘3重力作用而循着内玻璃15向上滑移的情形,导致百叶帘3非正常下溜。然而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了对吸机构9,由该对吸机构9将内操控机构5保持在下行的位置,该下行的位置即为前述百叶帘3处于向上升起状态的位置。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前述上横框管11具有自上横框管11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上横框管腔113,在该上横框管腔113的上横框管腔底壁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用于将上横框管腔113与前述百叶帘腔24相通的上横框管腔通气孔1131,前述左上转角插块111具有一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11和一左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12,也就是说,左上转角插块111由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11以及左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12构成并且形状呈L字形,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11的右端与前述上横框管腔113的左端插嵌连接,左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12的下端与前述左纵框管13的上端插嵌连接,在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1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均压管固定座嵌腔11111,在对应于该均压管固定座嵌腔11111的位置嵌置有一均压管固定座114,在该均压管固定座114上插固有一对均压管1141,该对均压管1141的左端探出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11的左端端面并且进而穿过前述的密封胶条17与外界相通,而一对均压管1141的右端伸展到前述上横框管腔113内并且与上横框管腔113相通。
由图2所示,在前述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11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组鳍片11112,在该组鳍片1111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一对均压管1141的位置开设有鳍片均压管嵌槽11113;在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1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插臂凸缘11114并且在插臂凸缘11114上构成有插臂凸缘均压管嵌槽11115,该插臂凸缘均压管嵌槽11115同样与前述的一对均压管1141相对应并且与前述的均压管固定座嵌腔11111相通。当一对均压管1141通过由橡胶充当的均压管固定座114嵌置于均压管固定座嵌腔11111内后,一对均压管1141的右端嵌入前述插嵌凸缘均压管嵌槽11115以及鳍片均压管嵌槽11113并且伸展到上横框管腔113内。依据专业常识并且结合图2的示意,可以毫无疑问地确认前述的鳍片11112与上横框管腔113的腔壁相配合。
前述的一对均压管1141可以起到一备一用的作用,例如当一对均压管1141中的其中一根均压管被堵塞后,则仍可由一对均压管1141中的另一根均压管起到使百叶帘腔24与外界气压平衡的作用。将材质为橡胶的均压管固定座114嵌置于均压管固定座嵌腔11111内可以保证在填嵌前述密封胶条17时不影响密封性能以及起到保障胶面的平整度的作用,而且均压管固定座114自身可起到对一对均压管1141安装方便、利于保护、防止水侵以及防止变形的作用。
此外,之所以将一对均压管1141设置于左上转角插块111处而不将其设置在左下转角插块121或右下转角插块122处,是因为经本申请人在保密状态下所作的非有限次数的实验得出的选择,因为将一对均压管1141设置在窗体的下方,会存在进水之风险,而上部则可避免雨水侵入。基于此,如果将一对均压管1141转移到前述的右上转角插块112,那么应当视为等同的技术手段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继续见图1,在前述的下横框管12朝向前述百叶帘腔24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缓冲垫块123,该缓冲垫块123的形状呈蘑菇状,更确切地讲呈乳头状,并且缓冲垫块123由柔顺材料制成,柔顺材料优选使用橡胶或PVC。
请参见图5并且结合图1,前述右下转角插块122由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221和右下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222构成为L字形的构造,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221的上端与前述右纵框管14的下端插嵌连接,而右下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222的左端与前述下横框管12的右端插嵌连接;前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8包括滑动架81、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82、滑动架导滑柱83、涨紧弹簧84、调整螺栓85和限位件86,滑动架81朝向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221的一侧与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221的左侧滑动配合,而在滑动架81朝向滑动架导滑柱83的一侧的上部构成有一对限位条812,下部固定有一导座813,在该导座81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导座中心孔8131,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82通过过渡滑轮轴821转动地设置在开设于滑动架81上的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腔811内,滑动架导滑柱83支承在前述右下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222朝向上的一侧,在该滑动架导滑柱83的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导滑柱腔831,并且在滑动架导滑柱83朝向滑动架81的一侧的高度方向开设有一滑动架导滑槽832,调整螺栓85自前述右下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222的底部向上穿入导滑柱腔831内,前述导座813在对应于涨紧弹簧84的下端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导滑柱腔831内并且通过前述导座中心孔8131套置在前述调整螺栓85上,涨紧弹簧84位于导滑柱腔831内并且套置在调整螺栓85上,限位件86在对应于涨紧弹簧84的上方的位置旋配在调整螺栓85的上端,前述滑动架81朝向滑动架导滑柱83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滑动架导滑槽832的位置与滑动架导滑槽832滑动配合,前述限位条812在对应于前述滑动架导滑槽832的两侧的位置与前述滑动架导滑柱83的外壁滑动配合,前述涨紧弹簧84的上端支承在限位件86上,而下端支承在导座813上;其中,在前述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221的左侧构成有滑动架导滑槽12211,在前述滑动架81朝向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221的一侧构成有一滑动架导滑板814,该滑动架导滑板814与滑动架导滑槽12211滑动配合;在前述滑动架导滑柱83的左侧外壁上延伸有一导滑柱加强板833;前述导座813为外六边形导座,前述导滑柱腔831的横截面形状呈六边形,前述限位件86为外六角螺母,前述帘片翻转牵引绳4的中部与前述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82连结,即套置在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82上。
如前述,由于帘片翻转牵引绳4的中部连结在即套置在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82上,又由于该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82转动地设置在可循着滑动架导滑槽12211滑动的滑动架81上,还由于滑动架81与滑动架导滑柱83滑动配合并且通过导座813套置于(空套于)调整螺栓85上,进而由于涨紧弹簧84在对应于限位件86与导座813之间的位置套置于调整螺栓85上,因而在装配过程中可实现对帘片翻转牵引绳4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使帘片翻转牵引绳4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索紧即涨紧状态,确保帘片32处于最佳翻转状态以及确保对帘片32翻转的可靠性。
继续见图1,前述的外操控机构6包括外滑块61、外滑块上、下滚轮62、63和一组外滑块磁块64,外滑块61背对前述内玻璃15的一侧的表面构成为外滑块拱形面611,并且在外滑块61的右侧构成有一对外滑块滑动钩612,该对外滑块滑动钩612与以纵向状态粘固在内玻璃15背对前述外玻璃16的一侧的边缘部位的外滑块移动行程限位导轨151滑动配合,外滑块上滚轮62通过外滑块上滚轮轴转动地设置在构成于外滑块61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的上端的上滚轮腔内,外滑块下滚轮63通过外滑块下滚轮轴转动地设置在构成于外滑块61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的下端的下滚轮腔内,并且外滑块上滚轮62以及外滑块下滚轮63与内玻璃15背对外玻璃16的一侧表面构成滚动副,一组外滑块磁块64以间隔状态嵌置在构成于外滑块61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并且位于前述上、下滚轮腔之间的一组外滑块磁块腔内,该组外滑块磁块64隔着内玻璃15与前述内操控机构5磁性吸合。
由于使百叶帘3的帘片32翻转的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可以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作简要的说明。由于帘片翻转牵引绳4的中部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以及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8连结,因而由帘片翻转牵引绳4带动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由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带动前述的帘片翻转梯绳33,从而使设置在帘片翻转梯绳33上的帘片32翻转。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在图4中示出了构成于上横框条21的前后侧壁即上横框条前侧壁以及上横框条后侧壁的长度方向的上部的各一个上横框条嵌脚212,该上横框条嵌脚212与构成于前述上横框管11朝向下的一侧长度方向的两插槽插嵌配合,由于前述的左、右纵框条22、23分别与左、右纵框管13、14的插嵌配合是与前述的情形雷同的,因而不再赘述。
在上横框条21的上横框条底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帘片翻转梯绳33的上端的位置开设在夹板配合槽213(也可称帘片翻转辊座嵌槽),前述的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设置在上横框条腔211内并且与该夹板配合槽213嵌固。
继续见图4并且结合图1和图2,前述的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包括帘片翻转辊座71、帘片翻转辊72和翻转轴73,在帘片翻转辊座73的底部构成有一夹板711,该夹板711通过夹板颈7111与前述的夹板配合槽213嵌配,在帘片翻转辊座71左侧壁以及右侧壁的上部各构成有一帘片翻转辊轴头支承腔712,并且在对应于帘片翻转辊轴头支承腔712的下方的位置还开设有百叶帘升降牵引绳通过孔713,帘片翻转辊座71的中部构成有一翻转辊座腔715,在该翻转辊座腔715内通过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滑轮轴7141转动地设置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滑轮714,在翻转辊座腔715的底壁上开设有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引导孔以及帘片翻转梯绳引导孔,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34的第二端部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引导孔引入并依次经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滑轮714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通过孔713后引至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而前述的帘片翻转梯绳33的上端从帘片翻转梯绳引导孔引至帘片翻转辊72,在该帘片翻转辊72的两端(左端和右端)各构成有一帘片翻转辊轴头721,而在帘片翻转辊72的中部构成有绕绳舌板722,前述的帘片翻转辊轴头721转动地支承在帘片翻转辊轴头支承腔712内,前述帘片翻转梯绳33的上端套在帘片翻转辊72上并且在绕绳舌板722上绕复两圈(也可以三圈),在帘片翻转辊7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自帘片翻转辊72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翻转辊轴孔723,翻转轴73的左端插固在翻转辊轴孔723上并且由锁定螺钉731锁定,翻转轴73的右端即朝向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的一端伸展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的右侧并且固定有一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732,该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732转动地支承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的右侧壁与前述右上转角插块112的左侧壁之间,前述帘片翻转牵引绳4的中部连接在即套置在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732上。
优选地,在前述两个帘片翻转辊轴头721的其中一个(本实施例为右端的一个)帘片翻转辊轴头上构成有一限位凸缘7211,由于帘片翻转辊轴头721转动地支承在帘片翻转辊轴头支承腔712内,因而在前述帘片翻转牵引绳4带动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732转动时,由该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732带动横截面形状优选呈D字形即半圆形的翻转轴73,由翻转轴73带动帘片翻转辊72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由于百叶帘3的帘片翻转梯绳33套在帘片翻转辊72上并且在绕绳舌板722上绕复有两圈(也可以三圈),因而使帘片翻转梯绳33翻转,带动帘片32翻转,当前述限位凸缘7211与帘片翻转辊轴头支承腔712的前腔壁接触时,帘片翻转辊72因遭到限位凸缘7211的阻限而不再转动,帘片翻转梯绳33不再翻转,帘片32向一侧如向内侧翻转的程度达到极限。反之,当限位凸缘7211与帘片翻转辊轴头支承腔712的后腔壁接触时,则帘片32向另一侧如向外侧翻转的程度达到极限。帘片32向内侧或向外侧翻转取决于帘片翻转辊72的转动方向,而帘片翻转辊72的转动方向取决于内操控机构5向上或向下移动并带动帘片翻转牵引绳4的运动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而内操控机构5向上或向下移动取决于操作者对外操控机构6向上拨动或向下拨动的方向。
请参见图6,在前述外滑块移动行程限位导轨151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1511,该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1511的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槽口朝向前述的内玻璃15并且该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1511的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在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1511内通过限位片固定螺钉15112固定有一对限位片15111,该对限位片1511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外滑块滑动钩滑动腔,前述的一对外滑块滑动钩612对应于该外滑块滑动钩滑动腔内并且该对外滑块滑动钩612的形状呈L字形。百叶帘升降牵引绳34自收绳止点至放绳止点的距离实质上便是外操控机构6的上下位移的有效行程,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待外操控机构6的移动行程即有效行程确定后再相应地确定一对限位片15111之间的距离。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前述右上转角插块112由一右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21与一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22构成为L字形的构造,右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21的左端与前述上横框管11的右端插嵌连接,而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22的下端与前述右纵框管14的上端插嵌连接,在右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21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嵌槽11211,并且在对应于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嵌槽11211的右端的位置构成有一牵引绳改向上滑轮让位腔11212,在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22的左侧构成有一右上转角插块托脚11221,在该右上转角插块托脚11221的下方构成有一托脚补强板11222,该托脚补强板11222与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22的左侧相接合,在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的上部构成有一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261,该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261与前述的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嵌槽11211插嵌配合,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右上转角插块托脚11221的位置开设有一托脚插嵌槽262,右上转角插块托脚11221插入该托脚插嵌槽262并且构成于右上转角插块托脚11221的末端的托脚钩头11223钩合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的左侧面上。
由图3所示,在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腔263内通过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轴2641转动地设置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264,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腔263的左腔壁的中部开设有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让位孔2631,而在左腔壁的下部构成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挂脚2632,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腔263的右腔壁的中部开设有一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枢置孔2633,前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732的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轴的上滑轮轴左轴头7321转动地支承在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枢置孔2633上,而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732的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轴的上滑轮轴右轴头7322转动地支承在开设于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22上的纵向插臂轴孔11224(也可称“上滑轮轴右轴头支承孔”)内,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732还与前述的牵引绳改向上滑轮让位腔11212相对应,并且在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轴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自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轴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帘片翻转牵引绳上滑轮轴翻转轴插固孔7323,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腔263的右腔壁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托脚插嵌槽262的上方的位置构成有一支撑脚2634,该支撑脚2634支承在前述的右上转角插块托脚11221上。前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34的第二端部经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通过孔713引出再依次经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让位孔2631、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264和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内操控机构5后返回至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并且挂着在前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挂脚2632上。
仍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中,前述内框体2的上横框条21、左纵框条22以及右纵框条23由塑料制成。由于采用塑料制作上横框条21、左纵框条22以及右纵框条23,因而能够体现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避免帘片翻转牵引绳内操控机构3以及内操控机构5的磁块出现消磁情形。在图1中还示出了横框条21的上横框条盖板214、左纵框条22的左纵框条盖板222以及右纵框条23的右纵框条盖板232。前述的上横框条盖板214即为上面提及的上横框条前侧壁,并且由于需在上横框条腔211内设置前述的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因而前述的上横框条盖板214与上横框条构成插嵌配合关系,而左纵框条盖板222以及右纵框条盖板232分别优选与左纵框条22以及右纵框条23一体构成。就右纵框条盖板232而言,作为优选的方案,可在右纵框条盖板23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8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的位置分别开设一缺口。
请参见图7并且结合图1,前述对吸机构9包括磁吸盘吊座91、导套92、磁吸盘拉杆93、磁吸盘94、磁吸盘拉杆弹簧95、磁铁座96和磁吸盘吸合磁铁97,磁吸盘吊座91在使用状态下连接在前述内操控机构5的下部,该磁吸盘吊座91构成有一导套容纳腔911,导套92固定在导套容纳腔911内,磁吸盘拉杆93的上端上下移动地位于导套92的导套拉杆腔921内,而磁吸盘拉杆93的下端在依次穿过开设在导套拉杆腔921的导套拉杆腔底壁上的拉杆孔9211以及开设在导套容纳腔911的底壁上的拉杆让位孔(图中未示出)后朝着磁铁座96的方向伸展,磁吸盘94固定在磁吸盘拉杆93的下端,磁吸盘拉杆弹簧95位于导套拉杆腔921内并且套置在磁吸盘拉杆93的上端,该磁吸盘拉杆弹簧95的上端支承在构成于磁吸盘拉杆93的上端端部的直径大于磁吸盘拉杆93的直径的弹簧支承座931上,而磁吸盘拉杆弹簧95的下端支承在导套拉杆腔921的导套拉杆腔底壁上,磁铁座96在对应于磁吸盘94的下方的位置与前述右纵框管14的下部左侧固定,磁吸盘吸合磁铁97固定在磁铁座96上。
当在前述内操控机构5的下部增设有配重块30时,前述磁吸盘吊座91与该配重块30的下部连接,并且在磁吸盘吊座91的上部构成有一对磁吸盘吊座挂脚912,一对磁吸盘吊座挂脚9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配重块连接座配合腔9121,前述导套92的上端对应于开设在配重块连接座配合腔9121的腔底壁上的导套孔91211,前述磁铁座96通过磁铁座固定螺钉962与前述右纵框管14的左侧固定,在磁铁座96的上部开设有一磁铁腔961,前述磁吸盘吸合磁铁97嵌固在磁铁腔961内;前述的磁吸盘94由导磁材料制成;前述的一对磁吸盘吊座挂脚912与前述内操控机构5下部挂着连接或者与前述配重块30的下部挂着连接。前述导套孔91211显然是用来向导套拉杆腔921内装入导套拉杆92以及磁吸盘拉杆弹簧95的。
由图7所示,在前述右纵框管14的下部左侧开设有一磁铁座固定螺钉孔141,前述的磁铁座固定螺钉962在对应于该磁铁座固定螺钉孔141的位置与右纵框管14的左侧下部固定。
在图7中,示出了内操控机构5的具体结构,该内操控机构5包括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51、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上、下滚轮52、53和一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磁块54,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51的顶部构成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套置滑轮腔511,在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套置滑轮腔511内通过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套置滑轮轴51111转动地设置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套置滑轮5111,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51的上部并且朝向前述内玻璃15的一侧开设有一上滚轮枢置腔512、下部开设有一下滚轮枢置腔513,而中部并且在对应于上、下滚轮枢置腔512、513之间的位置开设有磁块嵌腔514,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51的底部构成有一对内滑块挂爪515,一对内滑块挂爪515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连接座嵌合腔5151,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上滚轮52通过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上滚轮轴521转动地设置在上滚轮枢置腔512内,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下滚轮53通过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下滚轮轴531转动地设置在下滚轮枢置腔513内,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上滚轮52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下滚轮53与内玻璃15朝向外玻璃16的一侧表面构成滚动副,一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磁块54嵌置在磁块嵌腔514内。如果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51的下部不配置前述的配重块30,那么前述对吸机构9的结构体系的磁吸盘吊座91的上部的一对磁吸盘吊座挂脚912与一对内滑块挂爪515相配合而使磁吸盘吊座91挂着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51的下部,可将对吸机构9与内操控机构5的这种连接方式称为直接连接。此外,通过图7的示意可知,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34套置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套置滑轮5111上。
在图7中还示出了构成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51的右侧上部以及下部的各一个帘片翻转牵引绳挂脚516,前述帘片翻转牵引绳4的两端(即前述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即挂着在上部以及下部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挂脚516上。
当百叶帘3的幅面大而致自重相对较大时,则优选使用配重块30。由图7所示,在配重块30的上部通过上固定螺钉3011固定有一配重块上连接座301,而下部通过下固定螺钉3021固定有一配重块下连接座302,在配重块上连接座301的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一挂脚嵌槽3012,并且在配重块上连接座301的顶部的左右侧各构成有一防脱上锁定块3013,该防脱上锁定块3013具有一上锁定槽30131,在配重块下连接座302的左右两侧各开设有一挂脚配合槽3022,并且在配重块下连接座302的底部的左右侧各构成有一防脱下锁定块3023,该防脱下锁定块3023具有一下锁定槽30231。由于本实施例启用了配重块30,因而在前述连接座嵌合腔5151的左右腔壁上各构成有一连接座嵌合腔凸缘51511,而在前述配重块连接座配合腔9121的左右腔壁上各构成有一配重块连接座配合腔凸缘91212。安装即装配时,将挂脚嵌槽3012与内滑块挂爪515相配合并且此时的连接座嵌合腔凸缘51511与上锁定槽30131相配合;将挂脚配合槽3022与磁吸盘吊座挂脚912相配合并且此时的配重块连接座配合腔凸缘91212与下锁定槽30231相配合。在前述装配后,配重块上、下连接座301、302分别与连接座嵌合腔5151以及配重块连接座配合腔9121相配合。申请人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内操控机构5的下部配有配重块30,对吸机构9与配重块30连接。
当操作者即使用者将前述的外操控机构6的外滑块611向上或向下拨移时,由于一组外滑块磁块64隔着内玻璃15是与一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磁块54磁性吸合在一起的,因而在外滑块611向上或向下移动时便由其带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51也相应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34收绳或放绳。具体而言,在外滑块611向下移动时,因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51也向下移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34收绳,百叶帘3向上升起,此时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51连同配重块30以及对吸机构9的磁吸盘吊座91处于低位,并且磁吸盘94恰好被设置在磁铁座96上的磁吸盘吸合磁铁97吸住。在这种情形下,百叶帘3不会出现非正常的下溜情形。反之,当要将处于上升状态的百叶帘3下降(也可称关闭)时,那么只要将外操控机构6的外滑块61向上拨移,此时磁吸盘94因磁吸盘吊座91的上行以及在磁吸盘拉杆弹簧95的回复力作用下挣脱磁吸盘吸合磁铁97的吸合而离开磁铁座96,此时,因百叶帘3的底条31处于下部,即处于与前述缓冲垫块123接触的状态,因而外滑块611连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内滑块51携配重块30以及磁吸盘吊座91处于上部,这里所述的处于上部是指一对外滑块滑动钩612处于一对限位片15111之间的上部,所述的处于下部是指一对外滑块滑动钩612处于一对限位片15111之间的下部。由于通过对外操控机构6的操作而使帘片32翻转的动作过程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参见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因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一窗体(1),该窗体(1)包括上、下横框管(11、12)、左纵框管(13)、右纵框管(14)、内玻璃(15)以及外玻璃(16),上横框管(11)的左端通过左上转角插块(111)与左纵框管(13)的上端插嵌连接,而右端通过右上转角插块(112)与右纵框管(14)的上端插嵌连接,下横框管(12)的左端通过左下转角插块(121)与左纵框管(13)的下端插嵌连接,而右端通过右下转角插块(122)与右纵框管(14)的下端插嵌连接,内玻璃(15)朝向外玻璃(16)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与上、下横框管(11、12)、左纵框管(13)以及右纵框管(14)的前侧面贴触,外玻璃(16)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与上、下横框管(11、12)、左纵框管(13)以及右纵框管(14)的后侧面贴触,在内、外玻璃(15、16)的四周边缘部位之间的空间内填嵌有用于使内、外玻璃(15)、(16)的四周边缘部位的相向一侧彼此粘固并且还与所述上、下横框管(11、12)、左纵框管(13)以及右纵框管(14)朝向外的一侧粘固的密封胶条(17);一内框体(2),该内框体(2)包括上横框条(21)、左纵框条(22)以及右纵框条(23),上横框条(21)与上横框管(11)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连接并且在该上横框条(21)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横框条腔(211),左纵框条(22)与左纵框管(13)朝向右纵框管(14)的一侧的高度方向连接并且在该左纵框条(22)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左纵框条腔(221),右纵框条(23)与右纵框管(14)朝向左纵框管(13)的一侧的高度方向连接并且在该右纵框条(23)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右纵框条腔(231),其中,左、右纵框条(22、2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百叶帘腔(24),在对应于上横框条(21)的右端与右纵框条(23)的上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与所述右上转角插块(112)连接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一内操控机构(5)、一外操控机构(6)、一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和一百叶帘(3),内操控机构(5)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右纵框条腔(231)内,外操控机构(6)隔着内玻璃(15)与内操控机构(5)磁性吸合,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设置在上横框条腔(211)内,百叶帘(3)设置在百叶帘腔(24)内,该百叶帘(3)包括底条(31)、帘片(32)、帘片翻转梯绳(33)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34),底条(31)位于帘片(32)的底部,帘片翻转梯绳(33)的下端与底条(31)连接,而上端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连接,帘片(32)有一组并且以间隔状态设置在帘片翻转梯绳(33)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34)的第一端部与底条(31)固定,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34)的第二端部在依次经过帘片(32)、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和内操控机构(5)后返回至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并且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固定;一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8),该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8)在对应于所述内操控机构(5)的下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右下转角插块(122)上;一帘片翻转牵引绳(4),该帘片翻转牵引绳(4)的一端固定在内操控机构(5)上,中部与所述的帘片翻转执行机构(7)以及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8)连结,而另一端同样固定在内操控机构(5)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用于将所述内操控机构(5)保持在所述百叶帘(3)处于向上升起状态的位置的对吸机构(9),该对吸机构(9)设置在所述右纵框管(14)的下部与内操控机构(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框管(11)具有自上横框管(11)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上横框管腔(113),在该上横框管腔(113)的上横框管腔底壁上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用于将上横框管腔(113)与所述百叶帘腔(24)相通的上横框管腔通气孔(1131),所述左上转角插块(111)具有一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11)和一左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12),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11)的右端与所述上横框管腔(113)的左端插嵌连接,左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12)的下端与所述左纵框管(13)的上端插嵌连接,在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1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均压管固定座嵌腔(11111),在对应于该均压管固定座嵌腔(11111)的位置嵌置有一均压管固定座(114),在该均压管固定座(114)上插固有一对均压管(1141),该对均压管(1141)的左端探出左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11)的左端端面并且进而穿过所述的密封胶条(17)与外界相通,而一对均压管(1141)的右端伸展到所述上横框管腔(113)内并且与上横框管腔(113)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横框管(12)朝向所述百叶帘腔(24)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缓冲垫块(123),该缓冲垫块(123)的形状呈蘑菇状并且由柔顺材料制成;所述的柔顺材料为橡胶或PV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下转角插块(122)由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221)和右下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222)构成为L字形的构造,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221)的上端与所述右纵框管(14)的下端插嵌连接,而右下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222)的左端与所述下横框管(12)的右端插嵌连接;所述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机构(8)包括滑动架(81)、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82)、滑动架导滑柱(83)、涨紧弹簧(84)、调整螺栓(85)和限位件(86),滑动架(81)朝向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221)的一侧与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221)的左侧滑动配合,而在滑动架(81)朝向滑动架导滑柱(83)的一侧的上部构成有一对限位条(812),下部固定有一导座(813),在该导座(81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导座中心孔(8131),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82)通过过渡滑轮轴(821)转动地设置在开设于滑动架(81)上的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腔(811)内,滑动架导滑柱(83)支承在所述右下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222)朝向上的一侧,在该滑动架导滑柱(83)的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导滑柱腔(831),并且在滑动架导滑柱(83)朝向滑动架(81)的一侧的高度方向开设有一滑动架导滑槽(832),调整螺栓(85)自所述右下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222)的底部向上穿入导滑柱腔(831)内,导座(813)在对应于涨紧弹簧(84)的下端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导滑柱腔(831)内并且通过所述导座中心孔(8131)套置在所述调整螺栓(85)上,涨紧弹簧(84)位于导滑柱腔(831)内并且套置在调整螺栓(85)上,限位件(86)在对应于涨紧弹簧(84)的上方的位置旋配在调整螺栓(85)的上端,所述滑动架(81)朝向滑动架导滑柱(83)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滑动架导滑槽(832)的位置与滑动架导滑槽(832)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条(812)在对应于所述滑动架导滑槽(832)的两侧的位置与所述滑动架导滑柱(83)的外壁滑动配合,所述涨紧弹簧(84)的上端支承在限位件(86)上,而下端支承在导座(813)上;其中,在所述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221)的左侧构成有滑动架导滑槽(12211),在所述滑动架(81)朝向右下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221)的一侧构成有一滑动架导滑板(814),该滑动架导滑板(814)与滑动架导滑槽(12211)滑动配合;在所述滑动架导滑柱(83)的左侧外壁上延伸有一导滑柱加强板(833);所述导座(813)为外六边形导座,所述导滑柱腔(831)的横截面形状呈六边形,所述限位件(86)为外六角螺母,所述帘片翻转牵引绳(4)的中部与所述帘片翻转牵引绳过渡滑轮(82)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操控机构(6)包括外滑块(61)、外滑块上、下滚轮(62、63)和一组外滑块磁块(64),外滑块(61)背对所述内玻璃(15)的一侧的表面构成为外滑块拱形面(611),并且在外滑块(61)的右侧构成有一对外滑块滑动钩(612),该对外滑块滑动钩(612)与以纵向状态粘固在内玻璃(15)背对所述外玻璃(16)的一侧的边缘部位的外滑块移动行程限位导轨(151)滑动配合,外滑块上滚轮(62)通过外滑块上滚轮轴转动地设置在构成于外滑块(61)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的上端的上滚轮腔内,外滑块下滚轮(63)通过外滑块下滚轮轴转动地设置在构成于外滑块(61)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的下端的下滚轮腔内,并且外滑块上滚轮(62)以及外滑块下滚轮(63)与内玻璃(15)背对外玻璃(16)的一侧表面构成滚动副,一组外滑块磁块(64)以间隔状态嵌置在构成于外滑块(61)朝向内玻璃(15)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上、下滚轮腔之间的一组外滑块磁块腔内,该组外滑块磁块(64)隔着内玻璃(15)与所述内操控机构(5)磁性吸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滑块移动行程限位导轨(151)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1511),该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1511)的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槽口朝向所述的内玻璃(15)并且该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1511)的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在外滑块滑动钩配合槽(1511)内固定有一对限位片(15111),该对限位片(1511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外滑块滑动钩滑动腔,所述的一对外滑块滑动钩(612)对应于该外滑块滑动钩滑动腔内并且该对外滑块滑动钩(612)的形状呈L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转角插块(112)由一右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21)与一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22)构成为L字形的构造,右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21)的左端与所述上横框管(11)的右端插嵌连接,而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22)的下端与所述右纵框管(14)的上端插嵌连接,在右上转角插块横向插臂(1121)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嵌槽(11211),并且在对应于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嵌槽(11211)的右端的位置构成有一牵引绳改向上滑轮让位腔(11212),在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22)的左侧构成有一右上转角插块托脚(11221),在该右上转角插块托脚(11221)的下方构成有一托脚补强板(11222),该托脚补强板(11222)与右上转角插块纵向插臂(1122)的左侧相接合,在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的上部构成有一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261),该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261)与所述的牵引绳改向滑轮座插嵌板嵌槽(11211)插嵌配合,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右上转角插块托脚(11221)的位置开设有一托脚插嵌槽(262),右上转角插块托脚(11221)插入该托脚插嵌槽(262)并且构成于右上转角插块托脚(11221)的末端的托脚钩头(11223)钩合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滑轮座(26)的左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体(2)的上横框条(21)、左纵框条(22)以及右纵框条(23)由塑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吸机构(9)包括磁吸盘吊座(91)、导套(92)、磁吸盘拉杆(93)、磁吸盘(94)、磁吸盘拉杆弹簧(95)、磁铁座(96)和磁吸盘吸合磁铁(97),磁吸盘吊座(91)在使用状态下连接在所述内操控机构(5)的下部,该磁吸盘吊座(91)构成有一导套容纳腔(911),导套(92)固定在导套容纳腔(911)内,磁吸盘拉杆(93)的上端上下移动地位于导套(92)的导套拉杆腔(921)内,而磁吸盘拉杆(93)的下端在依次穿过开设在导套拉杆腔(921)的导套拉杆腔底壁上的拉杆孔(9211)以及开设在导套容纳腔(911)的底壁上的拉杆让位孔后朝着磁铁座(96)的方向伸展,磁吸盘(94)固定在磁吸盘拉杆(93)的下端,磁吸盘拉杆弹簧(95)位于导套拉杆腔(921)内并且套置在磁吸盘拉杆(93)的上端,该磁吸盘拉杆弹簧(95)的上端支承在构成于磁吸盘拉杆(93)的上端端部的弹簧支承座(931)上,而磁吸盘拉杆弹簧(95)的下端支承在导套拉杆腔(921)的导套拉杆腔底壁上,磁铁座(96)在对应于磁吸盘(94)的下方的位置与所述右纵框管(14)的下部左侧固定,磁吸盘吸合磁铁(97)固定在磁铁座(9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内操控机构(5)的下部增设有配重块(30)时,所述磁吸盘吊座(91)与该配重块(30)的下部连接,并且在磁吸盘吊座(91)的上部构成有一对磁吸盘吊座挂脚(912),一对磁吸盘吊座挂脚(9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配重块连接座配合腔(9121),所述磁铁座(96)通过磁铁座固定螺钉(962)与所述右纵框管(14)的左侧固定,在磁铁座(96)的上部开设有一磁铁腔(961),所述磁吸盘吸合磁铁(97)嵌固在磁铁腔(961)内;所述的磁吸盘(94)由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的一对磁吸盘吊座挂脚(912)与所述内操控机构(5)下部挂着连接或者与所述配重块(30)的下部挂着连接。
CN201920052035.8U 2019-01-11 2019-01-11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Active CN209568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2035.8U CN209568948U (zh) 2019-01-11 2019-01-11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2035.8U CN209568948U (zh) 2019-01-11 2019-01-11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8948U true CN209568948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31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52035.8U Active CN209568948U (zh) 2019-01-11 2019-01-11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89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1323A (zh) * 2019-01-11 2019-03-08 江苏赛迪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1323A (zh) * 2019-01-11 2019-03-08 江苏赛迪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3809A (zh) 双操控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
CN109441323A (zh)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WO2013170557A1 (zh) 多功能一体化窗户
CN108643808A (zh) 单操控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322604A (zh) 改进结构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113552A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
CN109025764A (zh) 带配重的单边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9568948U (zh)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3081256U (zh) 一种双磁控内置百叶玻璃窗
CN109441324A (zh)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9568949U (zh) 能防止百叶帘下溜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057675A (zh) 单边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538096A (zh) 百叶帘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209182A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用的下转角连接座结构
CN209670855U (zh) 能防止玻璃内吸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9670856U (zh) 百叶帘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488189A (zh) 能防止玻璃内吸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9670852U (zh) 单边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538097A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用的百叶帘防下溜装置
CN106437468A (zh) 单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9523684U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
CN109356512A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内操控结构
CN209603785U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用的下转角连接座结构
CN209385027U (zh)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装置
CN208900019U (zh) 双操控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