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79807U - 一种滚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79807U
CN209379807U CN201822222503.XU CN201822222503U CN209379807U CN 209379807 U CN209379807 U CN 209379807U CN 201822222503 U CN201822222503 U CN 201822222503U CN 209379807 U CN209379807 U CN 209379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ing wheel
table top
rack
roll unit
lower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25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辉
孙鹏飞
余文波
向阳
朱国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LING RISINGSUN ROTO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LING RISINGSUN ROTO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LING RISINGSUN ROTO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LING RISINGSUN ROTO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25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79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79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79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压设备,属于滚压机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机架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上滚压组件、下滚压组件,上滚压组件、下滚压组件分别设有可转动的上滚压轮、下滚压轮且上滚压轮、下滚压轮向右伸出机架,上滚压轮、下滚压轮水平间隔设置且两者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设有圆弧倒角,以使上滚压轮、下滚压轮之间形成弧形的滚压型腔,驱动机构,其安装于机架上并驱动上滚压轮或下滚压轮转动;工作平台,其设于机架的右侧,工作平台支撑并铰接工件。

Description

一种滚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滚压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滚压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制造,金属材质的桶状容器通常由三个部分拼接组成,而这种容器的底部通常需要设置圆角。现有的加工工艺中,通常是由工人通过手工敲打的方式,由一个圆饼状的金属板逐步弯折形成盆状工件,最后再将盆状工件可用于焊接组成金属容器。
这种人工制造圆角的生产工艺费时费力,且制造的工件无论是尺寸还是质量均非常不稳定,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均非常低。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动滚压圆角的滚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滚压圆角的滚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滚压设备,包括:
机架,机架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上滚压组件、下滚压组件,上滚压组件、下滚压组件分别设有可转动的上滚压轮、下滚压轮且上滚压轮、下滚压轮向右伸出机架,上滚压轮、下滚压轮水平间隔设置且两者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设有圆弧倒角,以使上滚压轮、下滚压轮之间形成弧形的滚压型腔,
驱动机构,其安装于机架上并驱动上滚压轮或下滚压轮转动;
工作平台,其设于机架的右侧,工作平台支撑并铰接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平台包括支架;台面,其设于机架上方,台面用于支撑并铰接工件;升降机构,其安装于支架和台面之间,升降机构带动台面上升或下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杆、升降电机,伸缩杆一端与支架相连接,另一端与台面相连接,升降电机驱动伸缩杆伸出或收缩以带动台面上升或下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别与台面的四个边角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三个换向器,每个换向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两个垂直输入端的输出端,升降电机安装于四个伸缩杆的对称中心并与其中一个换向器的输入端相连,另外两个换向器对称设置于前述换向器的两侧,且后述两个换向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传动轴与前述换向器的两个输出端相连接,后述两个换向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传动轴与四个伸缩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面设有用于铰接工件的安装柱,安装柱向上凸出台面,安装柱可沿台面的中心横轴左右滑动,且台面开设有供安装柱滑动的条形槽,所述台面下方安装有可转动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沿台面的中心横轴设置,调节螺杆上螺接有周向固定的滑块,转动调节螺杆可带动滑块沿台面中心横轴左右滑动,安装柱与滑块固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螺杆右端伸出台面,且调节螺杆右端的侧壁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方安装有纵向调节装置,纵向调节装置与上滚压组件相连接并带动上滚压轮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下方安装有横向调节装置,横向调节装置与下滚压组件相连接并带动下滚压轮左右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右侧固连有定位块,定位块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于机架的前后两侧,工作平台上固设有两个与定位块对应的定位轴,定位块设有供定位轴插入的通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滚压时,将圆饼状的工件水平放置于工作平台上并与工作平台铰接,使得工件竖向固定并可周向转动。通过在上滚压轮、下滚压轮上分别设置圆弧倒角以形成弧形的滚压型腔,滚压型腔与工件实际所需的圆角形状一致。当工件外沿伸入滚压型腔后,驱动机构带动上滚压轮、下滚压轮的其中一个主动转动,另一个则在摩擦力作用下从动转动,同时工件也在摩擦力作用下周向转动,最终工件外沿呈与滚压型腔一致的弧形,从而实现了工件圆角的自动滚压成型。
2、在一次滚压之后,圆饼状工件的圆角位置会出现折皱,而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带动台面上升或下降,使得工件与滚压型腔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调,而在改变工件高度之后再次滚压工件,能够有效消除工件圆角出处的折皱,使得工件整体更加平滑,滚压效果更佳。
3、通过设置三个换向器以带动四个伸缩杆同步伸出或收缩,以使台面的四个边角同步上升或下降,台面升降顺畅,不易卡住,且支撑效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工作平台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台面结构的仰视图。
图5是机架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前视图。
图7是上滚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下滚压组件和横向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机架;110、上安装座;111、前板;112、后板;113、上安装板;114、导向条;120、纵向螺杆;130、横向调节装置;131、滑轨;132、滑板;133、螺母座;134、丝杆螺母;135、横向螺杆;136、连接块;137、第一锥齿轮;138、第二锥齿轮;139、横向调节杆;140、定位块;200、上滚压组件;210、上滚压轮;220、上转座;221、侧板;222、连板;230、上转轴;300、下滚压组件;310、下滚压轮;320、下转轴;321、花键;330、下支座;400、滚压型腔;500、驱动机构;510、驱动电机;520、减速机;530、齿轮座;540、驱动齿轮;600、工作平台;610、支架;620、台面;621、安装柱;622、条形槽;623、活动缺口;630、升降机构;631、升降电机;632、换向器;633、传动轴;634、伸缩杆;640、调节螺杆;650、滑块;660、加强框;661、加强梁;670、定位轴;70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9所示,本滚压设备,包括机架100和设于机架100右侧的工作平台600,机架100上安装有上滚压组件200、下滚压组件300、驱动机构500。
上滚压组件200、下滚压组件300分别设于机架100的上下两侧且分别设有可转动的上滚压轮210、下滚压轮310,上滚压轮210、下滚压轮310均向右伸出机架100,上滚压轮210、下滚压轮310水平间隔设置且两者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设有圆弧倒角,以使上滚压轮210、下滚压轮310之间形成弧形的滚压型腔400。
驱动机构500用于驱动上滚压轮210或下滚压轮310转动,本申请中,为了提高机架100的安装稳定性,优选将驱动机构500靠近地面设置并驱动下滚压轮310转动。
工作平台600用于支撑并铰接工件700,滚压时,将圆饼状的工件700水平放置于工作平台600上并与工作平台600铰接,使得工件700竖向固定并可周向转动。通过在上滚压轮210、下滚压轮310上分别设置圆弧倒角以形成弧形的滚压型腔400,滚压型腔400与工件700实际所需的圆角形状一致。当工件700外沿伸入滚压型腔400后,驱动机构500带动上滚压轮210、下滚压轮310的其中一个主动转动,另一个则在摩擦力作用下从动转动,同时工件700也在摩擦力作用下周向转动,最终工件700外沿呈与滚压型腔400一致的弧形,从而实现了工件700圆角的自动滚压成型。
其中,机架100上方安装有纵向调节装置,纵向调节装置与上滚压组件200相连接并带动上滚压轮210上下移动。
通过纵向调节装置能够改变上滚压轮210与下滚压轮310之间的高度,从而改变滚压型腔400的尺寸,进而满足不同工件700的圆角要求,滚压设备使用更加灵活。
具体的,纵向调节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纵向螺杆120,纵向螺杆120与机架100螺纹连接,纵向螺杆120下端穿过机架100与上滚压组件200铰接并竖向固定。也就是说,纵向螺杆120的下端拉住上滚压组件200以避免其掉落,同时纵向螺杆120也能相对于上滚压组件200转动,转动纵向螺杆120可使纵向螺杆120相对于机架100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上滚压轮210的上下移动,同时螺纹传动的结构也能使纵向螺杆120实现自锁,结构简单且连接可靠,实用性佳。
上滚压组件200还包括上转座220、上转轴230,上转座220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侧板221和水平设置连板222,连板22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221的上侧固连,上转轴230同时与两个侧板221铰接并向右伸出,上滚压轮210安装于上转轴230的右端,纵向螺杆120与连板222铰接并竖向固定。
通过侧板221和连板222组成倒U字形的上转座220,从而可靠支撑上转轴230和上滚压轮210,并保证上转轴230与上滚压轮210能够顺畅的转动,且纵向螺杆120仅需要拉动连板222即能实现上滚压组件200的整体升降,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机架100包括上安装座110,上安装座110包括前板111、后板112、上安装板113,前板111、后板112垂直设置于上转座220的前后两侧,上安装板113水平设置且上安装板113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板111、后板112的上侧固连,纵向螺杆120与上安装板113螺纹连接。
换句话说,上安装座110同样呈倒U字形并用于嵌装上滚压组件200,使得转动纵向螺杆120时,上滚压组件200不会前后偏转,保证滚压质量,且整体结构紧凑,连接强度高。
此处值得一体的是,上安装座110还包括导向条114,前板111、后板112分别安装有两个导向条114,导向条114与上转座220的侧板221紧密贴合。
通过设置导向条114以引导上滚压组件200纵向调节方向,上滚压组件200上下移动更加顺畅,且调节精度高。
进一步的,机架100下方还安装有横向调节装置130,横向调节装置130与下滚压组件300相连接并带动下滚压轮310左右移动。
同样的,通过横向调节装置130能够改变下滚压轮310与上滚压轮210之间的水平间距,从而改变滚压型腔400的尺寸,进而满足不同工件700的圆角要求,滚压设备使用更加灵活。
具体的,横向调节装置130包括安装于机架100上的滑轨131,滑轨131上安装有可相对于滑轨131左右滑动的滑板132,下滚压组件300安装于滑板132上,滑轨131下方安装有螺母座133,螺母座133内铰接有丝杆螺母134,丝杆螺母134横向螺接有横向螺杆135,横向螺杆135的右端通过连接块136与滑板132固连。
转动丝杆螺母134可带动横向螺杆135左右移动,横向螺杆135通过连接块136带动滑板132相对于滑轨131左右滑动,最终带动下滚压组件300中的下滚压轮310左右移动。该横向调节装置130结构紧凑,传动连接可靠,横向调节效果佳。
进一步的,丝杆螺母134的一端固连有第一锥齿轮137,机架100的前侧安装有可转动的横向调节杆139,横向调节杆139一端伸入机架100并固连有与第一锥齿轮137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38。
通过设置横向调节杆139,以及第一锥齿轮137与第二锥齿轮138的啮合作用,工人在机架100外部摇动横向调节杆139就能调节下滚压轮310,无须将手伸入机架100内部,使用非常方便,且安全性高。
下滚压组件300具体还包括两个安装于滑板132上的下支座330,以及同时与两个下支座330铰接的下转轴320,下转轴320右端伸出机架100并安装有下滚压轮310。
驱动机构500包括驱动电机510、减速机520、驱动齿轮540,驱动电机510、减速机520安装于机架100的底部,驱动电机510的输出端与减速机520相连,机架100还固定安装有齿轮座530,齿轮座530位于减速机520的上侧,驱动齿轮540铰接于齿轮座530上,减速机520的输送端通过链条(图中未显示)带动驱动齿轮540转动,驱动齿轮540内开设有花键槽,下转轴320的左端设置有与花键槽对应的花键321,下转轴320的花键321穿过驱动齿轮540的花键槽,且下转轴320可沿驱动齿轮540横向移动。
工作时,驱动电机510带动减速机520、驱动齿轮540转动,驱动齿轮540通过花键321与花键槽的配合带动下转轴320转动,从而实现下滚压轮310的驱动。横向调节下滚压轮310时,横向调节装置130整体带动下支座330、下转轴320、下滚压轮310左右移动,此时下转轴320左端的花键321穿过驱动齿轮540的花键槽左右移动,并始终保持传动连接状态,使得驱动机构500始终可带动下转轴320转动。
工作平台600包括,支架610;台面620,其设于机架100上方,台面620用于支撑并铰接工件700;升降机构630,其安装于支架610和台面620之间,升降机构630带动台面620上升或下降。
在一次滚压之后,圆饼状工件700的圆角位置会出现折皱,而通过设置升降机构630带动台面620上升或下降,使得工件700与滚压型腔400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调,而在改变工件700高度之后再次滚压工件700,能够有效消除工件700圆角出处的折皱,使得工件700整体更加平滑,滚压效果更佳。
升降机构630包括伸缩杆634、升降电机631,伸缩杆634一端与支架610相连接,另一端与台面620相连接,升降电机631驱动伸缩杆634伸出或收缩以带动台面620上升或下降。优选的,伸缩杆634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别与台面620的四个边角相连接,使得升降机构630对台面620的支撑更加稳定。
升降机构630还包括三个换向器632,每个换向器632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两个垂直输入端的输出端,升降电机631安装于四个伸缩杆634的对称中心并与其中一个换向器632的输入端相连,另外两个换向器632对称设置于前述换向器632的两侧,且后述两个换向器632的输入端分别通过传动轴633与前述换向器632的两个输出端相连接,后述两个换向器63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传动轴633与四个伸缩杆634相连接。
通过设置三个换向器632以带动四个伸缩杆634同步伸出或收缩,以使台面620的四个边角同步上升或下降,台面620升降顺畅,不易卡住,且支撑效果可靠。
台面620设有用于铰接工件700的安装柱621,安装柱621向上凸出台面620,安装柱621可沿台面620的中心横轴左右滑动,且台面620开设有供安装柱621滑动的条形槽622。
通过左右滑动安装柱621,可改变工件700的安装位置,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700,使用灵活性更好,工作平台600的适用范围更广。
具体的,台面620下方安装有可转动的调节螺杆640,调节螺杆640沿台面620的中心横轴设置,调节螺杆640上螺接有周向固定的滑块650,转动调节螺杆640可带动滑块650沿台面620中心横轴左右滑动,安装柱621与滑块650固连。
通过设置调节螺杆640及对应配合的滑块650,并将安装柱621设置于滑块650上,且由于滑块650周向固定,转动调节螺杆640即可实现安装柱621的左右滑动,同时调节螺杆640与滑块650螺纹连接的结构也能实现自锁,避免工件700滚压过程中发生水平偏移,实用性佳。
进一步的,调节螺杆640右端伸出台面620,且调节螺杆640右端的侧壁开设有通孔。将摇杆插入调节螺杆640右端的通孔,工人就能很方便加大力矩并转动调节螺杆640,从而调整安装柱621的位置,无需将手伸入台面620底下,调节更加方便、省力。
沿台面620外轮廓设置有加强框660,加强框660安装于台面620的下方,通过设置加强框660可有效提高台面620的支撑强度。
加强框660包括两个横向设置的加强梁661,且两个加强梁661对称设置于台面620中心横轴的两侧,调节螺杆640设于两个加强梁661之间,且滑块650与两个加强梁661紧贴。
加强梁661在提高台面620支撑强度的同时,还能为滑块650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并限制滑块650周向转动,使得滑块650滑动顺畅且整体安装结构紧凑。
沿台面620左侧内凹形成有活动缺口623,工件700伸出活动缺口623以便于进行滚压工艺,并能有效保证台面620对工件700的支撑效果。
机架100右侧固连有定位块140,定位块140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于机架100的前后两侧,工作平台600上固设有两个与定位块140对应的定位轴670,定位块140设有供定位轴670插入的通孔。
通过定位块140与定位孔的配合,使得机架100与工作平台600之间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一定,有效避免滚压过程中工件700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发生位置偏移,滚压质量更加稳定。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纵向螺杆120、横向螺杆135、调节螺杆640不仅可以工人驱动,还能电动驱动,电动驱动时,还可通过控制器实现三者的联动以实现全自动调节,滚压型腔400的调节效果更佳,使用更加灵活。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机架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上滚压组件、下滚压组件,上滚压组件、下滚压组件分别设有可转动的上滚压轮、下滚压轮且上滚压轮、下滚压轮向右伸出机架,上滚压轮、下滚压轮水平间隔设置且两者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设有圆弧倒角,以使上滚压轮、下滚压轮之间形成弧形的滚压型腔,
驱动机构,其安装于机架上并驱动上滚压轮或下滚压轮转动;
工作平台,其设于机架的右侧,工作平台支撑并铰接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包括支架;台面,其设于机架上方,台面用于支撑并铰接工件;升降机构,其安装于支架和台面之间,升降机构带动台面上升或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伸缩杆、升降电机,伸缩杆一端与支架相连接,另一端与台面相连接,升降电机驱动伸缩杆伸出或收缩以带动台面上升或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别与台面的四个边角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三个换向器,每个换向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两个垂直输入端的输出端,升降电机安装于四个伸缩杆的对称中心并与其中一个换向器的输入端相连,另外两个换向器对称设置于前述换向器的两侧,且后述两个换向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传动轴与前述换向器的两个输出端相连接,后述两个换向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传动轴与四个伸缩杆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设有用于铰接工件的安装柱,安装柱向上凸出台面,安装柱可沿台面的中心横轴左右滑动,且台面开设有供安装柱滑动的条形槽,所述台面下方安装有可转动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沿台面的中心横轴设置,调节螺杆上螺接有周向固定的滑块,转动调节螺杆可带动滑块沿台面中心横轴左右滑动,安装柱与滑块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右端伸出台面,且调节螺杆右端的侧壁开设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方安装有纵向调节装置,纵向调节装置与上滚压组件相连接并带动上滚压轮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下方安装有横向调节装置,横向调节装置与下滚压组件相连接并带动下滚压轮左右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一种滚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右侧固连有定位块,定位块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于机架的前后两侧,工作平台上固设有两个与定位块对应的定位轴,定位块设有供定位轴插入的通孔。
CN201822222503.X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滚压设备 Active CN209379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2503.XU CN209379807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滚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2503.XU CN209379807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滚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79807U true CN209379807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54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2503.XU Active CN209379807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滚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79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8077B (zh) 钢管轧制生产线
CN203779114U (zh) 单缝方形钢管整形封闭矫直焊接生产线
CN106180307A (zh) 柔性辊弯成型生产线
CN113680859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具有大幅度压折结构的折弯机
CN109530568A (zh) 一种滚压设备
CN209139561U (zh) 一种冰柜内胆多角度折弯的成型设备
CN209379807U (zh) 一种滚压设备
CN113353373A (zh) 一种自动调整规格的成型装置
CN205032840U (zh) 一种自动布线焊接装置
CN220515183U (zh) 一种配电柜生产用折弯机
CN212168615U (zh) 一种调型不更换轧辊直缝焊管成型机
CN215845016U (zh) 一种钢板用可控制弯折角度的折弯机
CN209349317U (zh) 制管机用带钢边缘成型机构
CN218015057U (zh) 一种新型液压驱动三辊卷板机
CN106623525A (zh) 柔性辊弯成型生产线的成型立辊装置
CN209502655U (zh) 一种滚筋机
CN115555406A (zh) 一种基于铝合金型材连续轧制一体化生产设备
CN206046736U (zh) 柔性辊弯成型生产线的成型立辊装置
CN210501083U (zh) 一种水平柱状海绵发泡成型装置
CN209502654U (zh) 一种用于滚筋机的工作平台
CN112547954A (zh) 一种基于机械加工用快速自动化直条压型设备
CN217171209U (zh) 一种自动调整规格的成型装置
CN215879320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弯曲矫直机
CN209737147U (zh) 一种模具钢加工用辅助上料装置
CN109967531A (zh) 一种三维变截面轧辊冷弯成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