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12626U - 汽车开关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开关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12626U
CN209312626U CN201920395919.3U CN201920395919U CN209312626U CN 209312626 U CN209312626 U CN 209312626U CN 201920395919 U CN201920395919 U CN 201920395919U CN 209312626 U CN209312626 U CN 209312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light
vehicle switch
key
micro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59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huali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huali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huali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hualing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59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12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12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12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开关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开关不具有背光的技术问题。该汽车开关包括按钮机构和控制机构;按钮机构设置在控制机构上方;按钮机构包括按键外框、以及安装于按键外框上方开口的透光组件;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板、以及均设置于控制板上的微动开关和背光灯,背光灯的灯光从透光组件处投射;按键外框与微动开关连接,能够控制微动开关的接通和断开。本实用新型使驾驶员能够在夜晚行车时观察到汽车开关的位置和汽车开关上的标志,防止驾驶员发生误操作,保证夜晚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汽车开关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开关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中控台上分布有多个用于控制汽车不同功能的开关,例如,空调开关、雾灯开关等。驾驶员通过操作中控台上的开关来实现对汽车的控制和调整。在夜晚行车时,由于车厢内为黑暗状态,现有汽车开关没有背光,驾驶员看不清开关位置及开关上的标志,驾驶员操作中控台上的开关时,只能凭记忆和感觉去操作,容易发生误操作,进而给夜晚行车带来一定的危险。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开关及汽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开关不具有背光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开关,包括按钮机构和控制机构;
所述按钮机构设置在所述控制机构上方;
所述按钮机构包括按键外框、以及安装于所述按键外框上方开口的透光组件;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板、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控制板上的微动开关和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的灯光从所述透光组件处投射;
所述按键外框与所述微动开关连接,能够控制所述微动开关的接通和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组件包括导光板、背光板和按键;
所述背光板层叠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且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背光板均连接于所述按键外框的上方开口处;
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背光板的上表面,并与所述按键外框的上方开口的边沿之间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的下部具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穿过所述背光板和所述导光板后卡接于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工作指示灯,所述工作指示灯安装于所述控制板,并与所述微动开关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接通时,所述工作指示灯亮;
所述按键上开设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工作指示灯沿所述按键运动方向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组件还包括工作导光条,所述工作导光条的上端穿过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背光板连接于所述透光孔的边沿,下端与所述工作指示灯相对。
进一步地,还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
所述外壳体的下端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上端朝向所述按钮机构;
所述内壳体的上端与所述按键外框连接,下端自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口伸入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微动开关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外壳体内滑动以驱动所述微动开关的接通和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内具有隔光套,所述内壳体内具有导光套筒;
所述导光套筒套装所述工作导光条;
所述隔光套的下端与所述控制板抵接,所述工作指示灯位于所述隔光套内,所述隔光套的上端自所述导光套筒的下端伸入所述导光套筒,并能够在所述导光套筒内滑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外壳体内,下端连接于所述控制机构,上端连接于所述内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内壳体的侧壁开设限位孔;
所述限位凸起伸入所述限位孔,用于限制所述内壳体的滑动距离。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开关。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开关,该汽车开关包括按钮机构和控制机构;按钮机构设置在控制机构上方;按钮机构包括按键外框、以及安装于按键外框上方开口的透光组件;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板、以及均设置于控制板上的微动开关和背光灯,背光灯的灯光从透光组件处投射;按键外框与微动开关连接,能够控制微动开关的接通和断开。
驾驶员使用该汽车开关时,按压按钮机构,按钮机构驱动微动开关,使微动开关接通或断开,进而实现对汽车的控制。控制板上的背光灯能够始终处于常亮状态,背光灯的光线穿过在安装于按键外框上方开口的透光组件,使驾驶员能够在夜晚行车时观察到汽车开关的位置和汽车开关上的标志,防止驾驶员发生误操作,保证夜晚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开关。
由于该汽车具有上述的汽车开关,驾驶员驾驶该汽车时,夜晚行车时能够清楚看到汽车开关的位置,避免发生误操作,保证夜晚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开关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开关的左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开关的正视图;
图6为沿图5中B-B面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光组件的爆炸图。
图标:100-按钮机构;110-按键外框;120-透光组件;121-导光板;122-背光板;123-按键;1231-卡接头;1232-透光孔;124-导光条;200-控制机构;210-控制板;220-微动开关;230-背光灯;240-工作指示灯;250-基座;260-插座;300-内壳体;310-导光套筒;320-限位孔;330-连接块;400-外壳体;410-隔光套;420-限位凸起;50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开关,请一并参照说明书附图中图1至图8。
如图1至图6所示,该汽车开关包括按钮机构100和控制机构200;按钮机构100设置在控制机构200上方;按钮机构100包括按键外框110、以及安装于按键外框110上方开口的透光组件120;控制机构200包括控制板210、以及均设置于控制板210上的微动开关220和背光灯230,背光灯230的灯光从透光组件120处投射;按键外框110与微动开关220连接,能够控制微动开关220的接通和断开。
背光灯230优选为LED,LED具有耐振动、省电及寿命长的优点。同时,控制板210上可以设置一颗或多颗背光灯230。
驾驶员按压按钮机构100时,按钮机构100驱动微动开关220,即,按钮机构100按压微动开关220。微动开关220被按压后由接通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或由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
透光组件120具有透明部分,透明部分能够透过背光灯230的光线。
驾驶员使用该汽车开关时,按压按钮机构100,按钮机构100驱动微动开关220,使微动开关220接通或断开,进而实现对汽车的控制。控制板210上的背光灯230能够始终处于常亮状态,背光灯230的光线穿过在安装于按键外框110上方开口的透光组件120,使驾驶员能够在夜晚行车时观察到汽车开关的位置和汽车开关上的标志,防止驾驶员发生误操作,保证夜晚行车安全。
背光灯230可以采用多种颜色,例如,黄色、蓝色、紫色等,背光灯230的光线从透光组件120组件发出,起到汽车氛围灯的效果,增加了中控台的美观性。同时,该汽车开关自带氛围灯效果,使汽车中控台不需要单独布置氛围灯,节省了汽车中控台的空间。
透光组件120的具体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透光组件120包括导光板121、背光板122和按键123;背光板122层叠设置于导光板121的上表面,且导光板121和背光板122均连接于按键外框110的上方开口处;按键123设置于背光板122的上表面,并与按键外框110的上方开口的边沿之间具有间隔。
背光板122、按键123、按键外框110均优选为PC材料,导光板121优选为PMMA材料,并且背光板122和导光板121透明。当然背光板122、按键123、按键外框110、导光板121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例如,钢化玻璃。
如图4和图6所示,导光板121的下表面朝向背光灯230,背光灯230发出的光线首先传播到导光板121,光线在导光板121中被均匀分布,然后光线穿过背光板122。由于导光板121能够使光线均匀分布,使驾驶员和乘客能够观察到背光板122各处的亮度均匀。
图2示出的为该汽车开关的俯视图,从图2中可以看到按键123与按键外框110的上方开口边沿之间具有间隔,光线从按键123与按键外框110之间的间隔发出,使驾驶员能够在夜间行车时找到汽车开关的具体位置。同时,从按键123与按键外框110之间的间隔发出的光亮成为汽车的氛围灯。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在按键123上设置该汽车开关的标志,从按键123与按键外框110之间的间隔发出的光亮会照亮汽车开光上的标志,使驾驶员能够获知该汽车开关的功能,防止驾驶员误操作。按键123上的可以采用镭射等方式进行设置。
如图8所示,导光板121、背光板122和按键123之间通过卡接连接,按键123的下部具有卡接头1231,卡接头1231穿过背光板122和导光板121后卡接于导光板121的下表面。
具体地,背光板122和导光板121均开设有供卡接头1231穿过的通孔。卡接头1231具有朝向下方的斜面和朝向上方的平面,卡接头1231在穿过背光板122后卡接头1231的斜面与导光板121的通孔边沿接触,卡接头1231发生变形并穿过导光板121,卡接头1231穿过导光板121后恢复原形,卡接头1231的平面与导光板121的下表面卡接。同时,背光板122被案件和导管版夹紧。
导光板121、背光板122和按键123之间采用上述的连接方式能够方便该汽车开关的组装,组装效率较高。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控制机构200还包括工作指示灯240,工作指示灯240安装于控制板210,并与微动开关220电连接,微动开关220接通时,工作指示灯240亮;按键123上开设透光孔1232,透光孔1232与工作指示灯240沿按键123运动方向相对。
工作指示灯240优选为LED,LED具有耐振动、省电及寿命长的优点。工作指示灯240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例如,黄色、绿色、紫色等。
当按压按钮机构100使微动开关220接通时,工作指示灯240亮,工作指示灯240的发出的光线从按键123上的透光孔1232射出,驾驶员和乘客可以看到透光孔1232为明亮。当按压按钮机构100使微动开关220断开时,工作指示灯240灭,驾驶员和乘客可以看到按键123上的透光孔1232转为黑暗状态。
工作指示灯240给出了驾驶员的操作后的反馈,使驾驶员能够明确得知所按压的汽车开关是否接通或断开。
进一步地,如图4、图7和图8所示,透光组件120还包括工作导光条124,工作导光条124的上端穿过导光板121和背光板122连接于透光孔1232的边沿,下端与工作指示灯240相对。
工作导光条124优选为PC材料,并且透明。当然,工作导光条124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例如,钢化玻璃。
具体地,工作导光条124沿按钮机构100的运动方向延伸,下端指向工作指示灯240,并且,下端与工作指示灯240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不小于按钮机构100被按压时的运动距离,以防止按钮机构100运动时工作导光条124与工作指示灯240发生干涉。
当驾驶员按压按钮机构100使微动开关220接通时,工作指示灯240发光,工作指示灯240发出的光线被工作导光条124引导至按键123上的透光孔1232,给予驾驶员反馈。工作导光条124对工作指示灯240的光线起引导作用,减少光线传递过程中的损耗,使更多的光线被传递至透光孔1232。
如图4和图6所示,控制机构200还包括基座250和插座260;控制板210设置于基座250上部,插座260设置的基座250下部,微动开关220、背光灯230和工作指示灯240均与插座260电连接,插座260用于与汽车的主机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该汽车开关还包括内壳体300和外壳体400;外壳体400的下端与控制机构200连接,上端朝向按钮机构100;内壳体300的上端与按键外框110连接,下端自外壳体400的上端口伸入外壳体400内;内壳体300与微动开关220连接,并能够在外壳体400内滑动以驱动微动开关220的接通和断开。
内壳体300的上端与按键外框110之间卡接连接,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内壳体300的上端的外侧面设置有卡接凸起,按键外框110上开设与内壳体300的卡接凸起配合的卡接孔,卡接凸起与卡接孔配合实现内壳体300与按键外框110的连接。
外壳体400的下端与控制机构200的基座250卡接,如图5所示,基座250的外侧面设置有卡接凸起,外壳体400的下端开设与基座250的卡接凸起配合的卡接孔,卡接凸起与卡接孔配合实现外壳体400与控制机构200的连接。
内壳体300位于外壳体400内,并能够在外壳体400内滑动。如图4所示,内壳体300的内壁设置有一连接块330,该连接块330与微动开关220抵接,驾驶员按压按钮机构100时,内壳体300滑动,连接块330按压微动开关220,使微动开关220由接通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或由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外壳体400内具有隔光套410,内壳体300内具有导光套筒310;导光套筒310套装工作导光条124;隔光套410的下端与控制板210抵接,工作指示灯240位于隔光套410内,隔光套410的上端自导光套筒310的下端伸入导光套筒310,并能够在导光套筒310内滑动。
隔光套410和导光套筒310能够形成封闭空间,背光灯230发出的光线无法进入隔光套410和导光套内。当微动开关220为断开状态时,工作指示灯240为熄灭状态,隔光套410和导光套中无光线,透光孔1232处为完全黑暗状态。当微动开关220为接通状态时,工作指示灯240为发光状态,隔光套410和导光套中只有工作指示灯240的光线,透光孔1232处为明亮状态。
隔光套410和导光套筒310阻挡了背光灯230的光线,避免了背光灯230的光线对该汽车开关的工作状态反馈的干扰。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该汽车开关还包括弹性件500,弹性件500位于外壳体400内,下端连接于控制机构200,上端连接于内壳体300。
弹性件500优选为螺旋弹簧,当然,弹性件500也可以为锥形弹簧、橡胶弹簧等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
弹性件500为按钮机构100和内壳体300提供回复力。当驾驶员按压按钮机构100后,弹性件500被压缩,驾驶员释放按钮机构100后,弹性件500推动内壳体300和按钮机构100回复至原始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外壳体400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凸起420,内壳体300的侧壁开设限位孔320;限位凸起420伸入限位孔320,用于限制内壳体300的滑动距离。
限位凸起420与限位孔320配合,能够限制内壳体300在外壳体400中的滑动距离,防止内壳体300被弹性件500顶出外壳体40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
该汽车包括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开关。
由于该汽车具有实施例1的汽车开关,驾驶员驾驶该汽车时,夜晚行车时能够清楚看到汽车开关的位置,避免发生误操作,保证夜晚行车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钮机构和控制机构;
所述按钮机构设置在所述控制机构上方;
所述按钮机构包括按键外框、以及安装于所述按键外框上方开口的透光组件;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板、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控制板上的微动开关和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的灯光从所述透光组件处投射;
所述按键外框与所述微动开关连接,能够控制所述微动开关的接通和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组件包括导光板、背光板和按键;
所述背光板层叠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且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背光板均连接于所述按键外框的上方开口处;
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背光板的上表面,并与所述按键外框的上方开口的边沿之间具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的下部具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穿过所述背光板和所述导光板后卡接于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工作指示灯,所述工作指示灯安装于所述控制板,并与所述微动开关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接通时,所述工作指示灯亮;
所述按键上开设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工作指示灯沿所述按键运动方向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组件还包括工作导光条,所述工作导光条的上端穿过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背光板连接于所述透光孔的边沿,下端与所述工作指示灯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
所述外壳体的下端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上端朝向所述按钮机构;
所述内壳体的上端与所述按键外框连接,下端自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口伸入所述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微动开关连接,并能够在所述外壳体内滑动以驱动所述微动开关的接通和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具有隔光套,所述内壳体内具有导光套筒;
所述导光套筒套装所述工作导光条;
所述隔光套的下端与所述控制板抵接,所述工作指示灯位于所述隔光套内,所述隔光套的上端自所述导光套筒的下端伸入所述导光套筒,并能够在所述导光套筒内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外壳体内,下端连接于所述控制机构,上端连接于所述内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内壳体的侧壁开设限位孔;
所述限位凸起伸入所述限位孔,用于限制所述内壳体的滑动距离。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开关。
CN201920395919.3U 2019-03-26 2019-03-26 汽车开关及汽车 Active CN209312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5919.3U CN209312626U (zh) 2019-03-26 2019-03-26 汽车开关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5919.3U CN209312626U (zh) 2019-03-26 2019-03-26 汽车开关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12626U true CN209312626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82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5919.3U Active CN209312626U (zh) 2019-03-26 2019-03-26 汽车开关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12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05959A (en) Switch control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JP2007027113A (ja) モジュール式操作スイッチアッセンブリ
KR101443204B1 (ko) 액츄에이터
CN105027036B (zh) 用于方向盘的具有光学手指导航模块的操作装置
CN209312626U (zh) 汽车开关及汽车
JP4694047B2 (ja) シーソー型スイッチ
CN103292571A (zh) 显控面板组件和具有它的冰箱
CN214175901U (zh) 一种防误操作的触摸式功能天窗开关
CN214956575U (zh) 车辆的控制旋钮组件和车辆
JP4532296B2 (ja) 車両用パワーウインドスイッチ装置
CN107658159A (zh) 电动开关传动结构、后视镜调节开关及具有其的组合开关
CN207441501U (zh) 电动开关传动结构、后视镜调节开关及具有其的组合开关
CN111755275B (zh) 开关装置
JPH02306510A (ja) 照明式パネル
CN212542233U (zh) 一种具有触觉反馈的自复位式带按钮开关信号灯
CN213340225U (zh) 一种继电器
CN220627719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9979407U (zh) 一种拨扭式车窗开关
CN217386929U (zh) 带led的开关座
CN211828589U (zh) 一种钮子开关
CN210110599U (zh) 汽车制动开关总成
CN220253075U (zh) 电源开关结构和手术机器人
CN21599136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9406170U (zh) 触摸式汽车空调开关
CN112071689B (zh) 复合操作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