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4383U -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4383U
CN209324383U CN201821922115.6U CN201821922115U CN209324383U CN 209324383 U CN209324383 U CN 209324383U CN 201821922115 U CN201821922115 U CN 201821922115U CN 209324383 U CN209324383 U CN 209324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eel
steel plate
shield tunnel
join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221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凌
张跃明
史策辉
翟利华
袁江
梁剑
傅雅莉
朱正宜
钟彦之
潘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221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4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4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4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包括:环向埋设在的盾构隧道洞门内轮廓的钢环板;环向埋设在盾构隧道管片背部的第一钢板;环向埋设钢在盾构隧道管片端面的第二钢板;固定焊接在所述钢环板和所述第一钢板之间的封堵板;设置在所述盾构隧道管片端面上的第一钢筋组;设置在车站结构端墙上的第二钢筋组;其中,所述第一钢筋组和所述第二钢筋组构成一框架,所述框架、所述第二钢板与所述封堵板通过混凝土连接,使所述框架、所述钢环板、所述第一钢板、所述第二钢板、所述封堵板形成一个整体的接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无需拆除区间和车站接口处管片,避免了由于拆除管片而引发涌水、涌沙,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地铁工程通常会经过市区人口密集的地段,盾构法由于其在地层沉降变形控制上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地铁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地铁工程采用的盾构机壳体直径往往比盾构管片的外径大,隧道与车站连接的洞口就会出现建筑空隙,即盾构接收洞门和隧道管片之间形成环向空隙,形成渗水通道,盾构进出洞时,为了防止水土从洞门外通过此建筑空隙大量窜入车站内,一般在盾构接收洞门处设置临时密封装置,并通过管片注浆孔对洞门圈临时进行注浆填充。但这些仅仅是盾构施工的时候的临时措施,渗水通道一直会存在,必须在盾构隧道与车站之间施做接头,永久密封洞口渗水通道。
现有技术中,一般拆除洞门处负环管片,在车站结构内部,将钢筋分别于预埋钢环及管片焊接,施做内部接头。这种做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占用空间小,有利于井内设备安装,但由于其要求拆除洞口环,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对于车站围护结构外部没有加固土体的,且位于渗透性很大的土层中,施工风险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无需拆除区间和车站接口处管片,避免了由于拆除管片而引发涌水、涌沙,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包括:
环向埋设在的盾构隧道洞门内轮廓的钢环板;
环向埋设在盾构隧道管片背部的第一钢板;
环向埋设钢在盾构隧道管片端面的第二钢板;
固定焊接在所述钢环板和所述第一钢板之间的封堵板;
设置在所述盾构隧道管片端面上的第一钢筋组;
设置在车站结构端墙上的第二钢筋组;
其中,所述第一钢筋组和所述第二钢筋组构成一框架,所述框架、所述第二钢板与所述封堵板通过混凝土连接,使所述框架、所述钢环板、所述第一钢板、所述第二钢板、所述封堵板形成一个整体的接头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盾构隧道洞门的内轮廓预埋钢环板、在盾构隧道管片的背部环向预埋第一钢板,并且在所述盾构隧道管片的端面环向预埋第二钢板,用砂浆封堵环向空隙,在拆除临时密封装置的同时,用封堵板封闭管片与盾构接收洞门环间的空隙,将所述钢环板与所述封堵板焊接,将所述第一钢板与所述封堵板焊接,浇注混凝土后,使所述封堵板、所述钢环板、所述第一钢板、所述第二钢板构成一个整体的接头,在此施工过程中,封堵板将盾构接收洞门和隧道管片之间的环向空隙进行有效的封堵,并且,仅需对所述封堵板与所述钢环板、所述第一钢板焊接,通过立模、绑扎钢筋、浇注水泥即可完成该接头的施工,无需拆除负环管片,从而避免了因为拆除负环管片引发突水、突泥,同时,制作工艺简单,施工质量更容易控制,尤其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大的地层,避免施工时产生风险或者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盾构隧道管片端面上的第一水膨性橡胶止水条,所述第一水膨性橡胶止水条通过所述混凝土与所述第二钢板连接;
设置在车站结构端墙上的第二水膨性橡胶止水条,所述第二水膨性橡胶止水条通过所述混凝土与所述封堵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钢板上的注浆管,所述第二钢板上设置有孔洞,所述注浆管固定穿过所述孔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堵板为10mm厚的扇形钢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头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铁盾构与接头结构的纵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地铁盾构与接头结构的A像视图。
标记说明:
1-接头结构;11-钢环板;12-第一钢板;13-第二钢板;14-封堵板;15-混凝土;16-框架;161-第一钢筋组;162-第二钢筋组;17-第一水膨性橡胶止水条;18-第二水膨性橡胶止水条;19-注浆管;
100-盾构隧道洞门;101-盾构隧道管片;102-砂浆;103-临时密封装置;104-车站结构端墙;105-盾构接收洞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包括:钢环板11、第一钢板12、第二钢板13、封堵板14、第一钢筋组161、第二钢筋组161,其中,钢环板11环向埋设在的盾构隧道洞门100内轮廓;第一钢板12环向埋设在盾构隧道管片101背部;第二钢板13环向埋设钢在盾构隧道管片101端面;封堵板14固定焊接在钢环板11和第一钢板12之间;第一钢筋组161设置在盾构隧道管片101端面上;第二钢筋组162设置在车站结构端墙104上;其中,第一钢筋组161和第二钢筋组162构成一框架16,框架16、第二钢板13与封堵板14通过混凝土15连接,使框架16、钢环板11、第一钢板12、第二钢板13、封堵板14形成一个整体的接头结构1。
基于上述结构的设置,通过在盾构隧道洞门100的内轮廓预埋钢环板11、在盾构隧道管片103的背部环向预埋第一钢板12,并且在盾构隧道管片101的端面环向预埋第二钢板13,用砂浆102封堵环向空隙,在拆除临时密封装置103的同时,用封堵板14封闭盾构隧道管片101与盾构接收洞门环间105的空隙,将钢环板11与封堵板14焊接,将第一钢板12与封堵板14焊接,浇注混凝土15后,使封堵板14、钢环板、第一钢板12、第二钢板13构成一个整体的接头结构1,在此施工过程中,封堵板14将盾构接收洞门105和盾构隧道管片101之间的环向空隙进行有效的封堵,并且,仅需对封堵板14与钢环板11、第一钢板12焊接,通过立模、绑扎钢筋、浇注水泥即可完成该接头的施工,无需拆除负环管片,从而避免了因为拆除负环管片引发突水、突泥,同时,制作工艺简单,施工质量更容易控制,尤其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大的地层,避免施工时产生风险或者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1还包括:第一水膨性橡胶止水条17和第二水膨性橡胶止水条18,其中,第一水膨性橡胶止水条17设置在盾构隧道管片101端面上,第一水膨性橡胶止水条17通过混凝土15与第二钢板13连接;第二水膨性橡胶止水条18设置在车站结构端墙104上,第二水膨性橡胶止水条18通过混凝土15与封堵板14连接,第一水膨性橡胶止水条17和第二水膨性橡胶止水条18可以进一步加强接头结构1的防水性能,以确保接头结构1永久密封。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1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钢板13上的注浆管19,第二钢板13上设置有孔洞,注浆管19固定穿过孔洞。
进一步的,封堵板14为10mm厚的扇形钢板。
下面结合接头结构的具体施工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首先,在盾构隧道洞门100的内轮廓设置钢环板11,在盾构隧道管片101的背部环向设置第一钢板12,在构隧道管片101的端面环向设置第二钢板13;其次,用砂浆102填充钢环板11和第一钢板12之间的空隙,以封堵渗水空隙,在拆除临时密封装置103的同时,采用封堵板14同步封闭盾构隧道管片101与盾构接收洞门105环间的空隙,其中,临时密封装置103为洞门橡胶帘和铰链翻板等,需要对临时密封装置103进行分段、分块逐一拆除;将钢环板11与封堵板14焊接,将第一钢板11与封堵板14焊接;在盾构隧道管片101的端面进行植筋,在车站结构端墙104进行凿毛植筋,以构成一个框架16;最后在框架16、封堵板14的外侧、第二钢环板13的外侧浇注混凝土15,使封堵板14、钢环板11、第一钢板12、第二钢板13构成一个整体的接头结构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向埋设在的盾构隧道洞门内轮廓的钢环板;
环向埋设在盾构隧道管片背部的第一钢板;
环向埋设钢在盾构隧道管片端面的第二钢板;
固定焊接在所述钢环板和所述第一钢板之间的封堵板;
设置在所述盾构隧道管片端面上的第一钢筋组;
设置在车站结构端墙上的第二钢筋组;
其中,所述第一钢筋组和所述第二钢筋组构成一框架,所述框架、所述第二钢板与所述封堵板通过混凝土连接,使所述框架、所述钢环板、所述第一钢板、所述第二钢板、所述封堵板形成一个整体的接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盾构隧道管片端面上的第一水膨性橡胶止水条,所述第一水膨性橡胶止水条通过所述混凝土与所述第二钢板连接;
设置在车站结构端墙上的第二水膨性橡胶止水条,所述第二水膨性橡胶止水条通过所述混凝土与所述封堵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钢板上的注浆管,所述第二钢板上设置有孔洞,所述注浆管固定穿过所述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为10mm厚的扇形钢板。
CN201821922115.6U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 Active CN209324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2115.6U CN209324383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2115.6U CN209324383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4383U true CN209324383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11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22115.6U Active CN209324383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43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3211A (zh) * 2020-08-21 2020-11-20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一种盾构隧道与外接通道连接的钢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3211A (zh) * 2020-08-21 2020-11-20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一种盾构隧道与外接通道连接的钢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7415A (zh)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施工方法及其接头结构
CN106703814B (zh) 暗挖地铁车站洞桩施工方法
CN107605498B (zh)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端头水平注浆加固结构施工方法
CN109208637A (zh) 在既有隧道基础上新增明挖车站的施工方法
CN109026026B (zh) 下穿既有管廊的大断面多线多连拱暗挖隧道群的施工方法
CN106193032B (zh) 一种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CN105019919B (zh) 用于传输流体的隧洞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35653A (zh) 一种针对火成岩富水断层的深孔后退式注浆堵水施工方法
CN102094650A (zh) 复杂工况条件下的盾构进洞施工方法
CN109083682A (zh) 一种矿山巷道防渗高强度密闭墙的施工方法
CN106988753A (zh) 一种u形素混凝土地连墙加钢套筒盾构结构及其接收方法
CN213654855U (zh) 一种外包式盾构洞门封堵结构
CN208965598U (zh) 灌浆帷幕与地下洞室相交部位的防渗处理结构
CN109209389A (zh) 半明半暗隧道进洞施工方法
CN105731978B (zh) 一种用于细砂层顶进涵掌子面加固的注浆浆液及注浆方法
CN108166532A (zh) 一种可注浆式地下连续墙接头及其施工方法
CN108915702B (zh) 一种圆形小断面隧道内盾构接收方法
CN209324383U (zh)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与车站的接头结构
CN105178342B (zh) 一种降水井井管及其用于封堵基坑预留洞的方法
CN104453915B (zh) 大断面竖井预注浆加固快速开挖方法
CN212250042U (zh) 富水砂层盾构法施工地铁站端头加固结构
CN108808594A (zh) 注浆密封的电缆穿墙套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220700A (zh) 基坑止水帷幕补强方法
CN112145189A (zh) 一种用于软土地区新型管片注浆加固方法
CN208778010U (zh) 一种顶管进出洞口的超前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