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1931U - 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1931U
CN209341931U CN201821760201.1U CN201821760201U CN209341931U CN 209341931 U CN209341931 U CN 209341931U CN 201821760201 U CN201821760201 U CN 201821760201U CN 209341931 U CN209341931 U CN 209341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ower
cooling tower
air
device used
catch bas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602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us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us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us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us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602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1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1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19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包括设置鼓风机和3种遮挡装置,第一种由由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伞形环和位于顶部的伞形片组成,第二种由设置于鼓风机上方的两个第一侧集水槽、多个第一引流槽以及多个拱形板组成,第三种由设置于鼓风机上方的两个第二侧集水槽和多个S形挡水板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在保证了鼓风机从下方将空气鼓入至冷却塔中进行冷却的同时,均可避免冷却喷淋水喷溅到鼓风机的电机上,延长了鼓风机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漏电事故的发生,节约了维护费用,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鼓风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冷却塔基本是上引风形式,即风扇在冷却塔顶部,这种上部抽风形式的通风方式容易引起雾气和能耗偏高,为了节能降耗,减少雾气,可以把风机安装到冷却塔底部,用鼓风的方式把换热模块的热量推送到空中,以达到冷却的目的,同时减少雾气,也就节约水源。但是风机安装在下部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喷淋水会喷溅在风机上面,容易引起漏电和事故。
现有顶部引风式冷却塔通常采用一个较大的风机,一旦风机发生故障,就必须停机检修或更换,影响整个冷却塔的使用;再者,当冷却塔的负荷比较低的情况下,风机仍旧处于工作状态,如果采用若干风机组合的形式进行通风,在冷却负荷比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性关闭一定数量的风机,进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包括设置于冷却塔底部的鼓风机,鼓风机由圆筒、电机和叶轮组成,圆筒两端开口且以竖向方向设置,电机固定于圆筒中,叶轮固定于电机的输出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的上方设置有阻挡冷却喷淋水喷溅到电机上的遮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所述遮挡装置由设置于每个鼓风机上的涵道式遮挡器组成,涵道式遮挡器由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伞形环和位于顶部的伞形片组成,最下方的伞形环与圆筒之间、相邻的伞形环之间、伞形片与最上端的伞形环之间形成出风口;伞形片的中央设置有中央开孔,由下至上的伞形环的外径尺寸逐渐减小;鼓风机的圆筒底部的外围为集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所述遮挡装置由设置于鼓风机上方的两个第一侧集水槽、多个第一引流槽以及多个拱形板组成,两个第一集水槽平行设置,第一引流槽位于两个第一侧集水槽之间并间隔设置,第一引流槽的两端经连通口与第一侧集水槽相通;拱形板的两侧边沿位于相邻两第一引流槽的正上方,拱形板的侧边与第一引流槽之间形成便于气流通过的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所述遮挡装置由设置于鼓风机上方的两个第二侧集水槽和多个S形挡水板组成,两个第二侧集水槽平行设置,S形挡水板位于两第二侧集水槽之间并间隔设置,相邻两S形挡水板之间形成便于气流穿过的通风口;S形挡水板朝上的空腔形成第二引流槽,第二引流槽的两侧与第二侧集水槽相通,S形挡水板的末端经销轴铰接有活动板,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活动板使得两S形挡水板之间的通风口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所述鼓风机的数量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使了实现底部鼓风机的防冷却水喷溅,设置了3种形式的遮挡装置,第1种遮挡装置采用由多个伞形环和一个伞形片组成,在保证了通风的情况下使得喷淋水落在鼓风机的外围;第2种遮挡装置由第一侧集水槽、第一引流槽和拱形板组成,喷淋水落至拱形板上之后被引流至第一引流槽中,再由引流槽流入第一侧集水槽中,避免了对鼓风机的喷溅;第3种遮挡装置由第二侧集水槽、S形挡水板和活动板组成,鼓风机工作时活动板打开以实现通气,上方落下的喷淋水将S形挡水板形成的第二引流槽引流至第二侧集水槽中,防止了鼓风机被喷淋。
本实用新型的3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在保证了鼓风机从下方将空气鼓入至冷却塔中进行冷却的同时,均可避免冷却喷淋水喷溅到鼓风机的电机上,延长了鼓风机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漏电事故的发生;由于采用底部鼓气,与现有的上部引风相比,减少了雾气产生,降低了冷却塔的能耗。通过将鼓风机设置为多个的形式,可根据冷却负荷的高低来选择鼓风机的开启数量,以实现节能的目的,某个或某几个鼓风机损坏后,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更换和维护,节约了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1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1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图4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第1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种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种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图13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集水槽,2圆筒,3电机,4叶轮,5进风口,6伞形环,7伞形片,8连杆,9中央开孔,10出风口,11固定杆;12第一侧集水槽,13第一引流槽,14拱形板,15连通口,16 S形挡水板,17活动板,18第二引流槽,19销轴,20冷却塔,21喷淋管,22鼓风机,23第二侧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1种实施例的主视图、俯视图,图3和图4均给出了实施例1的立体图,所示的第1种实施例的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由鼓风机、集水槽1、伞形片7和多个伞形环6组成,鼓风机由圆筒2、电机3和叶轮4组成,圆筒2的上下端开口,电机3经固定杆11固定于圆筒2的内部空腔中,叶轮4固定于电机3的输出轴上,在电机3带动叶轮4转动的过程中,可将外部的空气经下部鼓入至冷却塔中,进行热交换后将热量带走,实现冷却作用,在冷却负荷较大时,需要喷淋冷却水进行冷却,以提高冷却效率。将鼓风机设置于冷却塔的底部之后,为了避免冷却水喷溅到鼓风机上,就需要设置放置冷却水喷溅的遮挡装置。
实施例1中的遮挡装置就由位于鼓风机的圆筒2上部的多个伞形环6和顶部的伞形片7组成,形成了涵道式遮挡器,多个伞形环6以及伞形片7间隔设置,且由下至上其外径尺寸逐渐减小,每个伞形环6的中央均开设有中央开孔9,最下方的伞形环6与圆筒2之间、相邻的伞形环6之间以及最上方的伞形环6与伞形片7之间经连杆8相连接,并形成便于气体通过的出风口10,圆筒2的下端开口为进风口5,圆筒2底部的外围为集水槽1。
这样,鼓风机工作的过程中,可将外界的空气从进风口5抽入,并经出风口10鼓入至冷却塔中实现冷却作用。在冷却塔喷淋时,落下的喷淋水经伞形片7和伞形环6的遮挡,喷淋水最终落至鼓风机四周的集水槽1中,避免了鼓风机的电机3被喷淋水喷溅。
实施例2,如图5至图8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2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右视图、立体图和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的遮挡装置由位于鼓风机上方的两个第一集水槽12、多个第一引流槽13和多个拱形板14组成,两个第一集水槽12平行设置,多个第一引流槽13间隔地设置于第一集水槽12之间并与其垂直,拱形板14位于第一集水槽12的上方,拱形板14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形状。第一引流槽13的两端经连通口15与第一集水槽12相通,拱形板14两侧的边沿位于第一引流槽13的正上方,且拱形板14的两侧与第一引流槽13之间形成通风口,以便鼓风机鼓入的气体进入冷却塔。这样,由上方落下的喷淋水落至拱形板14上之后,被分流至两侧的第一引流槽13中,然后再经第一引流槽13流入至第一侧集水槽12中,避免了冷却水对鼓风机22的喷溅。
实施例3,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3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右视图和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的遮挡装置由两个第二侧集水槽23和多个S形挡水板16组成,两个第二侧集水槽23平行设置,S形挡水板16间隔设置于两个第二侧集水槽23之间并与其成垂直状态。相邻两S形挡水板16之间形成便于气流通过的通风口,S形挡水板16朝上的槽腔形成第二引流槽18,第二引流槽18的两端与第二侧集水槽23相通,S形挡水板16上部的边缘位于与其相邻的第二引流槽18的正上方,这样,由上方落下的喷淋水就会全部落入第二引流槽18中,并经第二引流槽18流入第二侧集水槽23中,以避免喷淋水对鼓风机22的喷溅。
为了进一步保证对喷淋水的遮挡作用,所示S形挡水板16的下端经销轴19铰接有活动板17,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活动板17使得两S形挡水板16之间的通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当鼓风机启动后,会将活动板17吹起使得通风口打开,以便将外界空气鼓入冷却塔。活动板17的开启也可通过连杆控制。
如图12和图13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3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所示的冷却塔20的下方设置有多个鼓风机22,冷却塔20中设置有喷淋管21,当冷却塔20的冷却负荷比较高不足以用外界的空气将媒介冷却时,则需要开启喷淋装置进行喷淋降温,通过本实用新型的3种遮挡装置的一种,均可避免鼓风机被喷淋水喷溅到,延长了鼓风机22的寿命,避免了漏电事故的发生。
由于鼓风机安装到冷却塔的底部,用鼓风的方式把换热模块的热量推送到空中,达到冷却的目的,同时减少了雾气,也就节约了水源。鼓风机选用多个小功率鼓风机,根据温度高低选择启动鼓风机的数量,进一步达到了节能的目的;而且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更换和维护鼓风机,节约了维护费用。

Claims (4)

1.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包括设置于冷却塔(20)底部的鼓风机(22),鼓风机由圆筒(2)、电机(3)和叶轮(4)组成,圆筒两端开口且以竖向方向设置,电机固定于圆筒中,叶轮固定于电机的输出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的上方设置有阻挡冷却喷淋水喷溅到电机(3)上的遮挡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装置由设置于每个鼓风机上的涵道式遮挡器组成,涵道式遮挡器由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伞形环(6)和位于顶部的伞形片(7)组成,最下方的伞形环与圆筒(2)之间、相邻的伞形环之间、伞形片与最上端的伞形环之间形成出风口(10);伞形片的中央设置有中央开孔(9),由下至上的伞形环的外径尺寸逐渐减小;鼓风机的圆筒(2)底部的外围为集水槽(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装置由设置于鼓风机(22)上方的两个第一侧集水槽(12)、多个第一引流槽(13)以及多个拱形板(14)组成,两个第一集水槽平行设置,第一引流槽位于两个第一侧集水槽之间并间隔设置,第一引流槽的两端经连通口(15)与第一侧集水槽相通;拱形板的两侧边沿位于相邻两第一引流槽的正上方,拱形板的侧边与第一引流槽之间形成便于气流通过的通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装置由设置于鼓风机(22)上方的两个第二侧集水槽(23)和多个S形挡水板(16)组成,两个第二侧集水槽平行设置,S形挡水板位于两第二侧集水槽之间并间隔设置,相邻两S形挡水板之间形成便于气流穿过的通风口;S形挡水板朝上的空腔形成第二引流槽(18),第二引流槽的两侧与第二侧集水槽相通,S形挡水板的末端经销轴(19)铰接有活动板(17),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活动板(17)使得两S形挡水板之间的通风口处于关闭状态。
CN201821760201.1U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 Active CN209341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0201.1U CN209341931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0201.1U CN209341931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1931U true CN209341931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46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60201.1U Active CN209341931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19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6314A (zh) * 2018-10-29 2019-01-11 赵金海 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6314A (zh) * 2018-10-29 2019-01-11 赵金海 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6989B (zh) 一种双重冷却横流闭式冷却塔及其运行调节方法
CN103335539B (zh) 无风机无动力能耗安全环保型冷却塔
CN105003289B (zh) 一种矿井回风换热用扩散塔
CN204854396U (zh) 一种新型闭式散热塔
CN209341931U (zh) 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
WO2008102626A1 (ja) 空冷ヒートポンプチラー
CN203479053U (zh) 无风机无动力能耗安全环保型冷却塔
CN202675933U (zh) 一种高效冷却塔
CN109186314A (zh) 一种冷却塔用底部鼓风装置
CN204202285U (zh) 一种节能高效水冷却系统
CN204202428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冷却塔
CN201449167U (zh) 中央空调用冷却塔
CN210802062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烧结炉的冷却段
CN217877200U (zh) 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
CN106765785B (zh) 基于科恩达效应的空调厂房屋顶气膜降温装置
CN212431827U (zh) 闭式冷却塔
CN106052416B (zh) 一种注塑模用冷却水塔
CN216815094U (zh) 一种高效的喷雾式冷却塔装置
CN220288284U (zh) 一种塔撬式冷却塔
CN216977590U (zh) 四面进风闭式横流冷却塔
CN211651278U (zh) 一种具有螺旋填料结构的冷却塔
CN204830769U (zh) 一种树脂产品烘干网板
CN106524587A (zh) 一种整体式能源塔热泵机组
CN208296672U (zh) 一种冷却水塔
CN219918132U (zh) 一种低压配电柜用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