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0055U - 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0055U
CN209380055U CN201821857915.4U CN201821857915U CN209380055U CN 209380055 U CN209380055 U CN 209380055U CN 201821857915 U CN201821857915 U CN 201821857915U CN 209380055 U CN209380055 U CN 209380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retaining wall
side retaining
antetheca
weld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579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孔标
石惟一
崔建峰
宋修召
赵明正
姚元义
朱小锋
李利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ongxin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ongxin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ongxin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ongxin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579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0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0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0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焊接组件及第二焊接组件,且两个焊接组件的焊丝均位于电弧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从而在进行窄间隙焊时,两个焊丝之间能够产生共熔池,将被焊工件窄间隙焊缝两个侧壁稳定熔合。另一方面通过将电弧保护装置设置成前壁和后壁的形式,前后壁位于焊缝的纵长方向上,能够顺利进入被焊工件的窄间隙焊缝的坡口,不会因坡口宽度窄而对焊枪深入坡口造成干涉。并且前壁和后壁各自的两个侧面均抵靠于被焊工件的窄间隙坡口的两个侧壁上,并与两个侧壁合围形成电弧保护腔室,从而实现对电弧进行有效的气体或焊剂的保护,提高焊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
背景技术
窄间隙焊是一种可大量减少焊缝金属填充量的焊接工艺。目前的窄间隙焊均只有一根焊丝,焊接时,焊丝要左右摆动,以保证两金属侧壁的熔合。
如图1所示,电极3、导电咀2以及焊丝1深入两侧工件4的间隙中。为了能够很好的熔合两侧工件,焊丝必须左右摆动。但是,在10~15mm的间隙内,想要实现导电咀或者电极左右摆动,亦或是实现焊丝左右摆动,在机械结构上和电气控制上都非常困难。因此,尽管这种窄间隙焊接工艺的“高效特点”非常吸引人,但是目前并没有得到大量的应用。究其原因是两金属侧壁经常产生未熔合的现象。同时,因为空间窄小,产生的未熔合又很难修复。
Tandem双丝焊和相类似的双丝埋弧焊由于有两根焊丝,可以使一根焊丝熔合左壁金属,一根焊丝熔合右壁金属,所形成的焊缝宽度可达到20mm,己大于两金属间的间隙10-15mm,因此焊丝不需摆动,就可使两侧璧很好地熔合,设备的机械结构和电气控制都可简化,有效地改善窄间隙焊侧壁熔合的质量。但是如何才能将双丝焊稳定的应用于窄间隙焊中,合适的焊枪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该焊枪能够在窄间隙焊缝中稳定工作。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包括第一焊接组件、第二焊接组件以及电弧保护装置,所述第一焊接组件具有第一焊丝,所述第二焊接组件具有第二焊丝,第一焊丝和第二焊丝的工作端均位于电弧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所述电弧保护装置包括前壁组件、后壁组件以及保护咀顶盖;所述前壁组件具有与保护咀顶盖连接的前外框、设置于前外框内的前壁,所述前壁的两个侧面分别自所述前外框的两侧伸出;所述后壁组件具有与保护咀顶盖连接的后外框、设置于后外框内的后壁,所述后壁的两个侧面分别自所述后外框的两侧伸出;当焊接时,所述前壁的两个侧面和所述后壁的两个侧面均分别抵靠于被焊工件的窄间隙坡口的两个侧壁上,前壁、后壁以及所述两个侧壁合围形成电弧保护腔室。
其中,所述第一焊接组件具有第一枪管和第一导电咀,所述第一枪管和第一导电咀连接呈扁平的长方体形结构,所述第一焊丝贯穿第一枪管和第一导电咀;所述第二焊接组件具有第二枪管和第二导电咀,所述第二枪管和第二导电咀连接呈扁平的长方体形结构;所述第二焊丝贯穿第二枪管和第二导电咀。枪管与导电咀连接呈扁平的长方体形结构能够在保证足够导电面积的同时减小导电咀与枪管的厚度,从而适应窄间隙焊的焊缝。
为了进一步减小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占用焊缝宽度方向上的空间,所述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沿着焊接的方向前后错位布置。其中,焊接的方向为焊枪移动的方向,即焊缝的长度方向。
所述第一枪管设置与第一焊丝平行的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枪管设置与第二焊丝平行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焊丝和第二焊丝均位于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之间。以减小两根焊丝的间距,使焊接时更容易形成稳定的共熔池。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焊枪,通过设置第一焊接组件及第二焊接组件,两个焊接组件的焊丝均位于电弧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一方面能够在进行窄间隙焊时,产生共熔池实现两侧工件的稳定熔合;另一方面通过将电弧保护装置设置成前壁和后壁的形式,前后壁位于焊缝的纵长方向上,能够顺利进入窄间隙焊缝的坡口,不会因坡口宽度窄而对焊枪深入坡口造成干涉。并且前壁和后壁各自的两个侧面均抵靠于被焊工件的窄间隙坡口的两个侧壁上,并与两个侧壁合围形成电弧保护腔室,从而实现对电弧进行有效的气体或焊剂的保护,提高焊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缺陷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沿B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沿B向观察左侧护壁和右侧护壁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沿B向观察左侧护壁和右侧护壁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属于“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该焊枪实现了采用双丝焊的窄间隙焊。包括第一焊接组件、第二焊接组件以及电弧保护装置。
其中,第一焊接组件具有第一焊丝10a、第一枪管11a、第一导电咀12a和第一焊接电源14a。实施时,第一枪管11a和第一导电咀12a的横截面均为矩形,且两者横截面的大小一致。将第一枪管11a的下部和第一导电咀12a的上部厚度上均去掉一半,拼合后采用沉头螺钉连接呈扁平的长方体形结构,从而减小厚度的同时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导电面积。第二焊接组件具有第二焊丝10b、第二枪管11b、第二导电咀12b和第二焊接电源14b。同样,在实施时,第二枪管11b和第二导电咀12b的横截面均为矩形,且两者横截面的大小一致。将第二枪管11b的下部和第二导电咀12b的上部厚度上均去掉一半,拼合后采用沉头螺钉连接呈扁平的长方体形结构,从而减小厚度的同时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导电面积。
第一焊丝10a贯穿第一枪管11a和第一导电咀12a,第二焊丝10b贯穿第二枪管11b和第二导电咀12b。第一焊丝10a连接第一焊接电源14a,第二焊丝10b连接第二焊接电源14b。第一焊丝10a和第二焊丝10b的工作端均位于电弧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
电弧保护装置包括前壁组件、后壁组件以及保护咀顶盖15。其中,前壁组件具有与保护咀顶盖15连接的前外框16、设置于前外框16内的前壁17。前壁17的两个侧面分别自所述前外框16的两侧伸出。同样的,后壁组件具有与保护咀顶盖15连接的后外框18、设置于后外框18内的后壁19。后壁19的两个侧面分别自后外框18的两侧伸出。
当焊接时,前壁17的两个侧面和后壁19的两个侧面均分别抵靠于被焊工件的窄间隙坡口的两个侧壁上20。前壁17、后壁19以及两个侧壁20合围形成电弧保护腔室。从而对电弧进行有效的气体或焊剂的保护。
为了进一步减小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占用焊缝宽度方向上的空间,请参阅图3,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沿着焊接的方向前后错位布置。
而进一步的,为了向电弧保护腔室内通入保护气体或焊剂,第一枪管11a设置与第一焊丝10a平行的第一贯通孔13a,第二枪管11b设置与第二焊丝10b平行的第二贯通孔13b。第一焊丝10a和第二焊丝10b均位于第一贯通孔13a和第二贯通孔13b之间。也就是说第一贯通孔13a位于第一焊丝10a前方,第二贯通孔13b位于第二焊丝10b的后方。这样设计可以使两根焊丝如图4所示具有较近的距离,能够形成稳定的共熔池,增加熔池的温度和体积,保障两侧工件的稳定熔合。
实际焊接中,I型坡口类窄间隙坡口也并非完全平行,会有几度的夹角,因此上部的间隙会比下部的间隙大一些。为了使前壁17、后壁19能够适应窄间隙坡口的两个侧壁20之间的间隙改变,将前壁17和后壁19自中间剖开成两个部分,使其能够活动从而与两个侧壁20贴合。具体的,所述前壁17和后壁19均具有左侧护壁和右侧护壁,所述左侧护壁和右侧护壁之间设置弹簧或者橡胶棒等弹性件23,弹性件23用以对左侧护壁和右侧护壁施加指向两个侧壁20的力。从而使得左侧护壁和右侧护壁在弹性件23的作用下能够贴紧窄间隙坡口的两个侧壁20,并且自动适应各种坡口宽度的变化,保证电弧保护腔室的密封性减少漏气。
对于左侧护壁和右侧护壁,以下提供两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5所示,本例中左侧护壁21a和右侧护壁22a均呈长方体形,左侧护壁21a和右侧护壁22a相对的侧面均对称开设有卡槽,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对应的所述卡槽中。
实施例2,如图6所示,为了减小左侧护壁21b、右侧护壁22b与两个侧壁20之间的摩擦,将两侧护壁设置成结构相同且均呈圆柱体形,左侧护壁21b和右侧护壁22b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24,弹性件23抵靠在左右相邻的两个轴承座24上。焊枪移动时,轴承座24沿着侧壁20滑移,圆柱形的左侧护壁21b和右侧护壁22b通过轴承座24实现在两个侧壁20上滚动,减小了摩擦力。

Claims (8)

1.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焊接组件、第二焊接组件以及电弧保护装置,所述第一焊接组件具有第一焊丝(10a),所述第二焊接组件具有第二焊丝(10b),第一焊丝(10a)和第二焊丝(10b)的工作端均位于电弧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所述电弧保护装置包括前壁组件、后壁组件以及保护咀顶盖(15);所述前壁组件具有与保护咀顶盖(15)连接的前外框(16)、设置于前外框(16)内的前壁(17),所述前壁(17)的两个侧面分别自所述前外框(16)的两侧伸出;所述后壁组件具有与保护咀顶盖(15)连接的后外框(18)、设置于后外框(18)内的后壁(19),所述后壁(19)的两个侧面分别自所述后外框(18)的两侧伸出;当焊接时,所述前壁(17)的两个侧面和所述后壁(19)的两个侧面均分别抵靠于被焊工件的窄间隙坡口的两个侧壁(20)上,前壁(17)、后壁(19)以及所述两个侧壁(20)合围形成电弧保护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丝窄间隙焊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具有第一枪管(11a)和第一导电咀(12a),所述第一枪管(11a)和第一导电咀(12a)连接呈扁平的长方体形结构,所述第一焊丝(10a)贯穿第一枪管(11a)和第一导电咀(12a);所述第二焊接组件具有第二枪管(11b)和第二导电咀(12b),所述第二枪管(11b)和第二导电咀(12b)连接呈扁平的长方体形结构;所述第二焊丝(10b)贯穿第二枪管(11b)和第二导电咀(1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丝窄间隙焊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沿着焊接的方向前后错位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丝窄间隙焊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枪管(11a)设置与第一焊丝(10a)平行的第一贯通孔(13a),所述第二枪管(11b)设置与第二焊丝(10b)平行的第二贯通孔(13b);所述第一焊丝(10a)和第二焊丝(10b)均位于第一贯通孔(13a)和第二贯通孔(13b)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丝窄间隙焊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17)和后壁(19)均具有左侧护壁和右侧护壁,所述左侧护壁和右侧护壁之间设置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用以对左侧护壁和右侧护壁施加指向两个侧壁(20)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丝窄间隙焊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护壁和所述右侧护壁均呈长方体形,左侧护壁和右侧护壁相对的侧面均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对应的所述卡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丝窄间隙焊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护壁和所述右侧护壁结构相同且均呈圆柱体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丝窄间隙焊枪,其特征在于,左侧护壁和右侧护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24),所述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抵靠左右相邻的两个轴承座(24)上。
CN201821857915.4U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 Active CN209380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7915.4U CN209380055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7915.4U CN209380055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0055U true CN209380055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64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57915.4U Active CN209380055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00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2146A (zh) * 2018-11-12 2019-02-19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2146A (zh) * 2018-11-12 2019-02-19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140032A (ja) 2電極アーク溶接装置及び2電極アーク溶接方法
CN104227242B (zh) 中心负压等离子弧激光同轴复合焊接装置及方法
KR20130103495A (ko) 복합 용접 방법 및 복합 용접용 용접 토치
CN104684676B (zh) 非自耗电极焊接系统以及其焊接方法
WO2014140763A3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welding stainless steel to copper
CN209380055U (zh) 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
CN101549440A (zh) 一种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JP2011062723A (ja) 制御装置の端子と回路導体の溶接方法
CN109352146A (zh) 一种双丝窄间隙焊枪
JP6143402B1 (ja) 薄肉銅板同士の溶接方法
Schwedersky et al. Arc characteristic evaluation of the double-electrode GTAW process using high current values
RU2007121992A (ru) Способ многодуговой сварки или наплавки в защитных газах
CN104625384A (zh) 一种铜片导流焊设计及与电池铜顶盖的焊接方法
상훈강 et al. Spatter generation during constant voltage DC-AC pulse tandem gas metal arc welding process
CN208951068U (zh) 点焊接地螺母柱
CN105618933A (zh) 一种高效高质的激光-微弧等离子复合焊接方法
CN209189991U (zh) 一种窄间隙焊枪
CN107695492B (zh) Tig焊枪
JP2010234409A (ja) 狭開先溶接トーチ及び該溶接トーチを備えたタンデムアーク溶接装置
CN105436682A (zh) 利用正负极电势差异的点焊或凸焊方法
JP5826305B2 (ja) 制御装置の端子の溶接方法
CN104028893A (zh) 改善光纤激光-mig电弧复合焊接背面成形的方法
TWM557156U (zh) 手動點焊與連續點焊雙模切換式氬焊機
JP6539039B2 (ja) 溶接装置及びプラズマ溶接方法
KR20140079950A (ko) 델타스폿 용접건용 캡 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