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76689U -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76689U
CN209376689U CN201821916675.0U CN201821916675U CN209376689U CN 209376689 U CN209376689 U CN 209376689U CN 201821916675 U CN201821916675 U CN 201821916675U CN 209376689 U CN209376689 U CN 209376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eat
card slot
electrode column
atomis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166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etech Europe Hold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Joyetech Europe Holdin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etech Europe Holding GmbH filed Critical Joyetech Europe Holding GmbH
Priority to CN2018219166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76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76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76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其中,所述雾化头包括本体、第一电极座、第二电极座、发热件以及导液件,所述第一电极座和所述第二电极座均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电极座的上端面上向上凸设有第一电极柱,所述第二电极座的上端面上向上凸设有第二电极柱,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均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柱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电极柱之间均留有安装间隙,所述导液件的两端夹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间隙中,所述发热件设置有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极座上,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极座上。

Description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吸烟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电子烟凭借其卫生环保、使用方便及比较多样的口感体验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传统的电子烟的雾化器,只能装比较单一的传统发热丝,而对于其他形状或材质的发热件,在装配时存在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适用多种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发热体的装配的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头,所述雾化头包括第一电极座、第二电极座和发热件,所述第一电极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极柱,所述第一电极柱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电极座上设置有第二电极柱,所述第二电极柱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上均设置有固定件与压块,所述发热件设置有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当所述固定件抵推对应的所述压块时,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一个被对应的所述压块压紧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另一个被对应的所述压块压紧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一电极柱的轴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一电极柱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电极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二电极柱的轴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二电极柱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电极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压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中的至少一个对应所述发热件开设有导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件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中的一个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中的另一个的数量与所述发热件的数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头还包括本体以及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电极座和所述第二电极座均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所述第一绝缘件夹设在所述第二电极座和所述本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头还包括导液件,所述导液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与所述发热件接触设置,所述本体上对应所述导液件开设有进液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柱、第二电极柱以及发热件均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电极柱之间以及所述两个第二电极柱之间均留有安装间隙,所述导液件的两端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安装间隙内,所述两个发热件位于所述导液件的相对两侧。
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座上还设置有电极接触,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导电柱,所述雾化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极接触与所述导电柱相连接。
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在第一电极座的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座的第二电极柱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通过固定件和压块将发热件的两个引脚分别夹紧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从而对发热件的材质和形状没有限制,适用多种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发热件的装配。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导液件的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头,所述雾化头包括本体、第一电极座、第二电极座、发热件以及导液件,所述第一电极座和所述第二电极座均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电极座的上端面上向上凸设有第一电极柱,所述第二电极座的上端面上向上凸设有第二电极柱,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均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柱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电极柱之间均留有安装间隙,所述导液件的两端夹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间隙中,所述发热件设置有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极座上,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极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头还包括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电极座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端面的一侧,所述本体的上端面的另一侧安装所述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二电极座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件上,所述第一电极座和所述第二电极座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本体上、下两端面的通孔,所述第二电极座的下端面上向下凸设有电极接触,所述电极接触穿设在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件有两个,两个所述发热件分别位于所述导液件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位于两个所述发热件的下方各开设有一个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件是陶瓷发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柱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电极柱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上均设置有固定件与压块,当所述固定件抵推对应的所述压块时,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一个被对应的所述压块压紧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另一个被对应的所述压块压紧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一电极柱的轴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一电极柱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电极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二电极柱的轴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二电极柱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电极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压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
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头。
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所述的雾化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雾化头和底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雾化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其编号分别为:
雾化器100 雾化头10 本体11
通气孔111 进液孔112 第三外螺纹113
第一电极座12 第一卡槽1211 第一安装孔122
固定件123 压块124 第二电极座13
第二卡槽1311 电极接触132 第一绝缘件14
发热件15 导液件16 外罩17
上盖组件20 上盖21 注液孔211
密封件22 注液盖23 烟嘴24
底座组件30 底座31 第一进气孔311
调节环32 第二进气孔321 导电柱33
第二绝缘件34 储液件40 储液腔41
第一电极柱121 第二电极柱131 过气孔13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雾化器100以及与雾化器100电性连接的电池组件(图未示出)。
雾化器100包括雾化头10、分别连接在雾化头10相对两端的上盖组件20和底座组件30以及套设于雾化头10外的储液件40,储液件40与雾化头10之间的间隙形成储液腔41。
上盖组件20包括与雾化头10连接的上盖21、安装在上盖21上的烟嘴24和套设在上盖21外的注液盖23。
上盖21大致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上盖21的外周面上向外延伸形成有能够将储液腔41上端封闭的封盖(图未标出),封盖上开设有与储液腔41相连通的注液孔211,当储液腔41内的烟液消耗尽时,可通过注液孔211加注烟液;上盖2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注液盖23连接的第一外螺纹(图未标出),上盖2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雾化头10连接的第二外螺纹(图未标出),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上盖21与注液盖23之间、上盖21与雾化头10之间还可以采用卡接、插接等其他可拆卸方式连接。
注液盖23大致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且注液盖23的上端沿注液盖23的径向向内凸设有抵持缘(图未标出),当注液盖23套设在上盖21外时,抵持缘与上盖21的外周面相抵持,注液盖23的下端与上盖21的封盖相抵持。注液盖23内收容有用于将注液孔211关闭的密封件22。密封件22呈环状,密封件2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上盖21的第一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图未标出)。密封件22与注液盖23过盈配合,如此,当密封件22与上盖21螺纹连接时,注液盖23也固定在上盖21上。密封件22的上端面上沿密封件22的轴向向下开设有盲槽(图未标出),如此,可以节约密封件22的用料。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22可以省略,注液盖23与上盖21直接连接并且将注液孔211封闭。具体地,注液盖23的抵持缘上沿注液盖23的轴向向下延伸形成连接壁,将第一内螺纹设置在连接壁上,注液盖23的下端沿注液盖23的径向向内凸设有用于关闭注液孔211的挡缘。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上盖21上可以不设置注液孔211,如此,注液盖23可以省略,可以直接取下上盖21后向储液腔41内注入烟液。
烟嘴24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烟嘴24插设于上盖21内,上盖21将雾化头10的内腔与烟嘴24的内腔连通,使得雾化头10雾化烟液产生的烟雾进入烟嘴24,从而被用户吸食。烟嘴24包括抽吸部(图未标出)以及设置在抽吸部一端的连接部(图未标出)。抽吸部的直径>连接部的直径。当烟嘴24完成安装时,连接部插设在上盖21内,抽吸部的下端面与注液盖23相抵持。如此,需要先取下烟嘴24,解除抽吸部对注液盖23的抵持作用,才能进一步拆卸注液盖23进行注液操作。由于,操作较为复杂,可以防止儿童误拆卸注液盖23,进而可以防止儿童通过注液孔211接触到储液腔41内的烟液。
请参阅图2和图3,雾化头10包括本体11、设置在本体11上的第一电极座12、第二电极座13、发热件15、导液件16以及套设于本体11外的外罩1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座12与本体11一体设置,第二电极座13与本体11可拆卸连接,第二电极座13与本体11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14。本体11、第一电极座12以及第二电极座13均为电的良导体。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座12和第二电极座13可以均与本体11固定连接,或者第一电极座12和第二电极座13可以均与本体11可拆卸连接,在此不做限定,只要使得第一电极座12与本体11电性连接,第二电极座13与本体11电性隔离即可。
第一电极座12和第二电极座13的形状大致相同,第二电极座13与第一电极座12的区别在于,第二电极座13的下端面上向下凸设有电极接触132。第一电极座12设置在本体11的上端面的一侧,本体11的上端面的另一侧安装第一绝缘件14,第二电极座13固定在第一绝缘件14上,第二电极座13和第一电极座12之间留有间隙以绝缘;本体11上设置有贯穿本体11上下两端面的通孔(图未标出),第二电极座13的电极接触132穿过通孔后与电池组件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座12和第二电极座13通电后正负极的极性并不做限定,可以其中一个作为正极,另一个作为负极。
第一电极座12的上端面上向上凸设有第一电极柱121,第一电极柱121的上端面上沿第一电极柱121的轴向向下开设有第一卡槽1211,第一电极柱121远离第二电极座13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卡槽1211相连通的第一安装孔122;第二电极座13的上端面上向上凸设有第二电极柱131,第二电极柱131的上端面上沿第二电极柱131的轴向向下开设有第二卡槽1311,第二电极柱131远离第一电极座12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卡槽1311相连通的第二安装孔(图未示出);第一安装孔122以及第二安装孔内均穿设有固定件123,第一卡槽1211和第二卡槽1311内均设置有压块124,当固定件123穿设在第一安装孔122或第二安装孔内时,固定件123的一端抵持于对应的压块124上。发热件15的负极引脚和正极引脚中的一个卡设于第一卡槽1211内,另一个卡设于第二卡槽1311内,将固定件123穿设在第一安装孔122和第二安装孔内时,固定件123能够推动对应的压块124,从而将发热件15的负极引脚和正极引脚夹紧并将发热件15固定。由此,发热件15的形状和材质不受限制,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头10适用多种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发热件15的装配。在本实施方式中,发热件15采用陶瓷发热片,能达到高寿命、可循环、可清洗、降低使用成本和材料环保等级等有益效果。具体地,该陶瓷发热片是烧结有钨浆的氮化铝陶瓷发热片。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发热件15还可以为钢片或钢网等。通过设置压块124,降低了装配难度。具体地,正、负极引脚的线径比较小,而且多为圆柱状,如果固定件123直接去抵持正、负极引脚,需要在固定件123压紧的过程中,防止正、负极引脚任意滚动,否则,固定件123可能会与正、负极引脚错开而无法抵持。而压块124的表面积比较大,即使正、负极引脚在压块124压紧的过程中,任意滚动,也始终与压块124保持接触。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安装更加稳定可靠,每一个压块124均由两个固定件123进行抵持。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一个压块124还可以是由一个固定件123或两个以上的固定件123抵持。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孔122和第二安装孔均是螺纹孔,固定件123是螺钉,固定件123和第一安装孔122或第二安装孔螺纹连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固定件123和第一安装孔122或第二安装孔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配合连接,例如,固定件123是弹性件,固定件123和第一安装孔122或第二安装孔胀紧配合。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座1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极柱121,第二电极座13上设置有两个第二电极柱131,由此使得第一电极座12和第二电极座13均大致呈“U”形。两个第一电极柱121之间以及两个第二电极柱131之间均留有用于安装导液件16的安装间隙(图未标出),即,导液件16横跨本体11,且导液件16的两端夹设在对应的安装间隙中。本体11的两侧在靠近对应的安装间隙处各开设有一个贯通本体11侧壁和上端面的进液孔112,储液腔41内的烟液可通过进液孔112被导液件16吸收。导液件16的材质可以为棉、纤维、导液陶瓷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液件16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发热件15。本体11上位于两个发热件15的下方各开设有一个通气孔111。如图4所示,第二电极座13安装到本体11上时会遮蔽通气孔111,为了不影响进气,在第二电极座13上开设有与通气孔111连通的过气孔133。此外,在第一电极柱121与发热件15相对的侧壁上以及第二电极柱131与发热件15相对的侧壁上还均开设有也是用于进气的导气孔(图未标出)。通气孔111和导气孔相配合,可以使得外部气体尽可能地流经发热件15的表面,从而可以带出更多的烟雾,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发热件15还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柱121和第二电极柱131的数量均为两个。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柱121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二电极柱131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以上。只要满足第一电极柱121和第二电极柱131中的一个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另一个的数量与发热件15的数量等同即可。发热件15的安装视实际设置的第一电极柱121和第二电极柱131的数量而定。可以是一个第一电极柱121和一个第二电极柱131安装一个发热件15。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热件15共用一个第一电极柱121或共用一个第二电极柱131。
外罩17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外罩17的上端设置有与上盖21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图未标出)。外罩17下端与本体11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体11上设置有第三外螺纹(图未标出),外罩17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三外螺纹配合的第三内螺纹113,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外罩17和本体11还可通过卡接等方式连接。外罩17的内腔构成雾化腔(图未标出),本体11盖设在外罩17的下端且部分伸入外罩17内,第一电极座12、第二电极座13、发热件15以及导液件16构成的雾化组件收容于雾化腔内。
底座组件30包括底座31、调节环32、与第二电极座13上的电极接触132电性连接的导电柱33和夹设在导电柱33与底座31之间的第二绝缘件34。
底座31大致呈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雾化头10的本体11安装在底座31的上端,底座3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311,第一进气孔311与通气孔111以及导气孔均相连通。导电柱33穿设于底座31的中心处,导电柱33的一端与电极接触132连接,另一端穿出底座31外与电池组件连接。
调节环32呈环状,调节环32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31上,调节环32上对应第一进气孔311开设有第二进气孔321,旋转调节环32能够调节第一进气孔311和第二进气孔321的连通面积,从而调节进气气流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头10,在第一电极座12的第一电极柱121和第二电极座13的第二电极柱131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1211和第二卡槽1311,通过固定件123和压块124将发热件15的两个引脚分别夹紧在第一卡槽1211和第二卡槽1311内,从而对发热件15的材质和形状没有限制,适用多种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发热件15的装配。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100以及电子烟因包括雾化头10而具有雾化头10相同的有益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头包括本体、第一电极座、第二电极座、发热件以及导液件,所述第一电极座和所述第二电极座均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电极座的上端面上向上凸设有第一电极柱,所述第二电极座的上端面上向上凸设有第二电极柱,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均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柱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电极柱之间均留有安装间隙,所述导液件的两端夹设在对应的所述安装间隙中,所述发热件设置有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极座上,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极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头还包括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电极座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端面的一侧,所述本体的上端面的另一侧安装所述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二电极座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件上,所述第一电极座和所述第二电极座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本体上、下两端面的通孔,所述第二电极座的下端面上向下凸设有电极接触,所述电极接触穿设在所述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有两个,两个所述发热件分别位于所述导液件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位于两个所述发热件的下方各开设有一个通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是陶瓷发热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柱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电极柱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上均设置有固定件与压块,当所述固定件抵推对应的所述压块时,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一个被对应的所述压块压紧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中的另一个被对应的所述压块压紧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一电极柱的轴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一电极柱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电极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二电极柱的轴向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二电极柱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电极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压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
9.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头。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
CN201821916675.0U 2018-04-18 2018-04-18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Active CN209376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6675.0U CN209376689U (zh) 2018-04-18 2018-04-18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59216.5U CN208228314U (zh) 2018-04-18 2018-04-18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1821916675.0U CN209376689U (zh) 2018-04-18 2018-04-18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59216.5U Division CN208228314U (zh) 2018-04-18 2018-04-18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76689U true CN209376689U (zh) 2019-09-13

Family

ID=645842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16675.0U Active CN209376689U (zh) 2018-04-18 2018-04-18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1820559216.5U Active CN208228314U (zh) 2018-04-18 2018-04-18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59216.5U Active CN208228314U (zh) 2018-04-18 2018-04-18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937668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1439A (zh) * 2020-06-10 2020-09-08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发热丝固定结构、固定方法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8314U (zh) 2018-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5527B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5876870B (zh) 一种储油装置、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4444248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EP3434119B1 (en) Ultrasonic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US20230248057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EP3272237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zer
CN105962421B (zh) 采用超声波雾化单元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02890462U (zh) 电子香烟
CN105876869B (zh) 一种电子烟
CN206403199U (zh) 雾化器和分体式电子烟
CN207653561U (zh) 一种电子烟
CN106793832B (zh) 一种电子烟
CN201072979Y (zh) 用于电子香烟的雾化器
CN210299500U (zh) 一种方便更换发热丝的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3952432U (zh) 可存储大容量烟液的电子香烟
WO2021056437A1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05639733A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控制方法
CN207370092U (zh) 雾化头、具有该雾化头的雾化装置及其电子烟
CN208446610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1869928A (zh) 一种混合式加热不燃烧装置及系统
CN209376689U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7236097U (zh) 烟油雾化吸烟装置
CN210695958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的冷凝液回收结构
CN207100510U (zh) 一种电子烟小型雾化器
CN203860453U (zh) 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