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0718U - 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0718U
CN209340718U CN201821727451.5U CN201821727451U CN209340718U CN 209340718 U CN209340718 U CN 209340718U CN 201821727451 U CN201821727451 U CN 201821727451U CN 209340718 U CN209340718 U CN 209340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ipeline
cage
fixing seat
cage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274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昌军
谭建华
邹凯
张春生
韩占方
黄锟
胡超
魏红
杨刚
张效东
王开国
王胜雷
单华
张朋岗
张金明
赵小军
贾伟
刘君臣
刘占锋
解鲁平
谭宇
袁梓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274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0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0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0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该装置包括:第一挡板、滑动管、弹性件、笼套和固定座;固定座与管线相连,固定座设有第一中心孔,第一中心孔的轴向与管线的轴向平行设置;笼套安装在固定座朝向管线上游的一侧,笼套具有第二中心孔,第二中心孔的轴向与管线的轴向平行设置,笼套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且笼套的管壁与管线的管壁之间设有间隙;第一挡板铰接在笼套背离固定座的一侧,第一挡板用于截断或者导通滑动管与管线的连通;滑动管可滑动地设置在笼套中,滑动管具有第三中心孔,第三中心孔与第二中心孔连通,滑动管通过弹性件与笼套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自动控制管线中流体的传输,提高了流体的传输平稳性。

Description

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线防流体冲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
背景技术
管线是流体输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件,特别是在油气输送等领域,为了对管线中流体的流量、压力等进行调控,一般会在管线中安装离心泵,以便于对管线中的流体进行控制。其中,离心泵的入口端用于与外部流体源相连,离心泵的出口端用于与管线相连,以便于对管线中流体的流量等参数进行控制,但是,离心泵的开启或出口阀门的失效会使与离心泵的出口端相连的管线内的压力急剧升高,流体对管线进行冲击,使得管线内的压力剧烈波动,进而造成管线的损坏。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对管线造成损坏,一般会在管线上安装截止类阀门,其中,阀门安装在离心泵的下游出口管线上;当需要启动离心泵时,操作人员控制阀门缓慢打开,以使管线中的压力缓慢变化进而避免因管线内压力急剧增大而对管线造成损坏。
虽然现有技术可以避免对管线造成损坏,但是,通过控制阀门缓慢打开的方式减小管线内流体的压力,需要操作人员根据自身经验手动控制阀门的开启速度,手动控制阀门的开启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手动操作不稳,流体的流速、压力仍然不稳定而对管线产生冲击,造成管线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手动控制阀门的开启或阀门失效而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手动操作不稳会使得流体的流速、压力不平稳,进而对管线产生冲击而使管线损坏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包括:第一挡板、滑动管、弹性件、笼套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与管线相连,且所述固定座的外圆周与所述管线的管壁相抵,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的轴向与所述管线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笼套安装在所述固定座朝向管线上游的一侧,所述笼套具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二中心孔的轴向与所述管线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笼套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笼套的管壁与所述管线的管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挡板铰接在所述笼套背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用于截断或者导通所述滑动管与管线的连通;所述滑动管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笼套中,所述滑动管具有第三中心孔,所述第三中心孔与所述第二中心孔连通,所述滑动管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笼套连接;其中,流体由管线上游冲击所述第一挡板后,所述第一挡板在流体冲击作用下处于截断所述滑动管与所述管线连通的关闭状态,且所述弹性件被压缩,流体由所述笼套的管壁与所述管线的管壁之间的间隙经所述第一通孔、第一中心孔流入管线下游;在所述管线上游与管线下游的压力平衡时,所述弹性件回复,且在所述弹性件的回弹作用下,所述滑动管背离所述固定座滑动并抵推所述第一挡板,以使所述第一挡板处于将所述滑动管与管线导通的打开状态,所述管线上游的流体由所述滑动管、笼套、固定座的中心孔流入所述管线下游。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滑动管外,且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二中心孔的轴线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第一锥面,所述笼套背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面相适配的第二锥面,以在所述第一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挡板能够密封所述笼套的第二中心孔。
进一步地,所述笼套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中;所述滑动管上设有止推凸缘,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止推凸缘固定在所述滑动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管包括:第一滑动段及第二滑动段,所述第二滑动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段朝向固定座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动段的外径小于第二滑动段的外径,以在所述第一滑动段与第二滑动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固定座的第一中心孔相适配,且所述第二挡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以通过所述第二挡板阻断或连通所述笼套与所述管线下游的通路;其中,在进入笼套第二中心孔的流体的压力作用下,所述第二挡板向所述管线下游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挡板处于将所述笼套与所述管线下游导通的打开状态;在管线下游中流体回压作用下,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管线下游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挡板处于将所述笼套与所述管线下游阻断的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二挡板背离所述笼套的一侧设有第三锥面,以通过流体回压作用抵推所述第三锥面,将所述第二挡板抵推至所述第一中心孔处;
和/或,所述第二挡板朝向所述笼套的一侧设有第四锥面,所述固定座背离所述笼套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面相适配的第五锥面,以在所述第二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挡板能够密封所述笼套的第二中心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笼套的外壁相连,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管线的内壁相抵;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上设有用于流体通过的流体孔;
和/或,所述防水击装置还包括抵挡件,所述抵挡件固定在所述笼套的内壁上,且所述抵挡件位于所述笼套背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以通过所述抵挡件限制所述滑动管的滑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笼套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中的至少两个沿所述笼套的周向间隔设置;和/或,多个第一通孔中的至少两个沿所述笼套的轴向间隔设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线组件,包括:管线,所述管线中安装有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防水击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第一挡板、滑动管、弹性件、笼套和固定座的防水击装置,通过将固定座设置为与管线相连,通过将笼套安装在固定座上,且将滑动管通过弹性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笼套中,通过将第一挡板设置为与笼套铰接,使得第一挡板在流体的冲击作用下旋转,以使第一挡板处于截断滑动管与管线连通的关闭状态;且当管线上游与管线下游的压力达到平衡时,滑动管在弹性件的回弹力下抵推第一挡板,使得第一挡板处于将滑动管与管线导通的打开状态。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管线中安装防水击装置,避免了操作人员手动控制阀门的开启速度及阀门失效等带来的调节流体的流速、压力的弊端,进而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防水击装置自动控制管线中流体的流速、压力,可以避免因手动控制阀门及阀门失效而使流体传输压力突变,进而提高了流体的传输平稳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水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板处于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板处于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滑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第二挡板处于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防水击装置;110-第一挡板;120-滑动管;121-止推凸缘;130-弹性件;140-笼套;141-第一通孔;142-凹槽;143-抵挡件;150-固定座;160-第二挡板;170-支撑件;171-流体孔;
200-管线;210-管线上游;220-管线下游。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100。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100,包括:第一挡板110、滑动管120、弹性件130、笼套140和固定座150;固定座150用于与管线200相连,且固定座150的外圆周与管线200的管壁相抵,固定座150设有第一中心孔,第一中心孔的轴向与管线200的轴向平行设置;笼套140安装在固定座150朝向管线上游210的一侧,笼套140具有第二中心孔,第二中心孔的轴向与管线200的轴向平行设置,笼套140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141,且笼套140的管壁与管线200的管壁之间设有间隙;第一挡板110铰接在笼套140背离固定座150的一侧,第一挡板110用于截断或者导通滑动管120与管线200的连通;滑动管120可滑动地设置在笼套140中,滑动管120具有第三中心孔,第三中心孔与第二中心孔连通,滑动管120通过弹性件130与笼套140连接;其中,流体由管线上游210冲击第一挡板110后,第一挡板110处于截断滑动管120与管线200连通的关闭状态,且弹性件130被压缩,流体由笼套140的管壁与管线的管壁之间的间隙经第一通孔141、第一中心孔流入管线下游220;在管线上游210与管线下游220的压力平衡时,弹性件130回复,且在弹性件130的回弹作用下,滑动管120背离固定座150滑动并抵推第一挡板110,以使第一挡板110处于将滑动管120与管线200导通的打开状态,管线上游210的流体由滑动管120、笼套140、固定座150的中心孔流入管线下游220。
示例性地,固定座150可以是板体,比如圆形板、正方形板或长方形板,可选的,固定座150的形状与管线200的横截面的形状相适配,以便于将固定座150安装在管线200内,使得固定座150的外圆周与管线200的管壁相抵,便于将固定座150固定在管线200中。
固定座150上设有第一中心孔,其中,第一中心孔贯穿固定座150,且第一中心孔的轴向与管线200的轴向平行设置,可以理解的,固定座150两侧的管线200可以通过第一中心孔相连通,也即,管线上游210可以通过第一中心孔与管线下游220相连通,以便于使流体顺利通过。
笼套140可以是管体,比如横截面为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可选的,笼套140的横截面可以与管线200的横截面、固定座150的形状相适配,以便于固定座150、笼套140安装在管线200内;笼套140具有第二中心孔,可以理解的,第二中心孔由笼套140的管壁围设而成,且第二中心孔贯穿笼套140,以使管线200中的流体能够由第二中心孔顺利通过;笼套140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141,可选的,第一通孔141可以有多个,其中,第一通孔141可以位于笼套140朝向固定座150的一侧。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防水击装置100中第一通孔141设置在笼套140朝向固定座150的一侧,本实施例的防水击装置100主要是利用第一通孔141对流体的节流性质来达到对高压流体由管线上游流入时的降压作用,以使管线下游的压力逐渐上涨以实现管线内压力的平衡。
可选的,本实施例在笼套140上设置第一通孔141,当高压流体来临时,高压流体可以通过笼套140的管壁与管线20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一通孔141节流进入第二中心孔内,然后高压流体由第二中心孔内碰撞减压之后从第一中心孔流入管线下游,上述过程中,高压流体在笼套140第二中心孔中形成碰撞,极大限度地减少了高压流体对第二中心孔及管线200的冲刷腐蚀。可想而知,如高压流体由第一通孔141向管线200管壁方向正面流动冲击的话,流体就会直接冲击管线200管壁从而对管壁造成冲蚀。
笼套140安装在固定座150上,可选的,笼套140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固定座150相连,以便于实现笼套140与固定座150之间的紧固连接;当然,笼套140与固定座15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以便于提高本实施例装置的强度,且当将笼套140与固定座150设置为一体成型时,可以将二者设置为相同材质,且可以将二者的材质设定为比管线的材质更易腐蚀,以便于将本实施例装置安装在管线中时,降低管线被腐蚀的几率,进而提高管线的寿命。笼套140安装在固定座150朝向管线上游210的一侧,管线上游210指的是流体流入的位置,也即,流体由管线上游210流入至笼套140中;其中,当笼套140安装在固定座150上时,笼套140的第二中心孔的轴向与管线200的轴向平行设置,且笼套140的第二中心孔与固定座150的第一中心孔相连通。
笼套140的管壁与管线200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可以理解的,笼套140的管壁与管线200的内壁之间可以是环形空间,也可以是笼套140的管壁与管线200的内壁的一侧相抵,另一侧形成供流体流过的流道;当笼套140为圆形管,管线200为圆形管时,笼套140的外径小于管线200的内径,以使流体能够由笼套140的管壁与管线200的管壁之间的间隙中流过;可选的,笼套140可以与管线200为同轴设置,以便于当流体由笼套140的管壁、管线200的管壁之间的间隙流过时,流体能够对笼套140、管线200的管壁施加比较均匀的力,以提高笼套140和管线200的管壁的使用寿命。
第一挡板110可以是板体,比如,圆形板、长方形板或正方形板等,可选的,第一挡板的形状与笼套140的横截面相适配,以便于第一挡板110固定在笼套140上。
第一挡板110安装在背离固定座150一侧的笼套140端部上,也即,第一挡板安装在朝向管线上游210一侧的笼套140上;第一挡板110可以与笼套140铰接,以使第一挡板110能够相对于笼套140转动,以使笼套140与管线200在断开与导通之间切换;可选的,第一挡板110与笼套140可以通过合页相连,其中,合页包括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第一合页片与笼套140的管壁相连,第二合页片与第一挡板相连,第一合页片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笼套140的管壁上设有与第一合页片的第一安装孔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后插设在第二安装孔中,第二合页片上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一挡板110上设有与第二合页片的第三安装孔相适配的第四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三安装孔后插设在第四安装孔中,以使合页与笼套140、第一挡板110相连,当然,笼套140与第一挡板110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铰接,此处只是举例说明而已。
滑动管120可以是管体,比如横截面为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可选的,滑动管120的横截面与笼套140的横截面相适配,也即,当笼套140的横截面为圆形时,滑动管120的横截面也为圆形;滑动管120具有第三中心孔,第三中心孔的轴向与管线200的轴向平行。
滑动管120安装在笼套140内,也即,滑动管120安装在笼套140的第二中心孔中,且第三中心孔与第二中心孔连通,以便于流体由管线上游210经笼套140、滑动管120后流至管线下游220。
弹性件130可以是伸缩弹簧,可选的,弹性件的第一端可以固定在笼套140的管壁上,弹性件的第二端朝向管线上游210延伸;滑动管120可以与弹性件130相连,可选的,滑动管120的第一端可以与弹性件的第二端相连,滑动管120的第二端朝向管线上游延伸,且当弹性件130处于正常状态时,滑动管120的第二端伸出笼套140朝向管线上游210的一侧,并与第一挡板110朝向固定座150的一侧相抵,以使第一挡板110处于打开状态。可选的,弹性件130的第一端可以与笼套140朝向固定座150的一侧设有间距,弹性件130的第一端与笼套140朝向固定座150一侧的笼套140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141。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100,当离心泵瞬间打开时,高压流体由管线上游210流至防水击装置100处,高压流体冲击第一挡板110,如图2中箭头所示,并对第一挡板110施加推力,第一挡板110朝向笼套140旋转,第一挡板110抵推滑动管120朝向管线下游220的一侧,使得滑动管120压缩弹性件130,并使滑动管120朝向固定座150的一侧滑动,第一挡板110处于关闭状态,高压流体由笼套140的管壁与管线200的管壁之间的间隙经第一通孔141、第一中心孔流入管线下游220,此处所指的管线下游220与管线上游210相对,也即,高压流体由管线上游210向管线下游220流动;当管线上游210与管线下游220的压力达到平衡时,弹性件130回复,并通过回弹力对滑动管120施加推力,滑动管120背离固定座150滑动并抵推第一挡板110,使得第一挡板110向背离笼套140的一侧旋转,第一挡板110处于打开状态,滑动管120与管线200导通,高压流体由管线上游210经滑动管120的第三中心孔、笼套140的第二中心孔、固定座150的第一中心孔向管线下游220流动,如图3箭头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100,通过设置包括第一挡板110、滑动管120、弹性件130、笼套140和固定座150的防水击装置100,通过将固定座150设置为与管线200相连,通过将笼套140安装在固定座150上,且将滑动管120通过弹性件130可滑动地设置在笼套140中,通过将第一挡板110设置为与笼套140铰接,使得第一挡板110在流体的冲击作用下旋转,以使第一挡板110处于截断滑动管120与管线200连通的关闭状态;当高压流体通过第一通孔141节流后流入管线下游时,管线下游的压力逐渐上升,当管线上游210与管线下游220的压力达到平衡时,滑动管120在弹性件130的回弹力下抵推第一挡板110,使得第一挡板110处于将滑动管120与管线200导通的打开状态。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击装置100,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管线200中安装防水击装置100,避免了操作人员手动控制泵出口阀门的开启速度调节流体的流速、压力不稳的弊端,进而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防水击装置100自动控制管线中流体的传输,可以避免因手动控制阀门而使流体传输不稳定导致水击的发生,进而提高了流体的传输平稳性。
进一步地,弹性件130套设在滑动管120外,且弹性件130沿第二中心孔的轴线延伸。
可选的,弹性件130可以是伸缩弹簧,弹性件130可以套设在滑动管120外,以便于实现滑动管120在笼套中的平稳滑动,其中,弹性件130的一端可以与笼套140的内壁相连,弹性件130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滑行管120的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将弹性件130套设在滑动管120外,以便于滑动管120能够在笼套140中平稳滑动。
当然,弹性件130的安装形式并不仅限于此,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多个弹性件130,且多个弹性件130沿滑动管120的周向均匀分布。
示例性地,弹性件130可以是两个,两个弹性件130可以沿滑动管120的周向均匀分布,也即,两个弹性件130对称分布在滑动管120的周向;可选的,弹性件130的第一端可以与笼套140的管壁相连,弹性件130的第二端朝向管线上游210延伸,且弹性件130的第二端与滑动管120的管壁相连,可选的,弹性件130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笼套140相连,弹性件130的第二端也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滑动管120的管壁相连。
当然,弹性件130也可以是三个,三个弹性件130可以沿滑动管120的周向均匀分布,也即,相邻两个弹性件130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可选的,当多个弹性件130处于正常状态时,滑动管120朝向管线上游210的一侧伸出笼套140外,并抵推第一挡板110,以使第一挡板110处于打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弹性件130,一方面,多个弹性件130可以限制滑动管120沿管线200的轴向移动的范围,另一方面,在滑动管120的周向设置多个弹性件130,有利于使滑动管120沿笼套140平稳滑动。
可选的,笼套140的内壁上设有凹槽142,弹性件130的第一端固定在凹槽142中;滑动管120上设有止推凸缘121,弹性件130的第二端通过止推凸缘121固定在滑动管120上。
示例性地,凹槽142可以沿笼套140的内壁的周向设置,弹性件130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凹槽142中,也可以通过卡接方式固定在凹槽142中,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定。
止推凸缘121可以是弧形片体,止推凸缘121具有第一弧面,可选的,第一弧面可以与滑动管120的外表面相适配,以便于将止推凸缘固定在滑动管120上;弹性件130的第二端可以固定在滑动管120的外壁上,可选的,止推凸缘121可以将弹性件130的第二端抵压在滑动管120的外壁上,也即,止推凸缘121上设有固定孔,滑动管120的外壁上设有安装孔,弹性件130的第二端可以在滑动管120的外壁与止推凸缘121之间,螺栓穿过止推凸缘121的固定孔后插设在安装孔中,以通过止推凸缘121将弹性件130固定在滑动管120的外壁上。可选的,弹性件130可以是伸缩弹簧。
可选的,止推凸缘121的外圆周可以与笼套140的内壁相抵,以便于通过止推凸缘121抵挡流体的正面冲击,进而通过流体作用将滑动管120压缩至笼套140中。
本实施例通过止推凸缘121将弹性件130固定在滑动管120的外壁上,且通过将弹性件130的第一端与笼套140的凹槽固定相连,以便于弹性件130稳定连接在笼套140和滑动管120之间,使得滑动管120在笼套140内稳定滑动。
可选的,滑动管120包括:第一滑动段及第二滑动段,第二滑动段连接在第一滑动段朝向固定座150的一端,第一滑动段的外径小于第二滑动段的外径,以在第一滑动段与第二滑动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
第一滑动段和第二滑动段均为管体,第二滑动段连接在第一滑动段朝向固定座150的一端,以使第一滑动段和第二滑动段共同围设形成第三中心孔;第一滑动段的外径小于第二滑动段的外径,以在第一滑动段与第二滑动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台阶面可以抵挡来自管线上游210的压力冲击而产生使滑动管120缩回作用力。其中,第二滑动段和第一滑动段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方式相连。
弹性件130的第二端可以通过止推凸缘121固定在第一滑动段与第二滑动段的台阶面处,以便于止推凸缘121的固定,当通过止推凸缘121将弹性件130固定在台阶面处时,台阶面上可以设有安装孔,止推凸缘121上设有固定孔,将弹性件130的第二端放置在止推凸缘121与台阶面之间,螺栓穿过止推凸缘121上的固定孔后插设在台阶面的安装孔中,以使弹性件130的第二端抵压在止推凸缘121与台阶面之间,进而实现弹性件130的第二端的固定。
可选的,止推凸缘121可以为环形结构,当止推凸缘121为环形结构时,可以将止推凸缘121安装在第一滑动段与第二滑动段形成的台阶面上,以便于使止推凸缘121能够稳定固定在台阶面上;在第一滑动段与第二滑动段之间的台阶面上设置止推凸缘121,以便于当高压流体由管线上游对第一挡板110进行冲击时,止推凸缘121与第一挡板110可以共同抵挡高压流体的冲击而使弹性件130压缩。其中,止推凸缘121可以与台阶面为焊接或一体成型,此处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可以实现止推凸缘121与台阶面之间的紧固连接即可。
进一步地,笼套140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41;多个第一通孔141中的至少两个沿笼套140的周向间隔设置;可选的,第一通孔141位于笼套140朝向固定座的一侧,滑动管120底部朝向固定座的一侧与笼套140朝向固定座的一侧距离可以是第一通孔141孔径的2-3倍,以便于当第一挡板110处于关闭状态时,高压流体能够由笼套的管壁与管线的管壁之间的间隙经第一通孔141流入至管线下游220。
可选的,第一通孔141可以有多个,多个第一通孔141中的至少两个沿笼套140的周向间隔设置,当多个第一通孔141有5个时,5个第一通孔141中的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41可以沿笼套140的周向间隔设置,5个第一通孔141中的其他第一通孔141可以沿笼套140的轴向设置;当然,5个第一通孔141也可以均沿笼套140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多个第一通孔141中的至少两个沿笼套140的轴向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当第一通孔141有5个时,5个第一通孔141中的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41可以沿笼套140的轴向间隔设置,5个第一通孔141中的其他第一通孔141可以沿笼套140的周向间隔设置;当然,5个第一通孔141也可以均沿笼套140的轴向间隔设置。
当多个第一通孔141沿笼套140的轴向间隔设置时,可以沿笼套140的轴向设置3-4排第一通孔组,每排第一通孔组中可以包括多个第一通孔141,多个第一通孔141可以沿笼套140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便于使高压流体沿笼套140的第一通孔141顺利进入管线下游220。
本实施例通过在笼套140上设置多个第一通孔141,通过将多个第一通孔141的至少两个沿笼套140的周向或轴向间隔设置,以便于使高压流体顺利通过笼套140的第一通孔141节流后进入管线下游,进而提高流体的传输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110朝向固定座150的一侧设有第一锥面,笼套140背离固定座150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锥面相适配的第二锥面,以在第一挡板110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挡板110能够密封笼套140的第二中心孔。
示例性地,第一挡板110的横截面可以由第一挡板110背离固定座150的一侧向朝向固定座150的一侧逐渐减小,也即,第一挡板朝向固定座一侧的横截面的外径小于第一挡板背离固定座一侧的横截面的外径,以形成第一锥面。
当然,第一挡板110也可以包括第一挡板段和第二挡板段,第一挡板段和第二挡板段可以是一体成型,且第二挡板段位于第一挡板段朝向固定座150的一侧,第二挡板段与第一挡板段之间形成有台阶面,第一挡板段可以是板体,第二挡板段可以是锥体,第二挡板段朝向第一挡板段一侧的外径小于第一挡板段的外径,且第二挡板段朝向第一挡板段的一侧的外径向另一侧逐渐减小。
笼套140背离固定座150的一侧设有第二锥面,其中,第二锥面与第一挡板110的第一锥面相适配,以便于第一挡板110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挡板能够密封笼套140的第二中心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挡板160,第二挡板160与固定座150的第一中心孔相适配,且第二挡板160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座150上,以通过第二挡板160阻断或连通笼套140与管线下游220的通路;其中,在进入笼套140第二中心孔的流体的压力作用下,第二挡板160向管线下游220转动,以使第二挡板160处于将笼套140与管线下游220导通的打开状态;在管线下游220中流体回压冲击作用下,第二挡板160远离管线下游220转动,以使第二挡板160处于将笼套140与管线下游220阻断的关闭状态。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第二挡板160可以是板体,比如圆形板,当然,第二挡板16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板体;第二挡板160的形状可以与固定座150的第一中心孔相适配。
第二挡板160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座150上,可选的,第二挡板160可以与固定座150的第一中心孔处铰接,以使第二挡板160能够相对于固定座150转动,并使第二挡板160阻挡或连通笼套与管线下游220的通路。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击装置100,当离心泵瞬间打开时,高压流体由管线上游210流至防水击装置100处,高压流体冲击第一挡板110,使第一挡板110处于关闭状态,且高压流体由管线200的管壁和笼套140的管壁之间的间隙经第一通孔141流入第二中心孔,然后第二中心孔中的节流后的高压流体对第二挡板160施加推力,第二挡板160向管线下游220转动至打开状态,节流后的高压流体由第一中心孔向管线下游220流动,此时,笼套140与管线下游220之间的通路导通;当离心泵关闭时,管线上游210的压力突然降低,管线下游220的流体回压冲击对第二挡板160施加推力,第二挡板160远离管线下游220转动至固定座150的第一中心孔处,使得第二挡板16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笼套140与管线下游220之间的通路被阻断。同时,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挡板160关闭来防止回压冲击,以便于防止上游管线因被冲击而损坏,且可以防止回压冲击对泵等设备造成反转等影响,以使第二挡板160起到单向阀的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击装置100,通过设置与固定座150的第一中心孔相适配的第二挡板160,通过将第二挡板160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座150上,以便于通过第二挡板160阻断或连通笼套140与管线下游220的通路,进而解决因离心泵突然关闭而使得管线上游210压力降低,使得管线下游流体在回压的作用下对上游管线产生冲击的问题,第二挡板160在离心泵突然关闭时阻断管线上游210与管线下游220之间的通路,防止管线上游210的管线还有泵等因回压冲击而损坏,有利于提高管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二挡板160与固定座150铰接;第二挡板160背离笼套140的一侧设有第三锥面,以通过流体回压作用抵推第三锥面,将第二挡板160抵推至第一中心孔处。
可选的,第二挡板160可以通过合页与固定座150相连,以使第二挡板160能够相对于固定座150转动,以使笼套140与管线下游220在断开与导通之间切换;其中,合页包括第三合页片和第四合页片,第三合页片与固定座150朝向管线下游220的一侧相连,第四合页片与第二挡板160相连,第三合页片上设有第五安装孔,固定座150上设有与第三合页片的第五安装孔相适配的第六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五安装孔后插设在第六安装孔中,第四合页片上设有第七安装孔,第二挡板160上设有与第四合页片的第七安装孔相适配的第八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七安装孔后插设在第八安装孔中,以使合页与固定座150、第二挡板160相连,当然,固定座150、第二挡板160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铰接,此处只是举例说明而已。
第三锥面设置在第二挡板160背离笼套140的一侧,可选的,第二挡板160的横截面由第二挡板160朝向笼套140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减小,也即,第二挡板160朝向笼套140一侧的外径大于第二挡板160背离笼套140一侧的外径;由第二挡板朝向笼套140的一侧至另一侧形成第三锥面,当离心泵突然关闭时,流体回压冲击对第三锥面施加压力,以使第二挡板160向笼套140一侧转动,也即,流体回压将第二挡板160抵推至第一中心孔处,以使笼套140与管线下游220的通路断开,进而避免对管线上游210的管线冲击而造成损坏。
可选的,第二挡板160朝向笼套140的一侧设有第四锥面,固定座150背离笼套140的一侧设有与第四锥面相适配的第五锥面,以在第二挡板160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挡板160能够密封笼套140的第二中心孔,也能够密封固定座150的第一中心孔。
第四锥面可以是第二挡板160的横截面由第二挡板160背离笼套140的一侧向朝向笼套140的一侧逐渐减小,也即,第二挡板160朝向笼套140一侧的横截面的外径小于第二挡板160背离笼套140一侧的横截面的外径。
笼套140朝向固定座150的一侧设有第五锥面,其中,第五锥面与第二挡板160的第四锥面相适配,以便于第二挡板160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挡板160能够密封笼套140的第二中心孔。
进一步地,防水击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170,至少一个支撑件170的第一端与笼套140相连,支撑件170的第二端用于与管线200相抵;至少一个支撑件170上设有用于流体通过的流体孔171。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支撑件170可以是板体,比如环形板,支撑件170的第一端与笼套140相连,也即,支撑件170的内圆周与笼套140相连,支撑件170的内圆周可以通过焊接或者卡接方式与笼套140的外壁相连;支撑件170的第二端用于与管线200相连,也即,支撑件170的外圆周与管线200相抵。可以理解的,支撑件170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管线200固定,也可以是支撑件170与管线200相抵靠,以便于使支撑件170能够相对于管线200可以产生一定的轴向移动,以便于当固定座150与管线200通过焊接方式密封连接时,当流体的温度发生变化,笼套140可以产生应力而发生局部的形变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自由度来释放应力,进而使笼套140不会受应力的影响而损坏,延长了笼套140的使用寿命。
支撑件170位于管线200的管壁与笼套140的管壁之间的间隙中,支撑件170上设有流体孔171,也即,环形板上设有流体孔171,其中,环形板上的流体孔171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以便于支撑件170通过流体孔171与管线200的管壁与笼套140的管壁之间的间隙相连通。
支撑件170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当支撑件170有多个时,多个支撑件170沿笼套140的外壁间隔设置,以便于支撑笼套140,使笼套140平稳固定在管线200内。
可选的,支撑件170可以是柱体,比如横截面为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等,当支撑件170为柱体时,支撑件170可以成对设置在笼套140的外壁上,比如,支撑件170可以是两个,两个支撑件170对称设置在笼套140的两侧,且支撑件170的第一端与笼套140相连,支撑件170的第二端沿笼套140的径向延伸至管线200的管壁;当然,支撑件170也可以有多对,多对支撑件170可以沿笼套140的轴向间隔设置,以便于使支撑件170稳定固定在管线200内。
支撑件170的第一端可以与笼套140的外壁相适配,比如,支撑件170的第一端呈弧形,以便于使支撑件170与笼套140稳定固定;支撑件170的第二端可以与管线200的内壁相适配,比如,支撑件170的第二端呈弧形,以便于使支撑件170与管线200稳定固定;当支撑件170为柱体时,支撑件170上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流体孔171。
本实施例的防水击装置100,通过设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170,通过将至少一个支撑件170的第一端与笼套140相连,支撑件170的第二端与管线200相抵,且在支撑件170上设置流体孔171,以便于使笼套140稳定固定在管线200中。
可选的,防水击装置100还包括抵挡件143,抵挡件143固定在笼套140的内壁上,且抵挡件143位于笼套140背离固定座150的一侧,以通过抵挡件143限制滑动管120的滑动范围。
抵挡件143可以是块状体或片体等,当抵挡件143为块状体时,抵挡件143可以选择正方体块、长方体块等;当抵挡件143为片体时,抵挡件143可以长方形片、正方形片、圆形片等。
当然,抵挡件143也可以选择圆环形结构,当抵挡件143为圆环形结构,止推凸缘121也为圆环形结构时,抵挡件143的外圆周与笼套140的内壁相连;止推凸缘121的外圆周与笼套140的内壁相抵,且止推凸缘121套设在弹性件130外,其中,止推凸缘121的内环的直径小于抵挡件143的内环的直径,以使止推凸缘121有部分面积露出,以便于滑动管120通过止推凸缘121部分露出面积能够接受管线上游流体的正面冲击作用。
抵挡件143的一端与笼套140的内壁相连,抵挡件143的另一端沿笼套140的第二中心孔的径向延伸,且抵挡件143的另一端用于抵挡滑动管120的台阶面,以防止弹性件130的回弹力过大,使得滑动管120完全脱离笼套140滑出。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线组件,包括:管线200,管线200中安装有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防水击装置100。
可选的,管线200包括管壁,管壁内形成有安装空腔,防水击装置100位于管壁的安装空腔中,且防水击装置100的固定座150与管线200的管壁相连,以便于使防水击装置100稳定固定在管线200内。
防水击装置100可以安装在水平设置的管线200中,也可以安装在具有一定角度的管线200中,也可以安装在竖直设置的管线200中。其中,防水击装置中各部件的材质可以与管线200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与管线200的材质不同,但防水击装置100可以作为阳极,管线200可以作为阴极,以避免流体对管线200产生剧烈腐蚀,进而提高管线200的使用寿命。
防水击装置100的结构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本公开已经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板、滑动管、弹性件、笼套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与管线相连,且所述固定座的外圆周与所述管线的管壁相抵,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的轴向与所述管线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笼套安装在所述固定座朝向管线上游的一侧,所述笼套具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二中心孔的轴向与所述管线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笼套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笼套的管壁与所述管线的管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挡板铰接在所述笼套背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用于截断或者导通所述滑动管与管线的连通;所述滑动管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笼套中,所述滑动管具有第三中心孔,所述第三中心孔与所述第二中心孔连通,所述滑动管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笼套连接;
其中,流体由管线上游冲击所述第一挡板后,所述第一挡板处于截断所述滑动管与所述管线连通的关闭状态,且所述弹性件被压缩,流体由所述笼套的管壁与所述管线的管壁之间的间隙经所述第一通孔、第一中心孔流入管线下游;
在所述管线上游与管线下游的压力平衡时,所述弹性件回复,且在所述弹性件的回弹作用下,所述滑动管背离所述固定座滑动并抵推所述第一挡板,以使所述第一挡板处于将所述滑动管与管线导通的打开状态,所述管线上游的流体由所述滑动管、笼套、固定座的中心孔流入所述管线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滑动管外,且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第二中心孔的轴线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朝向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第一锥面,所述笼套背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面相适配的第二锥面,以在所述第一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挡板能够密封所述笼套的第二中心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套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中;
所述滑动管上设有止推凸缘,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止推凸缘固定在所述滑动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管包括:第一滑动段及第二滑动段,所述第二滑动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段朝向固定座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动段的外径小于第二滑动段的外径,以在所述第一滑动段与第二滑动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固定座的第一中心孔相适配,且所述第二挡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以通过所述第二挡板阻断或连通所述笼套与所述管线下游的通路;
其中,在进入笼套第二中心孔的流体的压力作用下,所述第二挡板向所述管线下游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挡板处于将所述笼套与所述管线下游导通的打开状态;在管线下游中流体回压作用下,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管线下游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挡板处于将所述笼套与所述管线下游阻断的关闭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二挡板背离所述笼套的一侧设有第三锥面,以通过流体回压作用抵推所述第三锥面,将所述第二挡板抵推至所述第一中心孔处;
和/或,所述第二挡板朝向所述笼套的一侧设有第四锥面,所述固定座背离所述笼套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面相适配的第五锥面,以在所述第二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挡板能够密封所述笼套的第二中心孔。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笼套的外壁相连,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管线的内壁相抵;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上设有用于流体通过的流体孔;
和/或,所述防水击装置还包括抵挡件,所述抵挡件固定在所述笼套的内壁上,且所述抵挡件位于所述笼套背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以通过所述抵挡件限制所述滑动管的滑动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套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多个第一通孔中的至少两个沿所述笼套的周向间隔设置;和/或,多个第一通孔中的至少两个沿所述笼套的轴向间隔设置。
10.一种管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线,所述管线中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击装置。
CN201821727451.5U 2018-10-24 2018-10-24 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 Active CN209340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27451.5U CN209340718U (zh) 2018-10-24 2018-10-24 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27451.5U CN209340718U (zh) 2018-10-24 2018-10-24 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0718U true CN209340718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45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27451.5U Active CN209340718U (zh) 2018-10-24 2018-10-24 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07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9215A (zh) * 2018-10-24 2020-05-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
CN111239374A (zh) * 2020-03-25 2020-06-05 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盐渍土盐胀特性试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9215A (zh) * 2018-10-24 2020-05-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
CN111089215B (zh) * 2018-10-24 2024-05-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
CN111239374A (zh) * 2020-03-25 2020-06-05 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盐渍土盐胀特性试验装置
CN111239374B (zh) * 2020-03-25 2022-06-28 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盐渍土盐胀特性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40718U (zh) 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
RU241062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тилизации тепла
JP6567976B2 (ja) エネルギー回収装置付き制御弁
RU2558314C1 (ru) Демпфер для газовой турбины
EP2391198A3 (en) Air cooling of medium voltage drive components
RU2671080C2 (ru) Клетка затвора регулирующего клапана, имеющая множество антикавитационных или снижающих шум стержней
HRP20231218T1 (hr) Višestupanjska turbina poželjno za organska postrojenja rankineovog ciklusa orc
CN105090671A (zh) 具有压力脉冲阻尼器和止回阀的压缩机系统
EP3009682A1 (de) Axialventilator mit aussen- und innendiffusor
KR101411366B1 (ko) 방폭 및 역류방지밸브
US20180128127A1 (en) Flow guide structure for casing flange, and casing and turbomachine having the same
WO2012094475A1 (en) Check valve for a pipe section
US8869832B2 (en) Variable resistance device
KR20140124359A (ko) 터보차저
CN111089215B (zh) 用于安装在管线中的防水击装置及管线组件
US1178144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gas stream temperature or rate of temperature change
KR200476170Y1 (ko) 수격 방지기
CH714298B1 (de) Kleinwasserkraftwerk.
US3036656A (en) Noise suppressor for pressure reducing valves
TWI836632B (zh) 具備阻尼功能的安全閥
US20140084107A1 (en) Flexible and fireproof APU drainage device
JP5453176B2 (ja) 軸流圧縮機
CN209781785U (zh) 防漏水装置
DE102011010046B3 (de) Gasströmungswächter
KR102229349B1 (ko) 슬램방지용 체크밸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