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6508U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6508U
CN209336508U CN201821733667.2U CN201821733667U CN209336508U CN 209336508 U CN209336508 U CN 209336508U CN 201821733667 U CN201821733667 U CN 201821733667U CN 209336508 U CN209336508 U CN 209336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upply unit
electric car
power receiv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336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鹏
乐成彦
华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lla Shangha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lla Shangha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lla Shangha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lla Shangha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336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6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6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6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供电装置和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上设置有受电装置,供电装置设置于具有红绿灯的路口,并与红绿灯电气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红绿灯的红灯剩余时间;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传感装置,传感装置用于感应所述供电装置上是否停有电动汽车,传感装置与供电装置电气连接;供电装置用于在红灯剩余时间超出预设时间且所述传感装置感应到供电装置上停有所述电动汽车时,对所述电动汽车上的受电装置进行供电;所述受电装置与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件电气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充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以在车主等红灯时间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节省了公共空间,节约了车主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推广,电动汽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日益相关。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主要是有线充电方式,常规的充电方式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人工操作繁琐。现有电动车多采用连接设备进行充电,每次充电都需要插拔连接设备。此外还存在着连接器既大又重,而且难插拔等操作方面的困扰。
2)设备以及在对电动汽车充电时其公共占地面积过大。充电站占地面积较大,众多外露的充电柜和连接设备动以及停车位,会占用较多的公共空间。
3)汽车的保有量每年都成几何倍数增长,但是充电站等充电设施的建设却相对滞后,公共场所充电桩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出行。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在汽车底盘设置受电线圈,在地面设置供电席,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对汽车进行无线充电。但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通常设置在充电站等位置固定的地方,车主在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需要将车开到此处进行充电,并等待充电完成,极大地浪费了车主的时间,影响了车主的用车体验。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节省公共空间,节约车主充电时间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公共空间,节约车主充电时间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供电装置和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上设置有受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设置于具有红绿灯的路口,并与所述红绿灯电气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红绿灯的红灯剩余时间;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用于感应所述供电装置上是否停有所述电动汽车,所述传感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电气连接;所述供电装置用于在红灯剩余时间超出预设时间且所述传感装置感应到供电装置上停有所述电动汽车时,对所述电动汽车上的受电装置进行供电;所述受电装置与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件电气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充电。
优选地,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模块和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模块上的供电线圈;所述第一升降模块用于在红灯剩余时间超出预设时间且所述传感装置感应到供电装置上停放有所述电动汽车时升起,使所述供电线圈接近所述受电装置;所述供电线圈用于对所述受电装置进行供电。
优选地,所述受电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模块和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模块上的受电线圈;所述第二升降模块用于在红灯剩余时间超出预设时间且所述传感装置感应到供电装置上停放有所述电动汽车时下降,使所述受电线圈接近所述供电装置;所述受电线圈用于接受对所述供电装置对其进行供电。
优选地,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电动汽车上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出充电询问,以及接收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出的充电指令;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出的充电询问,以及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出充电指令。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识别所述电动汽车的车牌;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摄像头电气连接,用于在对所述受电装置进行供电时对供电量及相应电动汽车的车牌进行记录。
优选地,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模块、第一位置调整模块和供电线圈;所述第一定位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动汽车停于所述供电装置上时,获取所述受电装置的位置;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受电装置的位置,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相应地调整所述供电线圈的位置;所述供电线圈用于对所述受电装置进行供电。
优选地,所述受电装置包括第二定位模块、第二位置调整模块和受电线圈;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线圈;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动汽车停于所述供电装置上时,获取所述供电线圈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电线圈的位置,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相应地调整所述受电线圈的位置;所述供电线圈用于对所述受电线圈进行供电。
优选地,所述传感装置为压力传感装置或光学传感装置或电磁传感装置。
优选地,所述供电装置所在的路口地面上设置有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显示所述供电装置所在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电动汽车为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供电装置设置在具有红绿灯的路口,,利用现有路面进行设置,不需要单独建设充电站等,节省了公共空间。
2.无线充电系统获取红绿灯状态,可以在车主等红灯时,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节省了车主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供电装置和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可以为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上设置有受电装置,优选地,所述受电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底盘上。供电装置用于对受电装置进行无线供电。具体地,无线供电的方式可以包括电磁感应式、无线电波式和电磁共振式。
电磁感应式为,供电装置中的初级线圈产生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受电装置中的次级线圈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供电装置转移到受电装置。无线电波式为,供电装置产生电磁波,受电装置接收电磁波,并通过整流电路将电磁波转换成电能。电磁共振式为,供电装置内的线圈和受电装置内的线圈处于一个相同的共振频率,受电装置从供电装置产生的电磁场中获得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电流。
所述供电装置设置于具有红绿灯的路口,具体地,可以设置在红绿灯路口的路面下,即车辆在红绿灯路口等红绿灯时停留的路面之下。供电装置的上部与路面基本平齐,供电装置的存在不会影响路面上车辆的正常行驶。供电装置与红绿灯电气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红绿灯的红灯剩余时间。
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用于感应所述供电装置上是否停有所述电动汽车,所述传感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电气连接。具体地,传感装置可以为压力传感装置或光学传感装置或电磁传感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装置包括身份身份识别模块和位置感应模块,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车辆是否为与所述供电装置相匹配的电动汽车,位置感应模块用于感应车辆是否正确停在供电装置之上。身份识别模块可以为RFID读卡器,用于对电动汽车上记录有车辆信息的RFID卡进行识别读取,所述位置感应模块可以为接近传感器。
所述供电装置获取红绿灯的红灯剩余时间和传感装置的感应信息,所述供电装置用于在红灯剩余时间超出预设时间且所述传感装置感应到供电装置上停有所述电动汽车时,对所述电动汽车上的受电装置进行供电。即电动汽车在红绿灯路口的供电装置上等红灯且红灯剩余时间超出预设时间时,所述供电装置对所述电动汽车上的受电装置进行供电。所述受电装置与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件电气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充电。当红灯时间结束时,供电装置停止对受电装置进行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模块和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模块上的供电线圈;所述第一升降模块为机械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升降模块用于在红灯剩余时间超出预设时间且所述传感装置感应到供电装置上停放有所述电动汽车时升起,使所述供电线圈接近所述受电装置,供电线圈对所述受电装置进行供电。在红灯时间结束或接近结束时,所述第一升降模块下降,回到初始位置。通过升降模块,使供电线圈与受电装置的距离接近,从而提高了充电效率,实现了更好的充电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电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模块和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模块上的受电线圈;所述第二升降模块为机械升降结构,所述第二升降模块用于在红灯剩余时间超出预设时间且所述传感装置感应到供电装置上停放有所述电动汽车时下降,使所述受电线圈接近所述供电装置;所述受电线圈接受对所述供电装置对其进行供电。在红灯时间结束或接近结束时,所述第二升降模块升起,回到初始位置。通过升降模块,使供电装置与受电线圈的距离接近,从而提高了充电效率,实现了更好的充电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电动汽车上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当红灯剩余时间超出预设时间且所述传感装置感应到供电装置上停放有所述电动汽车时,第一通信模块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出充电询问,询问车主是否需要进行充电,当车主选择进行充电时,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出充电指令,所述第一通信接收该充电指令,所述供电装置对所述受电装置进行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识别所述电动汽车的车牌;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摄像头电气连接,用于在对所述受电装置进行供电时对供电量及相应电动汽车的车牌进行记录。通过记录电动汽车的车牌信息和供电信息,可以对充电的电动汽车进行消费结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模块、第一位置调整模块和供电线圈;所述第一定位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动汽车停于所述供电装置上时,获取所述受电装置的位置;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受电装置的位置,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相应地调整所述供电线圈的位置,从而使供电线圈更好地与受电装置进行接近、配合,以实现更好的充电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电装置包括第二定位模块、第二位置调整模块和受电线圈;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线圈;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动汽车停于所述供电装置上时,获取所述供电线圈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电线圈的位置,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相应地调整所述受电线圈的位置,从而使受电线圈更好地与供电线圈进行接近、配合,以实现更好的充电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所在的路口地面上设置有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显示所述供电装置所在的位置。具体地,所述标识可以类型路边停车位的标识,标识的大小形状与电动汽车的大小形状相近,供电装置位于所述标识之中,当车辆停于标识内时,受电装置的位置与供电装置的位置对应,从而实现更好的充电效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将无线充电系统的供电装置设置在红绿灯路口,并与红绿灯相结合,在车主停车等红绿灯时,对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一方面相当于将固定的、大面积的充电站转移至红绿灯路口,节省了公共空间和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节省了车主的充电时间,利用等红灯的时间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使车主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车主不再需要额外花时间等待充电。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供电装置和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上设置有受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设置于具有红绿灯的路口,并与所述红绿灯电气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红绿灯的红灯剩余时间;
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用于感应所述供电装置上是否停有所述电动汽车,所述传感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电气连接;
所述供电装置用于在红灯剩余时间超出预设时间且所述传感装置感应到供电装置上停有所述电动汽车时,对所述电动汽车上的受电装置进行供电;
所述受电装置与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件电气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模块和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模块上的供电线圈;
所述第一升降模块用于在红灯剩余时间超出预设时间且所述传感装置感应到供电装置上停放有所述电动汽车时升起,使所述供电线圈接近所述受电装置;
所述供电线圈用于对所述受电装置进行供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模块和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模块上的受电线圈;
所述第二升降模块用于在红灯剩余时间超出预设时间且所述传感装置感应到供电装置上停放有所述电动汽车时下降,使所述受电线圈接近所述供电装置;
所述受电线圈用于接受对所述供电装置对其进行供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电动汽车上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出充电询问,以及接收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发出的充电指令;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出的充电询问,以及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出充电指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识别所述电动汽车的车牌;
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摄像头电气连接,用于在对所述受电装置进行供电时对供电量及相应电动汽车的车牌进行记录。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模块、第一位置调整模块和供电线圈;
所述第一定位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动汽车停于所述供电装置上时,获取所述受电装置的位置;
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受电装置的位置,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相应地调整所述供电线圈的位置;
所述供电线圈用于对所述受电装置进行供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装置包括第二定位模块、第二位置调整模块和受电线圈;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供电线圈;
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动汽车停于所述供电装置上时,获取所述供电线圈的位置;
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电线圈的位置,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相应地调整所述受电线圈的位置;
所述供电线圈用于对所述受电线圈进行供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装置为压力传感装置或光学传感装置或电磁传感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所在的路口地面上设置有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显示所述供电装置所在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为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
CN201821733667.2U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 Active CN209336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3667.2U CN209336508U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3667.2U CN209336508U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6508U true CN209336508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46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33667.2U Active CN209336508U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6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9755B2 (en) Device alignment and identification in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KR101420366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무선전력 전송장치
US9302594B2 (en) Selectiv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distance from a plurality of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stations in a facility
JP5632089B2 (ja) 結合寄生共振器を介する無線エネルギー伝達
US9941708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ed tuning capacitors in charging coil structure
RU2572994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ем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ощности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ощности и система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й передачи/прием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ощности
CN108382242B (zh) 电动汽车无线快速充电方法
CN105429254A (zh) 一种具有车位锁功能的充电装置
CN107078548B (zh) 用于控制被提供给串联调谐谐振系统中的电荷接收元件的电荷量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WO2015048032A1 (en) Device alignment in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CN107554317B (zh) 无线电力传输方法、无线充电方法以及电动车辆
CN105283345B (zh) 静止车辆的供电、连接于低压车载电网的车辆侧感应线圈
CN102834292A (zh) 用于车辆的无线电力天线对准调整系统
KR20160108805A (ko) 상호 운용 가능한 전기 자동차 무선 충전 방법 및 시스템
CN203225540U (zh) 电动汽车智能无线公路充电系统
JP2012126393A (ja) 車道セクション
CN106849301B (zh) Dc-ac转换器的控制方法及接地组件和无线电力传输方法
CN205265374U (zh) 混合式城市道路无线充电系统
CN209336508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
CN205265321U (zh) 一种具有车位锁功能的充电装置
CN204706904U (zh) 一种可伸缩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CN202748850U (zh) 用于二义性路径识别系统的车载单元、读写装置及系统
CN111833536A (zh) 一种地沟式自动寻的无线充电停车场系统及方法
CN212183194U (zh) 充电线圈位置检测装置
CN219457731U (zh) 一种在水冷板上集成无线充电功能的电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