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4157U - 一种门禁闸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禁闸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4157U
CN209384157U CN201821860804.9U CN201821860804U CN209384157U CN 209384157 U CN209384157 U CN 209384157U CN 201821860804 U CN201821860804 U CN 201821860804U CN 209384157 U CN209384157 U CN 209384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outer cover
gate
flashboard
p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608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庭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 Rui Zhi Da (Beij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uxiang Toy Business Department Of Yunhe Coun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iang Toy Business Department Of Yunhe County filed Critical Luxiang Toy Business Department Of Yunhe County
Priority to CN2018218608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4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4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4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禁闸道结构,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成对存在且相对设置,所述外壳本体底面固定有预埋底座,所述外壳本体前面设置有侧门,所述侧门一侧与所述外壳本体通过合页连接,所述侧门另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外壳本体内壁上部设置有闸道组件,所述外壳本体内壁下部设置有手动组件,且所述手动组件与所述闸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闸道组件包括侧板和闸板,所述侧板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座。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停电时采用支柱带动活动支座通过滑座在滑槽内滑动的方式升降来控制闸板的关闭和开启,实现了断电状态下对闸道组件的手动开合,保障了行人的正常通行,有利于大范围推广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门禁闸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禁闸道结构。
背景技术
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门禁系统中常常需要配套使用到闸道,门禁闸道常常被安装在小区入口和出口,以便为业主的日常居住提供安全保障。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门禁闸道在停电时没有设置手动开启功能,造成闸板在断电状态下无法开合,影响到了行人的正常通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门禁闸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禁闸道在停电时没有设置手动开启功能,造成闸板在断电状态下无法开合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在停电时采用支柱带动活动支座通过滑座在滑槽内滑动的方式升降来控制闸板的关闭和开启,实现了断电状态下对闸道组件的手动开合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禁闸道结构,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成对存在且相对设置,所述外壳本体底面固定有预埋底座,所述外壳本体前面设置有侧门,所述侧门一侧与所述外壳本体通过合页连接,所述侧门另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外壳本体内壁上部设置有闸道组件,所述外壳本体内壁下部设置有手动组件,且所述手动组件与所述闸道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闸道组件包括侧板和闸板,所述侧板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上固定有活动支座,所述活动支座内侧设置有销轴一,所述销轴一上设置有连杆,且所述连杆与所述活动支座通过所述销轴一活动铆接,所述连杆另一端设置有销轴二,所述销轴二两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支座,且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连杆通过所述销轴二活动铆接,所述固定支座侧面固定有所述闸板,所述闸板相对设置,所述闸板底部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活动铆接有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外壳本体内壁上,所述活动支座顶面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顶起气缸,且所述顶起气缸固定在所述外壳本体内部顶面;
所述手动组件包括支柱和保护壳,所述支柱顶端与所述活动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柱底端固定有手柄,所述支柱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两端通过卡钩连接有轮架,所述轮架外端内侧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滚轮,所述保护壳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本体内壁上,所述保护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外缘与所述滚轮边缘接触,所述凸块均匀分布,且所述凸块之间的间隙不小于所述滚轮的半径。
采用上述一种门禁闸道结构,在使用时,将所述预埋底座埋放在需要设置门禁闸道的位置,并确保行人通过的方向与所述闸板垂直设置,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当通过行人需要打开所述闸板时,控制所述顶起气缸带动所述活塞杆下降,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活动支座通过所述滑座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方式下降,由于所述连杆与所述活动支座通过所述销轴一活动铆接和所述连杆与所述固定支座通过所述销轴二活动铆接且所述连杆的长度一定,从而所述活动支座下降带动所述连杆靠近所述活动支座的一端下降,所述连杆另一端带动所述闸板通过所述转轴绕所述安装座转动的方式打开,行人通过后仅需控制所述顶起气缸带动所述活塞杆上升即可关闭所述闸板,由于所述闸板关闭和所述闸板打开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当停电需要开合所述闸板时,操作所述把手打开所述侧门,手持所述手柄带动所述支柱升降,所述支柱带动所述活动支座通过所述滑座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方式升降,从而带动所述闸板关闭与打开,同时所述支柱在升降的过程中通过所述轮架带动所述滚轮在所述凸块边缘滚动,当所述滚轮滚过所述凸块的最高点时,所述压簧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将所述滚轮卡入所述凸块之间,从而当所述闸板手动开合后能够通过所述滚轮卡入所述凸块之间自锁的方式来保持所述闸板的开合状态,从而完成了在停电时对所述闸板开合的手动控制,保障了行人的顺利通过。
作为优选,所述预埋底座与所述外壳本体通过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所述把手为凸起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滑槽为燕尾型槽,所述滑槽内涂覆润滑脂。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支座与所述固定支座规格相同,所述销轴一和所述销轴二规格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为实心环状结构,所述安装槽为通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压簧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压簧的压缩行程不小于所述凸块的轮廓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成对存在,所述滚轮与所述轮架通过所述支撑轴活动铆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停电时采用支柱带动活动支座通过滑座在滑槽内滑动的方式升降来控制闸板的关闭和开启,实现了断电状态下对闸道组件的手动开合,保障了行人的正常通行,有利于大范围推广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内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外部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闸道组件局部正视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闸道组件局部俯视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组件局部放大内部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外壳本体;101、侧门;102、把手;103、预埋底座;2、闸道组件;201、闸板;202、顶起气缸;203、活塞杆;204、销轴一;205、活动支座;206、侧板;207、固定支座;208、连杆;209、销轴二;2010、安装座;2011、转轴;2012、滑槽;2013、滑座;3、手动组件;301、支柱;302、保护壳;303、手柄;304、滚轮;305、支撑轴;306、凸块;307、安装槽;308、轮架;309、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禁闸道结构,包括外壳本体1,外壳本体1成对存在且相对设置,外壳本体1底面固定有预埋底座103,外壳本体1前面设置有侧门101,侧门101一侧与外壳本体1通过合页连接,侧门101另一侧设置有把手102,外壳本体1内壁上部设置有闸道组件2,外壳本体1内壁下部设置有手动组件3,且手动组件3与闸道组件2固定连接;
闸道组件2包括侧板206和闸板201,侧板206内开设有滑槽2012,滑槽2012内滑动连接有滑座2013,滑座2013上固定有活动支座205,活动支座205内侧设置有销轴一204,销轴一204上设置有连杆208,且连杆208与活动支座205通过销轴一204活动铆接,连杆208另一端设置有销轴二209,销轴二209两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支座207,且固定支座207与连杆208通过销轴二209活动铆接,固定支座207侧面固定有闸板201,闸板201相对设置,闸板201底部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2011,转轴2011两端活动铆接有安装座2010,且安装座2010固定在外壳本体1内壁上,活动支座205顶面固定连接有活塞杆203,活塞杆203上设置有顶起气缸202,且顶起气缸202固定在外壳本体1内部顶面;
手动组件3包括支柱301和保护壳302,支柱301顶端与活动支座205固定连接,支柱301底端固定有手柄303,支柱301中部开设有安装槽307,安装槽307内设置有压簧309,压簧309两端通过卡钩连接有轮架308,轮架308外端内侧设置有支撑轴305,支撑轴305上设置有滚轮304,保护壳302固定安装在外壳本体1内壁上,保护壳302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块306,凸块306外缘与滚轮304边缘接触,凸块306均匀分布,且凸块306之间的间隙不小于滚轮304的半径。
作为优选,预埋底座103与外壳本体1通过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如此设置,便于预埋底座103稳固支撑外壳本体1,把手102为凸起结构,如此设置,便于手持把手102控制侧门101的打开或关闭。
滑槽2012为燕尾型槽,滑槽2012内涂覆润滑脂,如此设置,便于滑座2013在滑槽2012内顺畅的滑动。
活动支座205与固定支座207规格相同,销轴一204和销轴二209规格相同,如此设置,便于闸板201更加平稳的开合。
手柄303为实心环状结构,如此设置,便于手持手柄303时施力,安装槽307为通槽,安装槽307与压簧309间隙配合,如此设置,便于压簧309在安装槽307内自由伸缩。
压簧309的压缩行程不小于凸块306的轮廓高度,如此设置,便于压簧309在安装槽307内自由伸缩。
滚轮304成对存在,滚轮304与轮架308通过支撑轴305活动铆接,如此设置,便于滚轮304在轮架308边缘自由滚动。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将预埋底座103埋放在需要设置门禁闸道的位置,并确保行人通过的方向与闸板201垂直设置,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当通过行人需要打开闸板201时,控制顶起气缸202带动活塞杆203下降,活塞杆203带动活动支座205通过滑座2013在滑槽2012内滑动的方式下降,由于连杆208与活动支座205通过销轴一204活动铆接和连杆208与固定支座207通过销轴二209活动铆接且连杆208的长度一定,从而活动支座205下降带动连杆208靠近活动支座205的一端下降,连杆208另一端带动闸板201通过转轴2011绕安装座2010转动的方式打开,行人通过后仅需控制顶起气缸202带动活塞杆203上升即可关闭闸板201,由于闸板201关闭和闸板201打开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当停电需要开合闸板201时,操作把手102打开侧门101,手持手柄303带动支柱301升降,支柱301带动活动支座205通过滑座2013在滑槽2012内滑动的方式升降,从而带动闸板201关闭与打开,同时支柱301在升降的过程中通过轮架308带动滚轮304在凸块306边缘滚动,当滚轮304滚过凸块306的最高点时,压簧309释放自身的压缩行程将滚轮304卡入凸块306之间,从而当闸板201手动开合后能够通过滚轮304卡入凸块306之间自锁的方式来保持闸板201的开合状态,从而完成了在停电时对闸板201开合的手动控制,保障了行人的顺利通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门禁闸道结构,包括外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1)成对存在且相对设置,所述外壳本体(1)底面固定有预埋底座(103),所述外壳本体(1)前面设置有侧门(101),所述侧门(101)一侧与所述外壳本体(1)通过合页连接,所述侧门(101)另一侧设置有把手(102),所述外壳本体(1)内壁上部设置有闸道组件(2),所述外壳本体(1)内壁下部设置有手动组件(3),且所述手动组件(3)与所述闸道组件(2)固定连接;
所述闸道组件(2)包括侧板(206)和闸板(201),所述侧板(206)内开设有滑槽(2012),所述滑槽(2012)内滑动连接有滑座(2013),所述滑座(2013)上固定有活动支座(205),所述活动支座(205)内侧设置有销轴一(204),所述销轴一(204)上设置有连杆(208),且所述连杆(208)与所述活动支座(205)通过所述销轴一(204)活动铆接,所述连杆(208)另一端设置有销轴二(209),所述销轴二(209)两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支座(207),且所述固定支座(207)与所述连杆(208)通过所述销轴二(209)活动铆接,所述固定支座(207)侧面固定有所述闸板(201),所述闸板(201)相对设置,所述闸板(201)底部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2011),所述转轴(2011)两端活动铆接有安装座(2010),且所述安装座(2010)固定在所述外壳本体(1)内壁上,所述活动支座(205)顶面固定连接有活塞杆(203),所述活塞杆(203)上设置有顶起气缸(202),且所述顶起气缸(202)固定在所述外壳本体(1)内部顶面;
所述手动组件(3)包括支柱(301)和保护壳(302),所述支柱(301)顶端与所述活动支座(205)固定连接,所述支柱(301)底端固定有手柄(303),所述支柱(301)中部开设有安装槽(307),所述安装槽(307)内设置有压簧(309),所述压簧(309)两端通过卡钩连接有轮架(308),所述轮架(308)外端内侧设置有支撑轴(305),所述支撑轴(305)上设置有滚轮(304),所述保护壳(302)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本体(1)内壁上,所述保护壳(302)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块(306),所述凸块(306)外缘与所述滚轮(304)边缘接触,所述凸块(306)均匀分布,且所述凸块(306)之间的间隙不小于所述滚轮(304)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禁闸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底座(103)与所述外壳本体(1)通过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所述把手(102)为凸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禁闸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012)为燕尾型槽,所述滑槽(2012)内涂覆润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禁闸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座(205)与所述固定支座(207)规格相同,所述销轴一(204)和所述销轴二(209)规格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禁闸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03)为实心环状结构,所述安装槽(307)为通槽,所述安装槽(307)与所述压簧(309)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禁闸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309)的压缩行程不小于所述凸块(306)的轮廓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禁闸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04)成对存在,所述滚轮(304)与所述轮架(308)通过所述支撑轴(305)活动铆接。
CN201821860804.9U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门禁闸道结构 Active CN209384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0804.9U CN209384157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门禁闸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0804.9U CN209384157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门禁闸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4157U true CN209384157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64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60804.9U Active CN209384157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门禁闸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4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84157U (zh) 一种门禁闸道结构
US5673810A (en) Pit lid counterweight assembly
CN212050029U (zh) 大吨位货梯
CN202574015U (zh) 流动式起重机的工具箱和流动式起重机
CN214616628U (zh) 一种气动同向开启式巷道风门
CN114148358B (zh) 车辆车门开闭装置及车辆
CN202706821U (zh) 消防车泵房两用上掀门
CN208890133U (zh) 一种配网自动化智能控制终端
CN217712261U (zh) 一种自动锁止的悬挂门
CN212984777U (zh) 一种垂直升降车库出入口平台的翻板密封机构及立体车库
CN117003082B (zh) 一种升降机及内置式吊笼轨道
KR200337060Y1 (ko) 하,폐수 처리장의 맨홀 커버 개폐 장치
CN219751594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双开围栏门
CN220041156U (zh) 一种用于酒店的智能化门禁
CN217051214U (zh) 一种升降机翻门安全锁
CN202967815U (zh) 推移式安全门
CN214069146U (zh) 一种具有防下垂柜门的配电柜
CN219061290U (zh) 具有抗风压功能的铝合金门窗
CN213924528U (zh) 一种玻璃蒸压釜液压横臂开门装置
CN220789528U (zh) 港口用抬杆式道闸
CN210828802U (zh) 柜门防下垂装置及柜子
CN219522135U (zh) 一种便携式监理机器人
CN214498829U (zh) 一种立式驱动铰页电控防护门
CN208425036U (zh) 一种用于电梯控制柜的防爆箱
CN215593521U (zh) 滑动门结构,包括该结构的打磨装置及钢轨打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3

Address after: Room 301, block B,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alth center, No. 8, Xueq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after: Jin Rui Zhi Da (Beij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323600 Xia Xiaoqiao 14, Xia Xiaoqiao Village, Yuanhe Street, Yunhe County,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xiang Toy Business Department of Yunhe Coun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