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8116U - 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8116U
CN209338116U CN201822274223.3U CN201822274223U CN209338116U CN 209338116 U CN209338116 U CN 209338116U CN 201822274223 U CN201822274223 U CN 201822274223U CN 209338116 U CN209338116 U CN 209338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electrode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inner cavity
socke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42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愉
张志勇
范亚西
范恩源
范徐辉
张松梅
袁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DINUO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DINUO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DINUO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DINUO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742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8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8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8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包括外壳、第一高压电极、第二高压电极和内壳,外壳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真空泵,且真空泵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外壳顶部的左端连通,外壳内腔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真空传感器,且外壳内腔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外壳内腔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末端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卡套。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动伸缩杆,人们可根据需要通过外置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从而达到带动第一高压电极左右运动的需求,使第一高压电极与第二高压电极之间的位置改变,有效提高了产生高压的区域范围,提高了臭氧的产生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的装置,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特殊的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的储存),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臭氧一般都是通过高压电极对氧气进行电击得到,但现有的高压电极都为固定设置,无法增加产生高压的区域范围,降低了臭氧的产生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包括外壳、第一高压电极、第二高压电极和内壳,所述外壳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真空泵,且真空泵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外壳顶部的左端连通,所述外壳内腔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真空传感器,且外壳内腔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内腔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末端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卡套,且卡套套接于第一高压电极的外表面,所述外壳和内壳的左侧均套接有防护陶瓷管,且防护陶瓷管的内腔套接有介电管,所述介电管的内腔套接有第一高压电极和第二高压电极。
优选的,第一高压电极和第二高压电极的外表面从内向外均依次涂设有碳化钨涂层、陶瓷基复合涂层和三氧化二铝涂层,所述内壳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板,内壳底部的左右两端以及制冷板的底部通过粘胶连接有第一导热板,内壳右侧的下端以及外壳右侧的下端通过粘胶连接有第二导热板,且第二导热板的末端与第一导热板的右侧接触。
优选的,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端与外壳顶部左端连通的管道处活动安装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腔通过支座与内壳固定连接,且内壳右侧的中端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高压电极和第二高压电极的左侧均连通有导线,且导线的末端与高压电源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高压电极外表面的右端套接有卡套,且卡套的底部通过支撑杆与内壳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碳化钨涂层的厚度为四十五到七十五微米,陶瓷基复合涂层的厚度为三十五到六十五微米,三氧化二铝涂层的厚度为四十到六十微米。
优选的,所述防护陶瓷管与外壳和内壳以及介电管之间、介电管与导线之间、出气口和第二导热板与外壳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动伸缩杆,人们可根据需要通过外置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从而达到带动第一高压电极左右运动的需求,使第一高压电极与第二高压电极之间的位置改变,有效提高了产生高压的区域范围,提高了臭氧的产生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真空传感器,可对外壳内腔的压力进行检测,并在压力高于其检测范围时,自动接通真空泵的电源,使外壳内腔有一个恒压的环境,设置了温度传感器,可对外壳内腔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在外壳内腔的温度高于其检测范围时,自动接通制冷板的电源,并通过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的作用将冷气传递出来,使外壳内腔有一个恒温的环境。
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高压电极和第二高压电极的外表面从内向外均依次涂设了碳化钨涂层、陶瓷基复合涂层和三氧化二铝涂层,可有效提高第一高压电极和第二高压电极的硬度以及耐腐蚀和耐氧化性,延长了第一高压电极和第二高压电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支撑板、3电动伸缩杆、4卡套、5温度传感器、6第一高压电极、7真空泵、8真空传感器、9出气口、10第二导热板、11第一导热板、12制冷板、13第二高压电极、14支撑杆、15支座、16防护陶瓷管、17介电管、18导线、19碳化钨涂层、20陶瓷基复合涂层、21三氧化二铝涂层、22内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1、支撑板2、电动伸缩杆3、卡套4、温度传感器5、第一高压电极6、真空泵7、真空传感器8、出气口9、第二导热板10、第一导热板11、制冷板12、第二高压电极13、支撑杆14、支座15、防护陶瓷管16、介电管17、导线18、碳化钨涂层19、陶瓷基复合涂层20、三氧化二铝涂层21和内壳2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包括外壳1、第一高压电极6、第二高压电极13和内壳22,外壳1还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在外壳1底部四周的安装板,每个安装板内表面的四周均开设有通孔,人们通过紧固螺丝将安装板固定在地面的预留螺孔或其他固定件的预留螺孔处,从而实现对外壳1的固定需求,外壳1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真空泵7,且真空泵7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外壳1顶部的左端连通。
真空泵7的进气端与外壳1顶部左端连通的管道处活动安装有单向阀,外壳1内腔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真空传感器8,可对外壳1内腔的压力进行检测,并在压力高于其检测范围时,自动接通真空泵7的电源,使外壳1内腔有一个恒压的环境,且外壳1内腔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可对外壳1内腔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在外壳1内腔的温度高于其检测范围时,自动接通制冷板12的电源。
通过第一导热板11和第二导热板10的作用将冷气传递出来,使外壳1内腔有一个恒温的环境,外壳1内腔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人们可根据需要通过外置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3的伸缩,从而达到带动第一高压电极6左右运动的需求,使第一高压电极6与第二高压电极13之间的位置改变,有效提高了产生高压的区域范围,提高了臭氧的产生效率,电动伸缩杆3的末端通过支撑杆14固定连接有卡套4,且卡套4套接于第一高压电极6的外表面,外壳1的内腔通过支座15与内壳22固定连接,且内壳22右侧的中端开设有出气口9,出气口9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阀门,外壳1和内壳22的左侧均套接有防护陶瓷管16。
防护陶瓷管16的内腔套接有介电管17,介电管17的内腔套接有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的左侧均连通有导线18,且导线18的末端与高压电源连通,第二高压电极13外表面的右端套接有卡套4,且卡套4的底部通过支撑杆14与内壳22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且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的外表面从内向外均依次涂设有碳化钨涂层19、陶瓷基复合涂层20和三氧化二铝涂层21,可有效提高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的硬度以及耐腐蚀和耐氧化性,延长了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的使用寿命,碳化钨涂层19的厚度为四十五微米,陶瓷基复合涂层20的厚度为三十五微米,三氧化二铝涂层21的厚度为四十微米,内壳22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板12。
内壳22底部的左右两端以及制冷板12的底部通过脲醛树脂胶连接有第一导热板11,内壳22右侧的下端以及外壳1右侧的下端通过脲醛树脂胶连接有第二导热板10,第二导热板10和第一导热板11的材质均为氮化硼导热橡胶板,且第二导热板10的末端与第一导热板11的右侧接触,防护陶瓷管16与外壳1和内壳22以及介电管17之间、介电管17与导线18之间、出气口9和第二导热板10与外壳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2,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包括外壳1、第一高压电极6、第二高压电极13和内壳22,外壳1还设置有供电机构,供电机构包括支撑板、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板,太阳能电板安装于支撑板的上表面,蓄电池安装于支撑板的内部,并通过导线与电动伸缩杆3和真空泵7连接,将供电机构倾斜安装于空旷地带,可每月节省电能损耗60~100度,外壳1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真空泵7,且真空泵7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外壳1顶部的左端连通,真空泵7的进气端与外壳1顶部左端连通的管道处活动安装有单向阀,外壳1内腔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真空传感器8,可对外壳1内腔的压力进行检测,并在压力高于其检测范围时,自动接通真空泵7的电源,使外壳1内腔有一个恒压的环境,且外壳1内腔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可对外壳1内腔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在外壳1内腔的温度高于其检测范围时,自动接通制冷板12的电源。
通过第一导热板11和第二导热板10的作用将冷气传递出来,使外壳1内腔有一个恒温的环境,外壳1内腔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人们可根据需要通过外置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3的伸缩,从而达到带动第一高压电极6左右运动的需求,使第一高压电极6与第二高压电极13之间的位置改变,有效提高了产生高压的区域范围,提高了臭氧的产生效率,电动伸缩杆3的末端通过支撑杆14固定连接有卡套4,且卡套4套接于第一高压电极6的外表面,外壳1的内腔通过支座15与内壳22固定连接,且内壳22右侧的中端开设有出气口9,出气口9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阀门,外壳1和内壳22的左侧均套接有防护陶瓷管16。
防护陶瓷管16的内腔套接有介电管17,介电管17的内腔套接有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的左侧均连通有导线18,且导线18的末端与高压电源连通,第二高压电极13外表面的右端套接有卡套4,且卡套4的底部通过支撑杆14与内壳22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且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的外表面从内向外均依次涂设有碳化钨涂层19、陶瓷基复合涂层20和三氧化二铝涂层21,可有效提高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的硬度以及耐腐蚀和耐氧化性,延长了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的使用寿命,碳化钨涂层19的厚度为七十五微米,陶瓷基复合涂层20的厚度为六十五微米,三氧化二铝涂层21的厚度为六十微米,内壳22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板12。
内壳22底部的左右两端以及制冷板12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第一导热板11,内壳22右侧的下端以及外壳1右侧的下端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第二导热板10,第二导热板10和第一导热板11的材质均为G800导热衬垫板,且第二导热板10的末端与第一导热板11的右侧接触,防护陶瓷管16与外壳1和内壳22以及介电管17之间、介电管17与导线18之间、出气口9和第二导热板10与外壳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使用时,设置了电动伸缩杆3,人们可根据需要通过外置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3的伸缩,从而达到带动第一高压电极6左右运动的需求,使第一高压电极6与第二高压电极13之间的位置改变,有效提高了产生高压的区域范围,提高了臭氧的产生效率,设置了真空传感器8,可对外壳1内腔的压力进行检测,并在压力高于其检测范围时,自动接通真空泵7的电源,使外壳1内腔有一个恒压的环境,设置了温度传感器5,可对外壳1内腔的温度进行检测。
在外壳1内腔的温度高于其检测范围时,自动接通制冷板12的电源,并通过第一导热板11和第二导热板10的作用将冷气传递出来,使外壳1内腔有一个恒温的环境,在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的外表面从内向外均依次涂设了碳化钨涂层19、陶瓷基复合涂层20和三氧化二铝涂层21,可有效提高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的硬度以及耐腐蚀和耐氧化性,延长了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包括外壳(1)、第一高压电极(6)、第二高压电极(13)和内壳(2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真空泵(7),且真空泵(7)的进气端通过管道与外壳(1)顶部的左端连通,所述外壳(1)内腔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真空传感器(8),且外壳(1)内腔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外壳(1)内腔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末端通过支撑杆(14)固定连接有卡套(4),且卡套(4)套接于第一高压电极(6)的外表面,所述外壳(1)和内壳(22)的左侧均套接有防护陶瓷管(16),且防护陶瓷管(16)的内腔套接有介电管(17),所述介电管(17)的内腔套接有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的左侧均连通有导线(18),且导线(18)的末端与高压电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压电极(13)外表面的右端套接有卡套(4),且卡套(4)的底部通过支撑杆(14)与内壳(22)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高压电极(6)和第二高压电极(13)的外表面从内向外均依次涂设有碳化钨涂层(19)、陶瓷基复合涂层(20)和三氧化二铝涂层(21);所述碳化钨涂层(19)的厚度为四十五到七十五微米,陶瓷基复合涂层(20)的厚度为三十五到六十五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7)的进气端与外壳(1)顶部左端连通的管道处活动安装有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通过支座(15)与内壳(22)固定连接,且内壳(22)右侧的中端开设有出气口(9),出气口(9)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阀门。
CN201822274223.3U 2018-12-30 2018-12-30 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 Active CN209338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4223.3U CN209338116U (zh) 2018-12-30 2018-12-30 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4223.3U CN209338116U (zh) 2018-12-30 2018-12-30 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8116U true CN209338116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60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4223.3U Active CN209338116U (zh) 2018-12-30 2018-12-30 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81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7055A (zh) * 2018-12-30 2019-03-15 河南迪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7055A (zh) * 2018-12-30 2019-03-15 河南迪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38116U (zh) 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
CN107651652A (zh) 一种双气隙臭氧发生装置
CN208516946U (zh) 一种臭氧管发生器
CN109467055A (zh) 一种快速产生臭氧的高压电极装置
CN201762099U (zh) 双冷却管式臭氧发生器
CN208124412U (zh) 纳米合金丝加热器
CN208175011U (zh) 一种密封接头及电热膜加热管
CN216309108U (zh) 一种自发电防冻智能水表
JP2011523758A5 (zh)
CN20960888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热膜加热管
CN200941693Y (zh) 高效节能红外光辐射加热管
CN109521047B (zh) 一种两相流导热系数瞬态热线法测量装置
CN208175016U (zh) 一种电热膜加热管
CN207632893U (zh) 一种探针阳极装置
CN207998456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臭氧发生器
CN210536967U (zh) 一种碳纤维加热棒
CN106829951B (zh) 高效密封连续石墨化炉
CN111207439A (zh) 一种微孔加热器结构
CN207083242U (zh) 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
WO2020010802A1 (zh) 一种轮胎结构
CN105554994B (zh) 一种无缝接触透明电极产生等离子体射流的装置及方法
CN201501789U (zh) 一种高频陶瓷臭氧发生器
CN2878349Y (zh) 中心风冷式臭氧发生管
CN202337687U (zh) 一种臭氧发生器
CN220420451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低压化成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