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3792U - 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3792U
CN209343792U CN201822089597.8U CN201822089597U CN209343792U CN 209343792 U CN209343792 U CN 209343792U CN 201822089597 U CN201822089597 U CN 201822089597U CN 209343792 U CN209343792 U CN 209343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 system
gas
filter
furnace
reacting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895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昀澎
孙远
黄瑞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uclear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Manuer (shanghai) Original Nuclea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Manuer (shanghai) Original Nuclea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Manuer (shanghai) Original Nuclear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895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3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3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3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该工艺系统包括反应炉、旋风分离器、第一过滤器、热氧化器和洗涤器;所述反应炉设有进料口、反应气入口、添加剂入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依次与所述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热氧化器和所述洗涤器连通;洗涤器为浸没式洗涤器,浸没式洗涤器为能够实现气体通过鼓泡的方式进入洗涤液中进行鼓泡洗涤的设备。该工艺系统,能够处理一座核电站(4至6台核反应堆)产生的放射性废树脂、干杂废物、有机溶剂废液、废油等含有不挥发及易挥发放射性核素的有机废物,能够减少放射性有机废物的质量和体积,并使有机物无机化,减容比高达10~50,且排放气体无污染,处理过程无二次废液产生。

Description

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核电站及核化工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有放射性的离子交换树脂、干杂废物、化学废液、废油等,为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放射性废物处理需求,遵循放射性废物最小化原则,满足废物最终处置的相关指标,开发高效环保的放射性废物减容技术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核电厂已经采用的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水泥固化、热态超级压实、烘干水泥固定、装HIC脱水等,干杂废物均一般采用分拣、超级压实和水泥固定工艺处理。这些技术的处理过程均为机械物理过程,减容效果一般,对于废树脂等湿废物的处理甚至是增容过程,无法满足目前国内的相关技术指标。
与上述处理技术相比,蒸汽重整技术利用有机废物的受热裂解的方法,使有机长链断裂重组为无机的、环境友好型气体,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则与添加的矿物质络合,形成稳定态的矿化产物,减容效果较机械物理处理方式明显提高,并且最终废物包能够实现无机化,有利于废物的厂内贮存和最终近地表处置。
目前已有的蒸汽重整处理放射性废物的工艺系统,处理对象主要是废树脂,且目前唯一商业运行的工艺设施位于美国Erwin,由于美国的放射性废物可以跨州运输,该工艺系统用于专门处理美国国内40余个反应堆产生的放射性废树脂,已运行近20年。该工艺系统包含串联的两个蒸汽重整反应炉,并且大部分热解反应发生在第一级,设立的第二级反应炉仅用于使热解完全。上述工艺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第二级反应炉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且会增大投资和运行维护风险。
由于国内放射性废物在未处理前不能进行厂外运输,且目前国内的核电站基本均有4至6个反应堆,故为适应国内放射性废物的运输规则限制及目前国内核电站的实际情况。开发能够处理4至6个反应堆产生的各类含有机物质的放射性废物的工艺系统是目前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尚缺乏一套能够处理4至6个反应堆产生的各类含有机物质的放射性废物的工艺系统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工艺系统,能够处理一座核电站(4至6台核反应堆)产生的放射性废树脂、干杂废物、有机溶剂废液、废油等含有不挥发及易挥发放射性核素的有机废物,且上述有机废物在反应气及添加剂的作用下,发生蒸汽裂解及矿化重整反应,形成稳定的、矿化的、不可燃的、耐浸出性的并包络99.99%的放射性核素的固体颗粒,以减少放射性有机废物的质量和体积,并使有机物无机化,减容比高达10~50,且排放气体无污染,处理过程无二次废液产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所述工艺系统包括反应炉、旋风分离器、第一过滤器、热氧化器和洗涤器;所述反应炉设有进料口、反应气入口、添加剂入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依次与所述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热氧化器和所述洗涤器连通;所述洗涤器为浸没式洗涤器,所述浸没式洗涤器为能够实现气体通过鼓泡的方式进入洗涤液中进行鼓泡洗涤的设备。
上述工艺系统中,所述反应炉用于所述放射性有机废物在所述反应气及所述添加剂的作用下,发生蒸汽裂解及矿化重整反应。
上述工艺系统中,所述工艺系统较佳地只有一个所述反应炉,且所述反应炉为单级流化床蒸汽重整反应炉。仅含一个所述反应炉的上述工艺系统能够节省投资费用。
上述工艺系统中,较佳地,所述反应炉竖直设置,所述反应炉的炉体围成的炉腔包括从下至上的第一圆柱炉腔、渐扩炉腔及第二圆柱炉腔,所述第二圆柱炉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圆柱炉腔,且所述第二圆柱炉腔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圆柱炉腔的内径的比值为1.1:1-2:1。所述第一圆柱炉腔的内径较佳地为250mm-1200mm。
上述工艺系统中,所述反应炉的炉壁的厚度较佳地为10mm-25mm。
上述工艺系统中,所述进料口用于将放射性有机废物送入所述反应炉,所述进料口较佳地设于所述反应炉的底端,且所述进料口能够实现水平喂料。
上述工艺系统中,所述反应气入口用于将水蒸气、氮气、氧气、流化介质和添加剂通入所述反应炉内,所述反应气入口较佳地设于所述反应炉的底端,并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且所述反应气入口能够实现水平喂料。
上述工艺系统中,所述添加剂入口用于将抗凝剂和碳颗粒通入所述反应炉内,所述添加剂入口较佳地设于所述反应炉的底端,并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且所述添加剂入口能够实现水平喂料。
上述工艺系统中,所述出料口用于将所述反应炉内的生成的产品气排出所述反应炉,所述出料口较佳地设于所述反应炉的顶端,且所述出料口能够实现水平出料。
上述工艺系统中,较佳地,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水蒸汽进料系统、氮气进料系统、氧气进料系统和气体过热器,且所述水蒸汽进料系统、所述氮气进料系统与所述氧气进料系统分别与所述气体过热器的热流体通道连通,所述气体过热器的热流体通道与所述反应气入口连通。
上述工艺系统中,较佳地,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抗凝剂进料系统及原料混合管,所述抗凝剂进料系统与用于将所述放射性废物送入所述反应炉的进料系统分别与所述原料混合管连通,所述原料混合管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上述工艺系统中,较佳地,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碳颗粒进料系统,所述碳颗粒进料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式喂料器与脉冲式氮气闭锁料斗,且所述脉冲式氮气闭锁料斗与所述添加剂入口连通。
上述工艺系统中,所述反应炉的顶部、底部和反应区域可设置热电偶,其用于实施监控所述反应炉内的温度。
上述工艺系统中,所述反应炉的炉体材质例如可为Haynes 556、Hastelloy、不锈钢或加防火陶瓷内衬的碳钢。
上述工艺系统中,所述旋风分离器用于从所述出料口排出的产品气的气固分离,并将气固分离后的气体送入所述第一过滤器。
上述工艺系统中,所述第一过滤器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排出的气体的气固分离,并将气固分离后的气体排出。所述第一过滤器较佳地为陶瓷过滤器,所述陶瓷过滤器的滤芯材质为陶瓷。
上述工艺系统中,较佳地,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固体出口及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固体出口均与一废物暂存罐连通。更佳地,所述废物暂存罐与第一储罐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储罐例如可为HIC储罐。
上述工艺系统中,所述热氧化器的底部通入天然气火焰,所述热氧化器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排出的气体中可燃气体的燃烧。
上述工艺系统中,所述洗涤器用于所述热氧化器排出的气体中酸性气体的去除。较佳地,所述浸没式洗涤器位于所述热氧化器的下方,所述热氧化器的底部设有伸向所述浸没式洗涤器的底部的文氏管,所述热氧化器与所述浸没式洗涤器经所述文氏管连通,所述文氏管用于将所述热氧化器中的气体送入所述浸没式洗涤器内的洗涤液中。所述洗涤液可为能够除去酸性气体的溶液,例如可为碳酸氢钠溶液和/或氢氧化钠溶液。更佳地,所述浸没式洗涤器还设有尾气出口及洗涤液出口。进一步更佳地,所述尾气出口与尾气冷凝器连通,和/或,所述洗涤液出口与盐溶液暂存罐连通。
所述尾气冷凝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较佳地还设有与所述尾气冷凝器连通的除雾器,所述除雾器用于所述尾气冷凝器排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去除,所述除雾器较佳地具有能够加热所述尾气冷凝器排出的气体的部件,将所述尾气冷凝器排出的气体加热至120℃至140℃,以确保其中的水蒸气不会在下述的第三过滤器和烟囱中冷凝。所述除雾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较佳地还设有与所述除雾器连通的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用于所述除雾器排出的气体的净化。所述第二过滤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较佳地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过滤器连通的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器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排出的气体的净化。所述第三过滤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较佳地还设有与所述第三过滤器连通的烟囱,所述第三过滤器与所述烟囱连通的管道上较佳地设有辐射连续监测器,所述辐射连续监测器用于监测所述管道中气体中的辐射剂量率。
所述盐溶液暂存罐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较佳地还设有与所述盐溶液暂存罐连通的喷淋器,所述喷淋器中通入天然气火焰,所述喷淋器用于所述盐溶液暂存罐送入的盐溶液中水分的去除。所述喷淋器较佳地为T型喷淋器。
其中,所述喷淋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较佳地还设有与所述喷淋器连通的水蒸气冷凝器,所述水蒸气冷凝器用于将所述喷淋器排出的水蒸气冷凝为水。所述水蒸气冷凝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较佳地还设有与所述水蒸气冷凝器连通的配液罐,所述配液罐用于配制通入所述浸没式洗涤器的洗涤液。
其中,所述喷淋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较佳地还设有与所述喷淋器连通的废盐收集器,所述废盐收集器用于收集从所述喷淋器中排出的废盐。更佳地,所述废盐收集器还与所述第三过滤器连通,所述第三过滤器还用于所述废盐收集器排出的气体的净化。所述废盐收集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较佳地还设有与所述废盐收集器连通的第二储罐,所述第二储罐用于收集所述废盐收集器中排出的废盐。其中,所述第二储罐例如可为HIC储罐。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工艺系统,能够处理一座核电站(4至6台核反应堆)产生的放射性废树脂、干杂废物、有机溶剂废液、废油等含有不挥发及易挥发放射性核素的有机废物,且上述有机废物在反应气及添加剂的作用下,发生蒸汽裂解及矿化重整反应,形成稳定的、矿化的、不可燃的、耐浸出性的并包络99.99%的放射性核素的固体颗粒,以减少放射性有机废物的质量和体积,并使有机物无机化,减容比高达10~50,且排放气体无污染,处理过程无二次废液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的。
附图标记说明:
反应炉 10
旋风分离器 20
第一过滤器 30
热氧化器 40
洗涤器 50
尾气冷凝器 60
除雾器 70
第二过滤器 80
第三过滤器 90
辐射连续监测器 100
烟囱 110
废物暂存罐 120
第一储罐 130
盐溶液暂存罐 140
喷淋器 150
废盐收集器 160
第二储罐 1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工艺系统包括反应炉10、旋风分离器20、第一过滤器30、热氧化器40和洗涤器50;反应炉10设有进料口、反应气入口、添加剂入口和出料口;出料口依次与旋风分离器20、第一过滤器30、热氧化器40和洗涤器50连通。
上述工艺系统中,反应炉10用于放射性有机废物在反应气及添加剂的作用下,发生蒸汽裂解及矿化重整反应。
上述工艺系统中,工艺系统只有一个反应炉10,且反应炉10为单级流化床蒸汽重整反应炉。仅含一个反应炉10的上述工艺系统能够节省投资费用。
上述工艺系统中,反应炉10竖直设置,反应炉10的炉体围成的炉腔包括从下至上的第一圆柱炉腔、渐扩炉腔及第二圆柱炉腔,第二圆柱炉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圆柱炉腔,且第二圆柱炉腔的内径与第一圆柱炉腔的内径的比值为1.1:1,第一圆柱炉腔的内径为1200mm。
上述工艺系统中,反应炉10的炉壁的厚度为10mm。
上述工艺系统中,进料口用于将放射性有机废物送入反应炉10,进料口设于反应炉10的底端,且进料口能够实现水平喂料。
上述工艺系统中,反应气入口用于将水蒸气、氮气、氧气、流化介质和添加剂通入反应炉10内,反应气入口设于反应炉10的底端,并位于进料口的下方,且反应气入口能够实现水平喂料。
上述工艺系统中,工艺系统还设有水蒸汽进料系统、氮气进料系统、氧气进料系统和气体过热器,且水蒸汽进料系统、氮气进料系统与氧气进料系统分别与气体过热器的热流体通道连通,气体过热器的热流体通道与反应气入口连通。
上述工艺系统中,添加剂入口用于将抗凝剂和碳颗粒通入反应炉10内,添加剂入口设于反应炉10的底端,并位于进料口的下方,且添加剂入口能够实现水平喂料。
上述工艺系统中,工艺系统还设有抗凝剂进料系统及原料混合管,抗凝剂进料系统与用于将放射性废物送入反应炉10的进料系统分别与原料混合管连通,原料混合管与进料口连通。
上述工艺系统中,工艺系统还设有碳颗粒进料系统,碳颗粒进料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式喂料器与脉冲式氮气闭锁料斗,且脉冲式氮气闭锁料斗与添加剂入口连通。
上述工艺系统中,出料口用于将反应炉10内的生成的产品气排出反应炉10,出料口设于反应炉10的顶端,且出料口能够实现水平出料。
上述工艺系统中,反应炉10的顶部、底部和反应区域设置热电偶,其用于实施监控反应炉10内的温度。
上述工艺系统中,反应炉10的炉体材质为Haynes 556。
上述工艺系统中,旋风分离器20用于从出料口排出的产品气的气固分离,并将气固分离后的气体送入第一过滤器30。
上述工艺系统中,第一过滤器30用于旋风分离器20排出的气体的气固分离,并将气固分离后的气体排出。第一过滤器30为陶瓷过滤器,陶瓷过滤器的滤芯材质为陶瓷。
上述工艺系统中,旋风分离器20的固体出口及第一过滤器30的固体出口均与一废物暂存罐120连通。废物暂存罐120与第一储罐130连通,第一储罐130为HIC储罐。
上述工艺系统中,热氧化器40的底部通入天然气火焰,热氧化器40用于第一过滤器30排出的气体中可燃气体的燃烧。
上述工艺系统中,洗涤器50用于热氧化器40排出的气体中酸性气体的去除,洗涤器50为浸没式洗涤器,浸没式洗涤器为能够实现气体通过鼓泡的方式进入洗涤液中进行鼓泡洗涤的设备。浸没式洗涤器位于热氧化器40的下方,热氧化器40的底部设有伸向浸没式洗涤器的底部的文氏管,热氧化器40与浸没式洗涤器经文氏管连通,文氏管用于将热氧化器40中的气体送入浸没式洗涤器内的洗涤液中。洗涤液为碳酸氢钠溶液。浸没式洗涤器还设有尾气出口及洗涤液出口。尾气出口与尾气冷凝器60连通,洗涤液出口与盐溶液暂存罐140连通。
尾气冷凝器60之后,工艺系统还设有与尾气冷凝器60连通的除雾器70,除雾器70用于尾气冷凝器60排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去除,除雾器70具有能够加热尾气冷凝器60排出的气体的部件,将尾气冷凝器60排出的气体加热至120℃至140℃,以确保其中的水蒸气不会在下述的第三过滤器90和烟囱110中冷凝。
除雾器70之后,工艺系统还设有与除雾器70连通的第二过滤器80,第二过滤器80用于除雾器70排出的气体的净化。
第二过滤器80之后,工艺系统还设有与第二过滤器80连通的第三过滤器90,第三过滤器90用于第二过滤器80排出的气体的净化。
第三过滤器90之后,工艺系统还设有与第三过滤器90连通的烟囱110,第三过滤器90与烟囱110连通的管道上设有辐射连续监测器100,辐射连续监测器100用于监测管道中气体中的辐射剂量率。
盐溶液暂存罐140之后,工艺系统还设有与盐溶液暂存罐140连通的喷淋器150,喷淋器150中通入天然气火焰,喷淋器150用于盐溶液暂存罐140送入的盐溶液中水分的去除。喷淋器150为T型喷淋器。
其中,喷淋器150之后,工艺系统还设有与喷淋器150连通的水蒸气冷凝器,水蒸气冷凝器用于将喷淋器150排出的水蒸气冷凝为水。水蒸气冷凝器之后,工艺系统还设有与水蒸气冷凝器连通的配液罐,配液罐用于配制通入浸没式洗涤器的洗涤液。
其中,喷淋器150之后,工艺系统还设有与喷淋器150连通的废盐收集器160,废盐收集器160用于收集从喷淋器150中排出的废盐。废盐收集器160还与第三过滤器90连通,第三过滤器90还用于废盐收集器160排出的气体的净化。废盐收集器160之后,工艺系统还设有与废盐收集器160连通的第二储罐170,第二储罐170用于收集废盐收集器160中排出的废盐,第二储罐170为HIC储罐。
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工艺系统,能够处理一座核电站(4至6台核反应堆)产生的放射性废树脂、干杂废物、有机溶剂废液、废油等含有不挥发及易挥发放射性核素的有机废物,且上述有机废物在反应气及添加剂的作用下,发生蒸汽裂解及矿化重整反应,形成稳定的、矿化的、不可燃的、耐浸出性的并包络99.99%的放射性核素的固体颗粒,以减少放射性有机废物的质量和体积,并使有机物无机化,减容比高达10~50,且排放气体无污染,处理过程无二次废液产生。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除下述指标外,其余均同实施例1,不同的指标为:第二圆柱炉腔的内径与第一圆柱炉腔的内径的比值为2:1,第一圆柱炉腔的内径为250mm,反应炉的炉壁的厚度为25mm,反应炉的炉体材质为Hastelloy,洗涤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工艺系统,能够处理一座核电站(4至6台核反应堆)产生的放射性废树脂、干杂废物、有机溶剂废液、废油等含有不挥发及易挥发放射性核素的有机废物,且上述有机废物在反应气及添加剂的作用下,发生蒸汽裂解及矿化重整反应,形成稳定的、矿化的、不可燃的、耐浸出性的并包络99.99%的放射性核素的固体颗粒,以减少放射性有机废物的质量和体积,并使有机物无机化,减容比高达10~50,且排放气体无污染,处理过程无二次废液产生。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系统包括反应炉、旋风分离器、第一过滤器、热氧化器和洗涤器;所述反应炉设有进料口、反应气入口、添加剂入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依次与所述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热氧化器和所述洗涤器连通;所述洗涤器为浸没式洗涤器,所述浸没式洗涤器为能够实现气体通过鼓泡的方式进入洗涤液中进行鼓泡洗涤的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系统只有一个所述反应炉,且所述反应炉为单级流化床蒸汽重整反应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炉竖直设置,所述反应炉的炉体围成的炉腔包括从下至上的第一圆柱炉腔、渐扩炉腔及第二圆柱炉腔,所述第二圆柱炉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圆柱炉腔,且所述第二圆柱炉腔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圆柱炉腔的内径的比值为1.1:1-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炉腔的内径为250mm-1200mm;所述反应炉的炉壁的厚度为10mm-2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设于所述反应炉的底端,且所述进料口能够实现水平喂料;所述反应气入口设于所述反应炉的底端,并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且所述反应气入口能够实现水平喂料;所述添加剂入口用于将抗凝剂和碳颗粒通入所述反应炉内,所述添加剂入口设于所述反应炉的底端,并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且所述添加剂入口能够实现水平喂料;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反应炉的顶端,且所述出料口能够实现水平出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水蒸汽进料系统、氮气进料系统、氧气进料系统和气体过热器,且所述水蒸汽进料系统、所述氮气进料系统与所述氧气进料系统分别与所述气体过热器的热流体通道连通,所述气体过热器的热流体通道与所述反应气入口连通;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抗凝剂进料系统及原料混合管,所述抗凝剂进料系统与用于将所述放射性废物送入所述反应炉的进料系统分别与所述原料混合管连通,所述原料混合管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碳颗粒进料系统,所述碳颗粒进料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振动式喂料器与脉冲式氮气闭锁料斗,且所述脉冲式氮气闭锁料斗与所述添加剂入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为陶瓷过滤器,所述陶瓷过滤器的滤芯材质为陶瓷;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固体出口及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固体出口均与一废物暂存罐连通;所述废物暂存罐与第一储罐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式洗涤器位于所述热氧化器的下方,所述热氧化器的底部设有伸向所述浸没式洗涤器的底部的文氏管,所述热氧化器与所述浸没式洗涤器经所述文氏管连通,所述文氏管用于将所述热氧化器中的气体送入所述浸没式洗涤器内的洗涤液中;所述浸没式洗涤器还设有尾气出口及洗涤液出口;所述尾气出口与尾气冷凝器连通,所述洗涤液出口与盐溶液暂存罐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冷凝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与所述尾气冷凝器连通的除雾器,所述除雾器用于所述尾气冷凝器排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去除,所述除雾器具有能够加热所述尾气冷凝器排出的气体的部件;所述除雾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与所述除雾器连通的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用于所述除雾器排出的气体的净化;所述第二过滤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过滤器连通的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器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排出的气体的净化;所述第三过滤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与所述第三过滤器连通的烟囱,所述第三过滤器与所述烟囱连通的管道上设有辐射连续监测器,所述辐射连续监测器用于监测所述管道中气体中的辐射剂量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溶液暂存罐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与所述盐溶液暂存罐连通的喷淋器,所述喷淋器中通入天然气火焰,所述喷淋器用于所述盐溶液暂存罐送入的盐溶液中水分的去除;所述喷淋器为T型喷淋器;
其中,所述喷淋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与所述喷淋器连通的水蒸气冷凝器,所述水蒸气冷凝器用于将所述喷淋器排出的水蒸气冷凝为水;所述水蒸气冷凝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与所述水蒸气冷凝器连通的配液罐,所述配液罐用于配制通入所述浸没式洗涤器的洗涤液;
其中,所述喷淋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与所述喷淋器连通的废盐收集器,所述废盐收集器用于收集从所述喷淋器中排出的废盐;所述废盐收集器还与所述第三过滤器连通,所述第三过滤器还用于所述废盐收集器排出的气体的净化;所述废盐收集器之后,所述工艺系统还设有与所述废盐收集器连通的第二储罐,所述第二储罐用于收集所述废盐收集器中排出的废盐。
CN201822089597.8U 2018-12-12 2018-12-12 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 Active CN209343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9597.8U CN209343792U (zh) 2018-12-12 2018-12-12 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9597.8U CN209343792U (zh) 2018-12-12 2018-12-12 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3792U true CN209343792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6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89597.8U Active CN209343792U (zh) 2018-12-12 2018-12-12 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37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8799A (zh) * 2019-11-25 2020-02-04 成都天保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重整装置冷凝液收集再利用系统及其工艺方法
CN110772919A (zh) * 2019-11-25 2020-02-11 成都天保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性有机废物蒸汽重整气体净化系统及其工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8799A (zh) * 2019-11-25 2020-02-04 成都天保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重整装置冷凝液收集再利用系统及其工艺方法
CN110772919A (zh) * 2019-11-25 2020-02-11 成都天保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性有机废物蒸汽重整气体净化系统及其工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22447U (zh) 核电站放射性废树脂处理装置
CN105567267B (zh) 热解煤的系统和方法
CN102964047B (zh) 污泥干化的处理方法
CN103608099A (zh) 一种用于进行水热反应的系统和方法
CN209343792U (zh) 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工艺系统
CN113975919B (zh) 基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含氯固废的氯组分干法回收工艺
CN102807884B (zh) 一种竹材热裂解液化制备生物油及生物炭的方法
CN2893438Y (zh) 一种含盐有机废液焚烧系统
CN103962363B (zh) 高温等离子体广谱废物无害化处置系统
CN109642163A (zh) 一种利用高含水率有机废弃物制备燃气的方法和系统
CN102974182B (zh) 一种含次氧化锌冶炼烟气的处理方法
CN105731461A (zh) 一种电石渣提纯回用系统及提纯回用方法
CN105084370A (zh) 一种冷氢化工艺中的渣浆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383345A (zh)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06113246B (zh) 一种医疗垃圾焚烧飞灰微波连续烧结陶粒的装置和运行方法
CN201713489U (zh) 将城市污泥转换成气、液、固态燃料的全封闭式设备系统
CN201261720Y (zh) 一种磷石膏分解循环流化床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
CN104773712B (zh) 制备硫酸的方法
CN106118750A (zh) 梯级组合床气化系统
CN104973598A (zh) 一种活性炭生产装置
CN105036126A (zh) 一种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装置
CN102530897A (zh) 一种采用多电极制磷电炉制备黄磷的方法
CN204738001U (zh) 一种高效环保回收废汞触媒中汞的系统
CN110040922A (zh) 处理罐底含油污泥的方法和处理系统
CN205953530U (zh) 一种电石渣提纯回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5

Address after: Room 1102, Guiping Road,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uclear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1, seat A, No. 391, Guiping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TAIHAI MANOIR NUCLEUS (SHANGHAI) ENERGY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