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1735U - 自动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炒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1735U
CN209331735U CN201821789474.9U CN201821789474U CN209331735U CN 209331735 U CN209331735 U CN 209331735U CN 201821789474 U CN201821789474 U CN 201821789474U CN 209331735 U CN209331735 U CN 209331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azine
gear
transmission device
driving moto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94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Eating God's Electric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Eating God's Electric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Eating God's Electric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Eating God's Electric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894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1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1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1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可翻转炒锅、料盒打开装置以及料盒传送装置,料盒打开装置置于料盒传送装置传动轨迹的末端,可翻转式炒锅置于料盒打开装置的下方;置于料盒传送装置上的料盒经料盒传送装置传送至料盒打开装置处打开料盒,同时料盒中的物品落入料盒打开装置下方的可翻转式炒锅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炒菜机,可以实现加料、炒菜、出菜、保温以及洗锅全过程的自动化,可以连续炒制多个菜肴,节省时间以及人工成本,方便实用。

Description

自动炒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炒菜机,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
背景技术
美食是衣食住行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人也常说民以食为天,也说明食的重要性;而炒菜作为中国菜的常用制作方法,是将一种或几种菜在特制的凹型锅内,以火传导到铁锅中的热度为载体,加入油、佐料和菜品后用特制工具“锅铲”翻动将菜炒熟的烹饪过程。炒菜的过程分为手动以及自动炒菜,手动是将炒锅放在火源上,通过人工将菜以及调料加入炒锅中,手动进行翻炒,但是费时费力,调料不能量化;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自动炒菜设备越来越多,是将菜品放入炒锅中,利用电机等带动炒锅自行转动来进行炒菜,最后将菜倒出,但是这种自动炒菜虽然节省人力,但是炒好的菜肴需要人工进行倒出,属于半自动化炒菜。
此外,现代都市的年轻人,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等到晚上回家再进行炒菜,就算有自动餐炒锅,也还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根据时代以及市场的需求,全自动化、方便快捷、实用的炒菜机是大势所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炒菜机,可以实现加料、炒菜、出菜、保温以及洗锅全过程的自动化,可以连续炒制多个菜肴,节省时间以及人工成本,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炒菜机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可翻转炒锅、料盒打开装置以及料盒传送装置,所述料盒打开装置置于料盒传送装置传动轨迹的末端,所述可翻转式炒锅置于料盒打开装置的下方;置于料盒传送装置上的料盒经料盒传送装置传送至料盒打开装置处打开料盒,同时料盒中的物品落入料盒打开装置下方的可翻转式炒锅内。
上述可翻转炒锅包括锅体、软轴、翻转轴、轴承、第四驱动电机以及第五驱动电机;所述第五驱动电机通过翻转轴以及轴承带动锅体绕翻转轴的轴向翻转;所述锅体绕翻转轴的轴向翻转的角度为90°~-90°;所述轴承包括内壁以及外壁;所述轴承内壁与锅体固定连接,轴承外壁与翻转轴相连,所述软轴通过轴承内壁与锅体相连;
所述锅体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几何中心与锅体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锅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是20°~70°;所述加热装置的几何中心与锅体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锅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是30°~60°;所述加热装置是置于锅体底部的电磁线圈;
所述锅体内部设置有棱;所述锅体内部的棱是一条或多条;所述棱是多条时,多条棱均布在锅体内部。
上述可翻转炒锅还包括导轨以及与翻转轴相连的第六驱动电机;所述翻转轴置于导轨上并连同锅体在导轨上自如移动;所述第六驱动电机驱动动力传送机构带动翻转轴以及锅体在导轨上自如移动。
上述料盒打开装置为料盒拨动装置或料盒撕膜装置。
上述料盒打开装置为料盒拨动装置时,所述料盒拨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以及与第三驱动电机相连并由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的转动拨板;所述转动拨板是与第三驱动电机相连的一个拨板、两个拨板或多个拨板;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料盒拨动装置置于料盒传送装置传送轨迹的末端并与料盒传送装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料盒拨动装置的拨动方向与料盒传送装置运动方向之间有夹角;所述料盒拨动装置拨动料盒沿料盒拨动装置的拨动方向从料盒传送装置上分离打开料盒;
所述料盒打开装置为料盒撕膜装置;所述料盒撕膜装置包括塑封膜识别部件以及塑封膜拉拽部件;所述塑封膜识别部件包括直线电机、拉环以及位置传感器;所述拉环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料盒上塑封膜的外边缘相匹配;塑封膜可伸入拉环上的开口中并被拉环输送至塑封膜拉拽部件中;所述开口的顶部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拉环与直线电机相连;所述塑封膜拉拽部件包括电磁铁、滚轴、固定块以及滚轴驱动器;所述电磁铁与滚轴相连并与驱动滚轴与固定块相接触;所述固定块与滚轴的接触面呈弧形;所述拉环将塑封膜输送至滚轴与固定块之间并被滚轴与固定块夹持;所述滚轴驱动器与滚轴相连并驱动滚轴绕滚轴的轴向转动;所述料盒传送装置置于料盒撕膜装置的末端,带有塑封膜的待撕开料盒经料盒传送装置传送至料盒撕膜装置将塑封膜撕开。
上述料盒传送装置包括X轴向传送装置以及Y轴向传送装置;所述X轴向传送装置一端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的输运轨迹的末端并与Y轴向传送装置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料盒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和/或X轴向传送装置上并在Y轴向传送装置和/或X轴向传送装置自如移动至料盒打开装置处;
所述X轴向传送装置包括滑动装置以及与滑动装置相连并驱动滑动装置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滑动装置一端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的传送轨迹的末端;所述料盒打开装置置于X轴向传送装置的传送轨迹末端,含料盒盖的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滑动装置上;所述滑动装置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料盒通过限位块固定在滑动装置上;所述滑动装置是X向第一传送带或滑轨;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第一传送带或滑轨上;所述滑动装置是滑轨时,所述滑轨底部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为通过滑轨底部的齿条带动滑轨沿X向移动;
所述Y轴向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主动辊、从动辊以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传送带缠绕在主动辊以及从动辊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主动辊相连并驱动主动辊转动;含料盒盖的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第二传送带上并与第二传送带同步运动;所述X轴向传送装置置于第二传送带运动轨迹的末端;
所述料盒打开装置为料盒拨动装置时,所述料盒拨动装置置于X轴向传送装置传送轨迹的末端并与X轴向传送装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带有料盒盖的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传送装置上随着料盒传送装置同步运动;所述料盒拨动装置的拨动方向与X轴向传送装置运动方向之间有夹角;所述料盒拨动装置拨动料盒沿料盒拨动装置的拨动方向并与卡持传送装置上的料盒盖分离;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设置有从卡槽向第一传送带外部延伸的卡槽延伸段;所述料盒拨动装置拨动料盒沿卡槽延伸段运动;所述料盒拨动装置拨动料盒沿卡槽延伸段运动并最终停滞在卡槽外部延伸段上;
所述料盒打开装置为料盒撕膜装置时,所述塑封膜识别部件设置在X轴向传送装置的运动轨迹末端的送料导轨上,所述塑封膜拉拽部件置于送料导轨底部;带有塑封膜的待撕开料盒运动至料盒传送装置X轴向传送装置的末端时,所述待撕开料盒上的塑封膜伸入拉环中并被拉拽至滚轴与固定块之间开启工作。
上述自动炒菜机还包括落碟装置;所述落碟装置包括导柱、齿轮以及第七驱动电机;所述导柱至少为两根,多根导柱相并行且在多根导柱之间形成加持区;多个待使用的餐盘自下而上依次堆叠在多根导柱所形成的夹持区中;所述齿轮上的齿与餐盘的外边缘相啮合;所述第七驱动电机与齿轮相连并驱动齿轮转动;
所述齿轮包括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对称设置且第一齿轮的齿与第二齿轮的齿与餐盘的外边缘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方向与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七驱动电机是一个或两个;所述驱动电机是一个时,第七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连驱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步反方向转动;所述第七驱动电机是两个时,两个第七驱动电机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连驱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步反方向转动;所述第七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所述多根导柱均匀分布,餐盘依次堆叠在多根导柱之间形成加持区内;所述导柱为两根时,两根导柱并行设置;所述导柱为三根时,三根导柱呈品字形并行设置。
所述导柱上设置有挡杆。
上述自动炒菜机还包括设置在落碟装置下方的传送储存装置;所述传送储存装置包括第八驱动电机、第九驱动电机、传送装置以及支架盘;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三传送带、主动辊以及从动辊;所述第三传送带缠绕在主动辊以及从动辊上,所述第八驱动电机与主动辊相连驱动主动辊运动;
所述支架盘位于第三传送带运动轨迹的末端,经落碟装置落下的餐盘落在第三传送带上并经第三传送带传送后停滞在支架盘上表面;所述支架盘的上表面与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九驱动电机与支架盘相连驱动支架盘转动;
所述支架盘包括底座、与底座相连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转盘;所述第九驱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转盘转动;所述转盘的上表面与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经落碟装置落下的餐盘落在第三传送带上并经第三传送带传送后停滞在转盘的上表面;所述转盘上设置多个碟位,所述碟位上设置磁铁或凹槽,使得餐盘停滞在转盘的上表面;所述第九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上述支架盘的外部设置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上设置进口;所述进口上设置软帘,第三传送带穿过软帘使得第三传送带的上表面与转盘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上述自动炒菜机还包括置于可翻转式炒锅下方的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第十驱动电机以及喷头,所述喷头与水龙头管道相连接,第十驱动电机与喷头相连驱动喷头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包括以下内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炒菜机包括料盒传送装置、料盒打开装置、可翻转式炒锅、落碟装置以及传送储存装置,实现炒菜过程的全自动化程序,节省时间以及人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料盒传送装置包括X轴向传送装置以及Y向传送装置,可以实现不同方向料盒的连续传送。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料盒打开装置为料盒拨动装置或料盒撕膜装置,可以安全方便的打开料盒。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可翻转式炒锅上设置翻转轴以及第五驱动电机,第五驱动电机驱动翻转轴在90°~-90°范围内转动,实现锅体的180度翻转,满足加料、炒菜、出菜以及洗锅过程中炒锅的位置变化范围。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可翻转式炒锅上设置软轴与第四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驱动锅体转动,使得锅体在炒菜过程中转动,再加上锅体内部的棱,避免炒菜中产生糊锅以及加热不均匀导致菜成熟程度不一致。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落碟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同步反向转动使得餐盘自动落下,提高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传送储存装置,可对炒好的菜肴进行储存保温,随时就有热的菜肴可以食用,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炒菜机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炒菜机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料盒传送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传送储存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料盒传送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料盒拨动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料盒撕开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可翻转炒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落碟装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传送储存装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可翻转式炒锅接菜位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可翻转式炒锅炒菜位置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可翻转式炒锅倒菜位置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可翻转式炒锅清洗位置示意图。
其中:
1—料盒;11—塑封膜;2—料盒传送装置;21—第一传送带;22—限位块;3—送料导轨;4—料盒打开装置;41—料盒拨动装置;411—转动拨板;412—第三驱动电机;42—料盒撕膜装置;421—拉环;422—滚轴;423—固定块;424—电磁铁;425—直线电机;5—可翻转炒锅;51—锅体;52—加热装置;53—导轨;54—翻转轴;55—第五驱动电机;56—软轴;57—第四驱动电机;58—第六驱动电机;6—料盒收集区;7—落碟装置;71—固定架;72—导柱;73—挡杆;74—餐盘;75—第一齿轮;76—第二齿轮;8—传送储存装置;81—保温箱;82—转盘;83—底座;84—第三传送带;9—电机箱;10—储物柜;12—清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炒菜机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可翻转炒锅5、料盒打开装置4以及料盒传送装置2。料盒打开装置4置于料盒传送装置2传送轨迹的末端,可翻转式炒锅5置于料盒打开装置4的下方;置于料盒传送装置2上的料盒经料盒传送装置2传送至料盒打开装置4处打开料盒,同时料盒中的物品落入料盒打开装置4下方的可翻转式炒锅5内。
参见图8,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可翻转炒锅5包括锅体51、软轴56、翻转轴54、轴承、第四驱动电机57以及第五驱动电机55。锅体51为不锈钢的球形锅体,加热装置52为锅体51底部的电磁线圈,加热装置52的几何中心与锅体51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锅体5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是20°~70°;锅体51内部设置有一条或多条棱,多条棱均布在锅体51内部。第四驱动电机57通过软轴56驱动锅体51绕锅体51的轴向自转;第五驱动电机55通过翻转轴54以及轴承带动锅体51绕翻转轴54的轴向翻转90°~-90°,轴承包括内壁以及外壁,轴承内壁与锅体51固定连接,轴承外壁与翻转轴54相连,软轴56通过轴承内壁与锅体51相连。可翻转炒锅5还包括导轨53以及与翻转轴54相连的第六驱动电机58,翻转轴54置于导轨53上并连同锅体51在导轨53上自如移动,第六驱动电机58驱动翻转轴54以及锅体51在导轨53上自如移动,第六驱动电机58为齿轮电机。
参见图6以及图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拨动装置41或料盒撕膜装置42。
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拨动装置41时,料盒拨动装置41包括第三驱动电机412以及与第三驱动电机412相连并由第三驱动电机412驱动的转动拨板411;转动拨板411是与第三驱动电机412相连的一个拨板、两个拨板或多个拨板,第三驱动电机412为伺服电机。
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撕膜装置42时,料盒撕膜装置42包括包装塑封膜识别部件以及塑封膜拉拽部件。塑封膜识别部件包括直线电机425、拉环421以及位置传感器;拉环421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与料盒1上塑封膜11的外边缘相匹配;塑封膜11可伸入拉环421上的开口中并被拉环421输送至塑封膜拉拽部件中;开口的顶部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当位置传感器感应到塑封膜11伸入拉环421中时,将感应信号传送至控制程序,启动与拉环421相连的直线电机425工作将拉环421拉拽入塑封膜拉拽部件。塑封膜拉拽部件包括电磁铁424、滚轴422、固定块423以及滚轴驱动器;电磁铁424与滚轴422相连并与驱动滚轴422与固定块423相接触;固定块423与滚轴422的接触面呈弧形;拉环41将塑封膜11输送至滚轴422与固定块423之间并被滚轴422与固定块423夹持;滚轴驱动器与滚轴422相连并驱动滚轴422绕滚轴422的轴向转动。
参见图3以及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盒传送装置2包括X轴向传送装置以及Y轴向传送装置;X轴向传送装置一端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的输运轨迹的末端并与Y轴向传送装置处于同一平面上;料盒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和/或X轴向传送装置上并在Y轴向传送装置和/或X轴向传送装置自如移动至料盒打开装置处。X轴向传送装置包括滑动装置以及与滑动装置相连并驱动滑动装置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滑动装置一端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的传送轨迹的末端;料盒打开装置置于X轴向传送装置的传送轨迹末端,含料盒盖的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滑动装置上;滑动装置上设置有限位块22;料盒1通过限位块22固定在滑动装置上;滑动装置是X向第一传送带21或滑轨;料盒1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X向第一传送带21或滑轨上;滑动装置是滑轨时,滑轨底部设置有齿条;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滑轨底部的齿条带动滑轨沿X向移动。Y轴向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主动辊、从动辊以及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送带缠绕在主动辊以及从动辊上;第二驱动电机与主动辊相连并驱动主动辊转动;含料盒盖的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第二传送带上并与第二传送带同步运动;所述X轴向传送装置置于第二传送带运动轨迹的末端。
当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拨动装置41时,料盒拨动装置41置于X轴向传送装置传送轨迹的末端并与X轴向传送装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带有料盒盖的料盒1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传送装置上随着料盒传送装置同步运动;料盒拨动装置41的拨动方向与X轴向传送装置运动方向之间有夹角;料盒拨动装置41拨动料盒沿料盒拨动装置41的拨动方向并与卡持传送装置上的料盒盖分离,料盒1中的物料落入料盒拨动装置41下方的锅体51内;第一传送带21上设置有从卡槽向第一传送带21外部延伸的卡槽延伸段;料盒拨动装置41拨动料盒沿卡槽延伸段运动;料盒拨动装置41拨动料盒沿卡槽延伸段运动并最终停滞在卡槽外部延伸段上;
当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撕膜装置42时,塑封膜识别部件设置在X轴向传送装置的运动轨迹末端的送料导轨3上,塑封膜拉拽部件置于送料导轨3底部;带有塑封膜11的待撕开料盒1卡在第一传送带21两侧的限位块22之间,随着第一传送带21运动至X轴向传送装置的末端时,待撕开料盒上的塑封膜11伸入拉环41中并被拉拽至滚轴42与固定块43之间开启工作,撕下料盒1上的塑封膜11,料盒1中的物料落入料盒撕膜装置42下方的锅体51内。
参见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碟装置7包括导柱72、第七驱动电机以及齿轮;导柱72至少为两根,多根导柱72相并行且在多根导柱72之间形成加持区;多个待使用的餐盘74自下而上依次堆叠在多根导柱72所形成的夹持区中;齿轮上的齿与餐盘74的外边缘相啮合;第七驱动电机与齿轮相连并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包括第一齿轮75以及第二齿轮76;第一齿轮75与第二齿轮76对称设置且第一齿轮75的齿与第二齿轮76的齿与餐盘74的外边缘相啮合;第一齿轮75的转动方向与第二齿轮76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七驱动电机是一个或两个;驱动电机是一个时,第七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齿轮75和第二齿轮76相连驱动第一齿轮75和第二齿轮76同步反方向转动;第七驱动电机是两个时,两个第七驱动电机分别与第一齿轮75和第二齿轮76相连驱动第一齿轮75和第二齿轮76同步反方向转动;第七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多根导柱72均匀分布,餐盘74依次堆叠在多根导柱72之间形成加持区内,导柱72上设有挡杆73,导柱72的下端带有伸缩杆,导柱72可以根据餐盘74的数量上下伸缩调。为了起到固定作用,多根导柱72相并行固定在固定架71上。
参见图4以及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送储存装置8包括第八驱动电机、第九驱动电机、传送装置以及支架盘;传送装置包括第三传送带84、主动辊以及从动辊;第三传送带84缠绕在主动辊以及从动辊上,第八驱动电机与主动辊相连驱动主动辊运动;支架盘位于第三传送带84运动轨迹的末端,经落碟装置7落下的餐盘74落在第三传送带84上并经第三传送带84传送后停滞在支架盘上表面;支架盘包括底座83、与底座相连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转盘82;第九驱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转盘82转动;转盘82的上表面与第三传送带84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经落碟装置7落下的餐盘74落在第三传送带84上并经第三传送带84传送后停滞在转盘82的上表面;转盘82上设置多个碟位,碟位上设置磁铁或凹槽,使得餐盘84停滞在转盘82的上表面;第九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当需要放置更多的餐盘74时,转盘82可为多层,从下向上直径依次减小的转盘82像台阶一样同轴设置在转轴上,每层转盘82上设置多个碟位,碟位上设置磁铁或凹槽,使得餐盘74停滞在转盘82的上表面。支架盘的外部设置有保温箱81;保温箱上设置进口,进口上设置软帘,第三传送带84穿过软帘使得第三传送带84的上的餐盘74传送至与转盘82的上表面上。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炒菜机还包括置于可翻转式炒锅5下方的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第十驱动电机以及喷头,喷头与水龙头管道相连接,第十驱动电机与喷头相连驱动喷头打开。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炒菜机中的储物柜10可以存放一些厨房用品,空间利用。还有电机箱9,可将所有的驱动电机放置在电机箱9中,便于集中布局整理。
实施例1
以炒制四个菜肴为例,先将洗切好的四个菜品装入料盒1中,再将四个菜肴炒制时用油、调料或是酱料也装入料盒1中,根据每个菜肴制作时,菜品以及调料先后加入锅体51的顺序依次排列成一行,四个菜肴排列成如图3所示的四行,每行有四个料盒1,所有料盒口用塑封膜11封住后倒置在第一传送带21以及第二传送带上,具体实施时,还可在传送装置外部设置冷藏装置,保证菜品的新鲜度;开始炒菜时,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传送带21上的第一行的料盒1沿X轴向向右传送;参见图4,当第一行的料盒1传送至送料导轨3上时,塑封膜11伸入送料导轨3上的拉环421中,同时在直线电机425的作用下拉环421将料盒1上的塑封膜11拉至滚轴422与固定块423之间,滚轴驱动器带动滚轴422转动从而将料盒1上的塑封膜11撕下,此时料盒1继续在送料导轨3上传动至料盒收集区6回收再用;而料盒1中的食用油先落下加入可翻转炒锅的锅体51中,参见图11,第五驱动电机55驱动翻转轴54使得锅体51的口与水平方向呈90°夹角,刚好接入食用油,接着菜品以及调料按照前述的加料过程依次加入锅体51内;第一行的料盒1进入料盒收集区6中;参见图12,第五驱动电机55驱动翻转轴54使得锅体51的口与水平方向呈45°夹角,第四驱动电机57驱动软轴56使得锅体51自转,锅体51中的菜品受热均匀且防止糊锅,炒菜完成后,第七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75以及第二齿轮76同步反向转动,餐盘74从呈品字形的三根导柱72之间的加持区落下至第三传送带84上,第八驱动电机驱动第三传送带84带动餐盘74传送,参见图13,第五驱动电机55驱动翻转轴54使得锅体51的口与水平方向呈-45°夹角,此时锅体51中炒制好的菜品倒出落在第三传送带84上餐盘74内,锅体51继续向下翻转,餐盘74继续在第三传送带84上传送,锅体51在翻转过程中随着导轨53滑动,防止菜品倒出餐盘74外,直至所有菜肴倒入餐盘74中,盛满菜肴的餐盘74在第三传送带84上,在第八驱动电机的作用下继续沿第三传送带84传送至保温箱81内的转盘82上储存保温,同时第九驱动电机驱动保温箱81中的转盘82逆时针转动90°,参见图14,此时第五驱动电机55驱动翻转轴54使得锅体51的口与水平方向呈-90°夹角;参见图2,锅体51下方的清洗装置12工作,第十驱动电机驱动喷头打开冲洗锅体51内部,之后第五驱动电机55驱动翻转轴54使得锅体51的口与水平方向呈90°夹角,此时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传送带沿Y轴向传送将第二行的料盒1传送至原来的第一行上,第一的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传送带21沿X轴向向右运动,重复第一个菜品的加料、炒菜、落碟、清洗炒锅的过程,再通过第三传送带84将盛有第二个菜肴的餐盘74传送至保温箱81中的转盘82上储存保温,第九驱动电机驱动保温箱81中的转盘82再逆时针转动90°;如此重复循环,四个菜肴炒制完成,最终储存在保温箱82中的转盘上,等到吃饭时,将四个菜肴从保温箱81中取出,实现炒菜的连续自动化、同时制作多个菜肴使营养均衡、方便快捷。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拨动装置41,带有料盒盖的料盒1通过料盒盖卡持在第一传送带21以及第二传送带上,料盒1在第一传送带21上沿X轴向运动至轨迹末端时,转动拨板411拨动料盒1使得料盒1中的菜品以及调料依次加入锅体51中,料盒1沿卡槽延伸段运动并最终停滞在卡槽外部延伸段上,最后料盒1进入料盒收集区6中;其他结构不变。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在炒菜机上设置远程控制程序连接至手机上,在下班到家还有15分钟的时候,在手机上启动远程控制程序启动炒菜机开始炒菜,回到家就有可口美味的菜肴可以享用,节省时间,方便实用,可受到许多人群的青睐。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炒菜机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可翻转炒锅(5)、料盒打开装置(4)以及料盒传送装置(2),所述料盒打开装置(4)置于料盒传送装置(2)的传送轨迹末端,所述可翻转式炒锅(5)置于料盒打开装置(4)的下方;置于料盒传送装置(2)上的料盒经料盒传送装置(2)传送至料盒打开装置(4)处打开料盒,同时料盒中的物品落入料盒打开装置(4)下方的可翻转式炒锅(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炒锅包括锅体(51)、软轴(56)、翻转轴(54)、轴承、第四驱动电机(57)以及第五驱动电机(55);所述第五驱动电机(55)通过翻转轴(54)以及轴承带动锅体(51)绕翻转轴(54)的轴向翻转;所述锅体(51)绕翻转轴(54)的轴向翻转的角度为90°~-90°;所述轴承包括内壁以及外壁;所述轴承内壁与锅体(51)固定连接,轴承外壁与翻转轴(54)相连,所述软轴(56)通过轴承内壁与锅体(51)相连;
所述锅体(51)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52);所述加热装置(52)的几何中心与锅体(51)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锅体(5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是20°~70°;所述加热装置(52)的几何中心与锅体(51)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与锅体(5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是30°~60°;所述加热装置(52)是置于锅体(51)底部的电磁线圈;
所述锅体(51)内部设置有棱;所述锅体(51)内部的棱是一条或多条;所述棱是多条时,多条棱均布在锅体(5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炒锅(5)还包括导轨(53)以及与翻转轴(54)相连的第六驱动电机(58);所述翻转轴(54)置于导轨(53)上并连同锅体(51)在导轨(53)上自如移动;所述第六驱动电机(58)驱动翻转轴(54)以及锅体(51)在导轨(53)上自如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拨动装置(41)或料盒撕膜装置(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拨动装置(41)时,所述料盒拨动装置(41)包括第三驱动电机(412)以及与第三驱动电机(412)相连并由第三驱动电机(412)驱动的转动拨板(411);所述转动拨板(411)是与第三驱动电机(412)相连的一个拨板、两个拨板或多个拨板;所述第三驱动电机(412)为伺服电机;所述料盒拨动装置(41)置于料盒传送装置(2)传送轨迹的末端并与料盒传送装置(2)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料盒拨动装置(41)的拨动方向与料盒传送装置(2)运动方向之间有夹角;所述料盒拨动装置(41)拨动料盒(1)沿料盒拨动装置(41)的拨动方向从料盒传送装置(2)上分离打开料盒(1);
所述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撕膜装置(42);所述料盒撕膜装置(42)包括塑封膜识别部件以及塑封膜拉拽部件;所述塑封膜识别部件包括直线电机(425)、拉环(421)以及位置传感器;所述拉环(421)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料盒上塑封膜(11)的外边缘相匹配;塑封膜(11)可伸入拉环(421)上的开口中并被拉环(421)输送至塑封膜拉拽部件中;所述开口的顶部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拉环(421)与直线电机(425)相连;所述塑封膜拉拽部件包括电磁铁(424)、滚轴(422)、固定块(423)以及滚轴驱动器;所述电磁铁(424)与滚轴(422)相连并与驱动滚轴(422)与固定块(423)相接触;所述固定块(423)与滚轴(422)的接触面呈弧形;所述拉环(421)将塑封膜(11)输送至滚轴(422)与固定块(423)之间并被滚轴(422)与固定块(423)夹持;所述滚轴驱动器与滚轴(422)相连并驱动滚轴(422)绕滚轴(422)的轴向转动;所述料盒传送装置(2)置于料盒撕膜装置(42)的末端,带有塑封膜(11)的待撕开料盒(1)经料盒传送装置(2)传送至料盒撕膜装置(42)将塑封膜(11)撕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传送装置(2)包括X轴向传送装置以及Y轴向传送装置;所述X轴向传送装置一端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的输运轨迹的末端并与Y轴向传送装置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料盒(1)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和/或X轴向传送装置上并在Y轴向传送装置和/或X轴向传送装置自如移动至料盒打开装置处;
所述X轴向传送装置包括滑动装置以及与滑动装置相连并驱动滑动装置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滑动装置一端置于Y轴向传送装置的传送轨迹的末端;所述料盒打开装置置于X轴向传送装置的传送轨迹末端,含料盒盖的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滑动装置上;所述滑动装置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料盒通过限位块固定在滑动装置上;所述滑动装置是X向第一传送带(21)或滑轨;料盒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第一传送带(21)或滑轨上;所述滑动装置是滑轨时,所述滑轨底部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为通过滑轨底部的齿条带动滑轨沿X向移动;
所述Y轴向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主动辊、从动辊以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传送带缠绕在主动辊以及从动辊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主动辊相连并驱动主动辊转动;含料盒盖的料盒(1)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第二传送带上并与第二传送带同步运动;所述X轴向传送装置置于第二传送带运动轨迹的末端;
所述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拨动装置(41)时,所述料盒拨动装置(41)置于X轴向传送装置传送轨迹的末端并与X轴向传送装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带有料盒盖的料盒(1)倒置并通过料盒盖卡持在料盒传送装置(2)上随着料盒传送装置(2)同步运动;所述料盒拨动装置(41)的拨动方向与X轴向传送装置运动方向之间有夹角;所述料盒拨动装置(41)拨动料盒(1)沿料盒拨动装置(41)的拨动方向并与卡持在料盒传送装置(2)上的料盒盖分离;所述第一传送带(21)上设置有从卡槽向第一传送带(21)外部延伸的卡槽延伸段;所述料盒拨动装置(41)拨动料盒(1)沿卡槽延伸段运动;所述料盒拨动装置(41)拨动料盒沿卡槽延伸段运动并最终停滞在卡槽外部延伸段上;
所述料盒打开装置(4)为料盒撕膜装置(42)时,所述塑封膜识别部件设置在X轴向传送装置的运动轨迹末端的送料导轨(3)上,所述塑封膜拉拽部件置于送料导轨(3)底部;带有塑封膜(11)的待撕开料盒(1)运动至料盒传送装置X轴向传送装置的末端时,所述待撕开料盒(1)上的塑封膜(11)伸入拉环(421)中并被拉环(421)拉拽至滚轴(422)与固定块(423)之间开启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炒菜机还包括落碟装置(7);所述落碟装置(7)包括导柱(72)、齿轮以及第七驱动电机;所述导柱(72)至少为两根,多根导柱(72)相并行且在多根导柱(72)之间形成加持区;多个待使用的餐盘(74)自下而上依次堆叠在多根导柱(72)所形成的夹持区中;所述齿轮上的齿与餐盘(74)的外边缘相啮合;所述第七驱动电机与齿轮相连并驱动齿轮转动;
所述齿轮包括第一齿轮(75)以及第二齿轮(76);所述第一齿轮(75)与第二齿轮(76)对称设置且第一齿轮(75)的齿与第二齿轮(76)的齿与餐盘(74)的外边缘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75)的转动方向与第二齿轮(76)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七驱动电机是一个或两个;所述驱动电机是一个时,第七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齿轮(75)和第二齿轮(76)相连驱动第一齿轮(75)和第二齿轮(76)同步反方向转动;所述第七驱动电机是两个时,两个第七驱动电机分别与第一齿轮(75)和第二齿轮(76)相连驱动第一齿轮(75)和第二齿轮(76)同步反方向转动;所述第七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所述多根导柱(72)均匀分布,餐盘(74)依次堆叠在多根导柱之间形成加持区内;所述导柱(72)为两根时,两根导柱(72)并行设置;所述导柱(72)为三根时,三根导柱(72)呈品字形并行设置;所述导柱(72)上设置有挡杆(7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炒菜机还包括设置在可翻转炒锅(5)以及落碟装置(7)下方的传送储存装置(8);所述传送储存装置(8)包括第八驱动电机、第九驱动电机、传送装置以及支架盘;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三传送带(84)、主动辊以及从动辊;所述第三传送带(84)缠绕在主动辊以及从动辊上,所述第八驱动电机与主动辊相连驱动主动辊运动;
所述支架盘位于第三传送带(84)运动轨迹的末端,经落碟装置(7)落下的餐盘(74)落在第三传送带(84)上并经第三传送带(84)传送后停滞在支架盘上表面;所述支架盘的上表面与第三传送带(84)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九驱动电机与支架盘相连驱动支架盘转动;
所述支架盘包括底座(83)、与底座相连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转盘(82);所述第九驱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转盘(82)转动;所述转盘(82)的上表面与第三传送带(84)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经落碟装置(7)落下的餐盘(74)落在第三传送带(84)上并经第三传送带(84)传送后停滞在转盘(82)的上表面;所述转盘(82)上设置多个碟位,所述碟位上设置磁铁或凹槽,使得餐盘(74)停滞在转盘(82)的上表面;所述第九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储存装置(8)还包括设置在支架盘的外部的保温箱(81);所述保温箱(81)上设置进口;所述进口上设置软帘,第三传送带(84)穿过软帘使得第三传送带(84)的上表面与转盘(82)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炒菜机还包括置于可翻转炒锅(5)下方的清洗装置(12),所述清洗装置(12)包括第十驱动电机以及喷头,所述喷头与水龙头管道相连接,第十驱动电机与喷头相连驱动喷头打开。
CN201821789474.9U 2018-10-31 2018-10-31 自动炒菜机 Active CN209331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9474.9U CN209331735U (zh) 2018-10-31 2018-10-31 自动炒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9474.9U CN209331735U (zh) 2018-10-31 2018-10-31 自动炒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1735U true CN209331735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47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9474.9U Active CN209331735U (zh) 2018-10-31 2018-10-31 自动炒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173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0986A (zh) * 2018-10-31 2018-12-28 西安食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炒菜机
CN111252530A (zh) * 2020-03-20 2020-06-09 沈阳英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炒菜机器人料盒定位移载装置
CN113229718A (zh) * 2021-05-24 2021-08-10 广州东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的菜盘输送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0986A (zh) * 2018-10-31 2018-12-28 西安食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炒菜机
CN111252530A (zh) * 2020-03-20 2020-06-09 沈阳英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炒菜机器人料盒定位移载装置
CN111252530B (zh) * 2020-03-20 2022-01-18 沈阳英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炒菜机器人料盒定位移载装置
CN113229718A (zh) * 2021-05-24 2021-08-10 广州东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的菜盘输送装置
CN113229718B (zh) * 2021-05-24 2022-07-15 广州东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的菜盘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0986A (zh) 自动炒菜机
CN209331735U (zh) 自动炒菜机
CN111003439B (zh) 自动化餐饮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CN110250907B (zh) 一种自动化中央厨房及煮饭装置
CA2056748A1 (en) Automatic food frying and vending system
CN207890625U (zh) 一种智能化无人餐厅
CN107331041A (zh) 网络型鲜蛋自动销售机
CN110533840A (zh) 一种食品自动烘烤油炸清蒸自动售卖的方法及设备
CN111772486A (zh) 一种自动粉面烹饪工作站及运作方法
CN212736020U (zh) 一种推车送餐机器人
CN210930922U (zh) 一种自动餐饮设备
CN220189047U (zh) 一种自动贩卖机的烹煮装置
CN111000455A (zh) 全自动无人零售烧烤机
CN212489599U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的投料机构
CN205923770U (zh) 自动饮料供给装置
CN211454712U (zh) 一种自动贩卖设备
CN108858225A (zh) 一种基于闭环分类功能的智能传菜机器人
CN211066218U (zh) 一种自动餐饮设备
CN212032012U (zh) 一种协作机器人参与的自动化餐食厨房设备
CN210930919U (zh) 一种出餐机构及自动餐饮设备
CN211066217U (zh) 一种自动餐饮设备
CN211056134U (zh) 一种传送机构及自动餐饮设备
CN219353574U (zh) 一种整体式智能炒菜系统
CN219500806U (zh) 一种寿司回转循环传输线
CN112971548A (zh) 一种新型的自动汉堡机及其调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