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62476U - 一种搅拌式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搅拌式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62476U
CN209362476U CN201821834125.4U CN201821834125U CN209362476U CN 209362476 U CN209362476 U CN 209362476U CN 201821834125 U CN201821834125 U CN 201821834125U CN 209362476 U CN209362476 U CN 209362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pot cover
stirring rod
reaction kettle
therm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41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ailong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ailong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ailong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ailong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341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62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62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62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式反应釜,其包括釜体、加热夹套、搅拌装置、投料装置及温度计,釜体具有锅体及锅盖,锅盖设置于锅体顶部,加热夹套设置于锅体,并位于锅盖下方,搅拌装置具有动力装置、传动轴及搅拌器,传动轴连接动力装置与搅拌器,动力装置设置于锅盖,传动轴穿设锅盖,搅拌器位于锅体内,并具有联动部件、第一搅拌结构及第二搅拌结构,联动部件连接传动轴,第一搅拌结构与第二搅拌结构设置于联动部件,并垂直于传动轴,且第一搅拌结构位于第二搅拌结构的一侧,投料装置设置于锅盖,并位于动力装置的一侧,温度计穿设锅盖,并位于动力装置与投料装置的一侧,且由锅盖沿锅体的内壁延伸至锅体的底部。

Description

一种搅拌式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搅拌式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工业生产、加工的重要设备,反应釜主要包括釜体、搅拌装置、加热装置、供料装置、动力装置等部件,现有的反应釜的搅拌器多数体积较大,在生产、运输及安装时都存在诸多不便,且搅拌效果不佳,温度计也无法探测釜底的温度,还需要定时手动排放蒸馏水。
随着行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使用反应釜进行生产、加工的产业,也要求反应釜能在使用、维护时更加方便快捷,缩短加工时间,温度计能准确地反映生产温度,以进一步精确对生产流程的温度的把控,保障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式反应釜,以解决现有的反应釜的温度计无法探测反应釜釜底的温度、需要定期手动排放蒸馏水、搅拌器搅拌效率不高及搅拌器因体积大而产生的在生产、运输、安装搅拌器时便捷性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式反应釜,其包括釜体、加热夹套、搅拌装置、温度计及投料装置。釜体具有锅体及锅盖,锅盖设置于锅体顶部。加热夹套设置于锅体,并位于锅盖下方。搅拌装置具有动力装置、传动轴及搅拌器,传动轴连接动力装置与搅拌器,动力装置设置于锅盖,传动轴穿设锅盖,搅拌器位于锅体内,并具有联动部件、第一搅拌结构及第二搅拌结构,联动部件连接传动轴,第一搅拌结构与第二搅拌结构设置于联动部件,并垂直于传动轴,且第一搅拌结构位于第二搅拌结构的一侧。温度计穿设锅盖,并位于动力装置的一侧,且由锅盖沿锅体的内壁延伸至锅体的底部。投料装置设置于锅盖,并位于动力装置及温度计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加热夹套具有多个管道开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更包括压力排水阀,压力排水阀通过排水管道连接对应的管道开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搅拌器的第一搅拌结构具有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及第一弧形搅拌叶,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对称设置于联动部件的两侧,第一弧形搅拌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远离联动部件的一端,搅拌器的第二搅拌结构具有第三搅拌杆、第四搅拌杆及第二弧形搅拌叶,第三搅拌杆与第四搅拌杆对称设置于联动部件的两侧,第二弧形搅拌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搅拌杆与第四搅拌杆远离联动部件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搅拌器更包括固定杆,固定杆设置于联动部件及第一弧形搅拌叶的弧顶之间,并与传动轴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投料装置包括碎料人孔及至少二个投料容纳器,碎料人孔设置于锅盖,至少二个投料容器分别通过投料管道连接于锅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每个投料管道具有流量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温度计具有温度计套管、热电阻探针、连接导线及测量仪,热电阻探针设置于温度计套管,连接导线连接热电阻探针与测量仪,温度计套管设置于锅盖,热电阻探针由温度计套管沿锅体的内壁延伸至锅体的底部,热电阻探针与连接导线的连接处设置于温度计套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更包括视窗,视窗设置于锅盖,并位于动力装置、温度计及投料装置的一侧,视窗具有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更包括预留人孔,预留人孔设置于锅盖,并位于动力装置、温度计、投料装置及视窗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式反应釜搅拌器,通过设置热电阻探针于温度计套管螺,并由温度计套管沿锅体的内壁延伸至锅体的底部,以探测锅体底部的温度,通过在加热夹套的管道开孔连接的排水管道设置压力排水阀实现自动排放蒸馏水,以及在搅拌器设置联动部件以连接传动轴、第一搅拌结构、第二搅拌结构及固定杆,不仅能使搅拌器在生产、运输及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且能有效缩短生产加工时搅拌的时长,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更符合行业在使用的便利性、生产效率性及产品质量上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的搅拌器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的搅拌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的搅拌器的联动部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的搅拌器的第一搅拌杆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的搅拌器的固定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式反应釜1,其包括釜体10、加热夹套11、搅拌装置12、温度计13及投料装置14。釜体10具有锅体101及锅盖102,锅盖102设置于锅体101顶部。加热夹套11包覆锅体101的外壁,与锅体101之间形成空腔103,并位于锅盖102的下方。搅拌装置12具有动力装置120、传动轴121及搅拌器122,传动轴121连接动力装置120与搅拌器122,动力装置120设置于锅盖102,传动轴121穿设锅盖102,并位于动力装置120的下方,搅拌器122位于锅体101内,并具有联动部件1220、第一搅拌结构1221及第二搅拌结构1222,联动部件1220连接传动轴121,第一搅拌结构1221与第二搅拌结构1222设置于联动部件1220,并垂直于传动轴121,且第一搅拌结构1221位于第二搅拌结构1222的一侧。温度计13穿设锅盖102,并位于动力装置12的一侧,且由锅盖102沿锅体101的内壁延伸至锅体101的底部。投料装置14设置于锅盖102,并位于动力装置12及温度计13的一侧。
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夹套11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锅体101的外壁,其具有多个管道开孔110,多个管道开孔110与空腔103连通,一方面,其靠近锅盖102的管道开孔110能安装对应的管道,管道的管孔与空腔103连通,能用以输入蒸汽、油料或者其它物料。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式反应釜1通过蒸汽加热锅体101,当蒸汽通过管道及管道开孔110进入到空腔103中,灼热的蒸汽遇冷会于空腔103中形成冷凝水,并逐渐汇聚于空腔103的底部。加热夹套11的底部也设置有连接排水管道111的管道开孔110,即排水管道111的一端通过位于空腔103底部的管道开孔110连接空腔103。
本实施方式中,搅拌式反应釜1还包括压力排水阀A,其设置于排水管道111。本实施方式中的压力排水阀A为现有压力阀,只其两端的孔径能与排水管道111的孔径大小相匹配即可,即一端连接于空腔103的排水管道111的另一端与压力排水阀A的一端相连,如此压力阀A实现对排水管道111与空腔103内的连通空间的封闭。当未出现冷凝水时,封闭的连通空间内的蒸汽对压力排水阀A施加的力低于压力排水阀A设定的阈值,当汇聚于空腔103的冷凝水经由加热夹套11底部的管道开孔110及排水管道111到达压力排水阀A,并且持续积累时,排水管道111与空腔103内的蒸汽及冷凝水对压力排水阀A施加的力逐渐超过设定的阈值,压力排水阀A阀门自动打开,冷凝水从压力排水阀A的另一端排出。在排放出排水管道111及空腔103中的部分冷凝水后,排水管道111与空腔103内的蒸汽及冷凝水对压力排水阀A施加的力低于压力排水阀A设定的阈值,压力排水阀A阀门关闭,不用再根据空腔103内的压力值大小手动排放冷凝水。
本实施方式中,动力装置120为电机,其固定于锅盖102盖顶的中心位置,传动轴121一端设置于电机,其连接方式与现有的反应釜的电机与传动轴的连接方式相同,既可以是通过轴承安装固定并以齿轮齿合传动,也可以是其它安装方式,于此不再赘述。
下面详述搅拌器122的结构,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其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1的搅拌器122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搅拌器122包括联动部件1220、第一搅拌结构1221及第二搅拌结构1222。第一搅拌结构1221包括第一搅拌杆12210、第二搅拌杆12211及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第一搅拌杆12210一端设置于联动部件1220,其另一端具有第一延伸部122100,第一延伸部122100设有第一螺孔B。第二搅拌杆12211一端设置于联动部件1220,并与第一搅拌杆12210相对,其另一端具有第二延伸部122110,第二延伸部122110设有同样的第一螺孔B。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的形状是U形,其一端设置于第一延伸部122100,其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延伸部122110,详细地说,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的两端分别设有孔径大小与第一螺孔B的孔径大小相同的螺孔,且两个螺孔分别对应第一延伸部122100及第二延伸部122110的第一螺孔B,仅通过螺丝拧合第一螺孔B及其对应的螺孔,即可固定连接第一搅拌杆12210与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以及第二搅拌杆12211与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另外,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整体与传动轴121在同一平面上。
第二搅拌结构1222位于第一搅拌结构1221的一侧,并包括第三搅拌杆12220、第四搅拌杆12221及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第三搅拌杆12220一端设置于联动部件1220,并位于第二搅拌杆12211的一侧,其另一端具有第三延伸部122200,第三延伸部122200设有同样的第一螺孔B。第四搅拌杆12221一端设置于联动部件1220,并位于与第三搅拌杆12220相对的侧面,其另一端具有第四延伸部122210,第四延伸部122210设有同样的第一螺孔B。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的形状是U形,其一端设置于有第三延伸部122200,其另一端设置于第四延伸部122210,详细地说,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的两端分别设有同样的螺孔,且两个螺孔分别对应第三延伸部122200及第四延伸部122210的第一螺孔B,仅以螺丝拧合第一螺孔B及其对应的螺孔,即完成第三搅拌杆12220、第四搅拌杆12221与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的连接固定,另外,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整体与传动轴121在同一平面上,并位于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搅拌杆12210与第二搅拌杆12211长度相等,第三搅拌杆12220与第四搅拌杆12221长度相等且大于第一搅拌杆12210与第二搅拌杆12211的长度,第一搅拌杆12210、第二搅拌杆12211、第三搅拌杆12220及第四搅拌杆12221呈90°角度相邻设置于联动部件1220,即第一搅拌杆12210与第二搅拌杆12211相对设置于联动部件1220的两侧,并位于同一平面,第三搅拌杆12220与第四搅拌杆12221相对设置于联动部件1220的两侧,并垂直于第一搅拌杆12210及第二搅拌杆12211所在的平面。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与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相互垂直,并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的弧长长度大于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的弧长长度,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的弧顶抵接于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的弧顶。整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搅拌结构1222搅拌轨迹的半径比第一搅拌结构1221搅拌轨迹的半径更大,即第二搅拌结构1222更靠近釜体10的内壁,如此第一搅拌结构1221与第二搅拌结构1222的搅拌轨迹不重复,可以增加搅拌器122与物料的接触面积,能更充分地对物料进行搅拌。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结构1221与第二搅拌结构1222交叉设置,且其相互之间的角度为90°,其角度也可以是其它角度,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的90°。
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器122更包括固定杆1223,固定杆1223一端连接于联动部件1220与传动轴121相对的一面,其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及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的弧顶。
请参阅图4及图5,其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1的搅拌器122的联动部件1220及第一搅拌杆1221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杆1223、第一搅拌杆12210、第二搅拌杆12211、第三搅拌杆12220及第四搅拌杆12221整体为圆柱体,当然,也可以是矩形或者其它形状。联动部件1220为正方体,其每一面都具有第二螺孔D,六个第二螺孔D两两相对,但未贯穿联动部件1220,并联动部件1220边长大小与第一搅拌杆12210、第二搅拌杆12211、第三搅拌杆12220、第四搅拌杆12221及固定杆1223的截面直径大小相同。第一搅拌杆12210设置于联动部件1220的一端具有螺杆E,螺杆E对应第二螺孔D,同样地,固定杆1223、第二搅拌杆12211、第三搅拌杆12220及第四搅拌杆12221连接于联动部件1220的一端具有同样的能与第二螺孔D相对应的螺杆E,并分别通过螺杆E螺设于联动部件1220。显然,本实施方式中,联动部件1220为正方体,六个相邻垂直的面分别与传动轴121、固定杆1223、第一搅拌杆12210、第二搅拌杆12211、第三搅拌杆12220及第四搅拌杆12221对应,但其形状不仅限于正方体,也可以是球形或者其它形状,只要满足具有六个与螺杆E对应的第二螺孔D,并六个第二螺孔D两两相对设置分为三组,其中两组所在的平面交叉且垂直于另一组所在的平面即可。当然,本实施例中,传动轴121远离动力装置120的一端也具有同样的对应第二螺孔D的螺杆E,传动轴121通过螺杆E与联动部件1220连接固定。
请继续参阅图6,其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1的搅拌器122的固定杆1223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杆1223与螺杆E相对的一端具有第五延伸部12230,与之对应地,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于其弧顶处设有贯穿的通孔,该通孔的孔径与第五延伸部12230的直径大小相匹配,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的弧顶设有槽孔,该槽孔的口径大小与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的通孔的口径大小相同,但不贯穿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通孔的深度与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的槽孔的深度之和大于第五延伸部12230的长度,第五延伸部12230穿设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的通孔,并插设于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的槽孔,如此能使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1的搅拌器122更加紧固。
当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1的搅拌器122时,先将联动部件1220螺设于传动轴121;再将固定杆1223、第一搅拌杆12210、第二搅拌杆12211、第三搅拌杆12220及第四搅拌杆12221拧紧固定于联动部件1220;接着将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安装于第一搅拌杆12210、第二搅拌杆12211,安装时先将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弧顶处的通孔穿过第五延伸部12230,再将其具有螺孔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延伸部122100、第二延伸部122110的第一螺孔B,并以螺丝固定;接着以安装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的方式安装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即先将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弧顶处的槽孔对应第五延伸部12230,再将其具有螺孔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三延伸部122200及第四延伸部122210的第一螺孔B,并以螺丝对应第一螺孔B拧合固定得到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1的搅拌器122。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1的搅拌器122的零部件不仅可以分开生产,分开运输,而且安装方便,更易于更换维护。
当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式反应釜1运行时,动力装置120驱动传动轴121转动,传动轴121通过联动部件1220带动第一搅拌结构1221及第二搅拌结构1222转动,即传动轴121通过联动部件1220带动第一搅拌杆12210、第二搅拌杆12211、第三搅拌杆12220、第四搅拌杆12221及固定杆1223作旋转运动,转动的第一搅拌杆12210、第二搅拌杆12211、第三搅拌杆12220及第四搅拌杆12221带动第一弧形搅拌叶12212及第二弧形搅拌叶12222作转动动作,以充分搅动釜体10内的物料。
下面接着详述温度计13的结构,请复参阅图1。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锅盖102设置有温度计安装口,温度计安装口靠近锅体10的内壁,温度计设置于温度计安装口。具体地,温度计13具有温度计套管130、热电阻探针131、连接导线132及测量仪133。温度计套管130具有管头1301及管体1302,管头1301连接于管体1302的一端。本实施方式中,管体1302为中空不锈钢管,其一端设置于温度计安装口,另一端由温度计安装口向锅体101的底部延伸,其延伸长度小于搅拌器122的最高部分与温度计安装口之间的距离,即管体1302由温度计安装口开始,以贴近锅体101的内壁的形式向锅体101底部延伸,但管体1302的最低部分不与搅拌器122碰触。本实施方式中,管头1301形状为圆形筒体,筒体内具有与管体1302的中空空间连通的独立空间。本实施方式中,温度计套管130设置于锅盖102的方式与现有反应釜的温度计的套管的设置方式一样,温度计套管130安装于温度计安装口后,温度计安装口密闭,也可以是温度计套管130与锅盖102一体成型,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详述热电阻探针131、连接导线132及测量仪133的设置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热电阻探针131设置于套管130内,具体地,套管130的管体1302内具有隔热块13020,隔热块13020设有开孔(图中未示出),热电阻探针131穿设开孔。隔热块1020的形状匹配管体1302的管孔的形状,并以分隔管头1301与管体1302的连通空间的形式实现隔热,同时开孔的大小匹配热电阻探针131的大小,在实现固定热电阻探针131的一端的同时,不会影响隔热块1020对管体1302上下两端的隔热效果。穿设开孔的热电阻探针131的一端于管头1301内与连接导线132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沿着管体1302向锅体101的底部延伸,并其延伸长度超过管体1302,直至锅体101的底部,并固定于锅体101的内壁及底部。本实施方式的热电阻探针131为铠装热电阻,能实现沿锅体101的内壁弯曲至锅体101的底部,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以充分与釜体10内的物料接触,实现温度的探测。
本实施方式中,管头1301内的独立空间能保证热电阻探针131与连接导线132的连接处不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干扰而影响对釜体10内的温度测量,为达到温度隔离的效果,其一侧设置的过线孔(图中未示出)内设有密封圈,并其大小与连接导线132的大小相同。当然,除实施方式外,为方便检查、维护温度计13,管头1301还可设置具有密封圈的开口及对应开口的闭合板,在本申请的搅拌式反应釜1运作时不会影响温度计13的测量,在需要检查维护时,能实现开合。本实施方式中,测量仪133是动圈式的温度显示仪表,当然也可以是电位差计或者其它能适配热电阻的显示测量仪表。
请继续参阅图1,如图所示,本申请的搅拌式反应釜1的投料装置14包括碎料人孔140及至少二个投料容器141。碎料人孔140设置于锅盖102,本实施方式中,碎料人孔140为回转盖不锈钢人孔,能保证碎料人孔140闭合时的气密性,在搅拌式反应釜1的进行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添加剂等碎料时,可以打开碎料人孔140以添加碎料。
至少二个投料容器141分别通过对应的投料管道1410连接于锅盖102,本实施方式中,投料管道1410的一端设置有投料开关14100,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锅盖102,其另一端与对应的投料容器141的底部连通,投料容器141的水平高度高于锅盖102的高度,即投料容器141中的物料能依其重力流经投料管道1410及投料开关14100进入釜体10中。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投料管道1410安装有流量计14101,即流量计14101的一端连接投料管道1410与锅盖102相对的一端,其另一端连接投料管道1410与投料容器141相对的一端,且投料容器141中的物料进入投料管道1410后,由流量计14101的一端流入,并由其另一端流出至投料管道1410,最终经过投料开关14100流入釜体10。本实施方式中,流量计14101为差压式流量计,投料开关14100为常规的旋转式开关,通过流量计14101能反馈投料的量,及时关闭投料开关14100,避免投料过量。
本实施方式中,搅拌式反应釜1还包括视窗15及预留人孔16。视窗15为回转盖不锈钢人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视窗15具有窗盖150及密封圈151,窗盖150具有圆形玻璃窗(图中未示出),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151为圆环形橡胶,其厚度约为5-8CM,其外径与视窗15的大小相同,其内径与玻璃窗的直径大小相同。视窗15在使用时,窗盖150常需要打开,本实施方式的密封圈151具有一定的厚度,耐用度高,且不会影响视窗15的视觉,窗盖150闭合时也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预留人孔16也为回转盖不锈钢人孔,预留以作测量釜体10内的气压或者加装其它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搅拌式反应釜,一方面,其温度计具有的能沿锅体的内壁延伸至锅体底部的热电阻探针,既不会影响搅拌器工作,又能深入到釜体的底部进行温度测量,实现了对搅拌式反应釜生产流程中的温度的精确把控,避免了温度测量不精确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其搅拌器具有的联动部件及能螺接于联动部件的传动轴、固定杆、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及第四搅拌杆,更有可螺设于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的第一弧形搅拌叶及可螺接于第三搅拌杆与第四搅拌杆的第二弧形搅拌叶,使搅拌器更易于生产、运输、安装及维护,且设置第一搅拌结构与第二搅拌结构的双搅拌结构,使搅拌器在搅拌釜体内的物料时,有更大几率接触并搅拌所有物料,促进物料充分混合、催化反应,更能满足现在反应釜生产、加工产业在效率上及产品质量上的要求;另外,其具有的压力排水阀,实现了蒸馏水的自动排放,流量计的安装则在投放物料时实现了对物料用量的管控,使本申请的搅拌式反应釜使用更具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搅拌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釜体,其具有锅体及锅盖,所述锅盖设置于所述锅体的顶部;
加热夹套,其设置于所述锅体,并位于所述锅盖下方;
搅拌装置,其具有动力装置、传动轴及搅拌器,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搅拌器,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锅盖,所述传动轴穿设所述锅盖,所述搅拌器位于所述锅体内,并具有联动部件、第一搅拌结构及第二搅拌结构,所述联动部件连接所述传动轴,所述第一搅拌结构与所述第二搅拌结构设置于所述联动部件,并垂直于所述传动轴,且所述第一搅拌结构位于所述第二搅拌结构的一侧;
温度计,其穿设于所述锅盖,并位于所述动力装置的一侧,且由所述锅盖沿所述锅体的内壁延伸至所述锅体的底部;以及
投料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锅盖,并位于所述动力装置及所述温度计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夹套具有多个管道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压力排水阀,所述压力排水阀通过排水管道连接对应的所述管道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的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具有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及第一弧形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杆与所述第二搅拌杆对称设置于所述联动部件,所述第一弧形搅拌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与所述第二搅拌杆远离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所述搅拌器的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具有第三搅拌杆、第四搅拌杆及第二弧形搅拌叶,所述第三搅拌杆与所述第四搅拌杆对称设置于所述联动部件,所述第二弧形搅拌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搅拌杆与所述第四搅拌杆远离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更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联动部件及所述第一弧形搅拌叶的弧顶之间,并与所述传动轴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装置包括碎料人孔及至少二个投料容器,所述碎料人孔设置于所述锅盖,至少二个所述投料容器分别通过投料管道连接所述锅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投料管道具有流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计具有温度计套管、热电阻探针、连接导线及测量仪,所述热电阻探针设置于所述温度计套管,所述连接导线连接所述热电阻探针与所述测量仪,所述温度计套管设置于所述锅盖,所述热电阻探针由所述温度计套管沿所述锅体的所述内壁延伸至所述锅体的所述底部,所述热电阻探针与所述连接导线的连接处设置于所述温度计套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视窗,所述视窗设置于所述锅盖,并位于所述动力装置、所述投料装置及所述温度计的一侧,所述视窗具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搅拌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更包括预留人孔,所述预留人孔设置于所述锅盖,并位于所述动力装置、所述投料装置、所述温度计及所述视窗的一侧。
CN201821834125.4U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搅拌式反应釜 Active CN209362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4125.4U CN209362476U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搅拌式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4125.4U CN209362476U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搅拌式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62476U true CN209362476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35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4125.4U Active CN209362476U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搅拌式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62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0066A (zh) 一种高温高压液体粘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6474161U (zh) 一种实验室用可控温度的搅拌反应釜
CN206276381U (zh) 一种快速混匀原料的反应釜
CN206483441U (zh) 一种智能液体化学原料添加设备
CN209362476U (zh) 一种搅拌式反应釜
CN205570243U (zh) 一种混合搅拌机
CN208878571U (zh) 一种聚酯反应釜搅拌器
CN205522049U (zh) 一种用于环氧树脂复合物的加热真空搅拌釜
CN205833047U (zh) 食品油混合过滤系统
CN204224599U (zh) 小麦麸皮低聚木糖酶法制备用改进型酶解罐
CN202860447U (zh) 一种搅拌罐
CN205925510U (zh) 一种沥青的搅拌设备
CN208574639U (zh) 一种复合磷酸盐生产加工用反应釜装置
CN211677409U (zh) 一种硅藻泥加工用搅拌装置
CN209271276U (zh) 一种饮料生产搅拌器
CN205760813U (zh) 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CN107617410A (zh) 高效反应装置
CN208107221U (zh) 一种管路导叶式水温混合器
CN208287863U (zh) 一种润滑油搅拌装置
CN204952847U (zh) 一种润滑脂生产液体原料投料器
CN107596965A (zh) 洁厕剂的搅拌装置
CN206793090U (zh) 一种可控温度的结晶釜
CN208260207U (zh) 一种中药浓缩设备
CN220878784U (zh) 一种有机硼交联剂的制备装置
CN203140014U (zh) 一种可发性聚苯乙烯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