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12770U -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 Google Patents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12770U
CN209312770U CN201822002952.3U CN201822002952U CN209312770U CN 209312770 U CN209312770 U CN 209312770U CN 201822002952 U CN201822002952 U CN 201822002952U CN 209312770 U CN209312770 U CN 209312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sub
pixels
shape
red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29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嵇凤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29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12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12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12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及其蒸镀掩模板、显示基板。像素排列结构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两个绿色子像素以及一个蓝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沿第一方向排列,两个绿色子像素沿第二方向排列。红色子像素包括的四个顶点位于第一虚拟菱形内且基本与第一虚拟菱形的四个顶点重合;蓝色子像素包括的四个顶点位于第二虚拟菱形内且基本与第二虚拟菱形的四个顶点重合;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至少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绿色子像素与红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绿色子像素与蓝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本公开通过对像素形状的改进可以优化像素发光面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寿命。

Description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技术领域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机和平板显示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OLED)显示器由于其具有自主发光、色彩鲜艳、低功耗以及广视角等优点而逐渐成为下一代显示的主流。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主动矩阵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相比于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为自身发光,而非采用背光源。有机发光二极管是通过将有机材料蒸镀到阵列基板上形成的,有机材料蒸镀在阵列基板上的像素定义层(PDL)的开口内的阳极上,像素限定层的开口用于限定实际发光面积的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排列结构,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所述像素组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两个绿色子像素以及一个蓝色子像素,所述红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两个绿色子像素沿第二方向排列,且所述红色子像素中心和所述蓝色子像素中心之间的连线与两个所述绿色子像素中心之间的连线相交。所述红色子像素包括的四个顶点位于第一虚拟菱形内且基本上与所述第一虚拟菱形的四个顶点重合;所述蓝色子像素包括的四个顶点位于第二虚拟菱形内且基本上与所述第二虚拟菱形的四个顶点重合;所述红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至少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所述绿色子像素与所述红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所述绿色子像素与所述蓝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
例如,所述红色子像素与所述绿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之间的最短距离等于所述蓝色子像素与所述绿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之间的最短距离。
例如,所述红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均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为弧形边的形状。
例如,所述红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均为中心对称图形。
例如,所述红色子像素的形状和所述蓝色子像素的形状为形似图形。
例如,所述绿色子像素为轴对称图形。
例如,所述绿色子像素的形状大致为椭圆形。
例如,所述绿色子像素包括长轴和短轴,所述长轴平行于所述绿色子像素和所述红色子像素的排列方向,所述短轴平行于所述绿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的排列方向。
例如,每个所述蓝色子像素的面积大于每个所述红色子像素的面积。
例如,每个所述红色子像素的面积大于每个所述绿色子像素的面积。
例如,所述多个像素组沿平行于所述长轴的方向和平行于所述短轴的方向排列。
例如,所述红色子像素与所述蓝色子像素之间的最短距离等于所述红色子像素与所述绿色子像素彼此相邻边的最短距离。
例如,所述红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为弧形边的形状,另一个的边实质上为直边。
例如,各个子像素的形状均为圆角图形。
例如,所述第一虚拟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虚拟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上述任一种像素排列结构。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蒸镀上述像素排列结构的掩摸板组,包括:第一掩模板,包括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用于形成多个所述红色子像素,所述第一开口包括的四个顶点为第三虚拟菱形的四个顶点;第二掩模板,包括多个第二开口,所述多个第二开口用于形成多个所述蓝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开口包括的四个顶点为第四虚拟菱形的四个顶点;以及第三掩模板,包括多个第三开口,所述多个第三开口用于形成多个所述绿色子像素。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至少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
例如,所述第三开口包括彼此相对的两个第一边和两个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
例如,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
例如,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另一个的边实质上为直边。
本公开通过对像素形状的改进可以优化像素发光面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为图1为一种像素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示例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2B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2C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C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一示例提供的用于蒸镀上述像素排列结构的掩模板组的示意图;
图4D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提供的用于蒸镀绿色子像素的第三掩模板的示意图;以及
图4E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提供的用于蒸镀绿色子像素的第三掩模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图1为一种像素排列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像素排列结构包括多个红色子像素11,多个绿色子像素12以及多个蓝色子像素13。该像素排列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重复单元10和多个第二重复单元20。每个第一重复单元10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11和一个绿色子像素12,每个第二重复单元20包括一个蓝色子像素13和一个绿色子像素12。多个第一重复单元10和多个第二重复单元20沿X方向和Y方向交替排列,且第一重复单元10中的红色子像素11和绿色子像素12的排列方向与X方向和Y方向均不同,第二重复单元20中的蓝色子像素13和绿色子像素12的排列方向与第一重复单元10中的红色子像素11和绿色子像素12的排列方向相同。多个红色子像素11和多个蓝色子像素13沿X方向和Y方向交替排列,多个绿色子像素12沿X方向和Y方向阵列排布,且每四个绿色子像素12围绕一个红色子像素11或者一个蓝色子像素13。
如图1所示,蓝色子像素13的面积大于红色子像素11的面积,红色子像素11的面积大于绿色子像素12的面积。绿色子像素12与蓝色子像素13相邻边的长度大于绿色子像素12与红色子像素11相邻边的长度。
如图1所示,绿色子像素12的中心(几何中心)和红色子像素11的中心(几何中心)的连线c2与红色子像素11和蓝色子像素13的中心(几何中心)的连线c1之间的夹角为45度。红色子像素11和蓝色子像素13的形状均为菱形,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延伸。红色子像素11与绿色子像素12彼此相邻的边平行,绿色子像素12与蓝色子像素13彼此相邻的边平行,因此,红色子像素11与绿色子像素12之间的距离L1为两条平行边之间的距离,绿色子像素12和蓝色子像素13之间的距离L2为两条平行边之间的距离,并且,红色子像素11与绿色子像素12之间的距离L1等于绿色子像素12和蓝色子像素13之间的距离L2。而红色子像素11和蓝色子像素13之间的距离L3为两个颜色子像素沿X方向或者Y方向之间的距离,且L3大于L1。由于工艺限制,红色子像素11和蓝色子像素13的形状可能不是严格的菱形,而是大致菱形,例如为圆角菱形,圆角菱形是菱形的角被倒圆所形成的形状。同理,绿色子像素12的形状可能不是严格的矩形,而是大致矩形,例如圆角矩形,圆角矩形是矩形的角被倒圆所形成的形状。
上述的红色子像素11、绿色子像素12以及蓝色子像素13中的每个例如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例如,第一电极可以为阳极,由于发光层在阳极与其接触的部分才会有效发光,因此,子像素的形状为发光层与阳极接触的部分的形状。
在研究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随着人们对显示器件的分辨率和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像素尺寸越来越小,有效发光面积越来越小,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绿色子像素的开口率越来越小,因此,产品的寿命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行业的瓶颈。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像素排列结构包括:多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两个绿色子像素以及一个蓝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沿第一方向排列,两个绿色子像素沿第二方向排列,且红色子像素中心和蓝色子像素中心之间的连线与两个绿色子像素中心之间的连线相交。红色子像素包括的四个顶点位于第一虚拟菱形内且基本上与第一虚拟菱形的四个顶点重合;蓝色子像素包括的四个顶点位于第二虚拟菱形内且基本上与第二虚拟菱形的四个顶点重合;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至少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绿色子像素与红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绿色子像素与蓝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本公开通过对像素形状的改进可以优化像素发光面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进行描述。
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排列结构,图2A为本实施例的一示例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如图2A所示,像素排列结构包括:多个像素组100,每个像素组100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110、两个绿色子像素120以及一个蓝色子像素130,红色子像素110和蓝色子像素130沿第一方向(图中所示的X方向)排列,两个绿色子像素120沿第二方向(图中所示的Y方向)排列,且红色子像素110中心和蓝色子像素130中心(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与两个绿色子像素120中心(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相交,即,两个绿色子像素120分别位于红色子像素110中心和蓝色子像素130中心之间的连线的沿Y方向的两侧。每个像素组100为一个重复单元,像素排列结构包括沿与X方向夹角为45度的两个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组100。每个像素组100中的四个子像素形成两个像素,两个绿色子像素120之一与一个红色子像素110形成一个像素,两个绿色子像素120中的另一个与一个蓝色子像素130形成一个像素,红色子像素110和蓝色子像素130分别被两个像素共用。
图2A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的像素排布方式与图1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的像素排布方式相同,即图2A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包括的多个红色子像素110,多个绿色子像素120以及多个蓝色子像素130排列为多个第一重复单元101和多个第二重复单元102,每个第一重复单元101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110和一个绿色子像素120,每个第二重复单元102包括一个蓝色子像素130和一个绿色子像素120。多个第一重复单元101和多个第二重复单元102沿X方向和Y方向交替排列。多个红色子像素110和多个蓝色子像素130沿X方向和Y方向交替排列,多个绿色子像素120沿X方向和Y方向阵列排布,且每四个绿色子像素120围绕一个红色子像素110或者蓝色子像素130。
如图2A所示,红色子像素110包括的四个顶点位于第一虚拟菱形111内且基本上与第一虚拟菱形111的四个顶点重合;蓝色子像素130包括的四个顶点位于第二虚拟菱形131内且基本上与第二虚拟菱形131的四个顶点。红色子像素110和蓝色子像素130至少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绿色子像素120与红色子像素110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绿色子像素120与蓝色子像素130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上述“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至少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包括部分红色子像素是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和/或,部分蓝色子像素是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或者全部红色子像素是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全部蓝色子像素是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
图2A所示的示例中的红色子像素110和蓝色子像素130均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
这里的各子像素中的每个例如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例如,第一电极可以为阳极,由于发光层在阳极与其接触的部分才会有效发光,因此,子像素的形状为发光层与阳极接触的部分的形状。
上述的“绿色子像素120与红色子像素110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绿色子像素120与蓝色子像素130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指绿色子像素120与红色子像素110彼此相邻的边大致平行,且绿色子像素120与红色子像素110相邻的边的任一点距红色子像素110与绿色子像素120相邻的边的距离大致相等。这里的“大致相等”包括完全相等或者近似相等,近似相等指距离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比值在0.95-1.05之间。
图2A中的红色子像素110、绿色子像素120以及蓝色子像素130为实线围成的图形,第一虚拟菱形111(第二虚拟菱形131)为位于红色子像素110(蓝色子像素130)外围的虚线围成的菱形。
在实际工艺中,由于工艺限制,红色子像素110和蓝色子像素130的四个顶点所在的角可能为圆角,以红色子像素110的四个顶点为顶点的第一虚拟菱形111可能不是严格的菱形,而是大致菱形,例如为圆角菱形,圆角菱形是菱形的角被倒圆所形成的形状。同理,以蓝色子像素130的四个顶点为顶点的第二虚拟菱形131可能不是严格的菱形,而是大致菱形。此时,红色子像素110(蓝色子像素130)在X方向上的两个顶点为其在X方向距离最远的两个点,同理,红色子像素110(蓝色子像素130)在Y方向上的两个顶点为其在Y方向距离最远的两个点。图2A示意性的示出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的图形为圆角图形,且第一虚拟菱形和第二虚拟菱形为圆角菱形的情况。由于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的图形为圆角图形,且第一虚拟菱形和第二虚拟菱形为圆角菱形,所以虚拟菱形的顶点和子像素的顶点大致是位置相同的,可能有一些偏差。
例如,如图2A所示,第一虚拟菱形101和第二虚拟菱形102的两条对角线分别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即,第一虚拟菱形101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延伸,第二虚拟菱形102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延伸。
图1为原有的像素排列结构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原有的像素排列结构中的各颜色子像素的边均为直线边。图2A所示的本示例为在原有的像素排列结构中各颜色子像素的形状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变。
例如,图2A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0的边为将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的直线边设计为向内凹为弧线形的边,且相对于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图2A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0的四个顶点的位置不变。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为图2A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0的外接菱形。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的轮廓与图2A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0的外围的第一虚拟菱形111的轮廓基本重合。由此,图2A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0的面积比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的面积小。由于绿色子像素120与红色子像素110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因此,图2A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0的与红色子像素110相邻的边为将图1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的直线边设计为向外凸为弧线形的边。图1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的轮廓以虚线框的形式示意在了图2A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0上。
例如,图2A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0的边为将图1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的边的中心点位置不变,而中心点两侧的边向外弯曲为弧线形的边,即图1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为图2A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0的内切菱形。图1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的轮廓为以虚线框的形式示意在图2A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0上。由此,图2A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0的面积比图1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的面积大。由于绿色子像素120与蓝色子像素130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因此,图2A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0的与蓝色子像素130相邻的边为将图1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的直线边设计为弧线形的边,且该弧线形的边的中心与原直线边的中心重合。
由于不同颜色子像素之间的距离与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相关,一般,不同颜色子像素之间的距离越小,子像素的发光区的面积越大,产品的使用寿命越长,但是不同颜色子像素之间的距离过小会出现混色现象。所以为了平衡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与不同颜色子像素之间的距离,图2A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中不同颜色子像素之间的距离设计为与图1所示像素排列结构中不同颜色子像素之间的距离相同。也就是,在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形状设计为图2A所示的形状时,红色子像素110和绿色子像素120之间的距离应等于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和绿色子像素12之间的距离,即虽然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形状改变了,但是两者之间的距离仍旧保持为L1。改变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形状后,相对于图1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红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面积减小,即开口率降低,而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面积增大,即开口率增加,可以提升显示装置的寿命。
同理,在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形状设计为图2A所示的形状时,蓝色子像素130和绿色子像素120之间的距离应等于图1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和绿色子像素12之间的距离,即虽然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形状改变了,但是两者之间的距离仍旧保持为L2。改变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形状后,相对于图1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蓝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面积增大,即开口率增大,可以提升显示装置的寿命。
例如,如图2A所示,本示例中的绿色子像素120在相对于图1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的形状改变后,本示例中的绿色子像素120的形状大致为椭圆形。
例如,如图2A所示,本示例中的绿色子像素120的形状改变以后,其相对于图1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的面积增大了,开口率增加了,可以增加显示装置的寿命。
本示例示意性的示出各颜色子像素的发光区轮廓由直线边改变为弧形边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各颜色子像素的发光区轮廓由直线边改变为折线边等情况,只要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绿色子像素与红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绿色子像素与蓝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且红色子像素的面积变小,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面积变大了即可。
例如,如图2A所示,红色子像素110与绿色子像素120的彼此相邻的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致等于蓝色子像素130与绿色子像素120彼此相邻的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L1=L2。这里的“大致等于”以及后续的“大致等于”包括完全相等或者近似相等,近似相等指两个距离的比值在0.95-1.05的范围内。
图1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中的红色子像素11与绿色子像素12之间的距离L1小于红色子像素11与蓝色子像素13之间的距离L3。本示例中通过改变了蓝色子像素的四个顶点位置以使相对于图1所示的结构,蓝色子像素向其与红色子像素之间的空隙延伸以减小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增大了两者顶点位置的开口率。
例如,如图2A所示,红色子像素110与蓝色子像素130之间的最短距离L30大致等于红色子像素110与绿色子像素120的最短距离L1,即,本示例中的红色子像素110与蓝色子像素130之间的距离L30小于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与蓝色子像素13之间的距离L3,从而,不同颜色子像素之间的距离均相等,可以增大像素的开口率,进而增加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例如,如图2A所示,红色子像素110和蓝色子像素130均为中心对称图形,即,红色子像素110各边的边长以及弯曲程度相等,蓝色子像素130各边的边长以及弯曲程度相等。
例如,如图2A所示,红色子像素110的形状和蓝色子像素130的形状为形似图形。这里的形似图形为形状相似的图形。
例如,如图2A所示,绿色子像素120为轴对称图形,绿色子像素120包括长轴121和短轴122,长轴121平行于绿色子像素120和红色子像素110的排列方向,短轴122平行于绿色子像素120和蓝色子像素130的排列方向。多个像素组100沿平行于长轴121的方向和平行于短轴122的方向排列。
例如,如图2A所示,由于蓝光发光材料的寿命相对于红光发光材料的寿命短,每个蓝色子像素130的面积大于每个红色子像素110的面积以增加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例如,如图2A所示,每个红色子像素110的面积大于每个绿色子像素120的面积。
图2B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如图2B所示,与图2A所示的示例不同之处在于,本示例中的红色子像素110和蓝色子像素130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为弧形边的形状,另一个的边实质上为直边。
如图2B所示,本示例中的红色子像素110与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相同,即本示例中的红色子像素110的形状不改变,其边仍为直边,其发光面积也没有改变。而本示例中的蓝色子像素130的边为将图1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的边的中心点位置不变,而中心点两侧的边向外弯曲为弧线形的边,即图1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为图2B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0的内切菱形。图1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的轮廓以虚线框的形式示意在图2B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0中。由此,图2A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0的面积比图1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的面积大。
由于绿色子像素120与蓝色子像素130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因此,图2B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0的与蓝色子像素130相邻的边为将图1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的直线边设计为弧线形的边,且该弧线形的边的中心与原直线边的中心重合。改变蓝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形状后,相对于图1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蓝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面积增大,即开口率增大,可以提升显示装置的寿命。
实际工艺中,由于工艺限制,绿色子像素的形状可能不是严格的矩形,而是四个角被倒为圆角的圆角矩形。因此,在蓝色子像素的形状改变为图2B所示的形状时,绿色子像素的形状不改变也可以保证其与蓝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的形状大致互补。
本示例通过改变蓝色子像素的形状,不仅可以增加蓝色子像素的开口率,进而提升显示装置的寿命,还可以减小蓝色子像素与红色子像素之间的距离,增大了两者顶点位置的开口率。
图2C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提供的像素排列结构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如图2B所示,与图2A所示的示例不同之处在于,本示例中的红色子像素110和蓝色子像素130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为弧形边的形状,另一个的边实质上为直边。
如图2C所示,本示例中的蓝色子像素130与图1所示的蓝色子像素13相同,即本示例中的蓝色子像素130的形状不改变,其边仍为直边,其发光面积也没有改变。而本示例中的红色子像素110的边为将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的直线边设计为向内凹为弧线形的边,且相对于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图2C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0的四个顶点的位置不变,即,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为图2C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0的外接菱形。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的轮廓与图2A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0的外围的第一虚拟菱形111的轮廓基本重合。由此,图2C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0的面积比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的面积小。
由于绿色子像素120与红色子像素110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因此,图2C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0的与红色子像素110相邻的边为将图1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的直线边设计为向外凸为弧线形的边。图1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的轮廓以虚线框的形式示意在了图2A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0上。
改变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形状后,相对于图1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红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面积减小,即开口率降低,而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面积增大,即开口率增加,可以提升显示装置的寿命。
图3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板包括衬底基板200和位于衬底基板200上的像素排列结构。图3示意性的示出像素排列结构为图2A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但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图2B或图2C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通过优化像素排列结构中不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形状,可以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例如,可以减小红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面积,增大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面积,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的寿命。或者,增大蓝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面积,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的寿命。或者,减小红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面积,增大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面积,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的寿命。
例如,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电视、数码相机、手机、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本实施例不限于此。
图4A-图4C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一示例提供的用于蒸镀上述像素排列结构的掩模板组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示意性的示出用于蒸镀图2A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的掩模板。
例如,如图4A所示,掩模板组300包括用于蒸镀图2A所示的红色子像素110的发光层的第一掩模板301,第一掩模板301包括与红色子像素110的形状相同的第一开口310,多个第一开口310用于形成多个红色子像素110。第一开口310包括的四个顶点为第三虚拟菱形311的四个顶点。由于红色子像素110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因此,第一开口310的形状为相应的第三虚拟菱形311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即与第一开口310的四个顶点重合的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由于工艺限制,红色子像素110的角可能为圆角,第一开口310的角也可能为圆角,即,第三虚拟菱形311可能不是严格的菱形,而是四个角被倒圆的圆角菱形。同理,其他颜色子像素的角也示意为圆角,第四虚拟菱形示意为圆角菱形。
红色子像素的形状为发光层与阳极接触的部分的形状,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设计用于蒸镀红色子像素的发光层的第一掩模板的第一开口的形状为图4A所示的形状,而使其蒸镀的发光层的形状为图2A所示的红色子像素的形状,在阳极的面积大于发光层的面积时,可以由发光层的形状决定发光区的形状。当然,也可以通过设计阳极的形状而形成图2A所示的红色子像素的形状,即在发光层的面积大于阳极时,可以由阳极的形状决定发光区的形状。
例如,如图4B所示,掩模板组300包括用于蒸镀蓝色子像素130的发光层的第二掩模板302,第二掩模板302包括与蓝色子像素130的图案相同的第二开口320,即,第二开口320包括的四个顶点为第四虚拟菱形321的四个顶点。多个第二开口320用于形成多个蓝色子像素130。由于蓝色子像素130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因此,第二开口320为相应的第四虚拟菱形321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即,第二开口320的形状为与第二开口320的四个顶点重合的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设计用于蒸镀蓝色子像素的发光层的第二掩模板的第二开口的形状为图4B所示的形状,而使其蒸镀的发光层的形状为图2A所示的蓝色子像素的形状。
例如,如图4C所示,掩模板组300包括用于蒸镀图2A所示的绿色子像素120的发光层的第三掩模板303,第三掩模板303包括与绿色子像素120的图案相同的第三开口330。多个第三开口330用于形成多个绿色子像素120。由于,绿色子像素120与红色子像素110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绿色子像素120与蓝色子像素130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因此,第三开口330包括彼此相对的两个第一边331和两个第二边332,第一边331与第一开口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第二边332与第二开口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绿色子像素120的形状大致为椭圆形,那么第二开口320的形状也为与绿色子像素120的形状相同的椭圆形。
综上,针对图2A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需要采用图4A-图4C所示的掩模板组,即该掩模板组中的第一掩模板的第一开口和第二掩模板的第二开口均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
图4D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提供的第三掩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形成图2B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时,包括如下情况:蒸镀红色子像素时,可以采用现有的用于蒸镀图1所示的红色子像素的掩模板;蒸镀蓝色子像素时,可以采用图4B所示的第二掩模板;蒸镀绿色子像素时,可以采用用于蒸镀图1所示的绿色像素的掩模板,也可以采用如图4D所示的第三掩模板403,该掩模板403中的第三开口430的第二边与第二掩模板的第二开口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本示例中,第二掩模板的第二开口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第一掩模板的第一开口具有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形状,即第一开口的边实质上为直边。
图4E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提供的第三掩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针对图2C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时,包括如下情况:蒸镀蓝色子像素时,可以采用现有的用于蒸镀图1所示的蓝色子像素的掩模板;蒸镀红色子像素时,可以采用图4A所示的第一掩模板;蒸镀绿色子像素时,可以采用如图4E所示的第三掩模板503,该掩模板503中的第三开口530的第一边与第一掩模板的第一开口的边的轮廓大致互补。本示例中,第一掩模板的第一开口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第二掩模板的第二开口具有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形状,即第二开口的边实质上为直边。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掩模板的各第一开口的形状与红色子像素的形状相同,第二掩模板的各第二开口的形状与蓝色子像素的形状相同,且第三掩模板的各第三开口的形状与绿色子像素的形状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图4A-图4E中的各开口的面积要比相应的子像素的面积大一些,即,各子像素在各掩模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落入各开口内。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掩模板组形成的像素排列结构中,不同颜色子像素的发光区的形状被优化,从而可以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的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9)

1.一种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像素组,每个所述像素组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两个绿色子像素以及一个蓝色子像素,所述红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两个绿色子像素沿第二方向排列,且所述红色子像素中心和所述蓝色子像素中心之间的连线与两个所述绿色子像素中心之间的连线相交,
其中,所述红色子像素包括的四个顶点位于第一虚拟菱形内且与所述第一虚拟菱形的四个顶点重合;所述蓝色子像素包括的四个顶点位于第二虚拟菱形内且与所述第二虚拟菱形的四个顶点重合;
所述红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至少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
所述绿色子像素与所述红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互补,所述绿色子像素与所述蓝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的轮廓互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子像素与所述绿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之间的最短距离等于所述蓝色子像素与所述绿色子像素彼此相邻的边之间的最短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均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为弧形边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均为中心对称图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子像素为轴对称图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子像素的形状为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子像素包括长轴和短轴,所述长轴平行于所述绿色子像素和所述红色子像素的排列方向,所述短轴平行于所述绿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的排列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蓝色子像素的面积大于每个所述红色子像素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红色子像素的面积大于每个所述绿色子像素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组沿平行于所述长轴的方向和平行于所述短轴的方向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子像素与所述蓝色子像素之间的最短距离等于所述红色子像素与所述绿色子像素彼此相邻边之间的最短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子像素和所述蓝色子像素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为弧形边的形状,另一个的边为直边。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子像素的形状均为圆角图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虚拟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虚拟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5.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
16.一种用于蒸镀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的掩摸板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掩模板,包括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多个第一开口用于形成多个所述红色子像素,所述第一开口包括的四个顶点为第三虚拟菱形的四个顶点;
第二掩模板,包括多个第二开口,所述多个第二开口用于形成多个所述蓝色子像素,所述第二开口包括的四个顶点为第四虚拟菱形的四个顶点;以及
第三掩模板,包括多个第三开口,所述多个第三开口用于形成多个所述绿色子像素,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至少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掩模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包括彼此相对的两个第一边和两个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的轮廓互补,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的轮廓互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掩模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掩模板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一为相应的虚拟菱形的各边向内凹的形状,另一个的边为直边。
CN201822002952.3U 2018-11-30 2018-11-30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Active CN209312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2952.3U CN209312770U (zh) 2018-11-30 2018-11-30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2952.3U CN209312770U (zh) 2018-11-30 2018-11-30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12770U true CN209312770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75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2952.3U Active CN209312770U (zh) 2018-11-30 2018-11-30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1277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5617A (zh) * 2018-11-30 2019-06-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CN110484864A (zh) * 2019-09-29 2019-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子掩膜版以及掩膜版
EP3929902A1 (en) * 2020-06-23 2021-12-2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display substrate
CN115884631A (zh) * 2022-12-20 2023-03-31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模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930681B2 (en) 2020-09-01 2024-03-1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5617A (zh) * 2018-11-30 2019-06-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CN109935617B (zh) * 2018-11-30 2024-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CN110484864A (zh) * 2019-09-29 2019-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子掩膜版以及掩膜版
CN110484864B (zh) * 2019-09-29 2021-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子掩膜版以及掩膜版
EP3929902A1 (en) * 2020-06-23 2021-12-2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display substrate
US11569302B2 (en) 2020-06-23 2023-01-31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display substrate
US11930681B2 (en) 2020-09-01 2024-03-1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884631A (zh) * 2022-12-20 2023-03-31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模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884631B (zh) * 2022-12-20 2024-03-08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排列结构、金属掩模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5617A (zh)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CN209312770U (zh)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掩模板组
CN208077981U (zh)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高精度金属掩模板及显示装置
US11800771B2 (en) Display substrate, fine metal mask set and display device
CN207966982U (zh)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相关装置
CN207966995U (zh)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相关装置
WO2019153951A1 (zh)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和掩模板组
CN109994503B (zh)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相关装置
US10790339B2 (en) OLED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207966994U (zh)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相关装置
CN110137206A (zh)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相关装置
CN109994509A (zh)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相关装置
CN109994505A (zh)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相关装置
WO2016101619A1 (zh) Oled像素排列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09994507A (zh)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相关装置
TWI763475B (zh) 顯示面板
CN110137210A (zh)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相关装置
WO2019134447A1 (zh) 像素排布结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金属掩模板及显示装置
TWI780694B (zh) 像素排布結構、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CN207966983U (zh)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相关装置
CN11347127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248522A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172969A1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像素排列结构及显示面板
US20230247886A1 (en)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CN207966987U (zh)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