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08417U - 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08417U
CN209308417U CN201821830686.7U CN201821830686U CN209308417U CN 209308417 U CN209308417 U CN 209308417U CN 201821830686 U CN201821830686 U CN 201821830686U CN 209308417 U CN209308417 U CN 209308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walled
side wall
sidewall
rectangula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06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 European Clou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 European Clou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 European Clou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 European Clou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306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08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08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08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包括直线连接的第一双壁、第二双壁以及活动设置的连接单元,所述第一双壁和所述第二双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第一双壁和所述第二双壁均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若干个格栅,所述第一侧壁的内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多个矩形支撑部、固定杆以及拉扯部;所述矩形支撑部沿竖直方向上等间距设置;所述固定杆平行设置于所述矩形支撑部之间;所述拉扯部固定于所述矩形支撑部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对接,且浇筑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传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采用现浇施工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先将预制的模板对接,再在模板的连接处由上方插入钢筋套筒作为连接件,最后进行浇筑。由模板上方插入钢筋套筒,加大了整个浇灌步骤的工作量,费时费力,大大延缓了工程的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模板对接完成后,由模板上方插入钢筋套筒作为连接件,最后进行浇灌,延缓工程进度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包括直线连接的第一双壁、第二双壁以及活动设置的连接单元,所述第一双壁和所述第二双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第一双壁和所述第二双壁均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若干个格栅,所述第一侧壁的内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多个矩形支撑部、固定杆以及拉扯部;所述矩形支撑部沿竖直方向上等间距设置,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双壁靠近所述第二双壁的一侧内;所述固定杆平行设置于所述矩形支撑部之间,用于固定所述支撑部;所述拉扯部固定于所述矩形支撑部上,用于拉动所述矩形支撑部以及所述固定杆向所述第二双壁内移动,使所述矩形支撑部最终固定于所述第一双壁及所述第二双壁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矩形支撑部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互抵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定义所述矩形支撑部移动至所述第二双壁内的长度为L,所述矩形支撑部在所述第一双壁内的长度为l,其满足:L>l。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长度L与所述长度l满足: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钢架包括若干个水平设置的第一钢筋以及与所述第一钢筋相垂直设置的若干个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二钢筋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第一钢筋两端设置有加固部,用于支撑所述双壁的两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加固部呈L型,所述加固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且与所述第二侧壁浇筑为一体。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矩形支撑部的一端,所述连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加固部的内侧,且所述矩形支撑部未设置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朝向所述加固部的外侧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格栅包括若干个交错设置的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且所述连接钢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浇筑为一体。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00mm。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厚度取值为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中采用连接单元的结构设计,矩形支撑部、固定杆以及拉扯部相结合,连接单元预先活动设置于第一双壁靠近第二双壁的一侧内。在现场浇筑时,通过拉扯部移动矩形支撑部以及固定杆至两个双壁之间,起到快速对接以及连接第一双壁和第二双壁的作用,免去了传统技术中需要模板对接后再由模板上方插入钢筋套筒作为连接件的步骤,提高了工程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中采用加固部的结构设计,通过第一钢架的横向钢筋弯折产生加固部,并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浇筑为一体,起到支撑双壁端部的作用,使得双壁的端部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第一双壁在C方向上的视图;
附图3是附图1中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第一双壁100、第二双壁200、连接单元300、第一侧壁110、第二侧壁120、格栅130、第一钢架111、第二钢架121、第一钢筋111-A、第二钢筋111-B、加固部112、矩形支撑部310、固定杆320、拉扯部3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实施例中,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包括直线连接的第一双壁100、第二双壁200以及活动设置的连接单元300,所述第一双壁100和所述第二双壁200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连接单元30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双壁100和所述第二双壁200,所述连接单元300预先设置于所述第一双壁100和所述第二双壁200之间,避免了在工地上浇筑时,还需要从双壁上方插入钢筋套筒的工序,提高了浇筑效率。且可以利用所述连接单元300对接所述第一双壁100与所述第二双壁200,达到快速对接的目的,提供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中,每一第一双壁100和每一第二双壁200包括第一侧壁110、第二侧壁120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110与所述第二侧壁120之间的若干个格栅130,所述第一侧壁110的内部与所述第二侧壁120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钢架111和第二钢架121。所述第一钢架111、所述第二钢架121以及所述格栅130相互配合,达到支撑并连接所述第一双壁100和所述第二双壁200的目的,保证所述第一双壁100和所述第二双壁200的强度要求。
请参考图1-3,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300包括多个矩形支撑部310、固定杆320以及拉扯部330;所述矩形支撑部310沿竖直方向上等间距设置,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双壁100靠近所述第二双壁200的一侧内;所述固定杆320平行设置于所述矩形支撑部310之间,用于固定所述矩形支撑部310;所述拉扯部330固定于所述矩形支撑部310上,用于拉动所述矩形支撑部310以及所述固定杆320向所述第二双壁200内移动,使所述矩形支撑部310最终固定于所述第一双壁100及所述第二双壁200之间。
在实际使用中,所述连接单元300预先设置于所述第一双壁100靠近所述第二双壁200的一侧内,在运输中,所述连接单元300就可以起到支撑所述第一双壁100端部的目的,而在工地浇筑时,可通过所述拉扯部330拉扯所述矩形支撑部310和所述固定杆320移动至所述第一双壁100和所述第二双壁200之间,达到快速对接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双壁100和所述第二双壁200的目的,免去了从所述第一双壁100和所述第二双壁200的上方插入钢筋套筒连接的目的,浇筑效率高。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扯部330为绳子,将所述举行支撑部310和固定杆320移动至两个双壁之间后,可将绳子去除,避免影响浇筑效果。
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支撑部310与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120相互抵接。所述矩形支撑部310与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120相互抵接可以更好的支撑所述第一侧壁110与所述第二侧壁120,使所述第一双壁100的端部更加稳定,不易因为遭受碰撞和挤压而变形。且在对接时,所述矩形支撑部310能够起到更好的对接作用,因为所述矩形支撑部310与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120相互抵接保证了在对接时,所述第二双壁200与所述第一双壁100对接的准确性。
请参考图1,实施例中,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架111包括若干个水平设置的第一钢筋111-A以及与所述第一钢筋111-A相垂直设置的若干个第二钢筋111-B;所述第一钢筋111-A与所述第二钢筋111-B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第一钢筋111-A两端设置有加固部112,用于支撑所述双壁的两端。网状的所述第一钢架111能够更好的保证所述第一侧壁110的强度,所述加固部112的设置,加强了双壁端部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固部112呈L型,所述加固部112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110且与所述第二侧壁120浇筑为一体。所述加固部112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110与所述第二侧壁120浇筑为一体,提高强度。
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320设置于所述矩形支撑部310的一端,所述连接单元300设置于所述加固部112的内侧,且所述矩形支撑部310未设置所述固定杆320的一端朝向所述加固部112的外侧设置。在实际使用中,所述连接单元300设置于所述加固部112的内侧能够保证避免所述连接单元300掉落,在对接时,由所述拉扯部330拉扯所述矩形支撑部310与所述固定杆320时,能够避免所述连接单元300被完全拉扯出所述第一双壁100,所述加固部112起到限制所述连接单元300的位置的作用。
所述连接单元300处于所述第一双壁100与所述第二双壁200之间时,由于所述固定杆320处于所述第一双壁100内,相对于所述第二双壁200中只有矩形支撑部的一部分,因此,浇筑完成后的整体墙面,所述第一双壁内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双壁的强度,而强度的不均极易造成时候使用时的损坏。所以为了平衡所述第一双壁100与所述第二双壁200之间连接处强度,定义所述矩形支撑部310移动至所述第二双壁200内的长度为L,所述矩形支撑部310在所述第一双壁100内的长度为l,其满足:L>l。进一步地,所述长度L与所述长度l满足:满足可以消除所述固定杆320对于所述第一双壁100与所述第二双壁200之间连接处连接强度的影响。本实施例中,所述长度L与所述长度l满足:所述长度L与所述长度l满足:时,所述第一双壁100与所述第二双壁200之间的连接处的强度接近于平衡状态,使得浇筑后的整体墙面的强度更加均匀,不易因强度不均而出现损坏。
另一方面,在从所述第一双壁100向所述第二双壁200移动所述连接单元300时,由于所述矩形支撑部310具有较大的长度,约为250mm~350mm,且移动较大的距离。故,还可以大致通过移动所述矩形支撑部310的难易程度,大致判断所述第一双壁100与所述第二双壁200是否直线对接。减少所述第一双壁100与所述第二双壁200的直线对接时的误差。
请参考图1-3,实施例中,所述格栅130包括若干个交错设置的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110与所述第二侧壁120连接,且所述连接钢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120浇筑为一体。所述格栅130能够避免双壁中间位置的损坏以及满足在浇筑时的强度要求。
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110与所述第二侧壁120之间的距离为100mm。所述第一侧壁110与所述第二侧壁120之间的距离为100mm,保证了浇筑后,整体墙面的强度。所述第一侧壁110的厚度与所述第二侧壁120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侧壁110的厚度与所述第二侧壁120的厚度取值为50mm。所述第一侧壁110与所述第二侧壁120的厚度取值为50mm则保证了双壁模板的强度,使得所述第一侧壁110与所述第二侧壁120不易被破坏,且保证了浇筑后的整体墙面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连接的第一双壁、第二双壁以及活动设置的连接单元,所述第一双壁和所述第二双壁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第一双壁和所述第二双壁均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若干个格栅,所述第一侧壁的内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多个矩形支撑部、固定杆以及拉扯部;所述矩形支撑部沿竖直方向上等间距设置,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双壁靠近所述第二双壁的一侧内;所述固定杆平行设置于所述矩形支撑部之间,用于固定所述支撑部:所述拉扯部固定于所述矩形支撑部上,用于拉动所述矩形支撑部以及所述固定杆向所述第二双壁内移动,使所述矩形支撑部最终固定于所述第一双壁及所述第二双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支撑部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互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矩形支撑部移动至所述第二双壁内的长度为L,所述矩形支撑部在所述第一双壁内的长度为l,其满足:L>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L与所述长度l满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架包括若干个水平设置的第一钢筋以及与所述第一钢筋相垂直设置的若干个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二钢筋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第一钢筋两端设置有加固部,用于支撑所述双壁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呈L型,所述加固部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且与所述第二侧壁浇筑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矩形支撑部的一端,所述连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加固部的内侧,且所述矩形支撑部未设置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朝向所述加固部的外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包括若干个交错设置的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且所述连接钢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浇筑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厚度取值为50mm。
CN201821830686.7U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 Active CN209308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0686.7U CN209308417U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0686.7U CN209308417U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08417U true CN209308417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72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0686.7U Active CN209308417U (zh) 2018-11-05 2018-11-05 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084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5886A (zh) * 2018-11-05 2019-01-18 中欧云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5886A (zh) * 2018-11-05 2019-01-18 中欧云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31311U (zh) 剪力墙墙端模板加固装置
CN105220619B (zh) 一种快速制造双线圆端实体墩的方法
CN206477585U (zh) 三角架模板支架
CN107513945A (zh) 一种易拼装混凝土模板及其拼装方法
CN209308417U (zh) 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
CN113338535B (zh) 一种h型钢梁外包混凝土的定型模具及施工方法
CN109457814A (zh) 基于贝雷架结构的高耸及大直径建筑物顶盖施工方法
CN203640278U (zh) 楼梯施工模架
CN209308416U (zh) 一种全自动对接的t型混凝土建筑预制双壁连接体系
CN106836255B (zh) 地下室底板集水坑钢筋网整体预制结构及建造方法
CN209653365U (zh) 工具式连墙件
CN211313387U (zh) 一种全自动对接l型混凝土建筑预制双壁连接体系
CN109235886A (zh) 一种快速生产及全自动对接的建筑用半预制体系
CN204899217U (zh) 混凝土竖向接茬部位浇筑的模板牛腿加固装置
CN212249192U (zh) 一种超厚悬挑板侧模的加固结构
CN209620569U (zh) 一种单侧墙体模板装置
CN109235885A (zh) 一种全自动对接l型混凝土建筑预制双壁连接体系
CN208701979U (zh) 钢筋桁架楼承板及组合楼承板
CN219528170U (zh) 一种用于塔式起重机基础预埋调平的非标节马凳
CN204663002U (zh) 剪力墙墙肢间连梁的安装结构及组合结构
CN109235884A (zh) 一种全自动对接的t型混凝土建筑预制双壁连接体系
CN220747336U (zh) 一种墙板新型连接装置
CN215407392U (zh) 一种混凝土楼板降板区域的模板
CN21899061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叠合板
CN219280940U (zh) 一种土木结构预制模板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