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5245U - 一种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5245U
CN209355245U CN201821783444.7U CN201821783444U CN209355245U CN 209355245 U CN209355245 U CN 209355245U CN 201821783444 U CN201821783444 U CN 201821783444U CN 209355245 U CN209355245 U CN 209355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air
burner
burner hous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34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新铭
蒲海伦
刘强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ianrunk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ianrunk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ianrunk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ianrunk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834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5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5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5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Mixing And Non-Premixing Gas Bur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外壳、燃气管及空气管,燃烧器外壳与燃气管之间构成第一腔室,燃烧器外壳侧壁设有通向第一腔室的进气管,进气管还连接有通向空气管的支管,所述燃烧器外壳的前端面形成有锥形的喷嘴,喷嘴与燃烧器外壳之间形成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设有将燃烧器外壳内腔与喷嘴内腔连通的若干呈环形布置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朝向燃气扩散嘴设置,所述喷嘴内还设有隔热内衬,隔热板上设有连接至间隙的第二通孔,隔热内衬上设有朝向燃气管的喷出口设置的第三通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燃烧且能够提高燃料利用率的的燃烧器。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充分燃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业窑炉的新型节能燃烧技术,具有提高火焰温度、增强辐射传热能力、减少废气排放、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等优点,既满足了窑炉产品烧成的工艺要求,提高产量和质量,又可减少废烟气的排放量,节能与减排的效果显著。但目前的燃烧器的喷口大多直接进入燃烧室,空气与燃气不能充分混合,容易造成燃烧室内温度偏高,产生氮氧化物,出现燃烧不充分或者耗费燃料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燃烧且能够提高燃料利用率的的燃烧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外壳、设于燃烧器外壳内的燃气管及设于燃气管内的空气管,燃烧器外壳与燃气管之间构成第一腔室,燃烧器外壳侧壁设有通向第一腔室的进气管,进气管还连接有通向空气管的支管,所述燃烧器外壳的前端面形成有锥形的喷嘴,燃气管位于喷嘴内的端部设有燃气扩散嘴,空气管位于喷嘴内的端部设有空气扩散嘴,喷嘴与燃烧器外壳之间形成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设有将燃烧器外壳内腔与喷嘴内腔连通的若干呈环形布置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朝向燃气扩散嘴设置,所述喷嘴内还设有隔热内衬,隔热内衬与喷嘴的锥体结构之间形成有间隙,隔热板上设有连接至间隙的第二通孔,隔热内衬上设有朝向燃气管的喷出口设置的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板包括沿燃烧器外壳轴线设置的3~6层隔热分板,隔热分板之间形成有空隙,每层分板的厚度为3-6mm,所述隔热板与燃气管之间的配合为迷宫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扩散嘴设于燃气扩散嘴内,所述燃气扩散嘴与空气扩散嘴均呈筒形结构,燃气扩散嘴外周及端面设有若干气孔,所述空气扩散嘴包括互相叠加的空气扩散单元,空气扩散单元包括2-5个空气扩散锥,空气扩散锥通过连接杆叠加,空气扩散锥的上部设有过流孔,越靠近喷嘴出口的空气扩散锥的过流孔越大。
进一步地,隔热板的材质为陶瓷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与燃气管内设有流量计及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计为涡轮流量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该燃烧器能够充分将空气与燃气混合,使得燃烧更加充分,燃烧效率更高,从而使得能源的消耗量更小,能够充分利用能源,使得产生的氮氧化物更少,更利于环保。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燃烧器的结构图;
图2为燃烧器的隔热板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空气扩散嘴的结构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的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外壳1、设于燃烧器外壳1内的燃气管2及设于燃气管2内的空气管3,燃烧器外壳1与燃气管2之间构成第一腔室5,燃烧器外壳1侧壁设有通向第一腔室5的进气管4,进气管4还连接有通向空气管3的支管6,所述燃烧器外壳1的前端面形成有锥形的喷嘴7,燃气管2位于喷嘴7内的端部设有燃气扩散嘴8,空气管 3位于喷嘴7内的端部设有空气扩散嘴9,喷嘴7与燃烧器外壳1之间形成有隔热板10,所述隔热板10上设有将燃烧器外壳1内腔与喷嘴内腔连通的若干呈环形布置的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朝向燃气扩散嘴8设置,所述喷嘴7内还设有隔热内衬12,隔热内衬12与喷嘴的锥体结构之间形成有间隙13,隔热板10上设有连接至间隙13的第二通孔14,隔热内衬 12上设有朝向燃气管2的喷出口设置的第三通孔15。
所述隔热板10包括沿燃烧器外壳1轴线设置的3~6层隔热分板101,隔热分板101之间形成有空隙102,每层分板的厚度为3-6mm,所述热隔板10与燃气管2之间的配合为迷宫结构103。
所述空气扩散嘴9设于燃气扩散嘴8内,所述燃气扩散嘴8与空气扩散嘴9均呈筒形结构,燃气扩散嘴8外周及端面设有若干气孔81,所述空气扩散嘴9包括互相叠加的空气扩散单元91,空气扩散单元91包括2-5个空气扩散锥92,空气扩散锥92通过连接杆93叠加,空气扩散锥92的上部设有过流孔94,越靠近喷嘴7出口的空气扩散锥92的过流孔越大。
隔热板10的材质为陶瓷材质。
所述进气管4与燃气管2内设有流量计16及流量调节阀17。
所述流量计16为涡轮流量计。
通过该结构的燃烧器,能够充分将空气与燃料混合,通过从燃料喷嘴内侧及外侧均通有空气,能够大大提高燃烧器的燃效效率,能够使得进入喷嘴燃烧室内的空气温度更低,含氧量更多,使得空气能够充分与燃料混合,能够节约燃料,并且通过设有的流量计16及流量调节阀12能够控制氧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使得燃烧更加均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外壳(1)、设于燃烧器外壳(1)内的燃气管(2)及设于燃气管(2)内的空气管(3),燃烧器外壳(1)与燃气管(2)之间构成第一腔室(5),燃烧器外壳(1)侧壁设有通向第一腔室(5)的进气管(4),进气管(4)还连接有通向空气管(3)的支管(6),所述燃烧器外壳(1)的前端面形成有锥形的喷嘴(7),燃气管(2)位于喷嘴(7)内的端部设有燃气扩散嘴(8),空气管(3)位于喷嘴(7)内的端部设有空气扩散嘴(9),喷嘴(7)与燃烧器外壳(1)之间形成有隔热板(10),所述隔热板(10)上设有将燃烧器外壳(1)内腔与喷嘴内腔连通的若干呈环形布置的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朝向燃气扩散嘴(8)设置,所述喷嘴(7)内还设有隔热内衬(12),隔热内衬(12)与喷嘴的锥体结构之间形成有间隙(13),隔热板(10)上设有连接至间隙(13)的第二通孔(14),隔热内衬(12)上设有朝向燃气管(2)的喷出口设置的第三通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0)包括沿燃烧器外壳(1)轴线设置的3~6层隔热分板(101),隔热分板(101)之间形成有空隙(102),每层分板的厚度为3-6mm,所述隔热板(10)与燃气管(2)之间的配合为迷宫结构(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扩散嘴(9)设于燃气扩散嘴(8)内,所述燃气扩散嘴(8)与空气扩散嘴(9)均呈筒形结构,燃气扩散嘴(8)外周及端面设有若干气孔(81),所述空气扩散嘴(9)包括互相叠加的空气扩散单元(91),空气扩散单元(91)包括2-5个空气扩散锥(92),空气扩散锥(92)通过连接杆(93)叠加,空气扩散锥(92)的上部设有过流孔(94),越靠近喷嘴(7)出口的空气扩散锥(92)的过流孔越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隔热板(10)的材质为陶瓷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与燃气管(2)内设有流量计(16)及流量调节阀(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16)为涡轮流量计。
CN201821783444.7U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燃烧器 Active CN209355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3444.7U CN209355245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3444.7U CN209355245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5245U true CN209355245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81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3444.7U Active CN209355245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5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31411U (zh) 工业炉窑用富氧助燃节能燃烧器
CN101922742B (zh) 一种整体密闭式节能燃气灶具
CN209180943U (zh) 一种内部烟气回流低NOx自身预热式烧嘴
CN206514304U (zh) 可调式双级全预混燃气灶引射器
CN201335524Y (zh) 节能型烟气炉
CN107355786A (zh) 工业燃气窑炉多级配风富氧伴烧专用燃烧器
CN101936529B (zh) 一种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侧壁气体燃烧器
CN201819214U (zh) 一种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侧壁气体燃烧器
CN209355245U (zh) 一种燃烧器
CN109506237A (zh) 一种空气富氧纯氧三用燃烧器
CN108662581A (zh) 三维涡旋燃烧器
CN202166054U (zh) 多氧燃烧器
CN208817526U (zh) 一种波纹式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
CN209180937U (zh) 一种能够充分燃烧的燃烧器
CN209180938U (zh) 一种充分燃烧的燃烧器
CN202598522U (zh) 燃气灶燃烧器
CN110094735A (zh) 一种旋转式连续蓄热燃烧器
CN206831492U (zh) 多孔纤维燃烧筒式全预混燃烧器
CN105605578A (zh) 燃烧器
CN109307270A (zh) 一种内部烟气回流低NOx自身预热式烧嘴
CN111121005B (zh) 一种解耦燃气燃烧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7247203U (zh) 工业燃气窑炉多级配风富氧伴烧专用燃烧器
CN201212682Y (zh) 低氧化氮燃烧器
CN208108093U (zh) 一种预混式炉头
CN210150726U (zh) 一种焚硫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